列宁文化思想及当代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把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比喻成强健肌体,那么文化建设则是升华灵魂。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当前形势下,研究与回顾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显得尤为重要。列宁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创始人和奠基人,研究列宁文化思想不仅有益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也是本人选题缘由。
     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列宁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轨迹及其时代背景,以1917年十月革命和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为分界点,分为萌芽、形成与反思三个阶段;第二章论述列宁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即文化的本质与作用,包括文明、科教文艺和意识心理三个层面;第三章论述技术与文化思想,主要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第四章论述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深入辨析了长期以来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阐述了两种社会制度下文化的关系;第五章论述政治文化,涉及到俄国政治文化的来源、现状和改造方法;第六章论述文化革命,主要回答什么是文化革命、为什么要开展与怎样开展文化革命;第七章论述列宁文化思想的当代意义,提出启示和反思。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18th CCP Congress report proposed to make solid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ing and review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t theory of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Lenin is the founder of the Marxist theory of culture and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research Lenin's culture though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ideology of Marxist theory, but also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which is the reason for my topic.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enin's culture thought. The second chapter documents Len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e. Chapter III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and cultural ideas, the main point is to establish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ulture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t culture,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ocial systems in culture.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culture, comes to the source of,Russian political culture, Status and transformation methods. Chapter VI discusses the culture revolution. Chapter VII discusses the modern scene of Lenin's culture thought, acclaims to grasp the essential culture problem of our age.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1页。
    1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1 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1 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1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2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1页。
    2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3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
    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2 《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0页。
    1 《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5-68页。
    2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118页。
    1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5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345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92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30页。
    2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41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4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5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3页。
    6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7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9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485页。
    2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4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2页。
    5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4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0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1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8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2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8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4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1 马龙闪:《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世界历史》,1981年第4期。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307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4、585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688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1 [英]爱德华·泰勒,《文化的起源》[M].纽约:哈泼和罗出版社,1958(Edward Burnett Tylor, The Origins of Culture,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58.)
    2 [加]夏·弗:《文化:未来的灯塔》[M],退肯汉:金刚合金出版社,1998(D. Paul Schafer, Culture: Beacon of the Future, Twickenhan: Adamantine Press,1998.)
    3 左亚文:《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
    1 曹维安:《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3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4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2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237页。
    3 《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1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页。
    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548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3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59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5、726页。
    1 《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157、158页。
    2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17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9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6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1页。
    4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5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1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3 [俄]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2006年版,第532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8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1 [俄]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2006年版,第538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2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3页。
    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1 邱运华,《“无产阶级文化”作为一个问题——布哈林的文化理论和葛兰西对它的批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291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2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20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页。
    4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442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3页。
    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5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8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9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5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9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0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4、735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29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7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9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2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307页。
    2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页。
    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4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3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4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2 韦定广, 《列宁政治文化思想述评》,《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 李元书,《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政治体制理论的两次转变与苏联政治体制的形成》, 《苏联东欧问题》,1989年第(?)期。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0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1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757页。
    3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5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9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9、44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9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2、703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7、529、53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1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4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2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2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6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2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页。
    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9、68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2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3页。
    3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4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6页。
    1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页。
    1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1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布哈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8.[苏]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9.[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苏]托洛茨基:《论列宁》,王家华、张海滨译,三联书店,1980年版。
    11.[德]蔡特金:《蔡特金回忆录》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12.[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
    13.[苏]瓦·伊·阿斯塔霍娃:《列宁论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质和属性》,湖南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14.[苏]卡尔波夫:《苏联的党和文化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5.[苏]弗·伊凡诺夫:《苏联文学思想斗争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16.[苏]戈尔布诺夫:《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7.[苏]鲍·索·梅拉赫:《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8.[苏]弗·让·凯勒:《文化的本质与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9.[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美]路易斯·费希尔:《神奇的伟人——列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1.[美]斯蒂芬·科恩:《布哈林政治传记》,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22.[英]格雷姆:《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 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4.[英]以·柏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5.[英]以·柏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潘永强、刘北成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26.[俄]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焦东建、董茉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7.《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8.《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2.《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3.《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4.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列宁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5.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6.陶德麟、石云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顾海良:《从十四大到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8.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安启念:《东方国家的社会跳跃与文化滞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1.俞良早:《列宁主义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俞良早:《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43.俞良早:《创论“东方列宁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肖功达:《学习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5.舒风:《列宁人才思想研究》,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46.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7.于幼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曹维安:《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孙来斌:《“跨越论”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倪稼民:《从建构到失语——文化传统背景下的俄罗斯革命知识分子与斯大林模式》,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2.左亚文、陶笑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左亚文:《和合思想的当代阐释:唯物辩证法与东方智慧的对话》,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4. Edward Burnett Tylor, The Origins of Culture,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58.
    55. Sheila fizpatrick, Rultural Revolution in Russia,1928-1931.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
    56. Abbott Gleason, Bolshevik Cultur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
    57. D. Paul Schafer, Culture:Beacon of the Future, Twickenhan: Adamantine Press,1998.
    58. Soviet Society and Culture: Essays in Honour of Vera S. Dunham. Westview Press,1988.
    59. William GRosenberg,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Lenin and Stalin Years.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2.
    1.顾海良:《列宁后期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读<列宁后期思想探要>》,《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第5期。
    2.马龙闪:《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世界历史》,1981年第4期。
    3.马龙闪:《布哈林的无产阶级文化论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4年第6期。
    4.马龙闪:《试论列宁时期文化建设的若干经验》,《苏联东欧问题》,1986年第3期。
    5.马龙闪:《苏联在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上失误的根源何在?》,《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1期。
    6.马龙闪:《苏联改革命运的文化原因》,《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期。
    7.马龙闪:《苏联的书报检查制度及其对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2期。
    8.马龙闪:《文化代表资格的演变与苏共的兴衰》,《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1期。
    9.黄志秋:《论列宁的文化发展观》,《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3期。
    10.黄志秋:《列宁文化观的系统性和主体性窥视》,《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
    11.俞良早:《关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
    12.俞良早:《列宁政治形象的多维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2期。
    13.俞良早:《列宁逝世前夕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思想》,《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
    14.俞良早:《论列宁和俄共(布)发展先进文化的尝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5.俞良早:《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探索》,2010年第5期。
    16.张建华:《民族文化与族际文化:冲突抑或协调——对苏联民族文化政策的历史考察》,《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第4期。
    17.张建华:《从文化史到文化学:文明史观的复兴抑或重建?——对俄罗斯学术热点现象的评析》,《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18.张建华:《红色领袖列宁布哈林斯大林——对“文化革命”和苏维埃文化的理解与阐释》,《俄罗斯学刊》,2011年第1期。
    19.韦定广、肖从云:《从列宁到江泽民:关于执政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唯实》,2003年第7期。
    20.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学习论坛》,2004年第9期。
    21.韦定广:《列宁政治文化思想述评》,《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2.韦定广:《苏联共产党为什么会垮台?——文化的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23.黄力之:《列宁论民族文化问题的悖论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
    24.黄力之:《列宁与俄国革命的文化制约问题》,《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25.黄力之:《列宁无产阶级文化理论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5期。
    26.刘元钦:《简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第3期。
    27.贾明建:《列宁文化思想研究述评》,《理论前沿》,1991年第3期
    28.王丰:《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唯实》,1997年第11期。
    29.孙凌齐:《“三个列宁”与“另一种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
    30.孔维军:《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4期。
    31.柳达:《俄学者评“三个列宁”的说法》,《列宁研究》,2000年第8期。
    32.林孟清:《论列宁文化思考的意义》,《江汉论坛》,2002年第2期。
    33.徐向红:《学习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发展论坛》,2002年第8期。
    34.李福麟:《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4期。
    35.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36.张文:《列宁“文化革命”思想试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37.李国宏:《列宁文化革命概念辨析》,《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6期。
    38.刘敏茹:《列宁晚年关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39.潘西华,赵军:《从“政治领导权”到“文化领导权”》,《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40.赵风崑:《“卡夫丁峡谷”问题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41.孙来斌:《“灌输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1期。
    42.左亚文:《列宁晚年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43.左亚文:《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改良思想解读》,《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44.左亚文:《中华和合思维与和谐文化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5.左亚文:《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
    46. Ryurikov B, Kommunist: Lenin And The Socialist Culture,1956.
    47. Genkina E, Kommunist: Lenin And Soviet Culture - Official Activities Of Lenin,v.i.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ctober,1917 To Summer 1918)-Russian -Smirnov.is,1961.
    48. Izmailov Ae, Soviet Education: Lenin,v.i. Concer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s Of The Soviet East,1981.
    49. Brown A, Tls-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Political-culture And Leadership In Soviet Russia-From Lenin To Gorbachev-Tucker,rc,1981.
    50. Lindert B, Beitrage Zur Geschichte Der Arbeiterbewegung:Lenin And Proletarian Culture-German-Gorbunow,w,1982.
    51.Duwel W, Zeitschrift Fur Slawistik:lenin Doctrine Of 2 Cultures And Aesthetic Reflection,1984. Sharapov Yp, Istoriya Sssr: lenin,v.i. And The Formation Of Soviet Culture (1920-1923),1985.
    52. Hertrampf J, Weimarer Beitrage: The Contribution Of Lenin To Marxist Cultural Theory-German - Gorbunow, w,1985.
    53. Clowes Ew, Russian History-histoire Russe: Revolution And Culture-The Bogdanov -Lenin Controversy-Sochor,za,1989.
    54. Kenez P, 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 Lenin Concept Of Culture,1989.
    55. Sanders Jt, Problems Of Communism: Revolution And Culture - The Bogdanov-lenin Controversy-Sochor,za,1991.
    56. Armour 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 Lenin Troubles With Nationalism,1993.
    57. Williams B,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Russia After Lenin: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1921-1929,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