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欣德米特的歌剧《画家马蒂斯》研究:文本·文化·主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欣德米特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德国作曲家,在纳粹时期深受迫害、作品遭禁、被迫流亡国外。本论文以他的歌剧《画家马蒂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绘画、音乐)形态结构及风格特征的分析,并以文本(脚本、音乐)为切入点,运用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主题学”研究方法提炼剧中集中反映的九大母题,阐释欣德米特对社会、人生、艺术、宗教的观念,从而全面揭示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背景概述,介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欣德米特处境及创作概况。第二章述及歌剧《画家马蒂斯》的创作概览,并针对文本(绘画、脚本)展开研究,分析伊森海姆祭坛画的结构布局与文化内涵,历史的画家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的生平与创作,以及欣德米特对脚本的精心构思;第三、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分析歌剧的音乐技术手段及其特征,分别从体裁、曲式、和声、素材引用、合唱与重唱、器乐戏剧性表现、数字意象等方面进行论述,兼及歌剧意涵。第四章着重挖掘歌剧深层次的文化蕴涵与思想寓意,分别围绕自我质疑、矛盾斗争、邪恶人性、宗教信仰、艺术价值、民族观念、亲情爱情、死亡净化与宇宙和谐九大母题展开研究,解读欣德米特对于社会、人生、艺术、宗教的观点。在阐释每个母题各自意义之后,以有机联系的方式考察其网状结构组织,认为欣德米特的主旨是:一切斗争与邪恶终将在死亡中实现和谐,以及艺术家的根源、职责和良心。第五章作为总结,是对前四章内容所进行的整体性概括和余论,包括进一步解读马蒂斯作为个体和社会属性的典型意义、欣德米特的和谐观与价值评估等问题。
     运用“主题学”研究方法所进行的相关论述及其结论是本论文研究《画家马蒂斯》的独创性成果。所运用的音乐分析方法和系列图表均为本人大胆探究、借鉴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体现。
Paul Hindemith, a German composer, is the foremost German composer of his generation. He was persecuted and exiled, and his works banned.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his opera Mathis der Maler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The research in the structure and style of text (painting and music), combined with the nine motifs reflected in the drama from the thematological approach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xplains Hindemith's view on the society, life, art, religion, thereby exploring the artistic value and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indemith's situation and his drama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outline of the opera Mathis der Maler, and explores the text (painting and libretto), analyzing the layout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historical painter Matthias Grunewald's life and work, and the elaborate conception in Hindemith's libretto.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third and forth chapter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musical technique and character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genre, form, harmony, material quotations, chorus and ensemble, orchestra's dramatic expressions, numeric imagery, etc. and the implication of the opera. The forth chapter emphasizes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implications, studying the nine motifs of self-doubt, contradiction and struggle, evil nature, religious faith, artistic value, national concept, love, death, catharsis and cosmic harmony, to explain Hindemith's views on the society, life, art and religion. After discussing every motif's meaning, I explore the net structure,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all the contradiction and evil will turn to harmony through death, as well as the root, responsibility and conscience of the artist. The fifth chapter as a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whole thesis, including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meaning of Matthias Grunewald as an individual and social quality, Hindemith's harmony concept and evaluation, etc.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se nine motifs and the conclusion with the thematological approach are the originality of this dissertation on the study of Mathis der Maler. The music analysis and series of diagrams all are my originality after using for reference and exploring.
引文
1 Richard Taruskin: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Vol.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767.
    2 Coghlan,Brian. "'Was deutsch und echt'...Was deutsch und recht?Gedanken zum Bild des deutschen Meisters im deutschen Musiktheater(Richard Wagner.Hans Pfitzner,Paul Hindemith)".In Literatur und Geschichte1788-1988,edited by Gerhard Schulz and Tim Mehigan,pp.181-217.(Australisch-Neuseelandische Studien zur deutschen Sprache und Literatur,ed.Gerhard Schulz and John A.Asher.vol.15.)Bern:Peter Lang,1990.p.199-213.
    3 Fuller,Michael."Hindemith's Mathis der Maler.A parable for Our Times."HJb26(1997):121-31.
    4 Kytzler,Bernhard."Moses und Mathis,Aaron und Palestrina.Zur Krise des kreativen Kunstlers im mythischen Spiegel der Moderne. "In Antike Mythen im Musiktheater des 20.Jahrhunderts.Gesammelte Vortrage des Salzburger Symposions 1989,edited by Peter Csobadi et al.,pp.195-207.(Wort und Musik.Salzburger akademische Beitrage,edited by Ulrich Muller,Franz Hundsnurscher,and Oswald Panagl,no.7.)Anif/Salzburg:Muller-Speiser,1990.
    5 Padmore,Elaine."Hindemith and Grunewald."Music Review 33,no.3(August 1972):190-93.
    1 第一乐章《天使的音乐会》完整地作为整部歌剧序曲,部分素材用于第六幕和第七幕中。第二乐章《埋葬》完整地用作歌剧第七幕中的间奏曲。第三乐章《圣安东尼的考验》,部分用作歌剧第六幕的音乐。歌剧《世界的和谐》(1956-7),五幕歌剧,脚本创作并完成于1956年9月1日,此后开始创作歌剧音乐并完成于1957年5月30日。交响曲《世界的和谐》(1951)第一乐章《Musica Instrumentalis》被用作歌剧序曲。第二乐章《Musica Humana》被用作歌剧第二幕中,第三乐章《Musica mundana》被用作歌剧第五幕中。
    2 例如Epstein Peter,"Paul Hindemiths Theatermusik."Die Musik 23,no.8(May 1931).pp.582-87. GUnther Siegfried,"Paul Hindemith Sancta Susanna,opus 21."Melos 4,no.5(December 1924),pp.250-60以及一系列关于欣德米特接受的研究文章,涉及对他的作品特征、创作风格和表演实践的研究。参见Stephen Luttmann, Paul Hindemith:A Guide to Research.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5.p.184,117-122,190,192,195,229,231.
    3 Schubert Giselher."Hindemith",Sadie Stanley,ed..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second edition,London,2001.
    1 Schubert,Giselher:"hindemith",Die Musik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MGG),""Burenreiter-Verlag,Karl Votterle.Carl Ernst Poesche Verlag,1994.
    2 Stephen Luttmann, Paul Hindemith:A Guide to Research.Nev York&London:Routledge,2005.以及 Stephen.Luttmann. Paul Hindemith: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9.
    3 Strobel.Heinrich."Mathis der Maler."Melos 14,no.3(January1947):65-68.
    4 Sackville-West,Edward."Mathis der Maler."Opera3, no.9(September1952):536-41,546.
    5 Holl,Karl."Zu Hindemiths Mathis der Maler."Das Musikleben7,no.9(September1954):297-301.
    6 Plebe,Armando."Il problema del linguaggio melodrammatico nel Mathis di Hindemith."La Rassegna Musicale32,nos.2-4(1962):224-32.
    7 Wohlke,Franz.Mathis der Maler von Paul Hindemith.2vols.(Die Oper.Schriftenreihe uber musikalische Buhnenwerke,edited by Dietrich Stoverock and Thilo Cornelissen.)Berlin-Lichterfelde:Robert Lienau,1965.82,40p.
    1 Briner,Andres.Paul Hindemith.Zurich:Atlantis-Verlag;Mainz:Schott,1971.
    2 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
    3 Ian Kemp,Hindemith, (Oxford Studies of Composers,no.6),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4 Kemp,Ian."Hindemith,Paul."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edited by Stanley Sadie,vol.8,pp.573-87.London:Macmillan,1980.
    5 Kemp,Ian."Paul Hindemith."In The New Grove Modern Masters:Bartok,Stravinsky,Hindemith,pp.227-81,New York:W.W.Norton,1984.
    6 Schubert,Giselher."Hindemith,Paul."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vol.11,pp.523-38.London:Grove,2001. Schubert,Giselher."Hindemith,Paul."In Die Musik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2nd ed.,Personenteil vol.9,cols.5-51.Kassel:Barenreiter;Stuttgart:Metzler,2003
    7 Giselher Schubert,Paul Hindemith,Rowohlt Verlag GmbH,1981.
    8 Noss,Luther.Paul Hindemith in the United States.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9.xii,219p.
    1 Rickards,Guy.Hindemith,Hartmann and Henze.London:Phaidon,1995.239p
    2 Paul Hindemith.Zeugnis in Bildern.2nd ed.With translation by Everett Helm.Mainz:Schott,1961.
    3 Briner,Andres,Dieter Rexroth,and Giselher Schubert.Paul Hindemith:Leben und Werk in Bild und Text.Zurich:Atlantis;Mainz:Schott,1988.290p
    4 Neumeyer,David.The Music of Paul Hindemith.(Compos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ed. Allen Fort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viii,294p.
    5 Breimann, Gudrun.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ser.36,vol.165)Frankfurt:Peter Lang,1997.210p该著作是他的博士论文(Westfalische Wilhelms-Universitat Munster,1996).
    6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 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419p.
    7 Bokina, John."The Aesthetic Politics of the German Artist-Opera:Pfitzner's Palestrina,Hindemith's Mathis,and Schoenberg's Moses."In Opera and Politics from Monteverdi to Henze,pp.128-66.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7.
    8 Taylor-Jay,Claire.The artist-operas of 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
    9 Karen Painter,Symphonic Aspirations:German Music and Politics,1900-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0 Susanne. Schaal und Luitgard. Schader:Uber Hindemith:Aufsdtze zu Werk, Asthetik und Interpretation,Schott,1996.
    1 Stephen Luttmann. Paul Hindemith:A Guide to Research.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5.429p
    2 Walter Bruno Hilse,Factors Making For Coherence in the Works of Paul Hindemith,1929-1926. Ph.D.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71.
    3 David Paul Neumeyer.Counterpoint and Pitch Structure in The Early Music of Hindemith,Ph.D.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ty,1976.
    4 Renee Elizabeth Babcock,The Operas of Hindemith,Krenek,and Weill:Cultural Trends in the Weimar Republic,1918-1933. 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96.
    5 James E.Paulding,Paul Hindemith:A Study of His Life and Works,Ph.D.thesis,The University of Iowa,1974.
    6 Gary Allen Sprague,Rhythm in the Theory and Music of Paul Hindemith, Ph.D.disserta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97.
    7 Alvah John Walker,The A Cappella Choral Music of Paul Hindemith, Ph.D.thesis,University of Rochester,1971.
    8 James J.Morehead.Zeitgeist and Compositional Style In Paul Hindemith's Suite 1922 and Mathis der Maler.Chicago,Illinois,2004.
    9 Hitchcock,H. Wiley."Trinitarian Symbolism in the'Engelkonzert'of Hindemith's Mathis der Maler',A Festschrift for Albert Seay, edited by.Michael D. Grace,pp217-29. Colorado Springs:Colorado College,1982.
    1 Neumeyer David,"Tonal Form and Proportional Design in Hindemith's Music.",Music Theory Spectrum9(1987),pp.93-116.
    2 Keith chapin,"Labor and Metaphysics in Hindemith's and Adordo's Statements on Counterpoint",Berthold Hoeckner,ed,Apparitions:New Perspectives on Adorno and Twentieth-Century Music.Routledge,2006.p.19-40.
    3Herausgeber Paul-Hindemit-Institut,Hindemith-Jahrbuch Annales Hindemith 1995/ⅩⅩⅣ,Frankfurt/Main.
    4 [法]皮埃尔·布律内尔、安德烈·米歇尔·卢梭、克洛德·皮舒瓦著:《何谓比较文学》,黄慧珍、王道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5 [美]乌尔里希·韦斯坦因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6 [瑞士]弗朗西斯·约斯特著:《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7 [罗]亚历山大·迪马著:《比较文学引论》,谢天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8 [日]大冢幸男著:《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9 刘介民著:《比较文学方法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11 Johann Sebastian Bach:Heritage and Obligation (New Haven, CT,1952; Ger. orig., Frankfurt,1953, as Johann Sebastian Bach:ein verpflichtendes Erbe); repr. in Paul Hindemith:Aufsatze-Vortrage-Reden, ed. G Schubert (Zurich,1994)
    12 Paul Hindemith:A Composer's World:Horizons and Limitations, Anchor Books Doubleday&Company,Inc.1961.
    13 Paul Hindemith,Elementary Training For Musicians,Schott,Second Edition,Revised,1949.
    14 Paul Hindemith,DerKomponist als Zeichner, ed.Susanne Schaal hun Angelika Storm-Rusche,Atlantis Musikbuch-Verlag,1995.
    15 Briefe. Edited by Dieter Rexroth.Frankfurt: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2.271p
    16 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xiii,255p.
    17 Benn,GottfriedBriefwechsel mit Paul Hindemith.Edited by Ann Clark Fehn.Wiesbaden:Limes,1978.236p.Reprint,Frankfut:Fischer Taschenbuch,1986.237p.Reprint,Stuttgart:Klett-Cotta,1993.237p.
    18 "Das private Logbuch."Briefe an seine Frau Gertrud.Edited by Friederike Becker and Giselher Schuber.Mainz:Schott;Munchen:Piper,1995.525p.
    1 Leo Karl Gerhartz und Andreas Maul,Frankfurt Feiert Hindemith:Ein Programmbuch,Schott,1995.
    2 于苏贤:“论欣德米特《调性游戏》中的调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于苏贤:“论欣德米特的作曲理论体系”(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4期;姚恒璐:“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及其理论基础”(上)(中)(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1、2、3期;秦西炫:“欣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音乐艺术》,1996年第3期;秦西炫:“欣德米特旋律理论的实际运用”,《音乐艺术》,1999年第2期:秦西炫:“欣德米特和声理论——从实用的角度学习”,《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钱仁康:“谬种误传二百年——韦伯和欣德米特笔下的“中国曲调””,《音乐艺术》,1986年第3期
    3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上下卷),罗忠镕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983年。
    4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二卷二声部写作练习,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三卷三声部写作练习,姜丹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 秦西炫著:《欣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该书根据Giselher Schubert,Paul Hindemith,Rowohlt Verlag GmbH,1981译出。
    2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沈旋主编,《西方歌剧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
    4 钱仁平主编:《谭小麟百年诞辰研究文集》,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1版。
    1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68页。
    2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4页。
    3 亚历山大·冯·策林姆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1871-1942),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教育家。
    4 Franz Schreke(1878-1934),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是克雷内克的老师。1920-1932年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校长。最成功的作品是1912年上演的歌剧《遥远的声音》,它曾影响贝尔格的《沃采克》。
    1 K.Weill (1900-1950),生活与创作经历与欣德米特类似,都于魏玛共和国时代开始音乐创作,30年代离开欧洲到美国定居。但两者的艺术倾向显著不同。布索尼的学生,早期创作接近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后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如单乐章的《第一交响曲》。随后显露出新古典主义倾向,如《小提琴与管乐协奏曲》、歌剧《主角》(1923)等。20世纪下半叶,因与马克思主义诗人和剧作家布莱希特(B.Brecht,1898-1956)交往,思想转变,认为音乐史促进社会变革的动力,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是歌剧。代表作为《三分钱歌剧》(1928)等。1933年因其犹太血统流亡国外,在美期间专注于音乐剧创作。
    2 包括几首弦乐四重奏(如作品10)、钢琴五重奏(作品7)和《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作品11)。
    3 Arnold Mendelssohn (1855-1933),他是Felix Mendelssohn的大侄子——一位保守主义者,在世纪之交,致力于恢复德国新教音乐。
    4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8页。
    5 Bernhard Sekles(1872-1934)一位现代主义者,特奥多尔·W.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等、汉斯·罗斯保特(Hans Rosbaud)等。欣德米特在阿诺尔德·门德尔松病(1913年10月)后成为他的学生。
    6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2页。
    7 同上,第10-13页。
    8 Geoffrey Skelton, ed.,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p.11-12.
    1 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xiii,p.7-10.
    2 参见[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2页。
    3 Paul Hindemith.Zeugnis in Bildern.2nd ed.With translation by Everett Helm.Mainz:Schott,1961.p.8
    4 例如《中提琴奏鸣曲》(Op.11 No.4,1918)与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密切联系。
    5 路德维希·罗滕贝格是法兰克福歌剧院的指挥。1924年,欣德米特与罗滕贝格最小的女儿格特路德结婚。
    1 Neumeyer,David.The? Music ofPaul Hindemith.(Compos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ed. Allen Fort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viii,p.1.
    2 欣德米特在一封1919年写给伊雷纳·亨多夫的信中写道,“包括歌曲、奏鸣曲、小型歌剧……所有你想要的东西。我存在的整个意义和目的就只是:不断创新。”参见[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7页。
    3 Alfred Einstein以“像树结果一样创作音乐”来评价欣德米特多产的创作不费吹灰之力之力。例如,《小室内乐》五天内就写完了,《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1,第1首》的终曲写就于不莱梅到法兰克福的火车上,《表演音乐》写于乔治五世逝世的第二天(这首曲子演出于第三天)。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44.
    4 三部歌剧的剧本作者分别为表现派画家科柯施卡、布莱和施特兰姆。1921年由弗里茨·布施指挥在斯图加特、1922年由路德维希·罗滕贝格指挥在法兰克福演出了这三部歌剧。这几部后来被他自称为“习作”而予以否定的作品演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谋杀,女人的希望》和《圣苏珊娜》由于其中关于性爱主题的挑衅观点,此后遭到猛烈抨击。木偶歌剧《努施—努希》嘲讽性地模仿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5 “美国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是个中性词,指的是文化的商品化、大众化、标准化,以及更深意义上的美国文化对德国文化的异化。“美国主文”的批评平者进而认为,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弊病都来自美
    1 Paul Hindemith:A Composer's World:Horizons and Limitations, Anchor Books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1.p.219.
    2 Ibid., p.254.
    3 那些充满着连绵不断的,具有器乐特征旋律乐句的新古典主义作品,开始接受更多抒情的语言,它们的语句,调性偏移以及恢复到旋律和伴奏的原则,能被看到是源自声乐作品的。
    4 “使欣德米特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他对于自身缺乏基础学习的日益增长的认识,并且感到,在大学的氛围中,他将同时找到时间和机会来教育自身。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任教期间,他实际上自学拉丁文,因此他能够阅读原版的波伊修斯,圣·奥古斯汀和其他一些早期音乐思想家们的著作。他也沉醉于中世纪作曲家的作品中。”参见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 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p 85.
    1 欣德米特在晚年越来越转向大型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作为对18、19世纪管弦乐歌剧传统的延伸而构思的。歌剧《世界的和谐》[1957]也许是其最具个性的表现,主角是文艺复兴的天文学家和思辨性音乐理论家约翰内斯·开普勒,这部作品体现了欣德米特对和声关系的神秘与宇宙性暗示的信仰。
    2 Schubert,Giselher,"Hindemith,Paul."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vol.11, London:Grove,2001. p.523-38.
    3 Schubert,Giselher."Hindemith,Paul.",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vol.11,London:Grove,2001.p.523-38.
    1 格特鲁德·罗滕贝尔格的父亲是法兰克福歌剧院的犹太人指挥。
    2 一位犹太柏林无线电台的经理。1935年6月13日,被指控为“犹太人防卫”的罪名。在纳粹大规模的人员清洗中,国家广播公司的各级领导、几乎所有电台台长和所有犹太血统的、信奉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编辑及其他工作人员都成了大清洗的牺牲品。
    3 柏林高等音乐学校的犹太音乐家们如埃马努埃尔·费尔曼(Emanuel Feuermann)等相继被解雇。但欣德米特看起来丝毫不为所动,继续与犹太人一起演奏,在一次儿童歌剧《让我们来造一座城市》(1930)的表演中,与犹太文化同盟合作。此外,还与大提琴家埃马努埃尔·费尔曼、犹太音乐家、小提琴家西蒙·哥德堡(Simon Goldberg)组成弦乐三重奏组。
    1 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p.108.
    2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97页。
    3 1933年4月5日的信。参见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xiii,p.68.
    4 1933年4月15日的信。Ibid,p.69.
    5 罗森伯格曾于1929年组建德意志文化战斗同盟,1934年变为一个更庞大的机构,名为NS-Kulturgemeinde (NSKG),或称为纳粹文化共同体(Nazi Cultural Community),是一个半官方组织,对文化活动实行监控。1933年戈培尔任“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和德国文化总会会长,尽力从他的对手罗森伯格手中强取对于文化前沿的控制。德国文化总会下辖的德国音乐协会(Reichsmusikkammer),掌控音乐、戏剧与其他文化活动,成为纳粹政权控制文化领域的得力工具。
    6 罗森伯格和戈培尔手下的两位编辑,在《德国日报》上异口同声批评在佛罗伦萨的现代音乐节上演奏欣德米特的音乐,将它诽谤为“被犹太人主导”
    7 德国音乐协会(Reichsmusikkammer),德国文化总会下辖的音乐部门,成立于1934年。受施特劳斯邀请,在德国音乐协会成立阶段时,进入主席委员会。
    1 参见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p.122-123.
    2 Michael H.Kater,The Twisted Muse,181,199。富特文格勒在一年后与纳粹和解。欣德米特从未忘记富特文格勒的支持,并于1954年写了令人感动的讣告敬献给他(Gedenkworte fur Wilhelm Furtwangler, Heidelberg, 1955)。
    3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4页。
    1 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 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 p123.
    2 Michael H. Kater, The Twisted Muse:Musicians and Their Music in the Third Reich, Oxford University, 1977,p.181-182.
    3 在欣德米特于1935年1月29日致Strecker的信中提及。另外,1935年9月和12月之间,Meissner和富特文格勒重新尝试上演这部歌剧遭到失败。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p.87.
    4 参见欣德米特于1935年2月13日致Strecker的信。欣德米特夫妇继续留在柏林,直到1938年晚夏。Ibid.,87.
    5 分别于1935年、1936年初、1937年初和同年夏天进行访问。1935年欣德米特应土耳其方面的邀请去创办一所音乐学校。从安卡拉回国后,政府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似乎有可能获准在法兰克福首演《画家马带斯》。
    6 儿周后,希特勒在1936年月9日纽伦堡党的重整演说中,对此抱怨责骂,声称反对“政治和文化,艺术和政治中的布尔什维克主义。”
    7 [美]威廉·夏特勒著:《第三德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上卷),董乐山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281-282页。
    1 Entartete Musik exhibition。《汉堡通信》报道了这场展览,醒目的是它的评语,“谁与犹太人同流合污,就将因此而死,”参见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 p.46.
    2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12页。
    1 欣德米特在歌剧《画家马蒂斯》首演时的讲话,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41.
    2 Matthias Grunewald(1475-1528),德国画家、德国后期哥特式艺术的倡导者。现存作品有油画十幅,素描约三十五幅,代表作为《伊森海姆祭坛画》。
    6 (1398-1468):德国金匠,发明活字印刷术,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浇铸铅合金活字、印刷机及印刷油墨等。
    4 欣德米特在1932年10月10日写给Schott-Verlag的信。参见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ⅹⅲ,p.63.
    5 1878-1934: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有《遥远的钟声》等歌剧及室内交响曲、弦乐作品等。
    6 欣德米特在1932年10月10日写给Schott-Verlag的信。参见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ⅹⅲ,p.63.
    7 Gottfried Benn(1886-1956),德国散文家、小说家、表现主义诗人、医学博士。1931年为欣德米特的清唱 剧《永恒》作词。一开始站在与魏玛共和国敌对的角度,也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美国主义,在短期内同情纳粹并将之视为一种革命力量。1932年被选入普鲁士学会诗歌部门,1933年2月被任命为会长。5月,他在广播里维护纳粹政权,“德国工人较以往富裕”,后来签名对希特勒“最为忠诚的誓言”。当发觉纳粹政权的文化政策颠覆了他的理想时,他又站在反对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一边。1938年被国家社会主义者作家联盟禁止写作。
    1 路德维希·施特雷克(Ludwig Strecker)进一步评论并建议关于《埃蒂安和路易斯》,参见欣德米特1933年1月26日致威利·施特雷克(Willy Strecker)的信。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ⅹⅲ,p.65.
    2参见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319p.p.105.
    3 欣德米特1933年3月10日致路德维希·施特雷克和威利·施特雷克的信。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xiii,p.66-67.
    4 Skelton, Geoffrey. 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 New York:Crescendo; London: Gollancz,1975.319 p.p.105.
    5 欣德米特于1933年6月11日的信。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xiii,70-71.
    6 Lieder(F.Holderlin),T,pf,1933-5:An die Parzen;Sonnenuntergang[2versions];Ehmals und jetzt[2version];Des Morgens;Fragment; Abendphantasie.
    7 欣德米特在1932年10月10日写给Schott-Verlag的信。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ⅹⅲ,p.63.
    8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1页。
    1 Breimann, Gudrun.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ser.36,vol.165), Peter Lang,1997.p.103-155.
    2 Breimann, Gudrun.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ser.36,vol.165), Peter Lang,1997.p.65.
    3 1934年4月15日写给威利·施特雷克的信。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ⅹⅲ,p.78.
    4 1934年5月26日写给威利·施特雷克的信。Ibid.p.79.
    5 1934年6月21日致威利·施特雷克的信。Ibid.79.
    6 1934年7月25日致威利·施特雷克的信。Ibid.79.
    7 1934年7月29日致威利·施特霄克的信。Ibid.80.
    8 1934年7月31日致威利·施特雷克的信。Ibid.81.
    9 1934年10月28日致威利·施特雷克的信。Ibid.81.
    10 1934年11月11日致威利·施特雷克的信、1934年11月11日致Dr Schmidt的信、1934年1]月18日致威利·施特雷克的信、1934年11/12月致Johannes Schuler的信。Ibid.82-86.
    11 1935年3月25日写给威利·施特雷克的信。Ibid.82-87.
    12 Rickards,Guy.Hindemith,Hartmann and Henze, Phaidon,1995.p.81.
    12 伊森海姆是法国科尔马南部的一个小村庄。1512-1515年为法国阿尔萨斯伊森海姆安东尼修道院最高的祭坛而作,采用中世纪的带翼祭坛画结构,表现包括基督诞生、受难、复活以及圣安东尼故事等6幅宏伟巨构。
    14 Rickards,Guy.Hindemith,Hartmann and Henze, Phaidon,1995.p.81.
    1 编者在欣德米特于1934年11月18日写给威利·施特雷克的信。参见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xiii,p.86.
    2 第一乐章《天使的音乐会》完整地作为整部歌剧序曲,部分素材用于第六幕和第七幕中。第二乐章《埋葬》完整地用作歌剧第七幕中的间奏曲。第三乐章《圣安东尼的考验》,部分用作歌剧第六幕的音乐。
    3 参照Breimann, Gudrun.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ser.36,vol.165), Peter Lang,1997.p.65.
    4 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4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0-101页。
    1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2页。
    2 圣安东尼(251-356)是法老时代最著名的隐士,他原本是一个普通农民,后来于275年在埃及沙漠地区的山洞里开始了25年与世隔绝的修道生活,于305年开始广收门徒。阿塔纳修斯(Athanasius,296-373)著有《圣安东尼生平》等著作。该书把安东尼的苦修生活奉为真正基督徒的榜样,对隐修制度的兴起发生了很大作用。阿塔纳修斯借助圣安东尼的威望维护尼西亚信经。参见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104页。
    1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k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46.
    2 医院骑士团亦名罗得骑士团或圣约翰骑士团,是最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骑士会之一,为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
    3 这是位于法国阿尔萨斯省科尔马约15英里南部的一个小村庄。
    4 http://www.musee-unterlinden.com/isenheim-altarpiece.html
    1 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48.
    2 Musee d'Unterlinden, Colmar, Alsace
    3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 Stuyvesant,N Y:Pendragon Press,1998.p.148.
    1 圣奥古斯丁(Augusitinus Hipponensis,353-430)罗马帝国晚期北非希波城的主教,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基督教教父之一。早年信奉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和多神教,后来在母亲影响下皈依基督教,成为著名的神学家,将原始基督教教义和希腊哲学理论相结合,对早期基督教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著述众多,主要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灵魂永生》《论原罪》等。
    2 保罗有纯犹太血统,在希腊化地区受过良好教育,兼有犹太教徒与罗马公民双重身份。他曾积极参与迫害基督徒的活动,因基督向他现实的奇迹而皈依基督教。在基督教与犹太教分离、成为独立自主的宗教这一进程中起决定作用。将基督教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扩展为各民族的统一宗教。他极端地否定人的肉欲,强调灵魂的拯救,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保罗教义的中心是宣扬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他认为人的肉身具有神圣意义,因为基督的形象、赎罪、复活都通过肉身化实现,人们能“在身子上荣耀神”。他的教诲“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基督,总要批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13章13、14节)奥古斯丁年青时生活放荡,他觉得这段话切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这段经历就是基督教史上著名的“花园里的奇迹”。参见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35-39页。
    3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55.
    1 为笔者所译。原文为:"Ubi eras Ihesu bone,ubi eras,quare non affuisti ut sanares vulnera mea”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76.
    2 Ibid.150-151.
    1 转引自Ibid.p.34.
    2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马香雪校,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64页。
    3 同上,第176页。
    1 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71.
    2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18页。
    3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19页。
    4 [瑞]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马香雪校,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04页。
    5 转引自智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6年第S2期。三个巨人指:达芬奇(《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和但丁(《神曲》)。
    1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 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30.
    1 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49.
    1 Gudrun Breimann基于她自己对欣德米特各种梗概和准备这部歌剧的戏剧布局的文献研究法基础上,收集了六个Szenariumsentwurfe(场面梗概),再加上三个Textfassungen(完整脚本的版本)。参见Breimann, Gudrun.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 ser.36, vol.165), Peter Lang,1997.p.103-155之后所附的这些草稿的简要,为笔者所译。
    2 另一份日期为1933年8月3日的草稿,与上述内容略有不同。参见Breimann, Gudrun.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ser.36,vol.165), Peter Lang,1997.p.105.
    3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232-233.
    1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193.
    2 将这份草稿与此前信中提及的框架相比,结构上已经调整,也许根据此草稿写出了交响曲第三乐章《诱惑》。
    3 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234.
    1 Kemp,Ian:"Paul Hindemith", The New Grove Modern Masters:Bartok,Stravinsky,Hindemith, W.W.Norton,1984. p.267.
    1 钱亦平编著:《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 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1 Paul Hindemith,Elementary Training for Musicians,London:Schott and Co.,1946,157.
    2 Neumeyer,David.The Music of Paul Hindemith.(Compos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ed. Allen Fort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viii, p.101.
    1 Das Unaufhorliche (orat, G. Benn), S, T, Bar, B, mixed chorus, children's chorus, orch, org,1931,为业余合唱团而作。
    2 Kemp,Ian."Paul Hindemith."In The New Grove Modern Masters:Bartok,Stravinsky,Hindemith, W.W.Norton, 1984.p.27.
    1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2页。
    1 参见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p.335.
    1 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第]版,第58页。
    2 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49页。
    1 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57页。
    1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1页。
    2 该谱例参照Ian Kemp,Hindemith, (Oxford Studies of Composers,no.6),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p.37.
    1 [日]大冢幸男著:《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2 [法]皮埃尔·布律内尔、安德烈·米歇尔·卢梭、克洛德·皮舒瓦著:《何谓比较文学》,黄慧珍、王道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18页。
    3 [日]大冢幸男著:《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1 弗朗西斯·约斯特著:《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35页。
    2 同上,第234页。
    3 同上,第235页。
    4 转引自[日]大冢幸男著:《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2页。
    1 [法]皮埃尔·布律内尔、安德烈·米歇尔·卢梭、克洛德·皮舒瓦著:《何谓比较文学》,黄慧珍、王道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19页。
    2 刘介民著:《比较文学方法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8页。
    3 William Drabkin:"them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London,2001.
    4 William Drabkin:"Motif",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second edition,London,2001.
    1 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其他主题相互影响,构成主题的复合、由此产生夏尔·莫隆提出的网络概念。参见[法]皮埃尔·布律内尔、安德烈·米歇尔·卢梭、克洛德·皮舒瓦著:《何谓比较文学》,黄慧珍、王道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2 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20页。
    1 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63页。
    2 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33页。
    1 转引自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59页。
    2 转引自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97页。
    1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8页。
    1 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78页。
    2 1525年,在闵采尔根据普法伊菲尔所写的米尔豪森条款草拟了《十二条款》,在上士瓦本流传开来。并迅速传遍德国。参见[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97-406页。
    3 [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02页。
    1 转引自[德]彼得·布瑞克著:《1525年革命——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新透视》,陈海珠、钱金飞、杨晋、朱孝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9页。
    2 参见[德]彼得·布瑞克著:《1525年革命——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新透视》,陈海珠、钱金飞、杨晋、朱孝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页。
    1 1517年,教宗发起完成建造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筹款运动,多米尼克会的约翰·台彻尔在邻近维滕堡的地区推销赎罪券,宣扬赎罪券的魔力。随后路德将抨击赎罪券制度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滕堡的城堡教堂大门上,点燃宗教改革的星早之火。参见[美]布鲁斯·L.雪莱著:《基督教会史》(第三版),刘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242页。
    2 欣德米特在这里引用了封路德致红衣主教阿尔布雷希特的信,写于1525年6月25日。关于路德的婚姻观,可参见[德]马丁·路德著:《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李勇译,谢文郁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4-197页。
    1 [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53页。
    2 [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62页。
    3 [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下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73页。
    4 农民毁坏圣母玛利亚像,在农民战争中确有此事。以卡尔施卡特为首的农民运动的代表,曾狂热地命令把圣像从大教堂里搬出去,当作“泥胎”、“木偶”打碎。此后经他鼓动起来的市民又强迫市政会以官方名义批准这样做。参见[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0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6页。
    2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03页。
    3 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伦理学家。
    3 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8页。
    1 卞谦著:《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144页。
    1 他既劝告领主停止对农民的暴行,同时又在当权者面前指责农民起义是亵渎上帝的行动。最后他主张,领主应该稍微减轻对穷人的压迫和暴虐行为,而农民也应放弃那些过分的条款,平息争端。参见[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下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72页。
    2 [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26页。
    3 同上,第776页。
    4 [德]瓦尔特·彼得·福克斯等著:《德意志史》第二卷(上册),陆世澄、王昭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0页。
    5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581页。
    1 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天主教徒家庭。1517年被教皇解除他的教团誓言,长期没有任何薪俸,专心从事他的研究工作,依靠他本人书籍的受益为生。因目睹僧侣野蛮,对罗马宠臣的生活深深蔑视。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他的“基督哲学”认为,这种哲学存在于爱心和内心的虔诚之中。只有在圣经中才能找到这种真正的基督教教义。伊拉斯谟的言说为宗教改革运动做了一定的思想准备。然而两者实际差距甚大。[德]瓦尔特·彼得·福克斯等著:《德意志史》第二卷(上册),陆世澄、王昭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6-30页。
    2 约翰.罗伊希林(Johann Reuchlin,1455年-1522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他积极倡导人文主义,曾努力劝说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不要下令全部销毁犹太书籍和抄本。最终获得成功。按照这种对天启的信仰,基督教义不仅可以在新毕达哥拉斯哲学中,而且可以在犹太人的神秘学说中重新找到。他还提倡数字和字母的神秘的空论。
    3 Ulrich von Hutten (1488-1523),德国人文主义者,诗人,主张宗教改革,德国骑士阶级的思想家之一,1522-1523年骑士起义的参加者。曾在美因兹大主教阿尔布雷希特处供职。
    4 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64页。
    1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页。
    1 李宏图著:《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53页。
    2 [美]布鲁斯·L.雪莱著:《基督教会史》(第三版),刘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430页。
    3 同上,第431页。
    4 刘国柱著:《希特勒与知识分子》,时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69页。
    5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佘江涛译,《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第2版,第382页。
    1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德国的浩劫》,何兆武译,2012年5月第1版,第109页。
    2 同上,第108页。
    3 耶稣是犹太人。他生在犹太人家庭,研习犹太人的律法,遵守犹太人的宗教。参见[美]布鲁斯·L.雪莱著:《基督教会史》(第三版),刘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第3页。
    4 同上,第429页。
    5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佘江涛译,《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第2版,第382页。
    6 同上,第382页。
    7 德国著名神学家鲁道夫·布尔特曼(Rudolf Bultmann)教导说,耶稣是位先知,他向人们发出挑战,要人在赞成还是反对神之间作出彻底的抉择。其他基督徒认为,耶稣的王国是一种充满爱和宽恕的弟兄情谊。如果耶稣建立了某种社团,那么这种社团就是一种无形社团,一种道德或属灵团体,而非一种由礼仪和信条组成的制度。基督教中的这种反制度论影响广泛。同上,第4页。
    1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德国的浩劫》,何兆武译,2012年5月第1版,第106页。
    2 刘国柱著:《希特勒与知识分子》,时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63-272页。
    3 转引自刘国柱著:《希特勒与知识分子》,时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72页。
    1 犹太指挥家。1933年3月被纳粹党阻止举行音乐会。他曾回忆道:“我们是两个守望者,呼唤着帮助,以抗击野蛮人威胁文明和文明栖身之所的蔓延大火。”后被迫离开柏林赴奥地利。参见[英]丹尼尔·斯诺曼著,刘微、程任远译,王勇校订,《鎏金舞台:歌剧的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第313-314页。
    2 K.Weill, (1900-1950)生活与创作经历与欣德米特类似,都于魏玛共和国时代开始音乐创作,30年代离开欧洲到美国定居。但两者的艺术倾向显著不同。布索尼的学生,早期创作接近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后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如单乐章的《第一交响曲》。随后显露出新古典主义倾向,如《小提琴与管乐协奏曲》、歌剧《主角》(1923)等。20世纪下半叶,因与马克思主义诗人和剧作家布莱希特(B.Brecht,1898-1956)交往,思想转变,认为音乐史促进社会变革的动力,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是歌剧。代表作为《三分钱歌剧》(1928)等。1933年,因其犹太血统流亡国外。在美期间专注于音乐剧创作。
    1 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马香雪校,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第1版,第400页。
    2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09页。
    1 [德]瓦尔特·彼得·福克斯等著:《德意志史》第二卷(上册),陆世澄、王昭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北京,第272页。
    2 Ulrich von Hutten (1488-1523),德国人文主义者,诗人,主张宗教改革,德国骑士阶级的思想家之一,1522-1523年骑上起义的参加者。
    3 收集了超过8,100文物和42圣洁的骨骼,这些珍贵的宝物被称为Hallesches Heiltum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Albrecht_von_Brandenburg
    1 马克斯·韦伯著:《韦伯作品集》第XII卷,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52-69页。
    2 马克斯·韦伯著:《韦伯作品集》第XII卷,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55页。
    1 Symphony 'Mathis der Maler',1933-1934。1933年6月,欣德米特受好友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 (1886-1954),德国指挥家,20世纪指挥艺术杰出的大师之一。)之邀,为当年的冬季演出创作一部管弦乐曲。当时正值《画家马蒂斯》歌剧脚本写作期间,为了推动歌剧创作,并证明能够以一种较为严肃而又通俗的现代方式来进行创作,欣德米特欣然动笔,以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所绘的伊森海姆祭坛画为素材,1934年2月初完成该曲。随后,交响曲各乐章被不同程度地用于歌剧,并处于整部歌剧最重要的头尾位置中。1934年3月12日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首演,大获成功。后来欣德米特本人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这首作品。由于受纳粹压制,从1934年12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十一年间,它在德国舞台上销声匿迹。二战后,逐渐成为世界许多著名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常上演于交响音乐会上。
    2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佘江涛译,《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第2版,第412页。
    3 同上,第410页。
    1 从中世纪开始,西方社会就把人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教士;第二等是贵族;第三等是民众。这三个等级的使命是,教士负责祈祷和祭祀,贵族负责保卫疆土,民众则负责耕种和干活。在后来的演化中,贵族上升到了第一等,教士下降到了第二等,到了19世纪工人作为第四等也加入到这个等级之中。等级思想的延续是以血统观念作为基础的。在西方社会中,出身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地位。王族血统是最高贵的,拥有着王族血统的人就意味着是社会中的上流阶层。等级思想是西方文明种延续至今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思想。参阅李伯杰等著,《德国文化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38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3页。
    1 刘新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犹太人”http://www.doc88.com/p-777445777195.html
    1 一战爆发时大多数德国学者认为德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西方国家的钳制,于是德国学术界提出以“责任、秩序、公正”为内涵的"1914理念”(Die Ideen von 1914)。这一理念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相对抗,形成正在崛起的德意志精神与颓废的西方两军对垒的象征。他们希望洗涤德国人头脑中的“非德意志因素”、剔除“西方文明”这种异文化、发展现代化的“德意志文化”,希望战火的洗礼能够净化德国人的灵魂,使之免于受到西方文明的污染,保证德意志的伟大复兴。
    2 此人后来作为阿登纳的波恩内阁的主要助手
    3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佘江涛译,《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第2版,第412页。
    4 1935年“保护德意志血统和德意志荣誉”的《纽伦堡法》公布以后,剥夺了犹太人的德国公民籍和公民的平等权利,犹太人被法律手段和恐怖手段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生计无着的至少已达一半以上。1936年8月奥运会后,纳粹的反犹手段更加变本加厉,希特勒一再声称,要通过战争彻底消灭犹太人。1938年11月,由政府组织对犹太人进行集体大屠杀。1939年二战爆发前夕,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最终解决”,这一种族灭绝计划使欧洲的犹太人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纳粹极力推行极端的民族歧视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排犹、反犹、和惨绝人寰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5 [德]克劳斯·费舍尔著:《德国反犹史》,钱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2页。
    1 Taylor-Jay,Claire.The artist-operas of 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p.168.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50页。
    2 同上,第36页。
    1 《哥林多前书》:“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友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2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4页。
    1 女,出生于法兰克福音乐爱好者家庭。担任欣德米特及其弟弟鲁道夫的钢琴教师。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p.44
    2 Fried Lubbecke (1883-1965),德国艺术史学家。1909年娶钢琴家Emma Lubbecke-Job为妻。
    3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4 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 London: Gollancz,1975.p.46.
    1 Ludwig Rottenberg (1865-1932)),奥地利/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所属的Bukovina(布科维纳,是东欧的一个地区,位于喀尔巴阡山脉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现在这一地区由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两国统治。)犹太人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罗腾贝尔格自1892年起成为法兰克福歌剧院指挥,在他28岁那年获得了任命,在汉斯·彪罗(Hans von BUlow)和勃拉姆斯的推荐下。马勒于1907年来到法兰克福指挥《第四交响曲》期间曾盛赞罗腾贝尔格。他还被视作仅次于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去世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2 后来成为法兰克福的南德广播乐团指挥和柏林广播节目的经理,还写了第一部德语广播剧《发射台的魔术》。
    3 Gertrud Rottenberg(1900-1967),生于法兰克福。来自比欣德米特家族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家庭。她的外祖父Adidkes是法兰克福市长,先前他是后拿破仑思想的节制者,当时他的城市时德国联邦所在地。参见the man behind the music p.25.
    3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40页。
    4 同上,第145页
    1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佘江涛译,《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第2版,第421页。
    2 格特鲁德·罗滕贝尔格的父亲是法兰克福歌剧院的犹太人指挥。
    3 纽伦堡大会针对“谁是完全的犹太人”做出决议,在《德国公民权法》中增加一个附录。“完全的犹太人”指的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当中有三个犹太人的人。而犹太人成分较少的人被贴上了混血儿的标签,并且被划分为一级混血儿(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当中有两个犹太人)和二级混血儿(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当中有一个混血儿)。那些被确定为一级混血儿的人依然可能被认为是完全的犹太人,假如他们属于犹太宗教社团;或者嫁给了犹太人;或者在1935年6月15日之后与犹太人结婚生下的后代;或者与犹太人非婚生的子女。参见[美]克劳斯·费舍尔著,佘江涛译,《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第2版,第413页。
    1 死亡意味着净化(Catharsis),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所用隐语,指真正的悲剧对观众产生的效果。
    2 Montaigne (1533-1592),文艺复兴后期人道主义思想家。
    2 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页。
    3 同上,第100页。
    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6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52页。
    1 王文斌著:《无畏的歌赞:死亡崇拜之解剖》,辽宁人民出版,1993年,第36页。
    2 Norbert J.Schneider,"Prinzipien der rhythmischen Gestaltung in Hindemiths Oper Mathis der Maler,"Hindemith-Jahrbuchl979/Ⅷ(Mainz:Schott,1981),p.24.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88页。
    2 同上。
    3 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页。
    4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3页。
    5 王文斌著:《无畏的歌赞:死亡崇拜之解剖》,辽宁人民出版,1993年,第38页。
    6 《淮南子·精神训》
    7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9页。
    1 同上,第400页。
    2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49页。
    3 路德反对“荣耀的神学”,即把上帝看成是显现在善行之中。而“十字架的神学”把上帝看成是在隐秘中受难,认为只有把上帝看成是在受难和十字架中,才能正确地提到他和正确地崇拜他。路德在《约翰福音》注释中,把这两种对上帝认识称为:“通过律法”的认识和“通过福音”的认识。路德在《海德堡辩论》(Heidelberg Disputation)文本中一再提及“在隐秘中受难的上帝”,因为这是上帝所选择的启示方式,他总是在隐秘中彰显他自己;只有从具体之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上帝。参见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37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55页。
    1 [瑞士]弗朗西斯·约斯特著:《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305页。
    2 同上。
    3 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7页。
    4 同上,第384页。
    1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63页。
    2 同上,第400页。
    2 王文斌著:《无畏的歌赞:死亡崇拜之解剖》,辽宁人民出版,1993年,第38页。
    3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03页。
    2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0页。
    1 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41页。
    1 [德]瓦尔特·彼得·福克斯等著:《德意志史》第二卷(上册),陆世澄、王昭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北京,第274页。
    2 杰拉尔丁.A.约翰逊(Geraldine A.Johnson)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李建群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65页。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Ulrich_von_Hutten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7页。
    1 阿塔纳修斯(Athanasius,296-373)著有《圣安东尼生平》等著作。该书把安东尼的苦修生活奉为真正基督徒的榜样,对隐修制度的兴起发生了很大作用。阿塔纳修斯借助圣安东尼的威望维护尼西亚信经。参见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104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42页。
    2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第588页。
    1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页。
    1 1933年4月15日的信。参见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ffrey Skelt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xiii,p.69.
    2 “国内流亡者”并不表示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立场,因为这个观念包括具有各种政治观点和美学原则的文学家、诗人和戏剧家。他们在纳粹时代基本一直留在国内,但没有屈服于法西斯统治,通过作品从不同程度上表明不接受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参见刘国柱著:《希特勒与知识分子》,时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273页。
    3 1525年第一季度内,在上士瓦本出现了一小批表达农民阶级要求的印刷品,这些要求即《十二条款》。自3月印发以来,迅猛地传遍了全德国。这本印刷小册子很快成为全体农民所承认的平民共同宣言,并且给大规模人民运动的进程指出达到共同目的更加明确的方向,使分散的人民群众围绕着一个宗教-政治的纲领团结起来。参见[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97页。
    1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12页。
    2 Friedrich Meinecke (1863-1954),德国历史学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史学界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以及当代德国历史主义的首席代言人。撰写了《普鲁士与德国》(1918)、《近代史中国家理性的观念》(1924)、《世界公民国度和民族国家》(1908)、《历史主义的兴起》(1933)以及压轴之作《德国的浩劫》(1946)。
    2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德国的浩劫》,何兆武译,2012年5月第1版,第119页。
    3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在哲学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把抽象的“数”看作是世界的本原,用数去说明人的本性和社会发展规律。在他看来,整个宇宙是又数产生的,数先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数产生万物,是万物的本质,因而是和谐的:人类似大宇宙,人是“小宇宙”,是灵魂与肉体组成的和谐的整体:灵魂也是从数产生出来的,灵魂是自己推动自己的数。他从神秘的非物质的数去说明人的本性和道德来源,从而否定了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否定了人们追求现实物质利益的必要性。参见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6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4页。
    7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3页。
    5 Paul Hindemith:A Composer's World:Horizons and Limitations,Anchor Books Doubleday&Company,Inc.1961,p.2.
    6 Ibid.,p.221.
    7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50页。
    1 Kemp,Ian."Paul Hindemith."In The New Grove Modern Masters:Bartok,Stravinsky,Hindemith,pp.227-81,New York:W. W.Norton,1984.239.
    2 Ian Kemp,Hindemith, (Oxford Studies of Composers,no.6),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p.26.
    3 Kemp,Ian."Paul Hindemith."In The New Grove Modern Masters:Bartok,Stravinsky,Hindemith,pp.227-81,New York:W.W.Norton,1984.239.
    4 Taylor-Jay,Claire:The artist-operas of 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p.154.
    1 Ibid.,p.154.
    2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2页。在战争早期,有些人甚至希望战争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为社会新秩序的建立扫清道路。当时许多顶级艺术家和音乐家事实上是怀着乐观的情绪和与其美学立场并行不悖的责任参加了战争(例如第二维也纳乐派三位主要人物勋伯格、韦伯恩和贝尔格等)。
    3 Skelton,Geoffrey.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New York:Crescendo;London:Gollancz,1975.p.160.
    4 Friedrich Halderlin (1770-1843),德国抒情诗人。受到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对法国大革命抱有无限热爱,同时热情地怀念着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和文化。在政治倾向上,可与积极浪漫主义者如英国诗人雪莱相比,他的乌托邦式的未来世界带有神秘色彩。对祖国和人民,他怀有最大的热爱。参见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539页。
    1 Taylor-Jay,Claire.The artist-operas of 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p.155.
    1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2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74页。
    1 转引自Bruhn,Siglind.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Stuyvesant,NY:Pendragon Press,1998.41.
    2 Richard Taruskin: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Vol.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767.
    3 艺术家歌剧是关于艺术和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的表述。通常将《帕莱斯特里那》、《容尼奏乐》和《画家马蒂斯》作为典型的艺术家-歌剧。参见’Taylor-Jay,Claire.The artist-operas of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193.
    1 参见Taylor-Jay,Claire.The artist-operas of 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194.
    2 Albert Schweitzer.J.S.Bach,translated by Ernest Newman,Adam&charles Black,1911,p.1.
    3 Briner,Andres,Dieter Rexroth,and Giselher Schubert.Paul Hindemith:Leben und Werk in Bild und Text.Zurich:Atlantis;Mainz:Schott,1988.p.26.
    4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74页。
    1 [苏]尤·霍洛波夫著,罗秉康译,《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页。
    2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75页。
    3 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177页。
    4 同上,175页。
    5 同上,176页。
    6 Paul Hindemith,Johann Sebastian Bach:Heritage and Obligation,translations.of J.S.Bach:Ein verpflichtendes Erbe,Yale University Press,1952,p.40-41.
    7 Richard Taruskin,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Vol.4,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767.
    6 [德]哈里·哥德施密特著:《德国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8月第1版,第60页。
    7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在《杰出贡献勋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第6卷(1963-1964)中的片段,海德堡,无出版年代,第137页。转引自[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68页。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上下卷),罗忠镕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983年。
    [德]阿道夫·希特勒著:《我的奋斗》,西藏自治区文艺出版社,1999年。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二卷二声部写作练习,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三卷三声部写作练习,姜丹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德]保罗·欣德米特著:《作曲技法》第一卷理论篇,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德]彼得·布瑞克著:《1525年革命——对德国农民战争的新透视》,陈海珠、钱金飞、杨晋、朱孝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德]费尔巴哈著:《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
    [德]费尔巴哈著:《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著:《德国的浩劫》,何兆武译,2012年。
    [德]哈里·哥德施密特著:《德国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
    [德]汉斯·海因茨·施图肯什密特著:《二十世纪音乐》,汤亚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德]吉泽尔黑尔·舒伯特著:《欣德米特》,尹耀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
    [德]克劳斯·费舍尔著:《德国反犹史》,钱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德]马丁·路德著:《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李勇译,谢文郁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德]马丁·路德著:《马丁·路德文选》,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德]马克斯·布劳巴赫等著:《德意志史》,陆世澄、王昭仁译,高年生校,商务印书馆,1998年。
    [德]马克斯·韦伯著:《韦伯作品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德]瓦尔特·彼得·福克斯等著:《德意志史》第二卷(上册),陆世澄、王昭仁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德]瓦尔特·基泽勒著:《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杨立青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德]威廉·戚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下册),北京编译社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法]皮埃尔·布律内尔、安德烈·米歇尔·卢梭、克洛德·皮舒瓦著:《何谓比较文学》,黄慧珍、王道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罗]亚历山大·迪马著:《比较文学引论》,谢天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美]保罗·亨利·朗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彼得·斯·汉林著:《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下),孟宪福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美]布鲁斯·L.雪莱著:《基督教会史》(第三版),刘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美]胡斯都-L.冈察雷斯著:《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美]基维著:《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刘洪译,杨燕迪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佘江涛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
    [美]伦纳德·迈尔著:《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何乾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威尔·杜兰特著:《马丁·路德时代》,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
    [美]威尔·杜兰特著:《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上下卷),华夏出版社,2007年。
    [美]威廉·夏特勒著:《第三德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三卷),董乐山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美]乌尔里希·韦斯坦因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约瑟夫·科尔曼著:《作为戏剧的歌剧》,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美]约瑟夫·科尔曼著:《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朱丹丹、汤亚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日]大冢幸男著:《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瑞士]弗朗西斯·约斯特著:《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马香雪校,商务印书馆,1979年。
    [苏]C.瓦西连科著:《交响配器法》,金文达译,张洪模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
    [苏]尤·霍洛波夫著:《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罗秉康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匈]萨波奇·本采著:《旋律史》,司徒幼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意]恩里科·福比尼著:《西方音乐美学史》,修子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英]E.普劳特著:《赋格分析教程》,段平泰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
    [英]丹尼尔·斯诺曼著:《鎏金舞台:歌剧的社会史》,刘微、程仕元译,王勇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英]杰拉尔丁-A.约翰逊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李建群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61页。
    [英]玛丽·弗尔布鲁克著:《德国史1918—-2008))(第三版),卿文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英]莫·卡纳著:《当代和声》,冯覃燕、孟文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卞谦著:《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
    曹其敏著:《戏剧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陈铭志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
    陈铭志著:《赋格曲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伯杰等著,《德国文化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工真著:《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
    李宏图著:《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刘国柱著:《希特勒与知识分子》,时事出版社,2000年。
    刘介民著:《比较文学方法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新利著:《德意志历史上的民族与宗教》,商务印书馆,2009年。
    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钱仁平主编:《谭小麟百年诞辰研究文集》,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钱亦平、王丹丹著,《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钱亦平编著:《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上下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秦西炫著:《欣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沈旋、谷文娴、陶辛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沈旋、梁晴、王丹丹编:《西方音乐史导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沈旋主编,《西方歌剧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
    谭霈生著:《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文斌著:《无畏的歌赞:死亡崇拜之解剖》,辽宁人民出版,1993年。
    伍维曦著:《纪尧姆·德·马肖的(圣母弥撒)—文本与文化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姚恒璐著:《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杨燕迪:《音乐理解的途径:论“立意”及其实现》,《庆贺钱仁康教授90华诞学术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于苏贤著:《20世纪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于苏贤著:《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赵敦华著:《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
    钟子林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
    Alberto Gallo, Music of The Middle Ages Ⅱ, English Trans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Alfred Einstein, "Paul Hindemith," Modern Music 3(1927)
    Alvah John Walker, The A Cappella Choral Music of Paul Hindemith, Ph.D.thesi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1971
    Andres Briner, Dieter Rexroth, Giselher Schubert, Paul Hindemith:Leben und Werk in Bild und Text. Zurich:Atlantis; Mainz:Schott,1988
    Andres Briner, Paul Hindemith.Zurich:Atlantis-Verlag; Mainz:Schott,1971
    Arnold Whittall, Musical Composi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Arnold Whittall, Musical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 J. M. Dent & Sons Ltd,1977
    Berthold Hoeckner, ed., Apparitions:New Perspectives on Adorno and Twentieth-Century Music, Taylor & Francis Group, LLC,2006
    Bryan Gilliam, ed., Music and performance during the Weimar Republ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Celia Applegate & Pamela Potter, ed., Music and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Claire Taylor-Jay, The artist-operas of Pfitzner,Krenek and Hindemith:politics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artis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Gower House,2004
    David Neumeyer, Counterpoint and Pitch Structure in The Early Music of Hindemith, Ph.D.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1976
    David Neumeyer, The Music of Paul Hindemith,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Dieter Rexroth, ed., Paul Hindemith Briefe, Frankfurt: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2
    Dominik Sackmann (Hrsg.), Hindemith-Interpretation, Peter Lang,2007
    Erik Levi, Music in the Third Reich, Macmillan,1994
    Frde K. Prieberg, Trial of Strength:Wilhelm Furtwangler in The Third Reich,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Dola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1
    Gary Allen Sprague, Rhythm in the Theory and Music of Paul Hindemith, Ph.D.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97.
    Gedenkworte fur Wilhelm Furtwangler, Heidelberg,1955
    Geoffrey Skelton, ed., Selected Letters of Paul Hindemith,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Geoffrey Skelton, Paul Hindemith:The Man behind the Music:A Biography. New York: Crescendo; London:Gollancz,1975
    Giselher Schubert, Paul Hindemith, Rowohlt Verlag GmbH,1981.
    Gottfried Benn, Briefwechsel mit Paul Hindemith, Wiesbaden:Limes,1978.236p. Reprint, Frankfut:Fischer Taschenbuch,1986.237p. Reprint, Stuttgart:Klett-Cotta,1993
    Gudrun Breimann, Mathis der Maler und der 'Fall Hindemith.' Studien zu Hindemiths Opernlibretto im Kontext der kulturgeschichtlichen und politischen Bedingungen der 30er Jahre (Europaische Hochschulschriften, ser.36, vol.165), Peter Lang,1997
    Guy Richards, Hindemith, Hartmann and Henze, Phaidon,1995
    H. Stuckenschmidt, Twentieth Century Composers, Volume Ⅱ, Germany and Central Europe,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5 Winsley Street London Wi,1970
    H. Wiley Hitchcock, "Trinitarian Symbolism in the'Engelkonzert'of Hindemith's Mathis der Maler',A Festschrift for Albert Seay, Colorado Springs:Colorado College,1982.
    Herausgeber Paul-Hindemit-Institut, Hindemith-Jahrbuch Annales Hindemith 1995/ⅩⅩⅣ, Frankfurt/Main
    im-kel, "hindemith", Ludwig Finscher, Die Musik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MGG), Burenreiter-Verlag, Karl Votterle, Carl Ernst Poesche Verlag,1994
    Ian Kemp, Hindemith, (Oxford Studies of Composers,no.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James E.Paulding, Paul Hindemith:A Study of His Life and Works,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Iowa,1974.
    James J.Morehead, Zeitgeist and Compositional Style In Paul Hindemith's Suite 1922 and Mathis der Maler, Chicago, Illinois,2004
    Jim Samson, Music in Transition:A Study of Tonal Expansion and Atonality,1900-1920, J M Dent, London,1977
    John Bokina, Opera and Politics from Monteverdi to Henze,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7
    Jonathan Huener & Francis R. Nicosia, ed., The Arts in Nazi Germany, Berghahn Books, 2006
    Jonathan Petropoulos, Art as Politics in the Third Reich,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6
    Joseph Horowitz, How Refugees from Twentieth-Century War and Revolution Transformed the American Performing Arts, An Imprint of HarperCollinsPublichers,2008
    Joseph Machlis,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Music, J M Dent & Sons Ltd,1980
    Karen Painter, Symphonic Aspirations:German Music and Politics,1900-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Keith chapin, "Labor and Metaphysics in Hindemith's and Adordo's Statements on Counterpoint", Berthold Hoeckner,ed, Apparitions:New Perspectives on Adorno and Twentieth-Century Music. Routledge,2006
    Leo Karl Gerhartz und Andreas Maul, Frankfurt Feiert Hindemith:Ein Programmbuch,Schott,1995
    Luther Noss, Paul Hindemith in the United States.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9
    Mervyn Cooke,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Oper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Michael D. Grace, ed., A Festschrift for Albert Seay, Essays by Hi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The Colorado College Colorado Springs,1982
    Michael H. Kater, "Richard Strauss,Jupiter Compromised."In the author's Composers of the Nazi Era:Eight Portraits, pp.31-56.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ichael H. Kater, The Twisted Muse:Musicians and Their Music in the Third Reich, Oxford University,1977
    Neumeyer David, "Tonal Form and Proportional Design in Hindemith's Music.", Music Theory Spectrum9(1987)
    Nicholas Cook & Anthony Pople,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Nikolaus Bacht, ed., Music, Theatre and Politics in Germany:1848 to the Third Reich, Cambridge University,2006
    Pamela M. Potter, Most German of the Arts:Musicology and Society from the Weimar Republic to the End of Hitler's Reich,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aul Hindemith, A Concentrated Course in Traditional Harmony, 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 Inc., New York,1943
    Paul Hindemith, Das Private Logbuch:Briefe an seine Frau Gertrud, Schott Mainz·Piper Miinchen
    Paul Hindemith, Elementary Training For Musicians, Schott, Second Edition, Revised,1949
    Paul Hindemith, Johann Sebastian Bach:Heritage and Obliga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2
    Paul Hindemith, The Craft of Musical Composition, Book 1, Theory,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rthur Mendel, Schott Music Corporation, New York,1970
    Paul Hindemith, Zeugnis in Bildern.2nd ed. With translation by Everett Helm.Mainz:Schott, 1961.
    Paul Hindemith,A Composer's World:Horizons and Limitations, Anchor Books Doubleday & Company, Inc.1961.
    Rene Lenormand, A Study of Twentieth-Century Harmony, English Translated by Herbert Antcliffe, DA Capo Press,1976
    Renee Elizabeth Babcock, The Operas of Hindemith, Krenek, and Weill:Cultural Trends in the Weimar Republic,1918-1933.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96
    Richard Taruskin, The Danger of Music and Other Anti-Utopian Essay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Sadie Stanley,ed.,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second edition, London,2001.
    Schaal Susanne und Schader Luitgard, Uber Hindemith:Aufsatze zu Werk, Asthetik und Interpretation, Schott,1996.
    Schubert Giselher, "Hindemith", Sadie 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London,2001
    Scott Messing, Neoclassicism in Music From the Genesis of the Concept through the Schoenberg/Stravinsky Polemic, UMI Research Press,1988
    Siglind Bruhn, The Musical Order of the World Kepler, Hesse, Hindemith, Pendragon Press, 2005
    Siglind Bruhn, The Temptation of Paul Hindemith:Mathis der Maler as a Spiritual Testimony, Stuyvesant, NY:Pendragon Press,1998
    Stephen Luttmann, Paul Hindemith:A Guide to Research,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 2005
    Susan C. Cook, Opera for a New Repulic:The Zeitopern of Krenek, Weill, and Hindemith, UMI Research Press,1988
    The Book of Numbers, Tim Glynne-Jones, Arcturus
    Walter Bruno Hilse, Factors Making For Coherence in the Works of Paul Hindemith, 1929-1926.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1971
    Wolfgang Lessing, Die Hindemith-Rezeption Theoder W. Adornos, Schott Musik International, Mainz,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