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社区:一个珠三角彝族劳工群体的生活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市场化改革导致的“民工潮”当中,作为自农村向城市迁徙的中国人的一部分,许多少数民族农民也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机会。但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多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在边疆地区或内地山区,仿佛是静止的人群。所以,进城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民较少受到学者的关注。
     东部沿海地区时有发生的“民工荒”,劳动力供给不稳定,这就意味着需要更为庞大和灵活的劳动力储备。对临时工的大量需求,给缺乏技能的少数民族农民以脱离农业生产和进入工厂工作的机会。他们的文化习俗与社会组织形式,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推动或阻碍了对这种弹性劳动力市场的适应。
     相对于汉族,少数民族农民离乡进城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其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亦将发生变化甚至解体。但是,依据历史经验,移民在城市中往往会形成移民社区。在生活史的视角下,这种连续的变迁过程可以归结为生活秩序在异地的重建。
     身在珠江三角洲的彝族农民工就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在新的生活环境当中,他们结成了自组织形式的共同体。以一部分工资为报酬,自组织中的带工老板负责为其他彝族农民工介绍工作,而在失业时则提供维持生活的救济。理解这种自组织的形成,需要考虑彝族的文化传统,带工老板的个体经验,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地方背景等方面。
     个较长时期的、从家乡生活开始的历史回顾,有助于认识自组织内部的阶层分化和民族文化起到的作用。在自组织的内外运作和个体生活的种种细节当中,可以发现彝族人在城市中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社区。可是,当地工业区与居民区的分割与自组织内部的老板与工人的分层共同作用,导致这个移民社区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文化联系取代了聚居。这种移民社区的形态可以称作“看不见的社区”。
As part of the Chinese people who migrated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many minority farmers left homeland to enter the urban labor market to earn a crust. And this is a phenomena which caused by the "shortage of peasant labor" after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s. However,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have the stereotype that they are quiescent groups live in the mountainous border areas or in the Mainland with the form described as "big mixed" and "small settlements". Therefore, there is less concern to these minority migrant workers as compare to Han migrants.
     The "shortage of peasant labor" in eastern coastal areas which caused by instability of labor supply indicates the need for more substantial and flexible labor pool. The high demand for temporary workers creates the opportunities for workers without enough skills, so that they could emancipate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work in the factories. Their cultural customs and form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may promote or hinder the adaptation of flexible labor market.
     As compare to the Han farmer, minority farmers left their homeland for the city may have more far-reaching impact, its original for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will change or even disintegration. However, based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immigrants tend to become the city immigrant communities. From the life history perspective, this continuous process of changing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order of life in different places.
     Yi migrant workers who live in Pearl River Delta have experienced changes. In the new living environment, they formed a community of self-organization. Part of the wage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have paid to the owners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owners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finding the work chance for them, while unemployment benefits are provided to maintain live as well.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Yi, with work experience of the individual owner, and the background of Pearl River Delta and so on.
     A longer term historical review starts from the life in homeland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self-stratification within the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role of ethnic culture.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oper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details of individual life, we found that in fact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Yi people in the city is a migrant community. However, within the divis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with the hierarchy of owners and workers work together in the local industrial zones and residential areas,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igrant communities of different forms, which cultural ties replace the settlements. This form of migrant communities can be called the "invisible community."
引文
1[美]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上的小屋》,潘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3页。
    2他们的角色,与带着一队临时工四处寻找建筑工地工作的那种包工头相类比,称为“工头”较妥。但是,他们在谈话中习惯将“同行”称为“老板”,接下来的行文中为尊重他们的“地方性知识”计,概称他们为“老板”或“带工老板”。如果是开办私营企业的企业主,则将用“企业家”等称谓加以指代。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478页。
    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第481页。
    3[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第六版)》,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32页。对两次移民浪潮较详细的介绍,可见该书第128-137页。
    4[美]史蒂文·J.迪纳:《非常时代:进步时期的美国人》,萧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70页。据《美国历史统计》提供的数据,在1881-1900年和1901-1910年两个时期出现了两次移民高峰,分别有520多万和870多万移民移入美国。见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5史蒂文·J.迪纳,《非常时代:进步时期的美国人》,第70负。
    6史蒂文·J.迪纳,《非常时代:进步时期的美国人》,第72页。
    1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第157页。
    2参见[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邵旭东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523页。
    3[美]沃尔特·拉菲伯、理查德·波伦堡、南希·沃洛奇:《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黄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36页。
    4史蒂文·J.迪纳:《非常时代:进步时期的美国人》,第73页。
    5[美]加里·纳什著:《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第6版》,刘德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0页。另外,艾伦·布林克利的《美国史(1492-1997)》提供了密尔沃基市1850至1890年间种族和阶层演变的彩图,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见该书第526页
    6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第312页。对市政和贫民窟情状的具体描述,参见此书第310-314页。
    1数字引自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第六版)》,第134页。
    2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经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此法案于1943年废除。
    3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第176页。
    4这两个法案的细节和影响,以及这一时期美国民间的排华行为,可参见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第166-180页。
    5“在1960至1990的三十年间,1500万人或者作为合法移民进入美国,或成为永久居民。”引文见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第六版)》,第134页。关于“新近移民”的较详细介绍,可参见此书第138-146页。
    6史蒂文·J.迪纳,《非常时代:进步时期的美国人》,第9页。
    7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第602、603页。
    8参见[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美国通史(第12版)》,吴金平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505页。关于日美间的“君子协定”,可参见仇海燕,《美国日裔移民问题与20世纪初美日中三角关系》,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二期,第220-224页。
    1参见[美]O. 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Scott W. Boyle,《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何金兰、詹宜璋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9月版,第30、31页。
    2参见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第602-604页。引文见第604页。
    3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第602-604页。引文见第614页。
    4参见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第55-67页。引文见第56页。
    5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第602-604页。引文见第616页。可参阅http://www.ilr.cornell.edu/trianglefire/.
    1参见周晓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94-98页。这篇论文对芝加哥社会学学派的衰落进行了简要分析,如作者言,这种分析“可以成为‘社会学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Socialogy)的研究主题,因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决定社会学这样一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与制度背景。
    2参见:埃利·扎列茨基:《引言》,载[美]W.I·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10页。引文分别见第4、页。
    3中文版:[美]W.I·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著:《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3月版。
    4[法]达尼洛·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321页。
    5参见达尼洛·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第320-327页。引文见第327页。
    1费孝通:《关于人类学在中国》(1993),载《费孝通文集(第十三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9-25页。引文见第22页。
    2 R. E.Park, E.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 p.555转引自:夏建中,《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59页。引文略有改动。
    3 Robert E. Park,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3, No.6 (May,1928), p. 892.
    4参见阎明:《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5参见阎明:《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关于帕克的个人经历、学术主张,以及来华讲学的情况,可参见费孝通:《补课札记——重温派克社会学》(2000),载《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80页。
    1从下面的综述可以看到,两条线其实并非截然分开,相反多有交叉,尤其是移民充作非熟练劳工的时期。所以,这种分类法未必精准,为进行理论回溯计,姑且用之。
    2参见[美]Alejandro Portes, Robert D.Manning:《移民飞地:理论与经验案例》,梁茂春译,载[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495-504页。引文见第500页。
    3中文版:[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9月版。
    4中文版:[美]艾略特·列堡:《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李文茂、邹小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5[美]艾略特·列堡:《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李文茂、邹小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7页。
    1艾略特·列堡:《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第122页。
    2艾略特·列堡:《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第111页。
    3艾略特·列堡:《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第111页。
    4中文版:[美]菲利普·布儒瓦:《生命的尊严:透析哈莱姆东区的快克买卖(第二版)》,焦小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5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载《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27卷),第78-83页。
    6[美]Michael J. Piore:《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及其含义》,王水雄译,载[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382-384页。
    1[美]Edna Bonacic《族群对抗的一种理论: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梁茂春译,载[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482-494页。
    2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第六版)》,第85页。
    1[美]William J. Wilson《种族意义的削弱:黑人与变化的美国制度》,梁茂春译,载[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534-544页。有一个例子是哈莱姆东区的意大利人,1880年代首批抵达的意大利人就是第一大道有轨电车管理部门为了应对爱尔兰工人罢工而引进的。而1937年时这一地区已经成为“意大利在西半球最大的殖民地”了。参见菲利普·布儒瓦:《生命的尊严:透析哈莱姆东区的快克买卖(第二版)》,第43-45页。
    4[美]William J. Wilson《种族意义的削弱:黑人与变化的美国制度》,梁茂春译,载[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534-544页。
    1李屿洪:《民国时期天津同乡组织活动空间概说》,载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城市史研究·第25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208-219页。引文分别见第210、212、212页。据作者云,这批资料“包括11个同乡组织和4个社会慈善团体,起止时间为1887—1956年,共1140卷。”(第209页脚注1)
    2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40页。在第40和41页,“民国时期上海‘乡帮’、‘业帮’一览表”非常直观地列举出了若干例证。
    3罗国辉:《乞丐帮:透视民国时期上海乞丐的组织与结构》,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版,第53页。
    4罗国辉:《乞丐帮:透视民国时期上海乞丐的组织与结构》,第53页。原文即为“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
    5罗国辉:《乞丐帮:透视民国时期上海乞丐的组织与结构》,第61页。
    6刘秋阳,《近代中国都市苦力工人运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页。
    7参见刘秋阳:《近代中国都市苦力工人运动》,第8-11页。
    8转引自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增订本)(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1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载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3页。
    2分别见于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565-577,697-736,737-802页。
    3夏衍:《包身工,载王文英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夏衍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461-472页。下引《包身工》文字皆出自此处,不再另行加注。需要指出的是,《包身工》的描述当视为个例为宜。即使有较多的企业出现了类似的严重剥削,也绝不能认定劳资关系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一个例子是荣宗敬在自己的申新纱厂进行的“劳工自治区”实验。相关论述的摘引,可参见谢泳:《靠不住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00-102页。
    4参见《五卅运动》,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206.htm。
    1参见曹子玮:《攀援的绳索——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46-155页。
    2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8月版。
    3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载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78页。引文见第13页。
    4分别见于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少数民族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100,166-202,203-269页。
    1[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370页。
    1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第368页。
    1“起房子”是自己盖房了的意思,区别于购买现成的房屋。后文的“敲房子”是拆房子的意思。
    1“好在”是种有趣的说法,我听过好几个彝人这样表达,用汉语的标准语法大致是“在这里好”。“好在”的反义词是“不好在”。
    1 Robert E. Park,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3, No.6 (May,1928), p. 892.
    2参见[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王志弘、王明民、徐苔玲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1黄征学:《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7期,第26页。
    2费孝通:《四年思路回顾》,(1989),载《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478-516页。引文见第491页
    3费孝通:《答问发展与发展研究》(1989),载《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466-474页。引文见第471页。
    1费孝通:《全国一盘棋》(1988),载《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328-336页。引文见第330页。
    2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第55页。
    3参见[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55-147页。
    4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2008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南方网:http://theory.southen.com/ycjh/content/2008-12/31/content_4809940_4.htm,2010年6月30日查阅。
    5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2008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南方网:http://theory.southen.com/ycjh/content/2008-12/31/content_4809940_4.htm,2010年6月30日查阅。
    1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0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12页。第18、19页阐述了对2010年对外经济发展的展望,第54-67页则做了较详细的回顾与展望。
    2依照惯例,罗桥并非该镇本名,而正文中出现的人物及后文中的工厂皆加以匿名。
    1参见阎云翔:《北京:失“速”的美式饮食文化》,载James L. Watson主编,《饮食全球化:跟着麦当劳,深入东亚街头》,台北:早安财经文化,2007年版,第53-83页。
    2据2008年公布的官方数字
    1参见[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石毅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96-277页。引文见第217、247页。
    2参见[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48-65页。
    3具体到彝族问题,李绍明曾与郝瑞进行过讨论,参见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第288页。
    1关于“不均衡发展”,参见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第100-112页。
    1因为没有最确切的数目字统计,在本节中,我能够保证的只是尽量减小误差,能够形容出离开工人的规模。
    1转引自[美]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第15页。
    1关于“孙志刚事件”,参见新闻专题《孙志刚事件终结收容遣送历史》,http://news.sina.com.cn/z/takein/(2011年5月16日查阅)。
    1[美]迈克尔·布若威著:《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2月版,第50页。
    1对火把节庆祝仪式当下状态的观察,参见潘蛟:《火把节纪事:当地人观点?》,载《民族艺术》,2004年第三期,第6-13,73页。
    1[美]彼得·海斯勒著:《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342页。引文与博客作者兰小欢译文略有出入,参见:http://www.bullogger.com/blogs/shafa/archives/375505.aspx(2011年3月15日浏览)。
    1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21-33页。引文见第26页。
    2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21-33页。引文见第26页。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邵旭东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美]菲利普·布儒瓦:《生命的尊严:透析哈莱姆东区的快克买卖(第二版)》,焦小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美]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2月版。
    曹子玮:《攀援的绳索——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美]史蒂文·J.迪纳,《非常时代:进步时期的美国人》,萧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
    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等,《美国通史: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杜玉亭整理:《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
    费孝通:《答问发展与发展研究》(1989),《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466-474页。
    费孝通:《关于人类学在中国》(1993),《费孝通文集(第十三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9-25页。
    费孝通:《全国一盘棋》(1988),《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328-336页。
    费孝通:《四年思路回顾》(1989),《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478-516页。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0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
    [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美]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版。
    [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9月版。
    黄征学:《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7期,第26页。
    吉郎伍野、阿牛史日:《凉山彝族送灵归祖仪式“尼木措毕”及其价值》,张学立主编:《彝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09-124页。
    [美]马克·C·卡恩斯、约翰·A·加勒迪:《美国通史(第12版)》,吴金平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82页。
    [美]阿瑟·克莱曼:《道德的重量》,方筱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版。
    [美]沃尔特·拉菲伯、理查德·波伦堡、南希·沃洛奇:《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黄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李屿洪:《民国时期天津同乡组织活动空间概说》,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城市史研究·第25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208-219页。
    [美]艾略特·列堡:《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李文茂、邹小艳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刘秋阳:《近代中国都市苦力工人运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罗国辉:《乞丐帮:透视民国时期上海乞丐的组织与结构》,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版,第53页。
    罗苏文:《高郎桥:近代沪东一个棉纺工人生活区的形成(1919—1949)》,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07-221页。
    [法]达尼洛·马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7月版。
    [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第六版)》,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7月版。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版。
    [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第6版》,刘德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潘蛟:《火把节纪事:当地人观点?》,载《民族艺术》,2004年第三期,第6-13,73页。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21-33页。
    [美]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
    邵洵美:《杨树浦的声音》,陈子善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李金发、姚蓬子、邵洵美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322-325页。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北平生活费之分析》,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78页。
    [美]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5月版。
    [美]W.I·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3月版。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56-67页。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美]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上的小屋》,潘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夏建中:《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夏衍:《包身工》,王文英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夏衍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461-472页。
    夏衍:《“包身工”余话》,王文英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夏衍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473-481页。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8月版。
    阎明:《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阎云翔:《北京:失“速”的美式饮食文化》,James L. Watson主编:《饮食全球化:跟着麦当劳,深入东亚街头》,台北:早安财经文化,2007年版,第53-83页。
    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增订本)(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27卷),第78-83页。
    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24-33页。
    周晓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94-98页。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9月版。
    [美]Bonacic, Edna,《族群对抗的一种理论: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梁茂春译, [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482-494页。
    [美]Farley,William Smith, Larry Boyle, Scott:《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何金兰、詹宜璋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9月版。
    Park, Robert E.,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33, No.6 (May,1928), p.881-893.
    [美]Piore, Michael J.,《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及其含义》,王水雄译,[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382-384页。
    [美]Portes, Alejandro Manning, Robert D.:《移民飞地:理论与经验案例》,梁茂春译,[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495-504页。
    [美]Wilson, William J.:《种族意义的削弱:黑人与变化的美国制度》,梁茂春译,[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534-54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