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斯图亚特·缪勒曾尖锐地指出,公共官僚部门是以外部对效率的控制无力和内部对激励无效为特征的。如何对公共部门的公务员进行有效的激励,不仅是公共管理学界热烈关注的问题,也是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开始正式迈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轨道,我国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基本实现了由适应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然而由于对公务员激励重视不够,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公务员工作及收益上的优越性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公务员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为了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
     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其发展无不表现在纵向上的自我继承性和横向上的彼此融合性。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在纵向上主要考察了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发展过程,横向上则以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和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的具体的社会条件和实际来构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并分析了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发展过程作了一个历史考察,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特点。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合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前面介绍的两种理论的有益成果来分析当今中国社会下公务员的人性特征和需求结构,以及公务员激励机制运行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体系。
Stuart Muller had sharply pointed out , The public bureaucrat department takes external incapable control to efficiency and internal incapable control to incentive as its characteristics. How to effectively encourage the civil servants of the public sector is not only the issue that public management scholars concerned, but also the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practice.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Civil Servants Law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ymbolizes that our civil servants regulations goes on the track of standardization, legalization and scientific. The basic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our government agencies achieves a historic leap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the market economy. However, because of not attaches sufficient importance to the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the civil servants are lack of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rvice and innovation. Civil servants' work and income superiority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transformed to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positive work. In order to fully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ivil servants, it is needed to further improve China' s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system.
     As a cultural,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performs as vertical self-succession and horizontal mutual integration. This thesis researches from the management science angle, mainly vertically inspec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horizontally takes western theory of human supposition nature and demand as basis and lights of our social reality to construct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mechanism.
     This thesis is formed by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 the theory of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s mechanism; The second part inspec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mechanism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method. Then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and forth part analysis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civil servants, as well as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analysis is according to the achieved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 learning from the useful achievements of the previous two theories. On this basis, it proposes to construct our civil servants system of incentive mechanism.
引文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序言。
    [2][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序言第12-13页。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2]参考:[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孙彤.《组织行为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22至第223页。
    [1]陈幸华.《建立有效的公务员激励机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
    [2]张强.《社会生态环境与公务员激励机制》[J].江西行政院学报,2001,(1)。
    [3]郭芬.《试论激励机制的完善和行政效率的提高》[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
    [1]张琳.《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与提高行政效率》[J].天中学刊,2001,(2)。
    [2]蒋硕亮.《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3,(6)。
    [3]齐明山.《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J].新视野,2000,(1)。
    [4]王丽莉.《关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J].武汉交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4)。
    [5]胡莹.《入世与公务员激励形式的再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1)。
    [1]梁丽芝.《重塑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理想模型》[J].人事管理,2000,(6)。
    [1]杨光、齐胜欣、刘永生.《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1]陈振明.《国家公务员制度》[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4至315页。
    [1]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2]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3]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1]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1]钱再见等.《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余兴安.《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89-90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1页。
    [1]钱再见等.《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至31页。
    [1]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2]张子良.《公务员制度与行政现代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参考:张凤林.《略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四化”趋势》[J].江苏商论,2004,(10)。
    [1]《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中央、国家机关200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告》,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告》,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
    [3]陆志敏.《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第2页。
    [1]齐明山.《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J].新视野,2000,(1)。
    [2]参考:贺力坚.《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4年。
    [1]孙学玉.《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中缺陷与制约因素》[J].社会科学研究,1998,(01)。
    [2]李硕君.《上海公务员年内将实行淘汰制》.上海青年报,2004年6月2日。
    [1]王炎.《中国公务员晋升制度的激励机制当议》[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
    [1]刘正周.《论现阶段中国企业员工的需要和人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0,(8)。
    [1]金世斌.《制约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8,(3)。
    [1]参考张强.《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生态性》[J].理论与改革,2001,(2)。
    [1]张强.《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生态性》[J].理论与改革,2001,(2)。
    [1]杨时旺、高福来.《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7)。
    [2]徐颂陶.《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年.第285页。
    [1]文海英.《理顺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关系的宏观思考》.《人才战略论文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1]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
    [1]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调配局编.《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第2册.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年.第158页。
    [1]Owen Hughes.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Press LTD.,ST-Martins Press,Inc.,1998.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4][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8][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9][美]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0][美]沙因.《组织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年.
    [1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陈振明.《国家公务员制度》[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4]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陈潭.《公共政策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王乐夫.《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尹刚、梁丽芝.《行政组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任志安.《中外管理思想史比较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21]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杨光、齐胜欣等著.《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钱再见等著.《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许法根编著.《国家公务员制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余兴安等著.《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
    [26]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张子良.《公务员制度与行政现代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DB/OL].http://news.xinhuanet.com/lianzheng/2005-08/10/content_3333496.htm
    [2]吴爱明、崔晶.《公共行政理论有关人的认识对建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05,(3).
    [3]陈幸华.《建立有效的公务员激励机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
    [4]张琳.《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与提高行政效率》[J].天中学刊,2001,(2).
    [5]郭芬.《试论激励机制的完善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山东行政学院》[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
    [6]齐明山.《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J].新视野,2000,(1).
    [7]王丽莉.《关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J].关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2003,(4).
    [8]胡莹.《入世与公务员激励形式的再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1).
    [9]李靖.《试论我国政府行政人员的行为动力及其激励机制》[J].社会科学探索,1995,(1).
    [10]张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前提:人性假设》[J].行政论坛,2001,(7).
    [11]张强.《社会生态环境与公务员激励机制))[J].江西行政院学报,2001,(1).
    [12]张强.《建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其模式》[J].地方政府管理,2001,(7).
    [13]梁丽芝.《重塑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理想模型》[J].人事管理,2000,(6).
    [14]陆志敏.《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设计》:[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
    [15]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16]吴雨欣.《公务员激励和约束手段的整合》[J].世纪桥,2003,(2).
    [17]李竹宇、倪慧.《公务员激励机制再选择:行政文化的完善》[J].学术论坛,2006,(5).
    [18]麻宝斌、李广辉、李辉.《基层政府公务员激励状况调研报告》[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
    [19]贺力坚.《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4年。
    [20]刘和旭.《中国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完善之我见》[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21]李广斌.《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攀登,2006,(5).
    [22]王艳.《新公共服务视野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3]申喜连、贺永祥.《论新时期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重构》[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24]陈刚.《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法制与社会,2006,(11).
    [25]蒋硕亮.《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3,(6).
    [26]刘亚娜.《公务员奖惩制度与公务员廉政建设》[J].行政论坛,2003,(9).
    [27]中国教育在线.《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DB/OL].http://eol.cn/article/20040702/3109473.shtml
    [28]李硕君.《上海公务员年内将实行淘汰制》.上海青年报,2004年6月2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