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导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和谐是一种美好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在“民生新闻”热潮中,民生新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三贴近”的传播优势日渐成为广播电视的主流。其塑造的“拟态环境”更加真实可信,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和谐情况,并且其蕴含的价值取向会影响受众对社会看法和行为,进而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民生新闻如何引导和谐文化使其更好地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相协调,需要对这几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上的总结。
     本论文首先从“拟态环境”谈起,对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互动关系做了详尽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切入分析,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民生新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审视。
     在第二章,笔者分析了当前民生新闻与和谐氛围牴牾的现象,试图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清其存在的不足,以求将来的改革和发展。
     在本论文的最后部分,重点探讨了民生新闻如何引导舆论从而创造和谐氛围。本文认为民生新闻媒体要做和谐思想的践行者,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在引导的具体路径上,民生新闻要全面调查民生状况,做到准确并且全面的报道新闻事实,发挥其媒体的“中介”作用,同时还需掌握舆论运动的规律,因势利导,使之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Harmony is a good value orientation, and our country is in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at present; In the upsurge of civil news,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and the dissemination advantages of "three close nesses" about it are becoming the mainstream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he "pseudo-environment" which is modeled through it is more reliable and directly reflects social harmonious situation. The concept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t contains will influence the audiences' views towards society, their behaviors, and 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we need to make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toward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ccumulated during these several years in order to see how civil news reflect and guide harmonious culture with the purpose of being more consistently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s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from the "pseudo-environment", and then we car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eudo and realistic environments in detail. On this basis, we apply the textual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sc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new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ll round from many angles such as journalism,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cultural studies and so 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that civil news contradicts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so that we c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ing deficiency and obta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future.
     In the final part, we emphasize how civil news guides public opinion to create harmonious atmosphere. We think that civil news media should be the practitioner of harmonious thoughts and provide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we need to investigate human conditions completely so that civil news could report news events accurately and play its mediation role as the media.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grasp the rules of public opinion movement and improve the occasion to make it have a mor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oals of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引文
1[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1页。
    2[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9页。
    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3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4 黄顺铭,《拟态环境:主体建构于主体解读的多重意涵》,发表于“中华传播学会2001年年会”。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2 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年第1期,第5页。
    3 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 高贵武,《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3期,第16页。
    2 辛文,《民生新闻》,《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4期,第14页.
    3 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3页。
    4 在各种新闻节目中,其实除了新闻本身,还有同种类新闻传播的强度和频率,还有新闻的编排顺序等等。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到拟态环境的形成,同时这些要素也成为了隐性传播的内容。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1 李延文,《论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支持》,《新西部》,2007年第2期,第64页。
    2 引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1 张国军,《民生新闻应该把握的几种关系》,《城市党报研究》,2007年第01期,第28页。
    1 彭湘蓉,《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新闻知识》,2005年第11期,第46页。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2 石长顺、唐亚蕾,《“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节目》,2004年第11期,20页。
    1 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96页。
    1 方建敏,《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22页.
    2 邹兴明,《论以人为本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7页。
    1 张国军,《民生新闻应把握的几种关系》,《城市党报研究》,2007年第1期,第28页。
    2 孙立新,《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与成人教育》,《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第5页。
    1 陈正荣,《南京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21页。
    2 范叶妮,《电视民生新闻媒介生态环境与受众分析--以重庆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天天630》为例》,重庆大学硕士论文(未出版),第41页。
    1 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2 毕一鸣,《“让民做主”还是“为民做主”--论舆论监督中的媒介定位》,《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第14页。
    3 董天策,《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焦癌”风波》,《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第37页。
    1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1 贾建芳,《什么是和谐文化》,参见http://blog.china.com.cn/spl/jiaiianfang/153200104929.shtml,
    1[美]威·安-斯旺伯格,《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1 引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 喻国明,《改变支点单一的媒介经营价值》,《中国传媒投资报告Ⅲ》中国传媒论坛,参见http://www.stanchina.com/shop/t34.htm
    2 李文东,《电视民生新闻解读》,四川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未出版),第42页。
    1 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2 那长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课题,《民生新闻五年报告》,第22页
    3 引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前进》,《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1 杨飚,姚劲松,《广播电视的社会责任重在践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03期,第7页。
    1 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版,第170页。
    1 徐可,《巧用议程设置提高引导能力》,《新闻导刊》,2007年第3期,第7页。
    2 魏南江,《主持人:个性化表达≠个人化言说》,《新闻导刊》,2006年第8期,第35页。
    1 张建,《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第6卷2期,第7页。
    2 引自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第69页
    [1]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6年9月版。
    [2]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5]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胡钰,《新闻与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9]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李幸,《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11]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1999年版。
    [14]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体--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7][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美]威·安·斯旺伯格,《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版。
    [21]王金鑫、周勇,《解读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政工学刊》2005年第7期。
    [22]胡发贵,《“和为贵”的文化传统与和谐社会建设》,《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3月。
    [23]薛国林、牟晓伟,《民生新闻的叙事观念》,《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期。
    [24]高贵武,《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3期。
    [25]辛文,《民生新闻》,《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4期。
    [26]王起钧、王庆华,《试谈电视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科学社会论坛》,2006年第3期。
    [27]姜冬梅、王威,《民生新闻纵深谈》,《新闻传播》,2006年第2期。
    [28]陆天荣,《用舆论调节社会矛盾》,《采写编》,2006年第1期。
    [29]李延文,《论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支持》,《新西部》2007年第2期。
    [30]孙周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天水行政学院报》,2007年第4期。
    [31]张国军,《民生新闻应该把握的几种关系》,《城市党报研究》,2007年第1期。
    [32]彭湘蓉,《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新闻知识》,2005年第11期。
    [33]石长顺,唐亚蕾,《“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节目》,2004年第11期。
    [34]方建敏,《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5]毕一鸣,《“让民做主”还是“为民做主”--论舆论监督中的媒介定位》,《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
    [36]董天策,《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焦癌”风波》,《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37]李晓霞,《把握社会新闻的舆论导向》,《声屏世界》,2001年第3期。
    [38]邹兴明,《论以人为本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9]张国军,《民生新闻应把握的几种关系》,《城市党报研究》,2007年第1期。
    [40]杨飚,姚劲松,《广播电视的社会责任重在践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41]魏南江,《主持人:个性化表达≠个人化言说》,《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42]张建,《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导向职责》,《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第6卷2期。
    [43]邱国安,《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44]丁柏铨,《新闻传媒:如何面对社会不和谐因素》,《现代传播》双月刊,2005年第5期。
    [45]沈阳市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 基本要求和基本任务》,《沈阳干部学刊》,2006年第5期。
    [46]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媒介文化研究笔谈》,《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47]王勇,《舆论导向鉴论》,《采、写、编》,2005年第5期。
    [48]薛巧珍,《论新时期电视新闻舆论引导策略》,《山东视听》2005年第3期。
    [49]李冰心,《关于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的思考》,《电视研究》2005年第5期。
    [50]黄云鹤,《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与舆论引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期。
    [51]陈韩梅、闻小兵,《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有效性的思考》,《理论观察》1999年第1期。
    [1]《求是》
    [2]《新闻与传播研究》
    [3]《现代传播》
    [4]《中国电视》
    [5]《中国记者》
    [6]《新闻知识》
    [7]《青年记者》
    [8]《声屏世界》
    [9]《视听界》
    [1]http://blog,china,com.cn/spl/jiajianfang/153200104929,shtml
    [2]传播学论坛
    [3]紫金网
    [4]媒体竞争研究
    [1]D.L.Shaw &M.E.McCombs: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Political Issues: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the Press.St.Paul,Minn:West,1997
    [2]B.Berelson: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Public Opinion Uarterly,Vol.24,1960
    [3]M.E.McCombs:Agenda-setting Research:A Bibliographic Essay.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view,1,1976.
    [4]Zhu,J.Issue competition and attention distracton:A zero-sum theoy of agenda setting.Journalism Quarterly 1992
    [5]E.Katz,J.G.Blumler &M.Gurevitch:Utiliz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by Individuals.In J.G.Blumler&E.Katz(eds.)The Users Mass Communications:Current Perspectives of Gratifications Reasearch,Calif. :Sage, 1974,p.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