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当今世界上,东亚是经济增长速度最高、人口最多的地区,因此,被称为支撑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板块之一。 但该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却进展缓慢,甚至尚未形成正式的、覆盖面积较大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 这导致东亚各国国际竞争力下降而使东亚各国失去了巨大的自由贸易实惠。
    一直到20世纪末为止,从未缔结任何区域贸易协定的中日韩三国,到了21世纪初才分别开始缔结与东盟、新加坡、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日韩三国越来越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伙伴。 于是,本文针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展望了其可能性。
    
    一般来讲,缔约国希望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撤消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增加贸易规模,引进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之所以正确了解缔约国之间贸易现状与商品贸易结构,确切分析缔约国产业之间竞争性及互补性是因为这是实现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目标而涉及的最基本的分析领域。
    
    首先,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现状的分析,了解到三国间双边贸易额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又不难发现了三国间明显的贸易特点,即是三国之间普遍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三国之间,韩国对日本保持贸易逆差;中国对韩国保持逆差;日本对中国也保持逆差。 这是三国间贸易引人注目的特点。
     其次,通过中日韩三国之间对投资合作的分析,了解到中日韩三国具有明显的特点,即以单向投资为主,也就是说日本作为投资国,向韩国、中国投资;韩国也是投资国,向中国投资,但与日本相比,其规模不大;韩国对日本投资,中国对韩国、日本的投资规模很小。
    再次,通过对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特点;
    从进出口结构来讲,引人关注的是三国产业结构所引起的贸易逆差关系。
    韩日贸易结构来看,两国之间出口结构类似,但因为两国出口竞争力的差异而除一些产品(如电脑、石油制品等)外,韩国大部分呈现逆差状态。 韩从日进口的主要是用于设备投资的机械类、出口用核心零部件等,而韩对日出口的主要是消费品及一般零部件。
    中韩贸易结构来看,与韩日结构相似,即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主要是用于中国产业化及对外出口的、在华韩国企业的中间产品与资本品。 中对韩出口的是低价制成品及消费品(如化学制品、纤维类)。这种贸易结构导致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
    中日贸易结构来看,中对日出口的是各种各样的低价消费品,中从日进口的是用于中国产业化及出口产业的资本品与中间产品。 从总体看,这种贸易结构决定了韩对日、日对中、中对韩贸易逆差结构。三国为了缔结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需要率先改善三国之间存在的贸易收支不均衡的问题。
    最后,通过对三国产业结构的分析,了解到三国产业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互补性,不过,因各国经济发达水平及其程度而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三国之间
    
    呈现出产业垂直分工关系。 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结构,目前维持一定分工关系,但还呈现垂直分工的势头,今后的关键取决于如何构筑有助于各方产业的水平分工关系。
    
    通过本文的分析,虽然三国目前存在制约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障碍,但是本着三国之间经济贸易的特点,本人提出了缓解这些障碍的几个方案。 如果三国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能打下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
    首先,解决贸易收支不均衡的方法就是实现产业水平分工。三国之间经济合作结构由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垂直分工,通过产业内贸易的进展逐步转向水平分工关系,这是值得考虑的三国产业合作方案。
    韩日之间在机械类、电器电子、钢铁金属等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内贸易,中韩之间在化工业品、钢铁金属制品、电器电子零部件等方面积极增加产业内贸易。 如果三国产业分工由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就必须得谋求禁止今后三国之间解决重复投资的方案。 譬如,对被称为过剩投资的韩日的造船、石油化学、半导体、汽车部门,中国可以对这些部门以出资为形式参与进来,或者韩日对中国的核心产业投放大量资金,三国之间要积极谋求紧密的产业合作。
    另一方面,为了建立三国之间水平分工,树立崭新的经济合作关系,日本必须得扮演重要角色。 到目前为止,日本对东亚各国的技术转让多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了。 于是,针对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日本的中韩来讲,为了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今后日本必须得在制造业部门转让技术,集中投资于尖端技术产业与服务产业,要把它作为特化产业,并且除了已存的OEM交易或直接投资以外,还得考虑水平的、双向的出资参与及携手、共同开发等崭新的经济合作模式。
    其次,经济危机过后,韩国和日本面临着如何处理出口扩大时期的过剩设备的问题,把这些设备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投资对象国,如中国,将有助于解决贸易不均衡问题。 日本和韩国必须处理好这些过剩设备,这样做才能促进日本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尤其对韩国而言,为了解决对华贸易顺差导致的贸易摩擦也可考虑对华设备转移。 中国也得加快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使韩日企业增大设备投资,促进技术转让,解决贸易不均衡问题。
    最后,中日韩三
引文
《韩国文献》
    
    1.郑仁教,《中国加入WTO对韩国经济的效果与对策》,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2001。
    2.郑仁教,《韩日FTA的经济效果与政策建议》,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2001 。
    3.郑仁教等,《东北亚经济合作-关税,通商等区域经济合作》,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1999。
    4.郑仁教,《当前是自由贸易协定的时代》,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2001。
    5.郑仁教,《地域贸易协定的扩散与韩国的对应》,对外经济政策研究 第二 册第四号,KIEP,1998。
    6.李昌宰等,《21世纪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新方向》,对外经济政策研究 第三册第三号,KIEP, 1999。
    7.李优光,《数字时代,韩中日产业合作方案》,三星经济研究所,2000。
    8.李昌宰,《研究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1999。
    9.全善俊,《中国的对外贸易动向与韩中出口竞争关系的分析》,韩国进出 口银行,1999。
    10.金气弘,《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整合》,海南出版社,1998。
    11.孙秉海,《经济通合论》,法文社,1999。
    12.李宗原外5人,《国际地域研究》,头南,1998。
    13.原用杰,《地域主义的扩散与WTO体制》,通商法律97-2,1997。
    14.亚洲开发研究院(ADI),《韩中贸易关系的现状与展望》,2001。
    15.韩国银行调查局,《海外经济》,2000-2号,2000。
    16.李京太,《韩国对中、长期FTA的推进战略》,KIEP,2001。
    17.产业资源部贸易委员会,《韩中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展望》,亚洲开发研究院,2001。
    18.申龙大,《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产业研究院21世纪研究报告,2000。
    19.韩国银行调查部,《韩国与主要东亚之间出口的竞争及互补关系》,1999。
    20.韩国经济研究院,《韩日竞争力的比较与今后产业合作方案》,韩国经济研究院,2000。
    21.韩国经济人联合会,《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与韩国企业的对策》,2001。
    22.三星经济研究所,《经济全球化与产业政策》,1999。
    23.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统计信息》,2002,6。
    24.产业资源部,《外国人投资现状》,2002,5
    25.产业资源部,《韩国的海外投资》,2002,5
    
    
    
    《中国资料》
    
    1.施用海,全面发展中韩经贸合作关系,国际贸易论坛,2002年第四期。
    2.施用海,关于建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国际贸易论坛,2002 年第一期。
    3.徐长文,中韩贸易关系中的逆差与争端,国际贸易,2001年第五期。
    4.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世界经济,2002年第五期。
    5.甘峰,以FTA推动APEC的制度化进程,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第五期。
    6.胡鞍钢,建立中国、中国香港特区、日本、韩国三国四方自由贸易设想,国际贸易评论,2001第三期。
    7.池元吉,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第十期。
    8.张可云,欧洲经济政策:欧洲、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APE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9.孙士海等,亚太地区发展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李坤望等,经济全球化:过程、趋势与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1.宋玉华等,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商务印书馆,2001。
    
    
    《主要参考网站》
    
    1. www.drc.gov.cn
    2. www.drcnet.gov.cn
    3.www.moftec.gov.cn
    4.www.customs.gov.cn
    5.www.cass.net.cn
    6.www.peopledaily.com.cn
    7.www.datas.ncl.edu.tw
    8.www.sinica.edu.tw
    9.www.ide.org.jp
    10.www.jetro.org.jp
    11.www.kotra.or.kr
    12.www.kotis.or.kr
    13.www.seri.org
    14.www.kiep.go.kr
    15.www.wto.org
    16.www.worldbank.org
    17.www.oecd.org
    (( 标准国际贸易产品分类
    
    1)对美国、日本、欧盟出口比例及贸易特化指数。
    2)★:竞争关系,☆:一些产品竞争关系,*:非竞争
    3)旅行物品(42),帽类(65),雨伞(66),假发(67),石制品(68),
     瓷 器(69),玻璃(70),家具(94)都包括在内。
    4)()里的数字表示HS分类(Ha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