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苏南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在苏南已经悄然出现,苏州、无锡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新的雇佣关系,此后苏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持续发展。19世纪50年代,苏南是太平军和清军交战的主战场之一,长时间的战乱摧毁了该地区的经济基础,苏南地区的工业萌芽遭受挫折,发展陷入了停顿。
     战争尚未结束,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分为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这些企业对工业近代化是有促进作用的,是中国走工业化道路的一种尝试。苏南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和广阔的原料和市场,以及有利的政策和人力资源,在工业近代化中已经领先一步,传统的棉纺织业、缫丝业继续发展,新增加的面粉等行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成为苏南三大核心工业。
     在发展核心工业的同时,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的范围扩大,造纸厂,制革厂、发电厂、染织厂等一批企业纷纷设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变化。工业生产中排放出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严重地破坏生态平衡,引起动植物的变迁,对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工业“三废”中的有毒污染物质短期内难以清除,有些污染不容易发现,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
     近代苏南工业的发展需要便利的交通,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使这种需要变成了可能,原有的木船逐渐的被蒸汽船只所代替,特别是铁路交通运输和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苏南和上海的经济发展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在上海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下,苏南的工业在全国脱颖而出。交通要道沿线的城市得到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无锡和苏州的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常州的发展相对较慢。
     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选择的是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各项基本消费需求,对生态环境不太关心。在这一时期,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环境容量并没有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加以合理配置,造成人们不受限制地获取公共占有资源,环境污染作为外部经济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产生于工业化的初级与成熟阶段。
     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苏南的企业主要是资源消耗型的企业,科技含量在企业中运用很低,企业多为设备简陋、技术单一。火柴厂、造纸厂、木器厂等企业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同时,矿业资源也得到大规模的开采,宜兴因地制宜,陶瓷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中国的“陶都”;煤矿、硫铁矿等矿业也得到开发,矿产的无序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压力,矿产表层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民国时期企业发展艰难,以经济指标为依据,治理污染不在企业考虑的范围之内,无能力也无精力来治理环境染污,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直接被排放,生态环境遭到污染成为必然。水质的变化是衡量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影响太湖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氮、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以有机污染指数高锰酸盐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太湖水质中的高锰酸盐含量为1.9mg/L,从中可以看出,太湖水质已经有了下降趋势。太湖蓝藻也是太湖水质变化的体现,民国后期即有零星的蓝藻出现,说明太湖湖水已经富含养分,这正是水质受污染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苏南境内的河浜因污水的直接排放而受到严重污染,水质下降,井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受到了困扰。
     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城镇人口集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使城市中生活排泄物和工业生产废弃物迅速增加和相对集中,从而造成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局部的甚至是严重的污染。
     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在社会历史正常情况下,社会本身是一个平衡、有序、稳定的自组织结构。污染的发生破坏了社会机体的这种状态,导致失衡、无序和非稳定现象的出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势必会给苏南社会带来种种影响,伤寒病、霍乱、回归热、疟疾等疾病广泛流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也得到了政府的一定重视,在清末卫生机构的基础上,民国政府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颁布了法律法规,制定了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疾病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
     民国时期苏南环境的变迁在政治层面上得到了反应,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在社会贤达的推动下,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民国政府设立了林业机构,颁布了《森林法》和《狩猎法》,使得保护森林资源有了制度上的依靠。在民间,环境污染因直接侵害了民众的利益也受到关注,提出了埋设排污管道、搬离污染企业于城外、把污染企业建立在河流的下游等建议,虽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和治理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但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Jiangsu in mordern time can date back to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 Ming Dynasty when the captalism has generated。New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estile industry in Suzhou and Wuxi City and the cptalism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tended to be positive in Southern Jiangsu。By the 1950s, this area has become the main war field where Taiping troops and Qing troops fought there。Hence, the economy has been destroy by the long-term war and the bud of the industry ceased to grow。
     Westernization Group headed by Guofan Zeng, Hongzhang Li and Zhidong Zhang started to launch a new-type enterprise when the wa has not been over yet。These new enterpeises were mainly divided to those run by the government, those run by merchant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or joint enterprises by the government and merchants。They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industry modernization and represent one attempt to help China realize industrilization。The Southern Jiangsu has kept ahead during the industry modernization relying on its advancing location, rich natural and labor resources and broad market with the aid of advantegous policies。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lik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and silk reeling industry continued to develop。The newly-born industries like flour industry also made rapid progress。Th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silk reeling industry and flour industry were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in Southern Jiangsu。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has witnessed a rapid development on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lic Period, where enterprises in all trades, e.g. paper-making factory, tannery, electric power plant, textile mill, were established。These industries have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hanged the environment。The hazardous wastes discharged by the industires, including raw waste water, gas and solides, will bring a heavy damsge to the ecological balance, leading to the vicissiude of animals and plants。This does not only harm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but also endanger the people's health as the toxic pollutants in the industry "three wastes" are hard to remove and observe。
     A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industry, the innovation on means of transport made this necessity possible。That the wooden boats were replaced by steam ones and especially the rise of the railway connected the economy in Southern Jiangsu with that in Shanghai as a whole。Under the radiation and promotion of Shanghai, the industry in Southern Jiangsu stands out in the country。The cities along the important lines of communications meet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modern enterprises mainly depend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rather than the technology with simple equipment. The factories to make matches, paper, wooden wares and combs have comsumed large quantities of forest resources. Moreover, mineral resources were exploit in large scale。Yixing city is called as "City of Ceramics" because its ceramics industry develop fast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often satisfy their basic consumption demand by production and do not care ab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uring this stage,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is considered as public goods and its capacity is not deployed rationally as a scare resource。That's the reason why people take possession of public resources without restriction。As the outcome of external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will unavoidably be polluted in the primary and maturation stage of industrilization。Because of the limited environment capacity, the activities that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economy than the environment gradually damage the environment greatly。The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turns the environment into a scarce goods from the original free goods。After their basic consumption demands are satisfied, people then begin to pursue a higher level of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enterprises have experienced a hard time during the Republic Period so that they do not consider to treat pollution any more based on the economy index。The waste water and other wastes were discharged directly into the nature without any treatment。There was no sense of p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t all。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people gradually get aware of and emphasize the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protection issue.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ermanganate are the major pollutants that pollute the water in Taihu Lake。Take the pollution index of permanganate as an example。The content of permanganate in the water of Taihu Lake was 1。9mg/L and ranked between GradeⅠ(clean) andⅡ(relatively clean) at the beginning of 1950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n this lake tends to deteriorate。The blue-green algae, which scattered in Taihu Lake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Repulic Period, indicates that the water is rich in nutrient。That'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water is polluted or not。
     The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city and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resul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bring a rapid increase and relatively concentration in life and industrial wastes。As a result, local even serious pollution is caused in the living, working and city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over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break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balance, leading to the frequent happening of natural disaters。"The society itself is a balanced, ordered and stabl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under normal social conditions。The diasters break the state of the society and place the society in a unbalanced, disorderly and unstable state。" The diasters will definitely influence the Southern Jiangsu, after which people's immune function will decrease because of material shortage so that diseases, e.g. typhoid, cholera, relapsing fever and malaria are prevalent。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natural diasters, while the frequent diasters furthermore worsen the environment。Thus a vicious circle is created。
     The frequent diasters drew the attention of the knowing people in the society with Sun Yat-sen as their leader during the Republic Period。Due to their promotion, people get more awared of the environement protection。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organized a forestry authority and issued Forest Law and Game Law, which provide legal basis for the forest resources。
     The frequent diasters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life quality of people and weaken the body of people。The plague usually strike the diaster area after the diasters and cause a social panic, so the government attach due importance to it。Based on the health care facilities,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made a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issued laws and regulations where rewards or punishment measures are specified,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stop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s in a wider scope.
引文
1《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陈荷生:《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3年第3期;
    3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地区省界水体水资源质盆况通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5年4月28日第二版;
    4林泽新:《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湖泊科学》2002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9页)
    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裴叔平等主编:《苏南工业化道路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2谢平:《太湖蓝藻的历史发展与水华灾害》,科学出版社,2008年;
    3邢少铭:《太湖流域水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无锡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为个案》: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徐春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
    5张览:《太湖流域水问题的伦理审视》,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27页: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太湖地区水士资源与农业发展远景研究》,第85页;
    1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1《太湖备考》,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2《民国·吴县志》;
    3《常熟市志》;
    4陈家其:《江苏省进两千年气候变化研究》,《地理科学》,1998年第3期;
    5张丕远,等:《中国近2000年来气候演变的阶段性》,《中国科学(B辑)》,1994,24(9):998—1008;
    6王绍武:《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气象》,1992年第2期;
    7陈家其:《江苏省进两千年气候变化研究》,《地理科学》,1998年第3期;
    1[美]G·W·施坚雅:《市场系统与区域经济:其结构和发展》,中华书局,2000,6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二册),人民出版社,1976,443页:
    3The Maritime Customs, Special Series, Silk,上海,1917,73页;
    1杨端六:《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41页;
    2庞鸿文:光绪《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六,5页:
    3《申报》,光绪六年五月十四日;
    4汪塑:《岌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八,物产,6页;
    1《变法奏议丛钞》,江督刘鄂督张会奏条陈变法第三折附片;
    2光绪27年12月14日山西巡抚岑春煊奏折,一档藏;
    1《奖给商勋章程》,见《大清光绪新法令》第四涵,实业;
    2薛福成:《庸庵海外义编》,第10卷;
    3王韬:《弢园义录外编》,第7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薛福成:《筹洋刍议:商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荣德生:《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续编》,1946年:
    1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26页;
    2林正清:《小海盐场志》;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5年441页。
    4《大学衍义补》引自《农政全书》卷35;
    5民国《江阴县志》,卷11;
    6光绪《无锡金匾县志》卷31;
    7《锡金识小录》,卷1;
    1郑祖光:《斑录杂述》,转引自张海英《明清江南棉布市场分析》:
    2《锡金识小录》,卷1:
    3同治《台湾府志》,卷17;
    1乾隆《太湖考备》,卷六;
    2乾隆《常昭合志稿》卷六;
    3民国《金坛县志》卷一:
    4杨端六:《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41页;
    5《申报》,光绪六年五月十四日;
    6庞鸿文:光绪《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六,5页;
    7汪垒:《巍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八.物产,6页。
    1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朋僚函稿》第1卷,第20页;
    2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朋僚函稿》第1卷,第54页;
    3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第565页;
    4《李鸿章文集》奏稿,卷7,第7页;
    5《李鸿章文集》奏稿,卷7,第7页;
    6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页;
    资料来源: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3页;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页;
    2段本洛:《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第379页;
    3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97页;
    1曹允原等:《吴县志》:
    2彭洋益:《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卷,第71页:
    3《江苏省政治年鉴》,1922年;
    1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第283页
    2段本洛:《苏南近代社会经济史》,第387,391页;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第176页;
    2《中华日报》,1941年6月27日;
    3张国辉:《两年来无锡市工业发展的分析》,《经济周报》.1952年,第2期:
    4人威:《苏南蚕丝业的新生》,《经济周报》,第10卷,第17期:
    1宇鸣:《江苏丝织业近况》,《工商半月刊》,第七卷十二号,第48页;
    2《杭州市丝绸业现状》,《国际贸易导报》,第四卷一期,第1页;
    3《国际劳工通讯》,第5卷1期,60页;
    4本位田祥男:《东亚的蚕丝业》,引见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四卷,97页;
    1 1936年《吴县丝织厂业同业公会会员清册》,《吴县丝织厂业同业公会会员登记册》:1927年《吴县丝织厂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苏州市档案馆藏档案资料;
    1刘荫棠:《江苏公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2刘荫棠:《江苏公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页;
    1札询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1990年,第258页;
    2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48页;
    3凌鸿勋:《中国铁路志》,第418页:
    1徐兆银、季金根:《无锡近代交通运输初探》,转引自虞晓波:《审视与比较——“南通模式”与“无锡模式”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2陈尧明、苏迅:《无锡近现代“百年繁华”成因及其现实意义》,《江南论坛》,2005年第8期:
    3吴柏均:《工业化初期区域资本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
    4隗赢涛:《中国近代小同类型城市综介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0页;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583页,三联书店,1961年:
    2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第531页;
    1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433页: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566页;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659页;
    1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西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631页;
    2无锡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无锡地方志》,1984年;
    1《江苏省鉴·地方志从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400页;
    2《江苏省鉴·地方志从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401页;
    3《江苏省鉴·地方志从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401页:
    1《江苏省鉴·地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400页;
    2《江苏省鉴·地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400页;
    1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2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丁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3民国《农林部薪炭供销状况调查表》
    1《中国圭地利用统计资料》,商务印书馆,1937年;
    2《中国土地利用》,成城出版社,1941年:
    3林海,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中国而临的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1—75页
    1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交通志·公路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交通志·公路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2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交通志·公路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商务印书馆,1937年;
    2《中国土地利用》,成城出版社,1941年;
    3林海,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1—75页;
    4吴传钧主编:《中国土地利用》,科学出版社,1994年:
    5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核心——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地理学报》,1996年第6期;
    1《江南通志》,(清),乾隆;
    2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3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2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3《江苏省建设月刊》第二卷,1935年2月出版;
    4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采矿业》,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采矿业》,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采矿业》,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朱大经:《十年来之电力事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上册,1948年3月版,33页;
    2朱大经:《十年来之电力事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上册,1948年3月版,33页;
    1朱大经:《十年来之电力事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上册,1948年3月版,38页;
    2朱大经:《十年来之电力事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上册,1948年3月版,45页。
    1王赘:《中国之染色工业》,《社会杂志》第2卷第3号,1931年9月15日;
    2王赘:《中国之染色工业》,《社会杂志》第2卷第3号,1931年9月15日;
    1林炜,穆畅道,唐建华:《制革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年,第4期:
    1张士培:《中国皮革工业状况》,国民党经济档案部,1936年9月19日;
    2《我国中国工业之回顾与前瞻》,《新世界》,1946年5月;
    3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张萍:《陶瓷工业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环保论坛》,2009年,第3期;
    1孙顺才,黄漪平:《太湖》,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2范成新:《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湖泊科学》,1996年第4期:
    3“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0—35亿年前,现在已知约1500多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为淡水产。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之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4谢平:《太湖蓝藻的历史发展与水华灾害》,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1苏州博物馆等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3页:
    1《双林镇志》卷2,《水道》,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年,铅印本;
    2《嘉兴府志》卷12《山川一》: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55页;
    4《苏州明报》,1932年4月7日:
    5《苏州明报》,1932年4月7日:
    6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环境保护》,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7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环境保护》,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8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环境保护》,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常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卫生志》,常州市卫生局,1989年铅印本,第283页;
    2葛益焘:《无锡城区的水井》,《无锡市城市建设》,第124—129页;
    3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环境保护》,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1《苏州明报》,1932年6月2日:
    1范成新:《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浈变》,《湖泊科学》,1996年第4期;
    2[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3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人口压迫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7页;
    1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2薛暮桥:《农村副业和农民离村》,《中国农村》,1935年第2期,第59页;
    1俞友清:《不常熟的常熟乡村工女》,《申报月刊》,1935年第4期,第233-234页。
    1苏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苏州地方志·人口构成》,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明报》,1932年4月13日;
    1苏州市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7页:
    2《上海工务》,1948年,第11期;
    1《上海工务》,1948年,第11期:
    2《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第115页:
    3葛益焘: 《无锡城区的水井》,《无锡市城市建设》,1996年,第124—129页;
    4《常熟东唐市乡志》,第三章《人为篇·街衢》:第778页;
    5《新庄乡小志·衔衢》,第3卷,第364页:
    1《东张志·市镇·卫生志》,第162页;
    2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7页;
    3《苏商总会拟订治理城市卫生简章》,载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合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89—690页;
    4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编:《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经验集》,1941年,第30—39页;
    5Elliott I. Osgood, A Sanitary Propaganda For China. the China Medical Journal.1913, PP.199—201;
    1《上海工务》,1948年,第11期:
    2《上海工务》,1948年,第11期:
    3《上海工务》,1948年,第11期;
    1《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版,第9卷,第408页;
    2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05页:
    1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212页:
    2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正中书局,1991年,第67页;
    1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正中书局,1991年,第89页;
    2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2页;
    3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正中书局,1991年,第67页;
    4农林部林业司,1947;
    1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469页.
    2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69页;
    1蔡鸿源主编:《中华民国法规集成》第5册,黄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166页;
    2张在同编:《中华民国医药卫生法规选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4页;
    3《申报》,1928年11月15日:
    4《申报》,1928年12月21日:
    5《申报》,1928年12月14日:
    1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78页;
    2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72页;
    3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82页;
    4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正中书局,1991年,第67页;
    1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76页;
    2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1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正中书局,1991年,第97页;
    2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国林业出版礼,1989年版,第326页;
    3熊大桐:《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页;
    1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2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3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1张在同编:《民国医药卫生法规选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7-356页;
    2《中华民国法规大全》(一),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辑印,第1128-1129页;
    3《中华民国法规大全》(一),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辑印,第1128页;
    1《中华民国法规大全》(一),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辑印,第1090—1091页;
    2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85页:
    3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96—97页;
    4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96—97页;
    5静生生物调查所,静生生物调查所第九次年报,北京,1938年;
    资料来源:《中国森林史料》陈嵘196—199页
    1《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出版社,第1934、1138页
    1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201页:
    1 P L MCALL. Medical 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J] 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1905.19(1), p95:
    2[美]E.A.罗斯,《罗斯眼中的中国》,M1.晓凯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3[美]E.A.罗斯,《罗斯眼中的中国》,晓凯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5页;
    4 P L MCALL. Medical Education Among the Chinese. [J] 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1905.19(1).95页;
    1司德敷等:《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66页:
    2J.G.KERR.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Relation 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 [J] 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 1890.(4)3.
    1《申报》,1872-05-24.
    1《扑灭中国北方之瘟疫》,《东方杂志》,1911年,第8期
    2胡勇,《清末瘟疫与民众心态[J].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
    3金宝善:《三十年来中国公共卫生之回顾与前瞻》,《中华医学杂志》32卷第1期,第1-9页;
    4民国《川沙县志》,卷10《卫生志·清道》,第820页;
    5民国《川沙县志》,卷10《卫生志·概述》,第819页;
    1王完白:《常州卫生会纪要》,《中华医学杂志》,第13卷第4期,第275-286页:
    2《东张志·市镇·卫生志》,第162页;
    3《斜塘镇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笫332页;
    4《<新黎里>载黎里市民公社社长报告一年来办社经过及今后希望(摘要)》,吴江县档案馆编《吴江市民公社报刊资料选辑》1985年印行本,第48-49页;
    5《<新震泽>载震泽市民公社宣言书》,吴江县档案馆编《吴江市民公社报刊资料选辑》,1985年印行本,第7-8页;
    1《本局关于医疗卫生防疫统计年报》,无锡市档案馆藏,B42-1-11
    1埃德加·莫兰等:《地球·祖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5—56页;
    1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王兴杰.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Z].上海:开明书店,1934.
    [2]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中国经济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内政部统计司.全国各市县土地人口调查[Z].南京:内政部统计司,1935.
    [4]徐百齐.中华民国法规大全(一)[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林炜,张士培.中国皮革工业状况[Z].国民党经济部档案,1936年9月19日.
    [7]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中国经济年鉴[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8]民国主计处统计局.中华民国统计年鉴[Z].南京:中国文化事业发行公司,1948.
    [9]陈嵘.中国森林史料[Z].南京:中华农学会,1951.
    [10]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资料室.中国气温资料[Z].1954.
    [11]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上、下)[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
    [12]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Z].北京:三联书店,1957.
    [13]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Z].北京:三联书店,1957.
    [14]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5]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Z].北京:三联书店,1957.
    [16]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Z].北京:三联书店,1957.
    [17]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Z].北京:三联书店,1961.
    [18]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Z].北京:三联书店,1961.
    [19]扬州师院历史系.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z].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80.
    [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常州柴油机厂志》编纂组.常州柴油机厂志[Z].常州:常州柴油机厂志编纂组,1988.
    [22]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3]钱耀兴.无锡市丝绸工业志[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4]张在同.民国医药卫生法规选编[Z].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6]黄锦贤.扬州纺织工业志[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7]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28]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二轻工业志[Z].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
    [29]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农林志[Z].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3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31]季啸风,沈友益.中华民国史料外编[Z].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轻工业志[Z].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3]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Z].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34]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机械工业志[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5]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36]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化学工业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37]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8]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9]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林业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40]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Z].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41]丹阳市农林志编纂委员会.丹阳市农林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42]胡耀华.南京浦镇车辆厂志(1908-2007)[Z].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43]北京林学院林业史研究室.林业史园林史论文集(第1集)[C].北京:北京林学院,1982.
    [44]蔡博明.中国火柴工业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5]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6]蔡守秋.环境政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7]曹立瀛.工业化与中国矿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48]曹振宇.中国染料工业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9]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50]陈宏.发展与环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1]陈进,黄薇.水资源与长江的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52]程发良,孙成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3]陈建.常熟工业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54]陈歆文.中国化学工业史(1860-1949)[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5]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56]单强.工业化与社会变迁—近代南通与无锡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
    [57][美]德·希·泊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M].宋海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5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
    [59]丁长清,慈鸿飞.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0]房明惠.环境水文学[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61]傅中平.生态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
    [62]高继仁.中国工业经济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63]高忠柏,苏超英.制革工业废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4]工商部上海工商辅导处调查资料编辑委员会.造纸工业[M].上海:工商部上海工商辅导处调查资料编辑委员会,1948.
    [65]侯方杨.中国人口史(1910-1953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6]胡国儒.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67]胡辉,徐晓林.现代城市环境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8]华章.百年沧桑:中国民族工商业史话[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69]黄春长.环境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0][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1][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2]黄汉民,陆兴龙.近代上海工业企业发展史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3]纪辛.矿业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4]贾云.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75]健民等.环境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76]蒋德隆.长江中下游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77]蒋其昌等.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78]姜文来等.水资源管理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9]姜云,王连元,苗日民.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80]姜运仓.地球的气候与环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81]金腊华.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82]金宝善.三十年来中国公共卫生之回顾与前瞻[M].南京:中华医学杂志社,1946.
    [83]荆寰.环境保护[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84]静生生物调查所.静生生物调查所第九次年报[M].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38.
    [85]康慕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北平: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86]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灾害·社会·减灾·发展—中国百年自然灾害态势与21世纪减灾策略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87]孔繁德.生态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88]劳嘉葆.造纸工业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89]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0]李定龙。常杰云.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91]李立志,鲍新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92]李升峰,朱继业.城市人居生态环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93]黎松强,曾育才.生态环境保护导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94]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95]李志英.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96]林刚.长江三角洲近代大工业与小农经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97]刘翠溶,伊懋可.积渐所止: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C].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
    [98]刘国良.中国工业史(近代卷)[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9]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00]刘克祥.棉麻纺织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01]刘清汉.工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02]刘天齐.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103]刘咸.造纸[M].南京:中国科学社,1941.
    [104]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人口压迫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5]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6]马味仲等.造纸工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107]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林学概论[M].南京: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1987.
    [108]南京林业大学林业遗产研究室.中国近代林业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09]裴叔平等.苏南工业化道路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110]齐大之,任安泰.百年浮沉: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111]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史料组.中国民族火柴工业[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2]全国经济委员会.火柴工业报告书[M].南京:全国经济委员会,1935.
    [113]任健美,牛俊杰.城市环境保护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114]任立良,陈喜,章树安.环境变化与水安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15]任效乾,王荣祥.环境保护及其法规[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116]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117]上海市粮食局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8]沈国明.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9]沈晗耀.绿色经济: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4.
    [120]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21]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2]石光辉,王和清等.环境保护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123]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124]宋雅杰,李健.城市环境危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25]孙承咏,韩威.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6]孙顺才,黄漪平.太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27]孙宅巍.江苏近代民族工业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8]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9][美]唐纳德·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的美国南部大平原[M].侯文蕙,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
    [130][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1]唐廷猷.中国药业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132]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33]王长富.中国林业经济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134]王瑞元.中国油脂工业发展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5]王尚殿.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简史[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
    [136]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37]王相钦.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138]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39]王庄穆.民国丝绸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140]魏德保.森林史话[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141]魏振枢,杨永杰.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42]吴金赞.中华民国林业法制史[M].台北:正中书局,1991.
    [143]夏明方,唐沛竹.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44]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45]现代经济研究所.纸业须知[M].上海:中华书局,1948.
    [146]谢平.太湖蓝藻的历史发展与水华灾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47]行政院新闻局.纺织工业[M].南京:行政院新闻局,1947.
    [148]邢永强,冯进城,窦明.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149]徐梗生.中外合办煤铁矿业史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150]徐建生.民族工业发展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1]许金生.近代上海日资工业史(1884-1937)[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152]徐新吾.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53]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54]徐新吾,黄汉民.上海近代工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55]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156]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157]叶关山,董文中.中国经济年刊[M].中外出版社,1936.
    [158]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
    [159]易秀,杨胜科,胡安焱.土壤化学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60]袁剑秋.中国近代油脂工业史稿[M].郑州: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1999.
    [161]张柏春.中国近代机械简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162]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63]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164]张建强.生态与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65]张钧成.中国林业传统引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66]张丽萍.环境灾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67]张书义.环境保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
    [168]张水良.中国灾荒史(1927-1937)[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169]张一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70]张仲礼.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171]赵大传等.工业环境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72]赵丰.中国丝绸通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173]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74]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75]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纺织史(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176]中国近代科学论著丛刊编审委员会.气象学(1919-1949)[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177]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理集刊(第九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78]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林史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179]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教研室.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参考资料(一)[C].1981.
    [180]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中国近代水利史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
    [181]周桂党.环境保护法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182]祝慈寿.中国近代工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83]朱积煊.制纸工业[M].上海:中华书局,1938.
    [184]左玉辉.人口环境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85]敖艳红,裴浩.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治理途径[J].内蒙古气象,2009(1).
    [186]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隐退:中国环境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3).
    [187]卜凤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
    [188]卜凤贤.民国时期农业灾情及其成因[J].古今农业,1999(2).
    [189]卜凤贤.中国农业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研究[J].中国农史,1996(4).
    [190]陈光,朱诚.自然灾害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与中国自然灾害的关系[J].灾害学,2003(4).
    [191]陈海嵩.环境法生态安全原则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09(2).
    [192]陈健,陈晰宇.试论正确处理工业企业环境保护中的若干关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5).
    [193]陈理.抗日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4).
    [194]陈泮勤.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J].自然灾害学报,1996(2).
    [195]陈玉琼.气候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J].大自然探索,1988(3).
    [196]陈玉琼.中国近五百年的干旱[J].农业考古,1988(1).
    [197]陈植,凌大燮.近百年来我国森林破坏的原因初析[J].中国农史,1982(2).
    [198]成启.孙中山与植树节[J].湖南林业,1995(2).
    [199]慈鸿飞.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
    [200]戴斌武,肖良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南农业的主要措施[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4).
    [201]邓研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政府治理[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1).
    [202]段二明.1949年以来大陆学界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03]范成新.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演变[J].湖泊科学,1996(4).
    [204]高晶,郝改枝,杨庆生.城市水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维护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9(1).
    [205]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J].中国农史,1989(1)
    [206]龚道溢,王绍武.近百年我国的异常暖冬与冷冬[J].灾害学,1999(2).
    [207]桂慕文.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史概说[J].农业考古,1997(3)
    [208]郭强.论中国自然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J].天中学刊,1999(1)
    [209]郭晓丽.生态工业:现代城市的标志[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
    [210]韩安.造林防水意见书[J].安徽实业杂志,1918(12)
    [211]韩延本,李志安,赵娟.天文学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
    [212]韩运波,梁乃文,陈洁.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213]和文龙.南京民国政府农林部机构设置与变迁(1940-1949年)[J].中国农史,1997(4)
    [214]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J].世界历史,2006(3)
    [215]胡惠芳.民国时期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水患[J].海河水利,2005(2)
    [216]胡术阁.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1)
    [217]郇庆治,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
    [218]黄崇福等.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1998(2)
    [219]黄登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探析[J].今日科苑,2009(15)
    [220]黄忠恕.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J].人民长江,2003(2)
    [221]吉向新.生态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22]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J].史学月刊,2004(4)
    [223]寇九贵.工业建设与生态文明[J].工业建筑,2009(3)
    [224]李夫生.生态批评:一种以旧翻新的批评游戏[J].求索,2005(1)
    [225]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J].探索与争鸣,2009(2)
    [226]李魁德,邓鳞河.浅谈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
    [227]李双成,赵志强,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1)
    [228]李寅恭.全国森林初步调查[J].农学丛刊,1935(1)
    [229]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2).
    [230]刘晨.中国森林与中国国防(上)[J].中农月刊,1945(1)
    [231]刘晨.中国森林与中国国防(下)[J].中农月刊,1945(2)
    [232]刘进.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关于裁减公务员开发西北问题的讨论[J].兰州大学学报,2004(5)
    [233]刘旭.孙中山的林学思想[J].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年12月3日.
    [234]刘彦威.中国近代的战争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J].古今农业,2001(1)
    [235]刘彦威.中国近代的战争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J].古今农业,2001(1)
    [236]刘应生.绿色艺苑[J].湖南林业,2002(11)
    [237]刘应生.漫话植树节[J].湖南林业,2005(3)
    [238]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J].学术研究,2006(9)
    [239]穆畅道,唐建华.制革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5(4).
    [240]彭峰.论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法理念的转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
    [241]彭世奖.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J].中国农史,2000(3)
    [242]皮作琼.森林与水灾[J].东方杂志,1923(18)
    [243]荣辉,郭其蕴.我国的气候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J].科学中国人,1996(8)
    [244]孙语圣.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1(1)
    [245]汤澄.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水运,2009(1)
    [246]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24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
    [248]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5(3)
    [49]王慧.公路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J].科学之友,2009(4)
    [250]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J].南开学报,2006(6)
    [251]王庆伟.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52]王荣华.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J].宁夏社会科学,2004(4)
    [253]王树恩,陈士俊,贾敏.近代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发生、类型、状况与危害—马克思恩格斯对环境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2)
    [254]吴德华.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J].武汉大学学报,1992(3)
    [255]夏明方.近代中国粮食生产与气候波动—兼评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 力水平问题的争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8(4)
    [256]谢永刚.对有关历史水旱灾年统计成果的比较分析[J].古今农业,2000(1)
    [257]熊艳,罗元.工业共生研究:理论、实践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9(4)
    [258]许冬香.论企业生态道德责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
    [259]徐林.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J].科技信息,2009(8)
    [260]阎庆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可耕地的开发和利用[J].甘肃社会科学,1999(1)
    [261]杨庭硕.目前生态环境史研究中的陷阱和误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62]杨乙丹.“开发大西北”的创新意愿与效果约束—评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J].古今农业,2007(4)
    [263]佚名.各省水灾记实:安徽省(附表)[J].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1(3-7)
    [264]佚名.各省水早灾损失四万万元[J].农学月刊,1935(4)
    [265]佚名.记苏城求雨情形并街衢箱宜及早清理事[J].申报,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四日.
    [266]佚名.我国中国工业之回顾与前瞻[J].新世界,1946(5)
    [267]俞友清.不成熟的常熟乡村工女[J].申报月刊,1935(4)
    [268]虞和平.民国时期的资源勘查和开发[J].近代史研究,1998(3)
    [269]岳浩然,程元,施雪琼.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环境立法[J].现代商贸工业,2009(7)
    [270]曾娟.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及对待[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1)
    [271]张可荣.生态破坏与灾荒频发的恶性循环—近代陕北多灾的主要原因[J].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3)
    [272]张理茜,蔡建明,王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0(1)
    [273]张明莉.大力推进城乡接合部环境保护[J].生态经济,2009(1)
    [274]张萍.陶瓷工业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保论坛,2009(3)
    [275]张奇,杨红伟.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J].甘肃社会科学,2002(4)
    [276]张先恭,李小泉.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J].气象学报,1982(2)
    [277]张震宇.造纸工业环境保护现状、进步与发展要求[J].造纸信息,2009(2)
    [278]赵美珍.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79]赵琼仙.科学开发能源,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林业,2010(2).
    [280]周世祥,韩勇.我国工业生态化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考[J].能源与环境,2009(4).
    [281]朱慧琼.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商界,2009(3).
    [28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气象科技,1973(1).
    [283]竺可祯.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J].东方杂志,1925(3).
    [284]Elliott I. Osgood:A Sanitary Propaganda For China [J]. the China Medical Journal,1913, PP.199-201.
    [285]龚会莲.变迁中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D].西安:西北大学,2007.
    [286]邢少铭.太湖流域水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无锡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为个案[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87]徐春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288]张览.太湖流域水问题的伦理审视[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289]《大公报》
    [290]《申报》
    [291]《明报》
    [292]《地政月刊》
    [293]《国立中央大学农学丛刊》
    [294]《林学》
    [295]《农林公报》
    [296]《农林公报》
    [297]《农林新报》
    [298]《农林杂志》
    [299]《农声》
    [300]《农学月刊》
    [301]《西南实业通讯》
    [302]《中华红十字会月刊》
    [303]《中华农学会丛刊》
    [304]《中农月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