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旅游市场定位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旅游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与热点。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具备了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基础与有利条件。本文以营销管理学(市场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旅游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原理,以重庆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内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并对重庆地区的文化旅游形象和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具体的定位分析。
     全文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前言部分:简析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并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对于重庆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撰写本文的动因。
     正文部分分为五个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对文化旅游与市场定位的定义进行了重新认识,以求清晰概念,指导研究;第二,对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特点和重庆地区文化旅游市场发育现状及开发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第三,以差异化为划分依据,对重庆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按其资源特色进行归类简括梳理:第四,对重庆文化旅游的总体形象与重庆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定位分析,提出了形象概念和产品定位的相关策略;最后,对如何利用有效沟通手段,在旅游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对重庆文化旅游形象与重庆文化旅游产品的良好认知,进行具体分析。
     结语部分:回顾本文研究的内容,并对重庆文化旅游开发的其它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意见。
In the 21c, an intellectual century, Cultural tourism is a new trend and a hot point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at the special locational advantages the nice geographic position and the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made Chongqing ready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Tourism. This article based on marketing theori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ourism History Geography Culture etc. It made target at the Chongqing regional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also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Furthermore, it made concrete position analysis about both the images and products of Chongqing Cultural tourism.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preface,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ding remarks. The Preface: it is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tourism developing tendency, a short review of the present researches on Chongqing Cultural Tourism, and also clarification about the writing intention.
    The Main body, which includes 5 parts: In the conception section, first, it reknew the conception of both culture tourism and marketing position, in order to clear the concept and made it a guide of the whole article; In the marketing section, next, it has studied on the world Tourism market for its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distinctive feature. It analyzed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Chongqing cultural market and also made prediction about it; Third, in the resources section, in the light of diversity, this part made a clear classification on Chongqing Cultur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Fourth part, in the
    
    
    product section, it give a position analysis about two things: the overall image , and the products of Chongqing cultural Tourism, and also made correlative strategies of them ;In the communicating section ,fmally, it is mainly about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ourism consumers , how to build up a good image of CQ cultural tourism in their minds , and let them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The concluding remarks: It looked back on the whole article, and made a further suggestion of some other aspects of CQ cultural tourism.
引文
1.袁轲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本。
    2.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常璩《华阳国志》,巴蜀书社,1984年刘琳校注本。
    4.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杨佐义主编《全唐诗精选泽注》(上,下册),长春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6.蒙默、刘琳、唐光沛、胡昭曦、柯建中著《四川古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7.隗瀛涛主编《重庆城市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8.《巴渝文化》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9.《巴渝文化》第三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巴渝风情》,重庆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1.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12.肖宏编著《华夏之旅——重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3.郑敬东、刘放主编《长江三峡旅游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10月1版。
    14.黄大勇等著《长江三峡库区旅游文化资源开与利用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15.李江敏、李志飞主编《文化旅游开发》,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16.马勇、舒伯阳著《区域旅游规划》,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17.马波《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
    18.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出版社 2001年1月第2版。
    19.林南枝主编《旅游市场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第2版。
    20.庄志民《旅游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8月第1版。
    2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2.钱炜编著《创造性思维与旅游业》,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23.陈放、谢弓著《营销策划学》,时事出版社,2000年1月1版。
    24.王方华、洪祺琦著《关系营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25.张多中著《营销八段——市场定位方略》,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6.(美)威廉·瑟厄玻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1月1版。
    27.(美)菲利普·科特勒著《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9版。
    28.(美)Philip Koteler,John Bowen, James Makens著《旅游市场营销》,谢彦君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29.(美)Del L., Hawkings, Koger J. Best, Keneth A. Coney著《消费者行为学》,符国群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8月第1版。
    30.《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1.《中国旅游年鉴》(1998年~2001年)。
    1.余楚修“巴渝文化刍议”,《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2期。
    2.马培汶“论巴渝文化”,《涪陵师专学报》(社科版),1998年3月(14卷第1期)。
    3.王泉根“中国第四直辖市——重庆文化谫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4.蒙吉军、崔凤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3月(第15卷第1期)。
    5.方百寿、曾武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3期。
    6.应月芳“西部旅游走入文化创意的新时代”,《商业研究》,2001年8月总第232期。
    7.刘玉、杨达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3月(12卷1期)。
    8.马金星“青海回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0年8月(11卷3期)。
    9.王荣国“论闽文化蕴与福建的文化旅游”,《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l期(总第137期)。
    10.孙淑荣“大连市旅游市场定位及开发战略”,《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2期。
    
    
    11.范保宁、朱栋梁“旅游资源的合理评价与区域旅游的超前发展”,《广西商业高专学报》,1999年2期。
    12.徐凌“论校园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课题”,《桂林旅游高专学报》,2000年1期。
    13.魏益华“论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3期。
    14.赵明辉“把握消费热点,选准市场定位”,《消费经济》,2000年5期。
    15.李天元“市场定位还是形象定位——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定位问题”,《旅游学刊》,2001年2期。
    16.邹统钎“论企业品牌市场定位”,《经营与管理》,1994年1期。
    17.甘宏业“论产品质量的市场定位”,《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年2期。
    18.张圣亮“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营销取得成功的关键”《河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年2期。
    19.曾繁伟“营销定位新概念——心理定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期。
    20.石灰“重庆旅游,轻舟已过万重山”,《经贸世界》,1999年6期。
    21.郭阳旭“重庆旅游发展的结构布局思路信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5期。
    22.徐首青“重庆旅游经济发展探析”,《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期。
    23.王毅“钓鱼城与重庆文化旅游”,《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1期。
    24.郭丽华“略论文化旅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4期。
    25.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3期。
    26.赵莲花、徐恩荣“市场定位二题”,《学海》,1998年6期。
    27.许军“品牌的市场定位”,《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6期。
    28.黄继元“二十一世纪世界旅游市场营销战略探索”,《思想战线》,1998年3期。
    29.高蒙河“历史文化旅游的几个问题”,《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4期。
    30.邓海容“重庆都市广场文化研究”,《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