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舆论引导,既是多个学科都要涉足的论题,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议题。因此,立足当今中国社会背景来研究舆论引导,不仅具有推进舆论引导研究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量化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舆论引导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要素构成、运行机制、载体方法,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索。
     舆论引导的内涵本质,主要是回答什么是舆论引导这个基本问题。在对舆论、舆论引导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舆论是公众针对现实社会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情感、价值观。而舆论引导则是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公共利益共识、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调控性、互动性和艺术性特征。
     舆论引导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相关学科的理论探索成果。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舆论引导的提出者,也是舆论引导的忠实探索者,马克思恩格斯的舆论引导思想,列宁关于党报的舆论引导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舆论引导理论,是舆论引导研究的指导思想。西方大众传播学的传播效果理论、舆论学的民意调查理论、政治学的舆论管理理论,不仅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引导舆论,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舆论引导的现实境遇,主要是把握舆论引导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中找到促进舆论引导发展的现实机遇。结合当今实际来看,舆论引导面临着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博弈、及时性与长远性的困惑、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矛盾以及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织等现实困境。但是这些现实困境中却孕育着坚持正确导向、提升引导能力、丰富引导方法、拓展引导渠道和拓宽引导视野的现实机遇。
     舆论引导的要素构成,主要是分析舆论引导主体、对象、内容、渠道、效果所组合而成的要素结构。参照传播学要素构成研究范式,笔者认为舆论引导的要素构成主要是:舆情分析、议题设置、传播策划和议题接受。其中舆情分析包括及时把握舆情和准确分析舆情;议题设置包括主动选择问题和合理设置议题:传播策划包括策划传播路径、把握引导方向和顺势调整议题;议题接受包括接受深度和接受宽度。
     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是对舆论引导各要素构成在动态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规律的揭示和反映。这就要求舆论引导必须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统一信息把关价值标准、健全引导方案决策程序以健全舆论引导的领导机制;通过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全面监测舆情分布以完善舆论引导的监测机制;通过设定舆情预警等级、发现焦点舆论事件、及时化解社会问题、实施舆论引导方案来加强舆论引导的预警机制;通过构建效果评价指标、反馈方案实施效果、调整舆论引导过程来构建舆论引导的反馈机制;此为,舆论引导还要通过强化“失语”问责、规范“失实”问责、加强“失度”问责来明确舆论引导的问责机制。
     舆论引导的载体,主要包括大众传媒、新兴媒体、社会活动和口头语言这四种类型。其中,舆论引导的大众传媒载体主要由报刊、杂志、书籍等印刷类载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类载体构成;舆论引导的新兴媒体载体主要由门户网站、新闻跟帖等网络媒体和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构成;舆论引导的社会活动载体主要是会议活动、群众活动和文化活动;而舆论引导的口头语言载体主要是民谣和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流行语。与之相适应,舆论引导的方法主要包括权威信息引导法、政策解读引导法、情绪疏导引导法、政府形象引导法和文化感染引导法。
     舆论引导的能力提升,涉及舆论领导者、从业者和接受者的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问题。其中,舆论领导者的能力提升主要是要提升其利益矛盾化解能力、主动设置议题能力、意见交流互动能力、驾驭新兴媒体能力和吸纳转化民意能力;舆论从业者的能力提升主要是提升其信息双向传递能力、议题评价引导能力和引导格局建设能力;而舆论接受者的能力提升主要是提升其参与能力、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s not only the most discussed issues among many disciplines, but also the central topic of ideological and propaganda practice.Studying on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under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ircumstances in China can not only foster relative researches on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and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make sens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deology, the great prosperity of socialism cul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of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essence, theoretical evidence, factors, working model, methodology and way of improvement about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help of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the quantitative study, the comparative study and systematic study, etc.
     The essence of public opin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interests, believes, emotions and values of related social issues which belong to the public. However,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s the practice of helping the public to form the appropriate consensus on public interest, social believes, social emotions and values which is usually launched by certain party, community, group or individuals. 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guidance, regulation, interaction and artistic quality.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of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contain the relative accomplishments of Marxist and other western theories.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has been formed and practiced by Marxist. For instance, the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by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theory of guiding the public opinion with party newspaper and the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by CPC, consist of the guiding thought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n addition, other western theories have also brought enlightenments, such 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 theory of poll and the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etc.
     The contemporary circumstances of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are all about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n order to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to foster its development. In reality, the difficultie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should be summarized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univariate and the multivari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the confusion between reality and illusion and the war between truth and art. However, those opportunities with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would be better off can be noted among the conflicts mentioned above.
     While studying on the factor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he subject, object, content,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nd effect should be clos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ommunication, the factor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nclude the analysis of public sentiment, the agenda setting,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the acceptance of agenda. To be specific, the analysis of public sentiment contains the acquirement and study on the public sentiment; the agenda setting contains the active selecting and proper setting of agenda, meanwhile, th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the way of guidance and the art of agenda adjustment constitute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What's more, the acceptance of agenda includes the depth and width of acceptance.
     The working model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ans the reflection of regulation which controls the way of working of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To meet that end, it is necessary to acquire the leadership of public opinion and ideology; to unify the value criterion of information censorship; to better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Meanwhil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monitor institution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by establishing the public sentiment monitor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ensorship of cyberspace public sentiment and monito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Furthermore, it is needed to promote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with the help of setting early warning levels of public sentiment; discovering the central events of public sentiment; coping with the social problems timely and taking measure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What's more,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feedback institution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t is important to form the assessment criterion and manipulate the proces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inally,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ability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voiceless, the untrue and the improper.
     The carrier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contains mass media, emerging media, social activities and oral communication. The mass media includes newspaper, magazines, books, radio, TV and films; and the emerging media means We-media which contains well-known websites, BBS, blogs and microblogs. In addition, the carrier of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es conferences, masses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the carrier of oral communication is about the folk rhyme and popular sayings in the cyberspace. Therefore, the methods of public opinion should be 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guidance, policy explanation, emotional guidance, image building of government and cultural infection.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leaders, working staffs and embracer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or the leaders, their ability of balancing the interest conflicts, setting agenda actively, fostering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the emerging media and understanding the demand of the public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working staffs, their abilit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genda assessment should also be emphasized. For the embracers, their ability of involvement, presentation and acceptance should be improved as well.
引文
①[美]本·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个触目惊心的报告:五十家大公司怎样控制美国的所见所闻》,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②(美)托马斯·戴伊著,梅士、王殿宸译:《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36、12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7年第21期,第14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①刘建明:《舆论研究的建树与未来——舆论学发展的百年回顾与展望》,《新闻知识》,2000年第5期,第6—7页。
    ②杜俊伟:《从典型著述看国外舆论研究——以10种舆论专著和最近5年的(舆论季刊)为例》,《国家新闻界》,2009年第2期,第49页。
    ③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第26页。
    ④黄旦,赵建国:《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131—133页。
    ⑤沈壮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第6页。
    ②郑永廷,孟源北:《论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的紧密结合》,《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10期,第34—38页。
    ③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第49页。
    ④韩源:《意识形态发展模型研究———兼论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取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第185页。
    ①骆郁廷,魏强:《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第39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6—767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版,第653—654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④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第2页。
    ①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第6页。
    ①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①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第47—50页。
    ②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③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④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①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③周奉真:《“麦克风时代”与舆论引导问题》,《求是》,2010年第4期,第21页。
    ④叶皓:《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第4页。
    ①冯刚:《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5期,第65页。
    ②任素琴:《增强国际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思考》,《现代传播》,2009年第6期,第139页。
    ③参见刘伯高:《政府公关舆论管理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政府公关舆论引导方式转换》,苏州:苏州大学政治学理论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公众舆论权的维护:政府公关舆论管理的前提。
    ④丁柏铨:《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论纲》,《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第4—5页。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220页。
    ②杨卓:《论解释性报道在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重要功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122页。
    ③刘西平、陈姮:《论地方党报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及创新途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80页。
    ④项仲平、朱晓军:《大众传媒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功能与作用》,《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第111—112页。
    ⑤梁庆婷、陈勇、梅红:《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66页。
    ①丁柏铨:《新闻舆论引导方法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51页。
    ②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42—343页。
    ③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12页。
    ④赵文晶、刘军宏:《微博舆论引导策略研究》,《中国出版》,2011年第12期,第12—15页。
    ⑤丁柏铨:《论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之关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进行考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7页。
    ①徐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舆论导向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56页。
    ②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①刘伯高:《政府公关舆论管理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政府公关舆论引导方式转换》,苏州:苏州大学政治学理论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① John De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27), p.18.
    ②[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③ James T. Young, The New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Its Work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1923), pp.577-78.
    ④ Harwood L. Childs, Public opinion:Nature, Formation, and role, D. Van Nostand Company, Inc, 1965, p.17.
    ⑤转引自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⑥ E. Jordan, Theory of Legislation, Indianapoils:Progress Publishing Company,1930, p.,339.
    ①[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城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② Price, Vincent, (1992). Communication Concepts 4:Public Opinion. Newbury Park, CA:Sage, p.35.
    ③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Lanhani: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p.298.
    ④转引自刘建明:《舆论研究的建树与未来一舆论学发展的百年回顾及展望》,《新闻知识》,2000年第5期,第6—7页。
    ⑤ F. Wilson,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Chicago:Henry Regency Company,1962, p.278.
    ① W. B. Munro, The Government of American Cities(4th edition. New York:The Macmillian Co..1931), p.87.
    ② Albert V. Dicey, Lectur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Public Opinion in Eng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1905.
    ③[美]卡尔·科恩:《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④ Arnstein, Sherry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July 1969, Vol.35, pp.214-224.
    ⑤转引自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第34页。
    ① 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p.13.
    ②转引自: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3期,第20页。该文作者郭镇之是议程设置理论创始人麦考姆斯(Maxwell Mocombs)学生,这篇文章也是国内第—篇介绍“议程设置”理论的文章。
    ③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p.240.
    ①[美)杜·纽萨姆、艾伦·斯各特:《公共关系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② George W. Bush, Remarks to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 Week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 Washington:Feb.19,2007. Vol.43. pp.165.
    ③P.利登:《美国思想库指南(上)》,《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10期,
    ④转引自李希光:《变相的新闻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① Price, Vincent, (1992). Communication Concepts 4:Public Opinion. Newbury Park, CA:Sage, P15.
    ② Paul Lazarsfeld, The Discussion Goeson, Public Oninion Ouarterlv, Vol.9. No.4. (Winterl945), PP.403-410.
    ①avison W. Phillips.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as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Falll972). Vol.36. PP.311-322.
    ②陈共德:《政治经济学的说服——美国传播学者赫伯特·I·席勒的媒介批评观》,《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第32页。
    ①禇亚玲:《对舆论定义及舆论引导理论的述评》,《党史博采》,2011年第2期,第46页。
    ②注:据我国舆论学者的考证:“庶人”主要指农业生产者;“国人”主要指居于国城之内或近郊六乡之民,包括部分贵族及大部分平民,有一定身份和地位能参与国事:“舆人”所指范围比国人和庶人范围要大,包括国人和庶人在内的中下层平民百姓。三者地位在君主帝王之下,奴隶之上。具体可参见徐向红:《现代舆论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程世寿:《公共舆论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③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康南海自编年谱》;转引自徐向红:《现代舆论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②《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7页;转引自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③注:哈贝马斯认为:“英语和法语中的“舆论”一词源于拉丁语的opinio,意思并不复杂,指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不确定的判断”。参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④注:西方舆论概念较为复杂,虽然学者认为西方舆论思想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他们都没有使用舆论概念。学者们一般认为,舆论概念的首次出现应该是在近代,但对舆论概念的首次使用有不同看法,如德国学者诺埃勒·诺伊曼在1984年确认法国哲学家卢梭在1744年左右首次使用“公共舆论”概念(参加(美]普赖斯著,邵志择译:《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但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对公众舆论范畴的史前史”进行了考察,认为舆论概念第一次明确出现在英国学者霍布斯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中(参加[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120页)。国内学者对这两种看法均有支持者。如刘建明在其1988年的《基础舆论学》中认同卢梭首次使用了公共舆论(Public Opinion)概念;而徐向红则在其1991年出版的《现代舆论学》中认为霍布斯1651年首次使用了舆论概念。因本论文的本小节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舆论内涵的历史演变,故笔者对西方舆论概念的历史考察采用哈贝马斯的线索。
    ⑤[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9页。
    ⑥[英)洛克,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29页。
    ①参见[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09页。
    ②[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
    ③同上,第35页。
    ④[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页。
    ①[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91、333页。
    James Bryce, The American Commonwealth(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891), vol.2, p.275.
    ③[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Key, V. O., Jr..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Knopf,1961, p.8.
    ⑤[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转引自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② D. W. Minar, "Public Opin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Theory,"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13, No. 1(March,1960), p.33.
    ③[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④ Roger Scruton, A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Thought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⑤ Blumer. H. (1948).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3, pp.542~ 554.
    ⑥(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①[美)普赖斯,邵志择译:《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8页。
    ②转引自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6页。
    ③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程世寿:《公共舆论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②喻国明:《中国民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③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④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②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第47—50页。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①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②徐向红:《现代舆论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
    ③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1页。
    ④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认识和新目标——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期,第20页。
    ⑤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9页。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②同上,第21页。
    ③徐向红:《现代舆论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00页。
    ③《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229页。
    ⑦《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24—625页。
    ⑧《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7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9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768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3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4页。
    ⑤注:“舆论引导”这一概念虽然最早出现在1994年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中,但比较两代领导集体的相关论述,这一概念主要集中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相关论述之中。
    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月11日。转引自《中国新闻年鉴》,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2003年版,第5页。
    ⑦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月8日)》,《党建》,2003年第2期第7页。
    ⑧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9页。
    ②《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④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24-625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768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④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第6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王雄:《新闻舆论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版,第12页。
    ①(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②程世寿:《公共舆论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③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201页。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4页。
    ①毕一鸣、骆正林著:《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②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③同上,第150、149页。
    ①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②毕一鸣、骆正林:《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1页。
    ①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7页。
    ②[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
    ①[美]托马斯·戴伊著,梅士、王殿宸译:《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136、129页。
    ②转引自:[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82年版,第4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⑤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81页。
    ①[美)赫尔曼、乔姆斯基,邵红松译:《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3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6页。
    ④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①注:参见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第7页。
    ②《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4页。
    ④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24—625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768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③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④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第6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摘要》,《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④http://news.sina.com.cn/o/2013-01-11/065926009766.shtml.
    ⑤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5日。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0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0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1页。
    ①《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②《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0页。
    ③《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④《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①《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96页。
    ①《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②《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③《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④《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⑤《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页。
    ①《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页。
    ②《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①《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②《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3页。
    ③《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④《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⑤《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⑥陈一收:《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福州:宝建师范大学2012年博上学位论文,第42—54 页。
    ①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1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0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0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7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5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8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1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4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768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3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求是》,1990年第5期。
    ②《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新闻战线》1996年第2期。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2页。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页。
    ③《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新闻战线》,1996年第11期。
    ①中央党校“省部班”党建调研组:《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0期。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解放军报》,2003年12月8日。
    ④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求是》,2003年第10期第5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同上。
    ③《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摘要》,《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④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⑤同上。
    ①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5日。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②[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187页。
    ①转引自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②注:麦库姆斯认为议程设置理论源于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大众传播媒介营造“拟态环境”的理论,而最早明确表达这一思想的是科恩,他在考察报刊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说:“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参见
    Cohen, Bernard,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13.
    ③[美]麦库姆斯著、郭镇之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②同上,第229页。
    ③ Tic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ummer,1970,158-170.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①[美]普赖斯著,邵志择译:《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① Gamson, W. A. (1988).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Chestnut Hill. MA: Boston College, program in social Economy and social Justice. P.20.
    ②[美]艾英戈、金德著,刘海龙译:《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转引自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①[美)普赖斯著,邵志择译:《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② Lawrence R. Jacobs, The Recoil Effect: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making in the US. And Britain.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4, No.2. (Jan,1992) pp.199-217.
    ③ Christopher J. Anderson, Consent and Consensus:the Contours of Public Opinion toward the Eur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Year of the Euro, December,2002.
    ④ Gary L Gregg, Mark J Rozell, Considering the Bush Presiden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2003.
    ⑤[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 Jerry L. Yeric, John R. Todd Public Opinion:The visible Politics[M]. Itasca, Illinois:F. E. Peacock Publisher, Inc.1996.
    ②[美)托马斯·R·戴伊著,彭勃等译:《理解公共政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③[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④(美]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①[美]罗纳德·斯蒂尔著、于宾等译:《李普曼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② Christopher J. Anderson,Consent and Consensus:the Contours of Opinion toward the EURO, http: //www.Facing history campus.Org.
    ③[美)赫伯特·席勒、王怡红译:《思想管理者》,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28—129页。
    ④ Benjamin Ginsberg, The Captive Public:How Mass Opinion Promotes State Power,New York:Basic Books,1986, p.224.
    ⑤转引自纪忠慧:《美国政府的舆论管理与政策制定》,《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52页。
    ⑥ Lawrence R. Jacobs, Robert Y. Shapiro. Presidential Manipulation of Polls and Public Opinion: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oll[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0. No.4)W inter,1995.
    ⑦[美)赫伯特·席勒、王怡红译:《思想管理者》,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28页。
    ①转引自纪忠慧:《美国政府的舆论管理与政策制定》,《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51页。
    ②同上,第51页。
    ①[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②[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768页。
    ①姜胜洪:《当前我国理论工作者的舆情分析》,《前沿》,2009年第6期,第28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①转引自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9zgshxs/content_17100922_5.htm
    ②转引自:康皎、马凌:《佩尤和盖洛普涉华舆论调查:比较、分析与思考》,《对外传播》,2012年第1期第36页。
    ③黄静:《欧洲涉华舆论——误解与根源》,《对外传播》,2010年第12期第29页。
    ①武闽、李珍晖:《当前西方公众涉华舆论的关注焦点及变化趋势》,《对外传播》,2010年第8期第44页。
    ②陈力丹、李冠礁:《公权力不该做绑架舆论的事情》,《新闻记者》,2009年第3期第20页。
    ①陈桥生:《“舆论绑架”现象及其规避》,《新闻战线》,2007年第6期第39页。
    ②林琳:《舆论裹挟下的道德正义不是司法正义》,《工人日报》,2012年11月17日第5版。
    ①(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②(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27页。
    ①曾英:《从舆论变化的相关因素看当前舆论引导的主要误区》,《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第164页。
    ②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③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1),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④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陈天林、刘爱章:《网络时代预防和处置生态环境型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路》,《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第11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求是》,1990年第5期。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具体排序情况可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9—12页;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1),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7—12页。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8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64页。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第34页。
    ①尤娅:《重视新兴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声屏世界》,2012年第4期第31页。
    ②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71—72页。
    ①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②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③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①张元龙:《关于“舆情”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浙江学刊》,2009年第3期第182—183页。
    ②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③同上,第126页。
    ①参见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运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7-238页。
    ②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③注:该网络舆情赋值图转引自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第13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叶皓:《论政府的新闻议程设置》,《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第104页。
    ①陈力丹:《“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本意》,《民主与科学》,2012年第5期第65页。
    ②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p.13.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转引自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3期第20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美)M·麦考姆斯、T·贝尔著,郭镇之译:《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新闻大学》,1999年夏第36页。
    ②[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③注:在舆论学中,对“公众议程”中什么是最重要问题的判读一般借助舆论调查或民意调查;而对“媒介议程”中什么是最重要问题的判断则一般借助对新闻媒介的“内容分析”。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84页。
    ②同上,第84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②同上,第83页。
    ③转引自:李莉、张咏华:《框架构建、议程设置和启动效应研究新视野———基于对2007年3月美国(传播学杂志)特刊的探讨》,《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第6页。
    ④Robert Entman, "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3. 3 (1993), p.52(emphasis in original).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②同上,第108页。
    ③注:目前西方学界对将“框架架构”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理论融合并不排斥,但对其理论归属还存有很大争议。具体可参考: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④[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09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②同上,第111页。
    ③同上,第115页。
    ④同上,第115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①转引自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12页。
    ②转引自: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①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②注:舆论学中也有学者将围绕特定问题所形成的“议题”称作“话题”,比如,1958年戴维森在探讨舆论形成发展过程时就使用的“话题”这一术语。具体可参见: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9页。
    ②转引自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09zgshxs/content 171009224.htm
    ③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①(美]沃尔特·李普曼,林珊译:《舆论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③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②丁柏铨:《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两个问题辨析》,《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43页。
    ①郑兴东:《受众心理与媒介引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①罗源、谢颖明:《受众的“接受”——关于新闻传播中接受问题的思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34—35页。
    ②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299页。
    ③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①郑兴东:《受众心理与媒介引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②同上,第1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页。
    ②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③转引自: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①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22页。
    ①唐远清、郄兴丽:《论信息公开对网络流言的消解》,《现代传播》,2012年第11期第65页。
    ②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③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④王娟、骆郁廷:《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1期第112页。
    ①[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10页。
    ②段传亮:《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第42页。
    ①罗剑明:《论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6月。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
    ①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①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9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①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2011、2012),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11、2012年版,年度总报告部分。
    ③刘伯高:《政府公关舆论管理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政府公关舆论引导方式转换》,苏州:苏州大学政治学理论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70—185页。
    ①何来:《“新闻烂尾”源于问责失灵》,《中国人大》,2013年第3期第7页。
    ①转引自:侯迎忠:《网络新闻发言人刍议》,《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第117页。
    ②施惠新:《基层媒体为何在“突发事件”中失语》,《声评世界》,2005年第5期第50页。
    ③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④夏倩芳、叶晓华:《从失语到喧哗:2003年2月~5月国内媒体“SARS危机”报道跟踪》,《新闻与传播 研究》,2003年第2期第57页。
    ①何来:《“新闻烂尾”源于问责失灵》,《中国人大》,2013年第3期第7页。
    ①原平方:《网络环境下的突发事件媒介话语生产与媒体公信力建设——以“杭州飙车案”和“李刚门”事件为个案》,《中国报业》,2012年第18期,第120—121页。
    ②转引自:李林海、董爱军:《记者应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烟台苹果事件”失实报道分析》,《青年记者》,2013年第6期第5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7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③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8期,第13页。
    ④方金友、常松:《博客舆情的传播社会学分析》,《学术界》,2012年第6期第91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6页。
    ①[美]理斯曼、格拉泽、戴尼著,刘翔平译:《孤独的人群》,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①凡军、叶昌前:《“议程设置”在电视报道中的作用》,《新闻大学》,1998年第3期第63页。
    ①杨天雨:《从议程设置看国外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新闻世界》,2012年第8期第222页。
    ②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①方金友、常松:《博客舆情的传播社会学分析》,《学术界》,2012年第6期第90页。
    ②同上,第91页。
    ③沈阳:《什么是微博》,《青年记者》,2011年第6期第56页。
    ④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02/21/c_114749460.htm
    ⑤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第34、36页。
    ⑥http://www.people.com.cn/GB/209043/2l0110/740882.html
    ① 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②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第70页。
    ③同上。
    ④喻国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新闻发布》,《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第52页。
    ① 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②夏雨禾:《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第51页。
    ③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87页。
    ① http://yuqing.people.com.cn/GB/212786/17280842.html
    ②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③同上,第86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14—15页。
    ③转引自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①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版,第274页。
    ②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75页。
    ①转引自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② 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
    ③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194页。
    ①转引自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②[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196页。
    ①喻国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新闻发布》,《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第53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①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143/24/147550/9780189_html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喻国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新闻发布》,《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第53页。
    ①[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②转引自:何道宽:《麦克卢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7期第7页。
    ①[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丁柏铨:《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论纲》,《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第5页。
    ③[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具体参见:[美)普赖斯著,邵志择译:《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57页。
    ①丁柏铨:《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论纲》,《当代传播》,2009年第3期第4页。
    ②周虎城:《此起彼伏的“躲猫猫”能否撬动制度变更》,《南方日报》,2009年3月17日第2版。
    ①唐远清、郄兴丽:《论信息公开对网络流言的消解》,《现代传播》,2012年第11期第65页。
    ②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①王娟、骆郁廷:《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1期第112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③[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10页。
    ①段传亮:《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第42页。
    ②叶皓:《探索新闻管理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求是》,2008年第1期第52页。
    ①曾庆香、强德华:《论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中政府与传统媒体的博弈》,《现代传播》,2012年第5期第45页。
    ②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第43页。
    ①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第38页。
    ②段传亮:《提高领导干部新兴媒体运用能力》,《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第64页。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黄冠:《少用“不明真相”指责群众》,转引自《应对舆情能力排行公布,云南政府公信力建设受好评》,http://news.yntv.cn/category/1010l/2009/10/27/2009-10-27_785015_10101_6.shtml.
    ①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68页。
    ②吴顺长、张风著:《民意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③魏登才:《论网络问政背景下的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第77页。
    ①转引自:魏登才:《论网络问政背景下的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第77页。
    ②注:可参见: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290页,“我国民意集中制度”部分。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③[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沈正赋:《党报开展新闻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新路径》,《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12期第4页。
    ③范玉吉:《社会责任理论视野中的当代传媒检视》,《学海》,2012年第3期第12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涂光晋:《多媒体生存·多功能延伸·多主体参与——改革开放30年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第14页。
    ①范玉吉:《社会责任理论视野中的当代传媒检视》,《学海》,2012年第3期第13页。
    ②韩运荣、喻国明:《关于舆论领袖的“素描”》,《新闻知识》,2005年第6期第,第10页。
    ③黄卫星、李彬:《文化自觉与当前我国舆论引导》,《现代传播》,2011年第11期第42—43页。
    ①黄卫星、李彬:《文化自觉与当前我国舆论引导》,《现代传播》,2011年第11期第42-43页。
    ②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页。
    ③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①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求是》,1990年第5期。
    ②王娟、骆郁廷:《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1期第112页。
    ③倪愫襄:《制度伦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转引自:人民网-舆情频道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2/0727/c209170-18615551.html
    ②转引自:冯希莹:《当前我国主流社会舆情分析之我见》,《前沿》,2010年第21期第115页。
    ③注:在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中,该功能还被定位在“家庭和学校”上。而1976年,美国学者们结合政治选举发现了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承社会文化方面的社会作用。具体参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174页。
    ④邢雁欣:《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第145页。
    ①黄志坚:《令人忧虑的青年消费结构失衡》,《人民日报》,1994年3月8日。
    ②唐宋:《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人民日报》,2012年6月19日。
    ③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②同上,第35页。
    ①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②W. B. Munro, The Government of American Cities(4th edi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1931), p.87.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版,第287页。
    ② Tic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ummer,1970,158-170.
    ①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9、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列宁全集》第5、6、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0.《列宁全集》第32、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列宁全集》第37、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毛泽东选集》第1、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4.《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2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7.《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邓小平论新闻宣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30.《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版。
    3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03年版。
    3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07年版。
    3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36.《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摘要》,《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37.《胡锦涛在全国宜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38.《胡锦涛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月23日。
    39.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党建》,2003年第2期。
    40.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求是》,2003年第10期。
    41.刘云山:《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人民日报》,2005年6月30日。
    4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第1版。
    4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4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4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4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48.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9.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0.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1.骆郁廷:《精神动力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201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11年版
    54.佘双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5.倪素香:《制度伦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8.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9.刘建明:《舆论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0.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1.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运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2011、2012),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11、2012年版
    6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65.陈力丹:《舆论—感受周围的精神世界》,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69.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9.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70.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72.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73.张学红:《舆论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4.徐向红:《现代舆论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75.秦志希、饶德江:《舆论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6.程世寿:《公共舆论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许静:《舆论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8.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著:《舆论引导艺术》,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79.何富麟:《舆论导向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0.廖永亮:《舆论调控学:引导舆论与舆论引导的艺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81.毕一鸣、骆正林:《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82.吴顺长、张风:《民意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3,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胡钰:《新闻与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86.项德生:《舆论与信息》,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7.李良荣:《新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8.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0.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
    92.(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2006版。
    93.[美]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美]罗纳德·斯蒂尔著、于宾等译:《李普曼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95.[美]赫尔曼、乔姆斯基,邵红松译:《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6.(美]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美]普赖斯著,邵志择译:《传播概念·Public Opinion》,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8.[美]迪林、罗杰斯,倪建平译:《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美)赫伯特·席勒、王怡红译:《思想管理者》,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
    100.[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1.[美]E·M·罗杰斯,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02.[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3.[美]D.B.杜鲁门,陈尧译:《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美]理斯曼,刘翔平译:《孤独的人群》,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5.[美]本·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个触目惊心的报告:五十家大公司怎样控制美国的所见所闻》,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106.[美)托马斯·戴伊著,梅士、王殿宸译:《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107.[美]托马斯·R·戴伊著,彭勃等译:《理解公共政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08.[美]麦克布赖德,第二编译室译:《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
    109.[美]赫伯特·席勒著,刘晓红译:《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10.[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111.[美]艾英戈、金德著,刘海龙译:《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12.[美]尼尔·波斯曼著、萧昭君译:《童年的消逝》,台北: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113.[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
    114.[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5.[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版。
    117.[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8.[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19.[英]洛克,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0.[英)约翰·B·汤普森,高铦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21.[德]诺依曼著,徐慧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见张国良著:《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德]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城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23.[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24.[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26.[法]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27.[法]莫斯科维奇著,许列民等译:《群氓的时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129.冯刚:《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5期。
    130.王娟、骆郁廷:《论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11期
    131.骆郁廷,魏强:《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 第3期。
    132.沈壮海:《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初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2期。
    133.沈壮海:《解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之结》,《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21期。
    134.佘双好:《文化发展与国民心态的塑造》,《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3期。
    135.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7期。
    136.佘双好、倪愫襄:《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10期。
    137.倪愫襄:《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方法的国外借鉴》,《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第20期。
    138.倪愫襄:《论制度伦理的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39.熊建生、张振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说服力的结构形态》,《江汉论坛》,2010年第7期。
    140.项久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之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41.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价值的三个维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42.蒋旭东:《加强研究,明辨理论是非,进一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
    143.中央党校“省部班”党建调研组:《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10期
    144.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8期
    145.何超建、高升:《从“躲猫猫”事件看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传播科技》,2009年3期
    146.原平方:《网络环境下的突发事件媒介话语生产与媒体公信力建设——以“杭州飙车案”和“李刚门”事件为个案》,《中国报业》,2012年第18期
    148.姜胜洪:《当前我国理论工作者的舆情分析》,《前沿》,2009年第6期
    149.冯希莹:《当前我国主流社会舆情分析之我见》,《前沿》,2010年第21期
    150.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6期
    151.邢雁欣:《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
    152.黄志坚:《令人忧虑的青年消费结构失衡》,《人民日报》,1994年3月8日。
    153.唐宋:《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人民日报》,2012年6月19日。
    154.叶皓:《论政府的新闻议程设置》,《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
    155.陈力丹:《“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本意》,《民主与科学》,2012年第5期
    156.蔡雯、戴佳:《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库姆斯教授的对话》,《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
    157.刘海龙:《社会变迁与议程设置理论——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158. Donald L. Shaw, Robert L. Stevenson and Bradley J. Hamm:《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159.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3期。
    160.李莉、张咏华:《框架构建、议程设置和启动效应研究新视野》,《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161.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162.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163.丁柏铨:《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两个问题辨析》,《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64.唐先田:《莫言是文化自觉自信的践行者》,《江淮论坛》,2012年第6期
    165.李建华:《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3年1月26日第11版。
    167.张广生:《媒介与文明:伊尼斯传播理论的政治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68.何道宽:《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69.何道宽:《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70.何道宽:《媒介即文化——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171.何道宽:《麦克卢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国际新闻界》, 2011年第7期
    172.纪莉:《论麦克卢汉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173.吴瑛:《中国话语的议程设置效果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2期
    174.周敏、谭逸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路径解析》,《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1期
    175.侯迎忠:《网络新闻发言人刍议》,《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
    176.沈阳:《什么是微博》,《青年记者》,2011年第6期
    177.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178.喻国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新闻发布》,《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179.尤娅:《重视新兴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声屏世界》,2012年第4期
    180.杨天雨:《从议程设置看国外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新闻世界》,2012年第8期
    181.高海波:《公共舆论与舆论学研究的转向》,《当代传播》,2001年第6期。
    182.纪忠慧:《试论舆论的规则管理》,《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0期。
    183.纪忠慧:《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观》,《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184.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85.范士明:《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186.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
    187.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188.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
    189.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190.黄旦,赵建国:《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黄旦教授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91.刘建明:《舆论研究的建树与未来一舆论学发展的百年回顾及展望》,《新闻知识》,2000年第5期。
    192.周奉真:《“麦克风时代”与舆论引导问题》,《求是》,2010年第4期。
    193.叶皓:《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194.杨卓:《论解释性报道在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重要功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7年第6期。
    195.李明德:《传播理论视野中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东南传播》,2010年第12期。
    196.刘西平、陈姮:《论地方党报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及创新途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97.徐增辉、刘志光:《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198.赵文晶、刘军宏:《微博舆论引导策略研究》,《中国出版》,2011年第12期。
    199.马凌:《多数的暴政与舆论的宗教——托克维尔的公共舆论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00.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西方民意调查“反映”还是“塑造”民意》,《社会科学报》,2006年10月26日。
    201.李蓓:《从“网络恶搞”现象看网络传播娱乐化的舆论导向》,《东南传播》,2007年第7期。
    202.雷跃捷、唐远清:《论如何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新闻学与传播学》,2007年第2期。
    203.杜俊伟:《从典型著述看国外舆论研究——以10种舆论专著和最近5年的<舆论季刊>为例》,《国家新闻界》,2009年第2期。
    204.刘伯高:《政府公关舆论管理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政府公关舆论引导方式转换》,苏州大学政治学理论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205.陈一收:《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206.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07. James Bryce, The American Commonwealth(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891), vol.2, p.275.
    208. Key, V. O., Jr..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Knopf,1961, p.8.
    209. R. H. Gault, Social Pshchology (NewYork:Henry Holt and Co.,1923), p.177.
    210. D. W. Minar, "Public Opin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Theory,"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13, No. 1(March,1960), p.33.
    211. Roger Scruton, A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Thought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212. Blumer. H. (1948).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3, pp.542~554.
    213. Tic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Summer,1970,158-170.
    214. Lawrence R. Jacobs, The Recoil Effect: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making in the US. And Britain,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24, No.2. (Jan,1992) pp.199-217.
    215. Christopher J. Anderson, Consent and Consensus:the Contours of Public Opinion toward the Eur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Year of the Euro, December,2002.
    216. Gary L Gregg, Mark J Rozell, Considering the Bush Presiden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2003.
    217. Jerry L. Yeric, John R. Todd Public Opinion:The visible Politics[M]. Itasca, Illinois: F. E. Peacock Publisher, Inc.1996.
    218. Christopher J. Anderson, Consent and Consensus:the Contours of Opinion toward the EURO, http://www.Facing history campus. Org.
    219. Benjamin Ginsberg, The Captive Public:How Mass Opinion Promotes State Power, New York:Basic Books,1986, p.224.
    220. Lawrence R. Jacobs, Robert Y. Shapiro. Presidential Manipulation of Polls and Public Opinion: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oll[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0. No.4)W inter,1995.
    221. 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p.13.
    222. Robert Entman, "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3,3 (1993), p.52(emphasis in original).
    223. Marshall McLuhan & Bruce R. Powers, The global village:transformations in world life and media in the 21 stcentu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l0.
    224. "Marshall McLuhan Gets Processed, "Ideas, Dec.2.1969, CBC Radio.
    225. Albert V. Dicey, Lectur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Public Opinion in Eng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1905.
    226. John Dewey,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27).
    227. James T. Young, The New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Its Work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1923).
    228. F. H. Allport,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l(Jan.1937).
    229. Paul Lazarsfeld, The Discussion Goes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9. No.4. (Winterl945)
    230. H. Lasswell: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Communication of Ideas. L. Bryson ed., New York: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ocial Studies, 1948.
    231. F. Wilson,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Chicago:Henry Regency Company,1962.
    232. 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233. Davison W. Phillips,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as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Fall 1972). Vol.36.
    234. Robert M. Worcester 1983. Political Opinion Polling:An International Review. St.Marting's Press New York244.
    235. Price, Vincent, (1992). Communication Concepts 4:Public Opinion. Newbury Park, CA:Sage.
    236. Fishkin, J. S.1995 The Voice of the People:Public Opinion and Democracy.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237.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anhani: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38. Gary L. Gregg, Mark J. Rozell. Considering the Bush Presiden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2003.
    239. George W. Bush, Remarks to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 Week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 Washington:Feb.19,2007. Vol.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