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针对张爱玲小说创作受《红楼梦》影响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全文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涉及该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六十多年来,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943年至1949年的惊艳期,1950年至1979年的重现期,1980年至1999年的繁荣期,以及2000年至今的延续期。
     第二部分是从思想性的角度挖掘《红楼梦》之于张爱玲小说的深刻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主题意蕴,曹雪芹与张爱玲都是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演绎着具有哲学意蕴的浮华与苍凉的永恒主题。其二是悲剧精神,张爱玲小说如同《红楼梦》均为存在悲剧,二者的共性是:表现普通人在生存过程中,无法回避和逃离的个体生命意志与生存有限境遇之间的必然冲突;在平凡事态中演绎人生悲剧,其矛盾冲突具有平缓性特征;悲剧的根源则来自永无止境的生存欲望的追求,以及自我获得的艰难。
     第三部分从艺术创作手法层面进行对比阐释。两位作者均注重运用艺术空白手法,这使得作品的艺术魅力得以极大提升,引发了超文本阐释效应。通过淡化或省略情节来设置结构空白,利用价值判断空缺和意象替代来经营意义空白,避开人物肖像具象实描留下形象描写空白,都是曹雪芹和张爱玲贯用的技巧。
     第四部分针对二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展开分析研究。论文以张爱玲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为例,把男女主人公与《红楼梦》进行对比,发现《红楼梦》的艺术投影。范柳原和贾宝玉的追寻与愿望表现出了人类终极追求的某些共同旨归,具有超越时空的共性存在价值。白流苏与林黛玉都把希望寄托于爱情,把爱情寄托于婚姻,为爱情而煎熬而失落,因爱情而坚忍而无畏。
     第五部分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前后期受《红楼梦》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风格进行了阐述论证。张爱玲前期小说创作携带着浓烈的红楼之风,无论是语言表达、人物塑造还是艺术创作手法诸如意象营造、细节描写等方面都让人感觉与《红楼梦》行文相似、风格一致。而后期小说与《红楼梦》形似的印记似乎已难察觉,这并非出于作者红楼情结的消解,而是她在小说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后期张爱玲继承《红楼梦》内在审美风韵的表现在于,对“平淡而近自然”的吸纳,对真实再现的偏爱,以及对含蓄韵致的领悟与尝试。而源于《红楼梦》的苍凉的悲剧神韵、超越时代的男女题材则是贯穿于张爱玲小说前后期的一贯风格。
This essay is about the multiple influenc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on the novels of Eileen Chang. It is divided into the four parts described below.
     In the first part I will comment upon the state of research upon this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academic historian.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scholars of this subject have demarcated four main stages:1. Stunning (1943-1949); 2. Reemergence (1950-1979); 3. Flourishing (1980-1999); and,4. Continuation (2000-present).
     In the second part I will explore the deep influenc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upon Eileen Chang's ideological perspective, which I divide into two main components. One is the influence upon her main themes. Both Cao Xue Qin and Eileen Chang write in a realistic style to develop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involved in the everlasting theme of outward glitz and inward desolation. The second component is a common spirit of tragedy. Both authors depict the inevitable clash between the individual will and the limited circumstances of one's existence that occurs in the course of ordinary life. These conflicts possess an essential gentleness. It i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the unlimited desires of existence that is the root source of these tragedies.
     In the third part I will compare the works on an aesthetic level. Both authors utilize the artistic technique called the "Blank White" method. This method increases the elegance of the works, and allows the story to transcend what is written on the page. Using the "Blank White" to reduce or omit the details of a scene, replacing valuable elements of the scene with blanks, and loosely describing the physical traits of the books'characters, are methods that are used by both Cao Xue Qin and Eileen Chang.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depicted by both novelists, using the hero and heroin form Eileen Chang's Feminism in Love in a Fallen City, and those from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desires and weaknesses of Fan Liuyuan and Jia Baoyu reflect the common purpose of all mankind which has persisted throughout the ages and continues to the present day. Bai Liusu and Lin Daiyu pin their hopes on love, and pin their love on marriage. Love made them feel sadness and disappointment, but it also made them stronger and fearless.
     The fifth part of this paper aims to expound upon the idea that Eileen Chang's writings can be divided into "pre" and "post" periods, and the different ways both periods were influenced b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hether in linguistic expression, character portrayal, aesthetic style, or descriptive method, Eileen Chang's "pre" period novels all contain a style very similar to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owever, in her "post" perio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ny formal trac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she lost interest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ut rather that she was moving toward declaring an independent style and maturing as a novelist. In the "post" stage, however, Eileen Chang continues to attempt to carry on the inherent elegance of th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graceful depiction of the "ordinary and natural", the love of reconstructing reality,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unspoken grace. The original aesthetic elegance of the desolation and tragedy that exist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the characters that transcend their time and their place, is a common thread that runs through all of Eileen Chang's novels.
引文
①梅新林《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世纪之交红学研究的转型与前瞻》,《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2缉。
    ②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中国现代史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③同上。
    ④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见《红楼梦魇》卷首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⑤同上。见卷首第6页。
    ①鲍昌主编《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第316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
    ②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第13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申丹《整体细读与经典重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文化诗学”的概念由美国新历史主义理论家格林布拉特提出,其意在于形式主义的修辞细读应当结合思想史研究,突破固有界限,把文学文本研究延伸到社会文化研究的宏大领域中。
    ③(日)大冢幸男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比较文学原理》第3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法]伽列《〈比较文学〉初版序言》,参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第4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②(日)大冢幸男著,陈秋峰、杨国华译,《比较文学原理》第3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③(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第4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干永昌等编译《比较文学译文集》第3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①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载上海1944年5月《万象》月刊,参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9页、第10页、第15页、第17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②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载1944年12月上海《风雨谈》杂志第16期,参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4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③吴小如《读张爱玲〈传奇〉》,载1947年5月17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41期,参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58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马博良《〈倾城之恋〉、〈琉璃瓦〉评介》,载1944年1月上海《文潮》创刊号“每月小说评价”栏,参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67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②袁昌和周炳侯的谈话见胡兰成《〈传奇〉集评茶会记》,载1944年9月上海《杂志》月刊第13卷第6期,参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72页、第7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③胡兰成《论张爱玲》,载1944年5月和6月上海《杂志》月刊第13卷第2、3期。参见陈了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2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见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载1943年5月《紫罗兰》月刊;顾乐水《〈传奇〉印象》,载1944年9月《北极》半月刊第5卷第1期;沈启无《南来随笔》,载1944年11月《苦竹》第2期;苏青《读〈倾城之恋〉》,载1944年12月10日《海报》;东方蝃蝀《张爱玲的风气》,载1947年《太太万岁》电影特刊。参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64页、第34页、第94页、第103页、第5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夏志清《〈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序》,原载水晶编《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卷首,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此文收入夏志清《鸡窗集》,引文见第227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②以上三段引文分别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3页、第342页、第341页,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①见张婷《似水流年的爱情——专访白先勇:以悲悯情怀来写作》,载香港《凤凰周刊》2006年第2期。另外还可参看文松辉《昆曲一向是小众的精英文化,保护传承重在系统教育——白先勇:一个民族一定要有精英文化》,载人民网2005年4月8日《文化论坛》,此节小标题是《我和张爱玲同出一个师门》。
    ①以上两段引文均见夏志清《〈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序》,原载水晶编《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卷首,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此文收入夏志清《鸡窗集》,引文分别见第228页、第23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②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跋》,原载《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卷尾,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引文见《替张爱玲补妆》第125页至12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③林柏燕《从张爱玲的小说看作家地位的论定》,载1973年4月1日至2日台北《中华日报》副刊。夏志清认为:“林先生对作家的态度,相当残忍。”见《文学杂谈》,载《文学的前途》,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4年10月。
    ④林柏燕《张爱玲、〈红楼梦〉、郁达夫》,载1974年12月台北《中华文艺》第8卷第4期。
    ①唐文标《张爱玲研究》第101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5月。
    ①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7年第1期。
    ②萧锦绵《张爱玲·红楼梦·海上花·情意结》,载《香港文学》第24期、第25期、第26期,1986年12月5日及次年1月5日、2月5日。
    ①以上金宏达文载《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6期,赵为民和余韶文文载《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3辑。
    ①以上康来新、郭玉雯的论文后来均收入杨泽编《阅读张爱玲——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赵冈文未见,转引自康来新文。
    ②郭玉雯文载《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45期,1996年12月。此文收入郭著《红楼梦学——从脂砚斋到张爱玲》,引文分别见第370页、第403页至404页、第406页,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8月。
    ①以上赵莎、吴敏文分别载《红楼梦学刊》1996年第2辑与第4辑,张园文载《福建论坛》1998年第6期,高恒文、张树文分别载《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辑与第2辑。此期另有杨晓丽《张爱玲小说对(红楼梦)艺术风格的借鉴》,载《大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李晔《论张爱玲小说人物语言对(红楼梦)语言的套用》,载《社科纵横》1999年第4期。
    ②余斌《张爱玲传》第395页至39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于青《张爱玲传——从李鸿章外孙女到现代曹雪芹》第148页至149页,台北世界书局,1999年。
    ②见庄信正《旧事凄凉不可听——张爱玲与〈红楼梦〉》,载台湾《联合文学》第11卷第12期“最后的传奇——张爱玲”特辑,1995年10月。
    ③见水晶《张爱玲未完》第92页,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
    ①关于苏童被称为“张派小说家”,参看庄宜文《张爱玲的文学投影——台、港、沪三地张派小说研究》,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李瑞腾),2003年。
    ①以上苏童文载香港《文学世纪》2000年11月15日第8期,刘立杰文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郭海音文载《语文学刊》2005年第10期,楚爱华文载《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1期。此类文章还有蒋晓丽《纯美与凡俗——贾宝玉与佟振保情感历程的比较》(《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夏雪飞《门内的咳嗽——张爱玲对〈红楼梦〉的承继与生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等。②石梅琳《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之词语、词汇、时空比较研究》,台湾中山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蔡振念),2004年;曹芝兵文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彭筠蓁《对照记——张爱玲的传统与现代》,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康来新),2000年;黄玉缎《张爱玲小说受〈红楼梦〉影响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皮述民),2004年;李梅《张爱玲的小说传统与文学中的日常叙事》,暨南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导师饶芃子),2005年。
    ②李正西文与陈千里文分别载《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辑与2007年第1辑。
    ③郭玉雯《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载《台湾文学集刊》创刊号,2006年2月。
    ①洪运玖文载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李霞文载《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第5期,孙杨文载《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钱敏文载《读书》2000年第11期,赵慧芳文载《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2辑。
    ①以上两段引文见周汝(?)《定是红楼梦里人——张爱玲与红楼梦》第40页、第100页,团结出版社,2005年。
    ②张爱玲《〈传奇〉再版的话》,见张爱玲《倾城之恋》第456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352页至353页,石冲自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②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第14页至15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③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①张爱玲《红楼梦魇》卷首“自序”第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②张爱玲《红楼梦魇》卷首“自序”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另参看张爱玲《论写作》,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参看张爱玲《存稿》,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另参看胡兰成《今生今世》中的“民国女子”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1页,刘绍铭编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④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鲁迅《坟》第25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第25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④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⑤金炳华《哲学大词典》第1874页“欲望”条,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⑥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载《万象》1944年第5期。此文收于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9页、第1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第13页至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见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第4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参见《红楼梦评论》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此文收于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见第84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刘再复《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参见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第3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③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第317至326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
    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见《鲁迅全集》第八卷第1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①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8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585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吕启祥《老庄哲学与〈红楼梦〉的思辨魅力》,见《红楼寻梦——吕启祥论红楼梦》第34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④俞平伯《俞平伯和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见《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⑤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原载上海1944年5月《万象》月刊。此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14页,山东书画出版社,2004年。
    ⑥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6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①见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②金宏达《平视张爱玲》第6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③刘峰杰《意识形态的迷雾——读柯灵〈遥寄张爱玲〉》,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97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0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蒋和森《红楼梦论稿》第39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③季新《红楼梦新评》,此文收于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见第89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1页,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②引文见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第183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本章引用《传奇》原文均出于同样的版本,随文标明页码,不另为注释。
    ③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2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林幸谦《女性主休的祭奠——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Ⅱ》第13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31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张爱玲《散戏》,见张爱玲小说集《郁金香》第73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这两句引文出自张爱玲《散戏》,见张爱玲小说集《郁金香》第73、74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见冯梦龙《冯梦龙全集》(卷七)第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④引文转引自张俊、武静寰《宝黛爱情描写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文见《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2辑。
    ①此句两处引文分别见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第035页和036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张爱玲《〈传奇〉再版的话》,见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第456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此处两段引文出自刘峰杰《意识形态的迷雾——读柯灵(遥寄张爱玲)》,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张爱玲《天才梦》,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89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38页,香港友联出版社出版公司,1979年。
    ①参见于安澜《画论丛刊》第17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①王昱《东庄论画》,参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第18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②戴熙《习苦斋画絮》,参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第100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③钱杜《松壶画忆》,参见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第93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④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第81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⑤樊志厚《人间词乙稿叙》,《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2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⑥谭立刚《红楼梦诗曲新评》第29、30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转引自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第25页,中国书店,2005年。
    ⑦参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⑧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2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②此引文为脂砚斋甲戌眉批,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8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此处两个引文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88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④关于张爱玲《论写作》中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散文集《流言》,见第194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载1944年12月上海《风雨谈》杂志第16期。此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的张爱玲评说》,见第4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②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255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见俞平伯《红楼梦辨》第1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④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235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23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俞平伯《红楼梦辨》第169、1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③引文见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第143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本章引用张小说集《倾城之恋》原文均出于同样的版本,随文标明页码,不另为注释。
    ①于青《香港的白流苏》,见《花城》2001年第2期。
    ②张爱玲小说集《郁金香》第403页,北京出版社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张爱玲于1978年11月27日在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发表文章《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回应域文。张文收于小说集《郁金香》,见第454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④关于《色,戒》的引文见张爱玲小说集《郁金香》第403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洪秋蕃《红楼梦诀隐》,参见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第66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②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第101页,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
    ①钱穆《中国文学论从》第43页,三联书店,2002年。
    ②见《辞源》(合订本)第0618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
    ①参见刘熙载《艺概》第8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①《牛》的引文转引自张爱玲散文《存稿》,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08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1页,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③见张爱玲《小团圆》第15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④水晶《替张爱玲补妆》第9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⑤水晶《替张爱玲补妆》第98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⑥语出张爱玲《流言》,转引自水晶《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泛论张爱玲短篇小说中的镜子意象》,此文收于水晶《替张爱玲补妆》,见第10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⑦水晶《替张爱玲补妆》第101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0页,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①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25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蒋和森《〈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红楼梦研究集刊》第2辑第1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③蒋和森《〈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红楼梦研究集刊》第2辑第1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④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04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⑤张爱玲《红楼梦魇》第0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⑥张爱玲《红楼梦魇》第0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①见刘熙载《艺概》第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②见张爱玲《小团圆》第142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③张爱玲小说集《郁金香》第161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见张爱玲《小团圆》第21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①张爱玲《红楼梦魇》第0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②引文参见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第0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67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④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96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⑤《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第48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①李欧梵《范柳原忏情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于青《香港的白流苏》,见《花城》2001年第2期。
    ②金宏达《上海滩上的新好男人?——范柳原论》,见金宏达《平视张爱玲》第11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①引文见张爱玲《倾城之恋》第184至第185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本章引用《倾城之恋》原文均出于同样的版本,随文标明页码,不另为注释。
    ②见曾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③蒋和森《贾宝玉论》,载《人民文学》1956年第6期。
    ①见《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白虎通义·性情》云:“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
    ①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②引文参见于青《张爱玲传——从李鸿章外孙女到现代曹雪芹》第148页,台北世界书局,1999年。
    ①参见[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第十一章“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①见弗洛姆《逃避自由》第一章,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
    ①金宏达《上海滩上的新好男人?——范柳原论》,参见金宏达《平视张爱玲》第12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②金宏达《上海滩上的新好男人?——范柳原论》,参见金宏达《平视张爱玲》第12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①金宏达《上海滩上的新好男人?——范柳原论》,见金宏达《平视张爱玲》第12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②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此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引文见第11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③张新颖《日常生活的“不对”和“乱世”文明的毁坏——张爱玲创作中的现代“恐怖”和“虚无”》,载《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
    ①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417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李贽《童心说》见《焚书》卷三,第25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③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72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第332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①引文参见张新颖《日常生活的“不对”和“乱世”文明的毁坏——张爱玲创作中的现代“恐怖”和“虚无”》,载《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
    ②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48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陈安金《命运与命运观的哲学反思》,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第647页,巴蜀书社.1998年。
    ②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第237页,巴蜀书社,1998年。
    ①解洪祥《巨石底下的小草的呻吟——张爱玲小说之魂》,载《文史哲》2001年第2期。
    ②参见《红楼梦评论》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此文收于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见第84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刘再复《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参见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第3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此文收于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1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②苏童《张爱玲让我想起了林黛玉》,见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第319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③见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①引文分别见张爱玲《倾城之恋》第183至第184页以及第199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本章引用《倾城之恋》原文均出于同样的版本,随文标明页码,不另为注释。
    ②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1—4合订本)第0968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
    ③水晶《替张爱玲补妆》第31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张爱玲《我看苏青》,见张爱玲集《流言》第258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引文见张爱玲《红楼梦魇》卷首“自序”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苏童《张爱玲让我想起了林黛玉》,见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第319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④参见拙作《范柳原与贾宝玉》,载《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6辑。
    ①蒋和森《林黛玉论》,见其著《红楼梦论稿》第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②蒋和森《(红楼梦)人物赞》,见其著《红楼梦论稿》第1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③蒋和森《林黛玉论》,见其著《红楼梦论稿》第1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①苏童《张爱玲让我想起了林黛玉》,见刘绍铭、梁秉钧、许了东编《再读张爱玲》第319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②张爱玲《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原载于1944年12月9日上海《海报》。此文收于张爱玲《倾城之恋》,见第462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涂瀛《红楼梦论赞·林黛玉赞》,见一粟《红楼梦卷》第127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②转引自董晔《二十世纪林黛玉研究综述》,载《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③参见吕启祥《花的精魂 诗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和造型特色》,载《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3辑。
    ④转引自刘敬析《林黛玉永恒价值再探衬》,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原文出自(法)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是什么》,王友琴、邱希淳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①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36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蒋和森《林黛玉论》,见其著《红楼梦论稿》第1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②王昆仑《林黛玉的恋爱悲剧》,见《红楼梦人物论》第183页,团结出版社,2002年。
    ②此段引文见蒋和森《林黛玉论》,文章收于《红楼梦论稿》第1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第111页,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②吕启祥有文曰《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和造型特色》,载《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3辑。
    ③李辰冬《林黛玉》,见《北平晨报》1935年5月24日。
    ④季新《红楼梦新评》,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898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引文出自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文章收于张爱玲集《流言》,见第13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此段引文出自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文章收于张爱玲集《流言》,见第15页、第12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载1944年12月上海《风雨谈》杂志第16期;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载上海1944年5月《万象》月刊;吴小如《读张爱玲〈传奇〉》,载1947年5月17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第41期。这三篇文章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分别见第44页、第17页、第58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2页,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7月。
    ②此处吕启祥的两段引文见其文章《〈金锁记〉与〈红楼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③金宏达《(红楼梦)·鲁迅·张爱玲》,文载《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6期。
    ④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载上海1944年5月《万象》月刊。此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15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⑤唐文标《张爱玲研究》第101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5月。
    ⑥参见马博良《〈倾城之恋〉、〈琉璃瓦〉评介》,载1944年1月上海《文潮》创刊号“每月小说评价”栏。此文后来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参见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②参见拙文《白流苏与林黛玉》,《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2辑。
    ③参见拙文《范柳原与贾宝玉》,《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辑。
    ④引文见张爱玲《倾城之恋》第48页,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本章引用《传奇》作品原文均出于同样的版本,随文标明页码,不另为注释。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1页,刘绍铭等合译,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0页,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②参见刘峰杰、薛雯、黄玉蓉《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内容简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载上海1944年5月《万象》月刊。此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17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④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载1944年12月上海《风雨谈》杂志第16期。另见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4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⑤水晶《替张爱玲补妆》第96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⑥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40页,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
    ⑦语出张爱玲《流言》,转引自水晶《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泛论张爱玲短篇小说中的镜子意象》,此文收于水晶《替张爱玲补妆》,见第100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刘峰杰《月光下的忧郁与癫狂——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意象分析》,《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②于青《张爱玲传——从李鸿章外孙女到现代曹雪芹》第148页至149页,台北世界书局,1999年。
    ①以上引文均出自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原载1983年11月台北《皇冠》第23卷第6期。此文收于张爱玲《对照记》,分别见第245页、第246页、第24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②见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见《红楼梦魇》卷首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余斌《张爱玲传》第41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40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⑤“以上两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忆胡适之》,原载1968年2月香港《明报月刊》第26期,见张爱玲《对照记》第10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①以上三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忆胡适之》,分别见张爱玲《对照记》第92页、第9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②张爱玲《(老人与海)译者序》,见张爱玲《对照记》第9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③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见《张爱玲文集》第4卷第13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④张爱玲《论写作》,原载1944年4月上海《杂志》第13卷第1期。此文收于张爱玲散文集《流言》,引文见第19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4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②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4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③甲戌本脂批第四回、第五回、第七回均有“淡淡写来”的侧批,第二回有“淡淡带出”的眉批,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46页、第153页、第189页、第109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俞平伯《红楼梦辩》第10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⑤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9页。
    ⑥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第112页、第11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第126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张爱玲典藏全集《怨女》第1页,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第662、6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以下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④张爱玲小说集《郁金香》第440、44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张爱玲《小团圆》第1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页,哈尔滨出版社,2006年。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61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④张爱玲《表姨细姨及其他》,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0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①这几处脂批分别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74页、第338页、第379页、第41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张爱玲《忆胡适之》,见张爱玲《对照记》第10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见《鲁迅全集》第9卷第234页、第3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④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6页、第1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①以上引文均出自张爱玲《谈看书》,见《对照记》第105页、第140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②见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十)》总第89封,载台湾《联合文学》第14卷第9期。
    ③张爱玲《小团圆》第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①张爱玲曾坦言《赤地之恋》是在“授权”之下写成,故事大纲预先已定好。见余斌《张爱玲传》第354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陈子善《(半生缘)浅说》,见《半生缘》卷首第2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870页,中华书局,1990年。
    ④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357页,中华书局,1998年。
    ⑤张爱玲《谈看书》,见张爱玲《对照记》第148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⑥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114页、第116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第561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见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38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③见《俞平伯论红楼梦》第110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④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4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⑤以上两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谈看书》,见《对照记》第148页、第10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⑥以上两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见《红楼梦魇》卷首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⑦以上两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表姨细姨及其他》,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03页、第206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①以上两处引文均出自张爱玲《谈看书》,见《对照记》第136页、第137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②张爱玲《惘然记》,见《郁金香》第46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见《红楼梦魇》卷首第3页、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④张爱玲《惘然记》,见《郁金香》第46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发表于1944年5月上海《万象》第3卷第11期,此文收于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见第13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关于《倾城之恋》的两处引文参见张爱玲小说集《倾城之恋》第22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参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4页、第1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第26、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本章引用《红楼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以下随文标明回次,不另为注释。
    ①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97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张爱玲《小团圆》第1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③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见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第18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①参见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第11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②参见张爱玲《对照记》第24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③参见张爱玲散之集《流言》第1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刘峰杰《创作个性与文学转型的误读——重读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参见《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下册[M].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3册[M].启功,张俊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4册[M].启功注释.周汝昌,周绍良,李易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4]张爱玲.倾城之恋[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5]张爱玲.郁金香[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6]张爱玲.对照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7]张爱玲.流言[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8]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9]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怨女[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10]张爱玲.张爱玲全集:秧歌[M].台北: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91.
    [1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赤地之恋[M].台北: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91.
    [12]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K].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5]一粟编.红楼梦书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胡文彬编.红楼梦叙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8][清]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M].亦邻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9][清]佚名氏.读红楼梦随笔[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0]朱一玄编.红楼梦脂评校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1]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2]金炳华.哲学大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红楼梦研究集刊编委会编.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辑至第十三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至1986.
    [14]宋广波编注.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5]唐文标编.张爱玲资料大全集[M].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
    [16]鲍吕主编.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K].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17]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金宏达.平视张爱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李欧梵.苍凉与世故[M].上海:三联书店,2008.
    [4]水晶.替张爱玲补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M].上海:三联书店,2004.
    [6]刘峰杰.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刘峰杰,薛雯,黄玉蓉.张爱玲的意象世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8]张爱玲.红楼梦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林幸谦.女性主体的祭奠Ⅱ: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唐文标.张爱玲研究[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11]水晶.张爱玲未完[M].台北: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
    [12]周汝吕.定是红楼梦里人[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13]子通,亦清,主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14]止庵,万燕.张爱玲画话[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5]胡兰成.今生今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M].台北: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
    [17]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18]陈子善,编.作别张爱玲[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19]杨泽,编.阅读张爱玲——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台北: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20]余斌.张爱玲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1]于青.张爱玲传——从李鸿章外孙女到现代曹雪芹[M].台北:台北世界书局,1999.
    [22]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3]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4]俞平伯.红楼梦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5]冯其庸,李广柏.红楼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6]冯其庸.石头记脂本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7]冯其庸.论《红楼梦》思想[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8]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9]何其芳.论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0]吕启祥.红楼寻梦:吕启祥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1]《红楼梦开卷录》,吕启祥著,陕西人民出版社,87年9月
    [32][美]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3]张庆善,刘永良.漫说红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4]孙玉明.红学:1954[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5]孙玉明.日本红学史稿[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6]沈治钧.红楼梦成书研究[M].北京:中华书店,2004.
    [37]沈治钧.中国古代小说简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38]太愚.红楼梦人物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0.
    [39]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40]白盾.红楼梦研究史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41]陈维昭.红学通史:上、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2]陈维昭.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3]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4]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M].北京:中国书店,2005.
    [45]胡文彬.台湾红学论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46]胡文彬.香港红学论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47]蔡义江.蔡义江论《红楼梦》[M].宁波:宁波出版社,1997.
    [48]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9]郭豫适.红楼梦研究小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50]郭豫适.红楼梦研究小史续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1]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3.
    [52]胡适.《红楼梦》考证[M].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5.
    [53]刘世德.《红楼梦》版本探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4]林冠夫.红楼梦纵横谈:林冠夫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5]刘再复.红楼梦悟[M].香港:三联书店,2006.
    [56]段启明.红楼梦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57]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处编.红楼梦艺术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3.
    [58]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59]李希凡.说情—红楼艺境探幽[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60]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61]梅节,马力.红学偶耕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62]宋淇.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0.
    [63]刘梦溪.红楼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4][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合译.香港:香港友联出版社出版公司,1979.
    [65][美]夏志清.鸡窗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0.
    [66][美]夏志清.中国占典小说史论[M].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98.
    [68]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9]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7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72]王国维.人间词话[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7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74][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5]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6]马振方.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7]巴金.巴金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78]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9]王建宏主编.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80]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
    [8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2]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3]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85]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6]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7]梅新林.中国哲学精神[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88][德]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8][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9][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90][希腊]亚里十多德.诗学[M].陈中梅,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泽.北京:三联书店,1986.
    [9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是什么[M].王友琴,邱希淳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公司,1988.
    [9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94][美]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5]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7]冯梦龙.冯梦龙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98]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成都:巴蜀书社,1998.
    [99]赵怡元.古代画论辑解[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100]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J].万象,1944,(5).
    [2]谭正璧.论苏青与张爱玲[J].风雨谈,1944,(12).
    [3]吴小如.读张爱玲《传奇》[N].益世报,1947-5-17.
    [4]林柏燕.张爱玲、《红楼梦》、郁达夫[J].中华文艺,1974,(4).
    [5]吕启祥.《金锁记》与《红楼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1).
    [6]萧锦绵.张爱玲·红楼梦·海上花·情意结[J].香港文学,1986,(12)及1987,(1)、(2).
    [7]金宏达.《红楼梦》·鲁迅·张爱玲[J].鲁迅研究月刊,1991,(6).
    [8]赵为民,余韶文.梦里多少半生缘——《传奇》与《红楼梦》比较谈[J].红楼梦学刊,1991,(3).
    [9]郭玉雯.《红楼梦魇》的考证意见与价值——以小处删改与后四十回问题为主[J].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996,(12).
    [10]庄信正.旧事凄凉不可听——张爱玲与《红楼梦》[J].台湾联合文学,1995,(10).
    [11]楚爱华.女性统治神话的张扬和终结——《红楼梦》和《创世纪》中两个祖母形象的文化比较[J].明清小说研究,2006,(1)
    [12]郭玉雯.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J].台湾文学集刊,2006,(2).
    [13]柯灵.遥寄张爱玲[J].读书,1985,(4).
    [14]许子东.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J].当代作家评论,2004,(3).
    [15]胡兰成.评张爱玲[J].杂志,1944,(5).
    [16]林幸谦.张爱玲:压抑处境与歇斯底里话语的文本[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1).
    [17]宋家宏.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曹七巧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3).
    [18]钱振纲.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19]李欧梵,季进,时苗.论中国现代小说的继承与变革[J].当代作家评论,2008,(1).
    [20]李欧梵.看张爱玲的《对照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21]刘峰杰.月光下的忧郁与癫狂——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意象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6,(1).
    [22]宋以朗.书信文稿中的张爱玲——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7).
    [23]林幸谦.张爱玲“新作”《小团圆》的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4).
    [24]刘峰杰.意识形态的迷雾——读柯灵《遥寄张爱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25]刘峰杰.创作个性与文学转型的误读——重读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2000,(4).
    [26]解洪祥.巨石底下的小草的呻吟——张爱玲小说之魂[J].文史哲,2001,(2).
    [27]梅新林.文献文本文化研究的融通和创新——世纪之交红学研究的转型与前瞻[J],红楼梦学刊,2000,(2).
    [28]张俊,武静寰.宝黛爱情描写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J].红楼梦学刊,1981,(2)
    [29]蒋和森.贾宝玉论[J].人民文学,1956,(6).
    [30]张新颖.日常生活的“不对”和“乱世”文明的毁坏——张爱玲创作中的现代“恐怖”和“虚无”[J].文艺争鸣,2003,(3).
    [31]陈安金.命运与命运观的哲学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2,(1).
    [32]董晔.二十世纪林黛玉研究综述[J].明清小说研究,2003,(4).
    [33]吕启祥.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和造型特色[J].红楼梦学刊,1987,(3).
    [34]刘敬析.林黛玉永恒价值再探讨[J].求是学刊,1996,(5).
    [35]刘峰杰.论张爱玲的现代性及其生成方式[J].文学评论,2004,(6).
    [36]许子东.物化苍凉——张爱玲意象技巧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37]姜洪伟.《金锁记》、《怨女》比较谈[J].江淮论坛,2004,(2).
    [38]曹书文.家族、生存和人性的悲剧——重评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9]刘锋杰.拆解“倾城”的神话——张爱玲《倾城之恋》创作意图辨[J].江淮论坛,1998,(5).
    [40]刘锋杰.物理·人情·原型——张爱玲小说的“镜象”描写[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4).
    [41]刘锋杰.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42]沈庆利.“巫女”的眼光——论张爱玲对人类本性的探索与表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43]高淮生,李春强.《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影响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4]赵莎.张爱玲与《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96,(2).
    [45]高恒文.论《传奇》与《红楼梦》的叙述艺术[J].红楼梦学刊,1999,(1).
    [46]吴敏.传统小说艺术的现代性演进——论张爱玲与《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96,(4).
    [47]路筠.世情与言情——张爱玲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神缘结[J].社会科学研究,2000,(2).
    [48]毛建勇.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与月亮意象[J].中国文化研究,1998,(3).
    [49]钱振纲.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50]林幸谦.双重意义的女性文本:张爱玲的女性主体论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2).
    [51]林幸谦.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J].社会科学战线,1998,(2).
    [52]乔向东.反驳与偏离——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1).
    [53]于青.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论张爱玲等女作家群[J].安徽大学学报,1989,(4).
    [54]刘维荣.海外张爱玲研究综述[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55]王卫平,马琳.张爱玲研究五十年述评[J].学术月刊,1997,(11).
    [56]吴小如.读张爱玲《传奇》[J].文学自由谈,1997,(2).
    [57]于青.张爱玲与中国当代文学[J].文学自由谈,1996,(4).
    [58]张树.古典小说智慧与现代生存体验的结合——张爱玲的红楼情结[J].红楼梦学刊,1999,(2).
    [59]贾平凹.读张爱玲[J].文学评论,1995,(2).
    [60]于青.张爱玲小说艺术漫谈[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61]许子东.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J].当代作家评论,2004,(03).
    [62]冯其庸.论《红楼梦》的思想[J].红楼梦学刊,2002,(1).
    [63]冯其庸.读《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2007,(5).
    [64]李广柏.《红楼梦》思想内容的再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3).
    [66]郭豫适.关于《红楼梦》思想倾向的讨论[J].学术月刊,1964,(2).
    [67]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J].红楼梦学刊,1986,(4).
    [68]刘世德,邓绍基.《红楼梦》的主题[J].文学评论,1963,(6).
    [69]杜景华.《红楼梦》第五回与全书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3).
    [70]段江丽.1949年之后《红楼梦》主题研究述评[J].红楼梦学刊,2006,(1).
    [71]舒芜.悲观主义解释不了悲剧——重读王国维《红楼梦评论》[J].文艺理论研究,1980,(1).
    [72]唐富龄.瞬间与永恒——四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识[J].红楼梦学刊,2005,(1).
    [73]李广柏.《红楼梦》与中国悲剧传统[J].红楼梦学刊,1988,(4).
    [74]白盾.《红楼梦的悲剧美与艺术风格美[J].文史哲,1882,(1).
    [75]俞平伯和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J].红楼梦学刊,1981,(3).
    [76]梅新林.“石”、“玉”精神的内在冲突——《红楼梦》悲剧的哲学意蕴[J].学术研究,1992,(5).
    [77]高淮生.王国维《红楼梦》研究的评价与反思述论[J].红楼梦学刊,2005,(06).
    [78]孙伟科.宝黛爱情悲剧的一次预演——《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的分析[J].红楼梦学刊,2001,(1).
    [79]汪道伦.《红楼梦》“注彼而写此”的艺术手法管窥[J].红楼梦学刊,1980,(4).
    [80]张庆善.《红楼梦艺术与文化》序[J].红楼梦学刊,2003,(1).
    [81]吕启祥.《红楼梦》中艺术意境和艺术典型的融合[J].红楼梦学刊,1982,(2).
    [82]段启明.《红楼梦》与中国传统美学观[J].红楼梦学刊,1983,(2).
    [83]段启明.试论曹雪芹的文学创作主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1).
    [84]刘梦溪.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历程[J].红楼梦学刊,2005,(5)、(6).
    [85]吕启祥.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和造型特征[J].红楼梦学刊,1987,(3).
    [86]李希凡.林黛玉的诗词与性格——《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83,(1).
    [87]蒋和森.林黛玉论[J].人民文学,1957,(8).
    [88]沈治钧.石头·神瑛侍者·贾宝玉[J].红楼梦学刊,2002,(03).
    [89]蔡义江.“石头”的职能与甄、贾宝玉——《石头记论佚》中有关结构艺术的一章[J].红楼梦学刊,1982,(3).
    [90]蒋和森.林黛玉论[J].人民文学,1956,(6).
    [91]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4)
    [92]饶道庆.贾宝玉与霍尔顿形象比较论[J].红楼梦学刊,2001,(4).
    [95]武汉师院中文系评论组.《红楼梦》——四大家族的衰亡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74,(1).
    [96]张庆善.解读《红楼梦》重在深入文本[J].红楼梦学刊,2007,(1).
    [97]张庆善.张新之《红楼梦》评点得失浅析[J].红楼梦学刊,1997,(6).
    [98]张俊,沈治钧.诗何以怨——《红楼梦》和《围城》的忧患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98]刘再复.《红楼梦》与西方哲学[J].书屋,2009,(2).
    [100]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1]吕启祥.老庄哲学和《红楼梦》的思辨魅力[J].红楼梦学刊,199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