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西省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的对接机制及其完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和发展。人是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诸因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确立了依托工业园办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工业园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用人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当前的职业教育难以满足工业园区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技能性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江西工业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职业教育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对当前江西省职业教育与工业园企业需求的主要对接机制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建立指标体系对对接机制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建议,对已有的主要对接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以求在政府、受训者、职业教育机构、园区企业之间形成一个良性运行的有机体系,有效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问题,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进而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s total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Human is the decisive point of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Human capital, as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elements,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Even so,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high-quality work force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ccording to the new century, Jiangxi Province establish a development idea with relying on industrial parks. Moreover, that has achieved much achievement. However, business employment showed serious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aparting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 and structure upgrading. On the one hand, its structure upgrading gradually, companies need higher-quality workfor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s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business needs for skilled labor. Lack of skilled labor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to restrict Jiangx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main anysis the current Jiangxi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meet the industrial park companies, based on va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ory. And there're questionnaires, site visits and other data collection in this paper. Thus, we can establish an index syate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actice and give advice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all of which are focus on inno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docking method. After that, there's an organic system among the government, trainee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companies in park, which can resolve the labor problems in compnies and through which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meet company labor needs. And last our social benefit can be the maximization.
引文
[1]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2]T 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Sehultz TW.Investmentin Human Capital[J].Alnerican Eeonomie Review.1961.
    [4]稚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加里·贝克尔.郭虹等译.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6]何筠.公共就业培训问题[M].南昌.科学出版社.2010.
    [7]Romer Pual."Increasing Retunrs and Long Run Growth[J]. Jounral of Poltiieal Economy.1996.
    [8]Robert 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9]周群,王大勇.人力资本的外溢性与经济增长—基于1990-2004年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李立生。略论产业结构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11]康元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6.
    [12]徐慧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0年10期.
    [13]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5期.
    [14]肖洪寿.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对接集中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15]张永良,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16]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7]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18]许和连,亓朋,祝树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19]范乾浩.论人力资本的内涵及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2期.
    [20]李蒙芭.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及特征及投资收益率[EB/OL].价值中国网.2010.7.18/2010.8.25.
    [21]武辉,王丽芳,刘立京.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析[J].中国商贸.2009年07期.
    [22]王迅.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23]李清华,李晓霞.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9年11期.
    [24]廖小官,陈东红.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实现的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07年 01期.
    [25]陈树文,李晓尘,姜海.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l期.
    [26]李彬.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厦门大学.2000.
    [27]孟大虎.大学生就业行为探究:专用性入力资本的视角[J].2005年15期.
    [28]李超.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01期.
    [29]赵同亮.陈锦锦.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30]陈顺良,潘长亮.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技术模型[J].技术经济.2004年08期
    [31]杨小娟,徐琳,熊勇刚.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优化模型[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2]张古鹏,姜学民,任龙.人力资本模型综述—基于国内学者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33]Chris Zirkle.PercePtions Vional Educators and Human Resource/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Regarding Skill Dunensions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grams.vocational and1 Technica Edueation,1998.(1):305-411
    [34]彼得·杜拉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北京:三联书店,2003.
    [35].James Bowen.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Education.Methren and Co.LtdLondon1981.(Vol1.1):2-45
    [36]彼得.圣吉.张成林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中信出版社,2009
    [37]徐德华.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判定[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8]陈明昆.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价值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15期.
    [39]刘刚.论教育券在农村职业教育投资中的可行性[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0]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1]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2]李慧琼.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及职业教育的作用浅析[J].新课程(教师).2010年08期.
    [43]项仑.浅析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44]梁忠厚,李美会.“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1期.
    [45]刘威.浅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3期.
    [46]雷世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年03期.
    [47]兰泽全,徐景德,李其中,王志亮.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8]李莉.培训效果模型解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04期.
    [49]张树新、熊伟.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50]Camilo Dagum, Daniel J. Slottje. A new method to estimate the level and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human capital with application.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1 (2000) 67-94.
    [51]朱斌,顾爱怡.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1期.
    [52]漆军,谢臣英,宋欧.英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6期.
    [53]徐伟.论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J].2009年12期.
    [54]Margaret Maurer-Fazio and Ngan Dinh. Differential Rewards to,and Contributions of,Education in Urban China's Segmented Labor Markets. Pacific Economic Review,9:3(2004):173-189.
    [55]Alan de Brauw and Scott Rozelle. Reconcil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Off-Farm Wage Employment in Rural China.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Forthcoming,1:21 (2006).
    [56]欧阳彦.以就业为导向的江西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7.
    [57]董长娥,周青振.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J].职业.2007年08期.
    [58]周青振,罗淑琴.职业教育如何与企业需求零距离[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0期
    [59]米添喜.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对接[J].西部财会.2009年10期.
    [60]高娟.对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思考[J].职业.2009年05期.
    [61]高长江.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探析及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0l期
    [62]李立生、李文雄.略论产业结构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63]康元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6.
    [64]唐燕萍.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0年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