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易学与《西游记》创作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象数易学与《西游记》创作的关系,是《西游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对“文学”、“文化/宗教”、“象数/符号”三个层面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纵贯明清、现代、当代三个历史时空,使《西游记》研究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弄清象数易学与《西游记》创作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西游记》的主题、人物、创作原理等基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从象数易学角度研究《西游记》的学者及其著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理清“象数分析”方法在《西游记》研究历史中的作用及其演变过程;其次,通过个案分析,深入剖析重点作者及其作品,从中引导出“象数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在综合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象数分析”模式,并依据这一模式对当代《西游记》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全新的解读。
     全文共分三部分十章:
     绪论部分“象数易学与中国文化‘象思维’传统”,简要介绍象数易学的基本概念、发展源流和基本原理,说明象数易学与中国文化“象思维”传统的密切关系,指出《西游记》的产生是中国文化“象思维”发展的自然结果。
     第一部分“象数易学视域下的《西游记》创作研究”包括一至七章。
     第一章“研究综述”分析了“象数分析”方法在明清、现代、当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西游记》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境遇。提出:明清时期,“象数分析”方法从萌芽、发展、鼎盛到集大成,代表了《西游记》研究的最高成就;以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现代《西游记》研究,全面抛弃“象数分析”方法,是特殊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当代《西游记》研究中“象数分析”方法的复归,是中国文化主体意识复苏的必然结果。
     第二章至第六章是个案研究,重点分析了明清至当代的五部《西游记》研究专著。《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出现了“象数分析”方法的萌芽;汪象旭《西游证道书》在“象数分析”的方面有所发展;悟一子《西游真诠》是运用“象数分析”方法研究《西游记》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悟一子以道家丹道原理为核心,结合象数易理,对小说中的人物、名称、情节、主题、结构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奠定了《西游记》“象数分析”方法的基础。悟一子的研究,直接启发了后来悟元子刘一明的《西游原旨》,也是本文提出的“六合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悟元子刘一明的《西游原旨》,是清代继悟一子陈士斌《西游真诠》之后的又一部依据丹道和象数易理诠释小说的巨著。刘一明高度评价并全面继承了悟一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在诸多细节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西游原旨》中,悟一子对象数的运用较之《西游真诠》更多、更细,涉及面更广,是《西游记》研究中运用“象数分析”方法的集大成之作
     李安纲是当代《西游记》研究领域极少数深入到“象数/符号”层面的学者之一。李氏的《西游记》研究,尽管在整体水平上没有超出明清学者的范围,但却是《西游记》研究史上“象数分析”方法复苏的标志。
     第七章“问题与思考”,在历史和个案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主体意识问题”、“不同层面研究的区分与关系问题”、“研究方法和学术标准问题”。四百年来的《西游记》研究,没有超出“文学”、“文化/宗教”、“象数/符号”三个层而。不同层而的研究在目的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可以共存并相互影响、启发。“象数分析”方法注重“象数易学”的数理逻辑与文本内容的对应关系,即逻辑与事实的统一,并依据这种一统性分析小说的创作原理,而尊重“象数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毫无价值的“封建迷信”,则是“象数分析”方法得以成立并发挥作用的前提。
     第二部分“‘六合法’——‘象数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八、九、十三章。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原创性地提出“象数分析”的基本方法——“六合法”,并依据“六合法”对当代《西游记》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讲解了“六合法”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意义。“六合法”是依据丹道和象数易学的基本原理,从六个方面综合分析小说的创作原理的一种诠释方法。“六”指理、象、数、名、事、情六个方面;“合”指“相合”。“六合”即理合、象合、数合、名合、事合、情合。“六合”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理、数、名、事、情与“象”相合,即理与象合;数与象合;名与象合;事与象合。二是任意两个或数个方面之间的相合,如理与数合;理、象、数、名相合等等。
     “六合法“的基本的原理和思路是:对“六合”中每一个要素,都通过与其他至少一个乃至五个要素之间的互通、互证,来达到对自身的正确解读。在“六合法”中,“象合”是关键,是“六合”法当中其余五个因素相互关联的枢纽。
     在方法论上,“六合法”除了强调每一要素自身在内涵上的一贯性,还特别强调其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见、互证,以期前后贯通,彼此贯通,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为自身的研究提供了“自证”的逻辑保障。
     在对《西游记》的解读中,“六合法”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互证、互见。因为“六合法”基于“天人同易”的象数体系,而象数体系本身就具有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涵纳天、地、人三才的特性和功能。
     “六合法”在“创造”与“诠释”之间架起了桥梁。从“六合法”的立场来看,研究《西游记》的创作机理和对小说的诠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创造是从无到有,从理到象、数、名、事、情;而诠释则是从有到无,从数、名、事、情反求内含的象与理。通过“六合法”对小说的诠释,找到最核心的密码和程序,可以反过来更系统、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得以创造的原理和方法。反之,在更宏观的层次上理解小说创造的原理,可以回过头来修正此前不正确、不完美的诠释。
     第九章,从“段落”和“整回”两个层次示范讲解“六合法”的运用。
     第十章,从“六合法”的视角对当代《西游记》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一,提出《西游记》作者是精通道家丹道和象数易理的专家;人文本“附录”唐僧身世故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整体现了道家月·道“取坎填离”、“后天返先天”的基本原理;三,原创性地解读人文本第98回“阿难受赂”情节,指出这一情节并非是“讽刺佛教”,而是道家丹道“取坎填离”原理的“形象化”体现;四,原创性地解读“鱼篮观音”故事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原理。
     “结论与引申”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从小说《西游记》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唐僧取经故事为“皮”;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丹道修炼内涵为“肉”;“性命双修”为“骨”;“后天”返“先天”之道为“髓”。
     从小说的创作原理来讲,《西游记》是一部用易理、丹道的“密码”或特定“语言”写成的书。如果不了解这种“密码”的基本原理和“解码”的方法,则这本书给呈现给读者的只能是文字本身在一般文学意义的内涵。反之,如果能了解写作这部书的“密码”原理及其解码的方法,则本书将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惊人面目。“六合法”就是解开《西游记》创作与诠释“密码”的钥匙。
     运用“六合法”解读《西游记》的创作原理,使我们获得了对《西游记》更为本质、更为深入、更符合文本实际的认识。这启发我们从象数易学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因此,建立基于“象数易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的中国文化诠释学,将使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得到新的视野、新的收获。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and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the novel. It not only refers to all the three lever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novel, such as "literature lever, culture/religion lever and image-numerology/symbol level and has great impact on them, but also covers different historical space and time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 the present. So, it is of important meaning to make clear the issue in order to know correctly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study on the novel such as theme, figures, principals of creation, etc, and to know correctly the research works with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on the novel.
     The researching method of this essay is as follows: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method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study of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its evolution through out the history from Ming dynasty to the present time, and analyzing the main works in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analysis in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develops a new way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analys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the novel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whole essay is divided into3parts:introductio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it gives a brief explana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developments and evolutions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and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and the tradition of image-thinking.
     The first part is the study on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in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It divided into7charters. The charter1is trying to review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study in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in history from Ming dynasty to the present tim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tudie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analysis presents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stages. The method based on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was criticized and abandoned thoroughly in modern times and was recovered to some extent until1980's.
     Among the chart2-6are in-depth researches in five different works about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Mister Li Zhuo-wu's comments on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written by Ye Zhou in the Ming Dynasty(1368-1644), presented the beginning of the analyzing method based on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Xi You Zheng Dao Shu (a book that can be used to prove the theory of Daoism) written by Wang Xiang-xu in the Qing Dynasty (1616-1911) gave an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 based on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Xi You Zheng Quan (A Real Explanation to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written by Chen Shi-bin in the Qing Dynasty (1616-1911)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classical works in the studies of the novel in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Xi You Yuan Zhi (Original Purport of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written by Liu Yi-ming in the Qing Dynasty (1616-1911) 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research on the novel in the view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Li An-gang is one of the fewest researchers in the present time whose'work can penetrated in the level of the image-numerology/symbol.
     The main idea of chart7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tudies on the novel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can coexist and be benefit from it by know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own purports and methods. And to use the method based on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there's a premise to respect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as the knowledge.
     The second part is consisting of8,9,10charters which mainly explains the "Liu He Method"(a method of studying the principles of creation of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from six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ories, symbols, numbers, names, events, feelings).
     The charter8is an explan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methods and importance of the "Liu He Method" which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Dao (way) of the Gold Alchemy and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The main idea of the "Liu He Method" is that every one of the six factors should be accor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other five factors. And because of this reason, the "Liu He Method" has the function of self-verification. It also links up the researches in macroscopic view and microscopic view and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the study of cre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novel.
     The charter9gives the examples of explaining the novel by means of the "Liu He Method". And the charter10tries to give new explanations to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studies of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Firs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uthor of the novel must be a master of "Dandao".(the Taoist theory for inner elixir) and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Second, the appendix of th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Beijing: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1991) is the organic part of the whole story that illustrates the Taoist theory for inner elixir. Third, the plot of taking Bribes in charter98is not the sarcasm to the Buddhism but the metaphor of the Taoist theory for inner elixir. For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ies of "Yulan Guanyin "(one of the32images of the Great Mercy Mantra of Guanyin Bodhisattva) illustrates the Taoist theory for inner elixir by means of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Finally, it concludes that the stories of Tang Seng's Journey is only the epidermis while the Taoist theory for inner elixir is the inner core of the whole book. Between the two of them is the image-numerological Yi studies which links the stories and the Taoist theory for inner elixir."Liu He Method" is just the key to decode the whole stories.
引文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215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93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138页。
    ①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年,第147贝。
    ②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③班固:《汉书》,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④崔振华、李东升:《中国古代历法》引言,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
    ①田合禄:《周易真原》,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黎子耀:《周易秘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
    ②张汉:《易学启门键》前言,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3
    ①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②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
    ③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①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
    ②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③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①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②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③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④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⑤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
    ①张燕、胡义成:《<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甘肃社会科学》2001第1期。
    ①陆凌霄:《论<西游记>为元代全真教道士所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②李安纲:《吴承恩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山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③刘怀下:《驳吴承恩不通金丹之道》,《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④郭健:《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作者研究》,《求索》2006第6期。
    ⑤胡义成:《论元代全真道士史志经创编的小说<西游记>初稿》,《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5期。
    ①郭健:《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作者研究》,《求索》2006第6期。
    ②郭健:《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作者研究》,《求索》2006第6期。
    ③曹炳建、齐慧源:《〈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李安纲:《苦海与极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6负。
    ①胡适:《胡适学术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99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32页。
    ①诸葛志:《〈西游记〉主题思想新论》,《浙江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②田同旭:《〈西游记〉是部情理小说——(西游记)主题新论》,《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③萧相恺:《<西游记>宗教文化的随意性》,《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④王前程:《<西游记>的情欲观及其文化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⑤胡莲玉:《<西游记>主题接受考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3期。
    ⑥苟波:《试谈<西游记>的道教内涵》,《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①宋谋:《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弹?》,《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②胡淳燕:《试析清代的<西游记>道教评点本》,《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①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19页。
    ②李安纲:《<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③郭健.《<西游记>为何不能是“证道书”》,《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④《性命主旨》,《藏外道书》第9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32页。
    ①郭健:《<西游记>与“金丹大道”》,《华东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第2期。
    ②郭建:《<西游记>“真经”与道教<真经歌>》,《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③郭建:《<西游记>“真经”与道教<真经歌>》,《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①郭健:《<西游记>与“金丹大道”》,《华东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②刘尚云:《<西游记>中的佛光禅影》,《语文学刊》2006年第5期。
    ③蔡相宗:《从佛教唯识宗谈<西游记>中沙僧形象》,《时代文学》2008第6期。
    ①李洪武:《论<西游记>对禅宗以牛说法思想的继承》,《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②朱恒夫:《<西游记>艺术化了的心学》,《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③王欢,竺洪波:《也说“求放心”说与百回本<西游记>大旨——兼与石钟扬先生商榷》,《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冯巧英:《论<西游记>的心性说主题》,《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⑤杨俊:《<西游记>与“心学”新论》,《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①李舜华:《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②李舜华:《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③陈洪:《<西游记>心猿考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李安纲:《孙悟空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⑤杨光熙:《<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前身是“驴”》,《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
    ⑥吴冰洁,王琼:《从“石”到“玉”,从“猴”到“人”——浅析孙悟空、贾宝玉之异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年第3期。
    ⑦李新灿:《宋江与孙悟空形象探析》,《汉江论坛》2008第12期。
    ⑧李洪武:《唐僧三个徒弟名字的佛学含义》,《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⑨姚立江:《金色猪与河伯——也谈猪八戒形象的原型》,《文史知识》1990年第2期。
    ⑩张锦池:《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97第2期。
    ①(清)刘一明:《西游原旨》,清嘉庆二十四[1819]年护国庵版。
    ②(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③南怀瑾:《禅海蠡测》,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
    ①(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一,《道书十二种》,第522-526贝。
    ②(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535-549页。
    ③(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528-535页。
    ④(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549-551页。
    ⑤(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一,《道书十二种》,第522页。
    ①《周易参同契》有“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之句。见刘一明《参同契经文直指》,《道书十二种》第44页。
    ①见刘一明《道书十二种》,第44页。
    ①李安纲:《李安纲批评西游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卷首语第4页,
    ②刘怀玉:《驳吴承恩不通金丹之道》,《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③李安纲:《李安纲批评西游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卷首语第14页。
    ①李安纲:《李安纲批评西游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②郭健:《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作者研究》,《求索》,2006年第6期。
    ①李安纲:《<西游记>主旨辨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①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①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2-123页。
    ①吕洞宾《敲爻歌》,见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492页。
    ①《性命圭旨》,北京白云观翻印本,第78页。
    ①郭健:《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作者研究》,《求索》2006年第6期。
    ①张燕、胡义成:《<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①《李安纲批评西游记》上卷,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①朱恒夫:《<西游记>艺术化了的心学》,《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②见刘一明《道书十二种》第369页:“凡俗欲求天上宝,寻时须用世间财”
    ①(唐)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续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②(宋)叶廷圭撰,李之亮点校:《海录碎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①(明)梅鼎祚纂辑,田璞、查洪德校注:《青泥莲花记》卷一,记禅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②(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五一,万有文库本,第881页。
    ①(清)俞正燮撰,涂小马等校点:《癸巳论稿》卷十五,《观世音菩萨传略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515页。
    ①吴承恩:《西游记》第1回,第6页。
    1、《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与《古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1987-1991年)所收《西游记》(影印本)九种:《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评本)《新镌全像西游记》(杨闽斋本)《新镌出像古本西游证道书》(汪澹漪笺评本)《西游真诠》(陈士斌笺评本)《唐三藏出身全传》(阳至和《西游记传》)《西游原旨》(刘一明笺评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2、新校整理排印本《西游记》七种:世德堂本《西游记》(郭豫适前言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李卓吾评本《西游记》(徐朔方前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汪澹漪评本《西游证道书》(黄永年前言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陈士斌评本《西游真诠》(沈习康前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张书坤评本《新说西游记》(李汉秋序本),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朱鼎臣本《西游释厄传》(陈新整理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杨致和本《西游记传》(陈新整理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刘大均.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8.
    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4.
    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5.
    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侯敏.易象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5.
    崔振华、李东升.中国古代历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田合禄.周易真原[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黎子耀.周易秘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张汉.易学启门键[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
    (汉)班固.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4.
    (宋)张伯端.悟真篇[A].道藏第四册[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元)李道纯.中和集[A].道藏第四册[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明)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
    性命圭旨[A].藏外道书(第9册)[C].成都:巴蜀书社,1992.
    唱道真言[A].藏外道书(第10册)[C].成都:巴蜀书社,1992.
    王重阳.王重阳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马钰.马钰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丘处机.丘处机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丘处机著, 陈克炯、陶国良、何士龙译注.养生四书[M].湖北:崇文书局,2004.
    萧天石.道德经圣解[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陈撄宁.道教与养生[M].北京:华文出版社,1989.
    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 《抱朴子内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唐)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续玄怪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宋)叶廷圭撰,李之亮点校.海录碎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明)梅鼎祚纂辑,田璞、查洪德校注.青泥莲花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明)宋濂.宋学士文集[M].万有文库本.
    (清)俞正燮.癸巳论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南怀瑾.禅海蠡测[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
    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李安纲.苦海与极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李安纲.李安纲批评西游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M].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第三册[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日)中野美代子,王秀文等译.《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M].世界汉学论丛[Z].北京:中华书局,2002.
    李建东.《西游记》的佛教思想[J].河南社会科学1997,(2).
    李忠明.《西游记》“游戏”背后的深层内涵[J].明清小说研究2002,(2).
    郭健.《西游记》为何不能是“证道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郭健.《西游记》与“金丹大道”.华东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郭建.《西游记》“真经”与道教《真经歌》[J].社会科学研究2001,(4).
    李洪武.《西游记》与禅宗[J].昌潍师专学报1997,(3).
    陈文新、韩霄.《西游记》与神魔小说风格类型之探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胡莲玉.《西游记》主题接受考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4,(3).
    王新建.《西游记》主旨探微[J].学术交流2003,(7).
    李建东.《西游记》的佛教思想[J].河南社会科学1997,(2).
    张广庆.《西游记》佛教文化阐释[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4).
    李安纲.《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杨方岗.《西游记》文化自觉载体透视[J].运城高专学报1996,(3).
    朱恒夫.《西游记》:艺术化了的心学[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杨俊.《西游记》与“心学”新论[J].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王海梅.《西游记》中的般若空观[J].山东电大学报2004,(2).
    刘尚云.《西游记》中的佛光禅影[J].语文学刊2006,(5).
    宋珂君.《西游记》中的芸芸众生及其佛教文化渊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刘辰莹.《西游记》中三教地位辨析[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李安纲.《西游记》主旨辨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4).
    萧相恺.《西游记》宗教文化的随意性[J].明清小说研究1999,(4).
    陈金宽.《西游记》宗教修行内景探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李安纲.《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郭健.阿赖耶识、元神与集体无意识[J].贵州社会科学2006,(2).
    胡小伟.藏传密教与《西游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4).
    贾三强.禅门心法——也谈《西游记》的主题[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4).
    郭健.道教内丹学的佛教观探微[J].宗教学研究2004,(1).
    郭健.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作者研究[J].求索2006,(6).
    郭健.道教内丹学与中国文化关系析略[J].宗教学研究2005,(1).
    刘仲宇.道教想象力对文学的滋润——略论神魔小说和道法的关系[J].中国道教1996,(1).
    黄慧敏.佛、道在《西游记》中的地位——试述《西游记》的宗教意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花三科.佛表道里儒骨髓——《西游记》管窥再得[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王增斌.机心灭处诸魔伏自证菩提大觉林[J].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张乘健.略论《西游记》与道教[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王平.论《西游记》的原旨与接受[J].东岳论丛 2003,(5).
    陈洪、陈宏.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J].文学遗产2003,(6).
    冯巧英.论《西游记》的心性说主题[J].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王志尧、仝海天.论《西游记》的主旨[J].南都学坛1995,(2).
    连遥.论内丹学体系的逻辑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唐松波.设象比喻形神皆妙[J].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隋国庆、郭志敏、隋幸华.神话与自然科学的结晶[J].云梦学刊2005,(2).
    苟波.试谈《西游记》的道教内涵[J].宗教学研究1999,(4).
    宋谋.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弹[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王圣乙.四众五行合三藏——谈五行学说在《西游记》中的体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4).
    潘富恩.谈阳明心学与《西游记》的心路历程[J].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曹炳建.仙界道门的荣幸与尴尬《西游记》道教思想论略[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石麟.心猿意马的放纵与收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2).
    常大群.修金丹得生命自由继圣学进人类文明[J].中华养生保健2005,(3).
    潘慎、王晓珑.修身 炼性 悟空 正心 澄心 无心[J].运城高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李安纲.一心与六贼[J].佛教文化2002,(Z1)
    宋珂君.阴暗心理的象征《西游记》中的妖魔及其佛教文化寓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李智瑛.由《西游记》小窥中国佛道信仰的兼容性[J].上海工艺美术2003,(1).
    王前程.游戏形式中的精神突围——《西游记》对封建正统文化的消解[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杜贵晨.《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从神秘数字出发的文学批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郭健.《西游记》真经与道教《真经歌》[J].社会科学研究2001,(4).
    秦川.试论《西游原旨读法》的地位及其影响[J]明清小说研究2007,(1).
    郑志明.灵剑子的内丹说——读《长春真人西游记》[J].宗教学研究2004,(3).
    张燕,胡义成.《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1,(1).
    郭健.《西游记》对佛道典籍的袭用现象[J].求索2007,(1).
    胡淳燕.《西游记》道教评点本再解读[J].东方论坛2006,(3).
    蔡铁鹰.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J].晋阳学刊2005,(4).
    袁世硕.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解读[J].文史哲2003,(4).
    胡义成.澳籍华裔学者柳存仁先生近年《西游记》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成晓辉.论《西游记》的佛学意蕴[J].求索2006,(4).
    郭健.建国以来《西游记》主题研究述评[J].江淮论坛2004,(2).
    张天星.论《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评语与李贽思想的矛盾——兼论该评本的评者归属问题[J].江淮论坛2007,(1).
    王齐洲.论明人对《西游记》的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2004,(1).
    竺洪波.鲁迅、胡适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五四”时期《西游记》学术史论之一[J].明清小说研究2005,(1).
    苟波.“神魔小说”中的仙与道[J].宗教学研究2001,(4).
    谢南斗.《西游记》的道教养生阐释[J].中国文学研究2007,(2).
    申喜萍.《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艺术特征[J].宗教学研究2006,(4).
    李舜华.东方与西方——异域视野中的《西游记》[J].学术交流2001,(1)
    王新建.从《西游记》成书过程及结构看其主旨[J].人文杂志2003,(3).
    宋守鹏、孙石月.刘一明道教教育思想初探[J].中国道教1996,(4).
    李远国.长春济世有奇功——论邱处机对全真道的贡献[J].中国道教1997,(1).
    宋克夫.吴承恩与明代心学思潮及《西游记》的著作权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易翔宇.心化“西游”[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苟波.“尘世磨难”故事与道教的修仙伦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王冉冉.“内丹”道派与《西游记》在清代的文本阐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胡义成.“内证”显示元明全真道士是《西游记》创作主体[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越南)谢氏映风.《西游记》的佛学阐释[J].东南学术2007,(5).
    黄卉.《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解读[J].古代文学2007,(2).
    吴光正.《西游记》的宗教叙事与孙悟空的三种身份[J].学术交流2007,(11).
    郭健.《西游记》对佛道典籍的袭用现象[J].求索2007,(1).
    张广庆.《西游记》佛教文化阐释[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4).
    徐乃为.《西游记》题旨新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郭健.《西游记》为“证道书”之说再认识[J].江汉论坛2009,(5).
    张平仁.《西游记》五行思想评析[J].明清小说研究2009,(1).
    王学钧.《西游记》与佛教——世俗性叙事观点[J].学术交流2007,(11).
    胡义成.《西游记》主旨研究的新视角——元代丹学《西游记》创作史研究系列文章之一[J].华东电子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胡胜、赵毓龙.从《心经》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地位变迁看小说意蕴的转换[J].社会科学辑刊2009,(5).
    蔡相宗.从佛教唯识宗谈《西游记》中沙僧形象[J].时代文学2008,(6).
    吴国富.从全真教思想看猪八戒的懒.[J]前沿2008,(6).
    吴淳燕、王慧.从心学到朱学——清代《西游记》评点传播的另一走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4).
    周加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下的唐僧[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6).
    许振东.胡适和鲁迅之《西游记》“游戏”说值得商榷——从眼泪的悲情视域重新解读《西游记》[J].河北学刊2010,(1).
    郭健.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西游记》中的佛教现象透视[J].社会科学家2007,(1).
    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评周方银的《解码西游记》[J].博览群书2009,(2).
    胡胜、赵毓龙.另类的评点——抄本《西游记记》批语试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8,(1).
    李洪武.论《西游记》对禅宗以牛说法思想的继承[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6).
    竺洪波.论《西游记》多元价值系统[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4).
    杨峰.明清时期“佛教与《西游记》的关系”研究综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9).
    胡淳燕.试析清代的《西游记》道教评点本[J].宗教学研究2007,(1).隋国庆.西游记与道教文化[J].中国宗教.2007,(10).
    薛梅.心学视野下的《西游记》研究《西游记》与阳明心学之关系研究述评[J].明清小说研究2009,(2).
    吴光正.性功修炼与《西游记》的叙事架构[J].北方论丛2008,(1).
    王欢,竺洪波.也说“求放心”说与百回本《西游记》大旨——兼与石钟扬先生商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周桂峰.一部探幽发微的力作——评蔡铁鹰《西游记》的诞生_[J].明清小说研究2008,(3).
    蔡相宗、李荣昌.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的唯识学解读[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刘再复.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J].读书2009,(12).
    邬国义.再谈鲁迅诗“西游演了是封神”——对倪墨炎先生的一个回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宁稼雨.《西游记》主人公形象的原型精神.南开学报1999,(4).
    童德彦、成伟珍.《西游记》成书地与孙悟空的由来.华夏文化1995,(2).
    苏兴.《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妖精自称“外公”试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1).
    赵旭.白龙马形象浅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
    蔡相宗、李昌荣.从佛教唯识宗看《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佛教文化2002,(1).
    郭明志.刀圭与《西游记》人物的别名代称.求是学刊1997,(2).
    郭子冉.论魔怪问题.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3).
    郭子冉.论孙悟空典型形象的寓意.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6,(3).
    冯秀梅.浅析《西游记》中师徒的人格分离.心理世界1997,(2).
    王圣乙.四众五行合三藏.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4).
    郑金梅.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与禅宗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4).
    王新建.孙悟空人物设计褒贬的佛学释疑.陕西广播大学学报2001,(3).
    李安纲.孙悟空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李舜华.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日)中野美代子撰,王红、李安纲译.孙悟空与金与火.河东学刊1998,(3).
    李桂奎.论《西游记》取经队伍的哲理构成与角色意蕴.学术交流2003,(12).
    段风丽.“奥兹国的巫师”与《西游记》比较研究.世界文学评论2007,(1).
    田进.《西游记》三徒弟形象新解.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
    陈洪.《西游记》心猿——考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葛星.《西游记》中“龙”形象的传统文化审视.齐鲁学刊,2009,(5).
    周秋良.《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船山学刊2008,(4).
    杨光熙.《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前身是“驴”.学术月2009,(4).
    杨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佛教与《西游记》的关系”研究综述.明清小说研究2008,(1).
    张清.20世纪欧美汉学界中国明代“四大奇书”研究概览.学术前沿2007,(00).
    吴冰洁、王琼.从“石”到“玉”,从“猴”到“人”——浅析孙悟空、贾宝玉之异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3).
    马广勒.从东西文化差异透视美国版“美猴王”.电影评介2008,(22).
    李棘.从孙悟空的经历看《西游记》中佛与道的辩证关系.沈阳大学学报2008,(4).
    李洪武.从唐僧的钵盂看《西游记》的般若空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朱兰芝、刘晶.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评《西游记》研究中的所谓孙悟空“家乡”之争.山东社会科学2007,(6).
    朱全福.论“四大奇书”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成因.明清小说研究2009,(4).
    杨林夕.论《西游记》中人间国度的女性.兰州学刊2010,(2).
    刘卫英.明清小说宝物描写的形态与功能.明清小说研究2008,(3).
    毛成蕊.浅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文学教育2010,(1).
    颜廷亮.如何看《西游记》中猴行者出生地的东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李新灿.宋江与孙悟空形象探析.汉江论坛2008,(12).
    樊庆彦.孙悟空的名号与《西游记》的主旨.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林宪亮.孙悟空官职——弼马温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1).
    董国炎、刘明坤.孙悟空新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8,(1).
    程世和.孙悟空形象的精神批判——兼评20世纪后期对悟空形象的政治化读解.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李洪武.唐僧三个徒弟名字的佛学含义.运城学院学报2008,(3).
    伏涤修.西游取经故事的主旨演变与玄奘身世安排的嬗变.烟台大学学报2009,(2).
    张祝平.《西游记》对佛教四大部洲方位的改造.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李安纲.《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苏兴遗著,苏铁戈整理.《西游补》中破情根与立道根剖析.北方论丛1998,(6).
    孙华先.《西游记》取经故事中的重复现象.南京高师学报1998,(1).
    苟波.道教与“神魔小说”的结构.宗教学研究1997,(2).
    刘宏彬.关于《西游记》艺术符号解码的三种主要方式.武钢职业大学学报1999,(3).
    曾宪文.脚后跟与紧箍儿.川东学刊(高教研究专号)1997,(4).
    乐云.论《西游记》的叙事结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兰拉成.论《西游记》前七回与西天取经故事之关系.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3).
    张世宏.谈小说《西游记》结构的两点失误.江淮论坛2001,(4).
    李安纲.唐三藏八十一难考源.运城高专学报2005,(3).
    杨义.中国叙事结构的还原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7,(6).
    尹海良.“紧箍咒”与“金箍咒”词形词义考察.社会科学论坛2009,(11).
    杨新亭.犯中求避:《西游记》情节美学初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宋锦平、孔飞.原型的结构性:置换变形性.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
    曹炳建、齐慧源.《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程毅中、程有庆.《西游记》版本探索.文学遗产1997,(3).
    李安纲.《西游记》与全真道文化.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曹炳建.《西游记》中所见佛教经目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胡小伟.藏传密教与《西游记》——蔡铁鹰《<西游记>成书研究》续论.淮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侯会.从“乌鸡国”的增插看《西游记》早期刊本的演变.文学遗产1996,(4).
    苟波.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人物形象来源.宗教学研究1996,(4)
    俞士铃.佛教发展与西游故事之流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3)
    唐晓军.甘肃省图书馆藏《西游原旨》及其相关问题.丝绸之路2001,(S1)
    马旷源.鲁迅辑《西游记》神话源流.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吴圣昔.评《再论(西游记〉的祖本是(西游释厄传)》.宁夏大学学报1996,(3).
    张锦池.说朱本是晚于世本和杨本的三缀本——《西游记》版本源流考论之二.北方论丛1997,(1).
    兰拉成.“以意逆志”:从儒道佛对《西游记》渗透臆测其成书过程.江淮论坛2005,(3).
    李安纲.唐三藏探源.晋阳学刊1995,(3).
    李小荣.《西游记》白鼠求婚故事考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3).
    胡胜.关于《西游记》世德堂百回本的创新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苗怀明.两套西游故事的扭结——对《西游记》成书过程的一个侧面考察.明清小说研究2007,(1).
    杨光熙.《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西游记》中救赎主题的发展与演变.浙江社会科学2009,(9).
    李洪甫、李熙、沈海玲.人文本《西游记》的疏失和讹误初勘.明清小说研究2009,(4).
    王晓云.《西游记》定身法素材源于西藏探析.明清小说研究2008,(1).
    曹炳建.《西游记》世德堂本研究二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李蕊芹.《西游记》在明代的文本传播.社会科学辑刊2008,(5).
    赵红娟.《西游记》与《西游记》关系新探.浙江学刊2006,(4).
    杨绍固.从“石生人”神话看《红楼梦》对《西游记》美学思想的继承.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4).
    杜贵晨.从“西门”到“贾府”——从古代拆字术、西方观念说到《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李爽学.从《贤愚经》到《西游记》——略论佛教“祗园”母题在中国叙事文学里的转化.中国图书评论2009,(11).
    李小龙.从回目的比勘试探《西游记》版本问题.明清小说研究2009,(1).
    左芝兰.对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的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07,(5).
    赵言超.复制与变体——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里罗刹吃人故事在中国的流传.安徽文学2009,(5).
    赵红娟.黄周星道士身份与《西游证道书》之笺评.文献季刊2009,(4).
    胡义成.今本《西游记》定稿前的创作冲刺——论明代中期民间秘密宗教对“西游 故事”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2010,(4).
    杨杨.荆棘何况,象罔何用,心品何境?——木仙庵谈诗与全书立象追求的点题(《西游记》美学问议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苗怀明.两套西游故事的扭结——对《西游记》成书过程的一个侧面考察.明清小说研究2007,(1).
    周燕玲.略论中国门神的演绎.艺术·生活2007,(2).
    闫润英.梦想颠倒嘲世情《西游补》研究.山西广播大学学报2009,(6).
    王芳.明代神魔小说编创研究述评.安徽文学2008,(7).
    左芝兰.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的接续和衍生方式.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纪德君.明清神魔小说编创方式及其演变.学术研究2009,(6).
    曹炳建.清代版本《新说西游记》探幽(下).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吴圣燮.清刻《西游真诠》版本研考——《西游记》版本史之一.明清小说研究2007,(4).
    房春草.相似的神统,不同的幻像——《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宗教思想的比较.明清小说研究2009,(1).
    曹炳建.新发现的《西游记》资料及其解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胡义成.元代全真教《西游记》形成的文化背景——《西游记》创作史论纲之一.湖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
    李建武.再考《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明清小说研究2008,(4).
    曾礼军.中国古代小说中“离恨天”释意.中华文史论丛2010,(1).
    (美)安东尼.C.Y,赵鑫虎译.《西游记》诗词功能考辨.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公孙树.《西游记》诗词破解.中国气功科学1999,(1).
    李安纲.论《西游记》诗词韵文的金丹学主旨.晋阳学刊1996,(3).
    康金声.《西游记》中诗词的使用.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王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诗词作用的异同.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