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观念下产生的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作为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和政治体系运行的合法性基础,政治认同既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实践。意识形态作为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政治体系的深层结构。它指导着政治体系的建构和运行方向,通过对人类共有的追求与美好未来进行描绘与论证,为认同主体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与合法性论证,从而影响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政治认同感。意识形态是政治体系获得支持与认同的重要手段,是影响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品格及其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
     在当今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阶层发生了新的分化,利益和价值观不断趋于多元化,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突出。人们政治认同的内容与重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既有公民政治认同的良性发展,也出现了政治组织认同弱化、政治制度认同式微、政治运作认同削弱、意识形态认同危机等政治认同弱化的现象。而公民较低的政治功效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等绩效认同中的问题、分配制度上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政治制度的不规范等制度认同中的问题和意识形态认同中的问题是导致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弱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于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更易引发政治认同弱化。
     为此,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增强意识形态的时代性;维护大众的利益,推进利益认同;加强制度性建设,促进制度认同;完善价值观教育,巩固意识形态认同。增强政治认同不仅要注重价值规范的层面,还要夯实政治认同的社会支撑体系,不断强化我国当前政治认同的社会基础。
As political life's import content, Political identity is the people of the emo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certain political culture and consciou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n existing political system. As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members and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for any functioning political system, It is a kind of individual heart condition and real political practice. Ideology as systematized and theorized concept system reflecting a certain social group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It is deep structure of political system. It guides construction and moving direc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Through depicting and demonstrating to human mutual pursuit and bright future. It provides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validity argumentation for approval subject's needs, therefore affecting people political identity. Ideology is important means and valuable resources of political identity. Marxism internal theory character an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it in Chinese modernization process have decided Marxism is the core element affecting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Contemporary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lobal context, Social stratum appears new differentiation, the interest and value constantly tends diversity,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re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The content and focus of People's political identity has changed, which has benign development, also has experienced weaken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dentity、decline of political system identity、weaken of political operation identity and crisis of ideology identity. The questions in performance identity such as the lower citizen political efficacy and the strong 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questions in system identity for example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nonstandard political system to some exten、the questions in ideology identity are main reasons causing weaken of political identity. Because ideology identity is the core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crisis of ideology identity easily lead to weaken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refore, we should continuously promote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o enhance ideological epochal character; maintain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to the interest recognition,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 to the institution recognition, perfect the value view educ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ideological identity. Enhancement of political identity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 value norm level, but also tamp the idea of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social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引文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①[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M].叶林 王宏周 马清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42.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8.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8.
    ② W.J.M.MacKenzie,Political Identit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8.
    ③[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6.
    ④[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⑤[英]弗兰克·帕会·‘马克斯·韦伯[M].刘东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3.
    ⑥[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⑦[德]尤尔很·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①[法]让一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0.
    ②[加]查尔斯·泰勒.自我认同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32.
    ③ W.J.M.MacKenzie.Political Identit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8.
    ④ Anne Norton.Baltimore.Refle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⑤ Leonie Huddy.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Political Psychology,Vol.22.No.(Mar.2001),pp.127-156.
    ⑥ Chantal Mouffe,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Identity.The Identity in Question.October.Vol.61,(Summer,1992),pp.28-32.
    ⑦[德]尤尔很·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为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80.
    ⑧[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9.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5.
    ②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23-41.
    ③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24-25.
    ①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6.
    ②邢玲,高信奇.公共政策合法性及其危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5):62-65.
    ③上海市政治学会主编.政治认同与礼会和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1-192.
    ④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⑤方旭.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104-105.
    ①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9.
    ① 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M].Rout ledge,2004:7.
    ②[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02.
    ③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67.
    ① See David. L. Sills Editor.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um15. Copyright [c] 1968. by Crowell Collier and Macmillan. INC.p.250.
    ②[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1.
    ③[德]尤尔很·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④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北京三三联书店,1998:298.
    ⑤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⑥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
    ⑦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5.
    ⑧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433.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34.
    ②[英]埃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J].周红云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2):36.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0:129.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58.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⑥[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8.
    ②[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6.
    ③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0-111.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501.
    1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5):19.
    2董雅华.政治认同:合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3):7.
    3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19-20.
    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10.
    ①[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8.
    ②[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7-78.
    ③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基于价值分析的视角[D].陕西师范大学,2010:23.
    ④丁忠甫.论政治认同与合法性的关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6):59.
    ⑤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56-57.
    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2.
    ②[美]安冬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64.
    ③[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8.
    ①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48-50.
    ②林伟键.国家凝聚力---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48.
    ③ E. B. Taylor:Primitive Culture, e, London,1871.
    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3.
    ②转引自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3.
    ③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一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4): 50.
    ④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铣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164.
    ⑤ Robert N. Bellar, The Habit of Heart, New York:Harbroke Ltd.1985.200-201.
    ③[英]埃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J].周红云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2):37.
    ② Charles Taylor.The Polities of Recognition.in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P231.
    ③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P192.
    ④盂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24.
    ①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17.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①[美]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9.
    ①[美]戴维·伊斯顿.儿童的早期政治社会化过程--对民主参政概念的接受[J].国外政治学,1985(2):35.
    ②[美]罗伯特·道森.政治系统与政治社会化[J].永清译.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88(3):1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②[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6.
    ③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1):128.
    ①刘军,富萍萍.组织认同的心理基础剖析[J].经济界,2004(6):24.
    ②[美]罗伯特·道森.政治系统与政治社会化[J].永清译.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88(3):11.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85.
    ④[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87.
    ①[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6.
    ②[英]维尔.论美国政治[M].王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5.
    ④[德]尤尔很·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5.
    ⑤[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68.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19.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2.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08-609.
    ②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57.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55、58.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8.
    ②此部分参见拙文范迎春.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1.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①[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54.
    ②[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13.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
    ④宋惠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⑤[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
    ①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99-200.
    ②[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
    ①[日]山口定.政治体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216.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吴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84.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53.
    ④常士阎.东南亚国家政治认同的转折与政治建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9-16.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
    ②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9.
    ③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
    ④[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45.
    ⑤张秀琴.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制度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7-50.
    ①[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31.
    ②转引自郭国祥.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的儿点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11(4):1.
    ③[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39.
    ④转引自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5-136.
    ⑤[美]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3.
    ⑥杨海蛟.政治意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313.
    ①华家彻(Herber Waltzer)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中的信仰与行动[J].宪政思潮,1975(31):135.(中国台北)
    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45.
    ③[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4.
    ④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12.
    ①[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M].叶林 王宏周 马清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4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08.
    ④[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②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7.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9.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①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②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③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④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①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97.
    ②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9.
    ③卫兴华、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⑤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9.
    ①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②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③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3.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25.
    ①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13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9.
    ①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②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④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⑤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陈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3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①[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1.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礼,1991:1301.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④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②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0.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6.
    ④董雅华.政治认同-合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3):7.
    ①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5.
    ②管廷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认同的实现逻辑[J].求索,2011(5):58.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29.
    ④[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29.
    ⑤[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8.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②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③ Sheldon Stryker, Timothy J.Owens, and Robert W.White:Self.Identity.and Social Movements[J].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9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③[法]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85-386.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24.
    ⑤[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5.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7.
    ①韩源、张华春、邓攀.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指导思想一元化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13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4.
    ②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152.
    ①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
    ②胡绳全书(笫3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7.
    ③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三联书店,2008:485-486.
    ①张灏.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A].封祖盛.当代新儒家[C].北京:三联书店,1989:58.
    ②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59、72.
    ③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④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16.
    ⑤任平.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的现代性路径[J].江海学刊,2005(3):26.
    ①贺来.“现代性”的反思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J].求是学刊,2005(1):58.
    ②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17.
    ③ Andrew vincent当代意识形态[M].罗慎平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154.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60.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30.
    ①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32.
    ③[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41.
    ①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89.
    ②以上参见拙文范迎春、李清聚.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8.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①陈嘉明.理性与现代性---兼论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2004(5):5.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0.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④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5(4):56.
    ③ 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M]. New York:Rout ledge.2004:7.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544.
    ③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闸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
    ①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2):22.
    ②张雄.重视历史转折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3):22.
    ③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32-433.
    ④衣俊卿.转型的双重性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十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J].北方论从,1995(4):3.
    ①韩庆祥.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J].现代哲学,2002(3):27.
    ②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鸟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48.
    ①[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编泽.上海:华夏出版社,2003:204.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2-103.
    ③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基于价值分析的视角[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41
    ① Inglehart.After 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43 in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M].1997.
    ②陆学艺、景天魁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46-47.
    ③ Davis. Deborarh S.,2000,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④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
    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
    ②[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M].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③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1.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①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6.
    ②[美l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0-41.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N].学习时报,2010-8-30.
    ①陈章龙等著.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
    ②杨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3):40.
    ③[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69-270.
    ④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56.
    ⑤[英]弗兰克·帕会.马克斯·韦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26.
    ①[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11.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8.
    ③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今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8.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0.
    ②[捷]奥塔·希克.第三条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现代工业社会[M].张斌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8.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上海:复日大学,2006.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4.
    ①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政治学研究,1998(1):38.
    ②[关]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1.
    ③聂运麟.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45.
    ④[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5.
    ⑤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连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05-207.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8.
    ①[波]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18.
    ②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J].淮阴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716.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M].李宛容译.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374.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58.
    ①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J].淮阴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717.
    ②[法]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9.
    ③南京大学社会学、南京市舆情调查分析中心编.听民声、察民情、解民优---来自全国八大城市的舆情调查报告[EB/OL].新华网,2004-04-09.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3.
    ②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D].上海:复旦大学,2003:138.
    ③孙永芬.从公民政治心态探析我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路径[J].岭南学刊,2009(1):34.
    ①孙永芬.从公民政治心态探析我围政治发展的逻辑路径[J].岭南学刊,2009(1):34.
    ②孙永芬.从公民政治心态探析我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路径[J].岭南学刊,2009(1):36.
    ③孙永芬.从公民政治心态探析我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路径[J].岭南学刊,2009(1):37.
    ①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3.
    ②[法]米歇尔·克罗齐.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86.
    ③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2005(3):59.
    ①杨清涛.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4.
    ②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休[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14142/1260355.htn.l
    ③杨敏.群体性事件之政府答卷[J].决策.2009(1):18.
    ④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⑤杨清涛.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7.
    ⑥互动百科“群体性事件”词条[EB/OL]. http://www.hudong.com.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00.
    ①聂立清.我国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调查[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34.
    ②候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J].淮阴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714.
    ③于昆.社会变革、观念多元与价值认同---基于东北地区青年政治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7):58.
    ①张华.1996-2001:山东青年政治态度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2(4):32.
    ②杨圣科,汪勇.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频繁参与宗教活动堪忧[J].党员之友,2002(6):22.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59.
    ①高鹏程.政治利益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9.
    ①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9.
    ②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0.
    ①[美]莫里斯·罗森堡等.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孙非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7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9.
    ③郑杭生.当代中国城市和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④[美]安东尼·奥罗姆等.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96.
    ①何平立.认同感政治:西方新社会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9):66.
    ②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一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4): 50.
    ③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挑战及应对机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104.
    ④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心理分析及应刘策略[J].公安研究,2010(2):96.
    ①马俊峰,宁全荣.公正概念的价值论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8(4):52.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5.
    ②谷亚光.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原因及治理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64.
    ③谷亚光.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原因及治理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68.
    ①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6.
    ②李秋高.罢免制度与弹劾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全国人大罢免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7(4):28.
    ③程波辉.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弱化原因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3):22.
    ④[英]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M].胡晓进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5.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②刘吉.以资本的力量推动文明进程[N].社会科学报,2007-07-19(3).
    ①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6.
    ②[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M].达巍,潘剑,刘勇,时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31.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6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84.
    ②以上参见拙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反思---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34.和风险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审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8-62.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2-103.
    ④高宣扬.鲁曼: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设计师[N1.社会科学报,2007-07-12(6).
    ⑤荆学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5):62.
    ①[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
    ②[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0.
    ③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02.
    ④黄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J].学海,2008(3):5-6.
    ⑤何怀远.意识形态内在结构浅论[J].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16.
    ①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秋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75.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47.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40.
    ②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4.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佟德志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35-236.
    ②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72.
    ③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J].江海学刊,2007(1):35.
    ④[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49.
    ①张浚.实证合法性概念及分析框架在欧盟研究中的应用[J].欧洲,2001(2):6-1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③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249.
    ③胡绳.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N].人民日报,1994-12-27.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1.
    ⑤扛泽民文选(第3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38.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①以上参见拙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反思---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②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②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②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①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70.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40-742.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37.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④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8-59.
    ①陈学明.走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580-58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
    ①郭剑明.政治知识化:早发型国家的经脸与后发型国家的补构[J].政治学(人大复印资料),2004(2):12.
    ②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2005(3):13.
    ③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9.
    ①华阳标.利益和谐:社会和谐的一种实现思路[J].唯实,2007(8-9):111-114.
    ①张惟英,姚望.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6):73-77.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38.
    ③[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226.
    ②[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于树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6.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12.
    ①孔德永.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J].齐鲁学刊,2006(5):139.
    ②[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
    ③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0(6):144.
    ④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0(6):144-145.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M].张力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3.
    ②[美]罗伯特·古丁、汉斯一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M].上海:三联书店,2006:283
    ③ Stephen Skowronek, "Order and Change".Polity.Vol.ⅩⅩⅧ,No.1(1995):92.
    ④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53.
    ⑤[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4-125.
    ①[美]罗伯特·古丁、汉斯一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M].上海:三联书店,2006:204.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③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7.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⑤吴忠民.论机会平等[J1.江海学刊,2001(1):53-59.
    ⑥[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9.
    ①圣西门选集(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93.
    ②桑玉成.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N].文汇报,2002-07-12.
    ③麻宝斌.政治正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要求[J].江苏社会科学,2003(1):160-164.
    ④霍秀媚.制度公正与民主政治[J].探索,2003(2):29-33.
    ①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笫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7.
    ①何历字.论制度创新在生产力中的地位[J].云梦学刊,2000(3):23.
    ②虞崇胜,罗亮.当代在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考察[J].行政论坛,2011(1):10.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礼,1993:177.
    ①[英]伯兰特·罗素.我的信仰[M].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23.
    ①[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②[英]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46.
    ③[德]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08.
    ④[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75.
    ①孙正津.超越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16.
    ②[美]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55.
    ③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龚浩然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3.
    ①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50.
    ②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邹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13
    ③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④刘建军.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14.
    ⑤[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8.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①以上参见拙文范迎春.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历程及其当代启示[J].学术论坛,2010(12):34-37.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01).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01).
    3潘晓生.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今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0(1):9.
    4檀传宝.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21.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3.
    ②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77.
    ③胡杰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理论视野,2008(5):21.
    ④史海生.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7:38.
    ①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7.
    ②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39.
    ③[德]黑格尔.宗教哲学[M].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73-174.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36.
    ①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
    ② Midgley. James 1997 Social 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 London:Sage.
    ③钱宁.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和道德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①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6-38.
    ②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4.
    ③郊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48.
    ④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1):34.
    ①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
    ②李猛等.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③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2):16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2003
    [11]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5]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6]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7]列宁全集(第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991.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4]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6]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7]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围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孙立平.断裂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围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0]虞维华、张洪根.社会转型时期的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31]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3]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4]杨清涛.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5]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6]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7]杨海蛟.新中国政治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3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9]杨海蛟.政治意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40]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1]宋惠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2]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3]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44]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5]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46]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7]朱兆中.中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纵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8]孟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9]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0]高洪涛.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51]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和文学观念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2]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3]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N].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5]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6]卫兴华、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8]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9]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0]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10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1]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2]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63]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65]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6]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7]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8]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9]李培林.当代中国民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0]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1]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2]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4]陈章龙等著.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5]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6]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8]聂运麟.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79]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连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W.J.M.. MacKenzie,Political Identity,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8.
    [2]Anne Norton.Baltimore,Refle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3]Leonie Huddy,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Political Psychology,Vol.22,No.(Mar.2001).
    [4]See David. L. Sills Editor.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um 15.
    [5]Copyright [c] 1968, by Crowell Collier and Macmillan. INC.
    [6]Chantal Mouffe,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Identity,The Identity in Question,October, Vol.61,(Summer,1992).
    [7]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M]. Rout ledge,2004.
    [8]E.B. Taylor:Primitive Culture,e,London,1871.
    [9]Robert N. Bellar, The Habit of Heart, New York:Harbroke Ltd.1985,200-201.
    [10]Charles Taylor, The Polities of Recognition, in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5.
    [11]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
    [12]Inglehart. After 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43 in the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M].1997.
    [13]R.G.Donn,Identity Crisis:A Socia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8.
    [14]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M]New York:Rout ledge,2004.
    [1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6][美]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17][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
    [18][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9][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0][德]尤尔很·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1][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3][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一一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5][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6][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8][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9][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0][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曹荣湘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1][德]尤尔很·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5][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6][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陈光金译.北京:中围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7][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3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0][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
    [41]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龚浩然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2][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铣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45][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6][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北京:中围文联出版公司,1988.
    [47][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编译.上海:华夏出版社,2003.
    [48][德]黑格尔.宗教哲学[M].魏庆征译.北京:中围社会出版社,1999.
    [49][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0][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围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1][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M].李宛容译.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
    [52][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3][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6][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8][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9][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0][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1][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63][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M].达巍,潘剑,刘勇,时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4][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5][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M].张力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6][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3.
    [6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8][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9][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
    [2]胡大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J].教学与研究,2009(11).
    [3]邢责思.意识形态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2(1).
    [4]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3(3)
    [5]刘魁、徐俊.全球化、民族认同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J].学术论坛,2010(3).
    [6]金得万.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中国理论形态[J].江汉论坛,2002(11).
    [7]侯惠勤.弱化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当代走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
    [8]樊锐.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0(4).
    [9]苏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甘肃社会科学,2009(5).
    [10]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5).
    [11]董雅华.政治认同:合法性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3).
    [12]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
    [13]刘峋献.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功能[J].河南大学学报,2004(3).
    [14]郭围祥.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的几点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11(4).
    [15]何怀远.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浅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
    [16]李春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4(9).
    [17]王永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8]韩源、张华春、邓攀.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指导思想一元化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
    [19]魏长领.政治文明建设的信仰维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0]赵德江.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21]邹诗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生存论阐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22]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23]任平.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的现代性路径[J].江海学刊,2005(3).
    [24]贺来.“现代性”的反思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J].求是学刊,2005(1).
    [25]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一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4).
    [26]陈嘉明.理性与现代性---兼论当代中围现代性的建构[J].厦门大学学报,2004(5).
    [27]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围社会科学,2005(4).
    [28]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2).
    [29]张雄.重视历史转折论研究[J].哲学动态,1995(3).
    [30]衣俊卿.转型的双重性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一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J].北方论从,1995(4).
    [31]韩庆祥.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J].现代哲学,2002(3).
    [32]王雅林.中围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J].社会学,2003(5).
    [33]周宏.20世纪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
    [34]赵延东.解读“风险社会”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6).
    [35]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36]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2005(3).
    [37]原方、于晓媛.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问题考察[J].理论探索,2005(2).
    [38]彭正德.民生政治:一种农民政治认同机制[J].当今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
    [39]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政治学研究,1998(1).
    [40]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一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J].淮阴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1]肖唐镖.中国政治改革的体制内资源一对地方官员政治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当代中国研究[J].当代中国研究,2005(3).
    [42]荆学民.当代意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三重维度[J].人文杂志,2005(5).
    [43]谷亚光.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原因及治理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
    [44]李秋高.罢免制度与弹劾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全国人大罢免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7(4).
    [45]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6).
    [46]黄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J].学海,2008(3).
    [47]刘少杰.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J].江海学刊,2007(1).
    [48]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1).
    [49]马俊峰,宁全荣.公正概念的价值论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8(4).
    [50]管廷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认同的实现逻辑[J].求索,2011(5).
    [51]常士訚.东南亚国家政治认同的转折与政治建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2]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0(6).
    [53]吴忠民.论机会平等[J].江海学刊,2001(1).
    [54]潘晓生.中围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今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0(1).
    [55][英]埃瑞克·霍布斯鲍姆.认同政治与左翼[J].周红云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2).
    [56][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57][美]戴维·伊斯顿.儿童的早期政治社会化过程---对民主参政概念的接受[J].围外政治学,1985(2).
    [58][美]罗伯特·道森.政治系统与政治社会化[J].永清译.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88(3).
    [5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EB/OL].http://www.sara.gov.cn/gb/zgzj/default.htm.
    [60]李英田.美国政府是怎样加强意识形态宣传的[EB/OL].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
    [6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2007-10.
    [62]温家宝.2009-201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qq.com/a/20100305/002283.htm.
    [63]贺国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
    [64]南京大学社会学、南京市舆情调查分析中心编.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来自全国八大城市的舆情调查报告[EB/OL].新华网,2004-04-09.
    [65]胡锦涛.扎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2/8/content_12556969_htm.
    [6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报告全文[EB/OL].http://xfzx.xianfeng.gov.cn/html/lm_ldjih/20090925000000.html.
    [67]胡锦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中围文化软实力[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07.
    [68]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