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哲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则主要集中表现在改变现状方面。在实践领域,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逐渐改变中国闭关锁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引领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理论领域,高清海率先突破传统苏式哲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改变了建国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定体系,这个体系是建国初期苏联专家援建过来的,它代表着苏联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高清海对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性解读,实现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同步,他也因此成为了我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哲学家。
     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在实践领域,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中国人民从事着人类最伟大、最先进的实践活动;而在理论领域,我国各类高校的课堂上使用的仍然是以传统苏联哲学教科书为蓝本的本体论教科书体系,高清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得到体现。这种理论和实践上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
     高清海的哲学理论产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同时也为理解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指导。高清海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启了我国独立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结束了只有政治领袖才具有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和发展特权,使中国哲学具有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必然要求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思想,只有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才能真正体会高清海哲学思想的重大意义,也只有真正理解高清海的哲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改革开放,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邓小平在实践的道路上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带领我们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高清海则在理论的道路上率先突破了苏联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思维模式,打破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苏联人一家之言的局面,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以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理论为中心,同时涉及到对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性解读、类哲学等理论内容展开了对高清海哲学思想的研究。本文共分为4章:
     第1章,中国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解析。辛亥革命失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构成了先进的中国人在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社会条件。经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建国后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我国各类高校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苏联哲学教科书。苏中关系破裂后,由艾思奇同志主编了新中国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其之后我国出版了众多的各种版本的哲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大部分都没有打破苏式哲学教科书的模式,只有极少数的例外。究其根源,当我们对苏式哲学教科书进行反思的时候,发现它也有其自己的理论根源、演进以及存在的问题。苏式哲学教科书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对我国的社会实践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第2章,冲破传统教科书体系,开辟哲学解放之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实践上领导中国人民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进行了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国的社会现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哲学理论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与我国当前社会实践极不协调的现象,那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哲学教科书从实质上看并没有摆脱苏联哲学教科书模式的束缚。面对这一问题,高清海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在1985年和1987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册)。这本书的诞生,冲破了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开启了人们独立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
     第3章,超越自我,实现哲学理论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诞生,冲破了传统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高清海不断的超越自我,实现了哲学理论的不断突破。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力主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性解读。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人的问题成为了他哲学研究的主题,他并进一步在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类哲学”的理论观点。
     第4章,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哲学家。十九世纪前后,西方的现代哲学家们、孔德和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几乎同时实现了现代的哲学思维。高清海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实现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性解读,这使得中国哲学与现代的人类哲学思维同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领域进行了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引领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高清海在理论领域率先打破传统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开辟了哲学解放的道路,并且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创新性的解读,实现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同步。他们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一个注重实践和政治领域,一个注重理论和学术领域,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efore and after nineteen eightie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country.And these chang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hange of the status quo. In practicefield, Deng Xiaoping led Chinese people began a difficult explore to reform andopening up, gradually changing china’s situation of isolation and poverty, leadingChinese peopl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eory field, GaoQinghai first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ystem of Soviet-style philosophytextbooks and changed the fixed system since the founding of our nation, this systemwas looted from soviet expert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our nation, itrepresented soviets’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condition. The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has realizedsynchroniz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world’s. Gao Qinghai thus has becomea philosopher of our country in the lat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ur current situation is: in practice field, in the guidance of Deng Xiaoping theory,Chinese people were engaged in the greatest and most advanced practical activity ofhuman beings; while in the theory field, the use of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he classroom is still based on traditional soviet philosophy textbooks modeledontology textbook system. Gao Qinghai’s research results have not been reflected inMarxist philosophy textbook. This kind of huge contrast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has become o peculiar phenomenon in our current country.
     Gao Qinghai’s philosophical theories come from the era background of reformand opening up, and also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understanding reform andopening up, Gao Qinghai break dogmatism, opened the way to independent research ofMarxist philosophy in our nation, ended the privilege that only the political leadershave to interpret and develop Marxist philosophy, so that Chinese philosophy has advanced to world level. The deepening carry ou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made it inevitable to develop compatible theoretical ideas, only in the context ofreform and opening up can we truly appreciate the significance of Gao Qinghai’s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only truly understand Gao Qinghai's philosophy can wetrul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se two aspects are mutuallyreinforc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fore and after nineteen eighties, Deng Xiaoping led us to the road to reform andopening up in practice, and made us gradually towards prosperous. Gao Qinghai first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extbook Soviet mode of thinking in theory,broke the situ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f the Soviet Union a preliminary view, provided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is paperresearched Gao Qinghai’s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the core of the reform, and it alsorelated to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philosophy and other classe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1,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extbook resolution. The revolution of1911faile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otheradvanced Chinese people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spreadof Marxism in China. After the early spread of Marxism in our country, with theassistance of Soviet experts after the founding of our nation, various Chinese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began large-scale use the Soviet Union philosophy textbook, After therupture of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Comrade Ai Siqi edited the New China'sfirst philosophy textbook written by the Chinese themselves-“dialectical materialism,historical materialism”,after that, a large number of various versions of Philosophytext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most of these textbooks have not broken theSoviet-style philosophy textbook model, only a handful of exceptions. Trace to thesource, when we reflect on the Soviet-style philosophy textbook, we found it also hasits own theoretical roots, evolution and problems. Soviet-style philosophy textbookbecause of its special status, it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ractice of our societythat can not be ignored.
     Chapter2,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textbook system, opening the road to liberationphilosoph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Deng Xiaoping led the Chinese peoplebreaking dogmatism in the practice, carried out hard reform exploration of reform andopening up,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Philosophy is the essence of thespirit of the times, enormous changes occurred in China's social reality, then what kindof situation our philosophy is? At this time, we will find a very uncoordinatedphenomenon with our current social practice, that is the philosophy textbook we usedin essence did not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Soviet philosophy textbook model. Facedwith this problem, after years of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Gao Qinghai published "Thephilosophical basis of Marxism"(upper and lower volumes) in1985and1987. Thisbook was born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extbook theoretical system, hasachieved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turn, opened the way peopleindependent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Chapter3, beyond the self,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of philosophical theories.The born of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Marxism", broke the traditional Sovietphilosophy textbook system and the dogmatism,liberated people's minds. On this basis,Gao Qinghai constantly better himself, achieved a constant breakthroughs inphilosophical theories. In late eighties and early nineties his advocated way of thinkingin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achieved an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From the mid-1990s, people's problems become the subject of his study of philosophy,he did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people's problems on proposed "the genusphilosophy " theory point of view.
     Chapter4,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s philosophers. Before and after thenineteenth century,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ers, Comte and Marx achieved a modernphilosophical thinking almost simultaneously from different angles. Gao Qinghaibroke the dogmatism, understood Marx’s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as a way of thinking,achieved an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which makes Chinesephilosophy and modern human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n sync.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1th Central Committee, Deng Xiaoping led Chinese people began a difficult explore to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aduallychanging china’s situation of poverty, leading Chinese peopl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prosperous. Gao Qinghai first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eory system ofSoviet-style philosophy textbooks, opened the way to liberate philosophy. The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has realized synchronization of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world’s. Both of them as two aspect of Chinese societydevelopment, one focused on practical and political field, another one focused ontheoretical and academic fields, this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eddevelopment, jointl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ociety.
引文
①转引自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②《独秀文存》(上、下册)第一卷(论文),亚东图书馆,中华民国十一年版,第3页。
    ③《独秀文存》(上、下册)第一卷(论文),亚东图书馆,中华民国十一年版,第36页。
    ①《独秀文存》(上、下册)第一卷(论文),亚东图书馆,中华民国十一年版,第121页。
    ②《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81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233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243页。
    ①《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页。
    ①《李达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2页。
    ②《李达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50年版,第133页。
    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50年版,第135——138页。
    ②《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50年版,第141——143页。
    ①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目录。
    ①辛敬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I、II页。
    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II页。
    ①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页。
    ①《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15页。
    ①《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页。
    ①贾泽林:《斯大林1930年12月9日“谈话”与苏联哲学和苏联意识形态的“政治化”》,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第49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3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8、80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3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14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29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14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6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①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①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57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5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5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6、367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275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①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②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①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①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②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③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①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6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7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7、8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8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9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4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25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1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1、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2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②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①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页。
    ②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第三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8、239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①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245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164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二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第二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②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261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①[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页。
    ①[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
    ②[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页。
    ①[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页。
    ②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③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79、80页。
    ①钱广华:《现代西方哲学评析》,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②钱广华:《现代西方哲学评析》,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③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24页。
    ①钱广华:《现代西方哲学评析》,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13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1、2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6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0]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第1——3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1]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山高水长——高清海纪念文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14]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8]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9]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20]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3]李广昌.民族主体性的觉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想象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4](苏)康士坦丁诺夫.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5](苏)阿历山大罗夫.辩证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8]冯契.中国近代哲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9]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0]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1]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伟大的开端(1919——192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2]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3]庄福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4]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35]陶德麟、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6]许全兴、陈战难、宋一秀.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7]吕希晨、王育民.中国现代哲学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38]独秀文存(上、下册)第一卷(论文)[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
    [39]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0]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41]李达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2]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
    [43]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4]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5]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6]辛敬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47]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8]何梓焜.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述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49]高放、高敬增.普列汉诺夫评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0](俄)戈·瓦·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1]中共中央党校经典著作选编组.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52]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4]韩喜平、庞雅莉、穆艳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55]陈仲平.《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浅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56]李砚田、杨庭芳、涂赞琥.列宁哲学思想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57]斯大林哲学思想讨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8]安启念.俄罗斯向何处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9]田克勤.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0]田克勤.毛泽东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1]赵可铭.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2]郭胜伟.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3]郑必坚、龚育之、杨春贵、李君如.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4]柳建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邓小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65]杨三省.邓小平理论发展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66]武市红、高屹.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7]范希春.邓小平思想评传(1977——199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8]李玉书.邓小平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6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0]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1]钱广华.现代西方哲学评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
    [7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3]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4]孙昌育.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述评[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75]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6]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7]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8]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9]郑杭生.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80]邹铁军、姚大志、王振林、吴跃平、冯文华、马天俊.现代西方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81]陶银骠、邹铁军、朱铁生.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述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82]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83][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焦明甲.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高清海类哲学理论的本真意蕴
    [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7.
    [2]李广昌.民族主体性的觉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想象力[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8.
    [3]李淋淋.高清海“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2.
    [4]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2004.
    [5]董晋骞.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再理解——兼对实践本体论化的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6.
    [1]冷溶.《新青年》的历史贡献与历史意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4):2-3.
    [2]张涛.《新青年》研究[J].历史档案,1993,(1):108-114.
    [3]李淑.从宣传民主科学到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时期《新青年》简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25-29.
    [4]郭东.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1999,(5):80-84.
    [5]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1):21-40.
    [6]刘晶芳.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史学集刊,2009,3(2):3-11.
    [7]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32-138.
    [8]王殿祥.试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41-43.
    [9]丁文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路径、价值和意义[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0-42.
    [10]李在强.试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3):48-49.
    [11]翁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J].桂海论丛,2001,8(增刊):245-247.
    [12]丁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思考,2010,(3):73-76.
    [13]庄福龄.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突出贡献[J].现代哲学,2008,(6):1-5.
    [14]韩树英.艾思奇与第一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J].理论视野,2008,(2):51-54.
    [15]王伟光.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学术探索,2009,(3):1-6.
    [16]孙乐强.从“初步摸索”到“中国制造”——30年来我国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53-57.
    [17]于海江.对“艾本”哲学教科书的评价与撰写新版哲学教科书之我见——为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1周年而发[J].文化学刊,2011,9(5):5-15.
    [18]唐少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其体系问题的一点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6):84-90.
    [19]艾思奇.关于哲学教科书的一些问题[J].教学与研究,1962,(5):1-5.
    [20]黄楠森.建国后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1,(7):34-35.
    [21]范迎春,李清聚.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4):5-8.
    [22]范迎春.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探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4-27.
    [23]雍涛.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纪念李达诞辰115周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1):5-11.
    [24]汪信砚.李达哲学探索的独特理论个性[J].哲学研究,2011,(12):3-12.
    [25]张玉玲.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J].中州学刊,2006,7(4):185-187.
    [26]左乐平.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1):60-63.
    [27]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上)[J].哲学研究,2011,(10):3-17.
    [28]袁贵仁,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J].哲学研究,2011,(11):11-18.
    [29]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播与创新——重读瞿秋白[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1):95-105.
    [30]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36-42.
    [31]雍涛.试论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贡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7(4):129-134.
    [32]陈食霖.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1,(6):25-29.
    [33]赵玉瑾.我国哲学教科书出版概况[J].国内哲学动态,1985,(2):27-32.
    [34]章绍武.我国最早的一本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读《李达文集》第二卷[J].哲学研究,1982,(4):75-79.
    [35]胡为雄.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9-36.
    [36]董世峰.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J].长白学刊,2006,(3):13-15.
    [37]寇玲.试析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J].历史教学,2000,(1):37-39.
    [38]孔寒冰.“一边倒”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国际政治研究,2001,(3):44-51.
    [39]张雷声.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46-52.
    [40]周新城.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66-70.
    [41]姜长斌.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十大关键问题——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西伯利亚研究,2001,12(6):3-15.
    [42]邢和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苏联因素[J].中共党史研究,2007,(6):66-73.
    [43]张亚斌.50年代毛泽东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1-5.
    [44]肖东波.从“全面学习”到“以苏为鉴”——建国后毛泽东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和借鉴[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32-36.
    [45]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3):51-63.
    [46]何梓焜.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哲学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5-50.
    [47]王真.论毛泽东对苏联建设模式的思考与突破[J].江淮论坛,1993,(6):50-55.
    [48]王河.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理论与“大跃进”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1994,(4):33-38.
    [49]陈国新.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和苏联模式[J].楚雄师专学报,2000,4(2):114-119.
    [50]李明三,杨煌.苏联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兴亡[J].当代思潮,2001,(3):46-52.
    [51]唐文彰,姜红明.苏联模式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J].理论月刊,2001,(9):22-24.
    [52]王浩斌.新中国初期拟苏联模式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弊端[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04-108.
    [53]高清海.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J].社会科学战线,1983,(2):35-44.
    [54]高清海.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J].哲学研究,1985,(8):16-26.
    [55]高清海,邹化政.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哲学与社会学的统一和分化[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1):11-59.
    [56]高清海.论现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改革[J].文史哲,1985,(5):84-87.
    [57]高清海.论哲学的发展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6,(4):1-8.
    [58]高清海.论哲学及其教科书体系的改革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1986,(2):45-50.
    [59]高清海.论哲学科学的对象和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1982,(1):26-34.
    [60]高清海.哲学体系改革的尝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1):1-6.
    [61]孙利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认识论转向的意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8,(4):18-23.
    [62]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J].哲学动态,1988,(12):35-37.
    [63]杨耕.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J].学术月刊,2004,(1):80-89.
    [64]张绥.关于实践本体论的几点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9,(2):78-80.
    [65]朱宝信.论实践本体论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01,(4):11-16.
    [66]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J].学习与探索,2007,(2):28-36.
    [67]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J].学术月刊,2008,(7):37-45.
    [68]马德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J].求索,1997,(4):64-69.
    [69]刘纲纪.实践本体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37-44.
    [70]王金福.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与实践本体论者讨论[J].哲学研究,1989,(12):20-28.
    [71]何中华.物质本体论的困境与实践本体论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1994,(11):30-34.
    [72]李荣海.“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J].求实,2006,(4):32-36.
    [73]王金福.论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J].探索,2004,(2):130-133.
    [74]李景源.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1988,(11):12-19.
    [75]赵斌.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32-35.
    [76]俞吾金.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趋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0,(6):42-46.
    [77]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J].哲学动态,1988,(12):12-15.
    [78]张万兵.实践的唯物主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兼论科学发展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5,(2):38-39.
    [79]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东岳论丛,2006,5(3):5-16.
    [80]李荣海.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J].东岳论丛,2001,11(6):85-88.
    [81]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9,(1):70-79.
    [82]高清海.“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去把握——再论人与哲学的关系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96,(6):1-8.
    [83]高清海.找回我们失去的“哲学自我”[J].社会科学战线,2001,(1):42-45.
    [84]高清海,孙正聿.从“理论硬核”上变革哲学观念——剖析本体论化的哲学模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2):1-7.
    [85]高清海,张慧彬.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演进看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J].学习与探索,1994,(3):53-57.
    [86]高清海,孙利天.论20世纪西方哲学变革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J].江海学刊,1994,(1):97-104.
    [87]高清海.论哲学观念的转变——哲学探进断想之一[J].哲学研究,1987,(10):18-28.
    [88]高清海.论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意义——哲学探进断想之二[J].社会科学战线,1988,(1):63-71.
    [89]高清海,孙利天.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1,(5):9-16.
    [90]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2):1-5.
    [91]高清海.人的天人一体本性——转变对“人”的传统观念[J].江海学刊,1996,(3):80-86.
    [92]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学术月刊,1996,(2):3-16.
    [93]高清海.人是哲学的奥秘——我对哲学如是说[J].哲学研究,1993,(6):26-36.
    [94]高清海.人与哲学[J].求是学刊,1995,(6):3-8.
    [95]高清海.探寻人的精神家园——我走过的哲学历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6,(6):270-278.
    [96]高清海.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J].哲学动态,1989,(1):1-4.
    [97]高清海.哲学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20年哲学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哲学研究,1998,(6):19-26.
    [98]高清海.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J].天津社会科学,1992,(6):4-9.
    [99]高清海.哲学回归现实世界之路——评哲学本体思维方式的兴衰[J].社会科学战线,1993,(1):64-71.
    [100]高清海.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开放时代,1995,(6):8-13.
    [101]高清海.转变认识“人”的通常观念和方法[J].人文杂志,1996,(5):1-5.
    [102]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J].开放时代,1996,(3):46-51.
    [103]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续)——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J].开放时代,1996,(4):7-12.
    [104]何中华.类哲学的提出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启示[J].学术月刊,1997,(3):19-21.
    [105]高清海.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J].长白论丛,1997,(2):5-14.
    [106]高文新、刘艳.论高清海哲学的理论地位和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26-29.
    [107]贺来.用哲学追求和创造希望——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一周年[J].天津社会科学,2005,(5):4-8.
    [108]孙利天.中国曾经有过高清海哲学学派吗?——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三周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6):5-10.
    [109]胡海波.追寻人类本性的“类哲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1):13-18.
    [110]邹诗鹏.从形上理性到实践合理性——对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析解与批判[J].求是学刊,1995,(3):3-9.
    [111]徐贵恒.后现代主义及其启示[J].晋阳学刊,2002,(3):53-58.
    [112]赵海峰.拒斥形而上学:后现代文化的发生[J].学术交流,2006,11(11):10-14.
    [113]颜晓峰.世界的二重化与哲学的演化——对“拒斥形而上学”的思考[J].哲学研究,1989,(8):41-49.
    [114]刘放桐.西方哲学现代转型的科学背景[J].江海学刊,2006,(3):13-19.
    [115]古祖雪、雷良.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8(4):1-6.
    [116]杨深.简论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9(5):41-46.
    [117]席恒.孔德其人及对社会学的理论贡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4):113-118.
    [118]刘放桐.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9,(6):4-10.
    [119]倪志安.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5-10.
    [120]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革命哲学[J].天津社会科学,1992,(2):9-15.
    [121]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J].江苏社会科学,2000,(6):47-53.
    [122]邹广文、崔唯航.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天津社会科学,2003,(1):19-23.
    [123]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3):5-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