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1804—1872)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优秀代表,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作为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精髓,贯穿于费尔巴哈哲学理论的自始自终。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同时,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与发展的思想,实现了其思想发展上的第二次逻辑转变。运用和发展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发掘和梳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当代价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主要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分析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论前提和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具体论述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及相关理论问题,指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赋予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新的时代定位,阐发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具有长远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1872) is an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nineteenth Century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ers,his materialist philosophy isan indispensable source of ideas of Marxism, a special place in the history ofMarxist philosophy, especially FeurBach's hunmanistic thought as the maincontent and the essence of the philosophy of Feuerbach, throughout thebeginning to the end of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Feuerbach.Marx inheritedFeuerbach's materialism ideological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formed on thebasis of practice science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idea of development,realizes its thought development on the second logic shift.Application anddevelopment of Feuerbach's humanism, disinterment of Feuerbach's humanismcontemporary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significance.
     The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logical analysis, a more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humanism of Feuerbach, the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humanism of Feuerbach an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euerbach humanistic thoughtcontent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issues,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euerbach's humanism influence on Marx, given the new era of positioning the ideas ofFeuerbach, analysis of Feuerbach's humanism thought to thoroughly implementthe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omote all-round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perfect the development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mode, developmentstrategy with long-term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引文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5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3—5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3—634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356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4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版1962年版,第110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版1962年版,第109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484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124页。
    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页。
    ①《基督教的本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1975年6月,第566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26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115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156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107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315-3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版,第2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第128-1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56页。
    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版,第1卷,第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7-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1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1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党建》,2003年第11期。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25页。
    ①“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求是》2008年第21期。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4页。
    ①李旭燕《<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生态自然观的教育》,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出版社1962年版,第2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究室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75、6。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M].论马克思主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M].第二版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
    [1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上、下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6。
    [14]邢贲思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9。
    [15]费尔巴哈著,洪谦译.未来哲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10。
    [16]许俊达著.费尔巴哈三部曲—神性、理性、人性[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17]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18]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19]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涂纪亮译.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78、11。
    [20]伊·马·叶辛著,蔡华五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5。
    [21]乔长禄著.谈谈费尔巴哈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12。
    [2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23]马·彼·巴斯金著.徐红亮译.费尔巴哈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2。
    [24]伊马叶辛著,蔡华五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5。
    [25]刘进田著.人本价值与公共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
    [26]陈占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27]李青著.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9。
    [28]韩斌,孟宪平著.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1。
    [2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
    [3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M].人民出版社,2007。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J].党建,2003年第11期。
    [2]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2008年21期。
    [3]杨景祥.马克思的“人学”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一期。
    [4]杜志清.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李丽珍、李丽红.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J].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卷第10期。
    [6]李文成.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改造[J].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7]陈涛.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8]李燕.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扬弃[J].网络财富,2010年8月刊。
    [9]陈春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评析[J].求索,2006年第9期。
    [10]程平.费尔巴哈对人的整体性考察及其局限性[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4月。
    [11]韩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8卷第5期。
    [12]雷勇.论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J].前沿,2008年第9期。
    [13]李旭燕.《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生态自然观的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
    [14]李清聚.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扬弃和超越[J].考试周刊,2007年10月。
    [15]吴学琴.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一期。
    [16]邹宇昆.以人民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6卷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