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达(1890一1966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李达毕生研究马克思主义,几乎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全过程。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不是最早的,但贡献却是最大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长期以来隐而不彰,本文拟就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问题,分四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李达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李达出生时,近代中国发生着剧烈的变动,民族和国家处于危亡之秋,在近代先进思想的影响下,李达产生了救亡图存的信念,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李达出于爱国主义实业救国的梦想,东渡日本求学,希望找到中国富强的良方,当发现实业救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梦幻后,李达毅然转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这种转变是李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继续,也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体现,李达完成了从爱国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转变,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问题。
     二、李达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本部分按照时间的先后,概括从李达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终其一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时间的脉络有利于还原李达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过程,也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相吻合,便于把握李达的整体形象。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分为五个时期来论述:李达在日本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李达建党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中共二大脱党后潜心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初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大革命时期及失败后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建国后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三、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李达通晓日、英、德三门外语,这有利于李达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凸显了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全面系统的介绍,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国的现实,学以致用。紧跟时代的脉搏,强烈的问题意识,利用编辑、翻译、教学、论战、演说等各种机会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鼓与呼。
     四、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李达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概念,但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活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事实上,李达传播马克思的活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李达在著述中自觉地进行着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工作。同时李达的著译,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Li Da (1890 - 1966) is a Marxist theory circles encyclopedic character.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and early leaders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ers, economists, jurists, historians and educators. Li Da life-long study of Marxism, almost involved in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whole process, he spread of Marxism, though not the earliest, but the contribution is the greatest for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have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 However, Le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contribution of long hidden but had not been apparent, this article on Lee and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problem is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are discussed.
     1,Lee reached for the Marxist process. Lee was born, in modern times, radical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China, peoples and countries are in peril and autumn, in modern tim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dvanced ideas, Lee produced a belief in salvatio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Li Da Industrial Co., out of patriotism, saving the nation's dream, east to Japan to study, hoping to find the recipe for prosperity in China, as found in industrial salvation can not be realized dream, the Li Da resolutely turned to the Marxist study and research, such change is a continuation of Li Da patriotic feelings, but also reflect the advanced nature of Marxism, Li Da was transformed from a patriot to the great changes in Marxist and began trying to use the Marxist perspective to look at China's problems.
     2, Li Da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s major activ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ection, the time has summed up to accept Marxism from Lee to open his life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activities of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Time to restore the context is conducive to research and advocacy Lee Marxism Deep advancing step by step process, but also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consistent, easy to grasp the overall image of Li Da. Li Da spread Marxism main activities are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to describe: Li Da spread of Marxism in Japan during the activities; Li Da party-building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pread of Marxism; the Chinese Communists left the party after the two largest of painstaking research and advocacy of Marxism, will become a preliminary Marxist theorists; Revolution and after the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country of Marxist-ruled areas of activities; Le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activities of up to spread Marxism.
     3, Li Da dissemination of Marxist characteristics. Li Da familiar with Japan, Britain, Germany and 3 foreign languag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Le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manner to study Marxism classic original, the spread of Marxism has laid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Lee also highlighted the spread of Marx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up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arxism is not fragmented, but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focus on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study China's reality, apply their knowledge. Closely follow the pulse of the times,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blem, the use of edit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debate, speeches and other opportunities to publicize Marxism, and for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advocating.
     4,Lee reached on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s contribution. Li Da Although there is no clearly stated, "Marxism-China" concept, but Lee,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of Marxism to make an indispensable contribution. In fact, Li Da spread of Marx's activity itself is the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spread of Marxism is the premise of Marxism in China, Li Da in the writings consciously engaged in the work of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At the same time Li Da's Zhu Yi, Mao Zedong Thought, the theory has also become sources for the forma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made due contributions.
引文
2张晓梅:《李达研究进入英语世界》,《社会科学报》1996年12月12日。
    3江明:《展读遗著泪满襟——记李达与吕振羽的交往》,《文献》1980年第四辑。
    4《李达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3-374页。
    
    6《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7《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8《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9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6页。
    10《现在与将来》,《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
    11《一个申说》,《改造》第3卷第6号,1921年2月15日。
    12《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13《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14《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
    15《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16《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9页。
    17《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18《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5页。
    19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20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21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22黄琳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语境下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23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24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25西蘋:《经济学和社会学名教授李达》,《世界日报》1935年1月29日。
    26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28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31李达:《<实践论>解说》,上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页。
    32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2、393页。
    33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3页。
    34唐春元:《毛泽东与李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35李达:《中国所需要的革命》,《现代中国》1928年第2期,第10页。
    36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0页。
    37《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39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40《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5页。
    41《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7页。
    
    43《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7页。
    44《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7页。
    
    45刘林元: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序。
    4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页。
    47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203页。
    
    48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5页。
    49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8页。
    
    50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51侯外庐:《为真理而斗争的李达同志》,《光明日报》1981年6月18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李达:《李达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宋镜明:《李达传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王炯华:《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侯外庐、周子东:《韧的追求》,上海:三联书店1985版。
    [9]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0]王炯华等著:《李达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12]肖浩辉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任俊明主编:《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王兰垣、谢炎久、金愈庆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黄琳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语境下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王仲士、李声禄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史》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李振霞、傅云龙主编:《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18]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李振霞主编:《当代中国十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21]苏志宏:《李达思想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王继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24]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25]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陈希《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张森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9]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庄福龄:《庄福龄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唐春元:《毛泽东与李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2]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3]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4]庄福龄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5]梁树发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6]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编:《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37]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编:《纪念李达诞辰一百周年》,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1]刘友红:“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讨综述”,《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9月,第57卷第5期。
    [2]苗体君、窦春芳:“‘一大’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中共党史》,2007年第1期。
    [3]陈占安:“坚持真理是科学家传统的宝贵品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
    [4]杜平:“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王元慎:“李达:被毛泽东成为理论界的鲁迅”,《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8期。
    [6]范迎春、李清聚:“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探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7]范迎春:“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探寻”,《新乡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8]李立志:“李达对毛泽东的影响”,《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9]宋镜明:“李达对中共创建的思想理论贡献”,《探索》,2000年第5期。
    [10]王践、柳礼泉:“李达研究综述”,《湖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11]雍涛:“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雍涛:“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3]任振池:“李达在建党初期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江汉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4]陈桂香:“李达早期马克思主义观探析”,《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5]陆安:“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青岛教育论坛》,1997年第2期。
    [16]李振纲:“略论建党前后李达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7]张玉玲:“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
    [18]张喜阳:“论李达对于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天津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
    [19]彭继红:“论李达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0]白树震:“论李达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21]廖雅琴:“论李达早期思想特点”,《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2]左玉河、王瑞芳:“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23]傅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识形态基础”,《理论学刊》,2004年第7期。
    [24]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十年研究述评”,《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25]胡显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暨南学报》,1988年第2期。
    [26]皮家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7]王炯华:“毛泽东李达哲学比较研究简论”,《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8]薛其林:“试论李达的学术研究方法”,《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9]陶德麟:“学习李达同志忠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30]谢红星:“李达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探析”,《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1]陈邵桂:“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民族化和时代化”,《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