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群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根据江南都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文化特征,首次以江南都市群作为概念和对象,着重分析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变迁。我们认为尽管同属中国诗性文化系统,但由于社会经济基础、心理价值模式和地域人文背景的不同,使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北方诗性文化和以“经济-审美”为核心的江南诗性文化产生了本质差别。江南都市文化最典型特质在于它的审美性和消费性特质。而根据目前相关江南都市研究的现状来看,它们主要集中在关于江南都市的经济社会方面和城市规划这两块,对江南区域特有的人文地理、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文化发展问题重视不够。在解释理论上,主要借鉴西方理论资源,而缺乏符合江南都市文化传统本质特征的系统理论解释框架。从诗性文化的角度,本文努力尝试建立一种以江南都市历史经验为基础的符合其本身运作机制的理论框架,为当下江南都市群发展的文化实践,提供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规律认识和理论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通过对江南都市群概念的定义及其历史源流与发展现状的追溯和描述,总结江南都市群发展的历史演变特征。在考察经济基础和都市群形态演变的基础上,探讨江南都市发展与其社会文化构成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着重探讨了江南都市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认为今后有必要将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扩展到江南都市群及其文化的研究上,把研究真正转向对文化内在结构和精神资源系统的内部研究上。第二章,从经济发展与都市文化生产的互动角度出发,探讨江南都市经济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内在规律。本章分别从明清江南都市文化资源的再生产与开发利用、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文化艺术发展,以及都市经济与艺术文明的内在互动三个角度,探讨了江南都市文化的生产机制。第三章,本文认为内化的消费意识形态与文化-审美消费的符号化是以“经济-审美”为基本内涵的江南都市文化的两大本质。并从本体论高度论证了南北诗性文化的差别在于两者所构建的符号系统意义指向的根本差异。江南都市文化侧重的是对个体心理自由与情感需求的满足,在深层结构上是以消费为文化生产逻辑,以符号性消费为目的,在文化的消费过程中寻求的是交换性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获取,偏向的是符号化的审美性、非功利性的心理满足。以这一理论为基础,还探讨了当代江南都市文化产业迅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当代都市人的正负面影响。第四章探讨的是江南都市生活方式与审美问题。一是对农业文明影响下的江南都市生活模式与审美理念的分析。二是对当代江南都市社会精神生态和审美生态的分析,本文认为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都市病的蔓延使江南都市主体的精神生态遭到破坏;而过度的商业化和消费主义,使江南都市的审美精神生态被极度扭曲和异化,“身体化”与“粗俗化”的本能欲望消费成为当代江南都市审美的主要特征。
Taking Jiangnan megalopolis as the concept and obje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source and vicissitude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emph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actuality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nan metropolis development. We think that the essential contrast between the northern poetic culture which takes the "politics-ethics" as the core and the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which takes the "economy-aesthetics" is pro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economical basis, mental value mode and regional humanism background, although both belong to the poetic cultural system. The most typical particularity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lies in its own aesthetic and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actuality of related Jiangnan metropolis research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focus mainly on the economical society and urban planning about Jiangnan metropolis, but pay less attention on Jiangnan regional particular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blem on humanities geography, social structur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o 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theory, the western theory resource is used for reference basically, while one systemic theory interpretation frame accord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is lacked. From the poetic cultural point of view, we try to build one theory frame based of Jiangnan metropolis historical experience tallying with its own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offer some rule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 reference with pertine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ractice of Jiangnan metropolis group development.
     In chapter one, we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source and evolvement course of Jiangnan megalopolis development by the way of casting back and describing the definition of its concept and its historical source and developing state. And we discuss the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Jiangnan metropolis development and its social cultural constitution factor on the economy and the review basis of megalopolis modality envolvement. In addition, we also discuss contemporary value and signification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emphatically, and we think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xtend research field and object into Jiangnan megalopolis and its culture, and turn it to the intrinsic study on cultural inner structure and spirit re source system in deed.
     In chapter two, from the interactiv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etropolis cultural production, we discuss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 and inner rule of the economy, culture and art development of Jiangnan metropolis. This chapter studies on three respect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the reproduction and exploiture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al resource, Huizhou salt-dealer and the urban culture and art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and the inner interaction between metropolis economy and art civilization, and discussed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In chapter three, this article thought the internalized consumption ideology and cultural-esthetic consumed symbolization as the two essences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taking the "economy-esthetic" as the basic connotation. It demonstra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etic culture lies in the basic difference of the symbolism system significance pointing constructed by both from the ontology highly. The characteristic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to satisfy individual psychology freedom and emotion need. While on the deep structure, it takes consumption as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logic, symbolism consumption as the aim, seeks the exchangeable value but non-use value in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urse, and leans to the symbolic esthetic, and non-utilitarian, not non-ethicality, and utilitarian. It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ing fast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urbanite on the foundation of this theory.
     In chapter four, this chapter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ree aspects of Hangman metropolis life style and esthetic issue. First one is the analysis to Jiangnan metropolis life style and its esthetic ideal, and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psychology mode, thought mode and esthetic idea of Jiangnan metropolis culture influenced under the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 Second one is the analysis to the social spirit and esthetic ecology of Jiangnan metropolis, which thought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metropolitinization advancement,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various metropolis disease destroyed the energetic ecology of Jiangnan metropolis main body.
引文
1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2 [英]R.费斯曼《20世纪城市乌托邦》,剑桥:剑桥出版社,1982年
    3如《辞海》将都市解释为“大城市”。《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上古时代中国城市按照登记大小规模划分:“都城过百雉,国之害。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周礼?地官?司徒》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广雅?释地》称:“八家为邻,三邻为明,三明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有十二师焉。”当代城市学家一般都把人口的规模与密度、空间规模、各类经济指标以及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等标准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构得上为“都市”,故而都市与一般城市在空间形态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4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二“两都·姑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0页
    5详见论文第一章国内外都市群概况部分。
    6例如从1978年至2003年,中国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49个,50万至100万人的大城市从27个增加到78个。(刘士林《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载《社会科学报》,2007年12月27日)
    7本论文中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群与江南都市群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这是由不同学科对这一概念的习惯用法所产生。在我们看来它所指的对象是同一的。而为行为简便,下文的长江三角洲均简称长三角,当引文中出现长江三角洲时,为尊重和不改变原作者的行文原貌,仍予以保留。
    8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已形成了11个、甚至15个城市群。关于中国都市群的概况详见论文第一章国内外都
    9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0 [美]金斯利·戴维斯著,李岩译《世界都市化的起源和发展》,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74页
    11 [美]金斯利·戴维斯著,李岩译《世界都市化的起源和发展》,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76页
    12作者不详《2015全球将有27个超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载《沈阳晚报》,2004年09月04日
    13 [美]金斯利·戴维斯著,李岩译《世界都市化的起源和发展》,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68页
    14 [美]金斯利·戴维斯著,李岩译《世界都市化的起源和发展》,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76页
    15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6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7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8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序言,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3~4页
    19周一星主编《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47页
    20此处以及下文美国大都市带当下资料,特别感谢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提供的《美国大都市带思想的新进展》一文,未刊稿。
    
    21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2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载《财经科学》,2004年第6期
    24周一星主编《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46页
    25周一星主编《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46页
    26刘士林《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载《社会科学报》,2007年12月27日
    27牛凤瑞、盛广耀主编《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6页。据不同统计显示:三大都市群的全区域土地面积绝对值36.2万km2,占全国比重3.8%,分别为长三角11 km2、1.1%,珠三角11.6 km2、1.2%,京津冀14.6 km2、1.5%;城市总数94个,分别为长三角54个、珠三角26个、京津冀14个;建设成区面积共6927km2,分别为长三角2338 km2、珠三角2495 km2、京津冀2094 km2;年末总人口17269万人,分别为长三角8161万人、珠三角4018万人、京津冀5090万人,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长三角6.3%、珠三角3.1%、京津冀3.9%;GDP总量为54616万亿元,占全国的39.9%,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3.6和2.1倍。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71%。(高汝熹、罗守贵《2006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28页)
    28牛文元《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国家新一轮财富集聚的战略平台》,见广东体改网:http://www.gser.cn/article_show.php?article_id=249
    29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0页
    30高汝熹、罗守贵《2006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26页
    31秦汉以前也有江南的概念,不过特指为今天的湖北南部和湖南的全部。如《史记》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又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是为零陵”([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黔中和零陵都是现在的湖南地望。汉代概念有所扩展,将当时的豫章郡、丹阳郡以及会稽郡的北部,即今天的江西、安徽和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也纳入到江南的范围之内。如清人钱大昕谈“吴楚通称”时说:“《吴王濞列传》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吴之师傅当是吴人,而史称楚者。战国时吴越地皆并于楚,汉初承项羽之后。吴会稽项羽故地,故上文云上患吴会稽轻悍。此云楚人轻悍,吴楚其实一有。朱买臣吴人,而史称楚士,与此传同。”([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吴楚通称”条,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123页。)因为春秋后期的吴越已经并为楚之属邑,因而在政治文化的意义上,把楚国所有属地都称为江南也是比较地合适的。
    32 [元]脱脱等《宋史·地理志四》卷八八
    33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11~12页
    34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江南”条,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第245页
    35参见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7页
    36严耀中《东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37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39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8页
    40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62页
    41浙江良渚遗址现五千年古城,新华网长三角频道:http://csj.xinhuanet.com/2007-11/30/content_11809350.htm,2007-11-30 10:27:15
    42 [东汉]袁康撰《越绝书》卷二《外传记吴地传》
    43 [东汉]袁康撰《越绝书》卷二《外传记吴地传》
    44 [民国]殷惟和纂《江苏六十一县志》上卷“江都·城市”,1936年铅印本
    45何荣昌《唐宋运河与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见唐宋运河考察队《运河访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0~322页
    46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选》卷六《送吴令湄阳传君入觐序》
    47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17页
    48 [美]林达·约翰逊《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1683-1840》,见[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3页
    49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页
    50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51刘恒武《良渚文化的聚落级差及城市萌芽》,载《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52浙江良渚遗址现五千年古城,新华网长三角频道:http://csj.xinhuanet.com/2007-11/30/content_11809350.htm,2007-11-30 10:27:15
    53张良旺、殷显春《丹阳新发现一座吴国城址》,载《文汇报》,2007年12月10日第3版
    54刘恒武《良渚文化的聚落级差及城市萌芽》,载《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55王宇信、王震中等《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29页
    56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第27页
    57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第26~27页
    58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第25页
    59张文《<宋代江南城市研究>评价》,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期
    60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页
    61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63页
    62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3页
    63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4~57页
    64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57页
    65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这处的江南特指江南腹地核心地区。
    66靳润成主编《中国城市化之路》,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67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0页
    68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页
    69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58页
    70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7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88页
    72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编《南京经济史》上册,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209~210页
    73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33页
    74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40页
    75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33页
    76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77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78 [民国]《濮院志》卷二十六,转引自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79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80 [清]纳兰常安《宦游笔记》,转引自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333页
    81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30页
    8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7页
    83李伯重从经济关系的角度,也佐证了这一点。他说:“在明清时期,这八府一州之地已形成了一种具有核心-边缘关系的地域分化结构。苏州不仅是江南最大的商业城市,而且也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其人口和财富的集中程度在当日中国城市中无与伦比,可以说是该地区的最高中心地。在此中心周围,由南京、杭州、松江(明)―上海(清)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核心区。此核心区内外的其他部分(主要即太湖以西的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在城市化、人口密度和工商业繁荣程度等方面均逊于核心区内的部分,而且在经济上依附于后者,属于边缘地带。”(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84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4页
    85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9页
    86 [南宋]章如愚编《群书考索·续集》卷四十六“财用门·东南财赋”条
    87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第27页
    88参阅[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5~200页
    89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4~15页
    90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91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92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93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94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300页
    95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编《南京经济史》上册,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96其他学者的提法:第一层级为一级核心国际大都市上海,第二层级为二级中心大都市南京、杭州,第三层级为中心都市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第四层级为中心城市南通、镇江、扬州、嘉兴、湖州、绍兴,以及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牛凤瑞、盛广耀主编《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页);第一类上海,第二类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第三类嘉兴、绍兴、湖州,第四类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第五类舟山。(当代上海研究所《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5——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97资料来源:当代上海研究所《长三角发展报告2005——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1页
    98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等公布的数据统计得到。
    99牛凤瑞、盛广耀主编《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100当代上海研究所《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5——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第27页
    101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102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等公布的数据统计得到。
    103以上统计数据均引用自《十六城年度综合数据全亮相》,载《今日上海》,2006年第3期
    104张祥建、唐炎华、徐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105“产业集群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的集中投资,形成数十甚至数百家企业的群落,进而形成产业分工或市场竞争,带来这一地区的巨量产业规模。
    106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107当代上海研究所《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5——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108《长三角居民年均收入超1.5万元》,新华网长三角频道:http://csj.xinhuanet.com/2006-03/13/content_6451811.htm,2006-03-13 10:22:37
    109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110资料来源:姚士谋、J. Nipper《沪宁杭城市群发展趋势探讨》,载《人文地理》,1995年第4期
    111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112作者不详《2007区域四大热门词》,载《国际金融报》,2007年12月27日
    113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14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15 [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1卷《中世纪时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4~65页
    11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7页
    11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1~162页
    118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119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94页
    121参见[德]齐美尔《都市与精神生活》,见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122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123参见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20页
    124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125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26参看[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31页
    127 [美]詹·德·弗雷斯著,郝海迪译《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64页
    128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29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0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131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132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0页
    
    133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134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
    135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34页
    136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137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3页
    138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39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140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41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142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49页
    143费孝通、[日]鹤见和子等《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144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45 [清]卢熊《康熙苏州府志》卷五四《遗事下》,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刻本
    146 [明]莫旦《苏州赋》,见[清]李铭皖、谭均培《道光苏州府志》卷二“形势·附录唐宋元明旧疆域”
    147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5页
    148 [明]张之象等纂《上海县志》“弘治钱福上海县旧志后序”,明万历十六年刻本
    149 [美]埃里克·兰帕德著,魏霞译《美国历史学家与城市化研究》,见孙逊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36~137页
    150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151黄顺基、李庆臻主编《大杠杆——震撼社会的新技术革命》,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44页
    152周振华、陈向明、黄建富主编《世界城市——国际经验与上海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153周振华、陈向明、黄建富主编《世界城市——国际经验与上海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75~276页
    154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155 [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第I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405页
    156参见[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157龙登高《临安娱乐市场分析》,见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
    158龙登高《临安娱乐市场分析》,见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159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99页
    160 [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1卷《中世纪时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4~65页
    161 [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第I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409页
    162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163 [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第I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409~410页
    
    164刘士林《艺术与城市文明初论》,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65刘士林《艺术与城市文明初论》,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66 [美] Saron Zukin著,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城市文化》,上?荷虾=逃霭嫔纾?006年,第16页
    167 [美] Saron Zukin著,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城市文化》,上?荷虾=逃霭嫔纾?006年,第112页
    168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169以上数据引自牛维麟主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
    170 [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171以上数据引自彭程、武齐主编《迪斯尼营销:销售欢乐的成功法则》,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172以上数据引自叶辛、蒯大申主编《创意上海: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9~21页
    173以上数据引自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174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百工记”
    175王国维《观堂集林》第4册《两浙古刊本考序》
    176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
    177参见[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
    
    178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7页
    179李伯重《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03期
    180陈学文《论明清江南流动图书市场》,载《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181 [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
    182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
    183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91页
    184张秉伦、胡化凯《徽州科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185张秉伦、胡化凯《徽州科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186张秉伦、胡化凯《徽州科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3页
    187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转自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88顾隐懦《中国古籍印刷史》,转引自吴承明等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卷1《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台北:谷风出版社,1987年,第538页
    189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23页
    190 [清]梁启超《近代学术之地域分布》,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卷41(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8~49页
    191转引自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192转引自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193 [清]马步蟾等纂修《道光徽州府志》“营造志·学校”
    194参见余瑛《宋代儒者地理分布的统计》,载《禹贡半月刊》,1934年第6期
    195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1~22页
    196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1980年
    197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2页
    198 [清]梁启超《近代学术之地域分布》“江苏”条,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卷41(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60页
    199 [清]许承尧《歙事闲谈》卷11《科举故事》
    200郑惠《略谈徽州古籍刻工》,载《徽州通讯》第11、12合集
    201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
    
    202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前言,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3页
    203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
    204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205邱澎生《明代苏州营利出版事业及其社会效应》,载《九州岛学刊》,1992年第2期
    206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前言》,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3页
    207 [清]孙从添《藏书纪要》,见《百部丛书集成:士礼居丛书》(第703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年,第12页上
    208 [清]缪荃孙《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序》,见清·黄丕烈编《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台北:艺文印书馆《百部丛书集成:灵鹣阁丛书》(第1185册),1970年,第1页上
    209 [清]郑钟祥等修、庞鸿文等纂《光绪重修常昭合志》卷三十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2210~2239页
    210 [清]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一《汲古阁图》
    211 [清]丁国珍《荷香馆琐言》卷上
    212 [清]李铭皖等纂《光绪苏州府志》卷八十六,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第2089页
    213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214邱澎生《明代苏州营利出版事业及其社会效应》,载《九州岛学刊》,1992年第2期
    
    215邱澎生《明代苏州营利出版事业及其社会效应》,载《九州岛学刊》,1992年第2期
    216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7~398页
    220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221 [明]汤显祖《汤显祖集》卷1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55页
    222 [明]汤显祖《汤显祖集》卷1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55页
    223转引自袁逸《明后期我国私人刻书业资本主义因素的活跃与表现》,载《浙江学刊》,1989年第3期
    224 [明]冯梦龙著,橘君辑注《冯梦龙诗文》,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37页
    225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226史仲文主编《中国艺术史·戏曲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96页
    227 [明]陈继儒《批点牡丹亭题词》,见[明]汤显祖《汤显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545页
    228 [唐]卢求《成都记·序》,见[宋]扈仲荣等编《成都文类》卷二十三
    229这里所说的单一,并不指在扬州历史上,没有外来思想、文化和智力资源的进入,例如历史上的“永嘉南渡”时期,就曾有众多的北方巨族大儒迁移到扬州定居,但最终的结果是被本土文化融合消化,并不形成一种独立的外来文化形态与本土文化并存,对扬州发展起到双重推动作用。而恰恰是在这个方面,明清时期的盐商保持了其外来文化的鲜明特征和作用,将扬州本土文化进一步改造,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230根据张海鹏、王廷元等人的研究,早在宋元时期,徽州盐商人就可能进入到扬州,从事贩盐活动,并对扬州的城市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参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0~154页)
    231 [清]顾公燮、[民国]陈去病等《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232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
    233 [明]谢陛纂《(万历)歙志》卷十“货殖”
    234 [民国]许承尧纂《歙县志》卷一“舆地志·风土”云:“邑中商业盐典茶木为最著,在昔盐业尤兴盛焉。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各姓代兴,如江村之江,丰溪澄塘之吴,潭渡之黄,岑山之程,稠墅潜口之汪,傅溪之徐,郑村之郑,唐模之许,雄村之曹,上丰之宋,棠樾之鲍,蓝田之叶,皆是也。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致富较易,故多以此起家。席丰履厚,闾里相望。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贫乏。下焉者,则但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靡,以相矜炫已耳。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民国]许承尧《歙县志》卷一“舆地志·风土”,1937年铅印本)
    235 [明]宋应星《野议·盐政议》
    236 [明]宋应星《野议·盐政议》
    237转引自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373页
    238 [明]谢陛纂《(万历)歙志》卷十“货殖”
    
    239 [清]晏端书等纂《续纂扬州府志》卷十二,清同治十三年(1875)刊本
    240 [清]张世浣、嵩年修、姚文田等纂《重修扬州府志》卷六十“风俗志·各邑风俗之异”,清嘉庆十五年刻本
    241 [民国]许承尧《歙县志》卷一“舆地志·风土”, 1937年铅印本
    242 [明]李维桢撰《大泌山房集》卷七一《吴雅士家传》
    243 [清]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
    244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新安鹾贾》,见张海鹏、王廷元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361页
    245作者不详《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十《许氏义田宅记》,见张海鹏、王廷元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361页
    246 [清]戴震《戴震集》上编《文集》,卷12《戴节妇家传》
    247 [明]作者不详《汪氏统宗谱》,卷116《弘号南山行状》,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440页
    248 [清]徐珂辑《清稗类钞》(第2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第116页
    249 [清]阮元《广陵诗事》,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103页
    250 [清]阮元《广陵诗事》,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99~100页
    251 [清]鲍琮《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卷21《传志》,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430页
    252 [清]汪客吟《汪氏谱乘》,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430页
    253转引自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76页
    254 [清]汪道昆《太函集》,卷二《汪长君论最序》,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445页
    255 [清]阮元辑《淮海英灵集·戊集》卷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637~638页
    256 [清]林苏门《邗江三百吟》,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108~109页
    
    257单国强主编《中国美术史·明清至近代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205页
    258汪荣祖《学林漫步·扬州八怪的书画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4~45页
    259按:此处列举八家,实只七家,有遗漏及错误。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扬州清初著名八家花园依次为:康熙间有八家花园,王洗马园即今舍利庵,卞园、员园在今小金山后方家园田内,贺园即今莲性寺东园,冶春园即今冶春诗社,南园即今九峰园,郑御史园即今影园,筱园即今三贤祠。《梦香词》云“八座名园如画卷”是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2~23页)
    260 [日]曾布川宽著,贾晓梅译《明末清初的江南都市绘画》,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8年第2期
    261 [民国]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2~73页
    
    262 [民国]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263 [民国]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264 [民国]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265 [清]吴翌凤《逊志堂杂钞》,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9页
    266 [民国]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267熊召政《烟花三月下扬州》,载《人民日报》,2006年10月07日,第04版
     268 [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94页
    
    269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270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页
    271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5页
    272 [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十“声色”条,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618~619页
    273 [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十“声色”条,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621页
    274 [明]杜琼《东原集》卷一
    275 [明]沈德符编《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假骨董”条
    276 [清]孙岳颁等编《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十六“沈周”条
    277孙家正主编《中国文化年鉴200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55~358页
    27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342151,2006-08-03
    279郝洪《上海剧场酝酿变局》,载《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5年01月05日,第3版
    280 [德]斯宾格勒著,吴琼译《西方的没落》第2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80页
    
    281 [明]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5页
    282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283 [英]西奥多·泽尔丁著,严撷芸、吕佩英等译《法国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83页
    284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著,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48页
    285 [美]詹姆逊著,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286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2页
    287 [英]西奥多·泽尔丁著,严撷芸、吕佩英等译《法国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319~320页
    288 [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26页
    289 [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页
    290 [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3页
    291 [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65页
    292廖炳惠《吃的后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293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94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的理论框架与价值基础》,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95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96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97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98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99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300转引自[英]西莉亚·卢瑞,张萍译《消费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301飞白编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13页
    302 [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30页
    303 [德]霍克海默《艺术与大众文化》,见曹卫东编《霍克海默集》,北京: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304潘凯雄《阅读是水》,载《人民日报》,2007年04月22日,第08版
    305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06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307刘士林《当代文化消费中的粗俗时尚》,载《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308 [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309 [前南斯拉夫]米·兰科维奇著,子易译《艺术和异化(摘录)》,见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402~403页
    310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的结构框架与理论基础》,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11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9、178页
    312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8页
    314刘士林《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刘士林教授在全国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载《解放日报》,2004年10月17日
    315 [美]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25-126页
    316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9页
    317 [宋]陈傅良《十策》,见[南宋]章如愚编《群书考索·续集》卷四十六“财用门·东南财赋”条
    318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19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9页
    320 [宋]范成大著,陆振岳点校《吴郡志》卷二“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321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页
    322 [宋]晁补之《七述》,见[民国]胡朴安辑《中华全国风俗志》第1册上编卷三“浙江·杭州”条,大连:大连图书供应社, 1936年
    323 [明]陈善等修《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九“风俗”,明万历七(1579)年刊本
    324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3页
    325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5页
    326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327 [日]加藤繁《宋代都市的发展》,转引自[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40页
    328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21页
    329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330 [清]袁学澜《姑苏竹枝词百首》“黄美镐序”,见赵明、薛维源、孙珩编著《江苏竹枝词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43页
    331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页
    332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333 [明]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5页
    334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页
    335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
    336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34页
    337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338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7页
    339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340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内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8页
    341 [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卷十二“风土”,明嘉靖三十九(1561)年范唯一等刻本
    
    342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页
    343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44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345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346刘士林《新道德主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347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48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4页
    349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四
    
    350 [清]归庄《归玄恭文续钞》卷十
    351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
    352 [民国]曹允源《吴县志》卷五十二“风俗一”,苏州:苏州文新公司,1933年,第3页
    353 [民国]曹允源《吴县志》卷五十二“风俗一”,苏州:苏州文新公司,1933年,第2页
    354龙登高《临按娱乐市场分析》,见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化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9~120页
    355 [民国]胡朴安辑《中华全国风俗志》第1册上编卷三“浙江·杭州”条,大连:大连图书供应社,1936年
    356 [明]黄省曾《吴风录》,见王稼句编纂点校《苏州文献丛钞初编》上册,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第317页
    357 [民国]曹允源《吴县志》卷五十二“风俗一”,苏州:苏州文新公司,1933年,第3页
    358 [明]王士性《广志绎》卷二“两都·姑苏”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0页
    
    359参看高燮初主编《吴地文化史》下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833页
    360 [德]西美尔著,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361 [明]张岱《自为墓志铭》,见[明]张岱《嫏嬛文集》卷五,光绪三年刊本
    362转引自高燮初主编《吴地文化史》下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837~838页
    363转引自高燮初主编《吴地文化史》下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837页
    
    364 [清]李渔著,张萍点校《闲情偶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96页
    365 [美]凡勃伦著,解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2页
    366 [英]西莉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367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冠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6~177页
    368 [清]杨树本纂《(嘉庆)濮院琐志》卷六“杂仪”,转引自樊树志《江南市镇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369 [明]王道隆《菰城文献》,见[清]汪曰桢纂《南浔镇志》卷二十三“风俗”,清同治二年(1863)刊本
    
    370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内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8页
    371 [明]唐锦《龙江梦余录》卷四,明弘治十七(1506)年郭经刻本
    372 [民国]曹允源《吴县志》卷五十二“风俗一”,苏州:苏州文新公司,1933年,第3页
    373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八“内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2页
    374 [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页
    
    375王安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见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40~44页
    376 [英]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
    377王安忆《户内与户外》,见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378转引自[芬兰]尤卡·格罗瑙著,向建华译《趣味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379 [日]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7页
    380白志刚《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性探讨》,载《城市问题》,1998年第1期
    38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382 [美]威廉·J·米切尔著,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383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384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385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页
    386 [法]弗郎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38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96页
    388 [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丁《2000年大趋势》,转引自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389杨亮《800亿元的动漫市场为何“闲置”》,载《光明日报》,2006年09月28日
    390邢晓芳《上海歌剧院服务长三角》,载《文汇报》,2007年05月29日,第6版
    391 [美]赫伯特·席勒《信息与危机经济》,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8页
    392《上海百年文化史》编辑委员会编《上海百年文化史》第3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726页
    393以上数据参见《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百年文化史》第3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757、1761~1762页
    394以上数据参见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2005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见东方网:http://sh.eastday.com/eastday/node545/node15264/u1a184032.html,2006年9月20日13:42
    395邵培仁等《文化产业经营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396 [美]菲斯克著,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397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398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
    400邹晓东《“十五”期间上海市文化消费变动因素研究》,载《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401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402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38页
    403刘士林《变徴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404王雅林主编《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77页
    405数据来源苏州市统计局编《苏州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第500页
    406转引自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407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408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409 [明]作者不详《新编觉世梧桐影》第一回“止淫风借淫事说法谈色事就色欲开端”
    410王安忆《上海和小说》,见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31~132页
    411如2007年上半年,上海市娱乐服务场所查处涉毒案件就达83起。而与吸毒伴随的卖淫、乱交等情况也极为普遍。
    412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413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414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415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416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417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418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56页
    419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
    420 [南宋]周密《武林旧录》卷九
    421 [清]叶梦珠《阅世编》卷九“宴会”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3页
    422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423 [清]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55页
    424 [清]顾禄《清嘉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页
    425 [清]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页、第4页
    426 [清]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427 [清]黄辅辰编,马宗申校释《营田辑要解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239页
    428 [清]徐珂辑《清稗类钞》(第十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240页
    429 [清]袁枚《随园食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430 [明]王桢《王桢农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431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一《饮馔服食笺上》
    432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一《饮馔服食笺·序古诸论》
    433 [清]李渔《闲情偶寄》卷四“谷食第二”,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434如有学者将城市病定义为“在一个国城市化尚未来完全实现的阶段中,因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市系统存在缺陷而影响城市系统整体性运动所导致的对社会经济的负面效应。”(参见周加来《“城市病”的界定、规律与防治》,载《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2期)
    435邓志伟主编《当代“城市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9页
    436刘士林《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载《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1日
    437陈青《申城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载《文汇报》,2007年04月26日,第10版
    438邓志伟主编《当代“城市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439作者不详《我国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见华夏精神卫生康复网:http://www.jsbzl.cn/yyz/yyz13.asp
    440作者不详《婚外情是最大杀手上海人靠什么维系婚姻》,见大众网:http://www.dzwww.com/nvxing/jingcaizhuanti/hwxqdjx/sshzdhwxq/200208/t20020828_126675.htm,2002-08-28 12:00:00
    441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编《上海禁毒工作200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35页
    442王宝来、忻文轲等《上海公安重拳出击破毒网今年1至5月抓获涉毒嫌犯944人》,载《文汇报》,2007年06月26日
    443顾金华《上海吸毒人群向白领扩散》,载《青年报》,2006年06月02日
    444余美英《江浙富豪澳门参赌成风》,载《北京青年报》,2006年01月04日
    445杨金志《网络赌球涉案金额近一亿元二十八名被告一审被判有期徒刑》,载《文汇报》,2007年08月20日
    446新华社《投注总额超四十亿元扬州破获网赌大案》,载《文汇报》,2007年05月11日
    447赵鑫珊《解剖我自己》,载《文汇报》,2008年01月04日,第11版
    448王宝来《市综治委召开现场会规范“六类行业”经营行为》,载《文汇报》,2007年12月05日
    449例如2007年黄浦警方会同区文化、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游戏(艺)机场所的管控力度,查处违法游戏机房11家,抓获违法人员36人,收缴各类游戏赌博机119台等。这些数据说明上海青少年沉迷于赌博机游戏的情况不容乐观。(王宝来、赵齐《一○二台赌博机昨销毁》,载《文汇报》,2007年07月19日,第6版)
    450具体的相关描述和调查,请参见王唯铭《上海七情六欲1965-2005——一个狩猎者的城市记忆》,上海:上
    454王唯铭《上海七情六欲1965-2005——一个狩猎者的城市记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92页
    455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436页
    456 [美]柏忠言编著,张惠兰译《西方社会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0页
    457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458刘士林《当代文化消费中的粗俗时尚》,载《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459傅庆萱《荧屏情感剧缘何多“出轨”》,载《文汇报》,2005年12月09日
    460尹继佐主编《2004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461据调查上海市11所高校数据显示:电视选秀类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的方面依次是:审美标准改变(占31.75%)、偶像标准改变(占25.77%)、交友标准改变(占16.70%)、择偶标准改变(占12.06%)。近4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会参加这类节目,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容易出名、可以赚钱、可以得到肯定等。有43.36%的被调查者表示节目中的选手基本代表了现在年轻人的主流。(李凤《大学生对“平民造星”关注度的调查研究》,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
    462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463康梅钧《传媒时代的文学审美——论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文学的审美嬗变》,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1期
    464刘士林《当代文化消费中的粗俗时尚》,载《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465卫慧《我的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页
    466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467余虹《“身体”的大写,什么东西正在到来——兼谈“身体写作”》,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468叶立新《卑微的幻想放纵的欲望——试析当下都市文学中的酒吧意象群》,载《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469朱文《我爱美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403页
    470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
    471卫慧《我的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7~36页
    472卫慧《像卫慧那样疯狂》,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473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1页
    
    47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82页
    47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82页
    
    白志刚《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性探讨》,城市问题,1998年第1期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财经科学,2004年第6期
    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陈学文《论明清江南流动图书市场》,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耿波《金陵怀古诗中都市空间的产生》,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姜晓云《研寻江南都市文化的美丽精神》,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蒋子龙《现代都市病》,中国建设,2005年第S1期
    康梅钧《传媒时代的文学审美——论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文学的审美嬗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1期
    李伯重《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03期
    李凤《大学生对“平民造星”关注度的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
    刘士林《社会的都市化与审美问题的当代性》,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刘士林《城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生》,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刘士林《小引在江南城市发现诗性文化》,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刘士林《暮色中的工厂都市化进程中的审美景观生产》,人文杂志2007年第02期
    刘士林《都市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结构框架与理论基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与现代科学的人文价值生产》,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刘士林《都市文化学与中国文学研究》,求是学刊,2007年第3期
    刘士林《人口的都市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刘士林《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刘士林《江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价值》,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内涵、方法与话语》,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刘士林《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1日
    刘士林《论艺术与城市文明》,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2期
    刘士林《艺术与城市文明初论》,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刘士林《当代文化消费中的粗俗时尚》,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刘恒武《良渚文化的聚落级差及城市萌芽》,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邱澎生《明代苏州营利出版事业及其社会效应》,九州岛学刊,1992年第2期
    严明《苏州城市文化发展启示录》,河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严明《苏州城市文化心态的传承与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阎真《身体写作的历史语境评析》,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叶立新《卑微的幻想放纵的欲望——试析当下都市文学中的酒吧意象群》,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余虹《“身体”的大写,什么东西正在到来——兼谈“身体写作”》,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张文《<宋代江南城市研究>评价》,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期
    邹晓东《“十五”期间上海市文化消费变动因素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周加来《“城市病”的界定、规律与防治》,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2期
    吴林军、余长景《国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曹允源《吴县志》,苏州:苏州文新公司,1933年
    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邓伟志主编《当代“城市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陈国灿、奚建华《浙江古代城市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与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范成大《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高汝熹、罗守贵《2006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高燮初主编《吴地文化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顾禄《清嘉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顾湄《虎邱山志》,上海:集群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
    黄厚诚《虎丘新志》,出版地出版者不详,1935年
    江庆柏《江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斗《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卷41(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刘吉石《明清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学勤主编《长江文化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渔著,张萍点校《闲情偶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刘士林《西洲在何处》,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
    刘士林《都市化进程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后报告,2006年12月
    刘士林《新道德主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
    刘士林《变徴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刘士林《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
    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
    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马俊亚《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闵学勤《城市人的理性化与现代化——一项目关于城市人行为与观念变迁的实证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编《南京经济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
    牛凤瑞、盛广耀主编《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牛维麟主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靳润成主编《中国城市化之路》,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上海百年文化史》编辑委员会编《上海百年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邵培仁等《文化产业经营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唐力行等《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俊西主编《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思潮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
    王稼句编纂点校《苏州文献丛钞初编》,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
    王纪人《文学:理论与阐释》,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王文英、叶中强主编《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雅林主编《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王唯铭《上海七情六欲1965-2005——一个狩猎者的城市记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王宇信、王震中等《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吴福辉《都市旋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
    小田《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杨文虎《文学问题》,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
    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循吉等撰,陈其第点校《吴中小志丛刊》,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
    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第2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叶中强《从想象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叶梦珠《阅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叶辛、蒯大申主编《创意上海: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尹继佐主编《2004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赵明、薛维源、孙珩编著《江苏竹枝词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秉伦、胡化凯《徽州科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岱《陶庵梦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海鹏、王廷元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宗菊如、周解清主编《中国太湖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周一星主编《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周振华、陈向明、黄建富主编《世界城市——国际经验与上海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德]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斯宾格勒著,吴琼译《西方的没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刘北成译《巴黎,19世纪首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西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法]鲍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何道宽译《传播与社会影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芬兰]尤卡·格罗瑙著,向建华译《趣味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美]柏忠言编著,张惠兰译《西方社会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
    [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凡勃伦著,解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美]菲斯克著,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詹明信著,陈清侨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美]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文出版社,1999年
    [美]科特尔金著,王旭等译《全球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美]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美]M.J.迪尔著,李小科等译《后现代都市状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美]沙朗·佐京著,张廷佺等译《城市文化》,上?荷虾=逃霭嫔纾?006年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徐自立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美]威廉·J·米切尔著,吴启迪等译《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
    [苏]巴赫金著,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1卷《中世纪时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西莉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西奥多·泽尔丁著,严撷芸、吕佩英等译《法国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