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欲望与社会规范(戒律)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作为本能的欲望代表着人动物性的一面,而社会规范则代表着人类社会性的一面,人类是这两种属性的矛盾混合体,因此很难将两者完全分离开来,但很多时候,社会规范与欲望之间又确实存在着矛盾。很多电影导演都热衷于通过这对矛盾,表现人类不自由的状态。
     金基德也很热爱这个话题,他的影片基本上都围绕这对矛盾展开,但他对他们的态度却暧昧的多,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更难以取舍,本论文想要详细讨论的就是金基德是如何表达他这种难以取舍的态度的。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金基德影片的简单梳理,接下来两章分别对金基德如何表现“欲望”和“社会规范''这两个矛盾实体做了详细的分析。其中,理清了“欲望”、“社会规范”和“负罪感”三个概念以及他们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负罪感”这个概念是文章中的一个重点,已有的评论文章,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欲望如何在社会规范的强大压力下屈服,而社会规范为什么会具有强大的力量往往被忽视。对此,本文通过对“负罪感”的理解作了适当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四部分提出了结论——金基德对欲望与社会规范难以取舍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导致观众观看时的不愉快。并通过对影片结尾的分析进行印证。
     金基德在肯定欲望合理的同时,也肯定了社会规范的价值,这种两难的取舍实际上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然要面对的,文章通过对产生这个矛盾的原因的挖掘,指出人类的不自由不在于由于社会规范的压制,而在于人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etency and social norm is complicated. Appetency is the animal instinct of humankind, while social norm is the side of humans' sociality.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m apart completely because they are born as twins and always conflict in the life. Many directors are likely to express the un-comfortableness through their conflict. So is Ki-duk Kim, the famous Korea director.
     When watching his movies, we feel painful for his attitude to the appetency and the social norm. Ki-duk Kim can not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m. He is in a dilemma. This attitude is the focus we discus in the paper.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4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history of Ki-duk Kim and his movies. Then the next two parts discuss how can Ki-duk Kim express his attitude about appetency and social norm, especially a clear conception of "appetency", "social norm" and "sense of guilt". The concept of "sense of guilt" is an important point of this paper. People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express how the appetency accepts defeat under the strong press of social norm, while why the social norm has such great power usually be neglected. But in this paper, we will give an explanation. Based on this , the last part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e attitude of dilemma expressed in the movies made the audience feel uncomfortable
     Appetency and social norm both have their values. The paper points out it is the recognition of social norm in life that makes humans feel not free, but not the social norm itself.
引文
1[英]朱利安·史辛格:《韩国电影定位:类型归属与接受环境》洪帆译 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 齐格弗雷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一版 第80页
    3 安然、雪风:《离文化很远——金基德专访》,载《看电影》2002年第23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 第1402页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第1286页
    6 陈瑛主编《中国伦理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第294页
    7 利奇德著:《古希腊文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第6-7页;转载自杜丽燕著:《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第59页
    8[苏]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著:《雕刻时光》陈贵丽 李泳泉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第35页
    9 节选自《Korean Post New Wave Film Director Series:KIM Ki-Duk》刊登于Korean Cinel magazine issue #339,Feb.5-19,2002.原文如下:I worked in a number of factories for a few years.Although the jobs were not great,I treated them as if they were something natural for me to do.I felt no shame,because I thought factory jobs were my future.As I reflect on this past,I realize that if one accepts a hard life as the only way to live then this reality becomes that life.Seongchul,a well-known Korean master monk once said,"Mountains are mountains." One cannot change a mountain because it is what it is.Life is life.Life happens regardless of a person's conscious efforts.Therefore,someone's everyday work becomes his/her life even if other people do not respect it or accept it.
    10[法]马塞尔·马尔丹著:《电影语言》何振淦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1月第4版 第18-19页
    11[美]托马斯·内格尔著:《人的问题》万以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第47页
    12 原出于佛洛伊德著《有限与无限的分析》一书,转载自吴光远 徐万里编著:《佛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172-173页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第109-110页
    14[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梦的解析》赵辰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第24页
    1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第54页
    16 节选自《Korean Post New Wave Film Director Series:KIM Ki-Duk》刊登于Korean Cinel magazine issue #339,Feb.5-19,2002.原文如下:If one's life is full of reoccurring hardships,then living in a fantasy world helps make life more bearable.
    17 郑圣一著:《金基德:野生或者赎罪羊》韩国-幸福读书出版社。目前本书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只是在网络上流传着节选片段。这些片段载于新华网上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5/24/content_2994868.htm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 第1398页
    19 谭昙(深圳国际传播公司影视部编导):《当代香港电影中的边缘人》载于《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2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导言第1页
    21 郑圣一著:《金基德:野生或者赎罪羊》韩国-幸福读书出版社。这些片段载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5/24/content_2994868.htm
    22 李御宁著:《韩国人的心——这就是韩国》张乃丽译 金文学审校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第20页
    23 邵毅平著:《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第250页
    24 李御宁著:《韩国人的心——这就是韩国》张乃丽译 金文学审校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第230页
    25[日]金文学著:《丑陋的韩国人》宋义淑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第108页
    26[日]金文学著:《丑陋的韩国人》宋义淑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第149页
    27 “观众们对我的谴责,使我认真反省,并认识到我拍摄的电影是那么可笑和自私。我夸张地描写韩国社会上阴暗而丑恶的一面,并这些强加给观众,令他们感到不愉快。”这是金基德发给韩联社的名为《金基德的致歉信》中的一段自虐式的自我批评。
    28 李御宁著:《韩国人的心——这就是韩国》张乃丽译 金文学审校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第194页
    29 这是金基德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对自己影片的剖析,摘自网站:http://tieba.baidu.com/f?kz=179290643
    30[日]金文学著:《丑陋的韩国人》宋义淑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 版第221页
    31 Stoics,公元前4世纪由芝诺(基底恩的)于雅典创立的一个学派。因其讲学的场所在一彩色画廊而得名(希腊文stoa,意为画廊,音译斯多亚)。斯多葛派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在希腊、罗马持续了约5个世纪。斯多葛派的研究重心是伦理德行学。他们强调人生应该追求的目的不是快乐而是德行。
    32 埃里克·A·波斯纳著:《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第50页。
    33 邱吉著:《道德内化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8页
    3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第23页
    35[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171页
    36[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171页注释[1]
    3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第47页
    38 原文载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册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8页,转载自邱吉的《道德内化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12页
    39 邱吉著:《道德内化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12页
    4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第47页
    4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第8页
    42[美]艾布拉姆森著:《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陆杰荣、顾春明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转引自梁丽丽的《金基德的电影世界》
    4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第8页
    44[美]埃里克·A·波斯纳著:《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第35页。
    45 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第75页
    1、《爱欲与文明》[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黄勇 薛民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2、《论文明》——《文明及其不满》[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 何桂全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0月第1版
    3、《论文明》——《一个幻觉的未来》[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 徐洋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0月第1版
    4、《图腾与禁忌》[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 赵立玮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5、《弗洛依德后期著作选》[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 林尘 张唤民 陈伟奇译 陈泽川校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6、《梦的解析》[奥]西格蒙德.弗洛依德著 赵辰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7、《法律与社会规范》埃里克·A·波斯纳著 沈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8、《道德内化论》胡林英著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9、《道德内化论》邱吉著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丑陋的韩国人》[日]金文学著 宋义淑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11、《韩国人的心——-这就是韩国》李御宁著 张乃丽译 金文学审校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2、《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邵毅平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13、《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徐儒宗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14、《中国伦理思想史》陈瑛主编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15、《电影的本性》齐格弗雷德.克拉考尔著 邵牧君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16、《电影语言》[法]马塞尔·马尔丹著 何振淦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1月第4版
    1、《东方伦理道德》赵骏河[韩]国际儒学联合会网站www.ica.org.cn
    2、《离文化很远——金基德专访》安然、雪风,载《看电影》2002年第23 期
    3、《Korean Post New Wave Film Director Series:KIM Ki-Duk》刊登Korean Cinel magazine issue #339,Feb.5-19,2002
    4、《金基德影片‘弓'的剧作赏析》毕志飞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年No.2
    5、《宁静的还乡之路-金基德电影<春去春又回>的诗与思》江潮辉 高广琴 碎花学院学报2006年4月
    6、《一衣带水 两岸同芳-论韩国电影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渊源》宋光瑛 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
    7、《全球化语境下的“后东方”电影:<春来冬去>》聂伟 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8、《<春去冬来>故事梗概》聂伟 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9、《韩国电影史》 卜焕模 陈梅译 翻译自《韩国电影节(1946-1996)-还不曾被了解的电影大国》(日本朝日新闻社特刊,1996年)
    10、《撒玛利亚女孩:救赎与颠覆中的残酷成长》李蟠玎《四川戏剧》2005年6月
    11、《8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的倾向》朴燕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2月
    12、《90年代韩国电影的繁荣与流变》 朴燕真www.cnki.net
    13、《吹尽狂沙始的金-记韩国电影导演金基德》梁丽丽《电影》2005年11月
    14、《“黑色”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梁开奎《当代电影》2004年5月
    15、《半朵金达莱-开在北纬38度线上——金基德电影<收件人不明>观后笔记》沙蕙《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16、《罪与美—韩国金基德影片的暴力美学与死亡美学》梁丽丽《中外文化交流》2005年11月
    17、《相似性毁灭 金基德二题》刘宏《博览群书》2005年10月
    18、《韩国重要电影导演评述》刘震《当代电影》2004年5月
    19、《救赎与自我救赎:<撒玛利亚女孩>》李玉广《当代电影》2004年6月
    20、《空灵之美<弓>》如意《大众电影》2005年19
    21、《“轴”能生事——<海岸线>》吴越人《大众电影》2003年14
    22、《窥视情境中的禅意空间:<空房间>》熊学莉《当代电影》2006年1月
    23、《<悲歌一曲>与韩国人传统审美意识》[韩]李泫淑《当代电影》 1996年第4期
    24、《世纪之交的清风——论近年韩国电影的温情柔绪》蒋俊《艺术百家》2002年第三期
    25、《金基德电影的人文内涵》施嘉宁《上海艺术家》
    26、《金基德的四季——评<春夏秋冬又一春>》徐浩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7、《剑走偏锋的金基德》一言《电影》2006年第5期
    28、《韩国电影振兴中的文化危机——访电影振兴委员会委员、韩国自由电影小组主席张尚民博士》[韩]金胜勇采访整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9、《韩国艺术电影综论》张新英《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0、《韩国家庭伦理剧之解读》李国慧《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月
    31、《韩国伦理道德的特点》孙君恒 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
    32、《韩国电影定位:类型归属与接受环境》[英]朱利安·史辛格:洪帆译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3、《当代香港电影中的边缘人》谭县(深圳国际传播公司影视部编导)
    1、《韩国制造-金基德及其作品分析》唐晓莉 西南大学
    2、《“黑色”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梁开奎 山东大学
    3、《韩国影视剧的叙事模式和文化内涵》叶凯 南京师范大学
    4、《类型影片的美学阐释》刘琛 山东师范大学
    5、《林汉泽的电影世界》金燕 中国艺术研究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