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朝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特殊户籍——灶籍对盐的直接生产者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灶户是明代对盐业生产者的泛称。这一群体因其生产活动和劳作成果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的盐业经济相关联,使他们在社会生活实态、收入状况、主要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呈现出与普通民户不同的特点。两淮灶户因生产生活背景为明代盐政中最重要的两淮盐场,故其社会生活更具代表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在生活实态方面,艰辛的盐业生产活动成为两淮灶户生活主要内容,衣食起居都受其影响,生存状态普遍困苦。在收入状况上,两淮灶户收入内容、模式和水平随着盐政的改革和盐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经历了由最初稳定的官支工本到明末依赖与盐商交易或借贷所得的过程,呈现复杂而又不稳定的特点。在社会关系方面,两淮灶户与外界的交往活动因盐业经济关系的影响而较其他群体更为开放并带有趋利性。他们不但要面对由于盐生产能力提高而造成贫富阶层分化的内部关系,还要与以谋求盐利为目的盐商、盐场流民进行交易、周旋或融合。在社会地位上,两淮灶户在国家注重科举取士和灶籍世袭制衰弱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考取进士获得功名。也有一些人通过改变职业——从商或致儒学等方式来转变社会角色,使先前贫贱低下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Government began to register salt-producing households to control their activity in production and in lif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most generally terms was used in Ming to describe these salt-producing households is tsou-hu. Since the salt, production result of tsou-hu, is vital to state income, Tsou-hu is special to normal people in social life including living behavior, revenue, social relations, social class and so on. Liang-huai Salt Administration is in position of great influence to salt production of Ming. So the life style of salt producers in this area is typical.
     About living behavior, salt production activity is the main contents. The work so hard that tsou-hu is living in poverty. In income aspect, ether the level or the pattern always change with 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salt industry.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sou-hu are complicated and open. There are Internal stratification and many businessman or vagrants involve in. Although tsou-hus is low in the social scale generally, someone change their occupations by become CHIN-SHIH or businessman or scholar to achieve the status mobility.
引文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185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太祖实录》卷十九“丙午二月已巳”条,第262页,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③《明宪宗实录》卷九十一“成化七年五月丙子”条,第1759页,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④(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十五,《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69册,第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⑤(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卷二百十七,第2260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①(明)陈其愫:《皇明经济文辑》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369册,第12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二十八,《四库禁毁丛刊》,史部14册,第463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③(明)陈其愫:《皇明经济文辑》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369册,第1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徐泓:《清代两淮盐场的研究》,第3页,(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2年5月。
    ⑤(明)陈其愫:《皇明经济文辑》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369册,第1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清)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卷二,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⑦(元)脱脱:《宋史》卷一八二,第4457页,中华书局,1977年。
    ⑧(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宪宗实录》卷五十七“成化四年八月己酉”条,第5页,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③(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十五,《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69册,第81页,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
    ④钱钟书:《宋诗选注》,《煮海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
    ⑤(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十六册,《续修四库全书》,史部0597册,第2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一,《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3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③(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3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④(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32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⑤(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40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⑥(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19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⑦(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40‐741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⑧(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34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⑨(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40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⑩(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19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11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二,《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12(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4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13(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39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14(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28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15(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二,《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49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0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28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③(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二十九,《四库禁毁丛刊》,史部14册,第509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⑤(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41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⑥(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4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⑦(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4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⑧《明宣宗实录》卷三十三“宣德二年十一月丙申条”,第843页,(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⑨(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5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⑩(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36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11(明)朱廷立:《盐政志》卷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3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明)彭韶:《彭惠安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47册,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3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62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④(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62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⑤(明)彭韶:《彭惠安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47册,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⑥(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62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⑦(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十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302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⑧(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3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⑨(明)彭韶:《彭惠安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47册,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⑩周庆云:《盐法通志》,1914年,文明书局铅印本,转自吴海波,《清代两淮灶丁生存环境与社会功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五期,2009年10月。
    11 (明)彭韶:《彭惠安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247册,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清)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绝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②(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3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③(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一,《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清)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卷二,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2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根据《两淮盐法志》卷十一“灾眚”条,第296页和卷六“防潮患”条,第242页统计。
    ⑦(明)申时行:《明会典》卷七十八,《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90册,第4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参见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第150页,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1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申时行:《明会典》卷七十八,《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90册,第4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8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参见(日)藤井宏著、刘淼译:《明代盐商的一考察——边商、内商、水商的研究》,《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第287页,黄山书社,1987年。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③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21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21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⑦(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十,学校门,《四库未收书辑刊》一辑24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⑧(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37页,中华书局,1976年。
    ③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考略》,第18页,《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第3期。
    ①《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②《明宪宗实录》卷八十七,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5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02期。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5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38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⑧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10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①(清)噶尔泰等:(雍正)《两淮盐法志》卷五,转引自徐泓《明代后期的盐政改革与商专卖制度的建立》,《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76年第四期,第308页。
    ②《明宣宗实录》卷三十,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③(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四,《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16册,第46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37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66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一,第1962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③(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38页,中华书局,1976年。
    ④(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四,《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16册,第4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⑦(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1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⑧《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卷,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1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③(清)汪砢玉:《古今鹾略》卷五,《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1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⑤(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1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⑥《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一,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⑦(明)朱廷立:《盐政志》卷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3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1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⑤《明孝宗实录》卷十六,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⑥《明孝宗实录》卷十六,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⑦(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1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①(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四,《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16册,第4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41页,中华书局,1976年。
    ③李国祥:《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第255页,武汉出版社,1995年9月。
    ④(明)申时行:《明会典》卷三十二,《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89册,第5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8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申时行:《明会典》卷三十二,《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89册,第5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⑦(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36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世宗实录》卷五百五,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42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⑥《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九十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⑦《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九十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⑧(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第1941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⑨徐泓:《明代后期的盐政改革与商专卖制度的建立》,《“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四期,第299页,1976年。
    ①(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七十六,第5237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②(清)贺长龄:《清朝经世文编》卷五十,朱轼《请定盐法疏》,中华书局,1992年。
    ③(清)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503册,第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清)包世臣:《安吴四种·中衢一勺》卷三,第7页,同治十年刻本。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第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第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③参见徐泓:《清代两淮盐场的研究》,第53页,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2年5月。
    ①(清)延丰:《重修两浙盐法志》卷二十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41册,第6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12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③(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二十八,《四库禁毁丛刊》,史部14册,第523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⑤(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二十八,《四库禁毁丛刊》,史部14册,第523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⑥(清)延丰:《重修两浙盐法志》卷二十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41册,第6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朱廷立:《盐政志》卷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3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1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8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⑦(嘉庆)《东台县志》卷十八,第760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⑧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13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⑨(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十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69册,第9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二十九,《四库禁毁丛刊》,史部14册,第516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③李珂:《明代开中制下商灶购销关系脱节之探析——盐商守支与灶户的盐课负担》,第91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①《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一,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②(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七四,第5215——5216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④《明宪宗实录》卷五十一,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8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十五,《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69册,第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②转引自郭正忠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编》,第559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57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二十八,《四库禁毁丛刊》,史部14册,第496页,北京出版社,2000年。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8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⑤(嘉靖)《惟扬志》卷九,第12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⑥(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28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十六册,《续修四库全书》,史部0597册,第2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3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3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①(嘉靖)《惟扬志》卷九,第29页,《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②(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六十九,第4533——4534页,中华书局,1976年。
    ③(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72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④《明太祖实录》卷六十九,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①(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十四,《续修四库全书》,史0531册,第4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参见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第8页,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②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20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①(明)申时行:《明会典》卷七十八,《续修四库全书》,史部790册,第4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明太祖实录》卷四十六,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勘本。
    ③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第20页,《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7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⑤(明)李贽:《焚书》卷二,第80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⑥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下卷)》,第418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①(嘉庆)《东台县志》卷二十一,第899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②(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第709页,中华书局,2008年2月。
    ③(嘉庆)《东台县志》卷二十一,第900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④(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第709页,中华书局,2008年2月。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7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王艮:《王心斋全集》卷二,《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⑦(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一四,《续修四库全书》,史0531册,第4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⑧(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7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⑨(嘉庆)《东台县志》,卷二十,第749页,《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①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下卷)》,第419——420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②(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七,《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39册,第2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明)王艮:《王心斋全集》卷二,《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④(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3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⑤(明)史起蜇:《两淮盐法志》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74册,第24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
    ⑥(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百一十三,《续修四库全书》,史0531册,第4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美)何炳棣(Ping‐TiHo):《明清社会史论》(’theladderofsuccessinImperialChina’),第71页,”therewasagreatdealofoccupationalmobilitywhicheventuallyresultedinstatusmobility.”NewYorkandLondon :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62。
    ①(明)朱廷立:《盐政志》卷一,《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2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嘉靖)《温州府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
    (嘉靖)《徽州府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
    (嘉靖)《惠安县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
    (万历)《通州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
    (嘉靖)《定海县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
    (弘治)《温州府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
    (弘治)《上海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通州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重修如皋县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本。
    (嘉庆)《浙江通志》,《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本。
    (弘治)《徽州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光绪)《香山县志》,《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万历)《扬州府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成化)《杭州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崇)《闽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嘉庆)《东台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1月。
    (景泰)《云南志图经志书》,《续修四库全书》。
    朱益新主编:《歙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夏燮:《明通鉴》,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
    (明)李东阳等:《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傅维鳞:《明书》,《续修四库全书》。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续修四库全书》。
    (明)朱廷立:《盐政志》,《续修四库全书》。
    (清)周昌晋:《鹾政全书》,《续修四库全书》。
    (清)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明)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四库禁毁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李斗,王军评注:《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清)延丰:《钦定重修两浙盐法志》,《续修四库全书》。
    (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王圻:《重修两浙鹾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明)朱健:《古今治平略》,《续修四库全书》。
    (明)史起蛰:《两淮盐法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清)王定安:《重修两淮盐法志》,《续修四库全书》。
    (明)林烃:《福建运司志》,玄览堂丛书,台北:“国立中央图书出版社”,1981年。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续修四库全书》。
    (清)刘寿眉:《陶庐杂录》,《续修四库全书》。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明)谈迁:《棗林杂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明)朱国楨:《涌幢小品》,《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清)王凤生:《荒政备览》,《中国荒政全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明)张瀚:《松窗梦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王圻:《稗史汇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
    (明)何乔远:《名山藏》,《续修四库全书》。
    (明)李默:《孤树裒谈》,《中国野史大观》,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四库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续修四库全书》。
    (明)汪砢玉:《古今鹾略》,《续修四库全书》。
    (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明)郑晓:《今言类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
    (清)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吴嘉纪诗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明)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续修四库全书》。
    (明)陈其愫:《皇明经济文辑》,济南:齐鲁出版社,1996年8月。
    (明)陆容:《菽园杂记》,《明代笔记小说大观》。
    (明)彭韶:《彭惠安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明)王艮:《王心斋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书版社,2000年3月。
    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上海书店, 1984年1月。
    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刘淼:《明代盐业经济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刘淼:《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陈诗启:《明代官手工业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
    龚杰:《王艮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12月。
    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2007年9月。
    梁其姿:《施舍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5月。
    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台湾)徐泓:《清代两淮盐场的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2年。
    何维凝:《明代之盐户》,《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年第7卷2期。
    何维凝:《明代盐务政策概观》,《人文月刊》,1933年第4卷9期。
    陈诗启:《明代的官手工业及其演变》,《历史教学》,1962年10期。
    陈诗启:《明代的灶户和盐的生产》,《厦门大学学报》,1957年01期。
    赵毅:《明代盐业生产关系的变革》,《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赵毅:《明代淮盐流通及管理机制》,《史学集刊》,1991年02期。
    徐泓:《明代前期的食盐生产组织》,《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975年第24期。
    徐泓:《明代的盐务行政机构》,《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90年第15期。
    徐泓:《明代的私盐》,《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80年第7期。
    徐泓:《明代后期的盐政改革与商专卖制度的建立》,《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76年第4期。
    薛宗正:《明代灶户在盐业生产中的地位》,《中国历史文物》,1983年05期。
    薛宗正:《明代前期封建官府统治下的盐业》,《盐业史研究》,1986年第1辑。
    刘淼:《明代海盐制法考》,《盐业史研究》,1988年04期。
    刘淼:《明代盐业土地关系研究》,《盐业史研究》,1990年02期。
    刘淼:《明代灶课研究》,《盐业史研究》,1991年02期。
    刘淼:《明朝灶丁免田制考》,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6年01期。
    刘淼:《明清沿海荡地屯垦的考察》,《中国农史》,1996年01期。
    刘淼:《明朝灶户的户役》,《盐业史研究》,1992年02期。
    刘淼:《明代盐业荡地考察》,《明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9月。
    刘淼:《明朝官收盐制考析》,《盐业史研究》,1993年02期。
    柴继光:《盐丁始末》,《运城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陈永升:《从纳粮开中到课归地丁》,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朱霞:《民间卤水资源分配与国家灶户制度》,《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周远濂、谢肇华:《明代灶户的分化》,《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何峰:《明清淮南盐区盐场大使的设置、职责及其与州县官的关系》,《盐业史研究》,2006年01期。
    李三谋:《清代灶户、场商及其相互关系》,《盐业史研究》,2000年02期。
    谢婕:《<陋轩诗>与清初灶户的社会》,《东岳论丛》,2004年1月01期。
    王振忠:《明清淮南盐业与仪征民俗》,《盐业史研究》,1994年04期。
    李珂:《明代开中制度下商灶购销关系脱节问题三探》,《历史档案》,2004年03期。
    余永哲:《明代广东盐业生产和盐课折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01期。
    马俊亚:《两淮盐业中的垄断经营与手工生产者的困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张荣生:《古代淮南盐区的盐务管理》,《盐业史研究》,2002年01期。
    张荣生:《古代淮南盐区的盐民生活》,《盐业史研究》,1996年04期。
    王振忠:《明清淮南盐业与仪征民俗》,《盐业史研究》,1994年04期。
    李珂:《明代盐政经济的剥削机制及其形式上的演变》,《历史档案》,2005年03期。
    金钟博:《明代盐法之演变与盐商之变化》,《史学集刊》,2005年01期。
    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02期。
    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第3期。
    方裕谨编选:《明代隆庆年间两淮盐务题本》,《历史档案》2007年第3期。
    (日)藤井宏:《明代盐场的研究》,分载《北海道大学文学部纪要》1952年01期和1954 年03期
    (日)吉田寅著,刘淼译:《<熬波图>的一考察》,《盐业史研究》,1995年04期。
    (日)吉田寅著,刘淼译:《<熬波图>的一考察(续)》,《盐业史研究》,1996年01期。
    (日)佐伯富:《盐与支那社会》,《东亚人文学报》,1943年第3卷1号。
    (美)何炳棣(Ping-Ti Ho):《明清社会史论》,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