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处于公共部门制度创新整体进程相对滞后的境地。事业单位承担着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职责,但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遗传性积弊削弱了其制度应有的激励功能,大多数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基于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变迁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对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利弊诊断。同时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适当借鉴国外公共服务机构人事制度的运作机理和发展趋势,在探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目标、战略和路径的基础上,期望提出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机制的设计建议,寻找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具体来说,论文基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讨论。
     研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首先需要明晰事业单位及其人事制度的基本内涵。基于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将事业单位的基本属性概括为实体性、非营利性、公有性、非权力性、自主性等。除了具备组织人事制度的普遍特征外,事业单位传统人事制度还具有依附性、过渡性、不规范性、不平衡性等独特性。从组织层面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功能应体现在导向、规范和更新三个层面,但这一功能的发挥,不但取决于制度安排本身的设计合理性,也取决于制度要素的耦合程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由若干制度要素有机组合而成,其制度结构涉及规则、对象、理念和载体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功能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而被忽视的原因在于其制度结构诸要素的失衡。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影响和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传统事业单位体制是在当代中国现代化演进和民族国家构建的总体框架内,以及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事业单位传统体制已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被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虽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仍处于表层化的探索和试验阶段,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且各类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程也不尽相同,但事业单位体制创新仍然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或参考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模式,将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目标定位为现代事业制度。现代事业制度是公共服务供给的理想状态,要达到现代事业制度的目标,需要将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路径定位于两个方面,即继续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培育诱制性制度变迁。
     体制环境的改善使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制度积弊显现得更加突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较之机关和企业的人事制度创新而言,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一些深层次和实质性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原因,除了改革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外,主要在于政府制度供给不足,涉及事业单位性质定位模糊、事业单位体制关系未理顺以及政府推动力不足等方面。上述消极因素的客观存在,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桎梏,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可以适度借鉴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的人事运作机制。各国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其中部门代理机构和公法行政实体等公立公共服务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人事管理实践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借鉴或参考价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能简单模仿或移植其他制度环境中的运作模式,但通过对国外公共服务供给组织人事管理实践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中某些成熟的共性成分和发展趋势,可以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素材。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需要明确目标、战略及其路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涉及宏观的体制目标、中观的制度目标和微观的机制目标等3个层面的内容。在改革目标的指引下,运用SWOT矩阵扫描和分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战略方案定位于WO战略,即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按照这一战略的总体实施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战略实施应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即加大政府制度供给力度,充分利用改革契机;导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式,消解事业单位传统人事制度的遗传性积弊。
     就微观层面的机制目标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应导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方法,以克服和扭转事业单位传统人事制度的固有劣势,并在人事制度变革过程中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滥觞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其技术方法,正逐步被各国公共服务组织所吸收和借鉴。较之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方法,强调人本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方法更为精致而个中翘楚,也因此更能激发个体的工作潜能,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论文从应然和实然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方法,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活动的主干环节,包括人员招聘、绩效评估和报酬制度建设作出初步的分析和阐释。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China's public service unit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ystematic innovation of public sectors.China's public service units take on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for supplying public goods, but most of them are not efficient a certain degree since drawbacks inherited from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weaken its inspiring function.In view of this,thesis analyz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China's public service units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evolutions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ctors and macroscopic backgrounds for the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system.Meanwhile,using for reference 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overseas public service institutions,and using such theories a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 expect to advise a working mechanism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al situations and seek a breakthrough in the systematic innovation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on the basis of probing into the goal,strategy and way of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thesis is developed at the following levels.
     Research on th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first need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and its personnel system.From the angle of combining“ought to be”with“to be”,basic properties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can be generalized as entity,nonprofit,public,non-power,and self-determination.Besides,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possesses suc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s dependence,transition,irregularity,and imbalance.From the viewpoint of organizational levels,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has a function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such as orientation,criterion,and renewal,but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this function depends on not only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system settlement but also the coupling degree in system factors.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is composed of several system factors and its system structure includes contents such as rules,objects,ideas,and carriers.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that bring the predicament of personal system function in public service units.While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which is ignored,is the disbalance of the system structure.
     Reform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influences and restricts the process of their personnel system reform.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develops in particula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evolutions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tat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is difficult to suit requirement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reform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has been gradually put forward for discussion in agenda and will deepe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Although the reform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is still in a superficially exploring and experimental stage,lacks general designs and clear goals,and the reform courses of various public service units' system are different,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accumulates a lot of beneficial experience.On the basis of this,the goal of innovation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is set to be modern institution system by referring to system patterns of overseas public service supplied.Modern institution system is an ideal state of supplying public service so that the path choice of innovation in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must support the positioning in order to reach this goal,that is,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ompelled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cultivate the inductivity institutional change.
     Improvements in system environment make more obvious drawbacks of personnel system inside public service units.Even though the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makes some preliminary progresses,it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te compared with innovations in personnel system of government organs and enterprises since some deep-rooted and essential problems are not solved yet.The main reasons lie in the shortage of institutional supply by government,such aspects as the ambiguous orientation of public service units,the unclear relationship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systems,the insufficient impetus of governments,and complexity and hardship inherent in reform itself.The existence of passive factors described above becomes shackles of further reform in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Thus,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is very difficult to make a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 unless these problems are radically solved.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could properly use for reference personnel working mechanisms of oversras organizations supplying public service.In each country,such organizations are of various typ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Particularly,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can use for reference personne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such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s as departmental agencies and public law administrations. Such a reform cannot simply imitate or transplant work patterns in othe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but an analysi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overseas organizations supplying public service helps us to learn some mature and common component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hence provides usable and beneficial materials for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requires a definite goal, strategy and its choice of paths.Such a goal involves macroscopic system goal, meso-institutional goal,and microscopic mechanism goal.Under the guidance of reform goals,by using SWOT matrix scanning and analyzing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and threats in the system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we will use WO strategy,that is,taking advantage of external opportunities to overcome internal drawbacks,as strategic plans of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actice requirements of this strategy,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two aspects:enhancing institutional supplying from government and fully using reform opportunities on the one hand,and employing system mode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eliminate transmissible drawbacks in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mechanism goals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reform in the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should introduce theories and technological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overcome inherent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and transform personnel management in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personnel system.Theories and technological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riginated from private organizations are gradually absorbed and used by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s in every country.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methods in public service units,theories and technological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mphasizing human-oriented ideas are more delicate and excellent,and hence are better to stimulate individual's work potential and bring into play employee's enthusiasm for work.From the angle of combining“ought to be”with“to be”,thesis employs theories and technological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make an elementary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such main aspects as recruitment,performance appraisal,and compensation system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activity of public service units.
引文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1]“(美)托马斯·斯坦顿:“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美国有何经验可供借鉴?”,载范恒山:《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38页。
    [2](美)阿兰·希克:“从经合组织国家的经验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未来”,载范恒山:《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265页。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1]徐复等:《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46页。
    [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5-266页。
    [3]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4]《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9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4页。
    [1]《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1952-6-27),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20/content_2359094.htm
    [2]李先念:《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1955-7-6),见广东省财政厅网站,http://www.gdczt.gov.cn/documents/lib1/200004034861.HTM
    [3]转引自刘霞:“事业单位质疑”,载《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4]转引自刘霞:“事业单位质疑”,载《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新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人事管理实用政策法规》,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转引自齐炳文:《民间组织:管理·建设·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韩琪等:“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调整的理论分析”,载《国际商务》,2004年第3期。
    [2]董礼胜等:《中国公共物品供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3]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3-36页。
    [4]很多学者都将事业单位翻译为institutional unit,而权威性的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在事业单位词条后所附英文注释也为institutional unit。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4页。
    [1](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2]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1]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页。
    [1]《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5页。
    [1]李德志:《人事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45页。
    [3](美)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1](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64页。
    [1]吴志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2]刘晓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功能困境的结构解析及其再设计”,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董礼胜等:《中国公共物品供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1]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3页。
    [2]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劳动人口之中的从事经济及社会活动并能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人力资本则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利用,才能成为人力资本。
    [3]转引自吴忠魁:《教育变革的理论模式》,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4]“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影响达43%”,《组织人事报》,2002年12月9日,第5版。
    [1]孙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光盘),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06年。
    [2](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1](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2](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1]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公共行政之制度理论的比较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第3页。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页。
    [3]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4]刘霞:“稳步推进中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事报》,2007年10月19日。
    [1]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2页。
    [1]何跃青:《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实用全书》(上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77页。
    [2]叶国文:“社会转型与资源整合——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制度变迁研究”,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日报》,1987年11月4日,第1版。
    [1]《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6页。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试行草案)》(1963年5月),转引自“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见新疆教育信息网,http://www.xjedu.gov.cn/dzzw/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28
    [3]陈凡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1]李真真:“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及其演变”,载《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第10期。
    [2]傅才武等:“我国文化体制的缘起、演进和改革对策”,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14-15、15、16页。
    [2]张顺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1]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2-26页。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转引自刘霞:“事业单位质疑”,载《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2]黄恒学:《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1]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1](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2]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构成支配结构的资源主要有两种,即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前者指的是在权力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以及各种人工制成品,其源泉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而后者则是指在权力实施过程中的非物质性资源,其源泉是一些人相对于另一些人的支配地位。参阅(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3]刘建军:“中国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金挥等:《苏联经济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1952)》,1958年编,第14页。
    [3]傅才武等:“我国文化体制的缘起、演进和改革对策”,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刘建军:“中国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2]黄恒学:《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64页。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1985年5月29日,第1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人民日报》,1993年2月27日,第2版。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人民日报》,2001年6月15日,第8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人民日报》,2002年5月17日,第7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
    [1]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3月13日),《人民日报》,2002年3月20日,第1版。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黄恒学:《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2]马宝成:“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探索”,载《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4期。
    [1]转引自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建设”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回顾与展望”,载《新视野》,2004年第1期。
    [1]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7页。
    [2]葛延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1](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43-446页。
    [2]柏良泽:“‘公共服务'界说”,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78-85页。
    [2]苗树彬等:“北欧模式——芬兰、瑞典、丹麦三国考察报告”,见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Topic/2950/
    [1]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8页。
    [1](美)D·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1]国内学者关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目标定位的代表性观点大致有4类,即“国家事业说”、“现代事业制度说”、“非营利组织说”以及“公法人说”。参见赵立波:《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45页。
    [2]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与协调”,载《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3]黄恒学:《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70页;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304页。
    [1]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2]这里所说的国有企业应具有非经济性或社会目标优先的基本属性,而不应将盈利作为组织的首要目标。
    [1]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1]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2]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1](美)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2页。
    [2]孔超:“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论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315页。
    [4]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1](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64页。
    [1](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425页。
    [1](美)D·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2]曹远征:“公共事业:公私合作利于实现效率最大化”,《南方周末》,2005年9月22日。
    [2]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360页。
    [1](美)L.E.戴维斯等:“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002年重印),第274页。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臧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77页。
    [1]娄海军等:“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载《行政与法》,2007年第9期。
    [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418页。
    [2]保建云:“论中国改革的目标选择与经济制度变迁方向——对改革目标与模式选择若干论争的评论与再思考”,载《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
    [1]吴志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1]陈振明:“社会事业体制创新及社会事业的产业化”,载《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4页。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50页。
    [1]各类公法行政实体的具体特征可参阅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6页。
    [1]董事会负责审议决策学校的重大事项,运营协议会负责审议学校管理有关事项,教育研究评议会负责审议教育教学有关事项。
    [2]邓国胜等:《事业单位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1]包志荣:“日本教师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朱永坤等:“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转引自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3-84页。
    [2]邓国胜等:《事业单位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67页。
    [3]丁元竹等:《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1]文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1]Becker G S.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2](美)H.德姆塞茨:“产权论”,载《经济学译丛》,1989年第7期。
    [1]Wein J R.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Non-profits.Fund Raising Management,1989,20(7):28-33.
    [2]Barbeito,Carol L.,Bowman,& Bowman,Jack P.Nonprofit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Practic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8).
    [1](美)琼·E.派恩斯:《公共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2]宋晓玲:“志愿者:有待开发的人力资源——新加坡人民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及其启示”,2006年3月17日,http://www.ahqjxx.com:81/page.php?fp=newsdetail&id=284
    [1]宋晓玲:“志愿者:有待开发的人力资源——新加坡人民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及其启示”,2006年3月17日,http://www.ahqjxx.com:81/page.php?fp=newsdetail&id=284
    [2]刁娜:“海外经验”,载《自然之友通讯》,2006年第6期,见自然之友网站,http://www.fon.org.cn/content.php?aid=8340
    [3]邓国胜:“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1](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王名:“关于NGO问责的思考”,见中国NPO服务网,2004年10月15日,http://www.ngo.org.cn/cn/member/article/detail.php?id=32
    [1]转引自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1-92页。
    [2]刘洪:“盖茨基金会严防贪污浪费”,《国际先驱导报》,2006年9月4日,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04/content_5045358.htm
    [3]吴忠泽:“民间组织管理”,载《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1999年第13期。
    [4]周志忍等:《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65页。
    [1]郑国安:《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版,第5页。
    [2]转引自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1-92页。
    [1]人事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加拿大公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特定及启示”,载《中国人才》,2007年第3期。
    [1]刘霞:“稳步推进中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事报》,2007年1月19日。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2]葛延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1]朱光明:“非营利机构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2]赵立波:《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202页。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109页。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2]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3]“经济人”(也称“唯利人”)理论假设,主要源自享乐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按照斯密的观点,就人的本性来讲是懒惰和不愿意工作的,必须对其加以鞭策和刺激,人的行为动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经济利益,个体从事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因此,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么能确保个体自由地追求私利,要么以权力强制或其他激励措施使员工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企业组织的人事制度设计遵循了后一种思路,科学管理的先驱者F·W·泰罗(Frederic W.Taylor)也持这种基本观点。因此,当时的企业在生产中大都用金钱来刺激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对消极怠工和抗令不遵者则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1]Henry Mintzberg.The Fall and Rise of Strategy Planning.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February,1994.107-114
    [2](美)保罗·R·尼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1]张建东等:“SWOT的缺陷”,载《企业管理》,2005年第1期。
    [1](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425页。
    [1]吴志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2]吴志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载《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1]邵一明等:《企业战略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1]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葛延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2](美)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2页。
    [3]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
    [4]孔超:“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论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杨雪冬:“制度移植与本土实践:以立法听证为个案的研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7页。
    [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4]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美)R·韦恩·蒙迪等:《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2](美)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4]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5]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何跃青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实用全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9页。
    [2]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见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89/112701198942.html
    [1]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页,2009年2月20日,http://www.mohrss.gov.cn/mohrss/Desktop.aspx?path=mohrss/mohrss/InfoView&gid=fadb54b0-7c82-4c58-a49b-3ee32ee0f035&tid=Cms_Info
    [2](美)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157页。
    [2]李明罡:“吉林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33人”,《城市晚报》,2008年8月8日,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8-08-08/072816083307.shtml
    [1]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Boyatzis,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2.
    [3]Lyle M Spencer,Jr.and Signe M.Spencer,Competence at Work.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3
    [1]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320页。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342页。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358页。
    [1]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7-378页。
    [1]转引自杜铸等:“用权变思维开发宽带薪酬”,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8期。
    [1]冯亚明:“事业单位现行宽带薪酬的激励性分析”,载《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第1期。
    [2]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359页。
    1.(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3.(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7.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8.(美)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9.(美)亚伯拉罕·H·马斯洛等:《马斯洛论管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2.(美)加里斯·摩根:《驾御变革的浪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琳达·阿克曼·安德森等:《组织变革路线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R·韦恩·蒙迪等:《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美)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保罗·格林:《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美)约瑟夫·J·马尔托奇奥:《战略薪酬管理》(第3版),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美)唐纳德·克林格勒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美)琼·E.派恩斯:《公共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埃文·M·伯曼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保罗·R·尼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3.(美)雅米尔·吉瑞赛特:《公共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演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24.(挪)K.A.Eliassen etc:《公共组织管理——当代欧洲的经验与教训》,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5.(美)戴维·奥斯本:《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0年版。
    27.(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变》,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9.(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3.(美)诺思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美)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6.(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8.(美)D·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新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人事管理实用政策法规》,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版。
    40.宋德福:《八年人事制度改革行》,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版。
    41.中组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42.何跃青:《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实用全书(上、中、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李建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4.侯福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政策问答》,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版。
    45.刘霞:《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理论与操作》,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版。
    46.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版。
    47.黄恒学:《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范恒山:《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50.宋大涵等:《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1.赵立波:《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郑国安等:《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53.张雅林:《公益服务的体制创新——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54.李鸥:《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张泽忠:《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邓国胜等:《事业单位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葛延风等:《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研究——一种方案设计》,外文出版社2003年版。
    58.臧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9.黄锡生等:《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60.丁茂战:《我国政府社会事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1.冯云廷等:《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3.娄成武等:《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4.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5.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董礼胜等:《中国公共物品供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67.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陈昌盛等:《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陈振明等:《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张顺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1.陈凡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73.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第7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4.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5.王建学:《中国行政管理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6.李和中等:《西方国家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7.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8.杨静光:《古今管理理论概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79.胡君辰等:《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萧鸣政等:《人员素质测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2.彭剑锋等:《员工素质模型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付亚和等:《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竺乾威:《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8.吴志华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9.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赵曼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92.丁元竹等:《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3.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4.成志刚等:《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文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6.周志忍等:《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7.郑国安:《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98.邵一明等:《企业战略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
    99.黄浩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吴志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2.吴志华:“公共管理人事管理的问题与改革”,《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6期。
    3.马宝成:“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探索”,《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 年第4期。
    4.“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建设”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回顾与展望”,《新视野》,2004年第1期。
    5.葛延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6.符钢战:“公共产品短缺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兼论政府职能的第二次转变”,《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7.福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课题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研究”,《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
    8.娄海军等:“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行政与法》,2007年第9期。
    9.陈振明:“社会事业体制创新及社会事业的产业化”,《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10.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0期。
    11.叶国文:“社会转型与资源整合——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制度变迁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12.柏良泽:“‘公共服务'界说”,《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
    13.马庆钰等:“公共服务的理性及其运作框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4.孔超:“公共服务制度的系统构建——论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李昕:“法人概念的公法意义”,《浙江学刊》,2008年第1期。
    16.刘建军:“中国单位体制的构建与‘革命后社会'的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7.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18.傅才武等:“我国文化体制的缘起、演进和改革对策”,《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9.李真真:“中国科技体制的结构及其演变”,《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第10期。
    20.周国华:“教育改革的政策反思:历史、成败与方向——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50年述评”,《教育管理研究》,2007年第1期。
    21.曹普:“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年第5期。
    22.马立武等:“美国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宪法权利概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3.倪小恒等:“高等教育体系的权力分配与大学组织结构”,《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24.张俊友:“美国公立学校终身教师解聘制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
    25.王晓玲等:“美国公立学校教师聘任权探析”,《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3期。
    26.刘永芳:“美国公立学校优秀教师激励体系及其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27.黄白:“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科学大众》,2006年第9期。
    28.傅树京:“美国PDS政策述评”,《外国教育》,2003年第4期。
    29.包志荣:“日本教师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0.朱永坤等:“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1.萧鸣政:“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发展方向——基于非营利组织特征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7期。
    32.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33.王名:“非营利组织及其对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学会》,2005年年第2期。
    34.邓国胜:“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35.吴忠泽:“民间组织管理”,《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1999年第13期。
    36.崔开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履行途经选择与缺失根源分析”,《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
    37.张建东等:“SWOT的缺陷”,《企业管理》,2005年第1期。
    38.朱光明:“政事分开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9.杨雪冬:“制度移植与本土实践:以立法听证为个案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0.保建云:“论中国改革的目标选择与经济制度变迁方向——对改革目标与 模式选择若干论争的评论与再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
    41.人事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加拿大公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特定及启示”,《中国人才》,2007年第3期。
    42.娄海军等:“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行政与法》,2007年第9期。
    43.徐强胜:“我国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改革的法理思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4.杨建军:“浅议我国工资制度的发展与变革”,《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5.冯亚明:“事业单位现行宽带薪酬的激励性分析”,《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第1期。
    46.杜铸等:“用权变思维开发宽带薪酬”,《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8期。
    47.曹远征:“公共事业:公私合作利于实现效率最大化”,《南方周末》,2005年9月22日。
    48.钱大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与经验”,《中国人事报》,2008年11月14日。
    49.刘霞:“稳步推进中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事报》,2007年10月19日。
    50.孙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光盘),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06年。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年10月25日。
    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
    3.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公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7.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0年6月。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年12月。
    9.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10月。
    10.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10月。
    11.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1993年11月。
    12.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000年7月。
    13.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3月。
    14.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3月。
    15.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6月。
    16.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深化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2年12月。
    17.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文化部:《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3年1月。
    18.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3年9月。
    19.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2006年7月。
    20.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2006年8月。
    21.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5年11月。
    22.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2002年7月。
    23.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1995年12月。
    24.人事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1995年11月。
    25.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2006年6月。
    26.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试行办法》,2005年12月。
    27.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法》,2003年1月。
    28.上海市人事局:《关于深化本市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分配激励作用的意见》,1999年5月。
    29.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2004年10月。
    30.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2006年7月。
    31.深圳市人民政府:《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意见》,2007年8月。
    32.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的意见》,2008年4月。
    33.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办法(试行)》,2004年10月。
    34.深圳市人事局:《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聘用聘任实施细则》,2005年1月。
    35.深圳市人事局:《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职位分类实施办法(试行)》,2005年1月。
    36.深圳市人事局:《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高级雇员管理实施细则》,2005年3月。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index.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mohrss/Desktop.aspx?PATH=rsbww/sy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
    8.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站:http://sy.china.cn/
    9.世界银行网站: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
    10.中国上海网:http://www.shanghai.gov.cn/
    11.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www.bjp.gov.cn/
    12.上海市人事局网站:http://rsj.sh.gov.cn/
    13.深圳市人事局(编办)网站:http://www.rsj.sz.gov.cn/
    14.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15.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16.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17.中国继续教育网:http://www.cacee.org.cn/
    18.中国NPO服务网:http://www.ngo.org.cn/cn/
    19.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http://www.chinahrd.net/
    20.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
    21.中评网:http://www.china-review.com/
    1.孔祥振:“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孙静:“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度绩效与组织设计”,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刘春湘:“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J.Cheminais,W.Fox,G.Van Der Waldt,and M.S.Bayat,The Fundamentals of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Juta Academic,1998.
    2.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9th Edition),Prentice Hall,2002.
    3.Donald E.Klingner and John Nalbandian,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Contexts and Strategies(5th Edition),Prentice Hall,2002.
    4.Dennis L.Dresang,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4th Edition),Longman,2001.
    5.Norma M.Riccucci,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Current Concerns,Future Challenges(4th Edition),Longman,2005.
    6.Dennis L.Dresang,Personnel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5th Edition),Longman,2008.
    7.Ka-Ho Mok.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Educational Reforms and Changing Governance in Chinese Societies.Springer.2004
    8.Vai Io Lo.China's Urban Health Care Reform:From State Protection to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Lexington Books.2005
    9.Lim Meng Kin etc.The Role and Scope of Private Medical Practice in China.http://vvww.worldbank.org.cn/english/content/Private_Medical_in_China.pdf;
    10.Paul A.Grout,Margaret Stevens.The Assessment:Financing and Managing Public Services.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19,No.2,Summer 2003
    11.Anne Ketelaar,Nick Manning,Edouard Turkisch.Performance-based Arrangements for Senior Civil Servants OECD and Other Country Experiences,OECD Working Papers on Public Governance May,2007
    12.Becker G S.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13.Wein J R.Financial Incentives for Non-profits.Fund Raising Management,1989,20 (7).
    14.Barbeito,Carol L.,Bowman,& Bowman,Jack P.Nonprofit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Practic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8.
    15.Henry Mintzberg.The Fall and Rise of Strategy Planning.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February,1994.
    16.Robert S.Kaplan and David P 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That Drive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January-February,Vol.70,Issuel.
    17.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18.Boyatzis,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2.
    19.Lyle M Spencer,Jr.and Signe M.Spencer,Competence at Work.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3.
    20.Jay Hal,The Structure of Competence:Models for Management,Chart well-Bratt Ltd,1996.
    21.Anntoinette D.Lucia,and Richard Lepsinger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s:Pinpoint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Organizations,Pfeiffer,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