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将中国电影中的佛教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为主线,从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关系的历史脉络,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导演个体主体精神空间的动员与重塑,佛教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符号表征,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美学风格的构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主题思想的植入,佛教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微观场景,佛教文化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以及佛教影片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处境等向度切入,从历史、美学和精神现象学三个视角探析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历史视域上。以中国电影整体历史谱系为背景,考量佛教文化在中国电影历史链条上的发展流脉,以此来探析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之间的相互关涉、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的关系。
     在美学视域上。通过对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在主题思想设置、意境建构、意象使用、场景铺展、音乐创作、人物形象塑造、语言修辞、叙事模式等诸多艺术元素的总结和归纳,来探求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影响,并提纯出其中的恒量和变量。
     在精神发生学视域上。当佛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因子进入到电影叙事中时,在某种意义上它就已经与电影主创人员的个体精神有了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而成为我们进入到中国电影导演个体精神世界的一个入口,以此来探寻不同代际导演文化精神趋向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及其精神形态的演变过程。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film, Buddhism seems to be a solidification factor to infiltrate into the Chinese film. Buddhis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film make a continuous, universal and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Chinese film history, that has become a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a worthy topic to further study.
     In this thesis, we researched on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s culture on the Chinese film. This thesis is constitut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ve staff of the Chinese film and Buddhism, the surface contact between the Chinese film and Buddhism, the impact of Buddhism culture on audio-visual aesthetics style of Chinese film,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culture on Chinese martial arts film,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Buddhism material film and so on. Through in-depth explanation of these issues, we resolve the inh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uddhism culture and Chinese film.
     First of all,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t culture on Chinese film has a clear historical context.
     From 1905 to 19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t culture and Chinese film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wo aspects. First, through coping with adverse impact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film, we reflect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afeguarded national dignity, exposed the right and wrong. Secondly, because of commercial demands, the choices of subjects and values of direction fully cater to the Chinese audience's psychology, the film of Buddhist subject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this period.
     From 1932 to 1949, Revolution War becam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therefore, Chinese film also have been coerced into the trend of national salv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culture on Chinese film wasn’t evident as the early period, it mainly reflected on the invisible effect of aesthetic style, and still in the troubled time, a batch of films of Buddhist subject emerge to console the lonely souls.
     From 1949 to 1979, the political form of Chinese society has changed fundamentally,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film features emphasis unprecedentedly. The film of socialism and realism became the mainstream even the only expression, so that the film of Buddhism theme which contrary to the main ideology disappeared.
     Since 1979, the films of the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have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cation. Unlike before, the control of film has been relaxed, there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films to reflect Buddhism theme and the works which are full of religious meaning.
     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ve staff of Chinese film and Buddhism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type of religious belief, the type of ideas, the type of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the type of creative utilitarian. The type of religious belief. That the ideology and i-ideology tilting to Buddhism has been converted to Buddhism in spirit, by means of the type of film to promote Buddhism. Tibetan Living Buddha director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the Tibetan director Wanma Caidan, Taiwanese director King Hu, Mainland director Feng Xiaoga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The type of identified ideas. The Buddhist thoughts and feelings are more reflected in certain aspects of Buddhist teachings and philosophy that are more recognized and respected, but not in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sustenance expectation. Among these movie people, their thought system isn’t Buddhist, but expresses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ists, Buddhism and Taoism. This type of film is represented by Ang Lee and the mainland director Chen Kaige.
     The type of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This type refer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Buddhism and to have Buddhist psychology, but has not reached the belief. Because of the Buddhist understanding and certain degree of intimacy, Buddhist culture entries into their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imperceptibly. In their works, Buddhist culture often manifested in aesthetic taste and aesthetic sense. This type of film is represented by Fei Mu, Xie Fei and Wang Jiawei. The type of creative utilitarian. This type refers to whether in faith or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that has no connection with Buddhism. It mainly started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o add mysticism by show the Buddhist scene for the work in order to attract the audience who are interested in "wonders" deeply, or to add a layer of cultural coat, or to make an issue to promote morality of mainstream by Buddhist theme.
     Thirdly, the surface connection between Chinese film and Buddhism mainly focused on showing the Buddhist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using the Buddhist imagery and prototypes, exercising the Buddhist allusion, the impact Buddhist culture on the film.
     The Buddhist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ten become the objective target of China's film, that brings a mysterious and serine prospect. There are some unique images in Buddhist culture, such as lotus, light, gandha-hastin, bell Drum, and world etc. These images were brought into the films to enhancing their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visual impact.
     In the Chinese film, there are a lot of Buddhist allusions to propagate Buddhist doctrine, or to express the film creator’s artistic taste, or to form a wondering effect to strengthen the artistic appeal of the work. And use the patterns of quotation and abuse.“Quotation”is“borrowed method”of Buddhist allusion, that pursuit a strong religious flavor and reflects the pure religious thought.“Borrowing”is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demand of the work itself to make the modest changes.“Abuse”is considered from commercial film in order to create a bizarre plot, or to render the mysterious atmosphere, and is full of tampering of moral principles of Buddhism and common sense of the distortion.
     Fourthly, the impact of Buddhist culture on audio-visual aesthetic style of Chinese film, the image structure of the film, the Buddhist thought of concept of the light, the impact of Buddhist culture on the film music.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Buddhist culture especially Zen aesthetics, which form the Zen beauty of dilute, silence and cool in the Chinese film. The beauty of dilute expressed in the Chinese film is“all the words are the love language”. It seems tasteless, but it is led up to meaningful afterthoughts. Beauty of silence is presented with a static long shot to show the unique silent style. Therefore, all of static shot and the silent mountain, river, leaves and breeze in the shot create a very quiet universe. Cool beauty refers to the respect of cold image in the Chinese film, cold imagery shots can be found in the Chinese film. Cool scene and uninterested colors constitute the unique quiet cold beauty. In the shots of the Chinese film, there are many unique imagery constructions. They are influenced by Buddhist culture to reflect Zen and Buddhism. One is snow, forest, paths, hill and boat which can create a classic elegant and aesthetic mood; the other is just like bell Drum, oil lamp, lotus, temple, streamer, Mani wheel, Hada and other religious image which belongs to the Buddhist culture. They are full filled a large number of movie screens in China, which filled a large number of not only greatly enriched the language mirrors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but also makes a rare Chinese film presentation of a certain religious meaning.
     The imagery style of the Chinese film is influence by respecting brightness of Buddhism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ome may use the Buddhist connotation of light to construct the plot and clear teaching; some the style of light and the concept of light reflect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n; while others are influenc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consciously makes the characters in the image rendering light, ambient light, and other light scene permeated with light cloth by the impact of Buddhist culture. The music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film fully exerts the Buddhist music melody of the mystery, ethereal, and pure sense of vulgarity and pursuit of transcendent mood. The unique Buddhist musical music instruments are used in the film. In the music, a unique musical fusion of Buddhist chanting reasonably is explored.
     Fifthly, the factors of Buddhist idea begin from asceticism in the Chinese film themes, the Buddhist idea of reincarnation, Buddhist understanding of death, good and evil, eth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Buddhism study Buddhis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theme of the film.
     In the film of Buddhist theme, asceticism is the mainstream which make humanism oppose to Buddhism. From the topic of“monks and sex”reveals thrilling confrontation of two forces. Buddhist often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n who refuse passion even the destroyer of passion to be animadverted by the author. The Buddhist idea of reincarnation becomes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Chinese film, yet it is often the type of movie love to learn. Many authors also use the idea of reincarnation in the story narrative.
     In some films of Buddhist theme, because of Buddhist perspectives and feelings, they make the death scene with metaphys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despair and redemption, someone suicides to rebirth, the solemn funeral ceremony etc. express the inner sacred sense.
     The good and evil Buddhist concept became to promote the important theme of the Chinese film. Buddhist concept of good and evil and secular moral practice, which makes Buddhist ethics in the community have a strong belief in the power. Sixthly, there are many scenes of classical Buddhist meaning in the Chinese film. In addition to completing the story of the film narrative, these scenes also help to establish a unique aesthetic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se classic scenes are represented by sudden understanding, the abbot's death, the mogambo, turning back, the death of the wicked men, Brocken bow.
     In Chinese film,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cenes that express the character think. One learns martial because of enlightenment; one i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ro in the vicissitudes who suffered ups and downs of life's joys suddenly realized after a certain philosophy of life; the other that is wicked enlighten suddenly.
     The abbot's death in the Chinese film reflects, "Giving" and "insults" two spirit of Six Degrees in the Buddhi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fe in the film scene, one reflects the pain of life, the other reflects reversal of life.
     Turning back often turns on in the Chinese film scene. This ultimate betrayal comes from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oncept of good and evil of the Buddhist culture. Turning back, that is the good of protection, and also the most powerful evil punishment.
     Villain’s death is a "significant form" in the films of Buddhist theme. On the one hand, it reveals Buddhist ethics; on the other hand, villain died of the punishment.
     Because of the natural requirement of lights in the video art, with bright colors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so Brocken bow scene often appear in the film of Buddhist themes.
     Seventhly, Buddhist culture and martial arts movies with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On the one hand the Buddhism cultur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upport chivalrous-swordsman films cultural foundation,At the same time,martial arts movies have become the best publicize and promote Buddhist culture medium。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hows very obvious on Buddhist ethic, the spirit of "Force", the image of temples and monks, the narrative grammar, precept breaking and so on. The Iii causal in Buddhism, the concept of good and evil tidings reflect the most distinctive in martial arts movies. The opposi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acters symbolic tendency is very severe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basic mode. At the same time, Buddhism promoted martial border, and drunkenness state is the highest state of mental training, Buddhist culture on the chivalrous-swordsman films of the influence of martial arts movement style is also huge. Buddhist architecture—templ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martial arts movies. A reason why martial arts movies love to show temple wars is that it is easy to deepen the theme, highlight the good and evil tidings of the moral law. Temples are the Buddhism holy, and the sentence field to the forces of evil. Buddhist people become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martial arts works, Chinese martial arts movie also basic cannot leave all the monks. Man monk, old monk, evil monk form the chivalrous-swordsman films of the world singular figure pedigree. Good and evil, true or false, beauty and ugliness of opposites of thought in Buddhist culture,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movie narrative. Victims -apprentice- revenge- hermitage which contains the narrative mode of Buddhist martial arts has become one of film's main narrative modes.
     Eighthly, overall, Chinese Buddhism films are still in the marginal situation in Chinese films. This is mainly having the following reasons: from the view of the film creation subject, most Chinese filmmakers lack of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thinking and questioning to the ultimate questions. From the view of the audience, China is lack of extensive religious soil. From Creative environment, religious subjects from the overall work are the mainstream Chinese consciousness appearance of rejection. From the era background, troubled reality requires creator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world away from the religious speculative.
引文
【1】《宗教与艺术》(美)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88页。
    【2】《宗教与艺术》(美)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91页。
    【3】《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周星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2页。
    【4】转引自《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47页。
    【5】《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72页。
    【6】《正见——佛陀的证悟》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7】《正见——佛陀的证悟》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7页。
    【8】星云大师:《往事百语》,北京,现代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9】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博览群书》(M),“自我”的观点,2004年2月,第20页。
    【10】尕藏加洋:《藏族题材电影和藏族电影中的文化反思》,《西藏艺术研究》,2007年2月第11页。
    
    
    【11】《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301页。
    【12】《映像中国》焦雄屏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20页。
    【13】《映像中国》焦雄屏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20页。
    【14】《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陶庆梅侯淑仪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30日初版一刷257页。
    【15】《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陶庆梅侯淑仪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30日初版一刷263——265页。
    【16】《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陶庆梅侯淑仪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30日初版一刷258页。
    【17】《一个人的电影》许鞍华陈可辛等著山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36页。
    【18】参见《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张靓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86页。
    【19】《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张靓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99页。
    
    【20】《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张靓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97页。
    【21】参见《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54页。
    【22】《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2页。
    【23】《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53页。
    【24】转引自《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53页。
    【25】《大乘起信论》转引自《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8页。
    【26】《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张靓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16页。
    
    【27】《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张靓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04页。
    
    
    【28】《少年凯歌》陈凯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9页。
    【29】《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美)白睿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92页。
    【30】《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美)白睿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92页。
    
    【31】《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美)白睿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70页。
    【32】《与张艺谋对话》张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2月第119页。
    【33】沈琪:《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99页。
    
    【34】参见《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00页。
    【35】参见《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周星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389页。
    
    
    【36】参见《一个人的电影》许鞍华陈可辛等著山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04页。
    【37】《一个人的电影》许鞍华陈可辛等著山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340页。
    
    【38】沈琪:《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97页。
    
    【39】《中国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291页。
    
    【40】参见《佛法概要》明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第305——306页。
    
    
    【41】《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41页。
    
    【42】《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胡绍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37页。
    
    【43】《圆觉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9页。
    【44】《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75页。
    【45】《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97页。
    
    【46】《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31页。
    
    
    【47】《乾隆大藏经》第55册第163页中国书店出版社。
    
    
    【48】参见《佛法概要》明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第14页。
    【49】《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张靓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16页。
    
    【50】《五灯会元》?
    【51】《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22页。
    【52】《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92页。
    
    
    【53】《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页。
    【54】转引自《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页。
    【55】转引自《华夏美学》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24页。
    【56】参见《华夏美学》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24页。
    【57】转引自《华夏美学》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06页。
    
    
    【58】《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149页。
    【59】转引自《中国电影意境论》刘书亮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8页。
    【60】《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第627页。
    
    【61】《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155页。
    【62】《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王志敏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第414页。
    
    【63】《电影语言学》王志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114页。
    【64】《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第218页。
    【65】《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76页。
    【66】《镜头后面的世界——中国电影摄影师研究》巩如梅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4月第218页。
    
    【67】《影像造型的视觉构成电影摄影艺术理论》张会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第195页。
    【68】参见《华夏美学》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13页。
    【69】《电影理论笔记》郭小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95页。
    【70】《电影理论笔记》郭小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207页。
    
    
    【71】转引自《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189页。
    【72】《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209页。
    
    
    【73】《禅宗美学》张节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254页。
    【74】《禅宗美学》张节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255页。
    
    【75】《曲院风荷》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66页。
    【76】《禅宗美学》张节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59页。
    【77】参见《中国电影意境论》刘书亮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60-161页。
    
    【78】转引自《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167页。
    
    
    【79】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2页。
    
    【80】倪震、沈嵩生著:《光与非光》,转引自《基督教与西方电影》侯军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6页。
    【81】《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66页。
    
    【82】转引自《禅宗美学》张节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03页。
    
    【83】《禅宗美学》张节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03页。
    【84】转引自《基督教与西方电影》侯军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72页。
    
    【85】《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第664——666页。
    【86】《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第664——666页。
    
    【87】转引自《镜头后面的世界——中国电影摄影师研究》巩如梅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4月第40页。
    
    【88】参见《佛法概要》明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第300——302页。
    【89】更堆培杰:《试论藏传佛教音乐审美》《西藏大学学报》第二十一卷第三期2006年9月第66页。
    【90】更堆培杰:《试论藏传佛教音乐审美》《西藏大学学报》第二十一卷第三期2006年9月第66页。
    
    【91】转引自《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朱良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109页。
    
    【92】《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胡绍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86页。
    
    【93】《楞严经白话注解》王治平著上海佛学书局印行1999年6月重版335页。
    【94】《楞严经白话注解》王治平著上海佛学书局印行1999年6月重版335——336页。
    
    【95】《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90页。
    【96】转引自《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王立著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33页。
    【97】转引自《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王立著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37页。
    
    【98】转引自《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程文超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页。
    【99】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见《佛佛道道》陈平原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158页。
    【100】《林语堂文选》。
    
    【101】《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38页。
    
    【102】《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97页。
    【103】《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97页。
    
    
    【104】《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59页。
    
    
    【105】《楞严经白话注解》王治平著上海佛学书局印行1999年6月重版182——185页。
    【106】转引自《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46页。
    【107】[美]艾温·辛格:《我们的迷惘》,郜元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施津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81页。
    【108】参见《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04页。
    【109】引自《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施津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141页。
    【110】转引自《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第1版第123页。
    【111】参见《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谭桂林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04页。
    【112】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施津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02页。
    
    【113】转引自《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42页。
    
    【114】《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76页。
    【115】转引自《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45页。
    
    
    【116】《维摩诘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页。
    【117】《维摩诘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10页。
    
    【118】参见《维摩诘经新注》遍能著上海佛学书局印行2000年3月第1版第182页。
    【119】《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美)白睿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63页。
    【120】《解读叙事》(美)J.希利斯·米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14页。
    【121】《李尔王》。
    
    【122】《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美)白睿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66页。
    【123】转引自《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第1版第6页。
    
    【120】《解读叙事》(美)J.希利斯·米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14页。
    【121】《李尔王》。
    
    【122】《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美)白睿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66页。
    【123】转引自《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第1版第6页。
    
    【128】《中国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202页。
    【129】转引自《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王路平著巴蜀书社2001年3月第385页。
    【130】《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44页。
    【131】《坛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5月北京第1版第53页。
    【132】参见《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王路平著巴蜀书社2001年3月第387页。
    
    【133】转引自《禅宗美学》张节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69页。
    【134】参见《佛学入门》徐湘灵陈兵等编著三秦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第87页。
    【135】参见《佛法概要》明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第61页。
    【136】参见《维摩诘经新注》遍能著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第138页。
    
    
    【137】参见《佛法概要》明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第65页。
    
    【138】《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55页。
    【139】《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转引自《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73页。
    【140】《诱僧》李碧华著花城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04页。
    【141】《诱僧》李碧华著花城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05页。
    【142】参见《千古文人侠客梦》陈平原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101页。
    【143】参见《千古文人侠客梦》陈平原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106页。
    
    【144】《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11页。
    
    【145】转引自《中国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216页。
    
    【146】参见《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93页。
    【147】转引自《千古文人侠客梦》陈平原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78页。
    【148】转引自《千古文人侠客梦》陈平原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164页。
    【149】《中国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258页。
    【150】《中国易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52页。
    
    【151】《中国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51页。
    
    【152】《中国易武侠电影史》贾磊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153】参见《佛教小辞典》杜继文黄明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52页。
    【154】引自《“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张桃州著武汉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8页。
    【15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谊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432页,转引自《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胡绍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8页。
    【156】《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胡绍华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2页。
    【157】《南风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2010年第19期。
    【158】转引自《南风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2011年第10期。
    【159】转引自《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冯锦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15页。
    【160】参见《影视受众学》李法宝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202页。
    【161】引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10期第52页。
    【162】引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10期第52页。
    【163】引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10期第52页。
    【164】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转引自《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冯锦
    【165】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转引自《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冯锦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08页。
    【166】参见《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冯锦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08页。
    [1]赖永海.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2]赖永海.楞严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3]赖永海.无量寿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4]赖永海.金刚经·心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5]赖永海.四十二章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6]赖永海.圆觉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7]赖永海.梵网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8]赖永海.楞伽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9]赖永海.法华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10]赖永海.金光明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11]赖永海.解深密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12]赖永海.维摩诘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0年5月第1版。
    [13]许颖.地藏经·药师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14]遍能.维摩诘经新注[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印行. 2000年3月第1版。
    [15]乾隆大藏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16]王治平.楞严经白话注解[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印行.1999年6月重版。
    [17]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3月。
    [18]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 1979年8月。
    [19]张立文.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7月。
    [20]薛克翘.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年3月。
    [21]明旸.佛法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8月。
    [22]祁志祥.佛教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1月。
    [23]季羡林.禅与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12月。
    [24]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25]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6月。
    [26]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M].北京:中华书局. 2001年6月。
    [27]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 1988年10月。
    [28]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 2002年2月。
    [29]刘成有.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 2002年9月。
    [30]蔡宏.般若与老庄[M].成都:巴蜀书社. 2001年8月。
    [31]谭桂林. 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
    [32]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6月。
    [33]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3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二版。
    [35]张中行作品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6月。
    [36]季羡林.佛教十五题[M].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1月。
    [37]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7年1月。
    [38]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6月。
    [39]周裕锴.禅宗语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12月。
    [40]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9月。
    [41] (美)克里斯蒂安·乔基姆.中国的宗教精神[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5月。
    [42]王路平.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M].成都:巴蜀书社. 2001年3月。
    [43]郑志明.佛教生死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年8月。
    [44]陈允吉.读点文学佛教溯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
    [45]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2年9月。
    [46]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年12月。
    [47]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48]陈兵、徐湘灵.佛教与密宗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
    [49]弗洛姆铃木大拙马蒂诺.禅宗与精神分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年1月。
    [50] (美)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宗教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6月。
    [5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5月。
    [52]王烈耀.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6月。
    [53]陈平原.佛佛道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
    [54]侯军.基督教与西方电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12月。
    [55]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二版。
    [56]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57]叶郎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4月。
    [58]朱良志.生命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59]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二版。
    [60]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第二版。
    [61]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第三版。
    [6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6月。
    [63]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7年9月。
    [64]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
    [65]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3月。
    [66]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二版。
    [67]陈中浙.一趋直入如来地——董其昌书画中的禅意[M].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10月。
    [68]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69]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
    [70]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8月。
    [71]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11月。
    [72]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3月。
    [73]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1月。
    [74]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75]王宣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二版。
    [76]胡绍华.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77]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7年10月。
    [78]刘书亮.中国电影意境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79]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年9月。
    [80] (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年3月。
    [81]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82]张燕谭政.镜像之鉴——韩中电影叙事和受众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年7月。
    [83]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年8月。
    [84]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
    [85]李刚.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86]郑淑梅.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87]巩如梅.镜头后面的世界——中国电影摄影师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年4月。
    [88]黎萌.看得见的世界电影中的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
    [89]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90]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91]陈南.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92]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2年2月。
    [93]朱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年10月。
    [94]焦雄屏.映像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95]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3月。
    [96]墨娃付会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
    [97]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
    [98]陈林侠.文化视阈中的影像叙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99]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
    [100] (法国)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年8月。
    [101]陈墨.张艺谋电影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年6月。
    [102] (美)白睿文.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103]上海文艺出版社.探索电影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年5月。
    [104]罗艺军.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5年7月。
    [105] (美)威廉·欧文.黑客帝国与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9月。
    [106]戴锦华.雾中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107]高小健.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9月。
    [108]张明.与张艺谋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年2月。
    [109]陈晓伟.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110] (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年7月。
    [111]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3月。
    [112]王志敏.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3月。
    [113]张会军.影像造型的视觉构成电影摄影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3月。
    [114]林黎胜.影像本体论:作为创作的电影(1)[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年3月。
    [115]杨宣华.中外经典影片音乐赏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10月。
    [116]罗展凤.电影X音乐[M].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8月。
    [117]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10月。
    [118]郭越.华语电影的美学革命与文化汇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
    [119]路海波.中国电影名片快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3年1月。
    [120]陈墨.陈凯歌电影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9月。
    [121]瞿小松吴澜.一路踉跄[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4年1月。
    [122]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4月。
    [123]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124]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125]罗艺军. 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年1月。
    [126]陈墨著.中国电影十导演[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11月。
    [127]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二版。
    [128]鼐康.暧昧的品味——王家卫的电影世界[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8年4月。
    [129]袁玉琴.电影文化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8月。
    [130]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1月。
    [131]徐晓东.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132]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年2月。
    [133]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7月。
    [134]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
    [135]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年9月。
    [136]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被遗忘的影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137]王志敏.电影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一版。
    [138]李泽厚.华夏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139]西藏大学学报[M]第二十一卷第三期. 2006年9月。
    [140]陈凯歌.少年凯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14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一版。
    [142]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143]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10月第一版。
    [144]陶庆梅侯淑仪.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M].台北:(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30日初版一刷。
    [145]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
    [146]徐湘灵陈兵.佛学入门[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4年7月第一版。
    [147]李碧华.诱僧[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148]许鞍华陈可辛.一个人的电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149]电影小星球——世界著名导演访谈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第1版。
    [150]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 2007年5月第1版。
    [151]魔灯——伯格曼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152]施津菊.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第1版。
    [153]张桃州“.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