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历史人物张衡,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一生做出了许多设计与发明,如水运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并在国际上拥有广泛地影响力。张衡在造物上做出如此非凡的成就,和他的造物思想是分不开的。论文以张衡造物艺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张衡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其所造器物的复原研究,梳理出张衡的造物艺术思想。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绪论。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研究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特色;第二,张衡与张衡造物。张衡生活的时代背景研究,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制作的器物研究;第三,张衡造物艺术思想之源。张衡造物艺术思想源于《周易》的“制器尚象”观,是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继承;第四,造物之道。张衡的总体造物艺术思想是:在造物方法上善于模仿,象物、象理,在设计思维上形成自己独具创造性精神和科学性的造物观;第五,造物之形。以张衡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浑天仪和地动仪为例,以具体器物的形制结合张衡的造物艺术思想具体分析;第六,造物之美。张衡的造物不仅功能性强,还具有很高的审美性,本章对张衡的美学思想、造物形式美学观进行研究;第七,造物之德。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的伦理观念,张衡将“致用”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其整个造物活动之始末:第八,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的影响和启示。张衡丰富的造物艺术思想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影响深远,对当今的设计学和设计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设计学的角度研究张衡造物艺术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未见。张衡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造物艺术思想家,为我国古代造物思想研究提供了较完备的客观基础。张衡的造物形式美学观更是与其造物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也属空缺。张衡造物艺术思想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国设计史论研究的一部分,必定对整个设计学、设计方法学、设计思维学、设计美学、设计伦理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Chang Heng ,the great and historical figure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cientist in ancient China. He did a number of inventions and designs all his lifetime,such as Armillary,Seismoscope,Southward Pointing Chariot,Li-drum-hodometer and so on,which have wide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Chang Heng got outstanding accomplishment on the creation, which could be not seperated with his thought. This essay is concentrating on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By analysing his document and materials and reproducing his creation,we generalized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introduction. The value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studying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the task-related analyse of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is paper;Second,Chang Heng and his creation. The study of Chang Heng's historical background,and the research of his life story and inventions;Third,the origin of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was derived from Zhou Yi"Zhi Qi Shang Xiang" ,which is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reation thought;Forth,the method of creation. Chang Heng's overall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for the aspect of creation way,he was good at imitating modeled, imitating as natural objects and scientific phenomenon,for the aspect of design thought,he had formed a unique creative spirit and views of scientific creation;Fifth, the figure of creation. Taking Armillary and Seismoscope for example,analyzing by combining Chang Heng's creation thought with specific subjects;Sixth,the beauty of creation. Chang Heng's creation not only has strong functional, but also has very high aesthetic. So 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Chang Heng's aesthetic ideology and creator aesthetic ideology, and analyse specific creation examples;Seventh,the ethics of creation. The ethics of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is applying his key designing thought "Zhiyong" through his created activity;Eighth,the influence and inspiration of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Chang Heng's rich creation thought and great personality charisma provide considerable enlightenment for contemporary design and designers.
     Studying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from the respect of Design is unprecedented throughout the world. Chang Heng,as an outstanding creation artistic thinker in Chinese history, had provided relatively perfect objective bases for Chinese ancient creation thought. Chang Heng 's creation figure aesthetic ideology is an inseparable part to his creation. The study of this field is also vacant in academic area at present. The results of Chang Heng's artistic creation thought research as part of the Chinese design's history research will have a massive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design, design methodologies, design thinking science, design aesthetics, design ethics and other fields.
引文
1 许平《造物之门》,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自序。
    2 “造物艺术”是对工艺美术理论提升,是对设计含义的本质阐释,他是设计(Design)进入中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与西方现代设计隔离开的三十多年中,独立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理论。其特殊之处在于肇始于工业社会的现代设计理念与源远流长的手工造物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设计的概念抽象为更广泛的造物活动;设计的研究内容则超越了具体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的限制,成为“解决人的生活与人的造物活动的关系”。因此,“造物艺术”突出地强调了“设计”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在这两个方面树立了工艺美术的理论高度。引自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年。
    3 许平《造物之门》,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自序。
    4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409页。
    5 候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2页。
    6 w.C.D.Dampier.Whetham原著,任鸿隽、李珩、吴学周译《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商务印书馆,1946年。
    7 人民出版社编《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3年。
    8 张辉《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
    9 张毓珊《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
    10 施昌东《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79年。
    11 桑兵、张凯、於梅舫《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
    12 翟世英《西洋教育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
    13 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
    14 《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编委会编,《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5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7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116页。
    16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17 方法属于思想的一部分,造物方法包含于造物思想之中,如崔华前著《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美学观即哲学思想也包含于思想之中。“思想也是哲学的基本主题之一。特别是当人们谈论‘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的时候,思想的主题地位达到了非凡的高度。不管是存在规定思想,还是思想规定存在,思想都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除去作为哲学的主题不谈,思想也是哲学自身。哲学就是思想,而且是关于思想的思想。正是在思想之中,哲学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哲学的主题总是相关于它的方法。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主题和方法的关系还表达为本体与方法关系或者是真理与方法的关系: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它则描述为道与技的关系或者是道与术的关系。对于哲学主题和方法的关系,人们似乎有两种极端的看法。对方法持肯定性的观点认为,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本身就是哲学的主题。于是哲学就是方法论和方法研究。与此相反,对方法持否定性的观点认为,没有方法,只有主题。因此哲学所关注的只是主题,不是方法。这两种说法也许都陷入了思想的极端。所谓的方法就是主题的方法,在这样的意义上,技乃道之技,术乃道之术,方法乃缘道而行。一方面,主题在根本上规定了方法,另一方面,一种主题只有在一种与它相适应的方法中才能显示出来。”参见彭富春《哲学的主题与方法》,《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8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9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20 梅映雪《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述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的再思考》,《美术学》2002年12月。
    21 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2004年中国工业设计峰会论文集》。
    2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3 《周礼·考工记》
    24 陈汗青《产品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5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6 李砚祖《造物之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2页。
    27 吴卫《“器以象制”与“形式追随功能”的辩证关系》,《装饰》,2004年第5期。
    28 范晔《后汉书第五十九卷张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9 参见郑舒《张衡论“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0 参见许结《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31 冯锐《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32 赵冠峰《张衡地动仪文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年第23卷第4期。
    33 范晔《后汉书第五十九卷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
    34 章学诚《文史通义·原学中》云:“古人之学,不遗事物,盖亦治教未分,官师合一,而后为之较易。”此虽就三代学术而言,然其博通之学,理论与实践契合之质,却与当代相通。
    35 参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36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97-1951页。
    37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页。
    38 此统计参照孙文青《张衡年谱》附表二《东汉和、安、顺世灾荒统计表》。
    39 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40 “自由学派”提法从徐复观说,见其所著《两汉思想史》卷二。按:徐说称为“儒家自由学派”,拙意以为宜稍作拓展,可不尽拘于儒家。
    41 参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24页。
    42 桓谭《新论》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本统,而因附绩万类、王政、人事、法度,故宓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孔子谓之‘元'。
    43 参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44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45 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47 年代考证依据许结《张衡评传》
    48 年代考证依据孙文青《张衡年谱》,许结《张衡评传》。
    49 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贝。
    50 上文内容主要参考许结,《张衡评传》一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 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52 武玉霞《张衡地动仪的失传》,《中国地震》,2007年3月第1期。
    53 《应间》
    54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页。
    56 指南车的原理,参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第101-110页。
    57 《宋史·舆服志》记载:仁宗天圣五年,内侍卢道隆上记里鼓车之制:“独辕双轮,箱上为两重,各刻木为人,执木槌。足轮各径六尺,围一丈八尺。足轮一周,而行地三步。以古法六尺为步,三百步为里,用较今法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立轮一,附于左足,径一尺三寸八分,围四尺一寸四分,出齿十八,齿间相去二寸三分。下平轮一,其径四尺一寸四分,围一丈二尺四寸二分,出齿五十四,齿间相去与附立轮同。立贯心轴一,其上设铜旋风轮一,出齿三,齿间相去一寸二分。中立平轮一,其径四尺,围一丈二
    60 参见曹景祥《张衡“木雕犹能独飞”新探——兼论飞机的发明》,《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6卷1996年第2期。
    6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143页。
    62 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504页。
    63 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506页。
    64 参见史延廷的《东汉张衡所造“候风地动仪”补论》一文对此作了详尽的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65[汉]荀悦《两汉纪》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71页。
    66 《应间》
    68 参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8-289页。
    72 班固认为《诗》、《书》、《礼》与《春秋》之原都在《周易》
    73 参见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74 参见冯友兰《冯友兰文选》阐旧邦以辅新命,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265-266页。
    75 黎凯旋《易数浅说》,台北:易学出版社,1992年,第9页。
    76 以上引用均自《周易·系辞》
    77 参见李砚祖《“开物成务”:<周易>的设计思想初探》,引自中思网 www.sinoth.com。
    78 参见李砚祖《“开物成务”:<周易>的设计思想初探》引自中思网 www.sinoth.com。
    79 《周易·系辞上》
    80 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引《九家易》说:“木在水上,流行若风,舟楫之象也。”涣卦下坎上巽,上木下水,为船行水上之象。
    81 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对服牛乘马与随卦的关系解释为“下动上悦”随卦为下震上兑,即下动上悦,马者为动,骑者为悦。
    82 对杵臼与小过卦的关系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解释为“下止上动”,小过卦为下艮上震,上动下止,为舂米之像。震象征震动的雷,艮稳定的山。
    83 司马光在《温公易说》中对官室建筑与大状卦的关系解释说:“风雨,动物也;风雨动于上,栋宇健于下。大状之象也,”大状卦下乾上震,下健上动,为风雨中宫室之象。
    84 以上俱见《周易·系辞》
    85 《灵宪》
    86 《道德经》
    87 《灵宪》
    88 参见刘明武,《“尚象制器”:发明创造的哲理与实践》中州学报,第125期。
    89 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形谓山川草木也。”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
    9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11页。
    92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系辞传》“尚象制器”十三卦中所列举的发明,根据考古的成就,我们得知这些发明大致的年代,按其先后排列,距今年数分别如下:弓箭28000年,衣裳18000年,宫室8000年,舟楫7000—8000年,鱼网7000年,耒耜杵臼6000—7000年,文字6000,然而,卦象的出现远在其后。由阴阳爻组成的卦画出现在西周末年,早于此的数字卦也只是在殷商时期。发明在前,卦象在后的事实,说明十三卦与其说语发明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存在。
    93[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1页。
    94 《后汉书第五十九卷张衡传》范晔对“张衡好玄经”注解:桓谭新论曰:扬雄作玄书,以为“玄者”,天也,地也,道也。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本统,而因附续万类,王政,人事,法度,故伏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孔子谓之元,而扬雄谓之玄。玄经三篇,以经三篇,以纪天地人之道,立三体有上 中下,如禹贡之陈三品。三三而九,因以九九八十一,故为八十一卦。以四为数,数从一至四,重累变易,竟八十一而偏,不可损益。以三十六蓍揲之。玄经五千余言,而传十二篇也。
    95 范晔《后汉书第五十九卷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
    96 张岱年,《玄儒评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1页。
    97 《请禁绝图谶疏》
    98 范晔《后汉书第五十九卷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
    99 《周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水里出书,大禹仿照它作《洪范》。
    100 《周易·系辞下》
    101 《法言·寡见》
    102 见《系辞上》、《大象传》
    103 李鼎祚《周易集解》序
    104 李申,《周易之河说解》,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10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9页。
    10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0页。
    112 《灵宪》
    113 参见《汉语大字典》第六册,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3864页。
    114 《周易·系辞上》
    115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116 高士其《高士其全集·4》,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有《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发展史》一文。
    117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至今没有定论,综合诸家之说,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水平的复杂思维形式,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复合运动;2、创造性思维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包括思维主体的个人知识和前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思维;3、创造性思维是能动的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4、创造性思维是发现新问题,并从中找出新关系、寻找新答案的过程;5、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引自陈汗青《产品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118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19 参见李砚祖《“开物成务”:<周易>的设计思想初探》引自中思网 www.sinoth.com。
    120 《应间》
    121 公元180年前后,菜邕(天文学家)在上书皇帝时提到这几个主要学派: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验天然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唯浑天者,近得其情。
    123 参见唐锡仁《中国地震史话》,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
    124 《国语·周语上》,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125 参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8页。
    126 上引均为《周易·系辞上》内容。
    127 产品形态仿生是指从自然界的生物中获得灵感,再将其应用于创造对象(产品)的方法。引自郭南初《产品形态仿生设计与逆向工程技术》,《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128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www.baidu.com。
    129 《文选》注:“冥荚,瑞应之草,王者贤圣,太平和气之所生。生于阶下,始一日生一荚,至月半生十五荚;十六日落一荚,至晦日而尽。小月则一荚厌不落,王者以证知月之小大。”
    130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二引《文士传》
    131 《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132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133 《爱因斯坦文集》中译本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574页。
    135 沈括《梦溪笔谈》见《梦溪笔谈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251-252页。
    136 肖艳红《论类比的科学认识价值》,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37 张晓光《国内类比推理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138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第101页。
    139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140 参见《汉语大字典》第二册,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852页。
    141 参见李啸虎《张衡——追求真善美的科学家》,《科技潮》1998年09期。
    144 以上引文均出自《浑天仪》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7-569页。
    146 对“五日同率”计算方法研究,参考吕子方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4-295页。
    147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www.baidu.com。
    148 《浑天仪》引自[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7-569页。
    149 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精度。
    150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352页。
    15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350-351页。
    152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www.baidu.com。
    15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409页。
    154 有两种保持水位恒定或接近恒定的方法,均见于宋代杨甲著《六经图》(刊于1153年)中的“齐国风挈壶氏图”
    155 赵冠峰《张衡地动仪文献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年第23卷第4期。第343页。
    引自[清]李澄宇《读后汉书蠡·读书张衡传》,张舜徽《二十五史三编》第4分册,长沙:岳麓书社,第170页。
    156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909页。
    157 参见冯锐、田凯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158 赵冠峰《张衡地动仪文献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年第23卷第4期。
    159 运用逆向考证的方法:先用现代地震学的数值模拟技术,推断陇西地震的地点与震级,确定当年京师地区的地面振动水平;再利用现代的真实地震记录,得出准确的地面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一切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通过计算机控制振动台的运动,分别将直立杆原理模型、自由杆原理模型和悬垂摆原理模型放入到上面的计算机振动台上进行检测,如在模拟复原地震状态之下的地动仪验震正确,则 此模型结构被接受,达到复原的要求。引自: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160(丹麦) 克拉夫著,任定成译,《科学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161 参见王鹏飞《张衡侯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24卷第4期,
    162(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中华书局,2002年,第371-372页。
    163 参见赵冠峰,《张衡地动仪文献蠡读》补论——兼论文献与科技史模拟试验的关系,《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第3期。
    164 参见冯锐《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中国地震》,2003年12月第19卷第4期。
    165 参见李强《简评冯锐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设计思路》,《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第27卷第3期。
    166 参见王鹏飞《张衡侯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24卷第4期。
    167 《后汉书·律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68 葭莩,是苇子腔膛内生长的一种薄膜,半透明,轻得无重量;由于它有一定的韧性,后来人们常常将其帖在笛孔上,引笛发声。
    169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70 参见王鹏飞《张衡侯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24卷第4期。
    171 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172 《后汉书·方术列传》
    173 参见王鹏飞,《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24卷第4期。
    174 《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
    175 参见李强《简评冯锐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设计思路》,《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第27卷第3期。
    176 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177 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178 李先登《张衡地动仪的外形需要重新复原》,《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4月。
    179 参见武玉霞《张衡地动仪的失传》,《中国地震》,2007年3月,第23卷第1期。
    180 参见冯锐、田凯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181 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182 参见冯锐、武玉霞《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中国地震》,2003年12月第19卷第4期。
    183 《后汉书·张衡传》
    184 冯锐、武玉霞《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中国地震》,2003年12月第19卷第4期。
    185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909页。
    186 《东京赋》
    187 《上疏陈事》
    188 《东京赋》
    189 参见《汉语大字典》第二册,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3126页。
    190 《东京赋》
    191 参见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25卷,增刊。
    192 《浑天仪》
    193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194 李宗桂《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0页。
    195 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196 参见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25卷,增刊。
    197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98 参见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54页。
    199 “朝隐”说始于汉世,指既供职朝廷,又自全避祸的生存方式。此乃典型的士大夫为适应秦、汉大—统帝国政治需要的新的隐居观,即“朝隐”思想。
    200 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25卷,增刊。
    201 《老子》有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训,道德之训也”
    202 《论语》孔子有曰:“里仁为美,宅不处仁,焉得知”
    203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89页。
    204 山海经曰,女休山有鸟,五采,名曰鸞,凤凰一类的鸟,见则天下安宁。又曰,九疑山有五菜之鸟,名鷖。
    205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206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5页。
    20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9页。
    208 侯外庐著《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第146页。
    209 张本楠著《中国古典美学学习札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页。
    210 《汉书·高祖本纪》
    21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3页。
    214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215 鲍显阳著,王永丽译《关于美》,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7页。
    216 曹耀明《设计美学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17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219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220 不同于董仲舒简单地把儒家的仁义之道说成是“天意”。引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16页。
    221 《荀子·富国》
    222 《孟子·滕文公上》
    223 《论语·雍也》
    224 《论语·学而》
    225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2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227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28 《墨子·佚文》
    229 《墨子·鲁问》
    230 曹耀明《设计美学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3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32 《韩非子 解老》
    233 《韩非子 解老》
    234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
    235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236 叶之青《什么是历史的真实——有感于某些校史的编纂》,《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7日,第5版。
    227 参见候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46页。
    238 王渭清《科学与神学的纠葛—兼论张衡科技成就与东汉神学政治之关系》,《社会科学家》2008年7月。
    239 王渭清《科学与神学的纠葛—兼论张衡科技成就与东汉神学政治之关系》,《社会科学家》2008年7月。
    240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7页。
    241 参见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4页。
    242 《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243 《河间相张平子碑》
    244 参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245 《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75页。
    246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78页。
    247 参见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5卷,增刊。
    248 参见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5卷,增刊。
    249 参见冯锐等《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5卷,增刊。
    [1]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2]孙文青.《张衡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6.
    [3][英]贝尔纳著.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62.
    [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7][唐]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仪器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9][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10]郑文光、席泽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美]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局,1977.
    [12]顾颉刚.秦汉方术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3]唐锡仁.中国地震史话[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14]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15][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竺可桢.竺可桢文集[M].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9][英]梅森著.自然科学史[M].周煦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0]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中国天文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21]施昌东.汉代美学思想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3]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5]萩原尊礼.地震学百年[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2.
    [26]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2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8]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29]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0]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1][美]赫伯特·A·西蒙著.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扬砾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
    [32][英]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M].第二册.台北: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85.
    [3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社,1985.
    [34]张相轮.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5][匈]L.G.卢卡契.审美特性[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6]李国豪.中国科技史探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7][德]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8][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9]李宗桂.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0]李宗桂.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1]童恩正.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3]贾丰臻.易之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1.
    [44]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45]刘洪涛.中国古代科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46]黎凯旋.易数浅说[M].台北:易学出版社,1992.
    [47][德]卡西尔·神话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8][英]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M].鲁惟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9]陈望衡.科技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0]爱德华·泰勒.人类学[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5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第1卷.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52]张汝伦.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53]庞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54]李申.周易与易图[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55]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M].(12,秦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56]雷绍锋.汉族丧葬祭仪旧俗谭[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
    [57][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8][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舆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9][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文化出版社出版,1999.
    [60]刘大均.周易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9.
    [61]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2]罗志希.科学与玄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3]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4]韩民青.哲学人类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65]李申.易图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6]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7]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2001.
    [68]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9]雷绍锋.济世经邦的宝典.《贞观政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70]许结.张衡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7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管巧灵.谭属春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2.
    [74]徐光启.农政全书[M].陈焕良、罗文华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2.
    [75][汉]荀悦.《两汉纪》[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
    [76]张孟常.器以载道[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
    [77]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8]李砚祖.造物之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9][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M].徐庆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80]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2]杨文衡.易学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书店,2003.
    [83]张其成.象数易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3.
    [84]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5]张春辉.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6]曹耀明.设计美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7]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8](丹麦)克拉夫.科学史学导论[M].任定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9]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90][英]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91]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2]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93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94][晋]袁宏.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95]Bolt,B.A.,1993,Earthquakes,and geological discovery[M],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New York.
    [96]Milne,J.1883,Earthquakes and Other Earth Movements[M],London:Kegan Paul Trench.Trubner and Co.Ltd.
    [97]Herbert-Gustar,L.K.and Nott,P.A.,1980,John Milne:Father of modern Seismology[M],Tenterden,Kent:Paul Norbury Publications Ltd.
    [98]Qian Wenyuan,1985,The Great Inertia,Scientific Stagnation in China[M],Sydney:Croom Helm.
    [99]Dewey J.and P.Byerly,1969,The early history of seismometry(to 1900),[M].Bull.Seism.Soc.Amer.1969.
    [100]今村明恒,1942,《千八百年前の地震計》[M],除村一学编,支那文化談業,17-22。
    [1]王振铎.汉张衡地动仪造法之推测.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
    [2]王振铎.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复原研究.文物.1963年第2期1-8页;第4期1-20页;第5期12-24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南郊的灵台遗址.考古,1978年第1期54-57页.
    [4]陈美东.张衡《浑天仪注》新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4第3期.
    [5]贺圣迪.《周易》“尚象制器”说与传统科技[J].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
    [6]王湔.张衡候风地动仪原理复原方案初探[J].西北地震学报.1991第13卷第1期.
    [7]朱岚.“象”:《周易》美学思想的建构原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
    [8]冷天吉.论“观象制器”的方法论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9]吴坤仪.浑仪、简仪制作技术的研究[J].东南文化.1994年第6期.
    [10]熊高德.张衡“美人喻君臣”[J].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1]史延廷.东汉张衡所造“候风地动仪”补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3期.
    [12]张皓.论“象”[J].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13]李南蓉.《周易》的文艺美学价值[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5月.
    [14]肖艳红.论类比的科学认识价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5]曹景祥.张衡“木雕犹能独飞”新探——兼论飞机的发明[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6]何洁冰.《周易》朴素系统观及其对《天工开物》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7]莫绍揆.论张衡的圆周率[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8月第4期.
    [18]许平.设计的伦理—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7年03期.
    [19]沈金玲.《灵宪》与张衡的自然观[J].六安师专学报(综合版).1997年3月.
    [20]李啸虎.张衡——追求真善美的科学家[J].科技潮.1998年09期.
    [21]赵润琦.“五行”学说是朴素的系统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2]张涛.张衡易学思想初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期.
    [23]华同旭.关于张衡的“微星之数”[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4]刘明武.“象与器”简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7期.
    [25]张晓光.国内类比推理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26][马]庾潍诚.论《周易》的“制器尚象”[J].周易研究.2000年第2期.
    [27]刘明武.“尚象制器”:发明创造的哲理与实践[J].中州学报.2001年第5期.
    [28]赵农.厚德载物—对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思考[J].美术研究.2001年第3期.
    [29]许结.“玄”与“礼”的交织——论张衡的宇宙人生观[J].中州学刊.2001年9月第5期.
    [30]雷立柏.探讨张衡研究的现在情况[J].中国文化.2001年第十七期.
    [31]江晓原.经不起推理的理论结构——评雷立柏《张衡,科学与宗教》[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32]梅映雪.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述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的再思考[J].《美术学》.2002年12月.
    [33]张道一.琴弦虽断声犹存[J].装饰.2002年第4期.
    [34]王志尧.张衡:世界史中罕见的全面发展的伟人[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1期.
    [35]杨先艺.论中国先秦哲学的造物思想[J].江汉论坛.2003年6期.
    [36]白才儒.论《周易》的科学认识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2期.
    [37]郑也夫.人本:设计伦理之轴心[J].观察家.2003年第3期.
    [38]冯锐.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J].中国地震.2003年12月第4期.
    [39]鲁晓波.关于设计伦理问题的一点思考[J].《美术观察》.2003年06期.
    [40]刘远明.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2月.
    [41]李志超.三议候风地动仪[J].《寻根》.2004年第6期.
    [42]刘克明.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期.
    [43]赵冠峰.张衡地动仪文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44]吴卫.“器以象制”与“形式追随功能”的辩证关系[J].装饰.2004年第5期.
    [45]韩国良.张衡的科学研究与天人感应思想[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6]王鹏飞.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7]王婉尧.论道家哲学思想对张衡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期.
    [48]葛红芳.张衡浑天说与托密地心说的比较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3期.
    [49]赵冠峰.张衡地动仪文蠡读补论——兼论文献与科技史模拟实验的关系[J].自然科学史研究期刊2006年第25卷.
    [50]冯锐.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51]冯锐.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5卷增刊.
    [52]蒋谦.论意象思维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江汉论坛.2006年第5期.
    [53]郑舒.张衡论“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J].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4]曾学文.中国古代科技史巨著—《畴人传》[J].古代典籍《文史知识》.2007年12期.
    [55]查有梁.落下闳的贡献对张衡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8月第3期.
    [56]武玉霞.张衡地动仪的失传[J].中国地震.2007年3月,第23卷第1期.
    [57]郭美华.从“天人之际”看《易传》“三材之道”的意蕴[J].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58]李强.简评冯锐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设计思路[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第 27卷第3期.
    [59]李先等.张衡地动仪的外观需要重新复原[J].地震地磁观与研究.2008年4月第2期.
    [60]张文智.论《周易》的象数、义理合一模式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J].周易研究.2008年第2期.
    [61]者丽艳.浅谈中国传统科技观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月第1期.
    [62]席亚娜.论中国古代“龙纹”与“龙图像”的象征、发展与应用[J].河套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3期.
    [63]Sleeswyk,A.W.and Sivin,V,Dragons and toads,the Chinese seismoscope of A.D.132[J].Chinese Science,Philadelphia,1983,6,1-19.
    [64]Imamura,A.1939,Tyoko and his seismoscope[J],Japanese J.Astro.Geophys.1,231.
    [1]常江.开发地球科学的文学宝藏——古今张衡现象透视[R].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1]讨会暨地质学史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年.
    [2]#12
    [3]吴卫.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