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最基本物资,在唐帝国的盛衰荣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粮食问题处理得好,即国泰民安、军力强盛、四夷宾服;粮食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经济衰退、军心不稳、民心思变。唐代粮食问题,包括粮政思想、粮食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及粮食政策的具体运用等。粮政思想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对粮食政策制定有决定性影响;而粮食政策又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流通等状况。正由于粮食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研究粮食问题可以作为了解唐代历史的很好切入点。文章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唐代粮政思想。唐代人,特别是居于高位的皇帝和大臣,既继承了前人重视粮食的基本观点,又有所发展。作为王朝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粮政思想能较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因此,了解其粮政思想对我们认识唐代经济制度和政策有重要意义。他们都认识到粮食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认识到:粮食乃民生之本源,粮价乃百价之根基,粮政乃治国之要举。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还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宏观调控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因此,国家政权必须采取种种措施来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保征人民和国家粮食储备,并对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予以控制。很明显,唐代前期,多数皇帝与大臣在思想上重视生产、爱惜民生,故而在政策上也体现为均田制、租庸调制、仓廪制度等——强调的是如何发展与保障;而到唐后期,因为均田制瓦解,政府在粮食生产上作用减弱,很多皇帝、大臣更多致力于思考如何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故而在政策上也体现为两税法、贡赋三分、义仓赋税化等——强调的是如何聚敛与分配。这种经济思想上的差异,影响到国家政策,进而影响到国运盛衰,不能不引起重视。
     第二部分,唐代粮食生产。在经济运行中,国家政府并不总是站在百姓对立面。当它能够正确行使权力,既能为粮食生产提供制度保障,又能通过组织生产、兴修水利、改良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等方式推动生产发展。在专制权力高度集中的古代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粮食生产能否发展、百姓生活是否安乐,实在与皇帝、地方长官的个人才能、品质及施政方略有密切而直接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国百姓有很深的“明君”和“清官”情结。总体而言,唐代前期粮食生产得到很好发展:均田制较好解决了劳动力与土地结合问题,租庸调制为百姓生产提供了进一步制度保障;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数量增加,各地粮食单产、总产量提高,为唐帝国走向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代后期,南北方粮食生产均遭不同程度破坏,但因为战乱、割据的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再加上北方割据势力强大,政府对江淮钱粮的依赖大为加强。但从人口迁移角度看,粮食生产重心转移并不明显,只能说南方也成为了重要粮食产区。在南北粮食生产发展中,许多荒地、山林、湖泊池陂得到迅速开发,在缓解了人地矛盾的同时,对局部生态环境也有所破坏,产生了些不良后果。
     第三部分,唐代粮食流通。唐代粮食流通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粮食储藏、粮食运输、粮食贸易。其一,唐王朝为满足国家机器粮食需求,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仓廪系统。其仓建造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各仓职能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调节市场粮食供求、保障国家粮食需要有重要意义。其二,在粮食运输方面,一方面是唐律令对各水、陆运输有细致而明确的规定;另方面是出现了一批批致力于改良运道、保障供给的官吏,其中既有改良得法、卓有成效的裴耀卿、刘晏等,也有不顾实际、劳民伤财的杨务廉等。从粮食运输的程序看,是先集中再转运;从粮食运输的人员看,既有百姓自运也有专业雇佣人员;从粮食运输时间看,是严格期限与灵活规定相结合;从粮食运输的方式看,是既有陆路也有水路,漕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粮食运输的距离看,是既有短途运输也有长距离运输。粮食运输顺利与否,与唐王朝盛衰密切相关。其三,在粮食贸易方面,官方粮食贸易占有重要位置,民间粮食贸易也很活跃。唐政府对粮食贸易虽然采取较为自由的管理政策,但最大宗的粮食贸易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粮食贸易的方式,也经历了主要由官府直接经营到更多假手中间商的演变。唐代民间粮食贸易发展迅速,不但参与人数众多,经营理念也很丰富,他们倡导诚信交易,并懂得使用广告招揽。政府粮食贸易行为在保障军粮供应、平抑粮价、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粮食贸易行为在活跃市场、满足百姓生活所需方面,也功不可没。然而,由于农民市场经济行为具有不完全之特点,结果就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有时看上去商品经济非常繁荣,但更像是一种假象;虽然有时候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数众多,但又缺乏商品经济全面发展所依赖的广大社会基础。也因此,古代商品经济难以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强大的经济形式,也就不能产生出足以改变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生政治、经济力量,中国古代社会也只能在一次次看似要“蜕变”的时候,却又依然宿命般地“停滞”不前了。
     第四部分,唐代粮食分配与消费。唐代官府手里的粮食分配,主要指供应皇室、百官俸禄、厨食、赈灾用粮及供应军队用粮等。消费方面,则先简要介绍唐代粮食加工的有关情况。唐代面粉加工业发展迅速,官方和私人碾硙遍及全国各地。另外,面食加工、酿酒等方面,唐代也有很大发展。在粮食消费方面,皇室、官吏和军队的消费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直观地比较官民粮食消费水平、了解唐代农民生活状况,对唐代官民收入及其生活水平进行了粗略计算。结论是,唐代鼎盛时期,百姓生活状态基本良好;安史之乱后,则总体限于贫困。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作为个体,其生活却非常艰难。
     第五部分,唐代粮食政策的具体运用及其得失。唐政府充分利用粮食手段来治国安邦,主要表现有四:利用粮食敛散实现宏观调控;通过赈济灾荒维持社会稳定;作为税收补充支持国家财政;作为战略物资保障国家安全。唐代粮食政策与管理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一、在政策上,将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放在一起考虑。二、在管理上,对粮食控制非常严格。三、在运用上,将粮食运作当成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但唐代粮食政策本身及其执行中也存在种种问题,如政府为保障粮食生产限制农民人身自由、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从而更不得不依赖农民,从政策上构成了农民贫困的根源;严格控制粮价导致农民根本无法从市场行为中受益,只能承受“谷贱伤农”、谷贵亦伤农的悲惨宿命;粮食赈济则有时“虚受吾君蠲免恩”,有时还遭遇地方官变本加厉的压榨。但无论如何,研究唐代粮食问题,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借鉴:既要如唐王朝一样对粮食问题引起足够的、持久的重视,又要注意借鉴其经验教训,健全法规制度,还应该与时俱进向发达国家学习,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As basi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grai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ng Dynasty's prosperity and decline. If the grain problem solved well, the country would flourish and people live in peace, and it's military w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rule the minorities. Otherwise, the country's economy would decline and the army's morale would be shaken and as well as the common people. The Tang Dynasty's grain problem includes the grain economic thoughts, the grain production, the grain circulation, the grain consump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grain policy, etc. As the ideological superstructure, grain economic thoughts had decisive influence to the grain policy which decide the condi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tatus that the grain had, studing the grain problem would be a breakthrough i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falls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about thoughts of grain polic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eople in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emperor and the officials not only inherited the views of the importance of grain but also developed them. As the policy makers and executors, their grain economic thoughts could transform into actual productive forces well. Thu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study the Tang Dynasty's grain economic thoughts to understand its economic system and policy. They all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grain. They knew that grain was the source of the people's life, the price of grain was the basic price of all other goods and the grain policy was the important policy of the State. The grain was not only the most basic substantial goods of the peopl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the macroeconomical adjustment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reserve resources for emergency. And because the food security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ate security, the government must take all sorts of measures to resume and develop grain production, to guarrantee the people's and the country's grain reserves, and thus control the price and circulation of the grain. Obviously,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emperor and official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inking highly of the grain production and cherishing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 And these became some policies such as the Equally-divided Land System, the Tax-Labor-Substitution System and the Granary System, which emphasized the development and safeguard. In the later peroid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emperor and officials became to pay their attention to heavy taxes and exploiting the people. And these became some policies such as the Tow-tax System, the Three-Devide Tribute and Taxes System and the Public Relief-grain became taxes, which emphasized convergence and assignment. The difference of their thoughts affected their economic policy and then influenced the national fortune. We should not take it for granted.
     The second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conditions of the Tang Dynasty's grain produ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grain production, the government did not always stand on commen people's opposite side. It would not only provide safeguard system for grain production but als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hrough organizing production, building irrigation works, innovating technology and guiding field management when the government use its power correctly. Whether a country or a place could develop normally and its people could live happily wa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emperor or its provincial governor and their policy because of the authority in the ancient China. That was why the people lived in ancient China had strong desire of "wise king" and "upright officials". By large, the grain production developed well during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It is to say that the Equally-divided Land System made combination of the workforce and land. And the Tax-Labor-Substitution System provided safeguard system for grain production. These brought more land under cultivation, and the population grew fast. The great increase of grain output laid solid social basis for the Tang dynasty's prosperity. In the later peroid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grain production were badly destroyed. As the chaos and regional separatism mainly occered in the north China, the economy that in the south area developed fast. In addition, the regional separatism in the north area controlled the grain which mad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to rely on the south area seriously. But we could find that the grain production center does not moved obviously if we analysize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carefully. We may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south area had also become a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 as well as the north area had been. During the process of grain production, lots of waste land and forest and lakes were developed into farm land which to some extent destroyed the environment and brought negative effects.
     Chanpter three is about the grain circulation in Tang Dynasty. This chapter includes three sections. They are grain reserve, grain transportation, and grain transaction. First, there was a perfect granary system to provide grain for the State. The granary in Tang Dynasty was built scientifically, distributed reasonably and managed strictly. The granary was a link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consumption. The functions of every granary were differents and overlapped. The granar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djusting th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for grain. So was it to the State. Second, there was a wholesom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On one hand, there were lots of clear terms about the transportation by land and water.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ere many officials who devoted themselves to reform the transport route and ensure the grain supply. Some of them succeeded such as Pei Yaoqing and LiuYan, and some of them failed such as Yang Wulian who ignored the reality and hurt the people.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dure was, firstly brought the grain together, and then transport them to anywhere needed. The transportation staff included not only the common people but also some professionals hir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deadline of the transportation was formulated strictly and flexibly. The way of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water route and land route, and the Canal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Tang Dynasty's grain transportation. The grain was not only transported between neighbourhood but also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the Tang Dynasty. In a word, The grain transportation meant much to the Tang empire. Third, the grain transac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included the governmental transaction and nongovernmental transaction. The governmental transaction played a fair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nongovernmental grain transaction was active too. Almost all huge grain transaction were grasped by the government though its grain policy was free.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al grain transaction was controled derectly by the government first, and then parts by the middle men. The nongovernmental grain transaction developed promptly. For example, the trader included rich barons and retailers, and also included traders and shop keepers. The enterprise notion included not only play tricks on customer but also fare play. And some businessmen in the Tang Dynasty even used advertisement for their merchandise. The governmental grain transaction meant much to the army provisions, and meant much to control the grain price and contain the market order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nongovernmental grain transaction was also important to the people's life. Otherwise, the common people's market behavior was not as same as the merchants'. As a result,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 ancient China looked like prosperous but an illusion, looked like owned enough person but lacked of support from people. Thus,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 ancient China could not grow up to be an independent and strong economy form. And because of this, new power who could change the society could not be born. So, the ancient society seemed to fall into a circulation that when it was about to change but did not. This made the social stagnation like a destiny of the ancient China.
     Chapter four illustrates the grai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grain controlled by government mainly supplied to the imperial household food, rice as salary for officials, working food and relief requirement and the army requirement. These views were discussed deeply by the predecessors. About consumption, the grain processing would be introduced first. The flour milling industry developed quickly in the Tang Dynasty. For example, there were many watermills belonged to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persons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addition, food-processing and liquor-making developed well too. Someone such as the imperial household, the officials and the arm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in consumption. Grain income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officials'and common people's grain consumption to illustrate their living standard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ommon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was well when they lived in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ang Dynasty. However, almost all common people fell in poverty after the Anshi war. The conclusion is, as a whole, the peasent was highly valued by the government, but as individual, their life were very tough.
     The fifth chapter illustrate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grain policy and its success and failure. The government took grain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re were four effects left. First, it was a way to realiz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through gathering or launching grain. Second, it was a way to realize the social stability through famine relief. Third, it was a way to increase the State financial income. Fourth, it was the strategic materials to safeguard the State security. There we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ng Dynasty's grain policy. First, in the policy, the food security was considered as same important as the State security. Second, in the management, the grain was controlled strictly. Third, in the utilization, the grain operation was regarded as one method for governing the country. However, the grain policy was not perfect and more problems occurred in its practising. For instance, the government always adopted a policy as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but restraining commerce". Although its purpose was to develop the agriculture, it also restricted the peasents'freedom of movement. And then,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 ancient China was restrained seriously.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 had to rely on the peasents'supply more severely. This policy is the very reason that caused the peasents'poverty. As the grain price was controlled stictly, the peasents could not earn much profits from market but always suffered loss. Just as someone said, when the grain price rise the peasents would be hurt, when the grain price drop the peasents would be hurt too. As for relief, sometimes the peasents could not gain any tangible benefits, and sometimes even suffered the officials' extortion. In any case, through studing the problems about grain in the Tang Dynasty we could learn that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grain problems like the Tang Dynasty had done. And we should accept it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oo. On one hand, we shoul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like the Ta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learn what the developed country have done. We should intensify the subsidies for grain production to safeguard the food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引文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789页。
    ②语见《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东汉郑玄注曰:“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参见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③[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46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上李鸿章书》,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页。董必武、毛泽东等人皆有类似主张。
    ⑤《管子·国蓄》,参见黎翔凤撰:《管了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59页。
    ⑥[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李翱《平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8页。
    ①《管子·国畜》,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72页。
    ①参考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周立、刘水好撰稿:《粮食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②主要参考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周立、刘永好撰稿:《粮食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美]拉吉·帕特尔著,郭国玺,程剑峰译:《粮食战争:市场、权力与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美]威廉·恩道尔著,赵刚等译:《粮食危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唐凤:《新粮食战争》,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年版。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王健、陆文聪:《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居煇、熊伟、马世铭、谢立勇:《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①[美]威廉·恩道尔著,赵刚等译:《粮食危机·中文版前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2页。(原载于《厉史研究》1954年第2期。)
    ①张家驹:《张家驹史学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②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76页,185页。
    ①《管子·治国》,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6—927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46页。
    ③《礼记·王制》,参见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第175页。
    ④《管子·轻重乙》,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62页。
    ⑤《管子·事语》,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43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130页。
    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参见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②贞观政要》卷八《务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页。
    ③《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73页。
    ④《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8页。
    ⑤《通典》卷一《食货一·田制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⑥《通典》卷一《自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①《贞观政要》卷八《务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8页。
    ②《贞观政要》卷十《慎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99—300页。
    ③《通典》卷八《食货八·钱币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页。
    ④《全唐文》卷六百七十白居易《策林二·息游惰劝农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23页。
    ①《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一八李翱《平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8页。
    ②《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三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2页。
    ③《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三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畜军粮事宜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0页、4835页。
    ④《管子·八观》,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1页。
    ①《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37页。
    ②《贞观政要》卷八《务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238页。
    ③《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四《诫励京畿县令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2页。
    ④《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四《处分朝集使敕五道第五道》,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0页。
    ⑤《唐大诏令集》卷四《改元永泰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4页。
    ①《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李翱《平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8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2—2123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2页。
    ①见前引《管子》、《礼记》之语。
    ②《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三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5页。
    ①《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9页。
    ②《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九白居易《礼部试策五道·第五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09页。
    ③《管子·国蓄》,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9页。
    ④《管子·乘马数》,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32页。
    ①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载开元二十七年九月敕,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700页。
    ②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五百二《邦计部·常平》玄宗开元二年九月诏,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707页。
    ③《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李翱《疏改税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03页。
    ④《管子·治国》,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4页。
    ①《荀子·王制》,参考《荀子新注》,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9页。
    ②《贞观政要》卷八《辩兴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56页。
    ③《通典》卷四《食货四·赋税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页。
    ④《全唐文》卷六百七十白居易《策林二·不夺人利,议盐铁与榷酤,诫厚敛及杂税》,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25页。
    ⑤《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六权德舆《论江淮水灾上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63页。
    ⑥《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八权德舆《论旱灾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81页。
    ①《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8页。
    ②《管子·国蓄》,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2页。
    ③《管子·国蓄》,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72页。
    ④《管子·山至数》,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41页。
    ①《管子·国蓄》,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9页。
    ②《管子·山国轨》,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84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4页。
    ④《管子·国畜》,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72页。
    ⑤《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9页。
    ①《全唐文》卷六百七十白居易《策林二·平百货之价,陈敛散之法,请禁销钱为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24页。
    ②《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常平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7页。
    ③《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一《平粜·置常平监官诏》,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79—580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输课物赍财市籴充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5页。
    ②《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金部郎中员外郎条注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2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则天后神功元年条、则天后圣历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16、6531页。
    ①《贞观政要》卷八《务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238页。
    ②《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九白居易《礼部试策五道·第五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09页。
    ③《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页。
    ②《荀子》卷六《富国》,参见(清)王先谦《荀了集解》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78—179页。
    ①《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75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里正授田课农桑违法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9页。
    ②《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部内田畴荒芜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8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2页。
    ④《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应复除不给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1页。
    ⑤《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2页。
    ⑥《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占田过限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占田过限条、在官侵夺私田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页,第246页。
    ②《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60页。
    ③《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元结《问进士·第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60页。
    ④《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李翱《平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9页。
    ⑤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⑥《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00—1001页。
    ⑦《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28页。
    ⑧曾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97页。
    ⑨《通典》卷十二《食货十二·轻重》,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1页。
    ⑩《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元结《问进士·第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60页。
    ①《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0页、41页。
    ①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②《通典》卷二《食货二·旧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二《户婚律》卖口分田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2页。
    ②转引自魏刚毅、李晓群、郝放:《浅析公共政策执行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技术与市场》2010年第2期。
    ③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一○五《帝王部·惠民》,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0页。注:疑其断句有误,正之。
    ④《全唐文》卷一六九狄仁杰《乞免民租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8页。
    ⑤《唐会要》卷九十二《内外官职田》,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70页。
    ⑥《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0页。
    ⑧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715页。
    ⑨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4—261页。韩国磐:《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4—215页。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63页。吴章铨:《唐代农民问题研究》,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3年版,第4—8页。
    ①刘玉峰:《唐代土地所有权状况及结构的演变》,《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②《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5页。
    ③《旧唐书》卷一八三《太平公主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39页。
    ④《旧唐书》卷一百六《李林甫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38页。
    ⑤《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卢从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79页。
    ⑥《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忠义下·李憕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89页。
    ⑦《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循吏·要敦颐》,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22页。
    ⑧《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五《杂录三·邹凤炽》,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062页。
    ⑨《太平广记》卷一百《释证二·屈突仲任》,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68页。
    ⑩《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五《吝尚·工叟》,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10页。
    11《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王缙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17页。
    12《通典》卷二《食货二·田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2页。
    ①万国鼎《中国田制史》上册,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217—218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8—2089页。
    ①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189页。
    ②《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9页。
    ③《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差科赋役违法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1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二》户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26页。
    ⑤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198页。
    ①《全唐文》卷二一一陈子昂《上蜀州安危事三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3页。
    ②《旧唐书》卷八十八《韦思谦传附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67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五《逃户》,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65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五《逃户》,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63页。
    ⑤《全唐文》卷四二肃宗皇帝《推恩祈泽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0页。
    ⑥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唐开元户部格残卷》(斯一三四四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572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五《逃户》,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64页。
    ②吴章铃:《唐代农民问题研究》,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3年版,第98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三《租税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35—1536页。注:因唐代规定九品以上官员、僧道免除赋役,服色役者可免除正役、兵役、杂徭,故富人千方百计为官为僧投充色役。唐代色役主要指各种有名目的职役和徭役。杨际平著有《唐前期的杂徭与色役》,《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②《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21--3422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杨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22页。
    ④《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三《袁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88页。
    ⑤《全唐诗》卷二七○戎昱《赠宜阳张使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017页。
    ①《唐会要》卷九十《和籴》,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37页。
    ②《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二请两税以布帛为额不计钱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4页。
    ③苏轼:《苏东坡全集》下《应诏集》卷四《策别十八》,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749页。
    ④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①《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二请两税以布帛为额不计钱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2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3页。
    ③《全唐诗》卷四二五白居易《赠友五首》,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89页。
    ④《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0页。
    ⑤《唐会要》卷八十五《定户等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58页。
    ⑥《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元和二年南郊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1页。注:《全唐文》卷六三《南郊敕文》“已及”为“已令”。
    ⑦《唐大诏令集》卷十《元和十四年册尊号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0页。
    ⑧《全唐文》卷六六穆宗皇帝《登极德音》,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9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三《租税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37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太宗贞观十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175页。
    ③《唐律疏议》卷二十八《捕亡律》浮浪他所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6负。
    ④《唐会要》卷八十三《嫁娶》,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27页。
    ⑤《唐大诏令集》卷八十《养老》,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0页。
    ①《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卷三《太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页、第41—42页。
    ②《通典》卷二《食货二·屯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页。
    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页。
    ④《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四《诫励京畿县令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2页。
    ⑤《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四《处分朝集使敕五道第五道》,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0页。
    ⑥《唐律疏议》卷十六《擅兴》非法兴造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3页。
    ①《隋唐嘉话》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页。
    ②《唐会要》卷九十四《吐谷浑》,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99页。
    ③《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四《处分朝集使敕五道第五道》,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0页。
    ④《全唐文》卷七十七武宗皇帝《雨灾减放税钱德音》,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09页。
    ⑤王以怀:《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⑥《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水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5页。
    ⑦《唐六典》卷二十三《都水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98—601页。
    ⑧《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2页。《唐律疏议》卷二十七《杂律》“失时不修堤防”条亦规定:“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4页。
    ⑨《唐六典》卷二十三《都水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99页。注:据《唐律疏议》卷二十八《捕亡》将吏捕罪人逗留不行条注释[三],“停家职资”意为“前职前官”。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3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幺宗开元十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82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九《疏凿利人》,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0—1621页。注:大厉二年应为大和二年。
    ③王双怀:《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①《唐会要》卷八十九《疏凿利人》,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9-1621页。
    ①[唐]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卷十九《耒耜经》,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页。参考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贝;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f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0页。
    ②[元]王帧:《农书》,参见缪启愉《东鲁王氏农书译注·农器图谱集之十三·筒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2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九《疏凿利人》,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2页。注:《唐会要》记为大厉二年,据其时间顺序及《旧唐书》(第528页)改为大和二年。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宪宗元和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684页。另,《全唐文》卷五六五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略同。
    ①《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23—3025页。
    ②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③[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二高宗开耀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00页。
    ⑤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抑外戚》,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8—1579页。
    ⑥[唐]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参见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页。
    ①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119页。
    ②《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良吏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03页。
    ③《旧唐书》卷八十八《韦嗣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72页。
    ④《全唐文》卷六八六皇甫湜《吉州刺史厅壁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28页。
    ⑤《旧唐书》卷十六《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5页。
    ①《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李实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31页。
    ②《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吕梦奇《后唐招讨使李存进墓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835页。
    ③《全唐诗》卷七○一王贞白《田舍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314页。
    ④万国鼎:《五谷史话》,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页。
    ①《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69页。
    ②《齐民要术》卷一《收种第二》,参见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③《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二三》,参见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60—100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2—2123页。
    ⑤《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37页。
    ⑥《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常平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7页。
    ⑦《全唐文》卷六百七十白居易《策林二·平百货之价,陈敛散之法,请禁销钱为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24页。
    ⑧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三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页。
    ⑨《诗经·小雅·白华》,参见周振甫《诗经译注》卷六《小雅·白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5页。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三十一《张堪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00页。
    ②《旧唐书》卷一百五《王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29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下《姜师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16页。
    ④周跃中:《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吉林农业》2010年第8期。
    ⑤周跃中:《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吉林农业》2010年第8期。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3—3254页。
    ①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②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③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见第207页图一:河南、河北、河东道区域图。
    ⑤《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60页。
    ⑥《旧唐书》卷九十八《裴耀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81页。
    ⑦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530页。
    ⑧《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6—1367页。
    ①梁方仲:《梁方仲文集》之《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111页,第121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二高宗仪凤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379页。
    ③《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22页。
    ④梁方仲:《梁方仲文集》之《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111页,第121页。
    ⑤今安徽阜阳,见第203页附录1:古今地名对照及页码,以下地名皆如此。
    ⑥《新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87—996页。
    ①《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00—1004页。
    ②《新唐书》卷九十八《韦挺·附韦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05页。
    ③《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12—1022页。
    ④《全唐文》卷三百九十独孤及《少傅杨公遗爱碑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67—3968页。
    ⑤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劝课》,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7818——7819页。
    ⑥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0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页。
    ②《旧唐书》卷九十九《张九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99—3100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6页。
    ④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1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代宗宝应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119页。
    ⑥《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04页。
    ⑦见第208页图二:关内、陇右道区域图。
    ⑧《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页。
    ⑨《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8页。
    ①梁方仲:《梁方仲文集》之《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111页,第121页。
    ②《旧唐书》卷七十八《高季辅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01页。
    ③《旧唐书》卷九十八《裴耀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81页。
    ①《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4—976页
    ②《全唐文》卷六百九《高陵令刘君遗爱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52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70页。
    ④《全唐文》卷二一一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42页。
    ⑤《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3页。
    ⑥《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三《亲祀东郊德音》,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08页。
    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一《废华州屯田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77页。
    ⑧《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一《当州两税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18页。
    ⑨《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三《袁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88页。另,敬宗宝历年间亦有类似诏令,见《全唐文》卷六十八《令市耕牛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6页。
    ⑩《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90—2091页。
    11《唐会要》卷八十七《邦计部·陕州水陆运使》,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02页。
    ①《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五《大历八年大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85页。
    ②《新唐书》卷一百一十《黑齿常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21—4122页。
    ③《旧唐书》卷九十七《郭元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44页。《新唐书·郭元振传》有“稻田丰衍”字样,说明却便是在凉州一带也有水稻种植。
    ④《旧唐书》卷九十三《娄师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75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玄宗天宝十二载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919页。
    ⑥《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8页。
    ⑦《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0页。
    ①以上各道四至皆自《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7—72页。
    ②梁方仲:《梁方仲文集》之《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111页,第121页。
    ③《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29页。
    ①《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58—1066页。
    ②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③《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二《循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17页。
    ④《新唐书》卷九十一《李袭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90—3791页。
    ⑤《文苑英华》卷九百五十,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995页。
    ①《文苑英华》卷九百七十七,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5146页。
    ②《旧唐书》卷九十三《王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85页。
    ③《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徐公行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58页。
    ④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漕运》,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9页。
    ⑤《全唐文》卷二百一十一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6页。
    ⑥《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5页。
    ⑦《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九《韩混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01页。
    ⑧《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五《权德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76页。
    ⑨《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1页。
    ⑩[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棠、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页。
    11《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258页。
    12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漕运》,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9页。
    ①《全唐文》卷二一一陈子昂《上蜀川军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3页。
    ②梁方仲:《梁方仲文集》之《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0—111页,第121页。
    ③《旧唐书》卷六十五《高上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42页。
    ④《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22—5023页。
    ⑤《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九《张延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08页。
    ⑥《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八《韦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37页。
    ⑦《全唐文》卷三五七高适《请罢东川节度使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27—3628页。
    ⑧[明]于慎行《谷山笔尘》卷十二《形势》,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6页。
    ①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23页。
    ②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57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三《租税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35—1536页。
    ⑤《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一《李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38页。
    ⑥《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权德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02页。
    ①《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52页。
    ②《文苑英华》卷八百五梁肃《吴县令厅壁记》,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254页。
    ③《唐代墓志汇编》贞元一○一《大唐故李府君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0页。
    ④《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五独孤及《谢舒州刺史兼加朝散大夫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19页。
    ⑤《全唐文》卷三年百八十六《答杨贲处士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29页。
    ①《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东西两川说》,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56页。
    ②《全唐文》卷一九睿宗皇帝《申劝礼俗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3页。
    ①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50页。
    ①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58—60页。
    ②《全唐文》卷五二五罗让《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35页。
    ①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155页。欧阳华、焦媚霞:《唐代粮食亩产量辨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②《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01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九《黑齿常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95页。
    ④《全唐文》卷二一一陈了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42页。
    ⑤《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1页。
    ⑥《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7页。
    ⑦《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28页。
    ⑧《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页。
    ⑨《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李翱《平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9页。
    ⑩《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四《崔弘礼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11 杨际平:《唐代尺步、亩制、亩产小议》,《中国社会经济史》1996年第2期。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155页。欧阳华、焦媚霞:《唐代粮食华亩产量辨析》,《南昌教育学院 学报》2001年第4期。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
    ①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152页。
    ②华林甫:《唐亩考》,《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杨际平:《唐代尺步、亩制、亩产小议》,《中国社会经济史》1996年第2期。
    ③据上引杨际平文录。
    ④《全唐文》卷六三九李翱《徐公行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58页。
    ①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吴慧虽不是按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大亩计算,但其所得数字的比较意义仍然存在,故从。另据黄盛璋《历代度量衡里亩制度的演变和数值换算(续二)》,《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认为:唐代一斤等于670克,则唐代一石即120斤等于今天160斤。则唐代一般亩产2石,等于今320斤,与吴慧所算数字相差不大。
    ①[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十六《劳畲耕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页。
    ①《全唐诗》卷三五四刘禹锡《畲田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978页。
    ②《全唐诗》卷二八刘禹锡《竹枝》,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95页。
    ③《全唐诗》卷五七七温庭筠《烧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763页。
    ④《全唐诗》卷四三四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808页。
    ⑤《全唐诗》卷四二三白居易《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809页。
    ①《全唐文》卷四三○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75—4376页。
    ②《全唐诗》卷六七一唐彦谦《蟹》,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743页。
    ③《全唐诗》卷六九二杜荀鹤《辞杨侍郎》,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037页。
    ④《全唐诗》卷六七六郑谷《野步》,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814页。
    ⑤《全唐诗》卷二九九王建《原上新居十三首》,中华书局1999年版,3388页。
    ⑥《全唐文》卷七三一贾餗《赞皇公李德裕德政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43页。
    ⑦《全唐诗》卷六七一秦系《题镜湖野老所居》,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8页。
    ⑧《全唐诗》卷三○七鲍防《状江南·孟春》,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484页。
    ①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载刘元鼎《使叶蕃经见纪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第四编《生态环境编·论泾渭清浊的演变》,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7年第1期。
    ③《通典》卷一百七十四《州郡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63贝。
    ④[宋]李焘:《续资冶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天圣四年八月辛巳,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28页。
    ⑤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第五编《农林牧分布编·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千》,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429页。原载《纪念陈垣诞辰百周年史学论文集》,1981年。
    ①《全唐诗》卷三七一吕温《道州观野火》,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178页。
    ②《全唐文》卷三七○刘晏《奏禁隔断练湖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62页。
    ③《全唐文》卷八七一吕延祯《复练塘奏状》、《练湖碑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16—9117页。
    ①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8页。
    ③ 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对仓廪系统及各仓职能、管理都进行了翔实论证,但对仓的建造、仓廪管理的基本程序及律法规定还留有研究空间,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切入。
    ④《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损败仓库积聚物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2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损败仓库积聚物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2页。
    ②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校证:《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83页。
    ③参考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22—28页。
    ④《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太仓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6页。
    ①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文物出版社 1982年版,第13—20页。
    ②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有较翔实论证,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84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3页。
    ⑤《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2页。武德五年(622年)常平监官曾被一度废止。
    ①摘自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页、150页。
    ①《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83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28页。
    ③《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3—528页。
    ④《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①《唐六典》卷三十《府督护州县官吏》,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1—756页。
    ②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页。
    ③《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8页。
    ①转引自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0—32页。
    ②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第131—138页。
    ③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157页。
    ④《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丞》,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5页。
    ①《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6页。
    ②《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372—375页。
    ①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152页。
    ②《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太仓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6—527页。
    ③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87页。
    ④《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应输课税回避诈匿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3页。
    ⑤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⑥《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左藏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5页。
    ①《唐六典》卷二十五《诸卫府》左右监门卫大将军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40页。
    ②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3页。
    ③《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太仓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6页。
    ④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校证:《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85页。
    ⑤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唐天宝九载(公元七五○年)八月——九月敦煌郡仓纳谷牒》(伯二八○三号背)第三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447—448贝。
    ②《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2页。
    ③《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④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损败仓库积聚物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2页。
    ②《唐六典》卷十九《司d农寺·太仓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6—527页。
    ③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校证:《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91页。
    ④《全唐文》卷九百七十四阙名《奏邓琬等禁系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01页。
    ⑤《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5页。
    ①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二》,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9页。
    ② 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4页。
    ④《唐律疏议》卷二十七《杂律》库藏仓燃火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9页。
    ①《唐律疏议》卷二十七《杂律》官廨仓库失火条、见火起不告救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0—512页。
    ②《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库藏主司不搜检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8页。
    ③《唐律疏议》卷二十七《杂律》主守官物亡失簿书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5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唐天宝九载(公元七五○年)八月——九月敦煌郡仓纳谷牒》(伯二八○三号背)第三至十六件,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447—462页。
    ②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匕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185页。
    ③《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3—84页。
    ④《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7页。
    ⑤《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5页。
    ⑥《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常平署》;《太府寺·左藏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7页,,第545页。
    ⑦参考刘伟《中国古代粮食仓储管理制度与农业发展银行库存监管制度之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9期。
    ①《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太原、永丰、龙门等诸仓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8页。
    ②《唐六典》卷三《户部尚书》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3—84页。
    ③《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出纳官物有违条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4—295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输给给受留难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4页。
    ②《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比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③《新唐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00页。
    ④《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监察御史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82页。
    ①参考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8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93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3页。
    ⑤《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7页。
    ⑥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5局1986年版,第86页。
    ⑦《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页。
    ⑧《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徐公行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58页。
    ⑨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6—87页。
    ⑩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117页。
    11《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律》输课税物违期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252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93页。
    ③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页。
    ④《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⑤《唐律疏议》卷十二《户婚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1—235页。
    ①《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输课物资财市籴充,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5页。
    ②《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七白居易《论和籴状》,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81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页。
    ⑤《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1374页。
    ⑥《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0页。
    ⑦《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常平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7页。
    ⑧《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1615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4页。
    ②《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③《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①《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0—81页。
    ②《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监临官僦运租税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3—294页。
    ③《全唐文》卷八二宣宗皇帝《受尊号敕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1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德宗贞元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508页。
    ⑤《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⑥《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93页。
    ①《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②《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③《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0页。
    ④《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应输课税回避诈匿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3页。
    ⑤《唐律疏议》卷十五《厩库律》输给给受留难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4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02页。
    ①《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下《姜师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16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5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德宗建中元年七月,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87页。
    ④[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页。
    ⑤《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1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1页。
    ②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13页。
    ③《旧唐书》卷九十八《裴耀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81页。
    ①《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5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七《漕运》,中华书局1955年版,1595页。
    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页。《新唐书》卷五十三有简略记载。
    ②《通典》卷十《漕运》,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4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7—1368页。
    ④《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3页。
    ⑤《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0页。
    ①《新唐书》卷一百《姜师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46页。
    ②[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6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七《转运盐铁总叙》,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87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7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九中宗景龙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9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7页。
    ②《通典》卷十《漕运》,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4页。
    ③《通典》卷十《漕运》,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4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8页。
    ⑤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36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肃宗至德元载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001页。
    ⑦《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7页。
    ⑧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
    ⑨《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代宗广德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164页。
    ①《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刘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12—3513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代宗广德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164页。
    ③《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刘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97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17页。
    ⑤《全唐文》卷四六代宗皇帝《缘汴河置防援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3页。
    ⑥《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8页。
    ⑦《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德宗建中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87页。
    ⑧《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德宗建中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86—7287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8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8页。
    ④《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9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一德宗兴元元年条,德宗贞元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448--745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一德宗建中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302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程异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38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德宗建中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87页。
    ①《唐会要》卷六十一《弹劾》,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067页。
    ②《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交易法文书》,载《敦煌学译文集——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经济文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唐代前期市估法研究》,载《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版。
    ④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219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6页。
    ②《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两京诸市署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3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4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89页。
    ⑤《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金部郎中员外郎条注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2页。
    ⑥《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二十四《市第二·互市·关市令》,文物出版社1987年影印宋绍兴刻本,第五册第94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1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2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1614页。
    ⑤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①《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0页。
    ②具体情况参见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88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3页。
    ④《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1页。
    ⑤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7—88页。
    ⑥《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1615页。
    ⑦《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9页。
    ①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91页。
    ②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94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德宗贞元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508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7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德宗贞元八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535页。
    ⑥《全唐文》卷七一八吴武陵《谏窦易直》,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86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4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2—1613页。
    ③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4页。
    ①《全唐文》卷三三元宗皇帝《平粜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0页。
    ②《全唐文》卷六五穆宗皇帝《令江淮诸州平粜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4页。
    ③刘玉峰:《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④陈磊:《从(太平广记)的记载看唐后期五代的商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4期。
    ⑤《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德宗贞元八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535页。
    ⑥《全唐文》卷七一八吴武陵《谏窦易直》,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86页。
    ⑦《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僖宗乾符五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203页。
    ①[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62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宪宗元和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684页。另,《全唐文》卷五六五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略同。
    ③《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昭宗大顺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413—8414页。
    ④《太平广记》卷四十三《卢山人》,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70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十一《李珏》,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00页。
    ⑥《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4—1614页。
    ⑦刘玉峰:《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⑧《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龙昌裔》,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84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江淮贾人》,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84页。
    ②《全唐诗》卷二一八杜甫《后出塞五首》,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296页。
    ③[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62页。
    ④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粜》,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5701页。
    ①《唐火诏令集》卷一百十一《令御史巡定诸道米价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80页。
    ②《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九《卢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60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2页。
    ①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市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②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在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175页。李文治先生从农民经济商品率的计算、林甘泉先生从农民的生产目的、价值规律的作用等角度,表达了类似观点(见无为先生整理《“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学术讨论会纪要》;李根蟠先生整理《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外国的比较——中国历史L的商品经济第二次讨论会纪要》,皆自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③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页,第105—116页。
    ④刘玉峰:《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①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4页。
    ②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5页。
    ③丁长清:《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南开经济研究》1985年第3期。
    ④[宋]李觏:《李觏集》卷十六《富国策第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2页。
    ①林甘泉:《秦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①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在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②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4页。
    ③李晓:《论宋代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①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14页。
    ②刘玉峰:《唐代均田农户经济的规划形成及其经济形态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
    ①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早在199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司农卿少卿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4页。
    ①《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导官署令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8页。
    ②《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食局》,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4页。
    ③《唐会要》卷六十五《殿中省》,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28页。
    ④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弥灾》,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4页。
    ⑤《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四《宦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54页。
    ⑥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页。该书早在199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高宗永淳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407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九中宗景龙三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39页。
    ③《旧唐书》卷九十八《裴耀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81页。
    ④《旧唐书》卷十二《德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2页。
    ⑤王朝中:《唐朝漕粮定量分析——兼论粮食问题同唐中央政权盛衰的关系》,载《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①《唐会要》卷九十《内外官禄》,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48页。又见《册府元龟》卷五○五邦计部·俸禄,《新唐书》卷五十五食货志。
    ②《通典》卷三十五《职官十七·禄秩》,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62页。
    ③《通典》卷三十五《职官十七·禄秩》,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62页。
    ①《唐会要》卷九十《内外官禄》,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48页。
    ②《唐会要》卷九十《内外官禄》,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48页。
    ③转录自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页。
    ④《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①《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9页。
    ②《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太仓署》,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7页。
    ③李锦绣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见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早在199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7—8页;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④[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一《仓部二条·一》,载从书集成初编之《东坡乌台诗案、诗谳、龙筋凤髓判(一)》,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22—23页。
    ⑤《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85页。
    ①《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考功郎中员外郎条注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页。
    ②《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7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二《考下》大中六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510页。
    ④[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8页。
    ⑤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该书早在199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①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299页。
    ②《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1页。
    ③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8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页。
    ①以上三条分别自《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5页,第108页,第109页。
    ②《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1页。
    ③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129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6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5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5页。
    ③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兵志》:“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剌史与折冲勘契乃发。……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五百里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皆一月上。若简留直卫者,五百里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亦月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太宗贞观十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125页。
    ⑥《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1327页。
    ⑦《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仓部郎中员外郎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4页。
    ⑧《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7页。
    ①《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45—46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8页。
    ③《通典》卷一百七十二《州郡二序目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79页。
    ①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6页。
    ②《全唐文》卷二百一十一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6页。
    ③《通典》卷六《食货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1页。
    ④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7—88页。注:李锦绣认为供边军者共320万匹段,籴粟324.206万石,见《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2页。
    ⑤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9—1230页。
    ⑥《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0页。
    ⑦《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0—1331页。
    ①《唐会要》卷七十二《京城诸车》,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291页。注:据《新唐书》卷五十《兵志》、《通典》卷二十八,左右羽林军置十龙朔二年(公元662年)。
    ②《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7—1338页。
    ③[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五《人粮马料篇第六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22页。
    ④《通典》卷一百七十二《州郡二序目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79页。
    ⑤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7页。李锦绣认为军马与军士食料为粟898.81万石,见《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2页。
    ①《唐六典》卷二十三《将作都水监》甄官署令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97页。
    ②《唐六典》卷三十《府都护州县官吏》户曹、司户参军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9页。
    ③《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水部郎中员外郎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6页。
    ①录自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9—332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九《碾硙》,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2页。
    ③《唐大诏令集》卷二《穆宗即位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九《碾硙》,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2页。
    ⑤《唐会要》卷九十《和籴》,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37—1638页。
    ⑥《唐会要》卷八十九《碾皑》,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2页。
    ⑦《唐会要》卷九十七《叶蕃》,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30—1731页
    ①《唐六典》卷十五《光禄寺》太官署令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6页。
    ②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火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1页。另,内容大致相同者有李斌成等编《隋唐五代社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
    ①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1页。
    ②《唐六典》卷十五《光禄寺》良酝署令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7—448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30页。
    ④《全唐诗》卷四四○白居易《问刘十九》,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916页。
    ⑤《全唐诗》卷四四八白居易《花酒》,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076页。
    ⑥《全唐诗》卷一九四韦应物《酒肆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003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德宗贞元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469页。
    ②《全唐诗》卷二○一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110页。
    ③《全唐诗》卷一六○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作《裴司上见访》),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54页。
    ④《全唐诗》卷二○一岑参《虢州西山亭了送范瑞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107页。
    ⑤[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卷四“良酝一条”,载丛书集成初编之《东坡乌台诗案、诗谳、龙筋凤髓判(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95页。
    ⑥参考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41—191页。
    ①《唐会要》卷九十二《内外官职田》,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69页。开元“十九年四月敕,天下诸州县并府镇戍官等职田顷亩籍账,仍依允(元)租价对定,无过六斗,地不毛者亩给二斗。”
    ②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7—128页。
    ③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卷一《种谷第三》,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④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⑤《唐六典》卷六《刑部尚书》都官郎中员外郎职掌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2—1613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6页。
    ③《管子·国蓄》,参见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72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九《泉货》,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3页。
    ⑤《唐会要》卷八十九《泉货》,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24页。
    ①《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李翱《平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438页。
    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8页。
    ③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29页。
    ④《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3页。
    ⑤《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3页。
    ①《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6页。
    ②《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7页。
    ③《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五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五请以税茶钱置义仓以备水旱》,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9页。
    ④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0页。
    ⑤《叶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388页。
    ①《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6页。
    ②《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1页。
    ③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4页。
    ④《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7页。
    ⑤《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7页。
    ⑥《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陈君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3—4784页。
    ⑦《旧唐书》卷十三《德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1页、第398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页。
    ②《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一《李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37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7页。
    ④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757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3页。另材料中称“五道“而只有四道名,而《册府元龟·常平》中“河南”记为“河东”,两者比照,正可互为补充,则“五道”应为“关内、陇右、河南、河北、河东”
    ②《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4页。
    ③《唐会要》卷八十八《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8页。
    ④原载《苏联亚洲民族研究所敦煌特藏中汉文文书解说目录》第一卷,转引自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页。
    ⑤转引自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L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5页。
    ①转引自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页。
    ②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页。
    ③《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3页。
    ①《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24页。
    ②《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8页。
    ③《旧唐书》卷一百五《韦坚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22—3224页。
    ④《新唐书》卷二百六《杨国忠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47页。
    ⑤《新唐书》卷五十五《食货志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95页。
    ⑥《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2页。
    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太宗贞观十年条:“每人兵甲粮装各有数,皆自备,输之库,有征行则给之。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124页。
    ②《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5页。
    ③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兵志》:“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五百里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皆一月上。若简留直卫者,五百里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亦月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6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太宗贞观十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125页。
    ⑥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德宗贞元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46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八德宗建中四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351—7353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74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7页。
    ⑤《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第2118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唐会要》卷九十《和籴》,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37—1638页。
    ⑦《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9页。
    ①《唐大沼令集》卷三十六《命三王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德宗贞元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507页。
    ③《新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9页。
    ④《新唐书》卷五十《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8页。
    ⑤《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金部郎中员外郎职掌条注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2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六武宗会昌二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962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50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德宗贞元三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493页。
    ①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9页。
    ②《全唐诗》卷四二七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15页。
    ①《唐会要》卷八十八《仓及常平仓》,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617页。
    ②《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金部郎中员外郎条注文:“若蕃人须籴粮食者,监司斟酌须数,与州司相知,听百姓将物就互市所交易。”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2页。
    ③张泽咸:《唐朝与边境诸族的互市贸易》,载于《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①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8期。
    ②李超民:《中国古代常平仓思想对美国新政农业立法的影响》,载《复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姜亦华:《国外农业补贴趋向及其启示》,自农博网http://news.aweb.com.cn
    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影印宋绍兴刻本。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宋]王钦若、杨忆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参考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
    唐长孺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唐长孺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唐长孺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六册,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唐长孺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唐长孺主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十册,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四),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天一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课题组校证:《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万国鼎:《中国田制史》(上册),正中书局1934年版。
    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
    吴章铨:《唐代农民问题研究》,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3年版。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余扶危、贺官保编:《隋唐东都含嘉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王毓铨:《莱芜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长孺主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日]堀敏一:《均田制的研究》,韩国磐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韩国磐:《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齐鲁书社1984年版。
    厉以宁:《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陈登原:《中国田赋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龚泽铣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
    郁长荣、王璋:《中国古代粮食经济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谭英华:《两唐书食货志校读记》,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葛承雍:《唐代国库制度》,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叶世昌:《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全根:《中国粮食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农民负担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农民负担史》(第一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巫宝三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版。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蔡万进:《秦国粮食经济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唐任伍:《唐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中华书局1998年版。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
    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志贤:《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陈明光:《汉唐财政史论》,岳麓书社2003年版。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年版。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版。
    王培华:《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隋唐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第三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载《梁方仲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周立、刘永好撰稿:《粮食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美]拉吉·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与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郭国玺,程剑峰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美]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赵刚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唐凤:《新粮食战争》,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年版。
    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张家驹:《张家驹史学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孙彩红:《唐代政府的粮食需求与财政经济》,2002年厦门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陈明光教授。
    张超林:《唐代粮价研究》,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卢华语教授。
    杨海民:《唐代粮食物流研究》,2006年云南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武建国教授。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200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樊志民教授。
    徐宏件:《论唐都长安的粮食供应》,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王双怀教授。
    一良:《隋唐时代之义仓》,《食货》2卷1935年6期。
    黄谷仙:《天宝乱后唐人如何救济农村》,《食货》1卷1935年10—11期。
    [日]铃木俊:《唐代官僚蓄积研究》,王怀中译,《食货》4卷1936年8期。
    胡戟:《唐代粮食亩产量》,《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3期。
    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2期。
    杨德炳:《关于唐代对患病军士的处理与程粮等问题的探索》,唐长孺主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潘孝伟:《唐代义仓研究》,《中国农史》1984年4期。
    [日]仁井田陞:《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交易法文书》,载《敦煌学译文集——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经济文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潘镛:《中晚唐漕运史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1期。
    杨际平:《隋唐均田、租庸调制下的逃户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4期。
    [日]日野开三郎:《论唐代赋役令中的岭南户税米》,辛德勇译,载《唐史论丛》第三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梁中效:《唐代的碾硝业》,《中国史研究》1987年2期。
    王永太:《隋唐都城的粮食供应》,《浙江学刊》1987年5期。
    王朝中:《唐朝漕粮定量分析:兼论粮食问题同唐中央政权盛衰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88年3期。
    梁中效:《唐宋都城的粮食加工》,《文史知识》1988年7期。
    华林甫:《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中国农史》1990年2期。
    华林甫:《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续)》,《中国农史》1990年3期。
    华林甫:《唐亩考》,《农业考古》1991年3期。
    张泽咸:《唐朝与边境诸族的互市贸易》,《中国史研究》1992年4期。
    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2期。
    [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物价初探》,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版。
    吴忠起:《隋唐仓储思想综述》,《物流技术》1994年6期。
    [日]船越泰次:《唐代两税法中的斛斗征科及两税钱的折籴和折纳问题》,宋金文译,载《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王双怀:《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3期。
    杨际平:《唐代尺步、亩制、亩产小议》,《中国社会经济史》1996年2期。
    魏明孔:《隋唐手工业与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善》,《首都师大学报》1997年6期。
    林甘泉:《秦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1期。
    殷红梅:《从出土文书看唐代西域的赋役》,《西域研究》1998年3期。
    卢开万:《唐高宗永淳年间西州高昌县百姓按户等贮粮的实质》,载唐长孺主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余蔚:《浅论唐中叶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兼论关中衰落之见》,《中国农史》1999年1期。
    黎虎:《唐代饮食原料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1期。
    汤标中:《刘晏的粮食经济思想及其实践》,《中国粮食经济》1999年3期。
    陈峰:《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3期。
    李超民:《中国古代常平仓思想对美国新政农业立法的影响》,《复旦学报》2000年3期。
    冯金忠:《试论唐代河北屯田》,《中国农史》2001年2期。
    欧阳华、焦媚霞:《唐代粮食亩产量辨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4期。
    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28期。
    陈朝云:《唐代河南的仓储体系与粮食运输》,《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6期。
    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文史哲》2002年2期。
    孙彩虹:《“用斗钱运斗米”辨——关于唐代漕运江南租米的费用》,《中国农史》2002年2期。
    刘伟:《中国古代粮食仓储管理制度与农业发展银行库存监管制度之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9期。
    孙彩虹:《唐代屯田、营田费用与效益的量化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3期。
    李晓:《论宋代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1期。
    刘玉峰:《唐代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思想战线》2004年2期。
    王军:《古代粮食仓储制度》,《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年1期。
    杨雪云、陈金凤《唐代江西粮食生产与贸易述论》(《农业考古》2005年3期
    杨海民:《中国古代粮食生产管理研究》,《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5期。
    杨海民:《唐代粮食物流活动中的仓廪系统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5期。
    杨海民:《裴耀卿粮食物流通道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3期。
    吴宾、冯炜:《中国古代粮食仓储制度与粮食安全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4期。
    刘玉峰:《唐代土地所有权状况及结构的演变》,《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2期。
    陈磊:《从<太平广记>的记载看唐后期五代的商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4期。
    何汝泉:《唐代河南漕路续论》,《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2期。
    周跃中:《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吉林农业》2010年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