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柳子戏中蕴涵着山东的音乐文化、地理文化、方言文化、运河文化、《金瓶梅》文化等,柳子戏的发展过程是其与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
     以山东方言演唱的柳子戏分布在运河流域的鲁东南、鲁西、鲁西南等地区,其分布区域呈现出多样性的生态,这种多样性表现在音乐风格色彩的多样性、传承的多样性、曲牌包含量的多样性、剧目演唱不同的多样性,依此试图求证柳子戏分布区域之鲁东南的原始型、鲁西的中间型、鲁西南的发展型的生成态势。
     柳子戏音乐的曲牌唱腔是多层次构成的,从曲牌的音乐形态特点论证鲁东南地区的柳子戏唱腔有着最为里层的音乐遗存,鲁西既有鲁东南的特点又有向鲁西南靠近的中层遗存,鲁西南唱腔与其他两地相比最为丰富,属“集思广益”型的外层呈现。
     柳子戏与山东民歌、曲艺、器乐、戏曲等本土的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柳子戏与小曲、俚曲等民歌息息相关;柳子戏派生出多种山东曲艺音乐,如“莺歌柳书”、“山东琴书”等;柳子戏与山东戏曲中的弦索系统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肘鼓子系统,与梆子系统联系最少。
     运河文化哺育了柳子戏,柳子戏丰富了运河文化,两者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沿运河流动的戏班、移民是柳子戏曲牌流动的主要载体,运河是柳子戏吸纳客腔曲牌的交流平台。不同的运河区域在剧本上、唱腔上存在着文风昌郁、崇武尚义的柳子戏特点。明清市井小说《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运河河畔,书中人物所演唱的曲牌与柳子戏曲牌关系紧密,两者是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文化区域内,使用相同的伴奏乐器,唱同名的俗曲与戏曲,所以《金瓶梅》记录了柳子戏曲牌发展之踪迹,柳子戏活化了明代《金瓶梅》书中所写之妙曲。
Musical culture,geographic culture,dialect culture,Grand Canal culture,and Golden Lotus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all contributive components in Liuzi Opera, while the latter endeavors a mutual interactivity with all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Liuzi Opera,performed in Shandong dialects,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Grand Canal basin,namely,southeastern,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Such a diversified distribution is well illustrative of geographic,traditional and tune characteristics,h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a field survey on its original,intermediate and improved distribution diversity.
     The multipolarized other than monopoly arias of Liuzi Opera is reasoned out of diversified localization.Southwestern Shandong aria,the most primitive in form, expresses the most traditional melodious forms;western Shandong aria,a bridge-functioning transition,shares southeastern aria quality while witnesses a tendency towards southwestern features;southwestern Shandong aria,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forms,enjoys the best richness in expression.
     Liuzi Opera,along its evolutionary course,has observed an intermingling tie with other folk music forms in Shandong Province,among which are Shandong Folk Song, quyi(Chinese folk art forms,including ballad singing,story telling,comic dialogues, clapper talks,cross talks,etc.),instrumental music and other traditional operas.
     The Grand Canal culture nurtures Liuzi Opera while Liuzi Opera enriches Grand Canal culture,the two aspects being an indispensable integrity.The interactive tie between Liuzi Opera music and Grand Canal culture lies in that the canal development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the opera's maturation while canal immigrants are major media in popularizing the tunes of Liuzi Opera.Both lending other operas its own colors and borrowing from them their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Liuzi Opera witnesses differentiated culture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Grand Canal.
     Golden Lotus,a secular novel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narrates a story that happens around the Grand Canal bank.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employs the same instruments and chants the same tune names in the same cultural reg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with Liuzi Opera,hence the close,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Golden Lotus tunes and Liuzi Opera.
引文
民间的俗曲小令所衍化而成的戏曲声腔类型。弦索声腔系统,或简称弦索腔系,在这里不是指弦索北曲,而是指明清时期,产生和流行于农村及城市的民歌小曲。所谓小曲,一般指经过艺人加工过的民歌,比业余传唱的民歌更加成熟或有所规范了。因此。又可称作明清俗曲,它们有别于昆弋大曲,也即南北曲,被视为“侉调”而非“正音”。(余丛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廖奔、刘彦君在《中国戏曲发展简史》中指出弦索声腔主要是在中原各地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分布的地域广泛,保罗剧种繁多,而大部分都是北方民间各地土生土长的小剧种,没有像昆腔、弋阳腔、秦腔等成为流行南北的大剧种,但在它的产生地却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剧种。明清俗曲,随着表现题材、内容的扩大,和抒情、叙事的需要,在艺术形式上不断有所发展。多首曲调的联缀,一曲的叠用,一曲的变体,后逐渐发展成为戏曲声腔。有关弦索声腔的剧种,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乱弹等。这一系列中的剧种,是由明清以来发展流行于北方的“弦索系统”发展而来,纪根垠著《柳子戏简史》中绘制了一张弦索声腔系统剧种对照表,可对弦索系统做宏观之了解。(见附录二)是在元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也有人称它为“明清俗曲腔系”。它们大多用三弦、琵琶、筝、浑不似(或称火不思,琥珀匙)等弦索类乐器伴奏,因此经常被称为“弦索腔(调)”。详见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2页。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909页
    [2].齐如山著.京剧之变迁 北平国剧学会 民国24年初版;梅兰芳 东柳重 青人民日报 1960年11月29日
    [3].高鼎铸著.山东戏曲音乐概论.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4].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第一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页
    [1].余从著 戏曲声腔剧种研究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 第129-130页
    [2].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8页
    [3].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27页
    [4].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5年6月第一版 第871页
    [1].辞海(1979年版).第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2].齐鲁特色文化丛书——戏曲.第一版.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3].苗晶.汉族民歌旋律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第366页。
    [4].小铁(?)道人《日下看花记》记载:九月重阳后五日自序云:“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往者六大班旗鼓相当,名优云集,一时称盛”。
    [1]蓝雪霏 2005:38-40。
    [1]“我大胆的断定:曲后来变成了小曲——小曲中的‘杂曲'……南北曲由结构上分为两支:一支是‘杂剧'及‘传奇',一支是‘小令'及‘散套'。杂剧及传奇的歌法,由‘弦索的北词'及‘南戏'而‘海盐腔',而‘弋阳腔',而‘昆山的水磨调'。经了许多变迁:然而南北的格式却是始终没有什么变化,并且自元以后也没有新创作的曲子。至于‘小令'同‘散曲'则因为不合时俗的歌法,就把他们的格式改变了,以后又有许多新的创作品,于是他们就同南北曲分家了。杂曲同南北曲之分离,大约在明初的时候;不过现在我们很难——或者不能——找到明初的小曲子供我们比较。但是可确定的,他们在明朝中叶已经完全脱离关系。在明朝创作的杂曲却已经很有不少的了。”冯式权.北方的小曲.转引自朱自清著.中国歌谣.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45页。
    [2]明宜宗宣德、明英宗正统、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1425年—1572年,历经147年。
    [3]指明神宗万历年间,自1572年至1620年。
    [4][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版:第647页。
    [5]袁家骅在《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中将汉语方言划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6月:第10页。
    [1]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9月:第22页。
    [2]登即文登一带、莱即莱芜一带、青即青州一带,三地均位于东潍小区与东莱小区中,以说胶辽官话为主。
    [3]齐如山(1875—1962),戏曲理论家。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民国24年初版:第27页。
    [4]“从前有一种柳子戏,很悠扬动听,可惜现在不容易听到了,他说这话大约在光绪二十一年,我还不到二十岁。”“以上是我听到孟君的一套话,他说的还靠得住,因为他彼时已八十余岁。……按他所说的老人,至晚 也是嘉靖年间的人。所流传的话,总与事实相去不会远。”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民国24年初版:第25页。
    [1]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苗晶、乔建中著.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1月:第29页。
    [1]季国平.方言、声腔与戏曲新剧目创作.中国戏剧,2007年第10期:第30页
    [2]表格来源: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9月:第91页。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912-914页。
    [1]临沂地区地方志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临沂地区概况.内部资料,1984年12月:第275页。
    [2]沂南北寨汉墓群,1977年12月被山东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乐舞百戏图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音乐史极为珍贵的图像资料。
    [3]见Bruno Nettl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
    [4]碑后的碑文:建于元至顺年间,始称颜温,明初南颜温建村,该村故冠以“北”字,后演变为今名。1986年。
    [5]2006年10月17日,摄于北沿汶村村口。
    [1]资料来源:2008年2月10号下午在剧团负责人尹传配家中采访,参与者,尹传佩、尹作云、笔者。
    [2]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第一版,1991年12月:第85页。
    [3]“形成年代至晚当在明末清初”详见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7页。
    [4]“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
    [5]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6月:第31页: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6月:第30页。
    [6]散乐中有了表现故事到歌舞戏。“歌舞戏有《大而》《拨头》《踏摇娘》”摘自[唐]杜佑《通典》。
    [7]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一版.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9页。
    [8]政协沂南先文史资科委员会.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内部资科:第214页。
    [1]山东省沂南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南县志.第一版.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8月:第484页。
    [2]衣箱,即戏衣、行头等。
    [3]高自宝.沿汶弦子戏——亟待抢救发掘到民问艺术瑰宝:http://www.zgl.com.cn/Article/yangduxinwen/200607/2153.html诸葛亮文化传媒网。
    [4]郑传寅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第一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第14页。
    [1]见后文柳子戏与山东音乐比较之“柳子戏与柳琴戏之比较”。
    [2]《雀山搬兵》义名《金簪圣母》、《雀山指路》。
    [3]《西湖游景》又名《游西湖》。
    [4]《三喜合》又名《凤凰山》。
    [5]《阴公报》》又名《霄霆庙》、《御碑亭》。
    [6]《珍珠衫》又名《错断颜查散》、《错断》。
    [7]《马前泼水》又名《倒休》、《朱买臣休妻》。
    [8]《孝堂山》又名《郭举埋儿》。
    [9]《洪州城》又名《破洪州》、《樊江关》。
    [10]2008年2月10日中午访尹成省,并见到其手抄的部分剧目。
    [11]左起:尹传配(已故)、尹继周、尹成恩、尹成省、笔者。2006年10月17日,摄于尹成恩家中。
    [1]纪根垠著.柳子戏简中.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31页。
    [2]纪根垠著.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216页。
    [3]纪根垠著.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217页
    [4]《雀山搬兵》、《双龙关》、《西湖游景》、《锦缎记》、《改金牌》、《混元河》、《三喜合》、《蝴蝶梦》、《贩马记》、《阴公报》、《珍珠衫》、《人桃园》、《马前泼水》、《人书馆》、《小书馆》、《寒江城》、《孝堂山》、《高老庄》、《风针记》、《安南国》、《洪州城》、《貂蝉拜月》、《白兔记》等。
    [5]世根垠著,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36页。
    [1]见Bruno Nettl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
    [2]《元史》卷64,《河渠一》。
    [3]毛佩琦.明代临清钩沉.选自高志超主编.运河名城临清.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9月:第7页。
    [4]同上。
    [1]今临清市。
    [2]民国《清平县志》第4册,《礼俗志》。
    [3]2009年1月26日(农历初一)下午至2月4号(农历初十)晚上,其中只在2009年1月28日(农历初三)晚上演出京剧《豆汁记》、《铁弓缘》、2009年1月30日(农历初五)下午评剧《秦香莲》外,其余全部演出吹腔戏。
    [1]资料来源: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110页。
    [2]由于是卷下,故严格的按照《戏谱杂集》目次记录之,本书目次是从第九个剧目开始的。
    [1]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第一版.内部资料,1991年12月;第84页。
    [2]同上第97页。
    [3]韩广洁主编.菏泽文化大览.第一版.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55页。
    [1]金瓶梅词话(上下)中第二十回、第三十一回、第四十三回、第六十回、第七十八回。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上下).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
    [2]在前文“柳子戏生存背景与音乐文化语境中”已经有详细描述,此处不赘述。
    [3]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726页。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3月:第271页。
    [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3月:第274页。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中记录的山东小调中有“五更”曲33首,多分布在鲁西地区。
    [4]转引自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14页。
    [5]详见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15页。
    [1]苗晶.汉族民歌旋律论.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第86页。
    [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12月:第1304页。
    [2]刘晓静.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第一版.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1月。
    [3]聊斋俚曲是以明清俗曲为主的曲牌连章,又像是用俗曲演唱的地方歌剧;它既是长短句的联曲体,又有七字句的戏剧体;它虽然是民间俗曲,但也只是用其曲调重新填词,并串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如果与戏剧文体结合,那么它就是戏剧音乐,如果与鼓词结合,那么就是曲艺音乐。陈玉琛.聊斋俚曲溯源.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
    [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3月:第666-680页。
    [5]《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皆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12月:第1304-1315页;《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山东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年8月:概述部分:第77-78页、音乐部分:第378-384页。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47-48页。
    [1]曲谱来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12月:第1318-1319页。
    [1]据说,张瞎子一次在青山集赶庙会,演唱《杨宗英下山》,忽有踩高跷、跑早船的路过,整个场子竟然纹丝未动。其弟子有仲堤圈的张保亮(1848—1898),郑庄的郑玉昆(1904—1976)、定陶的曹志田(1904—?)。郭学东.山东曲艺研究(曲种篇).第一版.中国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77页。
    [2]曲谱来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12月:第1282页。
    [3]·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11页。 社,1956年1月。
    [1]2008年5月2日上午,笔者摄于梁山山上,此是一个家族式山东琴书演奏班社。
    [2][凤阳歌]四句:[垛子板]两句,都是根据词的需要来回反复。民间小曲包括:上河调、下河调、汉口垛、叠断桥、银柳丝、普地锦、靠山调、梅花落、太平年、阴阳句等。现在艺人们只用[凤阳歌]、[垛子板]演唱,很少用其他小曲与曲调。详见山东省音乐工作组编.山东琴书音乐.第一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1月:第3-5页。
    [3]曲谱来源:山东省音乐工作组编.山东琴书音乐.第一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1月:第9-10页。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51页。
    [1]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第一版.内部资料,1991年12月:第168页。
    [2]同上第167页。
    [3]韩广洁主编.菏泽文化大览.第一版.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03页。
    [4]2008年5月2日上午,笔者摄于梁山山下。
    [5]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第一版.内部资料,1991年12月:第169页。
    [6]杨红.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鲁西南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1]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上).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8月:第33页。
    [2]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鲁信柳子剧团编.柳子戏唱腔精选.第一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9月:第56-57页。
    [1]曲谱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上).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8月:第209-210页。
    [1]童忠良、崔宪等著.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第141页。
    [2]资料来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260页。
    [3]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38页。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610-611页。
    [2]曲谱来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袋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280-1284页。
    [1]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第一版.内部资料,1991年12月:第52页。
    [2]《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上).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541页。
    [1]第一张图是弦子戏之弦子,2006年10月17日,笔者摄于大队部院中;第二张图是柳琴戏之柳琴,摘自《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上)之乐器图.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
    [2]“二十世纪中叶以前,拉魂腔的表演中存在诸多自由性艺术特征,1953年拉魂腔定名为柳琴戏为标志,之后戏曲改革其自由性才逐渐消失”。孔培培.消失的“自由调”——拉魂腔自由性艺术特征及其在柳琴戏中的固定化转型.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第44-51页。
    [3]柳琴戏唱腔基本板式是:[二行板]、[慢板]、[快板]、[散板]等,各种板式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在大段唱腔中组合运用。
    [4]《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10月:第281页。
    [1]曲谱来源:《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10月:第281-282页。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上).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558页。
    [2]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150-152页。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上).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543页。
    [2]《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365页。
    [1]高鼎铸著.柳子戏音乐研究.第一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
    [2]曲谱来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374-1375页。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3-4页。
    [1]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第一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75页。
    [2]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第一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75页。
    [3]《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长卷一卷.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10月;第231页。
    [4]曲谱来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506页。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931-932页。
    [1]曲谱来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504页。
    [2]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945页。
    [1]图片来源自山东省柳子剧团网站:http://www.shandongliuxi.com/newEbizl/EbizPortalFG/portal/html/index.html之“柳子文化”板块。
    [2]王忻.中国戏曲与运河文化.艺术百家,1995年第2期。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东岳论从,2008年第3期:第49页。
    [2]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330-342页.
    [3]明宜宗宜德、明英宗正统、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1425年—1572年,历经147年。
    [4]指明神宗万历年间,自1572年至1620年。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版:第647页。
    [2]后面章节会对《金瓶梅》中的曲牌作详细论述。
    [3]家乐,明清时期,豪门富户买青年或少女,学习弹唱或者演戏,组成一个家庭戏班,称“家乐”。
    [4]王晓家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戏曲.第一版.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8月:第204页。
    [5]邓拓(笔名左海).东柳吟.光明日报,1959年11月28日。
    [6]小铁篴道人.日下看花记.嘉庆八年(1803年).
    [1]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20页。
    [2]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民国24年初版:第24页。
    [3]鉴于以上清朝年代涉及过多,列清朝年谱如下:清太祖天命(1616—1626共十一年);太宗皇太极(1627—1643共十七年):世祖顺治(1643—1661共十八年);圣祖康熙(1661—1722共六十一年);世宗雍正(1722—1735共十三年);高宗乾隆(1735—1795共六十年);仁宗嘉庆(1795—1820共二十五年);宜宗道光(1821—1850共三十年);文宗咸丰(1850—1861共十一年):穆宗同治(1861—1875共十三年);德宗光绪(1875—1908共三十四年);宣统溥仪(1908—1911共三年)。
    [1]曹树基.洪武时期的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2]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34页。
    [3]行商,即运商:坐商,即坐贾、铺户。
    [1]前文所提到的“三庆班”、“四喜班”非四大徽班进京中的“三庆班”、“四喜班”。曹永明《古老的晋剧在太原》中提出,清后期,晋剧在太原曾有过“三庆班”、“四喜班”等剧团。详见曹永明.古老的晋剧在太原.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第2期。
    [2]年久看不清的用“□”代替。
    [3]过午:北方方言,即下午。
    [4]赵乃光.聊城山陕会馆戏楼.第369页。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56页。
    [2]陕西艺术研究所编.秦腔剧目初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渭水河》、《湘江会》、《满堂福》、《双福贵》、《伐子都》、《黄河阵》、《反五侯》、《清河桥》、《摩天岭》、《青石岭》、《赶三关》、《高平关》、《界牌关》、《南阳关》、《山海关》、《虹霓关》、《烈火旗》、《丁甲山》、《林(临)童(潼)山》、《白蟒山》、《武当山》、《姑苏台》、《大赐福》、《万寿亭》、《国公图》、《泗州城》、《泗水关》、《连升店》、《斩子》、《上殿》、《封王》、《一匹布》、《六月雪》、《战土(潼)台》、《审律》、《吊寇》、《杀楼》、《卖马》、《观榜》、《宝莲灯》、《牧羊圈》、《清官册》、《庆阳图》、《庆顶珠》、《鸿鸾禧》、《春秋配》、《武家坡》、《探母》、《破洪州》、《东昌府》、《延安府》、《大名府》、《河见(间)府》、《下河东》、《阴阳河》、《鸾凤图》、《双玉镯》、《龙虎斗》、《打严嵩》、《打龙袍》、《斩黄袍》、《忠孝图》、《忠义侠》、《穿珠记》、《明月珠》、《法门寺》、《玉堂春》、《十五贯》、《十字坡》、《无底洞》、《八蜡庙》、《双龙会》、《搜孤替死》、《渭水访贤》、《追信拜帅》、《别姬十面》、《挑帘裁衣》、《马芳困城》、《关王庙》、《黑风帕》、《胭脂虎》、《探五营》、《沙陀国》、《紫霞宫》、《送京娘》、《八义图》、《走雪山》、《大香山》、《罗家洼》、《道(盗)玉(御)马》、《乾坤镜》、《混元盒》、《五龙会》、《双官诰》、《双枪会》、《金玉缘》、《白水滩》、《六仙洞》、《七星灯》、《八大锤》、《八岔岭》、《蝴蝶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岔口》、《小金川》、《红罗山》、《云罗山》、《东黄庄》、《麟骨庄》、《狮子楼》、《红桃山》、《小上坟》、《九重天》、《桃花寺》、《报凌(抱灵)牌》、《九龙带》、《合珠记》、《凤鸣关》。加上光绪拾年四月十四日四盛班的演出剧目十出、山西泽州府凤台县全盛班演出剧目十出,共有剧目一百四十出。此剧目大多数是各地戏班开列的每天演出的剧目清单,少数是艺人书写的本班曾演出的剧目,也有艺人信手书写的剧目名称,另有不少剧目,年代已久,以难以辨认。
    [4]常静之.论梆子腔.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5月:第78页。
    [5]林香娥.魏长生与花雅之争.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54页。
    [1]“雅部为昆山腔。花部为秦腔、弋阳腔、京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引自[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成书于乾隆60年(1795),第二版.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5页。
    [2]原文刻在“苏州老郎庙碑——清嘉靖·三年钦奉谕旨给示碑记”,详见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下).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5页。
    [3]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下).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4页
    [4][清]李调元.雨村剧话。
    [5]潘仲甫.清代乾嘉时期京师“秦腔”初探。
    [6]梆子腔指的是板腔体,不仅是各地梆子剧种的主腔,黄河四各地梆子腔的共性特征而归属于声腔系统的腔系名称。吹腔,现在指的是徽剧,京剧等许多剧种中采用的一种唱腔腔调。
    [7]常静之.论梆子腔.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5月:第32页
    [1]曲谱来源:常静之.论梆子腔.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5月:第34-35页。
    [1]曲谱来源:陈彬、陈松民编.《芗剧传统曲调选》.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0页。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56页。
    [2][明]谢肇淛.《五杂俎》卷14《事部二》。
    [3]康熙.《张秋志》卷二《街市》。
    [4]崇祯.《郓城县志》卷七。
    [5]乾隆.《临清州治》卷九《孝义·人物》。
    [6]歙县《郑氏宗谱明故耆土郑君偕汪氏扩志》,转引自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洁徽商资科选编.第一版.合肥:黄山出版社,1985年8月:第84页。。
    [1]详见高鼎铸.柳子戏音乐研究.第四节青阳腔的流变及其对柳子戏音乐结构体制的影响.第一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第62-120页。
    [2]王古鲁.明代徽调戏曲散出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5页。
    [3]周显宝.论加滚——皖南民间戏曲音乐的即兴创作特征与仪式背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71页。
    [4]周显宝.论青阳腔的人为背景、历史地位及美学价值(下).上海:音乐艺术,1998年第1期:第20页。
    [5]在保持青阳腔特有的“滚调”特点基础上,其音乐“柳子化”,1、改变了“不披管弦”的特点,加进柳子戏的主奏乐器笛、笙、三弦伴奏,并以越调为其固定调高。2、去掉句尾的人声帮腔和锣鼓伴奏,启用文场乐队演奏的间奏过门,在唱段前使用柳子戏俗曲类曲牌所通用的越调开扳。3、规范了唱腔的句尾落音,使生、旦皆成为比较鲜明的宫调式。4、派生出了“散、慢、中、快、散”的各种不同板式。转引自高鼎铸著.柳子戏音乐研究.第一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第84页。
    [1]安禄兴.京剧唱腔研究.第一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第259页。
    [1]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58页。
    [1]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
    [2]三种谱例详见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种,谱例详见第876页;第二种,谱例详见第881-884页;第三种,谱例详见第871-872页。
    [3]陈继儒、陈眉公全集.卷59《布税议》.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69页。
    [4]在昆曲中“豁腔”又名“袅腔”,俗名“豁头”,多用在去声字的腔中,是用在唱腔第一音后的一种后倚音。 转引自武俊达.昆曲唱腔研究.第一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3月:第393页。
    [1]“,”表明此音需略顿,顿后仍唱一短促的原音。
    [1]蒯卫华.昆曲曲牌曲腔关系研究——以南曲商调曲牌为例.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1期。
    [1]曲谱来源:侯俊美编.柳子戏音乐教材——声乐部分(第一册).山东省戏曲学校油印本,1987年9月:第17页。
    [2]曲谱来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巾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下).第一版.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第1328页。
    [1]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131-132页。
    [1]毛佩琦.明代临清钩沉.选自高志超主编.运河名城临清.第一版.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9月:第5-21页。
    [2]王福润(1884—1969)巨野县人士,擅演小生。
    [1]乾隆年间,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向皇帝上的奏章。“喀尔吉善所属查禁洒曲及屠耕事奏折”,载《历史档案》1987年第4期,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17页。
    [2]临清州治。
    [3]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卷1.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20页。
    [4][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第50页.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22页。
    [5]兖州府风俗考.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230.转引自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322页。
    [6][清]徐柯.清稗类钞。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9-10页。
    [1]曲谱来源: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90-91页。
    [1]马建中.山东地方戏曲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5月:第20页。
    [2]一部分剧目来自于2008年2月10日中午访尹成省,并见到其手抄的部分剧目。一部分来自于在沂南村与剧团人员的聊天所得。一部分是近年春节演出剧目。
    [1]张远芬.《金瓶梅》作者新证.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94页。
    [2]吴晗.《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40页。
    [3]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66页。
    [4]张鸿勋.试谈《金瓶梅》的作者、时代、取材.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 版社,1984年12月:第85页。
    [1]黄霖.《水浒争鸣》第一辑。
    [2]黄霖.金瓶梅作者屠隆考.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17页。
    [3]张远芬.《金瓶梅》作者新证.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99页。
    [4]叶桂桐.《金瓶梅》成书年代新线索.选自聊城《水浒》、《金瓶梅》研究学会编.金瓶梅作者之谜——《金瓶梅》考论第一辑.第一版.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23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制.中国历史年表.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51页。
    [6]纪根垠.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第3页。 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225-269页。
    [1][明]黄淳耀(1605-1645).山左笔谈。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详见《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旧版《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李洪政著.《金瓶梅》与徐州.第一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下).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12月:第30页。
    [2]同上。
    [1]《文学季刊》创刊号。
    [2]赵景深.《金瓶梅词话》与曲子.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339-342页。中间有误之处.笔者做了一些改动。
    [3]曲牌名后的号码指回数,后文同。
    [4]《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里的[耍孩儿]还是说因果里的。[锁南枝]影响《霓裳续谱》卷六的平岔。第八回与第八十三回的[寄生草]则与元无名氏所作大略相同。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上下).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 即把形形色色事物之名,各自集于一曲之中。转引自徐扶明.金瓶梅鉴赏辞典.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第233页。
    [1]徐扶明.金瓶梅鉴赏辞典.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第210页。
    [2]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第一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84页。
    [1]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上)序言.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1-2页
    [1]徐扶明.金瓶梅鉴赏辞典.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第226页。
    [2]王福润口述传本现保存于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编.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柳子戏(第七集)中.内部资料,第1-17页。
    [3]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上)第三十一回.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381页。
    [4]王福润、李文远口述传本现保存在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编.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柳子戏(第七集)中.内部资料,第149页。
    [1]第四十三回。梨园,原是唐玄宗时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歌舞机构,因地点在禁苑梨园而得名。后世戏曲兴起,亦统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弟子,因为唐代歌舞音乐与后世戏曲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唐代梨园弟子与后世戏曲艺人都是以歌舞音乐娱人为业,而且同处在被贱视的地位。《金瓶梅》第四十三回。
    [2]《金瓶梅》第四十三回。
    [3]《金瓶梅》第四十四回。
    [4]《金瓶梅》第十一回,值花子虚摆酒会茶请十兄弟。
    [5]《金瓶梅》第十五回。
    [6]《金瓶梅》第二十回。
    [7]“小三弦”在鲁东南地区的柳子戏中被“月琴”(也称弦子)代替。
    [8]详见高鼎铸著.柳子戏音乐研究.第一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第560页。
    [1]潘开沛.《金瓶梅》的产生和作者.选自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第78页。
    [2]嘉祥在元代以后兴起刻石的工艺,刻制的石狮、石麒麟、石花图案等,式样大多来自江南、打制完毕,再乘船顺运河南下销售。山陕会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山西、陕西、江南及山东的特点,雕梁画栋,特别精致纷繁,内容是取材于山西、陕西、山东、苏杭的人物故事、神话信说、仅浮雕和透雕的木刻额仿就有二十一方、石柱的柱础有石雕狮、象、麒麟等,这些都是齐鲁建筑中极少见的。在济宁和临清,编制竹器者甚多,有“竹竿巷”。最初当地很少产竹,原料多从南方运来。久而久之,使用竹器、竟成为齐鲁人民的一种传统。
    [3]苗晶、乔建中著.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1月:第67页。
    1.纪根垠著.柳子戏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4月。
    2.高鼎铸著.柳子戏音乐研究.第一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
    3.段雨强、张云生、侯俊美主编.柳子戏唱腔精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9月。
    4.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音乐曲牌大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
    5.段雨强等主编.柳子戏图像大观.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6月。
    6.段雨强、张云生、刘元贞主编.柳子戏史料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9月
    7.李崇保、代思子、侯俊美、刘玉端.柳子戏音乐简编.内部资料.1984年春节。
    8.山东省戏曲研究室编.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一至十集).内部资料。
    9.清平田庄道光年间吹腔剧道光、咸丰年间手抄本原本。
    10.刘玉端、段雨强著.张春雷与柳子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2月。
    11.王建.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的历史转型与文学价值.[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首都戏剧界盛赞山东三剧种.中国戏剧.1959年。
    2.丛耸.《孙安动本》何罪之有.山东文学.1979年第2期。
    3.周丽斌.古木新枝——重吐芳华观柳子戏《风雨帝王家》.中国戏剧.2004年第9期。
    4.风镛.艺术塑人可正反——陈媛唱新柳子戏.中国戏剧.2005年第2期。
    5.王建.柳子戏的蒙太奇运用——对一种戏曲特例的分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王建.晚清民国时期柳子戏的现代转型初论.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王建.柳子戏近现代流布综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8.王建.中国戏曲格局中的柳子戏.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9.王建.柳子戏水浒剧目研究.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0.王建.柳子戏传统剧目文学价值引论.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周琦.著名演员黄遵宪与《孙安动本》.春秋,2006年第6期。
    12.俞淑华.柳子戏唱腔之器乐性探索.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王建.论柳子戏的现代转型之路.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孙安动本》(黄遵宪、张春雷、李艳珍等版本).上海电影制片厂.1962年录制。
    2.山东省柳子剧团录制《柳子戏唱腔荟粹》(CD).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7年。
    3.山东省柳子剧团录制《柳子戏集锦》(传统剧目香港演出版)(DVD):《孙安动本》(杨春伟、陈媛等版本)、《五台会兄》、《白兔记》、《张飞闯辕门》、《玩会跳船》、《关羽斩貂禅》、《揽馆教书》、《观灯》、《捉刘氏》,2007年。
    4.杨春伟柳子戏专辑.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录像.山东省艺术馆录音.齐鲁音像出版社发行部制作。
    1.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上)1980年4月;(中)1981年5月:(下)1981年12月。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3.郑传寅著.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
    4.郑传寅著.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5.李赵璧、纪根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6.安禄兴.山东地方戏曲音乐.山东省出版管理处,1987年9月。
    7.《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上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6月。
    8.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10月。
    9.高鼎铸著.山东戏曲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
    10.马建中著.山东戏曲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年5月。
    11.王晓家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戏曲.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8月。
    12.李赵璧 纪根垠主编.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13.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山东三十年戏剧选(1949——1979).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
    14.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山东地方戏选曲.连队文艺资料,内部资料。
    15.何为著.戏曲音乐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
    1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
    17.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戏曲剧种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6月。
    18.王古鲁.明代徽调戏曲散出辑佚.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19.安禄兴.京剧唱腔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
    20.马建中.山东地方戏曲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5月。
    21.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简史(全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22.陕西艺术研究所编.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3.常静之.论梆子腔.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5月。
    24.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室、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25.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9月。
    26.余从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6月。
    27.幺书仪著.晚清戏曲的变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8.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6月。
    29.容世诚著.戏曲人类学初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30.吕效平著.戏曲本质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31.吴梅著.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2.陈多著.戏曲美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33.胡忌主编.戏史辩(第四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12月。
    34.余从、周育德、金水著.中国戏曲史略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
    35.孙红侠编著.中国民俗文化——民间戏曲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36.赵景深著.戏曲笔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
    37.吴国钦著.中国戏曲史漫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6月。
    38.张赣生著.中国戏曲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
    39.苗怀明著.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
    40.叶德均著.戏曲小说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41.谭源材著.中华戏曲发展散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0月。
    42.刘正维著.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
    43.都文伟著.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2月。
    44.江西省文化厅编印.戏曲音乐论文选.1984年1月。
    45.孙毅主编.山东戏曲剧目综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9月。
    46.黄克保著.戏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4月。
    47.吴敢 杨胜生主编.古代戏曲论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48.秦华生.刘闻峰主编.清代戏曲发展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49.(清)姚燮.今乐考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之十).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2月。
    50.陈建森著.戏曲与娱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5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室编.戏曲研究(第三十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9月。
    52.常静之著.中国近代戏曲音乐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
    53.罗晓帆著.中国戏曲演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54.许妍彬.一个民间小戏剧种的生成与演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1.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2.苗晶、乔建中著.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第一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1月。
    3.苗晶著.汉族民歌旋律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
    4.苗晶著.黄河音乐万里寻根.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9月。
    5.齐如山著.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民国24年初版。
    6.[明]王骥德.曲律·论插科.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7.《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3月。
    8.《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上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12月。
    9.《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年8月。
    10.郭学东著.山东曲艺研究(曲种篇).中国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2002年10月。
    11.《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山东卷》(上).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8月。
    12.山东省音乐工作组编.山东琴书音乐.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1月。
    13.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文艺志资料·音乐专辑.内部刊印,1990年3月。
    14.童忠良、崔宪等.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
    15.曹本冶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6.张振涛著.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
    17.薛艺兵著.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
    18.于会泳著.腔词关系研究.内部资料。
    19.一非记录整理.耍孩儿音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
    20.徐元勇著.明清俗曲的流变.[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论文]2001年5月。
    2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月。
    22.辞海(197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
    23.刘晓静.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11月。
    24.陈玉琛编著.聊斋俚曲.第一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
    25.朱自清著.中国歌谣.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26.吴凡著.民间音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
    27.傅谨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28.杨红著.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民间戏班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
    29.刘靖之、吴赣伯编.中国新音乐史论集之国乐思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编印,1994年。
    30.杨惠玲著.戏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1.齐如山著.戏班.北京:北平国剧学社,民国廿四年初版。
    32.张发颖著.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10月。
    33.张发颖著 中国家乐戏班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2月。
    1.蓝雪霏.论“游移”——中国民间音乐结构原则研究之一.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
    2.蓝雪霏.给农民音乐发展一个真正公平的竞争平台.人民音乐,2005年第4期。
    3.蓝雪霏.论传统音乐的社会化保存.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
    4.王耀华.论“腔音列”(上).音乐研究,2009年第1期。
    5.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乐府新声,2006年第2期。
    6.陈玉琛.聊斋俚曲溯源.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3期。
    7.杨红.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鲁西南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8.孔培培.消失的“自由调”——拉魂腔自由性艺术特征及其在柳琴戏中的固定化转型.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
    9.蒯卫华.昆曲曲牌曲腔关系研究——以南曲商调曲牌为例.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1期。
    10.高鼎铸.浅谈山东戏曲剧种的声腔分类及艺术特征.戏剧丛刊,1991年第4期。
    11.王忻.中国戏曲与运河文化.艺术百家,1995年第2期。
    1.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2.李泉、王云著.山东运河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11月。
    3.赵维平著.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4月。
    4.高建军编著.山东运河民俗 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年5月。
    5.陈正祥著.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12月。
    6.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7.[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版。
    8.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6月。
    9.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10.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9月。
    11.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制.中国历史年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3.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文化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14.临沂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沂地区民族宗教志.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1994年4月。
    15.马静、吴永焕著.临沂方言志.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3月。
    16.临沂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临沂地区概况.内部资料,1984年12月。
    17.山东省沂南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南县志.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8月。
    18.政协沂南文史资料委员会.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19.《清平县志》第4册《礼俗志》.民国。
    20.山东省临清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清市志.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8月。
    21.临清市人民政府主办.临清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临清乡村概况.北京:五洲传播 公司,2003年5月。
    22.山东省夏津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夏津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23.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
    24.[清]方学成.梁大鲲等编修.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三十四号:夏津县志新编(全二册).成文出版社,1968年3月。
    25.[民国]谢锡文等修、许宗海等纂.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三十五号:夏津县志续编(全二册).成文出版社,1968年3月。
    26.山东省菏泽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菏泽市志.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7月。
    27.闫先德、黄保东、刘杰主编.菏泽地理.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7年11月。
    28.韩广杰编.菏泽文化大览.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10月。
    29.[民国]袁绍昂等纂.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十五号:山东省济宁县志.成文出版社,民国十六年铅本。
    30.山东省郓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郓城县志.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11月。
    31.郓城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郓城县概况.内部资料,1985年4月。
    32.姚汉源著.京杭运河史.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12月。
    33.邹宝山、何凡能、何为刚编著.京杭运河治理与开发.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5月。
    34.李蓝生、杜明德主编.运河明珠临清,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8月。
    35.高志超主编.运河名城临清.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9月。
    36.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曹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戏曲之乡.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37.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出版社,1985年8月。
    38.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
    39.金瓶梅鉴赏辞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月。
    40.吴晗.郑振铎等著.论金瓶梅.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
    41.聊城《水浒》、《金瓶梅》研究学会编.金瓶梅作者之谜——《金瓶梅》考论(第一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
    42.古耜选编.悟读金瓶梅.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年6月。
    43.李洪政著.《金瓶梅》与徐州.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44.高志超主编.运河名城临清.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9月。
    45.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旧版《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版。
    46.[清]刘廷玑撰.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在园杂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
    47.[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成书于乾隆60年)(1795).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二版。
    1.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文化艺术志.内部资料,1991年12月。
    2.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辑办公室.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一辑).1984年6月。
    3.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辑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二辑).1984年10月
    4.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淄博市文化志编纂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六辑).1985年1月。
    5.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菏泽地区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一辑).1987年9月。
    6.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聊城地区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二辑).1988年6月。
    7.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临沂地区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三辑).1988年6月。
    8.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济宁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六辑).1989年2月。
    9.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济宁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 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二十三辑)1991年5月。
    10.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编辑.(省直单位资料专辑)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二十四辑).1992年5月。
    11.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聊城地区文化局史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二十五辑).1992年12月。
    12.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编.文艺志资料(文艺汇演.比赛专辑).1992年5月。
    13.[清]小铁篴道人.日下看花记.嘉庆八年(1803年)。
    1.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
    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4.董晓萍著.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5、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日]德丸吉彦著.王耀华、陈新凤译.民族音乐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2.董维松、沈恰编.民族音乐学译文.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6月。
    3.古宗智译.民族音乐学译丛:EML理论·方法·应用.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1992年。
    梅兰芳.东柳重青.人民日报,1960年11月29日。
    邓拓(笔名左海).东柳吟.光明日报,1959年11月28日。
    山东省柳子剧团网站:http://www.shandongliuzixi.com/newEbizl/EbizPortalFG/portal/html/index.h tml.
    高自宝.沿汶弦子戏——亟待抢救发掘的民间艺术瑰宝:http://www.zgl.com.cn/Article/yangduxinwen/200607/2153.html诸葛亮文化传媒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