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书既是由女性创造、在女性中流传和使用的一种特殊文字符号体系,又是女性用以描写女性生活的一种特殊民间文学。因被发现时盛行于湖南省江永县及其相邻地区,故又名江永女书或永明女书。千百年来,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鉴于大多数学者多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其以考证源流、叙说史实为研究指向,侧重于它的产生年代、产生原因、文字性质、文学特色等文字和文本的研究,本论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文本细读,尝试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符号经济学、女性主义及其伦理学的跨学科理论作为观察视角,诠释女书及女书文化的生成与建构,重释其核心的本质特征,对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三维时空的立体考察与多维审视。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试图将之“定格”于21世纪初的后女书时代,考察女书及女书文化当下的生存与传承状态,审视它的生存生态、传承现状,观照它当下面临的传承危机与困境,思考它的传承与保护对策,同时对女书及女书文化如何实现产业化转换作一个宏观思考,即在思考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符号开发?分析如何在符号经济时代实现女书文化的基因创新和母题重组,提高它在主流文化价值中的文化增值?探讨女书文化及其产业在“两型”社会的构建中如何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提供可操作的路径?在此基础之上,进而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危机作深入分析,对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其成效作理性的量化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即将要采取的地方文化保护模式、保护原则和开发方式等提供可供操作的方案。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女书及女书文化当下传承的概貌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由此对当下作为民间文学的女书及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现代性思考。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从历时角度交代和探溯女书及女书文化生成、兴盛、衰亡与传承的历史渊源。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运用默顿的越轨理论解析了女书及女书文化生成与兴衰的过程及原因。接着运用口头程式理论分析女书之乡的女性们是如何传承和再创作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试图解答它流传千百年不衰的原因。现阶段己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及女书文化,已全面受到当代政治、经济、强势文化等外来权力的干预和影响,对由此而引发的女书及女书文化基因变异进行了深度的文化思考,探究女书文化在广泛的媒介影像、受众消费行为、政府在场等多元面向的新的场域中如何寻找/照见自我?如何跨越主流价值取向并与之建立认同?在此基础上将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置于历时与共时的长河,将之划分为自然传承、半自然传承和非自然传承三个传承演变的阶段,并总结和归纳了其传承与演变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直接介入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内核,从女性主义视角挖掘和剖析女书及女书文化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即女书传人对传统伦理观的反叛性是女书及女书文化产生的内因,狂欢性又为其提供了生活的土壤,而对话性是女书传人通过女书及女书文化进行权力、身体与自我的抗争,从而试图进行身份建构的一次旷日持久的非公开谈判。
     第三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现阶段女书及女书文化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可供具体操作的保护模式,即原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参与式保护、自组织保护、“二Z”聚焦式保护和产业开发式保护模式,并在强调地方领导干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基因、伦理关怀和在地化”三项特殊的保护原则,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转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生态链条。
     第四章分析和探讨女书文化与区域软实力之间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女书文化的符号价值分析,指出对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要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女书文化营销策略,突出女书文化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其符号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但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女书文化要实现产业化转换,应立足于本土,充分尊重当地民众地方认同的框架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从地方内生性动力与潜力来思考其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并采取全新的4V营销策略,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才能保证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女书文化保护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结语总结了女书作为民间文学的特殊性,思考它作为民间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范式的影响。同时,在未来城市扩张的发展趋势下,对女书及女书文化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辩证互动以及女书文化在构建和谐两性关系和发挥先进性别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思考。
Nvshu is a special system of symbols created and widely used by women, us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lives. It is up to now the only women character in the world. As popular in Jiangyoung county(Hunan Province) and the adjoining areas, it was called Jiangyong Nvshu or Yongming Nvshu. It has been handed down from mother to daughter f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years, and gradually a kind of magical cultural phenomenon took shape with long history, wide range and rich in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While most scholars study its source and historical fa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lay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study of Nvshu's character and texts such as its origin, age, nature of the characters and lite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dopts the way of combining fieldwork with scrutiny of text and tries to explain the gen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Nvshu and Nvshu culture from the points of folklore, anthropology, sociology, cultural ecology, symbol economics, feminism and ethics. It aims to reinterpret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Nvshu and to explore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it in a multidimensional way.
     This paper stresses on post-Nvshu period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nd then examines the state of existence and inheritance of Nvshu and the culture and inspects its transmission crisis or predica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Meanwhile, it is of necessity to reflect on Nvshu and the culture in a macro way: how to industrialize it? Or to be more specific, how to develop symbols with the effort synchronizing with the transmission and conservation? How to achieve Nvshu culture's gene innovation and motif restructuring in the eara of virtual economy, so as to increase its culture in value in the dominant culture? Besides, this paper consider how to probe operatable methods to help Nvshu culture and its industry chang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Then this article makes a deep analysis on the transmission crisis, gives reasonabl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to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ffects and proposes operatable plans on reg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modes, protection principles an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that are about to be adopted.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aims to reflect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present transmission of Nvshu and Nvshu culture and its future trends in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way general picture and arouses people to ponder over the transmission and conservation of folk literature (which 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tige) in a modern wa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nd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presents diachronically the origin, prosperity, decay and transmission of Nvshu and its culture. First, it adopts Merton's Theory of Deviance to analyze the process and cause of the origin, prosperity and decay from the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then investigates how those women handed down and recreated Nvshu and the culture based on Oral-Formulaic Theory a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Nvshu has flourish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Since Nvshu and the culture have been listed 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y are intervened and affected by outside powe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and strong cultur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on genovariation in Nvshu and the culture and explore how Nvshu find herself in new mult-field domain involving media, audience consumer behavior and presence of government, and how to realize identity-building with mainstream value. This chapter divides Nvshu and the culture into natural transmission, semi-natural transmission and non-natural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history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iplines of its transmission and evolution.
     Chapter two stretches to the core of Nvshu and the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scrutiny of text, and dissects female consciousness implied in Nvshu and th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inner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Nvshu and the culture is successors'rebellion against traditional ethics; carnivalization gives its nutriment while dialogicality is a protracted close negotiation of establishing identity by fighting against power and using body consciousness to resist the traditional ethics.
     Chapter three presents changes of natural, social and humanity environments facing Nvshu and the culture, and then proposes concrete operatable models of protection, i.e. primitive environment,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protection, self-organizing protection, "Two-Z" focused protection (capital of intellectual and expenditur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three special protection principles under the premise of leading cadres'cultural consciousness, i.e. "cultural gene, ethics concern and localization", so that a systemic eco-chain can be structured for the active transmission of Nvshu and the culture and for their cultural value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society.
     Chapter fou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re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existing between Nvshu culture and regional soft power. By analyzing sign value of Nvshu culture, it points out that marketing strategy of Nvushu cul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reformed from the angle of symbol consumption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e point is to protrude symbol characteristics of Nvshu, manifest the symbol significance, and search for cultural connotation. Nvshu culture is of unique local distinctives, whose industrial conversion requires our full respect for the framework of local identity and local people's cultural needs. We should deliberate on its development and trend in the fu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endogenous force and potentiality and follow differential competition with the brand-new "Four-V" marketing strateg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urantee a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vshu culture and achieve good winning for the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culture.
     The conclusion gives a summary of the influence that Nvshu, as a special folk literature, exercises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conn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reflects on the dialect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times, margin and main stream,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city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it deliberates on how to achieve these interactions and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Nvshu, in setting u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trend of expanding cities.
引文
①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J],《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3期。
    ①文化部外联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G],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谢志民老师因病不幸于2010年11月16日去世,笔者深感悲痛。
    ②宫哲兵:《邂逅女书》[J],《民族艺术》,1998年第3期。
    ③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中、下三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④赵丽明:《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编撰说明第1页。
    宫哲兵主编:《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36页、99页。
    ②赵丽明:《女书与汉字》,载《奇特的女书—全国女书学术考察研讨会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③陈其光:《五岭方言和女书》,《民族语文》,2004年5期。
    ④远藤织枝、黄雪贞主编:《女书的历史与现状—解析女书的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2-193页。
    ⑤宫哲兵:《江永女书是甲骨文时代的古文字吗?》[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⑥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20年》[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②参见http://tieba.baidu.com/f?kz=299642566,《中国女书研究第一人一潘慎》,上网日期:2007-12-18。
    ③李学勤:《序》,见李荆林著,《女书与史前陶文研究》,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④赵丽明:《“女书”---一种特殊的妇女文学》,载宫哲兵主编,《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61-84页。
    ⑤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①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载宫哲兵主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2002年江永女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11-314页。该文原载《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3期和《亚洲民俗研究》1994年第2期。
    ②纪军:《女书叙事诗与女性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论文,2004年,第39页。
    ③骆晓戈:《女书与楚地妇女》[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④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前言部分第2页。
    ⑤周红金.:《“女书”世界里的江永女性:对女书作品内容的一种社会学分析》[D],中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2、51页。
    乐伶俐:《女书:教育学的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论文,2006年,第1页。
    ②详见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0-191页。
    ③详见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0-191页。
    ④何红一:《神秘图案与神秘女字—女书“八角花”图案的文化破译》[J],载远藤织枝、黄雪贞主编:《女书的历史与现状—解析女书的新视点》[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①杨仁里:《民歌的异地趋同性看女书的地域区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②林明:前言,载王澄溪编著:《澄溪女书书法字帖》,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③详见http://www.sina.com.cn《女书研究第一人”周硕沂辞世》,上网日期:2006年10月16日07:24,红网-湖南日报。
    ④http://www.cctv.com/program/zbzg/20040526/101992.shtml《永州神秘的女书》央视国际,上网日期:2004年05月26日15:53。
    ⑤周硕沂:《(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①http://www.sina.com.cn《女书研究初起步重大问题尚无定论》,上网日期:2002年05月24日16:22红网-三湘都市报。
    ②杨仁里:《民歌的异地趋同性看女书的地域区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②[日]远藤织枝:《亚洲汉字文化圈中的女性文字》[J],载远藤织枝、黄雪贞主编:《女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②[日]远藤织枝:《女书创作中的抗日歌》[J],载远藤织枝、黄雪贞主编:《女书的历史与现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③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组委会编:《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第68页。
    ①黄永林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①林继富、王丹著:《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②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③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④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⑤神话学家袁珂论中国神话的一个比喻。
    ⑥刘守华著:《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页。
    详见拙作:《失范与规范:基于越轨理论视角下女书生成与消亡的社会学解析》[J],《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
    ②详见拙作:《基于“ICH树”理念的假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J],《民产文化论坛》,2010年第1期。
    ①[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72-273页。
    ②黎民、张小山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156页。
    ③谢志民:《女书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孑遗和演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④宫哲兵:《女书时代考》[J],载《奇特的女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144页。
    ①陈其光:《女书字典》,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6页。
    ②李荆林:《女书与史前陶文研究》[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年,第30页。
    ③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④[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95页。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64页。
    ②[英]弗吉尼亚·伍尔芙著,乔继堂译:《伍尔芙随笔全集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65页。
    ③傅美蓉:《女书:我们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4期,第53页。
    ④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87-1188页。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本文所引用的女书作品在正文处均用译文。
    ⑤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0-112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页。
    ②笔者在女书传人胡美月处所采录到的高银仙女书作品,详见于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下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69-1616页。
    ①宫哲兵:《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85页。
    ②参见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37页。
    何丹:《女书消亡的文字学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③[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73页。
    ④傅美蓉:《女书:我们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4期。
    ⑤[美]苏珊·S·兰瑟著《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①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② Adam Parry, ed. The making of Homeric verse: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ilman Par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pp.13.
    ②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④陆俭明:《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1年第1期。
    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J],《民间文化论坛》,1992年第3期。
    ②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93-1295页。
    ③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3页。
    ④本表及下文所引用作品均来自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文中注释均以(谢页码)表示。
    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邹建军:《女书作品的诗学价值》[J],《寻根》,2001年第4期。
    ②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集成(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12页。
    ③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集成(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22页。
    ④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23-827页。
    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94-1361页。
    ②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③张樱:《湖南江永“女书”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4页。
    ④张樱:《湖南江永“女书”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6-17页。
    ⑤笔者在2009年3月28日对女书传人何艳新所作的采录。详见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66页。
    ① Adam Parry, ed. The making of Homeric verse: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ilman Par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pp9.
    ①[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①[法]列维一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02页。
    周易:《周易本义图》[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②陈守富:《河图.八卦关系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
    ③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①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77页。
    ②谢志民:《《江江-永“女书”之谜》(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84页。
    ③转引自宫哲兵著:《女书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4页。
    详见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9-103页。
    ②转引自宫哲兵:《女书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4页。
    ③笔者在2008年11月7日对女书传人胡美月所采录到的女书坐歌堂歌谣。
    ①2010年8月26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女书国际研讨会,笔者前往女书传人居住的宾馆(亮马河饭店)对她们进行访谈,这是笔者对她们所采录到的女书坐歌堂中的《上位歌》和《下位歌》。在赵丽明编著的《中国女书合集》第4012-4015页也有详细记载。
    ②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①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②史丹:《“非主流”群体的自我建构一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7期。
    ③Abercrombie,N. & Longhurst,B. (1998).Audience.London: Sage Publications,p81.
    详见http://old.hnedu.cn//web/0/200601/19092854359.html,《上江圩镇女书歌舞风行校园》,2006-1-199:39来源:湖南日报。
    ②Bourdieu and Wacquant.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92: 77.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8-102页。
    ②寇才军:《民间文化的错位展演》[J],《艺术广角》,2004年第6期。
    ③薛艺兵著:《神圣的娱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①参见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90-191页。
    ②钟敬文著:《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③钟福民:《论民俗表演艺术的当下语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杨仁里著:《永明文化探奇》[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②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由于现在还无法考证女书产生的具体时代,因此对这阶段的传承,笔者只能从1983年以来学者对几位女书自然传人所作的口述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中进行分析。
    ①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M],长沙:湖南人民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②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M],长沙:湖南人民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③当地妇女有结交老同的习俗,即结拜姊妹。
    ④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文化寻踪》[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页。
    ②赵丽明:《她们在哪里咏唱女书》[J],《文明》,2004年第3期。
    ①参见http://hx.bbx.rednet.en《女书传人之花——蒲丽娟》,上网日期2007年9月17日。
    ②参见http://www.96art.com上网日期2007年1月16日《“女书男传第一人”周硕沂不幸逝世》。
    ③朱习文:《女书研究第一人》[J],《三湘名人》,1996年第4期。
    详见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8-40页。
    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年第3期。
    ③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⑤谢志民.论女书的传承与保护[J],载宫哲兵主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2002年江永女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①乐黛云:《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J],《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3期。
    ②李英:《论女性意识》[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J],《新青年》,1916年第2期。
    ②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③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J],载宫哲兵主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
    ①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87-1188页。为行文方便,本节的女书作品引用出处若来自谢志民老师著的《江永“女书”之谜(上中下卷),就以(谢页码)的形式注明,若来自宫哲兵老师著的《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就以(宫页码)的形式注明。
    ②郑新蓉、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③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58页。
    ④见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J],载宫哲兵主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⑤余潇枫:《哲学人格》[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⑥[日]岩崎允胤主编:《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刘奔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65页。
    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57-58页。
    ②纪军:《女书叙事诗与女性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页。
    ①笔者在2009年7月在女书胡美月处所采录到的《三姑记》,详见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69-1616页。
    ②转引自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第75页。
    ①转引自朱卫红:《贞洁·美德·报偿——论《帕梅拉》的贞洁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②转引自王润生著:《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0—31页。
    ③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转引自纪军:《女书叙事诗与女性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②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85页。
    转引自[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人生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②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第1页。
    ③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①钟敬文:《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光明日报》,1999年01月28日,第7版。来源http://www.gmw.cn/01gmrb/1999-01/28/GB/17951%5EGM7-2805.htm.
    ②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
    ①2009年4月9日笔者在荆田村所采录到的《十二月看娘歌》,详见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合集》[Z],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42页。
    ②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1-162页。
    ③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0页。
    ②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③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59页。
    ④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⑤转引自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李庆福、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3-164页。
    ②转引自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③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④万建中:《狂欢:节日饮食与节日信仰》[J],《新视野》2006年第5期。
    ①李庆福、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2页。
    ②谢时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③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
    ①洪晓:《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②钟云萍:《江永女书的法文化探析》[D],湘潭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7年5月,第1页。
    ③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86-614页。
    ④洪晓:《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李庆福、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0-91页。
    ②参见http://hnrb.hnol.net/ArticleContent/20075/20075187341553491891.html《亲历江永女书习俗》上网日期:2007年5月18日,作者:邓勇辉,卢朝晖。
    ③万建中:《狂欢:节日饮食与节日信仰》[J],《新视野》,2006年第5期。
    ①张金岭:《论狂欢文化的开发利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②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③杨仁里等编著:《永明女书》,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27页。
    ④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062页。
    ①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990-994页。
    ②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7-585页。
    ③详见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第92-93页。
    ①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②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9-680页。
    ③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说话》[J],《读书》,2002年第3期。
    ①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73-1292页。
    ②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①[美]戴维.斯沃茨(Swartz,D.)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②[美]戴维.斯沃茨(Swartz,D.)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③[美]戴维.斯沃茨(Swartz,D.)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①戴维.斯沃茨(Swartz,D.)著:《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②钱中文:《巴赫金:交往、对话的哲学》[J],《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③钱中文:《理论是可以常青的》,载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④董小英:《一只装满线团的篮子—巴赫金研究的俄国现状及发展方向》[J],《外国文学动态》,1997年第4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
    ⑥乐伶俐:《建立在交往基础上的女书学习》[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①钱中文:《巴赫金:交往、对话的哲学》[J],《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②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92-497页。
    ③赵丽明编著:《中国女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90-1894页。
    ④赵丽明编著:《中国女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62-1868页。
    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②赵丽明编著:《中国女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824-1836页。
    ③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6页。
    ④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①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②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84页。
    ③笔者在中南民族大学谢志老师处采录,详见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31-236页。
    ④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2-276页。
    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58-463页。
    ②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57-58页。
    ③乐伶俐:《论女书的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2008年第6期。
    ④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14页。
    ⑤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8页。
    ⑥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J],《民间文化论坛》,1992年第3期。
    王岳川著:《现象学和解释学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②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87-1188页。
    ③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1-1112页。
    ④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20页。
    ⑤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3页。
    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82-1183页。
    ②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85页。
    ③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15-1216页。
    ④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87页。
    ①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②陈太胜:《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J],《学术交流》,2000年第1期。
    ③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3页。
    ④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6-47页。
    ①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3页。
    ②2008年11月12日笔者从女书传人蒲丽娟处所采录到的《十月怀胎歌》,详见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5-126页。
    ③张京嫒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④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中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28-1129页。
    ①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3页。
    ②[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程锡麟译,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③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2页。
    [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M],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②详见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③W ilson, E.0., Consilience, Vintage Books, N. Y.,1998.
    ④ Enard, W., Przeworsk, iM., Fisher, S. E., La, i C. S., W iebe, V., Kitano, T, Monaco, A. P., & Paabo, S. Molecular Evo-lution of FOXP2, a Gene Involved in Speech& Language. Nature,418:869,2002
    ③[美]孔宪铎、王登峰:《基因与文化》[J],《东岳论丛》,2010年第2期。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黄金华:《“文化自觉”概念的界定》[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③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④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①赵丽明:《“女书”—一种特殊的妇女文学》[J],载宫哲兵主编:《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第63页。
    ②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③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J],《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①赵福康等编著:《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参见赵福康等编著:《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贾耀唐编:《植物性状遗传的秘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页。
    ②贾耀唐编:《植物性状遗传的秘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8页。
    ③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④[英]A.J.拉克、D.E.伊文思著:《植物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①王澄溪编著:《澄溪女书书法字帖》,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5页。
    ②参见赵福康等编著:《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3页。
    章建刚、王亮等著:《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②李俊奎、梁德友:《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3期。
    ③肖巍著:《女性主义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①肖巍著:《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②[美]内尔·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②详见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①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②[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M],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③转引自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134页。
    ④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43、1557页。
    ⑤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①周红金:《“女书”世界里的江永女性:对女书作品内容的一种社会学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第15-16页。
    ①详见赵丽明:《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42页。
    ②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③周红金:《“女书”世界里的江永女性:对女书作品内容的一种社会学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会论文,2005年,第19页。
    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40页。
    ②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③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④转引自唐家路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⑤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3-10页。
    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③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①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②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①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②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参见邱扶东著:《民俗旅游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第156-157页。
    ④马晓京:《江永女书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湖湘论坛》,2003年第2期。
    ⑤赵荣学:《保护女书文化的视角和策略---试谈江永妇女节日文化及歌舞习俗的传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程华宁、黄安民:《论民俗风情与文物古迹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5/31/content_6179204.htm②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记住”回家的路”有多难2007年05月31日13:20:57来源:人民日报。
    ③许国志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④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13页。
    ①李丽丹:《自组织理论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耿村故事的传承与保护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③参见邱扶东著:《民俗旅游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①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年第3期。
    ②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
    ③详见http://news.sohu.com/20051109/n227441740.shtml《湘启动江永女书文化记录工程》,2005年11月09日。
    ④详见http://www.yzta.cn/Article/news/yongzhounews/200509/20050912103335.html《美国福特基金会考察女书文化记录工程——“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①段宝林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②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①详见http://news.qq.com/a/20060608/001166.htm《新华时评:领导干部好好补一补文化遗产课》。
    ②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软实力”》[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第24期。
    ①详见http://www.sina.com.en《女书研究第一人”周硕沂辞世》,上网日期:2006年10月16日07:24,红网-湖南日报。
    ②朱习文:《女书研究第一人》[J],《三湘名人》,1996年第4期。
    ③周硕沂:《我与女书》[J],载史金波等主编:《奇特的女书—全国女书学术考察研讨会文集》,北京: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①转引自http://info.westpower.com.cn《特写:周硕沂——徜徉在女书世界中的男人》,作者:白祖偕余娅琳,上网日期2002.07.27-06:03,信息来源:中新社。
    ②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③霍志钊:《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自觉:兼论文化人类学者在民族文化变迁中的责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②乐黛云:《和谐社会与文化自觉》[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参见http://www.cnsq.com.cn/Article/menu4/200903/9345.html《“让火生存在我们心中”——中国民协领导谈火文化的保护开发》,作者:秋影文章来源:京九晚报更新时间:2009-3-168:42:19。
    ②刘锡诚:《文化产业是“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一以蔚县高佃亮剪纸为例》[J],《美术观察》,2006年第6期。
    ③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E. H. Erikson,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W. W. Morton Company Inc,1959, pp56-58.
    ②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③郭鉴著:《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④ Hummon, D. M. Commonplaces:Community Ideology and Identity in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lace,1990. pp123-156.
    ④郭鉴著:《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39页。
    ①郭鉴著:《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② White, S., Nair, K. S., & Ascroft, J.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Working for Change and Development. London:Sage,1994, pp27-28.
    ①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详见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76436/"中国庆阳文化网”,上网时间:2010年3月17日。
    ③详见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15/content_19612372_7.htm《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国网china.com.cn,时间:2010-03-15。
    ①周宪著:《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版社,1997年,第163页。
    ①[美]考林·霍斯金斯:《全球电视和电影》[M],刘丰海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②曹海峰:《社会认同与文化需求—双重维度下时尚杂志的发展策略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③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吴金明:《新经济时代的4V营销组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
    周荣海:《营销组合理论从4P到4V的变迁》[J],《现代企业》,2006年第6期。
    ③高凯:《基于4V理论的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营销组合创新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④解朝杰、谢翠:《4V理论与企业营销组合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第2期。
    ①解朝杰、谢翠:《4V理论与企业营销组合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第2期。
    ①郭鉴著:《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②黄悦:《符号经济与消费神话》[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32页。
    ③转引自王彦:《符号消费视角的品牌营销策略》[J],《江苏商论》,2007年第9期,第20页。
    ④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著:《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杨建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8页。
    ⑤转引自叶舒宪:《符号经济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夕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①凯尔纳.波德里亚著:《批判性的读本》[M],陈维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②叶舒宪:《符号经济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夕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③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9页。
    ④蒋传红:《论文学的审美性》[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段圣君、龚忠玲:《女书与图案的内在联系》[J],《艺术教育》,2007年第12期。
    ①转引自叶舒宪:《符号经济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夕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②利奥塔.非物质[A],陈永国译,视觉潜意识[M],王逢振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41页。
    ③陈亚民:《符号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品牌构建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①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②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③[美]E·希尔斯著:《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①[美]约翰·菲克斯著:《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陈亚民:《符号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品牌构建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④[美]斯坦利.莱波哥特著:《追求幸福:20世纪的美国消费者(英文版)》-M],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⑤郭鉴著:《吾地与吾民:地方文化产业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8页。
    ⑥ Pinell, B. J., and James H.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pp12-25.
    ①Pine, B. J. and Gilmore, J. H.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 July/August. PP.97-106.
    ②叶舒宪:《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③陈亚民:《符号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品牌构建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① Bassett, K,'Urban culture Strategies and Urban Culture Regeneration a Case and Critiqu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3, vol.25:1773-1788.
    ② David Throsby,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 p.126.
    ③ Allen J. Scott, The Culture Economy of Cit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 p.3.
    ④详见http://yz.hnol.net/article.asp?articleid=9303《陈景茂:依托生态文化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三湘都市报》。
    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②参见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4-30页。
    ①[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40页。
    ②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③赵丽明:《女书与女书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108页。
    ④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L · R · Palmer: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 Macmillan,1936.p.151。
    ⑤转引自罗正副:《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65页。
    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②赵丽明编:《.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84-786页。
    李祥林著:《性别文化学视野中的东方戏曲》[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中文版,引言,第7-14页。
    ②李祥林著:《性别文化学视野中的东方戏曲》[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中文版,引言,第8页。
    ①冯骥才著:《思想者独行》[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②转引自单霁翔著:《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申端峰:《民俗的式微与乡村文化的重建》[J],《调研世界》,2007年第8期。
    ②申端峰:《民俗的式微与乡村文化的重建》[J],《调研世界》,2007年第8期。
    ③2010年8月27日笔者在第二届女书国际研讨会上所采录到的女书歌谣《训女词》。
    ④女书传人胡美月2010年9月为笔者提供的《女书文化培训班女歌教学歌曲》。
    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J],《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②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1、宫哲兵主编,《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2、赵丽明、宫哲兵,《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上、中、下三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4、史金波、白滨、赵丽明主编,《奇特的女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
    5、宫哲兵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6、赵丽明著,《女书与女书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
    7、李荆林著,《女书与史前陶文研究》,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年。
    8、宫哲兵、李庆福编,《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女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
    9、赵丽明编,《中国女书合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0、刘忠华主编,《闺中奇迹—中国女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日)远藤织枝、黄雪贞主编,《女书的历史与现状—解析女书的新视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谢明尧、赵丽明编著,《女书读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谢明尧、贺夏蓉等编著,《女书习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李庆福著,《女书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谢志民,《江永“女书”概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2、宫哲兵,《“女书”兴衰的社会原因》,《求索》,1992年第1期。
    3、刘守华,《湖南江永女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载《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3期和。
    4、宫哲兵,《女书所反映的妇女生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年第04期。
    5、晋风,《女书研究十年综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6、何红一,《中国女书现象的民俗价值》,《亚细亚民俗研究》第1集,民族出版社1997年。
    7、宫哲兵、刘自标,《女书与妇女文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1期。
    8、邹建军,《女书作品的诗学价值》,《寻根》,2001年4期。
    9、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二十年综述》,《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02期。
    10、邹建军,《对“女书”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回答》,《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04期。
    11、纪军,《女书叙事诗的叙事特点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01期。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张燕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4、[美]A.马塞勒等著,《文化与自我》,任鹰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5、J弗朗兹·博厄斯著,《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6、列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陆晓禾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7、胡潇著,《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年。
    8、乔治·马尔库斯等著,《作为文化批判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9、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阿尔君·阿帕杜莱著,《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文化与公共性》,陈燕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46、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12、郑新蓉、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肖巍著,《女性主义伦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49、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美]苏珊.S.兰瑟著,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氰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杜芳琴著,《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文化寻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9、戴维·理查兹著,《差异的面纱:文化、人类学及艺术中的文化表现》,如一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英]爱德华.泰勒著,《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2、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唐家路,《民间艺术的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刘守华等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05、05、06年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6、(美)罗伯特.K.默顿著,《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27、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日]秋道智弥等编著,《生态人类学》,范广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美]阿兰.邓迪斯著,《民俗解析》,户晓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黄永林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32、林继富、王丹著,《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马尔库斯编,《写文化》,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5、王杰文著,《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陈勤建著,《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章建刚等,《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8、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39、黄永林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0、刘守华著,《民间文学:魅力与价值》,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
    41、[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等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 Yang C 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1.
    2. Geertz C. 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DR Cutler (Ed). The Religious Situation: 1968. Boston:Beacon Press,1968.
    3. Fontana A & Frey J H.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4.
    4. Bourdieu, Pierre, "On Symbolic Power", Language and Smbolic Pow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5. Gellner E.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Blackwell,1983.
    8. Tumer, Victor,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 New York:PAJ Publication,1986.
    9、Deborah L. Mad sen.女权主义理论与文学实践(英文),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 Redf ield R.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7. Seidman I E.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1991.
    2、Bell, C.,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 New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8. Schechner, R., The Future of Ritual:Writing on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London & NewYork: Rutledge,1992.
    9. Desmond, Jane C. ed., Meaning in Motion: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1、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东景,《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学位论文,2007年。
    4、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D],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9、白晓霞,《性别语境中的土族民间叙事研究》,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