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聚落研究关注的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居住”问题。以人类活动为基础的聚居生活方式的内在秩序规范着人的社会行为与生存空间,人的社会结构也物化为聚落形态得以表达。将聚落形态视为社会结构的表征,有利于以社会结构为匙,从“社会—空间”角度完整认识传统聚落形态,完善人类知识体系。
     目前,传统社会结构空间化研究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概括抽象与复杂的社会;2.概括“难以言说”的聚落空间;3.架起社会结构与聚落结构之间沟通的桥梁。社会结构与聚落形态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按结构主义的观点,均可视为结构体系,本文在研究中,借鉴结构主义对结构体系之间关系的分析,对比分析社会结构和聚落形态两个体系的相似与差异。试图通过理论抽象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接近其内在本质。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分别解决上述问题:
     一.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中“关系本位”的特点,在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加以分析。
     二.在大量历史聚落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借鉴“群”、“网”、“拓扑”的数学概念,结合实例对于传统聚落形态做出分析,把握其结构规律。
     三.社会结构与聚落形态既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差异,很难用简单的图形或公式将二者之间相互关系形象地表达,但可以借助对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而间接感知。由于社会结构不可能在虚空中存在,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性,聚落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社会结构的空间性的体现——这反映了社会结构的某些特征,又是相对短暂社会关系凝聚的社会结构得以保持其延续性的关键所在。聚落形态的体系与社会结构存在着一定拓扑关系——而这种拓扑又不是简单的数学意义上空间中的形式变化,它的涵义超越了空间范畴。
     四.运用上述社会—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以龙门镇、暖泉镇、拉萨和北京为例,具体分析社会结构如何在一个聚落中实现空间化,并在其发展演变中持续地发挥作用。
Traditional Settl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sident" problem. The internal order of normative way of life based on human activities lived with people's social behavior and living spac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settlement pattern. Characterized the settlement pattern as a social structure, conducive us to understand social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 completely from the "society—space" point, improve the system of human knowledge.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 of space—based reseasrch is facing three problems: 1. Summary the social which is abstract and complex ; 2.Summary the settlement space which seemed "can not be talk about claerly"; 3.Find the link between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settlement partern. Social structure and settlement pattern has som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structuralist point of view, both of them could be regarded as structural systems, in this article,w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oth social structure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ystems, by drawing on structuralist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system. Attempts to approach its intrinsic nature, by abstract the theory and study the exampl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ne by one:
     1.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ased"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alyz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Fei Xiaotong's "differential pattern"theory.
     2. History of settlement in a large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group", "net", "topology"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y study of settlement, analyze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 with examples, grasp the structure of the law.
     3.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structure and settlement pattern while they are closely, it is difficult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by simple graph or formula vividly, but it can help us to apperceive indirectly by analyze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As the social structure can not exist in empty space, in fact, it has a certain spatial identity. Settlement pattern can be considered a manifestation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ze in a sense—it not only reflects some features of social structure, but also become the key, which help the social strcture condensed by relatively short—lived social relations keep its continuity. There are certain top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s ettlement pattern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and this topology is not simply a mathematical sense of space in the form of change, its implications go beyond the space category.
     4. Using the above methods—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respectively, Longmen town, Warm springs town, Lhasa and Beijing, for example,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how social structure is implemented in a space of settlement, and play its role continuous in the course of its evolution.
引文
[1]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9
    [2]李芗,中国东南传统聚落生态历史经验研究,博士,华南理工大学,2004
    [3]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6
    [4]陈芳惠,村落地理学,台北:国力编译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
    [5]引自:《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
    [6] Willey G R, Prehistoric Settlement Pattern in the Vim Valley, Peru: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53, 1.
    [7]引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8]但随着空间理论的发展,“空间”的概念得到丰富与发展,详见下文。
    [9]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世界建筑,2005, (11) :18-23。
    [11]牛津社会学简明词典,1994:517
    [12]柯林斯社会学词典,1991:597
    [13] [英]杰西?洛佩兹, [英]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4]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5]引自《系统辨证学》,231-232页,引自读秀知识搜索。
    [16]李小建,西方社会地理学中的社会空间,地理科学进展,1987,(02)
    [17]对于聚落研究的综述,可参考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居住空间论》、《基于社区结构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等。
    [18]相关的一些最主要著作见附表1:国外“社会-空间”研究重要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
    [19]路易斯·H·摩尔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秦学圣等译,文物出版社,1992.5.第1版,P6。
    [20]马克思认为:“摩尔根这本书里的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住房建筑在社会组织方面向人类学家(不管他们是民族学家,还是考古学家)显示了什么,以及社会组织如何与生产技术。生态调查相结合,影响住房和公共建筑。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7.4第1版P501—502
    [21]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博士,天津大学,1996
    [22]《地理学年鉴》,XXIX,1920:352~375。该文和《农村居住形式地理》、《法国农村聚落的类型》皆收录在《人文地理学问题》一书中,商务印书馆,1999
    [23]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天津大学,2008年
    [24]B.G.Triger,“Settlement Archaeology一its Goals and promise”,Ameriean Antiquity32(1967).
    [25]戈登·威利,秘鲁维鲁河谷史前聚落形态,美国种族事物局通报(155),华盛顿区:史密斯索尼亚研究所,1953
    [26] [美]布莱恩·R·贝尔曼著,[澳]贾伟明译,美洲聚落形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华夏考古,2005年,第一期
    [27]梁允翔,柯布西耶-阿波罗和迪奥尼斯的结合,建筑技术及设计,2001:40-5
    [28]在其在其著名的马赛公寓和拉土雷特修道院中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29]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哲学研究,1991:(10)
    [30]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世界建筑,2005,(11):18-23
    [31] B Hillier,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2]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6.
    [34]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53.第三部分第一章“驯顺的肉体”.P153
    [35] [法]福柯Foucault M,权力的眼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74.
    [36]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28.
    [37]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28.
    [38]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02).
    [39]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江海学刊,2007,(02).
    [40]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 2006, (02).
    [41] [美]爱德华?W?索亚,重绘城市空间的地理性历史——《后大都市》第一部分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43]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北京:中华书局, 2000,K925-8.
    [44]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5]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乡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j
    [46] Hillier B,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47] [英]比尔·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Space ia machine),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8]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世界建筑,2005,(11):18-23.
    [49]杨滔,分形的城市空间,城市规划,2008, (06):61-4.
    [50]Zhu Jianfei, Chinese Spatial Strategie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4.
    [51]Zhu, Jianfei,‘Space and power: a study of the built form of late imperial Beijing as a spatial constitution of central authority’,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4.
    [52]历史学者加藤繁的基本观点是彻底的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即经数次的实地调查体验及对相关文献的广泛搜集而得到知识的归纳,再追溯到明末(乃至先秦末),抓住社会制度的变化,又将这种展望进行普遍史意义上的比较,联系单线发展说做出解释。他的观点对聚落形态的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除加藤繁之外,日本其他学者对中国史作出的大量研究也涉及到聚落形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作出了一些引介。
    [53][日]佐佐木大,彝族平頂土掌房における住様式の持続と変容―中国雲南省·伝統的陸屋根住居の空間構成に関する研究―,日本建筑学会,2002
    [54] Knapp, Ronald G.. China's Old Dwelling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55] Knapp, Ronald G. & Lo, Kai-Yin(ed.). House, Home, Family: Living and Being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5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57]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文物,2006,(05):58-6
    [58]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文物,2006,(05)
    [59]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60]沈克宁.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结构形态与社会组织[J].建筑学报,1992.2:53-58
    [61]常青,建筑人类学发凡,北京:建筑学报,1992年,第5期,P41
    [62]郭肇立,传统聚落空间研究方法,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1998,7-24.
    [64]张光直,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华夏文物,1972.
    [65]欧文·劳斯,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南方文物,2007,(3).
    [68]边燕杰,社会网络分析讲义,2007,1-67.
    [69]王韡,权力空间的象征──徽州的宗族、宗祠与牌坊,城市建筑,2006,(04).
    [70]王韡,传统宗族村落中的“权力”空间初探,小城镇建设,2006,(02).
    [71]曹国媛、曾克明,中国古代衙署建筑中权力的空间运作,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72]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博士,华中师范大学,2008.
    [73]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K708. P129-130
    [74] [德]库尔特·勒温,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50-1.
    [75]郭肇立主编,聚落与社会,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1998:17
    [76]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等),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5-9.
    [7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等)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78]“样式雷”是我国古代工程图纸的杰出代表。样式雷图样的整理,有力反击了“中国古代建筑无设计”的片面认识,对认识清代皇家建筑与园林设计乃至我国古代建筑与规划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
    [79]成一农,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方法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80]西安半坡博物馆,仰韶文化纵横谈,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22
    [81]不利影响主要在于缺少私密空间。
    [82]参见: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8:221-54;Yunxiang Y, 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 Ethnology, 1997, 36 (3) : 191-212.
    [83] Yunxiang Y, 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 Ethnology, 1997, 36 (3) : 191-212.
    [84] Yunxiang Y, Rural Youth and Youth Culture in North China, Culture,Medicine,and Psychiatry, 1999, (23) : 75-97.
    [85] Yunxiang Y, 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n:Love,Intimacy,and in a Chinese Village,1994-199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86] Boling P, Privacy and the Politics of Intimate Life, Armon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P19-31.以及Moore,1984;Warren and Laslett,1977.
    [87] Yunxiang Y,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P27.
    [88]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9]参见:王雅林,张汝立,农村家庭功能与形式——昌五地区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1):P78-79
    [90]这两座庙都是面阔3.9米,进深3.6米的小殿。
    [91] Ley D, A Social Geography, New York: Haper and Row, 1983,.
    [92] [英]比尔?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3] Simonsen K,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uality of Mode of Life, Society and Space, 1991, (9) : 417-31.
    [94]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可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3
    [96][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7]格是抽象代数学的重要概念,主要研究集合的次序与包含等性质。可参考洪帆编,离散数学基础,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P192
    [98]段进先生认为横向结构与共时性相联系、纵向次序关系以历时性为基础,本文认为这样解说有勉强之处,历时性关系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次序关系。
    [99]这些理由包括:首先,从中引出群的数理逻辑的抽象形式,它解释了群的使用的普遍性。其次,群是转换作用的基本工具,而且还是合理的转换作用的基本工具。
    [100]嵌套结合用来指一系列大类套小类、小类又套更小类的关系。例如欧氏几何成为投影几何的一部分,投影几何又成为拓扑学的一部分,就是这种情况。这种互套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小到大,是小的镶嵌在大的里面;从大到小,是大的套住小的外面。
    [101]参见段进等著.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第3、4章
    [102]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03]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4]参见:[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5]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可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3。
    [106] J型图:一种直观的方法,用以有效地捕捉两种空间模式之间一些关键的不同,也可称为调整图,是一张从某一个特定点出发的所有空间的“拓扑深度”的图示。
    [107]此数字见:罗德胤,蔚县古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8]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0]戴志坚著,中国民居建筑丛书:福建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p36
    [111]戴志坚著,中国民居建筑丛书:福建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p234
    [112]韦峰,先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硕士,郑州大学;, 2002.
    [113]参见《诗·小雅·北山》
    [114] [日]西屿定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特质的问题所在,北京:中华书局,1993,P32
    [115] [日]西屿定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特质的问题所在,北京:中华书局,1993,P31
    [116]《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檄。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檄循循禁贼盗。”
    [117]见《礼记·郊特牲》。
    [118] [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帝国形成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3:48-87
    [119]见《礼记·曲礼》。
    [120]见《孟子·公孙丑下》。
    [121]参见[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国家与东亚世界》,东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122]谷更有,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6
    [123]见《圣谕广训》。
    [124]斯波义信“社会和经济的环境”(《〈民族的世界史5〉汉民族和中国社会》,山川出版社,1983,同《宋代江南经济史的研究》(汲古书院,1988),“移住和流通”(《东洋史研究》第51卷第1号,1992)等。
    [125]中村圭尔,辛德勇,中日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231-244
    [126]即官僚制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P27
    [127]需要注意的是:正史中无记载并不等于不存在,从宏观判断而言,概率分析的意义更为重要。尽管检索所得概率也受到篇幅大小的影响,但即使作篇幅除权处理,上述趋势仍然能够体现出来。
    [128]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1,P29
    [129]见秦晖文章《大共同体本位与中国社会》,刊于《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30]此即把政权、族权、神权与夫权都归之于“封建地主制”的“四大绳索”论。
    [131]见本节后文及表3-1.
    [132]马克斯·韦伯,1993:110。
    [133]参见吴理财1999年文章。
    [134]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1
    [135] [日]谷川道雄,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大夫的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93,177-98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集刊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集刊(史学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37]《后汉书》卷四《和帝记》,页176,永元五年三月戊子诏。
    [138]刘增贵,汉代婚姻制度,台北:华世出版社, 1980
    [139]刘增贵,汉魏士人同乡关系考论,社会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123-59
    [140] [日]谷川道雄,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大夫的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93,177-98
    [141] Pasternak B,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P159.
    [14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9
    [143]见文章fiber of china society
    [144] 1940年胡先缙先生写出文章《中国人的面子》,这篇文章在西方社会科学界影响较大,加芬克尔的一些理论也用到他的文章材料。
    [145]边燕杰,社会网络分析讲义,2007,1-67
    [146]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9
    [147]三纲六纪见班固《白虎通义》卷八“三纲六纪”条,台北: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312页
    [148]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J],汉学研究,1985.3(1):127
    [149]何国强,广东三个客家村社的宗族组织之发展与现况,《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第1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49
    [150] [汉]许慎、[清]段玉载注,说文解字,(十三篇下,六八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151]陈其南,房与传统中国家族制度:兼论西方人类学的中国家族研究[J],汉学研究,1985.3
    [15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53]引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6页
    [154]此处参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155]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655-68
    [156] [波]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
    [157]孙顺霖,中国人的网,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5
    [158]帕森斯1945:239
    [159]沃纳(Warner)1952:46;波比兹(Popitz)1967
    [160]边燕杰,社会网络分析讲义,2007:16
    [161] Tonnies,1887,1963
    [162] Tonnies F, Community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1963.
    [163]潘光旦,政学刍议,上海:观察社,113
    [164] Pasternak B,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P15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9
    [165]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博士,复旦大学,上海,2004.
    [166]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对于西方社会结构有如下论述:“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是通过与西方“团体格局”的对比而凸显的,对于“团体格局”的分析详见于《费孝通文集》第三、第五卷。
    [167]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P35
    [168]值得注意的是:费先生在将“差序格局”和中国社会现实比较后承认,像钱会那样的组织并不能归到差序格局中去,他做出“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在中国社会和西洋社会中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的结论。(费孝通,1985:36~37)
    [169]《春明梦余录》卷44,刑部1,“律制”。
    [170]《译注·唐律疏议》附录“关于亲族称呼和服制”。
    [171]边燕杰,社会网络分析讲义, 2007,1-67,P9
    [17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P5
    [17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74]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1
    [175]这是温铁军先生的观点。
    [176]中村圭尔,辛德勇,中日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77]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78]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1996
    [179]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博士,天津大学,1996
    [180]约丹曲线:各点连续的环形,因此它是一条本身不相交的封闭曲线(与形状无关)。
    [181]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可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56
    [182]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1996
    [183]梁江、孙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城市规划,2003, (01)
    [184]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51
    [185]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徽州等其他一些地方,参见段进、揭明浩著,《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空间解析》。
    [186] [意]路易吉?戈佐拉,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刘临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P177
    [187]国的数量是逐步减少的。《续汉书·郡国志》序中梁刘昭的原注引用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讲夏朝禹王时有万国,到了殷初则剩三千余国,周初有一千七百七十三国,春秋有一千二百国,其数目就是这样一点点减少。刘昭曾对此数目表示过怀疑。宫崎市定认为,这源于对国的定义的不同理解。在中国古代,存在着总多的“国”,而且越往古代数,保持独立的“国”的数目就越多。《续汉书·郡国志》中,县名下记载了很多乡、聚、亭或城的名字。在本注和刘昭注里,则记载了它们是上古时代,主要是春秋时代某国的后身。晋、南朝时期,上古时代的聚落作为废墟而留下的颇多。
    [188] [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93,P 1-29
    [189] [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の村について,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
    [190]“魏安鳖王二十五年间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民或弃邑居野,人人孤寡,檄人妇女,非邦之故也。自今以来,段假门逆吕旅,赘婿后父,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自秦简《为吏之首》所附的“魏户律”。
    [191]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92]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博士,天津大学,1996.
    [19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5.
    [194]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P84
    [195]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 K925-8
    [196]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等,赫章可乐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 (2):199-242
    [197]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梁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 1994,(12):1077
    [198]成一农,唐末至明中叶地方建制城市形态研究,博士,北京大学,2003
    [199]注:关于元代城墙重要性的下降,见阿瑟·克里斯托弗·摩尔,行在,并附有关马可波罗的其他评注,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57,P13
    [200]“宁城图”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的东汉护乌桓校尉墓葬壁画上所绘最大的一幅城市图。
    [201]曹婉如;郑锡煌;黄盛璋;钮仲勋;任金城;鞠德源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P 119-202
    [202] [丹]杨·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03]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K925-8
    [204]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7
    [205]唐时坊呈长方形,四周围以高约3m左右的夯土坊墙。大坊内开十字街,将一坊划分成四个区,每个区内还有一个十字巷,即唐代文献中所述“曲”(坊曲)。坊门跨街而立,供一坊之人出入,因此,非乌头大门莫属,门上书写某某坊之名。
    [206]吕大防《长安城图》是一份难得的具有很高精确度的、甚至是现存唯一的有坊内街道的测绘图。节选自贺从容《(隋大兴)唐长安城坊内的道路》P221,转引自平岗武夫《长安与洛阳城图》
    [207]贺从容,(隋大兴)唐长安城坊内的道路,中国建筑史论汇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230
    [208]此类研究可参加《(隋大兴)唐长安城坊内的道路》一文中表4《关于“曲”的已有研究》及其后的“曲”义新解部分。
    [209]杭侃,中原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北京大学,1998.
    [210]杭侃,孟州城址所反映的问题,中原文物, 2001, (3) : P55-77.
    [211]乾隆《孟县志》卷三“建置”。
    [212]一个系统不但包含许多要素,而且其本身表现为要素的组合体;从共时性的一面来看,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排列组合的构成关系,它并非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呈非线性的多重网式相关。这种最基本构成关系的抽象就是系统的结构原型之一:“群”。
    [213]段进曾经运用群结构到古镇空间(静态)结构的解析。
    [214] Knapp R G, The Chinese House Craft Symbol and the Folk Tradition,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15]《将仲子》篇曰:“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女子劝告她的恋人不要夜里跳墙来和她相会(据高亨《诗经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08页)将仲子要来与她相会,必须先跳过里墙,然后再跳过家的院墙或园墙。
    [216]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杂律”也有对“越邑里、官市院垣”行为的处罚,见《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第157页,简182
    [217]参见《汉代城市社会》第二章的135页相关内容。
    [218]陈直,三辅黄图校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19]参见《三辅黄图》卷之二中的“长安城中闾里”部分。
    [220]掘敏一总结有25家(《周礼·遂人》、《汉书·食货志》)、30家(《汉书·张安世传》)、50家(《国语·齐语》、《管子·小匡》、银雀山汉墓竹简)、80户(《公羊传》宣公15年何休注)、100家或户(《管子·度地》、《礼记·杂记下》郑注引《王度记》、《续汉书·百官志》本注)等不同说法。池田雄一认为一里在25至50家之间,宫崎市定则认为100家比较普遍(《アジア史論考》中卷,第18页)
    [221]《汉书》卷49《晁错传》:晁错说,“在野曰庐,在邑曰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第1121页),则一里为25家;他又说,“臣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第2289页),则是50家一里。
    [222]贺从容,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建筑师,2007,(02)
    [223]孙晖,梁江,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城市规划,2003,(10).
    [224]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P5.
    [225]刘炜,李百浩,湖北古镇的空间形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226]阮仪三,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27]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28]王澍,皖南村镇巷道的内结构解析,1986,62
    [229]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描述聚落空间次序关系的“序”从基本的数学抽象来看,与社会结构抽象后所得的“网”都表示结构体系中的次序关系。
    [230]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31]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香港: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84.
    [232]梁江,孙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城市规划, 2003, (01).
    [233]郑卫、杨建军,也论唐长安的里坊制度和城市形态——与梁江、孙晖两位先生商榷,城市规划,2005, (10).
    [234]孙晖、梁江,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城市规划,2003, (10).
    [235]郑卫、杨建军,也论唐长安的里坊制度和城市形态——与梁江、孙晖两位先生商榷,城市规划,2005, (10).
    [236]特殊形状的坊里包括兴庆宫、东市、西市、翊善坊、来庭坊、永昌坊、光宅坊等。在常规大小的坊里中,最小的为兴禄坊,为500×558m,最大的为八苑坊,为810×1123m。参见《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一文。
    [237]《长安志》记载有十字街的包括作为皇城东第一街的永兴、平康、宣阳、亲仁、永崇、晋昌六坊,第二街的胜业、安邑、宣平三坊,第三街的永嘉、道政、常乐、靖恭、敦化五坊;皇城西第一街的颁政、布政、光德、崇贤、延福五坊,第二街的金城、醴泉、怀远、长寿、嘉会、昭行六坊,第三街的普宁、义宁、群贤、怀德四坊。
    [238]这样的坊包括皇城东第一街的崇仁、永宁两坊,第二街的大宁坊。
    [239]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01)
    [240]司马迁:《史记》,卷六,上海同文书局。
    [241]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K925-8
    [242]张兴发,道教神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43]张兴发,道教神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44]李诫,《进新修营造法式序》(《营造法式》序言),.
    [245]孟彤,试错与自组织——自发型聚落形态演变的启示,装饰,2006,(02)
    [247]伊恩·斯图尔特(Ian Stewart)和马丁·葛如彼特斯基(Martin Golubitsky)在合著的《可怕的对称》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对数学家来说,如果物体在转变之后仍然保持它的形式,我们就说它具有对称性。
    [2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49]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P17
    [251]沈克宁,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结构形态与社会组织,建筑学报,1992(2):53-58
    [252]沈克宁,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结构形态与社会组织,建筑学报,1992年第2期,P54
    [253]参见: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54]赵华富,论徽州宗族祠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2):48-54
    [255]转引自:段进,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62
    [256]沈克宁,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结构形态与社会组织,建筑学报,1992年(2),P58
    [257]长城“九边重镇”包括: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甘肃、宁夏和固原。明中叶以后,为了加强首都和帝陵的防务,又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合称九边十一镇。
    [258]罗德胤,蔚县城堡村落群考察,建筑史(第22辑),164-179
    [259]《明太祖实录》卷八五。
    [260]《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一。
    [261]罗德胤,蔚县古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2]参见《大明会典?户部?屯田》。
    [263]参见《大明会典?户部?屯田》。
    [264]一般而言,屯的基层组织是“屯所”,即“屯田百户所”。在边地为防御敌人的入侵,往往合几个“屯”或“屯所”建立一个“屯堡”。屯田百户所之上有千户所,有指挥所。屯所的设立,意味着守御军和屯种军在管理上的分离。军队通过屯田,有效地保障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也使边境地区的荒芜土地得到开发。
    [265][清]吴廷华等纂修,《宣化府志》,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卷十六,《军储考》。
    [266]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67]罗德胤著,蔚县古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9。
    [268]重泰寺内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创建三教楼神路山门外戏班房并重修碑记》,《修观音殿创文昌阁歌舞楼堡门碑记》。
    [269]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蔚州北城玉皇阁碑记》,现立蔚县玉皇阁内。
    [270]上苏庄三义庙内清嘉靖十三年(1808年)《重修三义殿碑记》。
    [271]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重修地藏王菩萨庙宇碑记》并未提及观音殿、马王庙、三义庙以及戏台等建筑,可能那时这些建筑尚未修建。马王庙前僧寮内墙上的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碑记,则提到“西古堡南券之上多圣祠焉,其上有观音殿,其左有地藏寺,其右三义殿并马王庙……其下又有戏楼”。可推测戏楼创建年代在光绪六年之前。
    [272]传统聚落中,庙宇的位置往往利用主要的街道或其他公共活动空间作为线性中心。
    [273]李哲,《山西省雁北地区明代军事防御性聚落探析》,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P11-13
    [274]《吕氏乡约》为北宋吕大钧所创。
    [275]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76]《后汉书》卷30,田畴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65年版
    [277]四库全书(网络版)。
    [281]汪永平主编,拉萨建筑文化遗产,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84]Jianfei Zhu,Chinese Spatial Strategies:Imperial Beijing 1942-1911,London and New York:Taylor &Francis Group,2004.
    [287]参见《诗·大雅·板》。
    [288]西周旧制,王城及诸侯城称为“国”,卿大夫采邑城称“都”,《管子》则将人口多、规模大的城市称为“国”,人口少、规模小的城市称“都”。所谓“万室之国”、“千室之都”【见《管子·乘马篇》】。
    [289]见《管子·小匡篇》。
    [290]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U982-4。
    [291]见<禹鼎>及<·彝>铭文。参见: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92]《逸周书·作雒》及《逸周书·程典》。
    [293]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94]《逸周书·作雒》。
    [295]参见: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P58
    [296][法]库朗热著,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97]Jianfei Zhu,Chinese Spatial Strategies:Imperial Beijing 1942-1911,London and New York:Taylor &Francis Group,2004:53.
    [298]比尔﹒希列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4
    [299]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19-124
    [300]参见:[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02][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6
    [303]详参本文第4.2节。
    [304]《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六百七十卷堪舆部汇考《解难二十四篇》。
    [305]简单地说,无论社会结构表现出怎样的差异,社会人之间具有怎样复杂的联系,社会总人口等于社会所有人数目之和。这一简单的运算实际上可以视为内在的控制手段,对社会结构分析的结果起到矫正的作用。
    [306]参见:[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07]聚落结构的组构过程虽然是在空间中进行的,相对于社会结构维度较少,但聚落形态形成原因的多样同样带来聚落空间研究的复杂化,但聚落诸元素在聚落中占据空间(或面积)之和等于聚落空间(或面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修正一些聚落组构理论的可能错误。
    [315]参见:刘丹,谁建起了八十座祠堂?——从政治文化资本到村落空间格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16]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村人董揆叙“为德于乡,创建土坝,袤延数里”。此事见于《蔚州志》(光绪丁丑版)卷四“地理志”中。
    [317]宫懋让修、李文藻等纂,乾隆《诸城县志》卷五《疆域考》,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318]参见:Bill Hillier, Space is the Machine: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19]参见:[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44。
    [320]参见:[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2] [汉]班固,《汉书?沟恤志》
    [3] [汉]戴德,戴圣,《礼记·经解》
    [4] [汉]戴德,戴圣,《礼记?内则》
    [5] [周]《周易·系辞》
    [6]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7] [汉]班固,《白虎通义》,[清]陈立疏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8] [汉]许慎,《说文解字》,[清]段玉载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9] [唐]丘光庭、兼明书,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内联网版],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
    [10]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11] [宋]朱熹,《中庸或问》
    [12]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刘伟初校,郭声波初审,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底本,1882
    [13]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平北汉,北京:中华书局.1977
    [14] [明]《明世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印本)
    [15] [明]《洪武礼制》,卷七
    [16] [明]夏言,夏桂州先生文集,北京大学藏明崇祯十一年吴一璘刻本
    [17]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 [汉]《管子·度地篇》
    [19] [汉]《管子·乘马篇》
    [20] [汉]《管子·小匡篇》
    [21] [周]《尔雅·释亲》
    [22] [周]《左传·昭公七年》
    [23]《诗·小雅·北山》
    [24] [清]《圣谕广训》
    [25] [南朝]《后汉书》,卷四《和帝记》
    [26] [汉]班固《白虎通义》,卷八
    [27] [汉]许慎、[清]段玉载注,说文解字,(十三篇下,六八三上)
    [28] [清]《春明梦余录》卷44
    [29] [宋]《事林广记》
    [30] [唐]《译注·唐律疏议》
    [31] [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
    [32] [唐]《隋书·贺娄子幹传》
    [33]《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34] [春秋]《诗经·郑风·将仲子》
    [35] [东汉]《汉书》卷49《晁错传》
    [36]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上海同文书局。
    [37] [宋]李诫,《进新修营造法式序》(《营造法式》序言)
    [38] [周]老子,道德经,上篇,第二十五章.下篇,第四十二章.
    [39] [战国]《吕氏春秋·有始》
    [40] [汉]周公旦,《周礼·里宰》
    [41] [汉]周公旦,《周礼·遂人》
    [42] [汉]《唐律疏议》
    [43]《逸周书·作雒》
    [44]《诗·大雅·板》
    [45] [清]《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六百七十卷堪舆部汇考《解难二十四篇》
    [46] [明]《明太祖实录》
    [47] [明]《大明会典·户部·屯田》
    [48] [南朝]《后汉书》卷30,田畴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65年版
    [49]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七
    [50]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
    [51] [清]汪文炳等修纂,《富阳县志》,清光绪三十二年刊
    [52] [元]大德《南海志》
    [53] [明]隆庆版《同安县志》
    [54] [明]陈润纂,[清]白花洲渔增修,螺洲志,上海:上海书店,1992
    [55] [清]郑祖庚修撰.闽县乡土志(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
    [56] [清]乾隆《诸城县志》卷五《疆域考》
    [57] [清]吴廷华等纂修,《宣化府志》,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卷十六,《军储考》
    [58] [民国]《刘氏坟谱》
    [59] [明]万历十年( 1582 )修《流坑董氏重修族谱》(简称《万历谱》)
    [60] [宋]朱熹撰,《朱子家礼》
    [61] [北宋]宋敏求,《长安志》
    [62]走马楼吴简之《嘉禾吏民田家莂》
    [63] [清]《宏村汪氏宗谱》
    [64] [清]《漳州政志》
    [65] [明]《阳明全书》,册2,卷17,页26:《申谕十家牌法》;页27:《申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
    [66] [清]庆之金、严笃撰,《蔚州志》
    [67]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6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9]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0]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71]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72]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7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74]吴良镛著,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5]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社,1990
    [76]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77]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78]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9]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0]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81]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82]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83]梁江、孙晖,模式与动因: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4]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商务印书馆,1998
    [85]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86]黄建军编著,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87]金经元,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霍华德、格迪斯、芒福德.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88]赵冰,生活世界史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89]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03
    [90]夏铸九,公共空间,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4
    [91]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
    [92] [台]郭肇立主编,聚落与社会,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9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5
    [9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5]戴志坚,中国民居建筑丛书:福建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6]王晓毅,血缘与地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97]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8]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99]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00]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0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2]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3]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04]马世之,中国史前古城,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5]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6]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7]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108]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09]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0]刑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11]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12]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三联书店,1983
    [113]宋坤等,平遥古城与民居,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14]罗德胤,蔚县古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5]周若祁,张光主编,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年
    [116]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17]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19—124
    [118]汪永平主编,拉萨建筑文化遗产,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19] [英]杰西·洛佩兹, [英]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20]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21]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44
    [122]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23] [日]山根幸夫,明及清华北的市集与绅士豪民,北京:中华书局,1993,341
    [124]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125]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6]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53
    [127]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74
    [128] [美]爱德华·W·索亚,重绘城市空间的地理性历史——《后大都市》第一部分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9]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130] [英]比尔·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31]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兆武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5~119
    [132]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33] [德]库尔特·勒温,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50~151
    [134] [日]西屿定生,中国古代帝国形成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3,48~87
    [135] [波]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36]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4版),何可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03
    [137]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51
    [138] [意]路易吉·戈佐拉,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刘临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77
    [139] [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93,1~29
    [140] [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の村について,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
    [141]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925~928
    [142]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44
    [143] [挪威]诺伯舒兹(大陆译为诺伯格·舒尔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出版,1995
    [144] [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45]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6]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7] [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赵兵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148]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9]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50] [日]中村圭尔、辛德勇主编,中日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1] [日]藤井明,聚落探访,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52] [美]约瑟夫·里克沃特,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刘东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53] [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54]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55] [美]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生与死,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56]《法国汉学》编委会编,法国汉学(第九辑)——人居环境建设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7] [日]井上彻,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角度所作的分析,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158]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9]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0] [法]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王志弘译/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60)
    [161] [美]H·J·德伯里,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王民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62]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63] [法]M·福柯,空间、知识、权力,载于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64]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李培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65]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丁国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166]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67]牛津社会学简明词典1994:517
    [168]柯林斯社会学词典1991:597
    [169]舍夫勒,社会躯体的结构与生活
    [170] [法]库朗热著,谭立铸等译,古代城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1] Gamble, Sidney D, Peking:a Social Survey, London and Pe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1.
    [172] Amos Rapoport, House Form and Culture, Ea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1969.
    [173] Oliver Paul, Shelter and Society, London: Barrie&Jenkins Ltd, 1969.
    [174] Pasternak Burton, 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174.
    [175] Edward T. Hall, The Hidden Dimens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72.
    [176] Rozman, Gilbert, 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177] Hillier, Bill,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78] Knapp Ronald G, China's Traditional Rural Architecture:a Cultural of Geography of the Common Hou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
    [179] Eastman Lloyd E, 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1550—1949,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80] Tonnies F, Community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1963.
    [181] Knapp Ronald G, China'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House Form and Cultur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182] Spiro Kostof. The City Shaped: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Thames & Hudson Ltd,1991.
    [183] Knapp Ronald G, Chinese Landscape: The Village as Plac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184] Burt Ronald, Strcture Holes: the Social Str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85] Pearson, Michael Parker And Colin, Architecture and Order:Approaches to Social Spa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186] Hanson Julienne, Decoing Homes and Hou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87] Hillier, Bill,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88] Knapp Ronald G, China's Living House Folk Belifs Symbols and Household Omementation, Honolulu: Un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189] Dov,Kim,Framing Places:mediating power in built for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
    [190] Knapp Ronald G, China's Old Dwellings, Honolulu: Un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191] John Scott,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00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2] Jianfei Zhu,Chinese Spatial Strategies:Imperial Beijing 1942—1911,Londonand New York:Taylor &Francis Group,2004.
    [193] Xu Yinong, The Chinese City in Space and Time: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m in Suzhou,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194] Zhu Jianfei,‘Space and power: a study of the built form of late imperial Beijing as a spatial constitution of central authority’,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94.
    [195]戈登·威利,秘鲁维鲁河谷史前聚落形态,美国种族事物局通报(155),华盛顿区:史密斯索尼亚研究所,1953.
    [196] [美]布莱恩·R·贝尔曼著,[澳]贾伟明译,美洲聚落形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华夏考古,2005年,第一期
    [197] B.G.Triger,“Settlement Archaeology一its Goals and promise”,Ameriean Antiquity32(1967).
    [198]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文物,2006,(05):58~66
    [199]赵华富,论徽州宗族祠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2):48~54
    [200]刘丹,谁建起了八十座祠堂?——从政治文化资本到村落空间格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01]吴良镛执笔,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报,2000,(1999.6):4~7
    [202]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世界建筑,2005, (11) :18~23
    [203]李小建,西方社会地理学中的社会空间,地理科学进展,1987,(02)
    [204]刘奔,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哲学研究,1991, (10)
    [205]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07, (04) :1
    [206]梁允翔,柯布西耶—阿波罗和迪奥尼斯的结合,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1,(03) :40~45
    [207]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文物,2006,(05).
    [208]杨滔,分形的城市空间,城市规划,2008,(06):61~64
    [209]张光直,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华夏文物,1972
    [210]欧文?劳斯,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南方文物,2007,(3)93~98
    [211]膝复,皮亚杰的结构主义.
    [212]王韡,权力空间的象征──徽州的宗族、宗祠与牌坊,城市建筑, 2006, (04).
    [213]王韡,传统宗族村落中的“权力”空间初探,小城镇建设, 2006,(02)
    [214]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8):221~254
    [215] Yunxiang Y, 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Family 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 Ethnology, 1997, 36 (3) : 191—212.
    [216] Yunxiang Y, 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 Ethnology, 1997, 36 (3) : 191—212.
    [217] Yunxiang Y, Rural Youth and Youth Culture in North China, Culture,Medicine,and Psychiatry, 1999, (23) : 75—97.
    [218] Yunxiang Y, 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n:Love,Intimacy,and in a Chinese Village,1994—199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19] Boling P, Privacy and the Politics of Intimate Life, Armon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220] Yunxiang Y,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21]王雅林,张汝立,农村家庭功能与形式——昌五地区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1):P78—79
    [222] Simonsen K,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uality of Mode of Life, Society and Space, 1991, (9) : 417—31.
    [223] Pasternak B,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P159.
    [224]梁江、孙晖,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城市规划,2003,(01),77~82
    [225]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等,赫章可乐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2):199~242.
    [226]杭侃,孟州城址所反映的问题,中原文物, 2001,(3) :55~77
    [227]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建筑学报, 2001, (12)
    [228]业祖润,中国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70~75
    [229]贺从容,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建筑师, 2007, (02)
    [230]孙晖、梁江,唐长安坊里内部形态解析,城市规划,2003,(10),66~71
    [231]刘炜、李百浩,湖北古镇的空间形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03),99~102
    [232]郑卫、杨建军,也论唐长安的里坊制度和城市形态——与梁江、孙晖两位先生商榷,城市规划,2005,(10),83~88
    [233]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 (01),1~39
    [234]孟彤,试错与自组织——自发型聚落形态演变的启示,装饰, 2006, (02)
    [235]赵华富,论徽州宗族祠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8~54
    [236]杨知勇,空间化了的家族意识──合院式民居的文化内涵,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36~42
    [237]沈克宁,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结构形态与社会组织,建筑学报,1992(2):53~58
    [238]罗德胤,蔚县城堡村落群考察,建筑史(第22辑):164—179
    [239]张玉坤,聚落·住宅:居住空间论[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6
    [240]谭立峰,河北传统堡寨聚落演进机制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
    [241]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242]李严,明长城“九边”重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7
    [243]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244]王绚,传统堡寨聚落——兼以秦晋地区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245]杭侃,中原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8
    [246]成一农,唐末至明中叶地方建制城市形态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3
    [247]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
    [248]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49]李芗,中国东南传统聚落生态历史经验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4
    [250]陈伟,徽州传统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
    [251]李哲,山西省雁北地区明代军事防御性聚落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252]薛原,资源、经济角度下明代长城沿线军事聚落变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253]成一农,明清时期甘肃东部城市形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0
    [254]谷歌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hk/)
    [255]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
    [256]自由建筑论坛ABBS(http://www.abbs.com.cn)
    [257]国学数典(http://bbs.gxsd.com.cn/)
    [258]四库全书(网络版)
    [259]数字丝绸之路(http://dsr.nii.ac.j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