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代的《文心雕龙》研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影响深远。明人在《文心雕龙》的版本、校勘、考证、评点上取得的斐然成绩已经得到当今学界的普遍认可,但对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今天的研究者却重视不足。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对明代的《文心雕龙》研究状况进行分析、阐释,并结合明代各时期的文学风尚、哲学思潮、地域文化、藏书印刷以及接受主体自身的经历、交游等多方面因素,归纳出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的总体特征以及不同时段的具体接受特点,兼具效果史、阐释史和影响史等方面。
     明代诗文创作“虽然已经历了高潮,不可能再达到唐宋时代那样的水平,但诗文的理论批评却没有衰退,而有了更大的进展,其意义不仅仅在评论当代的诗文,而是在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进行整体的评论,研究其历史经验。”①《文心雕龙》以其通观论的视野满足了明代学者的需求。本文对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的论述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为明线,主要论述明人对枢纽论、文体论、创作论、知音论的接受;纵向为隐线,主要论述明前期和明代中后期两个阶段的接受情况。两条线索置于宏观和微观两大背景之中。宏观背景主要包括明代不同时期的文坛风向、文学思潮、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微观背景主要是指不同时期接受者的个人交游、学术背景、学养结构以及个人审美趣味和文学倾向等。在此结构下结合具体史料和文献资料论述明人对《文心雕龙》的接受。
     《文心雕龙》自问世起就得到文坛大家的嘉许,它在齐梁至宋元的传播不仅形成明人的“期待视野”,而且对这一著作在当时和后世的流传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代《文心雕龙》的传播途径可大致分为人际传播和商业传播两种。人际传播促进了研究的深入,商业传播扩大了接受的范围。序跋和评点是明代《文心雕龙》接受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它们几乎涵盖了明代《文心雕龙》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问题。
     明前期的接受以枢纽论部分为主,这是明初文化政教政策的必然结果,至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官方文化、思想政策的调整,接受重点向创作论部分转移。创作与理论的自觉结合,是明代《文心雕龙》接受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明代龙学研究超越前人之处。明代的文学理论始终以具体的创作为基础和导向,这在明人对《文心雕龙》“术”的接受中可见一斑。“术”是指涵盖了文学创作的“恒理”法则,也是明人接受的重心。明人认识到《文心雕龙》对公文写作的指导价值,并加以运用。《文心雕龙》对明代创作的作用不仅在为文技法上,还体现在深层思维上。由于明代与魏晋对“文体”的理解存在差异,明人对文体论部分接受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明代的几部古代文体学扛鼎之作都对《文心雕龙》给予了充分重视。刘勰对文学中“俗”元素的阐述也引起了明人的关注。明人多从指导写作的角度看待知音论,而不是仅仅视其为鉴赏手段。人们对《文心雕龙》知音论内容继承的同时还对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并自觉地将其应用于诗学理论、小说评点之中。除此之外,明人还对对《文心雕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涉佛、涉梦、与科举的关系等问题标明了自己的看法。
     《文心雕龙》并没有在明代引起振聋发聩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但在明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无论纷争还是整合,都可以看到《文心雕龙》的身影,或隐或显。以今人视角来看,明人的研究或许不够深入,但不可否认,明人《文心雕龙》研究不仅整理和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更具有承前启后和突破转折的意义;不仅为清代龙学“应时需而大观其光华”奠定了基础,还影响了后世《文心雕龙》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意义深远。
     绪论:
     目前学界对明代《文心雕龙》研究的关注以版本、校注、评点等为主,对明代《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成果少有提及,这是本篇论文立题初衷。本论文通过论述明人对《文心雕龙》各部分的接受,勾勒出《文心雕龙》在明代不同时期的被接受状况、对明代不同时期诗学发展的影响,发掘其理论价值,分析其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显学”的清晰脉络和深层原因。校勘和注释等内容的实证性研究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接受美学自传入中国,经历了翻译介绍、传播、探讨研究和对话交流四个阶段,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化的理论体系。以尧斯、伊瑟尔为代表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和国内学者植根于传统思维的接受美学研究新成果是本论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接受研究不仅包括文本的接受,还包括效果史和影响史。前者以读者为中心,根据读者的原始视域,解读作品在不同时期意义和价值。后者多从文本的价值出发,探讨其对后人研究产生的作用,体现的是一种单向性的施与关系。
     本论文将明人对《文心雕龙》的接受分为直接接受和间接接受。直接接受是指接受主体在其著作、文论等作品中或是直接采摘、品评、征引《文心雕龙》的原文,或是明确对《文心雕龙》或刘勰评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直接征引《文心雕龙》原著中的文字,二是对《文心雕龙》中的内容或其中章节字句的直接或间接性评论,三是明代《文心雕龙》各版本的序跋文,四是散见于当时文人文集及其著作中对《文心雕龙》的论述。间接接受是指接受者出于诸多原因,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受《文心雕龙》或刘勰的影响,但与《文心》或某一文论契合,或是频繁地使用《文心雕龙》中某些较有代表性的词汇,这些理论和词汇虽不是刘勰首创,但刘勰却对其有重要的构建性意义。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遵循文艺学研究的两大属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科学性是指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即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明人的观点做出描述,旨在展示明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态度。价值性则是兼顾接受者主体性、个体性和独特性,在阐释的过程中运用了形象思维、直觉、推测等非“科学化”方法,进行体现自己观点的价值性判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以西方的接受美学和近年来中国接受理论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对《文心雕龙》在明前及其明代的传播和接受进行系统深入探讨,是对之前框架式研究的补充;第二,突出明代《文心雕龙》接受中所提出的原创性问题,并结合当时社会环境、文化思想、学术思潮等现状分析这些问题被提出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研究的意义;第三,分析《文心雕龙》对明代“纯文学”的影响,进一步发掘《文心雕龙》在广义之的“文”的视域下的意义,分析它对明代科举应试、公文写作的指导性作用,将《文心雕龙》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第四,注重接受者的考察,对明代《文心雕龙》的诸多接受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结合接受者的身份、交游和作品分析他们对《文心雕龙》的接受以及对明代诗学的影响。
     第一章:明前《文心雕龙》接受
     本章第一节以“史”为脉,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文心》的接受概况,勾勒出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的“期待视野”。齐梁时期南方接受主体以萧氏皇族及其周边文人为主,北方接受主体以颜之推为代表。至唐代,《文心雕龙》的接受范围得以扩大。由于初唐重视史书编纂之,《文心雕龙》也进入了史学家的视线。《文心雕龙》与中晚唐时期的几大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宋元时期《文心雕龙》被空前数量的文献典籍或抄录、或征引、或袭用,甚至走进了地理、书画等领域,异彩纷呈。第二节主要说明明前的《文心雕龙》接受、研究状况对明代接受的影响和意义。明前研究不仅构成明人接受的“期待视野”,而且对于《文心雕龙》在当时和后世的流传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一些在文坛、政坛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接受者的揄扬和重视,《文心雕龙》才得以在明代发扬光大。
     第二章:明代《文心雕龙》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及特点。
     本论文将明代《文心雕龙》的传播途径分为两种:一是以私人交游为主的收藏、借阅与传抄;二是以私刻和坊刻为主的商业性质传播。人际传播多在范围较小的文人间展开,参与者不仅多具有藏书家的身份,其中一部分同时还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研究者。商业传播扩大了《文心雕龙》的接受范围,对《文心雕龙》的传播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商业本身逐利性也对《文心雕龙》的传播带来些许负面影响。
     序跋和评点是明代最主要的接受方式,它们反映了当时的文学思潮和学术关注点,几乎触及到了明代《文心雕龙》研究的所有问题。诚如黄霖所言“对于文评学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是在这类论著中发表得最为充分。”序跋多从宏观角度看待著作,涉及到后世龙学研究诸多重要问题,如对全书性质的界定、结构的分析、“赞”的关注等,序跋中蕴涵的宣传意识和广告意识对《文心雕龙》的传播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评点多从微观角度全面细致地分析《文心雕龙》中的具体问题,其重点在创作论部分,具有摘发字句、重直觉、表达口语化、感性化的特点。
     第三章:明代对《文心雕龙》枢纽论的接受。
     枢纽论部分的核心思想是“宗经”。刘勰汲取前人宗经观念,建构了一个由文体宗经、文术宗经、文评宗经组成的有机整体。他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经,将文学置于政教意识形态话语言说方式的位置,使文学活动获得了与政教圣学一体性的崇高人文地位,这正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后世文人以《文心雕龙》为圭臬的原因。刘勰宗经且不废文的主张,契合了明代复古思潮,也满足了明人的具体要求。明人对宗经观的接受在不同时期各有特点。前期受官方重视文学道统、轻视审美艺术的影响,接受者多从本体论的角度将“经”设定位亘古不变的终极真理,赋予了“文以载道”不可逾越的价值,对《文心雕龙》的接受以对其儒家的政教中心论接受为主。中后期的宗经接受则更多的强调六经在文学层面上的经典示范作用,强调宗经与创作的结合。
     第四章:明代对《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接受。
     创作在明代文学中占有核心的位置,明代的文学理论始终都以具体的创作为基础和导向。“术”是指涵盖了文学创作的“恒理”法则,也是明人接受的重心。本文从意象形成、创作中的“情”、意象表达,三个层面来分析明人对创作论的具体接受。此外,明人认识到了《文心雕龙》对公文写作的价值,并加以运用。本章最后以李维桢为代表分析明人对创作论的接受,反映出《文心雕龙》对明代创作的价值不仅只在为文技法上,也表现在深层思维上。
     第五章:明代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接受。
     由于明代与魏晋时期对“文体”含义理解的差异,明人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接受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同时,明代文坛对文体的态度存在二律背反式。一方面,明代“文盛而体不及格者往往有之”,另一方面,“辨体”之风至明代而集其大成,对文章体制规范及其演变的探讨构成了当时文学批评的中心议题。明代文体论者注重前人之说,对前代诸多文体的格式、特点、体貌做出了系统总结,涌现出了几部古代文体学的扛鼎之作,而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将视线转向《文心雕龙》。此外,明人对《文心雕龙》中有关俗文学的构成元素给予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小说、戏剧的评点之中。
     第六章:明代对《文心雕龙》知音论的接受。
     明人多从指导写作的角度来看待《文心雕龙》知音论内容,而不是仅仅视其为鉴赏论。由于明代批评家多兼具创作家的身份,他们的大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或为创作、或为纠偏、或为复古,其批评理论几乎都是为创作服务。明代知音论的接受目的归根到底是指导创作。由于明代通俗文学的发展,通俗文学的批评也随之兴盛。小说戏曲理论中的一些批评原则和批评方法多由诗文批评移植而来,《文心雕龙》中的知音论内容就成为其借鉴对象之一。
     第七章:明代《文心雕龙》接受中的其他问题。
     明人在对《文心雕龙》个体问题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成果,本章主要论述三点。一是,《文心雕龙》宗经崇儒的思想总纲和丰富完善的创作论,为八股文写作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技法指导,而八股文评的兴起与繁荣也促进了《文心雕龙》点评的发展。二是,《文心雕龙》与佛教的关系在明前并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明人从佛教和佛学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刘勰的僧侣经历、佛教思想及其佛学与《文心雕龙》的关系。三是,明人在对《文心雕龙》涉梦问题的研究中肯定了刘勰梦境的真实性,并突出强调此梦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同时认为此梦构成《文心雕龙》创作的主要动力。
     余论:
     这一部分主要概括《文心雕龙》在明代接受繁荣的原因、在明代诗学演变中的价值以及对清代龙学研究的影响。《文心雕龙》之所以在明代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外,也与明代的文化政策、文学思潮、诗学状况密不可分。文化的专制、复古思潮的盛行以及明代中后期六朝派的兴起,均促进了明代《文心雕龙》的接受。明代诗学在复古与反复古、宗唐与宗宋、师古与师心的更迭与争斗中探寻着最佳的出路,《文心雕龙》也参与到这一过程,不仅对具体的创作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还以其“唯务折衷、不执一端”的思维特点整合了明代诗学发展中的纷争和矛盾。明代的接受在思维特点、关注重点上对清代龙学研究影响深远,清人在汲取前代尤其是明人的研究成果的经验之上,将《文心雕龙》研究进一步推进。
Modern scholars generally argued that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Germinating period of the study of Wen-hsin tiao-lung research. Today's researchers have realized the achievements that people made progress in version, collation, textual criticism, comments.However, researchers have not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which people have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e Ming Dynasty. This paper discuss Wen-hsin tiao-lung research situation based on the Aesthetics of Reception.lt summed up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of Wen-hsin tiao-lung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Ming Dynasty.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oth the study and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Classics, history, and Buddhism in Ming Dynast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henomenon combines the literary style, philosophical trends, regional culture, books printing and the experience, friendship.
     The Ming Dynasty's criticism theory not only comments on the contemporary poetry, but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whole Chinese ancient poetry. Wen-hsin tiao-lung ha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 lines with 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Ming Dynasty researchers. Ming Dynasty is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nd the later Ming Dynasty. ShuNiu theory, Creation theory, Stylistics theory, Zhiyin theory and other are discussened under the two periods.
     Wen-hsin tiao-lung has won the literary world recognition When it comes out. The acceptance from the Qi and Liang Dynasty to the Yuan Dynasty not only form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s,but spread the crucial role. Wen-hsin tiao-lung have two ways dissem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Ming Dynasty,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y exchange channel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y circulation channel. The former was the basis of the study, the latter was effectively enlarged accept ranges. There were two modes of acceptance, preface and comment. It have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lack of system, fragmentary, and short, but it almost touched all important problems.
     The study of Wen-hsin tiao-lung" focus onShuNiu theor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It wa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cultural politics and policy. The study of Wen-hsin tiao-lung focus on writing theory in the later of Ming Dynasty,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ideological and policy adjustment.Creation theory was the basis and objective of Ming Dynasty literary theory.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Wen-hsin tiao-lung is to guide the writing.Reference to writing theory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accept to poetry, pros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ure literature, also reflect in the creation of the document writing. Creation and theory combined consciously is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 study of Wen-hsin tiao-lung suggests that Wen-hsin tiao-lung effect has been beyond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Liu Xie's viewpoint about stylistics is weaknesses of the study in Ming dynasty, because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style",these content without further development.However, the contents of Wen-hsin tiao-lung have been referenced by a series of important stylistics books in Ming dynasty.The researchers of the Ming dynasty further improved the Zhiyin theory and conscientiously applied in poetry criticism and novel comments. In addition, people are also given attention to some specific problems.
     Read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tudy and It is the important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first, Recipients have important social position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which facilitates the spread of Wen-hsin tiao-lung.The second, recipients include various types of literati, of levels, both orthodox literary representative and drama author.The Third, recipients includes the north and south of scholars, they may be friends, may be the same club members, which exchange The thinking of reading by letter. The fourth, their knowledge, or as a bibliophile, or as a critic, or as a writer, even with several kinds of identity,an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scholars in Ming Dynasty not only inherited the previous results, but also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original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ry status, which these problems were focused by today.
     Wen-hsin tiao-lung was not lead to great literary trends and literary movement in the Ming Dynasty,however, the book can be seen in every process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in the Ming Dynasty. In this perspective, the study of Ming Dynasty perhaps may not deep enough,,but undeniable, it not only summarized the the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n a series of important problems,but it owns the significance Which it effect on research way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emphasis.
引文
①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1页。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以及脚注和参考文献中所谓台湾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双引号,1949年之后的民国纪年均应为公元纪年。
    ①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学综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第4—8页。
    ②(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①(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2006年,第710页。
    ①(梁)萧统:《文选序》。
    ②(日)户田浩晓:《文心雕龙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③黄侃:《文选评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页。
    ④李金坤:《从“文学观点”与“文体选目”看《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⑤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第124页。
    ①(日)清水凯夫:《从全部收录作品的统计上看文选的基本特征》,《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一期。
    ②殷孟伦:《如何理解文选编选的标准》,《文史哲》,1963年,第一期。
    ③参见王立群:《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9页。
    ④潘新和:《还<文心雕龙>“写作学”专著之真面目—走出龙学研究的“文学理论”误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41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41页。
    ③(梁)萧绎:《荐颜协表》。
    ①王更生:《隋唐时期的龙学》,《文心雕龙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781页。
    ②(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2006年,第712页。
    ③(唐)李延寿:《南史》,第1781页。
    ④(唐)姚思廉:《梁书》,第712页。
    ⑤(唐)姚思廉:《梁书》,第253页。
    ⑥(唐)李延寿:《南史》,第563页。
    ⑦(唐)李延寿:《南史》,第1006页。
    ①(唐)刘知几:《史通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64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34页。
    ③(宋)宋祁:《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5725-5726页。
    ①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影响》,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②“风骨”并非刘勰首创——《南史·宋武帝纪》载“风骨可鉴”、《魏书·祖莹传》载“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晋书》载“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北齐书》载“文襄诸子,咸有风骨”;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载“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③陈子昂《修竹篇序》。
    ④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影响》,第153页。
    ⑤《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文艺研究》,1999年,第六期
    ⑥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3页。
    ⑦(日), 冈村繁:《<文心雕龙>在唐初钞本<文选某氏注>残篇中的投影》见《文心雕龙研究荟萃》,《文心雕龙1988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店,1992年。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43页。
    ②罗根泽:《隋唐文学批评史》,中央大学文学丛书,1947年,第103-104页。
    ②韩湖初:《略论文心雕龙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文心雕龙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304 页。
    ①程美华:《骈文在唐代文坛的地位》,《兰州学刊》,2006年,第三期。
    ②(唐)魏徵:《群书治要序》,《群书治要考译》,团结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③(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④(唐)李阳冰:《草堂集序》。
    ①(唐)柳宗元:《乞巧文》。
    ②(唐)黄滔:《与王雄书》。
    ③(唐)权德舆:《进士策问五道》。
    ④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著:《中国文学理论史》(二),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7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454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196页。
    ①张奏辉:《类书的范围与发展》,《文献》,1987年,第一期。
    ②《隋书·经籍志》将其归子部杂家类,《通志》将其单列一类,胡应麟主张将其置于“四部”之外,与佛道经书、伪古书等别为一类,四库沿袭《隋书》其归入子部,但《四库全书总目》序中讲:“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
    ③(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五,中华书局,1956年。
    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81页。
    ①(宋)阎敬为:《事物纪原序》。
    ②(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743页。
    ③(魏)李康:《运命论》,杨金鼎主编:《楚辞评论资料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④(晋)挚虞:《愍骚》, 杨金鼎主编:《楚辞评论资料选》,第14页。
    ⑤(晋)刘毅:《论九品八损疏》,杨金鼎主编:《楚辞评论资料选》,第13页。
    ②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③《高端叔变离骚序》,周必大《文忠集》卷五三。
    ①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第89页。
    ②(元)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七。
    ③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第9页。
    ④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第87页。
    ①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第69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65页。
    ③对屈原人格的评价历来存在两种态度:一是持肯定态度以贾谊、刘安、司马迁、王逸、洪兴祖等为代表,对屈原,一是持否定态以扬雄、班固、颜之推等为代表。
    ④(汉)班固《离骚序》,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第234页。
    ①(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马茂元:《楚辞研究集成》,第79页。
    ②(宋)楼钥《攻瑰集》卷一○三。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五。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1页。
    ①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第98页。
    ②(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9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373页。
    ④(宋)宋敏求编;洪丕谟等点校:《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72页。
    ①刘知几:《史通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8页。
    ②刘知几:《史通全译》,第1页。
    ③上述观点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二)第一章中有具体的论述。(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著:《中国文学理论史》(二),北京出版社,1997年)
    ④(唐)令狐德菜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744-745页。
    ⑤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著:《中国文学理论史》(二),第7页。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04页。
    ②户田浩晓在《文心雕龙研究》第二章《文章载道说的构筑者和实践者——刘彦和和白乐天》对两人的文以载道说进行比较。
    ③许东海《讽喻与美丽:白居易诗、赋论之精神取向及其与文心雕龙之关系》,《文心雕龙研究》,第六集,第323页;陈允锋:《文心雕龙与白居易的文学思想》,第354。
    ④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32页。
    ⑤雷恩海:《论韩愈对《文心雕龙》创作思想的认同与借鉴》,《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
    ⑥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43页。
    ①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著:《中国文学理论史》(二),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30页。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中华书局,1965年。
    ①刘德重张寅彭:《诗话概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80页。
    ③(清)永琛:《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六。
    ④(清)永熔:《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
    ①(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781页。
    ①饶宗颐:《<文心雕龙>探原》,《文心雕龙研究专号》,台湾明伦出版社,1971年。
    ②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3页。
    ③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武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83页。
    ④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⑤潘慧琼:《南朝文学批评意识的两个维度》,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①(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2006年,第167页。
    ②(唐)李延寿撰:《南史》第640页。
    ③具体参见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和影响》,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①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②(明)祝允明:《枝山文选跋书后》。
    ③(明)胡应麟:《诗蔽·内编》卷二。
    ④在《文选》的编纂中,萧统的地位至今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如傅刚认为:“《文选》在文体分类上可能受到任《文章缘起》的影响,与《文心雕龙》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刘勰可能只是提出过一些意见,《文选》是萧统和刘孝绰二人合编;力之主张《文选》是萧统独力编撰;清水凯夫是刘孝绰独力编撰,萧统只是承担其名义;穆克宏认为《文选》是萧统和东宫学士刘孝绰、王筠等人共同编纂而成。
    ⑤(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⑥(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628页。
    ①(日)冈村繁:《文心雕龙在唐初钞本文选某氏注残篇中的投影》,见《文心雕龙研究荟萃》,上海书店,1992年。
    ②汪荣祖:《史传通说》,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③赵俊:《史通理论体系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④张奏辉:《类书的范围与发展》,《文献》,1987年,第一期。
    ⑤《隋书·经籍志》将其归子部杂家类,《通志》将其单列一类,胡应麟主张将其置于“四部”之外,与佛道经书、伪古书等别为一类,四库沿袭《隋书》其归入子部,但《四库全书总目》序中讲:“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五。
    ②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1982年,第26页。
    ③方师铎:《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页。
    ④阎敬为《事物纪原序》。
    ②石海光:《元明清三代之文心雕龙序跋文论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二期。
    ①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689页。
    ②袁同礼:《明代私家藏书概略》,见袁咏秋、曾季光主编:《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28页。
    ④吴晗:《两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①(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70页。
    ②王河:《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5页。
    ④(明)杨循吉《抄书诗》。
    ⑤(明)徐火勃:《红雨楼序跋·题儿陆书轩》。
    ⑥(明)徐火勃:《红雨楼序跋·藏书屋铭》。
    ①(明)陈第:《世善堂书目题词》。
    ②(明)徐火勃:《红雨楼序跋·文心雕龙》。
    ③(明)徐火勃:《笔精·藏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8页。
    ⑤(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①参见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29页。
    ①(明)谢肇淛:《五杂俎》。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58年,第55页。
    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第58页。
    ④(清)傅增湘:《涉园陶氏藏明季阂凌二家朱墨本书书后》。
    ⑤(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第478页。
    ⑥《清代私家藏书概略》,《图书馆学季刊》(1):第22-25页。
    ①(清)黄廷鉴:《第六弦溪文抄》,卷一。
    ②(明)吴讷、徐师曾著:《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6页。
    ③(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①石海光:《元明清三代之《文心雕龙》序跋文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三期。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社,1988年,第80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1页。
    ②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9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9-730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6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5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95页。
    ①此观点参见曹善春:《文心雕龙“赞”语探微》,《咸宁师专学报》,1984年,第三期。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9-730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5页。
    ①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①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58页。
    ②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5页。
    ③本文关于“五色圈点”的内容可参考张伯伟《评点溯源》(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初版)与吴承学《评点形态源流》(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420页。
    ①姜涛:《管子新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314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8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5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5页。
    ②(明)申时行:《明会典》,卷七七,中华书局,1989年。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5页。
    ①参见张少康、汪春泓、陶礼天、陈允锋:《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②(明)杨慎:《选诗外编序》。
    ①(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
    ②顾馨、徐明校点:《春秋左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①《升庵诗话》卷九,庾信诗一条,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815页。
    ②《升庵诗话》卷十四,艳雪一条,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编》,第933页。
    ③(明)杨慎:《书品》。
    ④祖保全:《试论杨、曹、钟对《文心》的批点),《文心雕龙学刊(第四辑)》,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207页。
    ①(明)谭元春:《退谷先生墓志铭》。
    ①(明)袁宏道:《雪涛阁集序》。
    ②(明)钟惺:《再报蔡敬夫》。
    ③(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866页。
    ①龚鹏程:《诗歌鉴赏中的评价问题》,《文学散步》,台湾汉光文化事业股分有限公司,第217页。
    ①汪春泓:《杨慎批点文心雕龙述要》,《文学前沿》,2000年,第二期。
    ②丰家骅《杨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4页。
    ③(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203页。
    ④王钟陵:《论文学史运动的内在机制及其展开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三期。
    ①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和影响》,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65页。
    ①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②《荀子》中《正论》篇言:“凡言议期名,是非以圣、王为师”,《儒效》篇言:“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事也”。
    ③杨雄认为经书是一切文章的准的,“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也”,“舍舟航而济乎读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只有圣人才能“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言可闻而不可弹,书可观而不可尽”。
    ④(汉)扬雄撰:《法言注》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第149页。
    ⑤(汉)扬雄撰:《法言注》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第110页。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9。
    ①对于“枢纽”一词的用法,牟世金先生在《文心雕龙研究》第三章《文心雕龙雕的理论体系》中曾有论述,他认“凡言枢纽,枢机,必指以何物枢纽或枢机”,其意“关键。”另外据笔者统计,“枢纽”、“枢辖”、“枢机”等词在文中共出现约七次,分别是1、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诠赋》;2、凡论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论说》;3、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章表》;4、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议对》;5、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神思》:6、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声律》7、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序志》,由上可见,将其理解“关键”是恰当的。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453页。
    ③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④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第98页。
    ①此处采用的杨乃乔的观点,具体参见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第5页详细列举了《辨骚》至《书记》出于某经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②(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九九引《傅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3页。
    ①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②本体论Ontology这一术语最早出自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和法国哲学家杜阿姆的著作,“存在”作为一个抽象的哲学名词,它仅仅意味着“有”或者“是”,并不涉及有什么或是什么。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②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③(汉)郑玄,《六艺论》,见《经义知新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①(战国)曾参、(战国)子思原著:《大学中庸》,1999年,第160-161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12页。
    ③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第19页。
    ④杨明照《从文心雕龙雕龙中原道序志两篇看刘勰的思想》—《文心雕龙雕龙研究论文选》甫之,涂广社主编齐鲁书社,1987年,第70页。
    ①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②谢玉玲:《宋濂的道学与文论》,台湾国立中正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
    ①成复旺等:《中国文学理论史》,(三),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②(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3785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④同上。
    ①(明)宋濂:《诸子辩》,太平书局,1962年,第39-40页。
    ②张涤云:《论宋濂的诗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九期。
    ③宋濂师承金华学派,承接了金华儒学的道统和文统,体现在宋濂身上,就具有了理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既重道重文,也重事功,与程朱理学并不完全相同。
    ④《述玄》,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⑤《萝山杂言》,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①关于宋濂的“道”的思想,台湾学者谢玉玲在《宋濂的道学与文论》第三章:宋濂道学思想析论中有详实的阐释。
    ②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③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1351页。
    ④《龙门子凝道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1780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5年,第135页。
    ②杨乃乔:《经学与儒家诗学—从语言论透视儒家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六期。
    ③《白牛生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80页。
    ④《赠梁建中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800页。
    ⑤(明)江盈科:《江盈科集》,岳麓书社,1997年,第804页。
    ⑥(明)谭元春:《鹄湾文草》,岳麓书社,1988年,第75页。
    ①(清)李顒:《四书反身录》,《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第477页。
    ②《翰林承旨宋濂诰》,钱伯诚、魏同贤主编:《全明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0页。
    ③王春南、赵映林:《宋濂方孝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④(明)姚福:《青溪暇笔》。
    ⑤谢玉玲:《宋濂的道学与文论》,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博士论文,第192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页。
    ②《白牛生传》,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80页。
    ③《讷斋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031页。
    ④杨乃乔:《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页。
    ②即: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曰运命之天,及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可奈何者,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参见(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页)。
    ③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59-60页。
    ①《白云稿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45页。
    ②《华川书舍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45页。
    ③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可分三个层次:天、地、人交织在一起、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文:各类文章,也包括关于文笔之分中的文;作一种指谓性用法或名词动用,具有善、美(化)、修饰等意义。在先秦、汉代文论中,前两种层次的意义多互相混用,并没明确地区分,直至魏晋,才明确的将“文”作各类文章的总称注:魏晋时期,文章和文学的意义有明显区别。
    ④《讷斋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031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14页。
    ②《徐教授文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30页。
    ①《灵隐大师复公文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03页。
    ②《文原》,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1405页。
    ③《血书华严经赞有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82页。
    ④《永明智觉禅师遗像赞》,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1355页。
    ⑤《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537页。
    ①《赠清源上人归泉州觐省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780页。
    ②《金刚般若经新解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1292-1293页。
    ③《龙门子凝道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1777页。
    ①朱东润:《中国文学史批评史大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7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三○,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③(明)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128页。
    ④《徐教授文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30页。
    ⑤《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八,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①《经畲堂记》,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②申明秀:《宋濂道统文学观之成因与内涵探析》,《江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二期。
    ①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156页。
    ②吴曾祺:《涵芬楼文谈》,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页。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七,中华书局,1956年。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37页。
    ①郑振铎:《西谛书话》,三联书店,1918年,第219页。
    ①(明)董其昌:《八大家集序》。
    ②(明)黄佐:《六艺流别》,嘉靖四十一年欧大任刻本,中山大学馆藏。
    ③同上。
    ①同上。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二。
    ①(明)王志庆:《古俪府》卷九,四库全书本。
    ②(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七,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
    ③(清)钱谦益:《钱牧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23页。
    ①(清)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第823页。
    ①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1页。
    ②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31-132页。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452页。
    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724页。
    ⑤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729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影印出版社,1998年,第486页。
    ②《史记》: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辩,邹爽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爽。炙毂过髡。”,刘向《别录》:“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邹爽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王充《论衡·案书》说:“驺衍之书,无实是之验,华虚夸诞,无审察之实。”邹爽属阴阳家,位于齐稷下先生之列,生平的主要事迹就是“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所谓“修衍之文”,并不仅仅是指修饰润色文章辞采,而当指增饰其说,使邹爽的学说趋于细密化,故曰“饰若雕龙”。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7页。
    ④周振甫:《文心雕龙辞典》,中华书局,2004年,第542页。
    ①牟世金:《雕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71页。
    ②石家宜:《文心雕龙系统观》,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3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725页。
    ②(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丛书集成续编》, 上海书店,1994年。
    ③(清)钱谦益:《傅文恪公文集》,见潘景郑辑校,中华书局,1958年,第119页。
    ④太监如郑之惠,作有诗集,曾请钱谦益为其作序,可参考见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三三中《郑圣允诗集序》,武将有郭登、戚继光、陈第、姚福皆有文集行世。
    ⑤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和影响》,学苑出版社,2002年,241页。
    ①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3页。
    ②当前学界对文术的观点有以下:认为“术”即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犹今言文学之原理也”(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认为“术”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认为“术”为“写作原则”、“写作法则”(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认为“术”是“各体文章基本的体制特色和规格要求”。(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各家虽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具体写作相关的具体问题,指出它所强调的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具体之“器”,也就是具体能够应用于实践的方法。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392页。
    ④石家宜:《文心雕龙系统观》,第33页
    ①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②黄霖《文心雕龙资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①牟世金:《文心雕龙创作论新探》(上),《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一期。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辞典》,第248页。
    ③曹植的《宝刀赋》“爱告祠于太乙,乃感梦而通灵。然后砺以五方之石,凿以中黄之壤。规圆景以定环,摅神思而造像。”讲匠人因感梦而通灵铸造了宝刀。“摅神思而造像”也是对创作中思维的概括,与刘勰的“神思”相似。见赵幼文《曹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
    ④黄霖:《文心雕龙资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⑤黄霖:《文心雕龙资料汇评》,第95页。
    ①参见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②情性、性情、情理、情变、情伪、文情、世情、俗情、情术、情数、才情、情貌、风情、情怨、伤情、哀情、情本、情华、情致、情韵、情位、情趣、辞情等。
    ③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文史哲》,2004年,第三期。
    ①参见尤雅姿:《“情”在<文心雕龙>中的概念结构及其与文学审美现象的关涉及》,《台湾兴大中文学报》,2006年,第十二期。
    ①童庆炳:《文心雕龙“情经辞纬”说》,《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六期。
    ②汪春泓:《文心雕龙的传播和影响》,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250页。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辞典》,第289页。
    ①黄霖:《文心雕龙资料汇评》,第110页。
    ②黄霖:《文心雕龙资料汇评》,第27页。
    ③(明)谢兆申:《昔采怡情序》。
    ④(明)杨慎:《李前渠诗引》。
    ①黄霖:《文心雕龙资料汇评》,第30页。
    ②(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释注:《日知录》,世界书局印行,1936年,第452页。
    ③(明)陈仁锡:《无梦园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17页。
    ④(明)徐祯卿《谈艺录》,参见钱钢、周锋、张寅彭编著:《中国诗学(第三卷)》1999年,第369页。
    ⑤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95页。
    ①(明)杨慎:《词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②台湾罗立乾、李振兴《新译文心雕龙》“情采”篇“题解”有五点解释。
    ③(明)杨慎:《杨升庵外集》卷三六。
    ①这则批语亦见于《丹铅余录总录》卷十九《刘勰论文》。
    ②(明)杨慎:《升庵全集》卷七○。
    ③参见童庆炳:《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文艺研究》第六期,1999年,第39页。
    ①岳智宇:《试论王世贞<艺苑卮言>的‘格调情采说’》,《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第七期。
    ②(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罗钟鼎校注,齐鲁书社,1998年,第8页。
    ③(明)王世贞:《冯佑山先生集序》。
    ④(明)徐惟起:《衍大江集序》。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341页。
    ②黄霖:《文心雕龙汇评》,第126页。
    ③(明)杨慎:《文字之衰》,《杨升庵外集》卷五三。
    ④(明)杨慎:《李前渠诗引》,《升庵全集》卷三
    ①黄霖:《文心雕龙汇评》,第127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35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35页。
    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435页。
    ⑤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672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6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9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0页。
    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9页。
    ⑤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1页。
    ⑥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5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3页。
    ①(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671页。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1945页。
    ①丁晓昌、胃志祥等:《古代公文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29页。
    ②(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二,中华书局,1959年。
    ①(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二,中华书局,1959年。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 第725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0页。
    ②李道荣:《中国古代写作学概论》,文心出版社,1995年,第231页。
    ①详见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23-566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60页。
    ③陶东风:《历时文体学:对象与方法》,《文艺研究》,1992年,第五期。
    ①黄霖:《文心雕龙汇评》,第76页。
    ②(明)徐师曾、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4462页。
    ①刘壮:《论中国古代应用文写作理论的形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三期。
    ②(明)焦竑:《玉堂丛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127页。
    ①(清)张廷玉:《明史》,第7385页。
    ②《李本宁参政》,王世贞《弃州续稿》卷一九五,四库全书本。
    ③《报李本宁观察》,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七,四库全书本。
    ④《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李公墓志铭》,钱谦益《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98页。
    ⑤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湾:成立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第525页。
    ⑥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28页。
    ①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38页。
    ②叶庆炳、邢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38页。
    ③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44页。
    ①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42页。
    ②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176页。
    ③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40页。
    ①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26页。
    ②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42页。
    ③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38页。
    ④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38页。
    ①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43页。
    ②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2页。
    ①钱志熙:《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四期。
    ①参见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王瑶:《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见《中古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王瑶:《中古文学史》,第445页。
    ①吴承学:《中国文体学:回归本土与本体的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五期。
    ②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9页。
    ③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7页。
    ④吴承学:《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以《文章辨体》等三部总集为中心》,《文学遗产》,2008年,第六期。
    ①王运熙:《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7页。
    ②吴承学:《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以《文章辨体》等三部总集为中心》,《文学遗产》,2008年,第六期。
    ③(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
    ④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①吴承学:《中国文体学:回归本土与本体的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五期。
    ②(明)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9页。
    ③姚爱斌:《中国古代文体观念与文章分类思想的关系——兼与西方文类思想比较》,《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三期。
    ①吴承学:《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以<文章辨体>等三部总集为中心》,文学遗产,2008年,第六期。
    ②同上。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55页。
    ④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影音出版社,1988年,第186页。
    ⑤(明)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9页。
    ①(明)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40页。
    ②贾奋然:《文体明辨序说的辨体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二期。
    ①章太炎:《文学总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②关于“文笔之辨”论,各家主要的意见,可以参考冯源的《二十世纪“文笔”说研究述评》,《南都学刊》,2005年,第三期。
    ③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④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①(明)文征明:《观石室先生墨君真迹蓟丘李士行书》。
    ②(明唐寅:《与文征明书》。
    ③(明)陆师:《永之文集序》。
    ①杨宝忠、马金平撰:《论衡训诂资料纂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①赵伯英、胡子远:《文心雕龙小说理论蠡测》,《盐城师专学报》,1989年,第三期。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0-2151页。
    ②(晋)王嘉撰(梁)萧绮录:《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第217页。
    ③参见《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流变与定位再探讨》,《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三期;《文化二元对立格局中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二期;《二元对立格局中中国小说文化品格的指认》,《东方丛刊》2002年,第三期。
    ④参见郝敬:《刘勰<文心雕龙>不论“小说”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四期。
    ①张开焱:《魏晋六朝文论中的小说观念与潜观念——以<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为例》,《暨南学报》,2007年,第五期。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
    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序》。
    ④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6页。
    ①张开焱:《魏晋六朝文论的中小说观念与潜观念——以《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为例》,《暨南学报》,2007年,第五期。
    ②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5页。
    ①高伯瑜等编:《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138页。
    ②(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00页。
    ③方胜:《论“以文为戏”—明清小说理论研究札记》,《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
    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16页。
    ①《广滑稽》三十六卷,陈禹谟编。禹谟有《经籍异同》,已著录。是编采掇诸书琐事隽语,不分门目,仍以原书为次第,仿曾慥《类说》之例。其原书久佚,仅从他书所引数条,仍标原目,仿陶宗仪《说郛》例。
    ②(明)陈邦俊编,邦俊字良卿,秀水人。徐常吉尝采录唐、宋以来以物为传者七十馀篇,汇而录之,名曰《谐史》。“邦俊因复为增补得二百四十馀首。夫寓言十九,原比诸史传之滑稽,一时游戏成文,未尝不可少资讽谕。至於效尤滋甚。面目转同,无益文章,徒烦楮墨。搜罗虽富,亦难免於叠床架屋之讥矣”。
    ③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1985年。
    ④张文玲:《我国古籍之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9页。
    ①(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据《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三),第23页。
    ②陈良运:《曲论对中国诗学的贡献》,《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二期。
    ③任半塘编订的《陶情乐府》和王文才整理的《陶情乐府续集》和《升庵乐府补遗》中收录了杨慎创作的套数四套、重头120首、小令26首和散套小令数十首。其的杂剧《洞天玄记》一卷今天仍可见到。
    ④杨慎曾做《清江引》:“人间荣华无主管,树倒胡孙散。天吴紫凤衣,黄独青精饭。先生一身都是懒。”张含和:“老来翻教儿辈管,世味抟砂散。空思张翰莼,顿减廉颇饭。狂歌兴来犹未懒”。
    ①(明)杨慎:《词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86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587页。
    ④蒋伯潜:《文体论纂要》,正中书局,1946年,第11页。
    ①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34页。
    ②(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③梓潼、谢无量:《骈文指南》,中华书局,1940年,第10页。
    ④梓潼、谢无量:《骈文指南》,第10-11页。
    ①孙德谦:《六朝丽指》,1923年,四益宦自刊《孙隘堪所著书》本。
    ②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台湾)中华书局,1970年。
    ③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第106页。
    ④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文之有骈俪,因于自然,不以一时一人之言而遂废。然奇偶之用,变化无方,文质之宜,所施各别。或鉴于对偶之末流,遂谓骈文为下格。或惩于俗流之态肆,遂谓非骈体不得名文;斯皆拘滞于一隅,非闲通之论也。惟彦和此篇所言,最合中道。一曰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明对偶之文依于天理,非由人力矫揉而成也。次日岂营丽辞,率然对尔。明上古简质,文不饰雕,而出语必双,非由刻意也。三曰句字或殊,偶意一也。明对偶之文,但取配俪,不必比其句度,使语律齐同也。四曰奇偶适变,不劳经营。明用奇用偶,初无成律,应偶者不得不偶,犹应奇者不得不奇也。终曰迭用奇偶,节以杂佩。明缀文之士,龄用奇用偶,勿师成心,或舍偶用奇,或专崇俪对,皆非为文之正轨也”。
    ⑤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第106页。
    ①(明)章世纯:《骈文与散文》。
    ②(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二○。
    ①(明)吴应箕:《与刘舆父论古文诗赋书》。
    ②贾文昭:《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77页。
    ②吴文治:《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韩愈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838页。
    ①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9页。
    ②吴讷、徐师曾《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8页。
    ①(战国)吕不韦著:《吕氏春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9-80页。
    ②《礼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③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50-451页。
    ①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7页。
    ①(宋)欧阳修:《唐薛谡书》。
    ②郭预衡:《文心雕龙评论作家的几个特点》,见《古代文学探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①《丹崖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49-2550页。
    ②参见张健:《明清文学批评》,台北国家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①《送天渊禅师浚公还四明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503-504页。
    ②《丹崖集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2549-2550页。
    ③张纯一:《老子通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9页。
    ④《送天渊禅师浚公还四明序》,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第503-504页。
    ①《明代哲学情性论的嬗变与主情论文学思潮》,蔡锺翔《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三期。
    ②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①范志新:《谈艺录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②吴文治:《明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558页。
    ③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湾:成立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第756页。
    ①(明)金圣叹:《第六才子书》。
    ②(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
    ③同上。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7年,438页。
    ②顾颉刚:《四部正讹》,1929年,第3页。
    ①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湾:成立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第559页。
    ②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36页。
    ③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第539页。
    ①参见谭帆:《论小说评点研究的三种视角》,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7-58页。
    ②张晓丽:《论刘勰与金圣叹“文心”的差异性》,《名作欣赏》,2011年,第二十期。
    ③参见谭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本价值》,《学术月刊》,1996年,第十二期。
    ④曹方人、周锡山:《金圣叹全集》(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⑤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三),第10页。
    ①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三),第9页。
    ②左健:《金圣叹文学鉴赏主体论》,《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
    ③《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曾枣庄、马德福校《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22页。
    ④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一),第24页。
    ①范美霞:《“六观”与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二期。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45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6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6页
    ④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7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4页。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538页。
    ③李四龙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④李四龙译:《佛教征服中国》,第2页。
    ①《京师建初寺释僧祐》,(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440页。
    ②同上。
    ③转引自牟世金:《刘勰年谱汇考》,巴蜀书社,1988年,第31页。
    ④转引《现代佛学》,现代佛学社,1957年,第23页。
    ⑤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9页。
    ①释僧祐撰,苏晋仁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第2页。
    ②梁启超:《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参见《佛学研究十八篇》,中华书局,1989年,第303页。
    ③《高僧传》,梁代僧人慧皎(497—554)撰。慧皎,上虞人(今属浙江),居会稽嘉祥寺。全书13卷,记了257人事迹,将所载僧人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和“唱导”等十类。卷末附王曼颖致慧皎书。此书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及佛经翻译、文人与佛教僧侣交往事迹。
    ④僧祐著有《出三藏记集》十五卷、《萨婆多部相承传》、《十诵义记》、《释迦谱》五卷、《世界记》五卷、《法苑集》十卷、《弘明集》十四卷、《法集杂记传铭》十卷。存世的有《释迦谱》、《弘明集》《出三藏集记》。
    ⑤(梁)释僧祐:《释僧祐法集总目录序第三》,见《出三藏记集》,第457页。
    ①道宣:《续高僧传》,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赠本,第462页。
    ②《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见《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齐鲁出版社,1984年。
    ③参见潘重规《刘勰文艺思想以佛学为根柢辨》。
    ④《僧柔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
    ⑤(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9页。。
    ①普慧:《论佛教与古代汉文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年,第十期。
    ②陈建郎:《文心雕龙佛论辞源研究》,台湾佛光大学硕士论文。
    ①陈建郎:《文心雕龙佛论辞源研究》,台湾佛光大学硕士论文。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9-730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45页。
    ①徐祯卿《谈艺录》,参见钱钢、周锋、张寅彭编著:《中国诗学》(第三卷),1999年,第369页。
    ①《胡汉译经音义同异记》,释僧祐撰,苏晋仁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第15页。
    ②(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八,中华书局,1972年。
    ③(苏)卡冈:《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见《世界艺术与美学》(六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73页。
    ②(日)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2).,台北,第310页。
    ③(明)谢肇浏:《五杂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④(明)张岱:《陶庵梦忆》。
    ⑤(明)都穆:《南壕诗话》,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齐鲁书社,2006年,第509页。
    ①陈广宏:《晚明福建地区的城市诗人》,《中西学术》(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0-155页。
    ②薛冈:《天爵堂文集笔余》卷一,《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8页。
    ③王瑶:《政治社会情况与文士地位》。
    ④(明)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96页。
    ①《白牛生传》,《宋濂全集》,罗月霞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②(明)邓士龙辑,《国朝典故》,卷四六。
    ③(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23页。
    ④进士原意为贡举人才,始见《礼记王制》,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作为科举科目之一,唐代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及第者皆称进士。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录取者皆称为进士。
    ⑤(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一八。
    ①(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9页。
    ②参见陈文新、郭皓政:《明代状元别集文体分布情形考论》。
    ③《太祖实录》卷二二。
    ④(清)张廷玉:《明史》,第1675页。
    ⑤(明)魏校:《庄渠遗书》卷九。
    ⑥钱国旗:《历代文化政策及其得失》,《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十二期。
    ①《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二。
    ②(明)王世贞:《凤洲杂编》卷四,艺文印书馆,1966年。
    ③(明)张居正:《张太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96页。
    ④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53页。
    ①(清)戴名世:《戴名世集》,王树民编校,中华书局,1986年,第109页。
    ②(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
    ③上述对“道”的理解参见汪耀楠的《文心雕龙原道辩解》。
    ④叶庆炳,邵红编辑:《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湾成立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第191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5页。
    ②(清)魏际瑞:《魏伯子文集》卷二,见《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四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③(明)杨慎:《举业之陋》。
    ④(明)王祖嫡:《师竹堂集》卷二二,《明郡学生陈惟功墓志铭》,明天启刻本。
    ⑤(明)李诩:《戒庵漫笔》,中华书局,1982年,第334页。
    ⑥(明)徐元懋:《古今印史》,明刻本。
    ①(明)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第70页。
    ②(明)昊乔:《答万季野诗间》。
    ③(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④(明)王锜:《谷山笔麈》卷八,中华书局,1984年。
    ①《明会典》卷七七。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5年,第453页。
    ①(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24-759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0页.
    ②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①吴十洲:《礼器的古典哲学话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六期。
    ②梅珍生:《论礼器的文化意义与哲学意义》,《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期。
    ③同上
    ①王文戈:《文学作品中梦的真实性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三期。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8页。
    ③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31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6页。
    ②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第727页。
    ①盖建民、卢笑迎:《梦文化的多维之思—“梦与中西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9年,第五期。
    ②(美)查尔斯·莱格夫特:《梦的真谛》,斯榕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③冯禹:《论天人感应思想的四个类型》,《孔子研究》,1989年,第一期。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②刘文英:《关于孔子梦见周公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04年,第四期。
    ①查月贞:《元代“涉梦戏”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07年。
    ②王美花:《中国古代戏曲中梦意象的文化解读》,山西大学研究生论文,2008年。
    ①钱国旗:《历代文化政策及其得失》,《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四期。
    ①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②(明)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年,第255页。
    ③(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7336页。
    ①(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38页。
    ②《姚江孙月峰先生全集》卷九,明刻本
    ③《小草斋文集》卷十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④(宋)朱熹在《答巩仲至》。
    ①陈斌:《明代中古诗歌接受与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129页。
    ①成复旺、蔡锺翔、黄保真著:《中国文学理论史》(三),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①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①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史》,第89页。
    ②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③同上。
    ④黄霖:《文心雕龙汇评》,第34页。
    ①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史》,第89页。
    ①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8页。
    1. 《文心雕龙的传播和影响》,汪春泓,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2. 《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文心雕龙研究史》,张文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5. 《文心雕龙译注》,牟世金陆侃如,齐鲁书社,1981年版。
    6. 《文心雕龙义证》,詹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 《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齐鲁书社,2009年版。
    8. 《文心雕龙注译》,郭晋稀, 甘肃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9. 《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 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 《文心雕龙创作论》,王元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1. 《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王志彬,内蒙古教育出社,1997年版。
    12. 《文心雕龙学综览》,杨明照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13. 《文心雕龙资料汇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14. 《文心雕龙汇评》,黄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5. 《文心雕龙学分类索引》,戚良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6. 《文心雕龙校注拾遗》,杨明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7. 《文心雕龙学分类索引》, 戚良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8. 《台湾近五十<文心雕龙>学研究》,刘渼,台北万卷楼,2001年版。
    19. 《文心雕龙探原》, 邱世友, 岳麓出版社,2007年版。
    20. 《文心雕龙研究》, (日)户田浩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 《<文心雕龙>论文集》(日)兴膳宏,齐鲁书社,1984年版。
    22.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 《文心雕龙研究》,牟世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 《文心雕龙论丛》, 蒋祖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5. 《文心雕龙美学》,缪俊杰,文化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6. 《刘勰论写作之道》,钟子翱,长征出版社,1984年版。
    27. 《文心雕龙论析》,李中成, (台湾)大圣书局,民国61年。
    28.《文心雕龙术语探析》,陈兆秀,(台湾)文史哲出版社,民国75年。
    29.《纪晓岚评文心雕龙》,(清)纪晓岚,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
    30.《文心雕龙研究》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文心雕龙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文心服龙研究》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文心服龙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梁书》(唐)姚思廉,中华书局,2006年版。
    2.《北齐书》,(唐)李百药,中华书局,1972年版。
    3.《南史》, (唐)李延寿,中华书局,2007年版。
    4.《三国志》, (晋)陈寿撰, (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5.《周书》, (唐》令狐德菜等,中华书局,1971年版。
    6.《唐大诏令集》, (宋)宋敏求,洪丕摸校,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 《史通全译》, (唐)刘知几,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 《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中华书局,1975年版。
    9. 《隋书》, (唐)魏征等,中华书局,1973年版。
    10.《明史》, (清)张廷玉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列朝诗集小传》, (清)钱谦益,上海古典文学出社,1957年版。
    2.《历代诗话续编》, (清)丁福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武题辞注》,张溥,中华书局,2007年版。
    4.《清诗话续编》,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明儒学案》,(清)黄宗羲出社: 中华书局,2008年版。
    7.《法言注》, (汉)扬雄,中华书局,1992年版。
    8.《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中华书局,1983年版。
    9. 《文镜秘府论》, (日)遍照金刚,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10.《出三藏记集》, (梁)释僧祐撰,中华书局,1995年版。
    11.《高僧传》, (梁)释慧皎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12.《文章辩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吴讷、徐师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3.《沧浪诗话校释》, (宋)严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4.《诗蔽》, (明)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5.《文选》, (梁)萧统,中华书局,1977年版。
    16.《列朝诗集小传》, (清)钱谦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7.《曲律》, (明)王骥德,中国戏曲论著集成本。
    18.《升庵诗话笺注》, (明)杨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9.《宋诗话全编》,吴文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0.《四库全书总目》, (清)永瑢,中华书局,1965年版。
    1. 《中国文学理论史》,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2.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 《中国诗学史·明代卷》,朱易安著,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4.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敏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郑训佐,国际文化出公司出版社,2001年版。
    7.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8.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中华书局,1962年版。
    9. 《中国文学批评史》,陈钟凡,中华书局,1927年版。
    10.《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刚纪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中国评点文学史》,孙琴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社,1999年版。
    14.《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等著,北京出社,2001年版。
    15.《明代文学》钱基博,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6.《明代文学史》,宋佩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7.《明代文学批评研究》,简锦松,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18.《明代诗文研究史》,陈正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9.《明代文学批评史》,袁震宇、刘明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德)姚斯、(美)霍拉姆著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接受美学》,朱立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接受》,樊宝英、辛刚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7
    4. 《中国古代接受诗学》,邓新华,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5. 《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邬国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 《东西方比较诗学——悖立与整合》,杨乃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7. 《天人之际——中国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张世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 《中国私家藏书史》,范凤书,大象出社,2001年版。
    9. 《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袁咏秋、曾季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明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叶庆炳,邵红编辑, (台湾)成立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
    11.《中国刻综录》,杨绳信,陕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文选成书研究》,王立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文选学》,骆鸿凯,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装饰之道》,李砚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郭英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六朝文体批评研究》,贾奋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对话诗学——文学阅读与阐释的新视野》,邵子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接受美学译文集》,刘小枫,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尚学锋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3.《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辞典》,赵则诚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4年版。
    24.《中国古代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经学通论》, (清)皮锡瑞, 中华书局,2011年版。
    26.《经学历史》, (清)皮锡瑞,中华书局,2004年版。
    27.《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28.《历代笑话集》,王利器辑,上海古籍出社,1981年版。
    29.《中华谜书集成》高伯瑜等,人民日报出社,1991年版。
    30.《文体论纂要》,蒋伯潜,正中书局,1946年版。
    31.《佛教与中国文化》,孙昌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中国目录学史》姚明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3.《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4.《人文科学导论》, (德)狄尔泰,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5.《史传通说》,汪荣祖,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王渔阳与康熙诗坛》,蒋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明代诗学》,陈文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童庆炳,云南人民出版,1999年版。
    39.《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陶东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科举学导论》,刘海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古代公文研究》,丁晓昌、冒志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2.《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3.《梦与中国文化》,刘文英、曹玉田,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4.《中国梦文化》,傅正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5.《中国梦文学史》,傅正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46.《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7.《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8.《杨慎评传》,丰家骅,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廖可斌,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50.《明代心学与诗学》,左东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51.《明代诗学的逻辑演进和主要理论问题》,陈文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明代前中期诗学辨体理论研究》,邓跃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3.《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贞与十六世纪文学》,孙学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4.《胡应麟诗学研究》,王明辉,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55.《杨慎诗学研究》,雷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晚明诗歌研究》,李圣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58.《唐诗学史稿》,陈伯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明代唐诗接受史》,查清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0.《明代唐诗学》,孙春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1.《明代复古派唐诗论运动》,陈国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明代思想史》,容肇祖,上海书店,1990年版。
    63.《晚明思想史论》,稽文甫,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4.《晚明思潮》,龚鹏程,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5.《晚明文学思潮》,吴承学、李光摩,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67.《明诗纪事》,陈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68.《全明诗话》,周维德,齐鲁书社,2005年版。
    69.《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学述略》,穆克宏,中华书局,199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