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能力的道德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承认康德伦理学普遍道德义务法则的前提下,在实践哲学意义上,提出和证成“道德能力”这一概念,并通过道德实践中的道德能力分析,重新理解道德,揭示道德是具有现实性的优美灵魂,是人通过道德活动所达到的不偏不倚的“中庸”境界。
     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一般与具体两个角度回答:什么是道德能力的一般规定?主体道德能力如何在具体道德活动中通过行为的“恰当”而成为具体现实的?
     本文上篇从道德与道德能力的关系切入,提出道德能力这一概念,并对已有的道德理解进行批判。本文直接面对康德关于“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对道德能力的基础进行形而上的追问,阐明道德能力的先验性与后验性,以及意志对于道德能力的奠基。在此基础之上,对道德能力进一步作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道德能力是“成人”、“做人”能力这一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狭义道德能力则是“如何履行义务”、“如何做”的具体行动能力这一实践论意义上的理解,它以普遍义务法则的存在为前提,聚焦于自由意志主体如何践行道德法则的能力。
     本文下篇从道德活动中的必然与偶然切入,通过分析主体道德活动中的场景、运气等,阐明主体的道德能力在具体道德活动中的作用。自由意志活动具有偶然性,自由意志的目的性行为要求行为主体不但要对自身能力有合理的认知和判断,要有从善良动机出发对诸原因引起的行为的风险性有责任担当的精神,而且要求主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达到“应做”与“能做”的现实统一。行为主体能够以“恰当”的道德实践方式走向道德崇高。
     道德能力标识着道德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普遍走向特殊、从形式走向实质。自由意志主体通过自身的道德活动,将自然与自由、偶然与必然、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道德不只是人的主观精神,更是人的道德实践能力,它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否定、提升。
Taking the universal moral law existence of Kantian ethics,this text proposes and proves the concept of "moral competence" in the sense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ral competence in moral practice, it giv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oral, which shows that moral is the beautiful soul with reality and the state of "mean" in human action.
     There are two sections in this text, the one section answers "what is the essence of moral competence" in general (angel), the other answers "how a subject's moral competence comes ture by an'moderate'act "in specific.
     In section one,the text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moral competence, criticiz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al, which from the rea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al and moral competence. Meanwhile confronting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possibility about freedom" in Kant directly, the text questions closely the base of moral competence in metaphysics, clarifies a priori and a posteriori of moral competence, and how a will lay a foundation to the moral competence. Fourthermore, the text disciminates the concept of "moral competence" from a Narrow Definition and a Broad One. In meaning, the broad concept of moral competence is "to grow up" in a sense of ontology; The narrow concept of moral competence means the specific competence of "how to fulfill the moral reponsibility" in a sense of practice, and it focus on how to fulfill the moral law by the subject of free will(taking the universal moral law existence as the premise).
     In section two,taking the necessity and contingency, the text clarifies the effect of moral competence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background,luck and so on in the specific moral action. There is congtigency in action.The purpose of free will require the actor not only cognize and judge its own competence rationaly, but also have the good motives and the spirit of taking on responsibility which causes the risk action. And the actor must choose a "moderate" action and achieve the real unification of "should do" and "can do". The actor can move towards to a saint, in the "moderate" practical way.
     Moral competence identifies that the change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the change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the change from form to substance in moral. Precisely through the moral action,subject make the nature and freedom, the contigency and necessity,th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unified.Moral is not just subjective spirit, still more practical competence,which denies,promotes unceasingly in the moral practice.
引文
①参见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M]. Fontana Press 1985:6.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页。
    ③[英]摩尔:《伦理学原理》,长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廖申白:《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②参见程炼:《伦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③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①转引自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②[德]参见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页。
    ③[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7-298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③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58页。
    ④f英]参见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熊敏译,陈虎平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⑤[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1页。
    ⑥[英]哈奇森:《道德哲学体系》(上),江畅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⑦[美]拉福莱特主编:《伦理学理论》,龚群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①参见Alexander Miller.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Metaethics[M].UK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3:258.
    ② James Jakob Liszka.Moral competence: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thics(2th ed).New jersey:Prentice Holl,2002.preface xii
    ③ Smith, M.B.E.Does Humanity Share a Common Moral Faculty?. [J] Moral Philosophy,2010,7(1).
    ④ David C.Thomasma+ David N.Weisstub(eds.).The Variables of Moral Capacity[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79.
    ⑤ David C.Thomasma+ David N.Weisstub(eds.).The Variables of Moral Capacity[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235.
    ①Michael Slote.Moral Sentimentalis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2010:78.
    ②[美]参见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陈虎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8页。
    ③John K. Roth.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thics[M].U.C:Rouledge. press,1995:790.
    ④[英]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4-155页。
    ⑤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⑥彭希林、冯惠先:《青年道德心理学研究》,长沙:国防防科技人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①姜玮、李陈峰:“道德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陆士桢教授谈高校德育工作”,《光明日报》2005年4月6日,第5版。
    ②蔡志良、蔡应妹:《道德能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③万时乐:《个体道德能力的消解与反消解——以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为旨归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第51页。
    ④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⑤任重远:《道德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9年,第40页。
    ①陆晓禾:“论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能力”,《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第27页。
    ②曹刚:“论道德能力”,《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第58-61页。
    ③参见蔡志良、蔡应妹:《道德能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100页。
    ④钱广荣:“道德能力刍议”,《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5期,第90页。
    ⑤蔡志良、蔡应妹:《道德能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127页。
    ⑥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钱广荣:“道德能力刍议”,《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5期,第91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②[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③[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①[德]参见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7页。
    ①[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Ⅱ),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92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119页。
    ①[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2页。
    ①冯契:《冯契文集·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卷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页。
    ②参见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0页。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0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2页。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1页。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7页。
    ②《老子》二十五章。
    ③《论语·述而篇》。
    ④《四书集注·论语注》。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②[苏]捷普洛夫:《心理学》,赵璧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10页。
    ③程继隆主编:《社会学大辞典》,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④[古希腊]参见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⑤宋希仁:“‘道德’概念的历史回顾——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随想”,《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2页。
    ①参见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德]参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②[美]转引自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③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328页。
    ①[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1页。
    ②[英]参见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熊敏译,陈虎平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8页。
    ③[英]参见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9页。
    ①[美]参见雷伯:《心理学词典》,李伯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②Simon Blackbur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4,.6.
    ③[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7页。
    ④夏基松、张继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辞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5页。
    ⑤[美]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⑥参见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9-370页。
    ⑦[德]参见康德:《康德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230页。
    ①[英]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熊敏译,陈虎平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193页。
    ② T.H.Green. Prolegomena to Ethics[M].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0:193.
    ③参见T.H.Green. Prolegomena to Ethics[M].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0:189.
    ④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英文影印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61.
    ⑤ James Jakob Liszka.Moral competence: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thics(2th ed).New jersey:Prentice Holl.2002:15.
    ①关于此问题,本人请教过英属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Paul教授。Paul认为moral faculty的用法更为古典,例”faculties of the soul"表述灵魂的一种能力。西季威克对moral faculty的使用与罗尔斯对moral capacity使用,paul认为则是传统与现代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
    ②关于moral capacity的理解,本文得益于廖申白老师的点拨。廖老师认为:moral capacity强调人在道德上发展可以达到的潜质,而moral faculty则更为古典,在一定意义上指英国经验主义强调的道德感。相比较而言,faculty强调自然给我们的配备,侧重道德与自然的内在关系;capacity偏向人能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一种能力。
    ③“中道”在本文与“中庸”并无实质区别虽然,在目前《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中译本中,mesoteti被翻译为“中庸”或“中道”。且有学者认为,“中庸”更能表现出“中”的“命中”、“切中”之意。本文认为,强调德性的适度与行动的恰当两个方面,中道与中庸可以作为同等意义的概念使用。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9页。
    ②[英]斯塔斯:《批评的希腊哲学史》,庆彭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58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9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②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④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9页。
    ⑤[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1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0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4页。
    ③[美]罗克摩尔:《黑格尔:之前和之后》,柯小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④参见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M]. The pres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copy2000:366.
    ①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②[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9页。
    ②[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9-150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④参见赵猛:“‘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世界哲学》2007年第6期,第17-18页。
    ⑤[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10页。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35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7页。
    ③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5页。
    ④[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注释2)。
    ①[德]参见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0页。
    ②转引自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美德可教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③叶秀山:《永恒的活火——古希腊哲学新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9-190页。同时,在《大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在开篇就对苏格拉底关于德性的理解进行了批判,指出了理性意义上的道德摒弃了灵魂的非理性(或者说非逻辑、感性的)部分的欲望和习惯(参见1182a15-25《大伦理学》以及《哲学史讲演录(卷2)》第68页)。
    ⑤[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69页。
    ①按照陈嘉明《信念与知识》一文的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将信念(相信)视为以表象为特征的心灵状态。从其与知识的关系看,宗教信仰意义上的信念不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无真假可言;科学认识的意义上看,错误的信念不是知识。同时,知识是信念的一种形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本文是对将“道德理解为信念”问题的讨论,而不是对“信念”做“知识论”上的探讨。但是,在道德上,相信意义上的信念也同样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而这种正确与错误恰是通过行为而显现的。
    ②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页。
    ③[古罗马]参见奥古斯丁:《恩典与自由》,奥古斯丁著作翻译小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④转引自关启文:“现代道德的巴别塔——世俗主义能为道德提供基础吗?”,《宗教与道德之关系》,罗秉祥、万俊人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⑤邓安庆:“伦理神学与现代道德信念的确证”,《文史哲》,2007年第6期,第150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3页。
    ②[英]参见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2-117页。
    ③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13页。
    ④Kemp Smith,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p.338转引自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27页。
    ①[美]参见克拉克:《重返理性》,唐安译,戴永富、邢滔滔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②《朱子语类二》第三十七卷。
    ③[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7页。
    ⑤[古希腊]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6-187页。
    ⑥[英]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①参见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M]. Beck L.W. translated. Reprinted from the English edition b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1993:116.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1页。
    ③[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6页。
    ①[美]参见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页。
    ②转引自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③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④[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页。
    ⑤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9页。
    ①[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7页。
    ③[德]参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3页。
    ④[德]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关子尹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⑤[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⑥按照苗力田先生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中的观点,“在伦理学上,责任和义务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都是一个人必须去做的事情。”(第7页)在实践必然性的意义上,此处对义务与责任不做根本区分。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译者代序),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②[法]于连:《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④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19.
    ④[德]康德:《康德全集》(卷6),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页。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③法则,法则对任何人都具有客观、普遍的有效性,它与准则不同。按照康德自己的解释,准则是行为的主观原则,它经常与主观的无知、爱好相符合(参见《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68页,注释7)。其只有与法则相符合,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道德律。
    ④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68页。
    ②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6页。
    ③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④参见梁瑞明编著:《道德体验与道德哲学: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实践理性批判>导读》香港:志莲净苑,2009年版,第200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0页。
    ②转引自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00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美]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②关于先天、先验的区分,在康德哲学中比较明显。按照邓晓芒先生的理解,“先天的”与“后天的”相对,其较“先验”的外延更大。先天的包括先验的、超验的,还包括一切先于经验的知识。而先验知识则不但要先于经验,讨论经验知识的可能性,在经验范围内运用。(参见邓晓芒《康德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本文对先天与先验的使用不做严格区分,在一定的意义上本文的先天也有先验的含义,但不是康德意义上先验立法要求的先验。
    ①倪梁康:《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②[英]里德利:《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陈虎平、严成芬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290页。
    ③[英]里德利:《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陈虎平、严成芬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④[法]参见于连:《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美]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8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②[英]参见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高乐田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③[丹]哈孔森:《自然法与道德哲学:从格劳秀斯到苏格兰启蒙运动》,马庆、刘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④[英]休谟:《人性论》(下),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9页。
    ①[英]里德:《论人的理智能力》,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0页。知性在此处即是理智(intellect),其重在沉思的理论理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阿伦特的理解,康德所区分的两种心理能力是“理性”和“理智”(“知性”是对“理智”的误译),理智试图把握呈现给感官的东西,而理性试图理解其意义。(具体内容参见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导论及第59-71页)
    ②[美]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①[美]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②[美]转引自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③[德]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⑤[美]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6-117页。
    ④[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7页。
    ⑤萧煜焘:《精神世界掠影——纪念<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②转引自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3页。
    ②[德]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0-444页。
    ③[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7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56页。
    ⑤[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0页。
    ①[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③[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08页。
    ①[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卷6),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②[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卷6),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③[美]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④例,中新网2010年12月9日电综合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圣盖博市日前发生一起华裔合力制服当街行抢西裔歹徒事件,民众拍手称快,但事后却爆出被抢华人及当时见义勇为民众也被警方逮捕入狱的事件。四名见义勇为的华裔被控,是因抓住抢匪后过度使用武力。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中国传统美德,在美国法律体系下可能惹祸上身。警方表示,关键在于制服歹徒的武力程度,避免“私人执法”,对抢匪穷追猛打,不但可能危及自己生命,还可能惹上官司。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0页。
    ②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区分了自制与节制,并认为节制是一种德性,而自制只是一种中间品质。“自制的人有坏的欲望,节制的人则没有。”(第215页)而本文则将意志力的自制品格列为人的美德,在欲望、利益等的诱惑面前,能够自制是一种道德能力,而完全不被外物所引诱的意志,有将意志理性化、理想化的倾向。
    ①[美]莱肯:《造就道德——伦理学理论的实用主义重构》,陶秀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①参见David C.Thomasma+ David N.Weisstub(eds.).The Variables of Moral Capacity.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11.
    ②本文的认知与认识不作区分,在同等意义上使用。不存在道德认识包含道德认知的看法,且英文里knowing和cognitive均有认知、认识的含义。
    ①[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①朱德生等:《西方认识论史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6页。
    ②转引自吴天岳:《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北京:北京大学,2010年版,第136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2-63页。
    ①参见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4页。
    ③[德]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1页。
    ②邓晓芒:“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第68页。
    ③[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18页。
    ①曾钊新:《道德认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128页。按照该书的观点,道德判断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中间桥梁,我们可以从认识论、逻辑学、心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理解;道德判断以评价、规约和命令三种方式规范和引导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②[德]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4页。
    ③杨国荣:“判断力简论”,《哲学动态》,2010年第4期,第30页。
    ④[德]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邓安庆:“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和伦理学”,《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二卷),孙周兴、陈家琪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②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7页。
    ③[美]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④此处的延长是指道德想象力能够从既有的道德情境出发想象和预见还未发生的道德情境,使得主体把握还没有具体显现的机遇,为创造新的价值关系与设定新的人生理想留下更为宽阔的可能空间。
    ⑤[美]转引自费什米尔:《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页。
    ①转引自Raymond Boudon. The Moral Sense[J].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997(12):7.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苗力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6页。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Ⅰ),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4-37页。
    ①[英]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高乐田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②[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2页。
    ③[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4页。
    ④[德]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①[德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7页。
    ②[美]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杨韶刚、万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该书的作者还阐明,心理学上另外一种界定移情的方式,将其理解为“对另一个人的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内在状态是指他的思想、感受、知觉和意图。”(第34页)
    ③[美]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杨韶刚、万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①参见倪梁康:《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0-91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9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卷),于自力等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①何怀宏:《良心与正义的探求》,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②[法]吉尔松:《中世纪哲学精神》,沈清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③[德]康德:《康德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191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0页。
    ⑤[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9页。
    ①本论文对道德能力“行”上的理解有时用“行为”,有时用“行动”表达。也可以说,这两个词的使用在本文并未做实质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国外与国内学者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有作区分的例证。比如,科尔斯戈德在《规范性的来源》中对行动(action)与行为(act)作了区分。她认为,“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对‘行动’与‘行为’做了区分。行动,我指的是被康德的准则观念很好地抓住了的那个东西——就是追求某个目的的行为……根据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看法,行动是一个完整的事情——为了某个目的的行为——也就是选择的对象。”(参见第304页)国内的学者,比如,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从目的论的角度将“行动”与“行为”区分开。他认为,“一个活动,如果它表现为以可能的方式去达到某种结果,那么它是一个行动;如果表现为以被允许的方式去行动,则是一个行为。可以说,一个行为就是附加了规范意义的行动。”(第109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卷),于自力等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③王庆节:“道德感动与伦理意识的起点”,《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第103页。
    ①自由意志主体被道德情感所打动的这种道德感动能力,是人所共用的。只是感动者的偏好与能力有差异,对于理智能力健全的人不被任何人、事所打动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道德感动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不但为道德的存在提供了证明,而且也对情感与理性的鸿沟进行了弥合。因为“感动”或者说“被打动”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偏好问题,它蕴含了自由意志的判断能力。
    ②[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③[美]蒂落、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程立显等译,周辅成审阅,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45页。
    ①参见Robert A. Wilson. Frank C. Keil主编The MIT 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M]. London: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9:888-889.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7页。
    ②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0页。
    ③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④[美]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①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2页。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包含“技术”与“艺术”双重含义。同时,技艺与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是相区别而存在的,尽管技艺中蕴含了人类理智的品质。这一思想,后经马克思关于实践与生产劳动的思想、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阿伦特对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划分等有所发展。关于“技艺”的思想已经显现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历史性变化。
    ①廖申白:“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第36页。
    ②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1页。
    ③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页。
    ①[美]参见杜威:《哲学的改造》,胡适、唐壁黄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①[美]莱肯:《造就道德——伦理学理论的实用主义重构》,陶秀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②[古希腊]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导读本],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注释。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页。
    ①[英]参见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1页。
    ②[印]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森是通过效用、福利以及罗尔斯的基本善提出了“可行能力”,是一个集合概念。他所关注的是“个人福利(well-being)的所为(doings)与所是(being)"。
    ③[美]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陈虎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页。
    ①[美]参见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①[英]参见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①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32页。
    ②[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页。
    ①金岳霖:《论道》,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②[德]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现象的哲学研究》,邓安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9页。
    ①[美]转引自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页。
    ②[法]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略论现代生物学的自然哲学》,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85页。
    ③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1页。
    ①[美]参见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6-47页。
    ②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页。
    ①张志扬:《偶在论——现代哲学之一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2页。
    ②[英]参见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侯东民译,陈维正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John Locke,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Ⅱ.27.9转引自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51页。
    ②[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①俞吾金:“人在天中.天由人成——对‘天人关系’含义及其流变的新反思”,《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第50页。
    ②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页。
    ③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77页,转引自贡华南:“回归自然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回答”,《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43页。
    ①李培超:“论道德冲突”,《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3期,第35页。
    ②[美]参见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140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8页。
    ②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64页。
    ③参见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370页。
    ④[英]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徐向东、陆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英]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参见Daniel Statman. "Introduction," in Moral Luck,ed. Daniel Statman,p.12-13.
    ②“运气均等”源于当代西方“平等”思想中具有影响的理论思潮——运气均等主义(Luck Egalitianism),从根本上讲,其涉及的是如何对“平等”这一价值予以更好、更合理的解释。国内有学者指出,“均等”侧重定量,而“平等”侧重定性,此处并不做严格区分。本文对这一概念的使用重在说明,不平等、不均等的运气面前,能否通过社会的调节使道德能力达到均等?
    ①[美]参见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0-331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③[美]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页。
    ④转引自葛四友编:《运气均等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页。
    ①[英]参见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美]内格尔:《人的问题》,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③[美]内格尔:《人的问题》,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Paul Tillich:The Protestant Era.Charles Scribner's Sons.1948.p.4转引自王珉:《爱的存在与勇气——保罗·蒂里希》,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②唐文明:“论道德运气”,《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8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页。
    ①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①[美]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 秋同、袁嘉新译, 王宏昌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②参见高兆明:“应当重视‘道德风险’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10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页。
    ②[美]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9页。
    ③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29页。
    ①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俞世伟、白燕:《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性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16页。
    ③余虹:“有限德行与无限德行”,《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第55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8页。
    ②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8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1页。
    ①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4页。
    ②[英]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①[英]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美]费舍、拉维扎:《责任与控制:一种道德责任理论》,杨韶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③[美]参见弗莱彻:《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104页。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美]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下册),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75-776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6页。
    ①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③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①[德]参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4页。
    ②[美]转引自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②[美]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林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③[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6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6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2页。
    ①[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②参见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390页。
    ③[英]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版,第18页。
    ①参见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17页。
    ②[印]参见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③[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9页。
    ④[美]亚当斯:“动机功利主义”,姚大志、姚得峰译,《世界哲学》,2011年第1期,第88页。
    ⑤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①此处涉及的“终极性”,不是指道德信仰意义上的终极价值,而是在抽象意义上的个体人生的总体目的,其具有“最终性”的含义。对于个体而言,这一总体目的也会有个体生活维度和社会公共生活维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此处不做展开论证。
    ②[美]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③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5页。
    ④[美]参见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4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1页。
    ②《荀子·王霸》
    ③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页。
    ① Martin Benjamin.Splitting the Difference:Compromise and Intergrity in Ethics and Politics.Lawrence: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1990.p4.转引自赵曙辉、赵庆杰:“论道德妥协”,《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2期,第146页。
    ②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页。
    ①[美]杜威:《评价理论》,冯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②[德]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①[美]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49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③[德]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59页。
    ④[德]参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1页。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86页。
    ②[德]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①参见何怀宏:《良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②这种崇高感类似于伍德拉夫所言的“尊崇”的美德,“是一种健全发展的情感体验能力,在适当的时候产生敬畏、尊重和羞愧之类的情感。”(《尊崇——一种被遗忘的美德》第8页)
    ①[德]参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②曾钊新:《道德认知》,李建华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③[英]参见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版,第17页。
    ④“本能”在此处类似于黑格尔所言的“第二天性”,强调在特殊境遇中的牺牲不是一种狭义利益与个人名利的斤斤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44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6-277页。
    ①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②[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1页。
    ③[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4页。
    ④[美]弗莱彻:《境遇伦理学》,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优台谟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优台谟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3页。
    ②[古希腊]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6页。
    ③[德]施佩罗:《道德的基本概念》,沈国琴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页。
    ④[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9页。
    ①[古希腊]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5-66页。
    ②[英]安斯康姆:《意向》,张留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71页。需要指出的是,在安斯康姆的观点中,希求不同于希望和愿望,因为希望和愿望都可以不做或不付诸实践而造成退化。所以,纳斯鲍姆说“我们所感兴趣的希求,既不是愿望,也不是希望,也不是渴求感,而且不能认为它存在于一个不做任何事去获致他所希求之物的人身上。”(《意向》第71页)但与安斯康姆不同,本文则将付诸实践的希望理解为希求;在实践的意义上,希求是希望的存在样式,两个概念只是层次不同,但并不矛盾。
    ③[英]安斯康姆:《意向》,张留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①[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61页。
    ①[德]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4页,译者注释。
    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③[德]参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9页。
    ①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82页。
    ①[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88页。
    ②[美]转引自莱肯:《造就道德——伦理学理论的实用主义重构》,陶秀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2010年版,第77页。
    ①[英]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美]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1.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Fontana Press 1985
    2.David C.Thomasma+ David N.Weisstub(eds.). The Variables of Moral Capacit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3.James Jakob Liszka.Moral competence: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thics(2th ed). New jersey:Prentice Holl,2002
    4.John K. Roth.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thics.V.C:Rouledge.press,1995
    5.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英文影印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John Rawls.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The pres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copy2000
    7.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Beck L.W. translated. Reprinted from the English edition b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1993
    8.McDowell.John."Value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Morality and Objectivity.ed. Ted Honderich.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5
    9.Michael Slote.Moral Sentimentali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2010
    10.Robert A. Wilson, Frank C. Keil 主编. The MIT 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London: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9
    11.Simon Blackbur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
    12.Smith, M.B.E.Does Humanity Share a Common Moral Faculty?. Moral Philosophy, 2010(7)
    13.T.H.Green. Prolegomena to Ethics.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0
    1.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M].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奥古斯丁.恩典与自由[M].奥古斯丁著作翻译小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4.安斯康姆.意向(第2版)[M].张留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柏拉图全集(第1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M].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M].黄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10.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2.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杜威.哲学的改造[M].胡适、唐壁黄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5.杜威.评价理论[M].冯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6.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弗莱彻.境遇伦理学[M].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8.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61
    19.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0.哈孔森.自然法与道德哲学:从格劳秀斯到苏格兰启蒙运动[M].马庆、刘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1.哈奇森.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M].高乐田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2.哈奇森.道德哲学体系(上)[M].江畅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3.黑尔.道德语言[M].万俊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5.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卷二、四)[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8.黑格尔.精神哲学[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9.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0.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M].王庆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1.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M].陈虎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32.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正的内涵[M].杨韶刚、万明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Ⅰ、Ⅱ)[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4.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
    35.捷普洛夫.心理学[M].赵璧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6.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7.康德.纯粹理性批[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9.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0.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1.康德书信百封[M].李秋零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2.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M].关子尹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3.克拉克.重返理性[M].唐安译,戴安富、邢滔滔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4.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5.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的来源[M].杨顺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6.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7.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8.里德利.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M].陈虎平、严成芬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9.拉福莱特主编.伦理学理论[M].龚群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0.雷伯.心理学词典[M].李伯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1.罗克摩尔.黑格尔:之前和之后[M].柯小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2.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M].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3.莱肯.造就道德——伦理学理论的实用主义重构[M].陶秀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4.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5.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6.洛克.人类理解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7.里德.论人的理智能力[M].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8.莱恩.分裂的自我[M].林和生、侯东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1.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M].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62.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3.穆勒.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
    64.摩尔.伦理学原理[M].长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5.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与伦理[M].徐向东、陆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66.内格尔.人的问题[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7.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68.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69.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M].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0.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2.施佩罗.道德的基本概念[M].沈国琴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3.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4.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应奇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75.斯塔斯.批评的希腊哲学史[M].庆彭泽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76.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7.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8.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79.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卷)[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0.威廉斯.道德运气[M].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8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2.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现象的哲学研究[M].邓安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3.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M].熊敏译,陈虎平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4.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5.休谟.人性论(上下)[M].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导读本].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8.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八卷)[M].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9.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M].周晓亮、宋祖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90.于连.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M].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1.余纪元.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M].林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老子》
    《论语》
    《荀子》
    《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
    《传习录》于自立等注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大学中庸今注今译》宋天正注译,杨天亮校订.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1.蔡志良、蔡应妹.道德能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程炼.伦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程继隆主编.社会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4.陈真.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冯契.冯契文集(卷3)[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9.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何怀宏.良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何怀宏.良心与正义的探求[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4.金岳霖.论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5.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1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7.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8.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9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美德可教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1.罗秉祥、万俊人主编.宗教与道德之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2.李泽厚.伦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2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4.梁瑞明编著.道德体验与道德哲学: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实践理性批判》导读[M].香港:志莲净苑,2009
    25.倪梁康.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6.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27.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8.王珉.爱的存在与勇气——保罗·蒂里希[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29.吴天岳.意愿与自由:奥古斯丁意愿概念的道德心理学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20
    30.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8
    31.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2.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3.夏松基、张继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34.萧焜焘.精神世界掠影——纪念《精神现象学》出版180周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35.叶秀山.永恒的活火——古希腊哲学新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36.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7.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8.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9.俞世伟、白燕.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0.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2.曾钊新.道德认知[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3.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4.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45.朱德生等.西方认识论史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46.张志扬.偶在论——现代哲学之一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曹刚.论道德能力[J].哲学动态,2006(7)
    2.陈真.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J]伦理学研究,2006(7)
    3.陈嘉明.信念与知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4.邓晓芒.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J].哲学研究,2009(9)
    5.邓安庆.伦理神学与现代道德信念的确证[J].文史哲,2007(6)
    6.高兆明.应当重视“道德风险”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3)
    7.贡华南.回归自然何以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回答[J].天津社会科学,2007(4)
    8.H-G.伽达默尔.论一门哲学伦理学的可能[J]邓安庆译.世界哲学,2007(3)
    9.陆晓禾.论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能力[J].社会科学,1994(12)
    10.廖申白.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J].哲学动态,2006(1)
    11.李培超.论道德冲突[J].道德与文明,1994(3)
    12.钱广荣.道德能力刍议[J].理论与现代化,2007(5)
    13.R.M.亚当斯.动机功利主义[J].姚大志、姚得峰译.世界哲学,2011(1)
    14.宋希仁.“道德”概念的历史回顾——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随想[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5.唐文明.论道德运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6.王庆节.道德感动与伦理意识的起点[J].哲学研究,2010(10)
    17.余虹.有限德行与无限德行[J].河北学刊,2007(1)
    18.俞吾金.人在天中,天由人成——对“天人关系”含义及其流变的新反思[J].学术月刊,2009(1)
    19.杨国荣.判断力简论[J].哲学动态,2010(4)
    20.赵猛.“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J].世界哲学,200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