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转型加速期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建构与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政府、市场、会三方力量的互动联系紧密,其互动结果关系到社区建设深入、持续、健康的发展。本研究在“社会实践结构论”和“社会互构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政府、市场、社会”策略互动分析框架,通过对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建设实践的考察,把社区管理体制的选择和演进置放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相互选择的策略行为关系中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社区中政府、市场、社会三主体相互型塑和建构的内在逻辑。
     首先,在政府和市场互构方面,常青花园管委会引导开发商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引导协助其转变投资观念,从投资房地产开发转为投资社区建设,同时树立长远利益和理性利润观,获得独特竞争优势和更大发展空间的过程。同时,开发商也并非被动的接受引导,而是在合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利益推动着管委会开展一系列的效能改革,型塑和建构了高效能的基层政府。
     第二,在政府和社会互构方面,在常青花园社区管理过程中,管委会培育扶持民间组织发展是为了实现基础权力的扩展。然而,社区各民间组织绝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它们接受甚至主动迎合原因是因为能获取政府的政治支持和物质收益,同时也相对保持了自己的自主活动空间。同时,民间组织的需求和利益表达会反过来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型,从管理变为服务。
     第三,在市场和社会互构方面,在常青花园社区,商家协助民间组织进行能力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民间组织帮助商家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在合作过程中,商家给予民间组织各类资源,同时将好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传达给它,帮助其更好的进行能力建设。与此同时,商家也落实了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自己企业形象,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积累了各类社会资源,极大提升了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笔者指出,从本质上说,社区管理体制就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基于各自权力、利益、行为目标责任共同构造的选择结构关系。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而言,没有利益就没有参与都是必须永久遵守的一项有效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步提出社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政策选择是多元的,从根本上而言,为了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持续良性互构,必须在三者之间建立一套稳固的利益沟通机制。
In China,during the phase of transforming and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ommunity's developmental mode links closely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community 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There is a strong affiliation between the outcome of this process and the deep, sustained and goo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build a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 practice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social mutual construction theory",by investigate the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ngqing Garden's community in Wuhan, to study the selection and evolution of community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ategic behavior relation of mutually selections among the government、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and ultimately to disclosure the internal logic that how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these three subjects shape and construct to fit in community.
     Firstly,in mutual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n the progress of Changqing Garden's management committee guiding developers to participate in constructing community, the committee also assist to convers their investment concepts which turn into inve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from investing in real estate.At the same time,the committee helps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benefits for both and the conceptions of rational of developers, in order to obtain a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great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Nevertheless, instead of just being passive to be guided, the developers promote the committee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performance reform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and that lead to a more efficient grass-roots government.
     Secondly, in mutual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the committee support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tension of basic power in their management, however,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more than just being passive, the reasons that they accept and eve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ater to the government are to obtaining political support and material gains, as well as to maintain their own independent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ression of th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ill promote the functions'transition of the primary government in turn, from a supervisory the government to a ministrant one.
     Lastly, in mutual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in Changqing garden community, the businessmen give assistance to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apacity building,and in exchange, the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give assistance to the businessmen in acquir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businesses provide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f various kinds of resource,communicate experience and ideas of management to it,and to promote its capacity. Thus the businesses also experience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picts the image of their own business,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ohesion of the staff, accumulate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finally greatly promot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the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above, this paper points out, in essence,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a to selectiv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constructived collaboratively by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based on the target responsibility of respective powers, interests,and behaviors. To these three subjects, no interests,no participating is a everlasting effective rules. Further m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policy opti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ystem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are multiple. For achieving a continued and benign mutual configur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a set of soli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s must be built.
引文
①参见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常青花园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研究及建议》。
    ①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王敬尧:《“互动合作”的制度变迁模型——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马仲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北京)——北京市东城区社区体制改革的启示》,sz.people.com.cn/GB/channe181/195/197/200.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②参见郑杭生:《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参见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②杨敏:《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与全球视野—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③杨敏:《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与全球视野--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④郑杭生,李棉管:《中国扶贫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社会互构论的诠释理路》,《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①参见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未注名:《如何运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进行社区管理》,《乡镇论坛》,2008年第7期。
    ①中国民政部网,http//www.mca.gov.cn/mca/newa/shequ/ck82801.html
    ②参见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7期。
    ③参见郑杭生:《社会互构的理路与东亚的共同繁荣》,《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①宋桂霞:《从国外城市社区看中国特色城市社区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曲寿巍:《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6月。
    ①皮玥:《论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中政府与社区关系——基于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②参见谢芳:《美国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①参见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城市问题》,2000年第3期。
    ①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唯实》,2004年第3期。
    ①《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社区》,2001年第8期。
    ①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①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5页。
    ①此表和下表2—2均来源于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及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常青花园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研究及建议》。
    ①本文中的公司伙伴关系是指狭义的“政府部门”和“私营市场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中私营部门不包括民间非政府组织。
    ①吴剑林:《宝安西乡街道大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深圳特区报》,2008年04月14日。
    ①为了行文方便,除了特殊注明以外,下文提到的“常青花园社区管委会”都指“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②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①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30-33页。
    ①陈剩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政府与市场:2009年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69页。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在销售处新员工培训会上的讲话》。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完善配套功能,构建和谐社区》。
    ①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55-57页。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青少年空间基本情况介绍》。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13页。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常青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情况》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整合服务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情况汇报》。
    ②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关于加强和改进常青花园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③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关于加强和改进常青花园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①此表来源于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
    ①此表来源于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
    ①此表来源于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关于印发<常青花园社区基层组织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考核评议办法(试行)>的通知》。
    ①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关于服务站改革试点工作征求意见情况》。
    ②参见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各社区关于常青花园星级评定方案的几点意见》。
    ① Xu Wang, Mutual Empowerment of State and Society:Its nature, Condition, Mechanisms, and Limit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1, No.2. (1999), pp.231-249.
    ①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政府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②[美]迈克尔·豪利特、米什拉:《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1页。
    ③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页。
    ④熊影:《2010年中国近6成捐款入政府,民间组织生存难》,《京华时报》,2012年02月05日。
    ⑤《广东省政府转移职能逾130项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中国新闻网,2012年02月27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27/3702331.shtml。
    ①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①此表来源于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内部资料。
    ②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126页。
    ①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②参见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参见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政府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政府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①参见常青花园第三社区内部资料:《常青花园第三社区羽毛球协会章程》。
    ①参见常青花园第三社区内部资料:《常青花园第三社区文、教、卫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
    ①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①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47页。
    ①参见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①在国内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着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等诸多不同概念和说法,但学者们在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致看法,即均认可它们具有非官方性、非盈利性、独立性、公益性、志愿性等核心特征。为便于表述,本文统一称为民间组织。
    ②参见葛笑春:《协同网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跨部门联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2-3页。
    ①参见《NGO如何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type=pre&id=22188&dictionid=1940。
    ①参见李洁:《以企业力量推动民间组织发展》,《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
    ②参见《联想(中国)201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公益慈善论坛,http://www.loongzo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174。
    ①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第160页。
    ①葛笑春:《协同网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跨部门联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52页。
    ①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①参见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页。
    ① 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1, No.3. (1985), pp.481-510.
    ①王雪:《社区建设中的城市社区权力运作——后单位社区的个案研究》,《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6月。
    ①参见彼得·德普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23-128页。
    ①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①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0页。
    ①参见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29-530页。
    ①参见曲娜:《城市社区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探析——以沈阳市大东区社区建设为例》,《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①郑杭生,杨敏:《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实践结构论及其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1.[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美]彼得·德普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3.[美]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年版。
    4.[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5.[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6.[美]迈克尔·豪利特、米什拉:《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7.[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版。
    9.[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郑杭生杨敏:《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实践结构论及其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陈剩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政府与市场:2009年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5.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18.葛笑春:《协同网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跨部门联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黄玉:《乡村中国变迁中的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韩子荣,连玉明:《中国社区发展模式——服务型社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2.李光:《中国和谐社区建设新探索——百步亭花园社区研究》,武汉出版社,2007年版。
    23.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5.潘鸿雁:《国家与家庭的互构——河北翟城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6.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7.彭勃:《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28.田玉荣:《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9.唐娟,陈文:《相互嵌入的政府、市场和社会——深圳市西乡街区治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30.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王智:《当代中国政治结构变迁:以执政党为中心的政党-政府-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35.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政府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谢芳:《美国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37.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9.张平:《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40.张钟汝,范明林:《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建设:对两个非政府组织的个案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成就出版社,2003年版。
    42.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香港社区工作教育工作者联席会议:《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4.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常青花园新区管委会:《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年鉴》,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
    1.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3.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7期。
    4.郑杭生:《新型社会主义实践的社区制度创新——对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建设经验的一种社会学分析》,《研究瞭望》,2007年第12期。
    5.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6.郑杭生:《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郑杭生,李棉管:《中国扶贫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社会互构论的诠释理路》,《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8.杨敏:《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与全球视野——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9.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10.阿兰纳·波兰德、朱键刚,《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对绿色社区建设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1.毕云天:《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12.陈雅丽:《城市社区发展中的居民参与问题》,《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第3期。
    13.陈蓓丽:《从官办社团到现代的《非政府组织》——对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2008年第4期。
    14.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5.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16.陈华:《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解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7.蔡禾:《社区建设:目标选择与行动效绩》,《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8.崔丽华,徐晓慧:《谈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9.董爱荣:《对构建和谐社区的调查与思考》,《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20.董欢:《我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探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21.冯玲,李志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基于资源配置视角》,《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22.范明林,程金:《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的建立和演变:对华爱社和尚思社区中心的个案研究》,《社会》,2005年第5期。
    23.郭亚杰:《社区建设—背景—模式和发展趋势》,《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24.郭万超,董险峰:《市场机制与社区服务》,《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25.桂勇:《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2007年第6期。
    26.韩震:《公共社团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27.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8.黄云龙:《农村城市化与学习型社区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9.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中国民政》,2001年第6期。
    30.胡秀锦:《学习型社区内涵辨析》,《成人教育》,2002年第10期。
    31.胡艳辉:《论学习型社区与公民道德建设》,《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2.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政府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33.卢汉龙:《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社会学》,1998年第4期。
    34.卢汉龙:《从党政管理到社区管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讨论会》,2001年第1期。
    35.刘祖云:《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探讨》,《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36.刘平:《问题与思路:从社区建设到社区发展》,《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3期。
    37.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8.刘继同:《国家话语与社区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解读》,《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9.刘为民:《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政治学分析》,《求实》,2004年第1期。
    40.刘春荣:《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李立纲:《社区资源的获得》,《学术探索》,2001年第6期。
    41.李晓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的关系探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10期。
    42.李雪萍,陈伟东:《高整合、高链合:弱势群体获取社会资源的理想情境》,《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43.李国旗:《试论城市社区法制化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4.李伟梁:《论社区物质资源整合机制的构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5.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城市问题》,2000年第3期。
    46.李金红:《论和谐社会的社区治理结构》,《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7.陆爽:《破解居民社区参与难题》,《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第7期。
    48.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唯实》,2004年第3期。
    49.黎熙元,童晓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资源调动实践模式比较》,《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
    50.林尚立,王华:《创造治理: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51.梅向明:《社区建设的方向应该是实现民主自治——社区建设的在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研究》,2001年第2期。
    52.马立:《社区空间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重构》,《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53.孟迎辉、邓泉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法制体系研究》,《学习论坛》,2008年第8期。
    54.潘泽泉:《社区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55.卜万红:《社区服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6.庞桂美:《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新使命:闲暇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第22期。
    57.邱伯生:《论社区资源类型及其整合方式》,《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6期。
    58.任远、章志刚:《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59.孙大伟:《社区建设研究文献综述》,《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60.沈君彬:《社区建设中参与主体角色问题的反思》,《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1.宋桂霞:《从国外城市社区看中国特色城市社区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2.唐忠新:《社区建设: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63.田兰,曾明华:《对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实践探索——以公共社区管理为基点》,《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6期。
    64.田园,玄泽亮:《协调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第10期。
    65.田野:《企业在建立和谐社区中的作用与途径》,《企业文明》,2007年第1期。
    66.王敬尧:《“互动合作”的制度变迁模型——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7.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68.王威:《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初探》,《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69.王颖:《民主自治——社区建设的核心》,《社区建设》,2003年第8-9期。
    70.王正娟:《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三大策略》,《社区教育》,2003年第22期。
    71.王卫东:《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改进策略:以广州市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2.吴剑林:《宝安西乡街道大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深圳特区报》,2008年04月14日。
    73.吴铎:《论社区建设主体》,《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74.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5.徐珂:《居委会能成为社区自治组织吗》,《社会》,1998年第10期。
    76.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
    77.夏国英:《教育化人口与学习型社区》,《理论月刊》,2004年第3期。
    78.奚从清:《构建中国社区建设理论的框架体系》,《温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9.轩明飞:《从《单位》到《社区》——困厄还是出路》,《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0.熊影:《2010年中国近6成捐款入政府,民间组织生存难》,《京华时报》,2012年02月05日。
    81.叶忠海:《试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学习化社区》,《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
    82.杨团:《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新范式》,《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83.杨巧燕:《政府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现代社区建设》,《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84.余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社区与市场供给——基于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
    85.朱键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86.赵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分析》,《社会工作》,2010年第5期。
    87.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88.赵廷彦:《重建社区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89.张玉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社区建设思想述评》,《沈阳师范学学报》,2000年第6期。
    90.张宝峰:《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综述》,《晋阳学刊》,2005年1期。
    91.张明:《论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92.张济顺:《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93.张静:《社区建设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领域划分及其制度保证》,《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94.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95.郑安云、戴雅玲:《试论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人文杂志》,2002年第5期。
    96.邵泽斌、王广武:《国内学习型社区研究综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6期。
    97.邹国卿:《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第3期。
    98.[日]速水佑次郎著,刘守英,居小洪摘译:《社区、市场与国家》,《经济研究》,1989年第3期。
    99.《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社区》,2001年第8期。
    100.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课题组:《社区建设应正确处理八大关系——对目前深圳社区建设几对矛盾的思考》,《南方论坛》,2007年3月第1期。
    1.曲娜:《城市社区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探析——以沈阳市大东区社区建设为例》,《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2.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3.吴阳熙:《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5月。
    4.王伟:《治理理念视角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5.皮玥:《论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中政府与社区关系——基于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6.曲寿巍:《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6月。
    7.李洁:《以企业力量推动民间组织发展》,《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
    8.王雪:《社区建设中的城市社区权力运作——后单位社区的个案研究》,《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9.李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研究——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6月。
    1.《联想(中国)201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公益慈善论坛,http://www.loongzo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4174.
    2.《NG0如何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type=pre&id=22188&dictionid=19 40.
    3.马仲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北京)——北京市东城区社区体制改革的启示》,人民网,sz.people.com.cn/GB/channe181/195/197/200.2005-6-7。
    1.《在销售处新员工培训会上的讲话》,2010年10月。
    2.《常青花园第三社区羽毛球协会章程》,2012年7月。
    3.《常青花园第三社区文、教、卫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2012年1月。
    4.《常青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情况》,2009年5月。
    4.《整合服务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8月。
    6.《关于加强和改进常青花园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年10月。
    7.《关于服务站改革试点工作征求意见情况》,2012年5月。
    8.《各社区关于常青花园星级评定方案的几点意见》,2012年6月。
    9.《关于印发<常青花园社区基层组织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考核评议办法(试行)>的通知》,2011年8月。
    10.《完善配套功能,构建和谐社区》,2010年3月。
    11.《青少年空间基本情况介绍》,2012年7月。
    12.《常青花园社区管理及培训工作情况汇报》,2011年8月。
    13.《常青花园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研究及建议》,2011年6月。
    1. Barzilai, Gad.2003. Communities and Law:Politics and Cultures of Legal Identiti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 Beck, U.1992.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 2000. What is globaliza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
    3. Cochran, Sherman.2000. Encountering Chinese Networks:Western, Japanese, and Chinese Corporations in China,1880-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 Canuto, Marcello A. and Jason Yaeger, eds. (2000) The Archaeology of Communities. Routledge, New York.
    5. Christensen, K., et al. (2003). 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4 volumes. Thousand Oaks, CA:Sage.
    6. Cohen, A. P.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Routledge:New York.
    7. Cox, F., J. Erlich, J. Rothman, and J. Tropman.1970.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A Book of Readings. Itasca, IL:F. E. Peacock Publishers.
    8. Luo, Yadong.2000.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China:Benefiting from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
    9. Lenski, G.1974. Human Societies: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New York:McGraw-Hill, Inc.
    10. Putnam, R. D.2000.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1. Whiting, Susan H.2001.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Wong, John et al (eds.) 1995. China's Rural Entrepreneurs:Ten Case Studies. Singapore:Time Academic Press.
    1. Chavis, D.M., Hogge, J.H., McMillan, D.W., & Wandersman, A.1986.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ck's lens:A first loo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1),24-40.
    2. Chipuer, H. M., & Pretty, G. M. H. (1999). A review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Current uses, factor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7(6),643-658.
    3. Granovetter, Mark, Economic Action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1, No.3.(1985),481-510.
    4. Giddens, A.1999.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Modern Law Review 62(1):1-10.
    5. Long, D.A., & Perkins, D.D. (2003).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and Development of a Brief SCI.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1,279-296.
    6. McMillan, D.W., & Chavis, D.M.1986. "Sense of community:A definition and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1),6-23.
    7. Newman, D.2005. Sociology: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Everyday Life, Chapter 5. "Building Identity:Socialization" Pine Forge Press. Retrieved:2006-08-05.
    8. Perkins, D.D., Florin, P., Rich, R.C., Wandersman, A. & Chavis, D.M. (1990). Participation and the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residential blocks:Crime and community contex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8,83-115.
    9. Sarason, S.B.1974.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6. "Commentary:The emergence of a conceptual center."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405-407.
    10. Smith, M. K.2001. Community.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Last updated:January 28, 2005. Retrieved:2006-07-15.
    11. Xu Wang, Mutual Empowerment of State and Society:Its nature, Condition, Mechanisms, and Limit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1, No.2. (1999),231-2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