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初年国家制度建构中的民族因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既是对秦汉以来传统中国的历史描述,也是对现实中国国情的客观表述,同时还是对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而成的基本理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就今日中国而言,是否应该坚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要坚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些都不是问题之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到底应该怎么样坚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建构起合适的国家制度来体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政权。民国建立之初,在国家制度建构的过程中对于民族因素在多方面都有所体现,这是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念的制度化。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蒙古待遇条例》等宪法和法律中,特别强调蒙古、西藏、青海等边疆民族地区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是平等的中国公民。在民初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国家代议机构的选举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其中,这是对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具体体现,也体现出中华民国是一个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多民族国家。在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过程中,民族因素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制是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说,民国初年通过在国家制度建构中体现民族因素的方式,实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念的制度化,走一条符合中国多民族国情的政治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当然,民初的国家制度建构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认真反思这些历史教训,在今天的国家制度建构中尽量予以避免,这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之所以研究民国初年国家制度建构中的民族因素,固然是为今天的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提供历史经验,但这还不是最终目的所在。我们之所以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多民族国家制度,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使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保障各族人民权利,增进各族人民福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
     基于以上种种,本文以民族因素在民国初年国家制度建构中的体现为研究对象,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以及民族学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公民身份、代议制度和国家结构形式三个问题展开论述,深入分析民国初年在建构国家制度的过程中,如何考虑民族因素,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国家的统一,实现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大问题。总结和反思民国初年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正反两方面经验,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完善国家制度,更好地保障各族人民权利的实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阐明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对几个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畴。继而梳理了自民国以来国内外学界对民国国家制度和宪政问题、近代民族问题、公民身份、代议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以说明本文在学术研究领域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第一章研究民族因素与共和国家制度建构的基本理论。“天下为公”的共和精神需要具体的制度加以体现,公民身份、代议制度和国家结构形式是共和国家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也是受民族因素影响较大的几种制度。本章从理论上对共和的精神维度和制度维度进行分析,并分别探讨多民族共和国家制度建构中的公民身份与民族身份、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等理论问题,为全文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对民国初年的少数民族法律地位进行研究。各民族共建共和国家是辛亥革命后达成的共识。为体现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一方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加以确认;另一方面,《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蒙古待遇条例》等法律法令也对少数民族公民身份予以保障,从而体现中华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三章研究民国初年少数民族参政权的制度保障问题。具体探讨了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的情况。清末资政院和民初的临时参议院是近代中国正式实行代议制度前的探索和尝试,民国首届国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家代议机构,这三个机构的组成中都有少数民族代表或议员的参与。在首届国会的选举中,民国还制定了针对民族地区的变通法律规定,从而保证了民族地区议员的产生,是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体现。
     第四章探讨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中的民族因素。分析了清末民初国家结构形式思想的演进以及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对当时的中央与民族地方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民族因素在民国初年选择国家结构形式和处理中央与民族地方关系时的重要影响。
     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民国初年在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中体现民族因素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念需要制度化、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需要实现法治化、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应当体现“和而不同”和“以人为本”等历史启示,以期对当代中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制度建构供以史鉴。
Concerning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 is a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 which is also the summary and convey of the basic principle concluded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fon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For today's China, the true questions on the idea of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are not whether and why we should hold it but rather that how to do it and to construct appropriate state institution to embody it.
     Found in1912,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first state to establish democracy republican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 factors of "Minzu" were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 in many aspects, which wa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idea of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In laws such as the Temporary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the Conditions of Treatment on the Manchu, Mongolian, Hui and Tibetan, the Regulations of Treatment on Mongolian and so on, that frontier minority areas like Mongolia, Tibet, Qinghai were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territory was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so did that both the ethnic minority and Han were equal Chinese citizens. Delegates from frontier minority areas participa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the election of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organization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which embodied the ethnic minority's citizenship and the natur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The factors of "Minzu" also exert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made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the unitary system adapted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s it were, it i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institutionalize the idea of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through embodying factors of "Minz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Certainly, there were many shortcomings in this process. It is meaningful to draw historical lessons carefully and to avoid making mistak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 in today's China.
     It was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that the study of the factors of "Minz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 was not stopped at offer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today's construction of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The ultimate goal of our devotion on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and on embodying a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was to achieve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 and people's well-being and to make Chines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enjoy the opportunity to show their best together,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together and to grow up and make progress with our motherland and times together. Furthermore, our final purpose also included to protect rights of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offer them assistance in fulfilling essential tasks for their well-being and to finally realize the great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greatest Chinese dream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words, with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ombination of empirical analysis, document analysis, ethnology and politics, the dissertation studied the embodiment of the factors of "Minz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itizenship,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deeply analyzed how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of "Minzu" and guarantee the state unity through institution desig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existence and mutual development of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state institu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Concluding and introspect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was in favor of perfecting today's state institution, protecting rights of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enhancing the cohesion and solidar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dissertation wa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illustrated th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defined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category of the research and then summarized research status on relevant areas like state i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nstitutional problems, modern ethnic issues, citizenship,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1912, so as to prove the outstanding academic value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d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whole study.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citizenship,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of "Minz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 through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systems and the relevant questions like the right protection of ethnic minority in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was respectively discussed in theory, which lai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whole discourse.
     The second chapter studied the legal status of ethnic minority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re was consensus among people of all the ethnic groups that we together established a republican state after1911Revolution. In order to embody the citizenship of ethnic minority, on the one hand, it was stipulated in the Temporary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the national fundamental law,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guaranteed in some laws and decrees like The Conditions of Treatment on the Manchu, Mongolian, Hui and Tibetan and the Regulations of Treatment on Mongolian so as to embody the nature of a unified multinational state of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studied the system safeguard of ethnic minority's righ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in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t discussed the ethnic minority's participation in the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in details. Both the Advisory Council in late Qing and the Provisional Senate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were the attempt before formally implementing the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First Congress was the first formal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 in Chinese history. The ethnic minority participated in the above three institutions. In the election of the First Congress, there was legal adaption for minority areas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formation of councilors from minority areas, which embodied the citizenship of ethnic minorit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d the factors of "Minzu" in the choice of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t analyzed the thought evolution of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and the choice of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summarized and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ethnic regions. Then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factors of "Minzu" exerte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the sta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ethnic region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d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factors of "Minzu"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rough the historical introspection, it was enlightened that the thought of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y" needs constitutionalization. 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needed carrying out rule of law and the thought of "harmony in diversity" and "people-oriented" should be embo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in the hope of offer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today's construction of unified multinational state institution.
引文
① 周平:《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①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06页。
    ① 胡联合、胡鞍钢:《国家制度建设何以特别重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30日。
    ② 冯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 刘训练:《共和考辨》,《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② [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③ [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④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4页。
    ⑤ [美]萨托利:《民主新论》,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38页。
    ⑥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9-41页。
    ① 张凤阳:《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 张凤阳:《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 [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8页。
    ④ 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⑤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3、115页。
    ⑥ 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① 李艳霞:《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拓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 [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① 参见徐祥民、刘惠荣等:《政体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 刘训练:《共和考辨》,《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③ [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④ 参见刘训练:《共和考辨》,《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⑤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页。
    ⑥ 王俊拴:《共和政体与当代中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⑦ 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① 从只有男性才能拥有到没有性别限制,从有财产限制到没有财产要求。
    ②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45页。
    ① [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6页。
    ② 王俊拴:《共和政体与当代中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③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93页。
    ④ 张凤阳:《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⑤ 王书成:《立宪共和之民初启蒙及反思》,《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① [英]休·希顿一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光明日报》,2005年6月1日。
    ③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④ 侯万锋:《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① 朱伦:《民族共治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② 苏昌培:《共和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62页。
    ③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④ 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⑤ 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2页。
    ① 常士訚:《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6页。
    ② 任勇、付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野中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王钊冀:《民族平等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①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② 参见朱伦:《民族共治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① 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③ “多数原则”的本意就是指,在产生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为做出必要的决定而采取的一种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的方法,又称为“多数规则”。无论民主的含义如何纷繁复杂,大多数学者对于把“多数原则”作为民主的核心原则基本上没有异议。
    ④ 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① 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为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② [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③ 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① 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② 多元文化主义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少数民族要求被承认、尊重并实现真正平等的背景下,于20世纪中叶兴起的关注民族文化多样性,主张承认并尊重差异,实行民族公正以保护少数民族权利,进而追求多元文化平等共存、共同繁荣的重要政治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关注的核心焦点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问题,它的发展过程就是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建构过程。近年来多元文化主义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常士訚:《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局限》(《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期);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王敏;《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政治思想:内在逻辑、论争与回应》(《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③ 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② 王敏:《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政治思想:内在逻辑、论争与回应》,《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2页。
    ①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① 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② [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16页。
    ③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页。
    ① 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13页。
    ② 许崇德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宪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③ 朱伦:《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拉丁美洲研究》1994年第2期。
    ④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91页。
    ⑤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285-287页。
    ① 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② 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③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6页。
    ④ 周平:《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① 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② 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③ 许崇德:《宪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①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杨小云:《论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中的民族因素——新中国和前苏联的比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 童之伟:《单一制、联邦制的理论评价和实践选择》,《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57页。
    ②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③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④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85页。
    ① 《诗经·小雅·北山》
    ② 《孟子·尽心下》
    ③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④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新民丛报》第五号。
    ① 严复:《论世变之亟》,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页。
    ② 谭嗣同:《仁学》,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9页。
    ③ 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3页。
    ④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⑤ 余一:《民族主义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486页。
    ⑥ 欧榘甲:《新广东》,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279页。
    ⑦ 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② 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④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36页。
    ①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一号,科学出版社,1957影印本。
    ② 章炳麟:《正仇满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97页。
    ③ 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丛报》第八十四号。
    ④ 韦裔(刘师培):《辩满洲人非中国之臣民》,《民报》第十四号,科学出版社,1957影印本。
    ① 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主编:《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64,254页。
    ②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第一号,科学出版社,1957影印本。
    ③ 柳亚子:《民权主义!民族主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814页。
    ④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87页。
    ⑤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1页。
    ①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② 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主编:《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1,304页。
    ①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25页。
    ②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8页。
    ③ 冯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④ 如武昌起义后的《鄂军都督致满政府书》称:“我汉族痛念祖国沦亡”;《布告海内人士电》称:“为十八省亲爱父老兄弟诸姑姊妹报二百六十年之仇”;《布告全国电》称:“期于直抵黄龙,叙勋痛饮,则我汉族万万世之光荣矣,我十八省父老兄弟其共勉之!”孙曜编:《中华民国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影印年不详。
    ①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6页。
    ② 吴景濂:《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的亲身经历》,《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八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412页。
    ③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④ [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① 使用“五族”的概念有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的考虑:①当时对民族概念、民族特征、民族构成等问题尚未有准确的认识,无法确定民族数量而使用泛指的概念。②考虑到当时民族影响力的因素,以这五个主要民族作为代表。③从文化的角度将更接近于汉文化的其他少数民族不予以单列。……总之,“五族”这一概念的使用确实有其局限性,本文暂不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② 《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3页。
    ① 参见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110页。
    ① 《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上,《申报》,1912年2月1日。
    ② 夏新华等:《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③ 常安:《五族共和宪政实践新论》,《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①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陈茹玄:《中国宪法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20页。
    ③ 《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下,《申报》,1912年2月2日。
    ①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① 《中华民国约法》,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11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47页。
    ③ 陈荷夫:《中国宪法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381-404页。
    ④ 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0页。
    ⑤ 孙中山:《在北京蒙藏统—政治改良会欢迎会的演说》,《民立报》,1912年9月8日。
    ⑥ 王略:《论民国第二届国会选举中的法律变通——以蒙藏地区议员选举为例》,《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① 苏钦、于家富:《略论民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参加临时参议院的几个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 陈茹玄:《中国宪法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25-27页。
    ① 《优待清帝清皇室及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案》,孙曜编:《中华民国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影印年不详,第88页。
    ② 《清实录·宣统政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又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3-75页。
    ③ 荣祥:《略谈辛亥革命前后的家乡旧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4页。
    ④ 《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号。
    ① 《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号。
    ② 苏钦:《清未预备立宪活动中“化除满汉畛域”初探》,《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
    ③ 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① 《关于金峙生等组织回教联合会请求立案呈的批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② 《大总统复美以美会高翼圣、韦亚杰论中国自立耶稣教会函》,《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6页。
    ① 《中华民国约法》,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11页。
    ② 渤海寿臣:《辛亥革命始末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901-905页。
    ① 《蒙古联合会要求蒙古特别待遇之条件》,日本《外务省记录》。
    ② 《蒙古待遇条例》,《政府公报》,第113号,1912年8月21日,法律。
    ① 《政府公报》,第134号,1912年9月11日,公文。
    ① 《政府公报》,第143号,1912年9月20日,公文。
    ②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九卷第七号。
    ③ 《致贡桑诺尔布等蒙古各王公电》,《临时政府公报》,第四号。
    ① 《临时大总统致何宗莲电》,《临时政府公报》,第九号。
    ② 《何宗莲致孙中山电》,《临时政府公报》,第八号。
    ③ 《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5页。
    ①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一号。
    ② 《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二号。
    ③ 《在北京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29-430页。
    ① 赵书:《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满族人》,《满族研究》1989年第3期。
    留参见张双智编:《元代至民国治藏政策法规汇要》,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②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5页。
    ③ 魏源:《海国图志》卷五十,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① 徐继畲:《瀛寰志略》卷七,田一平点校,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②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7页。
    ③ 赵尔巽主编:《文庆文祥宝鋆列传》,《清史稿》卷三八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④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34页。
    ⑤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三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70页。
    ⑥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3页。
    ⑦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4页。
    ①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5页。
    ② 梁启超:《论立法权》,《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③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④ 参见宋教仁:《宋教仁日记》,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⑤ 《设立资政院派溥伦孙家鼐为总裁并会同军机大臣拟订院章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06页。
    ⑥ 宣统元年七月初八日(1909年8月23日),清廷发布《颁行资政院院章谕》,曰“上谕:资政院奏续拟院章并将前奏各章改订开单呈览一折,朕详加披览,该院自《职掌》以下八章,与现定《谘议局章程》, 实相表里,即为将来上下议院法之始基。所拟尚属周妥,著京外各衙门一体遵行。其各项细则章程,仍著迅速筹拟,奏请宣布。余依议单并发。钦此。”参见《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谕旨》,台湾考正出版社1972年根据政学社石印本影印。
    ① 苏钦、吴贤萍:《试析清末资政院少数民族议员的产生及其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② 《大清法规大全》,台北:考正出版社根据政学社石印本影印,1972年。
    ① 《清实录·宣统政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② 李启成:《君主立宪的一曲挽歌——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百年祭》,《中外法学》2011年第5期。
    ③ 苏钦、吴贤萍:《试析清末资政院少数民族议员的产生及其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 陈茹玄:《中国宪法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17页。
    ② 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2页。
    ③ 中国第二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6页。
    ① 刘劲松:《南京参议院议员人数与<临时约法>的效力》,《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②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一号。
    ① 《参议院通告各省声明湖北临时省议会发起另行组织临时国会为无效电》,孙曜编:《中华民国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69页。
    ② 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政治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③ 《迪化袁都督来电》,《顺天时报》,1912年4月21日。
    ④ 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政治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1-142页。
    ⑤ 如1912年3月16日,湖北省临时议会曾致电各省临时议会,认为南京临时参议院“向系各省军政府委员组织而成,不可视为人民代表机关”,主张重新选举议员,重新组织中央临时议会。
    ⑥ 陈茹玄:《中国宪法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34页。
    ⑦ 苏钦、于家富:《略论民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参加临时参议院的几个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⑧ 林长民:《参议院一年史》,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55页。
    ⑨ 《顺天时报》,1912年3月27日。
    ① 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一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225-226页。
    ② 《在北京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第430页。
    ①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82-283页。
    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110页。
    ② 《政府公报》,第134号,1912年9月11日,公文。
    ① 《参议院第四十三次会议速记录》,《政府公报》,第97号,1912年8月5日,附录。
    ② 《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① 郎裕宪、陈文俊编:《中华民国选举史》,台北:国民党中央选举委员会,1987年,第48页。
    ② 《参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①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② 陈茹玄:《中国宪法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第40页。
    ③ 郎裕宪、陈文俊编:《中华民国选举史》,台北:国民党中央选举委员会,1987年,第48页。
    ④ 《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⑤ 《参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⑥ 谷钟秀:《国会与二大问题》,《中国新报》,第七号。
    ① 《参议院第五十二次会议速记录》,《政府公报》,第118号,1912年8月26日,附录。
    ②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③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④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⑤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⑥ [美]何伟亚:《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刘天路、邓红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82页。
    ⑦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⑧ 《政府公报》,第136号,1912年9月13日,公文。
    ① 《西藏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333号,1913年4月11日,法律。
    ② 《参议院议员第一届选举日期令》,《政府公报》,第222号,1912年12月9日,命令。
    ③ 《大公报》,1913年2月14日。
    ④ 《大公报》,1913年2月21日。
    ⑤ 《西藏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333号,1913年4月11日,法律。
    ⑥ 《政府公报》,第245号,1913年1月11日,命令。
    ① 《政府公报》,第387号,1913年6月4日,命令。
    ② 《大公报》,1913年3月1日。
    ③ 《政府公报》,第325号,1913年4月2日,公文。
    ④ 《大公报》,1913年2月21 。
    ① 参议院蒙古议员中有五名汉人议员,众议院有十名汉人议员。
    ② 《大公报》,1913年4月9日。
    ③ 《元以来两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952-2953页。
    ① 许章润:《立宪共和主义族群政治进路》,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十七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2页。
    ① 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北洋军阀时期省宪运动述评》,《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
    ② 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28页。
    ③ 《檀香山兴中会盟书》,《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页。
    ④ 戴季陶:《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北京:中国图书公司,1914年,第3页。
    ① 冯自由:《中国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的前途》,《民报》第四号。
    ② 喻中:《辛亥革命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③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④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294页。
    ⑤ 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增订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75-76页。
    ⑥ 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①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② 张继才:《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③ 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北洋军阀时期省宪运动述评》,《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
    ④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
    ⑤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02页。
    ①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辛亥革命资料选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页。
    ② 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③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④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2页。
    ⑤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① 《修正外交部官制》,《政府公报》,第783号,1914年7月11日,命令。
    ② 《政府公报》,第243号,1913年1月9日,命令。
    ① 《画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政府公报》,第243号,1913年1月9日,命令。
    ② 《政府公报》,第243号,1913年1月9日,命令。
    ①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657页。
    ② 《国币条例》,《政府公报》,第631号,1914年2月8日,命令。
    ③ 《造币厂官制》,《政府公报》,第612号,1914年1月20日,命令。
    ④ 《币制局简章》,《政府公报》,第658号,1914年3月8口,公文。
    ⑤ 朱勇:《论民国初期议会政治失败的原因》,《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⑥ 金国珍:《中国财政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521页。
    ① 贾士毅:《民国续财政史》(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18页。
    ② 吴兆莘:《中国税制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5页。
    ③ 罗元铮编:《中华民国实录》上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④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⑤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北京:法律山版社,2004年,第259页。
    ① 《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二号。
    ① 《参议院第一次会议速记录》,《政府公报》,第10号,1912年5月10日,附录。
    ② 《大总统交议修改官制通则案审查报告》,《政府公报》,第7号,1912年5月7日,通告。
    ① 《参议院第二次会议速记录》,《政府公报》,第11号,1912年5月11日,附录。
    ② 《参议院第三次会议速记录》,《政府公报》,第12号,1912年5月12日,附录。
    ③ 《蒙藏事务局官制》,《政府公报》,第86号,1912年7月26日,法律。
    ④ 《蒙藏事务局官启用新印日期通告》,《政府公报》,第131号,1912年9月8日,通告。
    ① 参见孙宏年:《蒙藏事务局与民国初年的边疆治理论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② 《蒙藏院官制》,《政府公报》,第729号,1914年5月18日,命令。
    ③ 参见赵云田:《近代我国边疆民族中央管理机构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① 孙宏年:《蒙藏院与民国时期的西藏治理述论(1914—1928)》,《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4期。
    ②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64页。
    ① 即哲里木盟十旗、卓索图盟五旗、昭乌达盟十一旗、锡林郭勒盟十旗等东部四盟;鸟兰察布盟六旗、伊克昭盟七旗等西部二盟。清朝统称这六盟四十九旗为“内扎萨克”,即内蒙古地区。
    ② 即黑龙江境内的伊克明安厄鲁特旗、昭乌达盟境内的锡呼图库伦喇嘛旗。
    ③ 清朝所设的归化城、萨拉齐、清水河、丰镇、兴和、凉城、陶林、托克托、和林格尔、武川、五原、东胜十二厅;后来把这十二厅改为十二县,属绥远道管辖。
    ④ 包括卓索图盟五旗、昭鸟达盟十一旗,以及在昭乌达盟境内但不属该盟管辖的锡呼图库伦喇嘛旗。
    ⑤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十一卷第二号。
    ①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01页。
    ② 参见李鸣:《中国近代民族自治法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③ 《政府公报》,第482号,1913年9月7日,公文。
    ④ 《政府公报》,第673号,1914年3月23日,公文。
    ⑤ 参见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
    ①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02页。
    ②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74—275页。
    ①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70页。
    ② 常士阎:《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局限》,《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③ 贾益:《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中的“番地无主”论与中国人主权观念的变化》,《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①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九卷第六号。
    ② 王得胜:《北洋军阀对蒙政策几个问题的初析》,《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③ 《临时大总统令》,《政府公报》,第379号,1913年5月27日,命令。
    ④ 《大总统令》,《政府公报》,第582号,1913年12月16日,命令。
    ①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九卷第六号。
    ② 白拉都格其:《袁世凯治蒙政策刍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③ 《恢复达赖喇嘛号令》,《东方杂志》,第九卷第六号。
    ④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362-2373页。
    ① 刘广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0页。
    ② 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33页。
    ③ 方素梅:《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 《民立报》,1912年8月16日。
    ① 《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5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72页。
    ③ 李新:《中华民国大事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33页。
    ① 《藏文白话报》,第一号。
    ② 王梅堂:《关于民国初年创办的藏文白话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1期。
    ③ 《藏文白话报》,第九号。
    ④ 东文:《藏文白话报:倡导五族共和促进边疆发展》,《中国民族报》,2012年1月6日。
    ⑤ 王梅堂:《关于民国初年创办的藏文白话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1期。
    ⑥ 《藏文白话报》,第九号。
    ① 张羽新:《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下),《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
    ② 田炯锦:《联邦制与中国》,《时代公论》,第62号,1933年。
    ③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① 张晋藩:《多元一体法文化:中华法系凝结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② 张冠梓:《浅论中国古代的民族法制及其精神》,《学术界》2003年第5期。
    ③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④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①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6页。
    ② 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世界民族》1997年第3期。
    ③ 徐杰舜:《边疆与中央: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② 马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③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9页。
    ④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86页。
    ① 朱勇:《论民国初期议会政治失败的原因》,《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② 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
    ③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1页。
    ①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6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② 《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二号。
    ①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页。
    ① 林耀华:《认识中华民族结构全局的钥匙》,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10页。
    ① 许章润:《立宪共和主义族群政治进路》,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十七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2页。
    ① 《蒙古、西藏、青海众议院议员选举施行令》,《政府公报》,第159号,1912年10月6日,命令。
    ②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③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政府公报》,第103号,1912年8月11日,法律。
    ④ 《县官制草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7页。
    ⑤ 《临时大总统关于暂行划一地方官制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① 孙宏年:《蒙藏事务局与民国初年的边疆治理论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② 《政府公报》,第459号,1913年8月15日,公文。《内外蒙古公札萨克衔名总表》,民国四年九月蒙藏院编。
    ③ 马戎:《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匙》,《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
    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② 《中华民国约法》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律上均为平等。,”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所宣布之大清皇帝辞位后优待条件、清皇族待遇条件、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永不变更其效力。”
    ③ 《天坛宪法草案》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于法律上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均为平等。”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年不详。
    ④ 方素梅:《民国初年的制宪活动与民族事务》,《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⑤ 孙中山在致何宗莲的电文中称:“共和民国,系结合汉、满、蒙、回、藏五大种族,同谋幸福,安有自分南北之理,更安有苛遇满族之理。”《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0页。
    ⑥ 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中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⑦ 《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4页。
    ① 苏钦、于家富:《略论民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参加临时参议院的几个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约法》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律上均为平等。”
    ③ 苏钦、于家富:《略论民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参加临时参议院的几个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 方素梅:《民国初年的制宪活动与民族事务》,《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② 方慧:《论清末民初宪政中民族观的变化》,《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① 张凤阳:《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 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3页。
    ① 张晋藩:《多元一体法文化:中华法系凝结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② 孙中山:《和平统一宣言》,陈锡祺编:《孙中山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③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2页。
    ①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9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③ 周叶中、祝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① 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 殷啸虎:《新中国宪政之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
    ① [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惟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3,118页。
    ① 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① 敖俊德:《论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 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② 郝时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立足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中国民族报》,2011年3月18日。
    ① 参见厉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认同的历史性》,卢晓衡主编:《三教圆融两岸一体》,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62 73页。
    ② 郝时远:《中国各民族历史的互动与多元一体——兼谈政治文明中的制度多元与国家一体》,卢晓衡主编:《三教圆融两岸一体》,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① 《礼记·王制》
    ② 《汉书·食货志》
    ③ 《唐律疏议·名例》
    ④ 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班班多杰:《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② 《费孝通文集》第1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第408页。
    ① 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② [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66页。
    ① 方素梅:《民国初年的制宪活动与民族事务》,《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② 张知本:《宪法论》,殷啸虎、李莉校勘,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第106107页。
    ③ 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④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0页。
    ① 张冠梓:《浅论中国古代的民族法制及其精神》,《学术界》2003年第5期。
    ② 如元朝将国民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清代规定满、蒙贵族可以免除肉体刑罚,而汉人官员却不能;严禁汉人与满人、蒙古人缔结婚姻等。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85页。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版。
    [1]《礼记》
    [2]《汉书》
    [3]《唐律疏议》
    [4]《清史稿》
    [5]《清实录·宣统政纪》
    [6]《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谕旨》,台湾考正出版社1972年根据政学社石印本影印。
    [7]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8]《元以来两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9]张双智编:《元代至民国治藏政策法规汇要》,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
    [10]《临时政府公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影印本。
    [11]《政府公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14]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辛亥革命资料选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7]《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李启成点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
    [18]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大公报.
    [2]东方杂志.
    [3]民报.
    [4]民立报.
    [5]申报.
    [6]时报.
    [7]顺天时报.
    [8]新民丛报.
    [9]藏文白话报.
    [10]中国新报.
    [1]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5]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7]刘晴波主编:《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8]《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9]《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0]《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1]《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2]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3]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4]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5]章念驰编:《章太炎演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6]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
    [17]张 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18]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
    [1]陈荷夫:《中国宪法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2]常士訚:《异中求和——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费孝通文集》第15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年。
    [5]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6]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7]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9]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一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1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11]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为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12]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
    [13]刘广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14]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16]林来梵:《宪法学讲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17]李鸣:《中国近代民族自治法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9]李新:《中华民国大事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0]郎裕宪、陈文俊编:《中华民国选举史》,台北:国民党中央选举委员会,1987年。
    [21]罗元铮编:《中华民国实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3]苏昌培:《共和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4]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25]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6]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27]王建娥、陈建樾等:《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8]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9]魏源:《海国图志》,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30]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1]许崇德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宪法学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
    [32]许崇德:《宪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34]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徐继畲:《瀛寰志略》,田一平点校,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36]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7]徐祥民、刘惠荣等:《政体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夏新华等:《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39]许章润:《立宪共和主义族群政治进路》,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十七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0]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
    [41]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增订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
    [42]殷啸虎:《新中国宪政之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43]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4]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政治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46]周平:《民族政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7]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4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49]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0]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51]张知本:《宪法论》,殷啸虎、李莉校勘,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52][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惟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5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4][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55][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6][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7][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58][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59][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60][美]何伟亚:《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刘天路、邓红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62][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3][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6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5][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66][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7][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68][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6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70][美]萨托利:《民主新论》,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71][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7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73][英]休·希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7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75][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敖俊德:《论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班班多杰:《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常安:《五族共和宪政实践新论》,《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4]常士阖:《西方多元文化主义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局限》,《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1期。
    [5]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6]方慧:《论清末民初宪政中民族观的变化》,《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7]方素梅:《民国初年的制宪活动与民族事务》,《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8]冯天瑜:《“革命”、“共和”:清民之际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9]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0]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1]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2]胡联合、胡鞍钢:《国家制度建设何以特别重要》,《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30日。
    [13]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14]郝时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立足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中国民族报》,2011年3月18日。
    [15]侯万锋:《多元一体与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6]贾益:《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中的“番地无主”论与中国人主权观念的变化》,《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17]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8]刘劲松:《南京参议院议员人数与<临时约法)的效力》,《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9]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20]李启成:《君主立宪的一曲挽歌——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百年祭》,《中外法学》2011年第5期。
    [21]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2]刘训练:《共和考辨》,《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3]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北洋军阀时期省宪运动述评》,《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冬季号。
    [24]李秀清:《“梁启超宪草”与民国初期宪政模式的选择》,《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25]李艳霞:《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拓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6]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27]马德普、柴宝勇:《多民族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张力》,《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8]马 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9]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中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30]任 勇、付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野中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1期。
    [31]孙宏年:《蒙藏事务局与民国初年的边疆治理论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32]孙宏年:《蒙藏院与民国时期的西藏治理述论(1914—1928)》,《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8年第4期。
    [33]苏钦:《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化除满汉畛域”初探》,《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
    [34]苏钦、吴贤萍:《试析清末资政院少数民族议员的产生及其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5]苏钦、于家富:《略论民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代表参加临时参议院的几个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6]童之伟:《单一制、联邦制的理论评价和实践选择》,《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7]王略:《论民国第二届国会选举中的法律变通——以蒙藏地区议员选举为例》,《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8]王敏:《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政治思想:内在逻辑、论争与回应》,《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39]王梅堂:《关于民国初年创办的藏文白话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1期。
    [40]王书成:《立宪共和之民初启蒙及反思》,《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41]王俊拴:《共和政体与当代中国共和制实践的基本特色》,《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一版。
    [4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4]喻中:《辛亥革命与梁启超单一制国家结构思想的形成》,《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45]杨小云:《论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中的民族因素——新中国和前苏联的比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6]张凤阳:《共和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7]张冠梓:《浅论中国古代的民族法制及其精神》,《学术界》2003年第5期。
    [48]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世界民族》1997年第3期。
    [49]朱伦:《民族共治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50]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51]张继才:《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52]张晋藩:《多元一体法文化:中华法系凝结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53]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54]周平:《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55]赵书;《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满族人》,《满族研究》1989年第3期。
    [56]周少青:《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57]朱勇:《论民国初期议会政治失败的原因》,《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58]赵云田:《近代我国边疆民族中央管理机构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59]张羽新:《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下),《中国藏学》2003年第3期。
    [60]周叶中、祝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