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小说广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晚清时期报刊上的小说广告,是反映晚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版、销售、阅读等状况的珍贵史料,对晚清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意义重大。作为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小说广告是小说及其作者、读者、书局之间不可缺少的媒介,它参与了小说从创作、出版、印刷、销售、阅读的各个环节,对晚清小说的发展至关重要。晚清报刊上的小说广告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通过对小说广告的考察,我们能够看到晚清小说最真实的存在状态。
     近年来,导师陈大康教授带领弟子们拍摄、整理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港台、美国部分图书馆馆藏的大量晚清报刊小说资料。论文意在通过对五家晚清主要报刊小说广告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进而对晚清小说的创作、出版、印刷、销售和传播等环节进行几个专题性的考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晚清小说广告的状态;晚清广告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晚清广告对小说营销、传播的影响,晚清广告在作者小说与读者间的媒介作用。论文研究的范围是我们业已整理出来的晚清五大主要报刊《申报》、《新闻报》、《中外日报》、《神州日报》、《时报》上的小说广告,以及《世界繁华报》、《游戏报》等代表性小报上的小说广告。
     论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简述广告在近代小说研究中的价值,本论题的意义,前人研究状况综述,以及论文借鉴广告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晚清五大报刊小说广告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中心,以材料为依据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
     论文第一章简述晚清时期报刊广告的内容和风格、类别和形式、版式和刊例、广告理论等,其次对晚清报刊小说广告的形式、种类、风格,特别是对晚清小说广告的内容,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说明。
     论文第二章对晚清小说广告中最重要的营销广告进行了探讨。在晚清五大报刊小说广告中,数量最多的是小说营销广告。大量的小说营销广告向我们揭示了晚清时期小说销售网络逐步扩大的过程;也向我们展示了晚清时期小说市场上出现的减价出售、同业批发、按月缴银,发行预约券、小说租赁等主要销售方式;以及节庆促销、免费赠阅、小说买赠活动等促销形式。
     论文第三章主要探讨晚清广告与小说创作及创作理论的关系。小说稿酬制度的建立,是晚清小说作家走向职业化、小说创作市场逐步完善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在当时的报刊广告中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另外,晚清报刊刊载了大量的搜书征文广告,这些征文广告,不仅反映了晚清小说观念的演变过程,也曾影响晚清小说的创作实践。论文以早期申报馆的搜书征文广告为中心探讨了报刊搜书征文广告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对晚清小说广告中所涉翻译小说、侦探小说、短篇小说以及小说分类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探讨小说广告之于晚清小说理论建构的意义。
     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小说广告作为小说作者、书局以及读者媒介的特征和意义。在晚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读者之阅读,作者之创作,报馆书局之印刷及刊行,乃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的运作过程中,读者是核心,作者的创作及书局的印刷刊行都以此为中心,在小说市场中进行。本章分别以《世界繁华报》之《官场现形记》广告、《申报》上的插图本小说广告、以及晚清各报上的《月月小说》广告为中心,通过三个专题对晚清时期小说作者、书局和读者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总之,论文以问题为中心,以五大晚清报刊小说广告材料为依据,尽量把业已有所思考的几个主题,纳入到小说创作、出版、销售和传播这几个环节中。但是有些部分思考还很粗浅,整篇论文的系统并不是很平衡,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The novel advertisements of Late Qing Dynasty are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to reflect publishing, marketing, and reading status of the late Qing period novels, It had important meaning for Literature research, in particular for the late Qing Novels research. As a participant in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novels advertisements are indispensable media between the fiction authors, readers, publishers, It is involved in the various links about novel, from the creation, publishing, printing, marketing, reading, it's Vi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Qing novel. Late Qing Dynasty newspaper advertising is not only a huge number of novels, but also rich in content. We can see the late Qing fiction's most authentic state of existence by the research of the novel advertisements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past seven years, under the leadership my doctoral supervisor, Professor Dakang Chen, my classmates and I has taken pictures as well sorting a lot of data on Reaching the press novels from major national libraries, as well as Hong Kong and Taiwan and som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ction. Base on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or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on the late Qing novel advertising from the five major newspapers,to conduc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o some monographic study about publishing, printing,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links about the Late Qing novels. The delimitation of research scope is the late Qing novel advertising data that we had already sorted from the five major newspapers, there are ShenBao, Xinwen Bao, Zhongwai Ri Bao, Shenzhou Ri Bao, Shi bao, as well include in some novels advertisements on some typical tabloid such as Shijie Fanhua Bao and Youxi Ba, and so 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Introduction part brief the value of study about advertising in the modern novel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the overview about previous studies, and problem-centered, material-based research methods. Firstly,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aper brief descript the content, style, type and form layout, and published cases, advertising theory about the late Qing period newspaper advertising. Secondly, paper descript the form, type, style, especially contents the late Qing period newspaper novels advertising by divided it into three phases.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advertising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rketing campaigns advertisements for novels in the later Qing Dynasty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advertisements of the novels,it was Summed up that sales network, marketing methods, promotion methods; meanwhile, the process of an orderly market in the novels of the late Qing are refl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se advertisements as well. Most of all the novels advertisements in the five major newspaper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re marketing campaigns advertisements. the largest number of advertising marketing advertising reveal us that a gradually expanded process of the sales network for the late Qing period novel, as well, reveal us the main sales methods appearing on the novel market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such as Sold at reduced prices, Wholesale with trade discount, Monthly installment, Reservation certificates issued and Rental of fictions, etc.
     In ChapterⅢ, paper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 Qing novel advertisements and the late Qing novel writing and their theory as well. There are three topics about it. Firs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Remuneration system for the novel is one of the performances that Late Qing novel writers move toward professionalism, novels markets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and this process has been more completely expressed at the press novel advertising during that period. Secondly, the late Qing newspapers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book searching and essay advertising. These advertising which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not only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te Qing novel,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novel-writing. For the center with the Book searching and essay advertising in early Shen Bao Newspaper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n novel-writing come from there book searching and essay advertisings. Furthermore, the paper also briefly discussed some theory about the translated novels, detective novels, short stories, category theory of late Qing novels, which were involved in the advertising of the late Qing novel.
     In ChapterⅣ, Paper discussed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ovels advertisements as an indispensable media between the fiction authors, readers, publishers, In the process of late Qing novel development, readers reading, the author's creation, newspaper bookstore's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all these three parts are regarded as an organic whole can not be separated. In the overall operation of this process, the reader is the core, Authors and publishers work around this center in the novel market. In this chapter, the late Qing period fiction authors, publishers and their readers were studied separately through three themes.
     In short, problem-centered, five late Qing newspaper novel advertising material as the basis, as far as possible the paper try to put a few themes which has already been thinking into the link of the novel writing, publishing, marketing and spreading. But some part of the thinking is still very rudimentary, entire system of the paper is not very balanced yet,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引文
1 蔡朝晖:《浅议广告的史料价值》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290页。
    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40页。
    2 见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六日(1907年8月24日)《神州日报》刊载“海内外阅图书广告诸君鉴”:“迳启者:敝业所有一切广告于《神州日报》均有登载,诸君阅《神州日报》特加注意,不胜盼祷。上海文明书局、时中书局、南洋官书局、科学书局、昌明公司、彪蒙书室、广益书局、普及书局、小说林、科学会编译部、群益书社、均益图书公司、新智社、至诚书局、月月小说林、通社、群学社同启。”
    1 于淑敏:《论中国近代出版文化对近代小说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程华平:《近代小说观念的转化与报刊业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3 方晓红:《晚清小说与报刊发展之关系》,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4 方晓红:《试析晚清小说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4期。
    5 郭延礼: 《传媒、稿酬与近代作家的职业化》,《齐鲁学刊》1999年6期。
    1 参考陈平原《文学的周边》之《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等章,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2 陈大康:《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3 潘建国:《近代小说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4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5 樽本照雄(日本):《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4月出版。
    6 周振鹤:《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4月1日出版。
    7 王清原、牟仁隆、韩锡铎:《小说书坊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4月1日出版。
    1 章培恒:《经济与文学之关系》,《学术月刊》2006第5期。
    2 许建平:《文学生成与创作的经济动因》,《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3 陈大康:《报刊文学与商业交换规则——以<瀛寰琐纪>的出版史为分析个案》,《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4 王燕:《晚清小说期刊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5 李九华:《晚清小说期刊营销手法述略》,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 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文史哲》2004年第3期。
    2 潘建国:《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3 文娟:《近代书局对小说书籍的促销——以<申报>小说广告为例》,《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6期。
    4 文迎霞:《从广告看商务印书馆在晚清的小说宣传》,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 文娟:《近代小说出版中的盗版现象——以<申报>小说广告为例》,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6 刘颖慧:《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诉讼始末》,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
    7 郭延礼:《传媒、稿酬与近代作家的职业化》,齐鲁学刊1999年6期。
    8 刘永文:《<时报>:颇具时代特色的小说传媒(1904-1911)》,《江汉论坛》,2006年第2期,第115页。
    9 潘建国:《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1期。
    10 刘永文:《<申报>与晚清小说传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1 刘颖慧:《插图与晚清小说的传播——以晚清<申报>小说广告为例》理论导刊2006年11期。
    1 文迎霞:《<绣像小说>的刊行、停刊和编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 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 何宏玲: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晚清上海小报与近代小说关系初探》。
    5 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博士论文。
    6 文娟:《申报馆与近代小说之关系研究》华东师大中文系2007年博士论文。
    7 文迎霞:《晚清报载小说研究——以<申报>、<新闻报>、 <时报>、 <神州日报>为中心》华东师大中文系2007年博士论文。
    8 王儒年:《早期(申报)广告价值分析》,《史林》,2004年第2期。
    9 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1 (美国) 王德威(Wang, David Der-Wei):《被压抑的现代——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2 (美国) 韩南(Patrick Hanan),《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出版。
    3 原文是communication circuit, 见 RobertDarnton的著作"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第3页。
    4 印刷书的诞生(法)费夫贺、马尔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本书也有香港和台湾的繁体字译本。
    5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3
    1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3.
    1 (法国)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台北编译馆、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版。又名《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新星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
    2 参考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2007年博士论文《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以清末出版的卫生书籍为中心》。
    4 Cathy N. Davidson, "Toward a History of Books and Readers, " Cathy N. Davidson (ed.), Reading in America:Literature and Social Histor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1-26.
    1 在广告传播学中,宏观广告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微观广告环境:市场,消费者,公众,竞争者等。
    2 大众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来自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1948年发表的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3 参考文言所著的《文学传播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1 见《申报》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1872年12月15日)广告。
    1 见《申报》同治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1872年8月29日)广告“新到器皿出售”。
    1 徐载平:《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第73页。
    2 对晚清报刊广告发展三个阶段的分期考虑中国近代小说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参考《近代报刊史》的分期,以及近代小说编年、潘建国《书局晚清小说》论文等。具体分析见第一章论述。
    3 同治十二年七月初十日(1873年1月1日)《申报》广告。
    1 见光绪一年十一月八日(1875年12月7日)《申报》广告。
    1 见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1874年11月5日)《申报》刊载“新印《儒林外史》出售”广告。
    1 见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1874年11月5日)《申报》刊载“新印《儒林外史》出售”广告。广告文本见前文所引。
    2 见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1872年12月10日)《申报》之《见闻随笔》广告。
    1 见《申报》光绪元年九月二十日(1875年10月8日)《觅书》广告。
    1 见光绪三年五月十二日(1877年6月22日)《申报》刊载“《林兰香》已获”告白:“启者:本馆昨访觅《林兰香》一书,登诸告白,至早九点钟时,已蒙醉六堂书坊将全部送来。故诸君如有藏而愿寄者,尽可毋庸,以省邮程往返之烦也。再者,诸君如有知易于销售各书籍,即邺架无存,亦望函示本馆,以便出告白访寻,幸勿吝教,无任钦迟。此布。”
    2 参考潘建国《新发现<野叟曝言>同治抄本考述》,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3 见光绪三年六月八日(1877年7月18日《申报》广告。
    4 见光绪三年九月廿三日(1877年10月29日)《申报》广告。
    1 见光绪五年十一月九日(1879年12月21日)《申报》广告。
    2 见光绪六年二月十三日(1880年3月23日)《申报》广告。
    1 书底招租和访求小说并不属于1972-1894年间,但是大致可归入搜书广告类,所以一并在此介绍。
    1 见光绪三年十二月十七日(1877年1月19日)《申报》广告:前帙有图求说一事,本限于十二月十五日以前,将所来之卷,择其佳者,评定甲乙,即付酬金。兹因限期已至,而所收之作不过安闲先生一卷而已,无从比较,难定优劣;且有多人欲作,惟因期限过短则难措手,故无奈宽期。拟于来年正月底为止,望远近诸君如有所作,可届期速交,无再耽延,如过期交者则弗收矣。谨此特布。
    2 刊载于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895年5月25日)《申报》。此启事亦载于1895年6月《万国公报》第七十七册。
    1 相关数据参见潘建国《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 周欣平:《清末时新小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1 《新小说社征文启》,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一日(1902年10月31日)刊登于《新民从报》第19号。
    2 郭浩帆:《<新小说社征文启>及其价值和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 此为光绪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1903年6月19日)《新闻报》刊载“商务印书馆五月份三次出版新书”广告。
    1 见光绪三十年十月三十日(1904年12月6日)《申报》刊载“上海商务印书馆征文”启事。
    1 见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1906年9月9日)《时报》广告。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出版,第349页。
    2 即陆曾沂。陆曾沂字冠春,号秋心,别署南梦,江苏海门人,南社成员。
    1 这则征文见宣统三年二月初三日(1911年3月3日)《神州日报》刊载“东方杂志社悬赏征文略例”也见该杂志第八卷第一期(1911年4月)。
    1 见徐振燕《绣像小说研究》,华东师大中文系2003年硕士论文。
    1 见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九日(1904年6月12日)《时报》刊载的《<时报>发刊辞》。
    2 广告文本如下:本报昨承冷血君寄来小说《马贼》一篇,立意深远,用笔宛曲,读之甚有趣味。短篇小说本为近时东西各报流行之作,日本各日报、各杂志多有悬赏募集者。本馆现亦依用此法。如有人能以此种小说(题目、体裁、文体不拘)投稿本馆,本报登用者,每篇赠洋三元至六元。投稿例如左:(一)不登用者概不退还。(二)投稿者须书明地方、姓名以便登用后奉赠奖金。(三)报上用名、用号或不用,听人自便,于稿上亦须写明。
    1 见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初二日(1908年9月26日)《申报》刊载“上海麦家圈庆云里改良小说社新小说出版广告”。
    2 见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八日(1908年11月1日)《申报》刊载“上海麦家圈庆云里改良小说社新小说出版广告”。
    3 见宣统元年五月初九日(1909年6月26日)《申报》刊载“改良小说社征求小说广告”
    1 见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1872年12月17日)《申报》广告。
    2 这些小说销售点也销售其他书籍。所谓独立指不再是由报社代售。
    1 见宣统二年十月十八日(1910年11月19日)《申报》所载鸿文书局小说广告。
    2 见宣统元年七月初七日(1909年8月22日)《申报》所载鸿文书局小说广告。
    1 本节参考陈大康先生《论晚清小说的书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1 崇德公所的会议记录藏上海市档案馆,档号为S213-1-119。
    2 见宣统二年六月十二日(1910年7月18日)《申报》所载“工著改良风化小说东厕牡丹”广告。
    3 参考潘建国《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1 见《东方杂志》(1908)第5卷第10期也载有商务印书馆“说部从书按月缴银办法”。
    1 见宣统三年六月二十六日(1911年7月21日)《神州日报》刊载广告,此广告又见于翌日、闰六月二十日、七月初一日该报。
    2 见《月月小说》第9号(1907)之“写情小说泪珠缘初二三四全集出版”广告。
    3 同样内容见次日《时报》广告。
    1 见宣统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910年1月18日)《时报》刊载商务印书馆“年假奖品”广告。
    2 见宣统二年正月初四日(1910年2月13日)《时报》刊载商务印书馆“新年赠品”广告。
    3 见宣统三年正月十一日(1911年2月9日)《申报》、《神州日报》刊载商务印书馆的“新年消遣之乐事”广告。
    4 见宣统三年正月初九日(1911年2月7日)《神州日报》“恭祝爱顾诸君更新进步,上海暨京师、天津、奉天、龙江、太原、济南、西安、开封、成都、重庆、泸州、汉口、长沙、常德、南昌、杭州、福州、广州、潮州、芜湖商务印书馆同拜”广告,此广告又见宣统三年正月十一日(1911年2月9日)该报。
    1 陈大康:《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2006年7月16日《文汇报》。
    2 分别为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一、十月初一;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三、九月二十二、十月初五。
    3 见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一(1907年11月6日《申报》刊载《谢赠》广告。
    1 见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二日(1894年9月11口)《申报》刊载《新出后西厢记》广告。
    2 见宣统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910年11月25 H)《申报》刊载《绘图女界现形记出版》广告。
    3 见宣统二年六月初二日(1910年7月8口)《申报》刊载《奉送夏季卫生新书》广告。
    1 见宣统三年闰六月十二日(1911年8月6日)《申报》广告《阅新小说又有特别赠品》。
    2 同样内容也载该日《申报》广告。
    1 见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十二日(1905年2月15日)《时报》刊载“谨送新小说保证书”广告。
    1 参考陈大康《论晚清小说的书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1 见宣统三年初七日(1911年9月28日)《申报》刊载的“绘图石印大字《三国演义》出现”广告。
    1 以“上海四马路麦家圈口新开江南书局”为题的广告同年八月二十七日起也多次刊登于《中外日报》。
    2 见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八日(1900年6月14日)《新闻报》刊载“闲书小说类”广告。
    3 见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1900年4月20日)《新闻报》刊载“新出增像《中东大战演义》四本大字一角五分”广告。
    4 见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初七日(1901年3月26日)《新闻报》刊载“新出真本《后七剑十三侠》半送劝世,减价一角”广告。
    1 李渔:《与赵声伯文学》,(李渔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2 李渔:《闲情偶記.器玩部.笺简》,卷四。《闲情偶寄》(台北)长安出版社1975年出版。
    1 见《申报》光绪八年十一月初四日(1882年12月13日)所载之《石印(三国演义(全图)>出售》广告。
    2 见《申报》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1888年6月7日)所载之《石印(绘图镜花缘)出售》广告。
    1 见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1887年8月15日)《申报》刊载的“石印《后聊斋志异图说初集》”广告:长洲天南遁叟,文坛健将,墨海闲人。是书为渠极得意之作,用笔仿乎《聊斋》,命意等于说怪。以数十年之阅历,数万里之遨游,所见闻之侠女高人、灵狐老怪、以至青楼妙妓,白屋书生,凡有可惊可愕可敬可喜之事,无不曲意描摹,正所谓长篇不嫌长,短章不嫌短者。兹特不惜工本,钞成工楷,复请吴友如先生逐节绘图,同付石印,七月望日成书。吾知此书一出,实可与《前聊斋志》后先媲美矣。每部用红木夹板,洋二元,在上海棋盘街宝文阁,并各书坊发售。味闲庐启。
    2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的《申报》上连续三天再次刊登了味闲庐这则广告。
    1 见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1905年10月26日)《时报》刊载“横滨《新小说》特别告白”。
    1 见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1892年6月18日)《申报》刊载的“查究翻书”告白。
    1 见光绪十年二月初一(1884年1月27日)《申报》广告《真原刻(红楼梦图咏)声明》。
    2 见《申报》光绪十八年三月初六(1892年4月2日)所载之《原底绘图列国志开印启》。
    3 见《申报》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一日(1894年9月20日)告白。
    1 见《申报》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1896年12月17日)所载之《原底绘图列国出售告白》。
    2 此广告刊于《中外日报》1902年8月22口等多期。
    1 见宣统三年二月十五日(1911年03月16日)《时报》指严文章《论吾国之出版自由》
    1 薛正兴:《李伯元年谱》,《李伯元全集》第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208-209页。
    2 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114页。
    3 则狷:《堂上亲供》见《新小说》第二十期(1905年8月)《新笑史》专栏。
    1 此处统计数据,依据上海图书馆所藏光绪三十年《中外日报》。
    2 《中外日报》光绪三十年九月初七起多次刊载此广告。
    1 李明山:《李伯元身后的版权官司》,《中国出版》1997年第12期。
    1 具体广告内容见本章第一节之节庆促销。
    2 见宣统三年辛亥正月十一日(1911年2月9日)《申报》及《神州日报》刊载商务印书馆的“新年消遣之乐事”广告。
    3 此广告又见宣统三年正月十一日(1911年2月9日)该报。
    4 见宣统三年正月初四日(1911年2月2日)《申报》。广告内容见本章第一节之“买赠活动“。
    5 广告文本见本章第一节之暑假促销。
    1 宣统元年闰二月二十七日(1909年4月17日)《时报》刊载鲁迅的小说“《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中称该小说“总寄售处:上海英租界后马路乾记弄广昌隆绸庄。”
    2 见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1905年3月3日)《大公报》北京书业商会广告。
    1 见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初九(1906年4月2日)《申报》刊载《调查书底广告》
    1 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红旗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80页。
    1 见《申报》同治十一年十月二十二(1874年11月30日)之《本馆告白》
    2 何海巍:《从<申报>的文学稿酬看近代文化观念的演变》,《文史杂志》2008年第2期。
    1 见上海图书馆藏之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九日(1901年6月24日)79号《世界繁华报》。
    1 《答西泠梯霞馆主书》,见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875年1月22日)《申报》。
    2 见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五日(1874年11月13日)《申报》。
    3 见《申报》光绪元年九月二十日(1875年10月8日)“觅书”广告。
    1 见《申报》光绪三年十月十七日(1877年11月21日)刊载之《有图求说》广告。
    2 见《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1895年5月25日)刊载之《求著时新小说启》。
    3 见《申报》光绪三年四月十九(1877年5月31日)所载之《复风萍漫士书》。
    1 见光绪六年正月初八日(1880年2月17口)《申报》刊载“得书酬洋”告白:《夜雨秋灯续录》一书,为故友宣君瘦梅所著。君亡后家徒四壁,茕茕德曜,无以为生。蒙取原稿见示,用即筹洋三十元,以为身后之润。当交妥友,觅便转寄,收到后祈即赐收字为盼。
    2 见《申报》光绪十四年九月十八(1888年10月22口)刊载之《新印(淞隐漫录图说)十二卷发售告白》。
    2 见《申报》光绪元年九月初二日(1875年9月30日)刊载广告:“即前所排印之《遁窟谰言》,业已脍炙人口,几于传遍艺林矣。若兹之《馀谈》一书,其笔墨又与《谰言》迥别。”
    1 这则广告也在半个月后问世的《新小说》创刊号上正式刊出,题为《本社征文启》,文本见本文“1895-1902年间的报刊小说征文广告”一节所引。
    2 王学均:《晚清”小说界革命”与小说市场》,《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3期。
    3 见光绪三十年十月三十日(1904年12月6日)《申报》刊载“上海商务印书馆征文”广告。
    16 《募集小说》,载《小说林》第1号(光绪三十三年正月)。
    1 寅半生:《<小说闲评>叙》,《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200页。
    2 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红旗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26页。
    3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时报的编制》,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349页。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在小说林》,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325页。
    2 陈定家:《中国稿酬制度的变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影响》,《江汉论坛》,2001年第9期。
    3 参考文迎霞《晚清报载小说研究》,华东师大中文系2007年博士论文。
    4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在小说林》,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320页。
    5 见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1906年12月31日)《中外日报》刊出的“《月月小说》第三期版紧要告白”
    6 《特别征文》,《月月小说》光绪三十四年第十四号(1908年)。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在小说林》,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出版,第325页。
    1 相同内容征文活动的广告计为一则。具体文本及其刊载时间见附录《晚清报刊的小说征文广告》:论文第二章对征文广告的内容已经有所介绍,此处不再对其内容一一展述。
    2 郭浩帆:《“新小说社征文启”及其价值和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3期。
    3 《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一书中所收《新小说前的新小说——傅兰雅的小说竞赛》一文。该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韩南(Patrick Hanan)著。
    4 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3期。
    5 潘建国:《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1期。
    6 此广告见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895年5月25日)《申报》,亦载于1895年6月《万国公报》第七十七册。
    1 郭浩帆:《“新小说社征文启”及其价值和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3期。
    2 潘建国:《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1期。
    3 此广告文本全文见附录1。
    4 同治十年(1871)所颁布。参考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5 参考陈大康《报刊文学与商业交换规则——以<瀛寰琐纪>的出版史为分析个案》,《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1 见光绪二年十一月初十(1876年12月25日)(《申报》
    2 见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九日1876年6月20日)《申报》。
    3 见光绪三年十月十七日(1877年11月21日)《申报》刊载“寓沪远客”之“有《图求说》”广告。
    4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2-4页。
    5 见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初五日(1903年5月31日)《新闻报》刊载“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绣像小说》”广告。
    6 见光绪三十年初一日(1904年6月14日)《时报》刊载“世界繁华报馆出版新著小说”广告。
    7 见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九日(1904年8月29口)《时报》刊载“海虞文社最新出书”广告。
    8 见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1905年12月14日)《时报》刊载“看,看! 新出小说《上海维新党》现已出版”广告。
    1 见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初三日(1907年3月16日)《申报》刊载又刊载“醒世小说《九尾龟》初、二集出版广告”。
    2 见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二日(1907年10月8日)《新闻报》刊载商务印书馆“又新出小说九种”广告:林译欧美名家小说《滑稽外史》读之令人喷饭,诚西国之《儒林外史》也。
    3 该启事首刊于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一日的《新民丛报》上,半个月后又改名为《本社征文启》刊登在《新小说》上,具体内容见第二章介绍。
    4 郭浩帆: 《“新小说社征文启”及其价值和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3期。
    1 关于李伯元在《世界繁华报》刊载《官场现形记》的动机见论文第五章第三节“从《世界繁华报》广告看《官场现形记》看李伯元指南书式的小说创作。”
    2 凌硕为:《申报馆与王韬小说之转变》,求是学刊,2007年第1期。
    3 郑逸梅:《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4月出版,第231页。
    4 王韬:《遁窟谰言》,第2页,大达图书局,1935年。
    5 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五日(1874年11月13日)《申报》刊登告白:“本馆现在搜求新奇艳异幽僻瑰玮之书,拟各陆续摆印,汇作丛书。惟见闻有限,藏弆不多,如有藏书之家珍庋秘本者,幸勿宝之帐中,概允公之海内,函达本馆,即当代为印行。”
    1 《遁窟谰言》序云:“岁乙亥,尊闻阁主人有搜辑志异书之志,征及于余。潆回歇浦,结海外之相知;迢递珠江,检簏中而直达。呜呼!《滦阳销夏》,敢上前贤;淄水留仙,编成异史。虫虽雕兮技拙,蠡能测以见微,犹幸枣木无灾,版聚珍而易毁,庶几梨羹可嚼,座有盯而无虞。爰志数言,弁诸简首。光绪纪元春正月,甫里工韬自叙。”见王韬《遁窟谰言》,大达图书局,1935年。
    2 王韬:《弢园著述总目》,《弢园文录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第385页
    3 王韬:《重刻遁窟谰言书后》,《遁窟谰言》光绪六年重刻本。
    4 见《申报》光绪元年九月初二(1875年9月30日)广告。
    1 《瀛壖杂志》写上海地理风俗人情;《瓮牖馀谈》述太平天国战乱中的人物事迹及海外风俗异事;《海陬冶游录》记上海青楼;《遁窟谰言》以男女情爱和志怪题材为主。
    2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第247页,
    3 王韬:《香艳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5787页。
    4 王韬:《淞隐漫录序》,《点石斋画报》第六号。
    1 王韬:《淞隐漫录序》,《点石斋画报》第六号。
    2 王韬《重刻遁窟谰言书后》,《遁窟谰言》光绪六年重刻本。
    3 参考王尔敏、陈善伟编《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牍初编》之王韬手札。
    4 见光绪六年正月初八日(1880年2月17日)《申报》刊载“得书酬洋”广告:“《夜雨秋灯续录》一书,为故友宣君瘦梅所著。君亡后家徒四壁,茕茕德曜,无以为生。蒙取原稿见示,用即筹洋三十元,以为身后之润。当交妥友,觅便转寄,收到后祈即赐收字为盼。”
    5 关于晚清稿酬具体内容详见本章下一节《晚清小说广告于晚清稿酬制度之建立》。
    6 见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1887年8月15日)《申报》刊载“石印《后聊斋志异图说初集》”广告。此《后聊斋志异》,即王韬所著之《淞隐漫录》。
    1 见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1872年12月10日)《申报》。
    1 见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十五日(1908年2月16日)《时报》刊载《骇杀奇谈》广告。
    1 见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十四日(1906年4月7日)《时报》刊载广告刊载“《中国侦探案》。
    2 宣统三年四月初八日(1911年5月6日)《神州日报》刊载“《是侦探非侦探》”广告:是书编辑者为奉化毛勉庐先生。先生以此学日辟机缄,搜采古书之关于侦探者,积成三十七篇,每篇跋以评语。事实离奇,笔墨新颖,贡诸社会,可为智囊之助。试一读陈敏逊先生题辞,当知其内容与价值也。其辞日:
    奉川毛君富学识,撰就侦探尤奇特。饷我一编开我臆,有如贫儿获瑊功。史部稗官及子墨,爬梳剔抉无余力。秦镜照奸奸莫饰,温犀鉴妖妖莫匿。若使琴堂奉为式,梁上无须呼陈寔。我既读尽重叹息,方今此辈多于鲫。小犹窃钩大窃国,天公梦梦谁听直。忆昔我朝建皇极,北服丁零南羌僰。迩来渐伤王迹熄,狡夷纷纷日我逼。口本东南俄西北,益以英美与法德。视耽欲逐吁何极,无异盗跖睨货殖。中朝达官徒唧唧,数十年来贝丧亿。诚得此书置座侧,机牙可坏情可得。行见畏神各率职,大球小球集阊阖。上海棋盘街新学会社启。
    1 此广告又见于本月二十日、十月十一日该报。
    2 见《时报》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904年10月29日)。
    1 《本馆特别告白》,《时报》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三日(1904年10月31日)。
    1 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
    1 文本见第二章第二节所引。
    2 小说林社《谨告小说林社最近之趣意》转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3 《月月小说》相关广告见论文附录。
    4 这则广告文本见第一章第三节。
    5 见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1906年9月9日)《时报》刊载“新小说从报社征求小说”广告。
    6 这则广告的文本见第二章第三节所引。
    1 见1898年12月23日《清议报》梁启超文《译印政治小说序》。
    2 见1903年6月18日《中外日报》,商务印书馆五月出版新书广告。
    3 见1906年7月17日《中外日报》社会小说穷形变相出现广告。见1903年6月18日中外日报》,商务印书馆五月出版新书广告。
    4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895年5月25日)傅兰雅刊载在申报上的征文广告《求著时新小说启》:窃以感动人心,变易风俗,莫如小说。推行广速,传之不久,辄能家喻户晓,气习不难为之一变。今中华积弊最重大者,计有三端:一雅片,一时文,一缠足。若不设法更改,终非富强之兆。兹欲请中华人士愿本国兴盛者,撰著新趣小说,合显此三事之大害。
    1 参考潘建国《古代小说文献丛考》之《晚清时期小说征文活动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5月出版。
    2 参考潘建国《清末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1 见《时报》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904年10月29日)。
    2 卖点,又称售点,来自英文Point Of Purchase,意为“售点广告”,英文缩写简称为POP。其主要商业用途是刺激引导消费。
    3 马绝尘,李鸽珍《售点广告在促销中的运用》,《广告大观》(标识版),2002年第6期。
    4 见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十(1905年9月8日)《中外日报》“新出小说《忏情记》”广告。
    5 见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二(1905年10月29)《时报》侦探小说《怪獒案》广告。
    6 见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905年12月17日)《时报》最新侦探小说《手足仇》出现广告。
    7 见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一日(1907年5月22日)《时报》刊载《情魔》广告。
    8 见光绪三十三年五月26日(1907年7月6日)《新闻报》最新出版《狡兔窟》广告。
    1 见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四日(1908年7月12日)《时报》侦探小说剧场大疑案广告。
    2 见光绪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1903年5月31)日《新闻报》广告。
    3 见光绪三十年二月初九(1904年3月25日)《新闻报》“南亭新著《官场现形记》续编”广告。
    4 见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1906年12月28日)《新闻报》最新小说《文明小史》广告。
    5 见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一(1907年9月8日)《时报》“新小说《老残游记》广告”
    6 见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一(1907件9月8日)《时报》“最新小说《时髦现形记》出版”广告。
    1 见上海图书馆藏之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九日(1901年6月24日)79号《世界繁华报》。
    2 何宏玲:《晚清上海小报与近代小说关系初探》,《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1 魏绍昌《官场现形记》的写作和刊行问题》见《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114页。
    2 关于李伯元盗版诉讼事,见第三章第三节考证。
    3 见《新小说》第二十期(1905年8月)《新笑史》栏目所载则狷《堂上亲供》。
    1 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114页。
    2 光绪三十年五月初十日(1904年6月23日)《笑林报》第一一七一号刊登。同时见《新闻报》光绪三十年九月初一(1904年10月9日)
    3 陈大康:《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1期。
    4 沈庆会《包天笑研究》,华东师大中文系2006年博士论文。
    1 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初三(1903年10月22号)904号《世界繁华报》
    2 见上海图书馆藏之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1901年10月8号)185号《世界繁华报》“新书品评”。
    1 《论本报多寓言》,载《游戏报》1899年7月14日。
    2 见《李伯元全集》之《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113页。
    1 这则广告光绪三十年五月初一日(1904年6月14日)起在《时报》多次刊载。在光绪三十年九月一日(1904年10月9日)起亦在《新闻报》刊载。
    2 这则广告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六日(1904年6月29日)起在《时报》多次刊登。
    3 见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1895年12月17日)《申报》。
    1 白眼《后官场现形记》,见《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14),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77页。
    2 姚公鹤:《上海闲话》,商务印书馆,1917年出版,第123-124页。
    3 《朱峙三日记》第十册,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日记,十二月初十日(1903年1月8日)《辛亥革命史从 刊》第10辑,第337页。
    1 王姗萍:《西学东渐与晚清小说读者的变化》,《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p.3.
    《连环图画琐谈》,《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六卷27页。
    2 也有论著把绣像分为‘人物绣像”和“情节绣像’两种。“人物绣像”全部放在书的前面.叫作“卷前绣像,或‘回目绣像”而“情节绣像”逐回插附于每一回的回前,叫做“回前绣像”、回目绣像”和“回目插图,也就是全图。
    1 统计依据陈大康老师整理的《申报》与小说相关编年,对多次出现的同一则广告,只统计第一次。
    1 (日本) 丸山浩明:《中国石印小说目录》《广岛女子大学国际文化学部纪要》第7号,7-38页。
    2 见《申报》光绪三年二月二十八日(1877年4月11日)广告《新印<后水浒>出售》。
    3 见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九日(1881年7月24日)《申报》刊登申昌书画室出售《西湖拾遗》的广告,其中第一次提到了插图:“并请名手精绘图象九叶,用连史纸由石印照相法印出,弁诸简首,格外耀目。
    4 见光绪八年十一月初四口(1882年12月13日)《申报》刊载申昌书画室石印《三国演义》全图出售广告:“……为图凡二百有四十,分列于每回之首,其原图四十仍列卷端。”
    1 阿英:《清末石印精图小说戏曲目》,见《小说三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126页
    2 数据来源于王清原、牟仁隆、韩锡铎《小说书坊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4月1日出版。《晚清小说书坊录》,因其收录小说版本有限,不排除统计有一定误差。
    1 《连环图画琐谈》,《鲁迅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六卷27页。
    2 即光绪十二年(1886年)广百宋斋出版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
    3 《1935年5月20日致孟十还》,《鲁迅书信集》(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920页。
    4 见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九日(1881年7月24日)《申报》所载申昌书画室《西湖拾遗》广告:“并请名手精绘图象九叶,用连史纸由石印照相法印出,弁诸简首,格外耀目。”
    1 见光绪八年十一月初四日(1882年12月13日)《申报》刊登的点石斋石印《三国演义》全图出售广告。
    2 见光绪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1886年1月4日)《申报》上刊登的《增像三国全图演义》广告。
    3 见光绪十二年三月三十日(1886年5月3日《申报》刊载“详注《聊斋志异图咏》”广告:本斋前印《三国演义全图》,增卷首绣像如袁绍、陈宫、大乔、小乔之类一百四十余幅,为从来所未有。图绘之精,摹印之妙,有目共赏。兹又将《聊斋志异》一书请各名家,每幅画成一图,题以七绝一首。
    4 见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七日(1886年5月10日)《申报》刊载点石斋“石印有限书籍减价出售”广告称:全图《三国演义》原价二元四角,今改一元五角。
    5 见光绪十四年三月三十日(1888年5月10日)《申报》刊载图书集成局“《增像三国演义》出售”广告称:“……并倩工十写生者,绘成绣像一百四十余幅,冠诸书首,每回则各绘其中事实,分钉卷中。”
    1 《申报》光绪十二年三月三十日(1886年5月3日)所载广百宋斋(上海同文书局代启)《聊斋志异图咏》广告。
    2 见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六日(1888年3月18日)《申报》刊载“《聊斋图咏》减价”广告:“本号出售《聊斋图咏》,系同文局精校石印,久已脍炙人口。近因别局将原书翻印,鱼目混珠,以书照影,未加描摹。其中率多模糊,亮(谅)高明早已鉴为。今本号存书无多,情愿减价售出。每部码洋四元。”
    3 见光绪十六年九月初一日(1890年10月14日)《申报》刊载“同文原印《图咏聊斋》”广告:“出书后早经脍炙人口,日下翻印甚多,原本无几。实价一元二角。
    4 见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1888年6月8日)《申报》刊载“石印绘图《镜花缘》出售广告。
    1 陈炳熙:《论插图》,《潍坊学院学报》2001年第十期。
    2 广百宋斋石印《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例言,转引自陈平原《看图说书》106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2月出版。
    1 载《月月小说》第10号(1907年)《本社附告》。
    1 载《月月小说》第13号(1908年)。
    2 见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906年12月4日)《时报》刊载“《月月小说》第二号今日发行”广告:“启者:本报第二号因装订不及,只敷派送顶定诸公,是以来局购买者无以应付。用是不分昼夜,极力赶速。兹已装成,即日分派出售。赐顾者请即就近向上海棋盘街乐群书局购取可也。此布。月月小说社白。”
    3 见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907年3月2日)《时报》刊载“中国惟一之小说报《月月小说》第一号三版、第二号再版、第三号再版、第四号初版发行”广告。
    1 觉庵:《周年纪念大增刊·祝词》,载《月月小说》第21号(1909年)
    1 参考陈大康教授在“小说文献与小说史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小说史”的体例与重写》,见2004年11月7日《解放日报》
    2 心一:《说广告》(续),载《神州日报》1907年6月5日。
    3 孙毓修:《图书馆》,《教育杂志》第1年第12期,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10年1月6日)。
    4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1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第141-144、191-194页。
    1 见《时报》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904年10月29日)广告。
    2 潘建国:《清末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1 志达:《男盗女之上海》,载1907年8月10日《天义》。
    1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九日(1894年8月9日)《申报》刊载文宜书局广告“真石印绘图《大明奇侠传》”广告,即是这部只有一半的《大明奇侠传》。该月十七日(8月17日)《申报》刊载“文宜书局再启”云,《大明奇侠后传》“旬内出版”。实际上是把一部书拆成两部分先后出版。
    2 论文将晚清小说广告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类:第一、小说出版广告:主要包括晚清小说内容、销售地点、小说价格、出版信息(小说预告、延期、小说杂志和报载小说信息);第二、搜书、征文广告:第三、小说杂志、书局新创、改良的宣传广告;第四、促销广告:降价、打折、赠送、预约以及其他促销方式的小说销售广告;第五、小说市场的其他业内活动之广告。比如抨击盗版,产权纠纷,禁书广告、作家声明等其他业内信息。
    1 同样内容见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七《世界繁华报》1096号,光绪三十年四月初十日《世界繁华报》1099号,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一日《世界繁华报》1100号。
    1 从光绪三十年八月初六至十二月二十一,分别刊载于八月初六、八月二十一、八月二十二、九月初一、九月初六、九月二十一、九月二十八、十月初六。
    2 《时报》本则广告无“立案”字。
    1 这则广告连续刊登三日。又见于三十三年正月二月十四口(1907年3月8日)、二十七日(1907年3月11日)《中外日报》。
    1 这则广告同时见七月三十日、八月初三《中外日报》。
    2 又见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1907年10月19日《中外日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1907年10月21日)《时报》
    1 《申报》
    2 《新闻报》
    3 《神州日报》
    4 《中外日报》
    5 《游戏报》
    8 《上海繁华报》
    9 《华字日报》
    10 《中西日报》
    11 《月月小说》
    12 《新小说》
    13 《大陆》
    14 《绣像小说》
    15 《点石斋画报》
    16 《新民丛报》
    1 《近代小说编年》,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2 《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年1911)》,杜慧敏,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3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段怀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4 《晚清史》,戴鞍钢,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5 《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桑兵,中华书局,2008年3月出版。
    6《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史论》,何绍斌,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4月出版。
    7《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王立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8《晚清小说目录》,刘永文、章培恒、陈广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9《沉重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海天、肖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1月出版。
    10《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文修订版)(第4卷),雷纳·韦勒克、杨自伍,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1《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修订本),郭延礼,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12《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韩伟表,齐鲁书社,2006年12月出版。
    13《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蒋晓丽,巴蜀书社,2005年6月出版。
    14《中国报学史》,戈公振,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出版。
    15《文学的周边》,陈平原,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16(日本)《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樽本照雄,齐鲁书社2002年4月出版。
    17《晚清营业书目》,周振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4月1日出版。
    18《小说书坊录》,王清原、牟仁隆、韩锡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4月1日出版。
    19《晚清小说期刊史论》,王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20《中国近代小报史》,孟兆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1《被压抑的现代——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美国)王德威(Wang, David Der-Wei),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22《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美国)韩南(Patrick Hanan),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出版。
    23《印刷书的诞生(法)费夫贺、马尔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The Book History Reader,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24《猫大屠杀:法国文化史钩沉》,(法)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 台北编译馆、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版。又名《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新星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
    25 《广告传播学》,舒永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26 《文学传播学引论》,文言,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27 《李伯元年谱》,李伯元全集,第五册,薛正兴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
    28 《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
    29 《稿酬怎样搅动文坛》,鲁湘元,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30 《钏影楼回忆录·时报的编制》,包天笑,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出版。
    31 《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2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33 《书报话旧》郑逸梅,中华书局2005年4月出版。
    34 《遁窟谰言》大达图书局,1935年出版。
    35 《弢园著述总目》,《弢园文录外编》,王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36 《弢园文录外编》,王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37 《香艳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8 《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39 《看图说书》,陈平原,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2月出版。
    40 《中外广告史》,陈培爱,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41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方汉奇,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42 《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王儒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43 《古代小说文献丛考》,潘建国,中华书局2006年5月出版。
    44 《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胡翠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05出版。
    45 《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徐载平,新华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
    46 《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出版业研究》黄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47 《中国图书发行史》,郑士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2月第二版。
    48 《清末时新小说集》,周欣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48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李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49 《清末石印精图小说戏曲目》,见《小说三谈》,阿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
    1 晚清报刊广告的文学史意义,夏晓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晚清小说期刊营销手法述略,李九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 晚清小说出版商的广告营销,阚文文,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4期。
    4 100年前的文化产品营销——以晚清《时报》的小说广告为例,阚文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5 从《申报》的文学稿酬看近代文化观念的演变,何海巍,文史杂志,2008年第2期。
    6 从广告看商务印书馆在晚清的小说宣传,文迎霞,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晚清小说出版述略,孙文杰,编辑之友,2008年第5期。
    8 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晚清小说队伍的嬗变,贺根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 打破旧平衡的初始环节——论申报馆在近代小说史上的地位,陈大康,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10 近代小说面临转折的关键八年,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1 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思考,陈大康,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12 浅议广告的史料价值——以《申报》广告为例,蔡朝晖,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3 论中国近代出版文化对近代小说的影响,于淑敏,河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14 早期<申报>广告价值分析,王儒年,史林,2004年第2期。
    15 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潘建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16 论晚清小说的书价,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7 论晚清小说的书价,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8 清末上海地区书局与晚清小说,潘建国,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19 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陈大康,文汇报,2006年7月16日。
    20 李伯元身后的版权官司,李明山,中国出版1997年第12期。
    21 中国稿酬制度的变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影响,陈定家,江汉论坛,2001年第9期。
    22 从《申报》的文学稿酬看近代文化观念的演变,何海巍,文史杂志,2008年第2期。
    23,由<申报>所刊三则小说征文启事看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潘建国,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24 报刊文学与商业交换规则——以《瀛寰琐纪》的出版史为分析个案,陈大康,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25 “新小说社征文启”及其价值和意义,济南大学学报,郭浩帆,2001年第3期。
    26 晚清报载小说广告和“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张天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7 申报馆与王韬小说之转变,凌硕为,求是学刊,2007年第1期。
    28 晚清上海小报与近代小说关系初探,何宏玲,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29 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思考,陈大康,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30 西学东渐与晚清小说读者的变化,王姗萍,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1 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宋丽华,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32 文娟,试论近代小说出版中的盗版现象,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33 论插图,陈炳熙,潍坊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34 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潘建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35 清末民初传播业的民间化,桑兵,见胡伟溪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252页。
    36 从稿费制度的实行看晚清上海文化市场的发育,张敏,史林,2001年第2期。
    37 传播视野中的近代出版,项翔,编辑学刊1996年第4期。
    38 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清初通俗小说的发展——以小说出版为中心,文革红,复旦大学2006年古代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