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在当前的村委会选举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本文通过考察惠东县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深入探讨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广东省各地区村委会选举进行纵向和横向地对比分析,查找影响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因素。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村委会选举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从而优化村级民主环境,促进农村民主建设,为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寻找一道符合实际的科学道路和理性模式。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明确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课题研究的几个关键概念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等进行界定,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了解村委会存在的作用与意义,为下文作铺垫。第三部分对惠东县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当前村委会选举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对影响村委会民主选举因素进行综合归纳,查找内在的关联性。第五部分在对村委会换届选举情况、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搭建农村人才试用平台、引导大学生村官参选、推行组合选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对策和建议。
The Village Committee democratic Election,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democratic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also is an essential first step of the village self-government. However,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is affecting by various factors, hindering the process of democracy. This text is through observing the fifth general election in Huidong County to analyze the problem during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and to fi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reg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related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 some benefici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describes the topic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ear idea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defines a few key concepts of the research - the village committee, villagers’self-government, etc. While understanding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and pave for the next down. The third part concerns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of Huidong County for the purpose of finding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election. The fourth part focuses on the affecting factor of the election, looking for the intrinsic relevance. By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some benefici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building the trial platform for the rural people, paving the way for the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s and trying the combinatorial election, etc.
引文
[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张晓明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1]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罗伯特.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中国农村观察, 2003,5:70-77
    [4]欧博文.中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1994, 5:61-65
    [5]爱泼斯坦.中国乡村选举:民主的试验[J].今日中国,1996
    [6]罗伦丝.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国式民主[J].澳大利亚中国事务,1994,32:61-68
    [7]邱越伦.中国地方政权:村民委员会[N].工人日报,1997
    [1]戴慕珍、罗斯高.选举与权力:中国农村决策聚焦[J].中国季刊,2000:513-539
    [2]李连江.中国农村选举与民众的维权[N].中国信息报,2001(2)
    [3]欧博文、李连江.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出版,1997年
    [4]申端锋.村委会选举十年回顾[N].社会科学报,2008年4月10日(第2版)
    [1]唐兴霖、马骏.中国村民自治民主的制度分析[J].开放时代,1999,3:18-22
    [2]游祥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J].探索,2000,5:20-23
    [1]肖立辉、孟令梅.对村委会选举进行比较研究的指标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4(4):5-11
    [2]时晓红、娄兆锋.村级民主选举障碍性因素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6):59-63
    [3]赵爱明、史仕新.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24-28
    [4]唐文玉、郭正林.乡镇政权缘何会干预村委会选举基于博弈论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行政论坛,2010, 17(1):12-16
    [1]史天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村民[J].当代中国,1999,8(22):425-442
    [2]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J].社会, 2005,3:27-49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孟庆尧.村民自治下张庄的派系及其竞争[A].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贺雪峰、刘锐.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N].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2版)
    [2]李江涛、吴重庆.村委会选举与乡村社会的自组织资源[A].吴重庆、贺雪峰主编.直选与自治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生活[C].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257
    [1]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99-110
    [1]惠东县2011年村、社区两委当选干部情况统计,中共惠东县委组织部,2011年4月。
    [1]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市农村基层选举贿选问题研究.南方都市报,2011年10月18日(A06)
    [1]王辉森.以村长负责制代替两委合一关于处理农村两委关系的新探索[J].攀登,2004,1:35-38
    [1]丁宁.整治农村选举中的贿选问题研究[A].中州学刊[C].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学刊社,2010:10-14
    [1]董江爱.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07,6:12-15
    [1]辛秋水.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中国村委会选举模式的创新[J].学术界, 2001,90(5):45-54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
    [2]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拉里?戴尔蒙德.民主在巩固[M].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9
    [4]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爱泼斯坦.中国乡村选举:民主的试验[J].今日中国,1996
    [6]罗伦丝.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中国式民主[J].澳大利亚中国事务,1994,32:61-68
    [7]申端锋.村委会选举十年回顾[N].社会科学报,2008年4月10日(第2版)
    [8]唐兴霖、马骏.中国村民自治民主的制度分析[J].开放时代,1999,3:18-22
    [9]游祥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J].探索,2000,5:20-23
    [10]郭正林.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 2003,5:70-77
    [11]肖立辉、孟令梅.对村委会选举进行比较研究的指标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4(4):5-11
    [12]时晓红、娄兆锋.村级民主选举障碍性因素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6):59-63
    [13]赵爱明、史仕新.村民参与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24-28
    [14]唐文玉、郭正林.乡镇政权缘何会干预村委会选举基于博弈论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行政论坛,2010, 17(1):12-16
    [15]史天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村民[J].当代中国,1999,8(22):425-442
    [16]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J].社会,2005,3:27-49
    [1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孟庆尧.村民自治下张庄的派系及其竞争[A].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9]罗平汉.村民自治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99-110
    [20]刘义强.村民自治发展历程、经验与机制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6):2-4
    [21]广州市社科院.广州市农村基层选举贿选问题研究.南方都市报,2011年10月18日(A06)
    [22]王辉森.以村长负责制代替两委合一关于处理农村两委关系的新探索[J].攀登,2004,1:35-38
    [23]丁宁.整治农村选举中的贿选问题研究[A].中州学刊[C].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学刊社,2010:10-14
    [24]董江爱.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07,6:12-15
    [25]辛秋水.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中国村委会选举模式的创新[J].学术界,2001,90(5):45-54
    [26]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J].政治学研究,1999,04:47-53
    [27]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0,2:29-37
    [28]何包钢、郎友兴.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级民主完善之尝试[J].政治学研究,2000,39(5):22-28
    [29]仝志辉.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J].政治学研究,2000,3:70-76
    [30]申端锋.村委会选举十年回顾[N].社会科学报,2008-04-10(第2版)
    [31]肖立辉.影响村民投票的因素分析[N].汕头大学学报,1999,03
    [32]胡荣.村民委员选举中影响村民对候选人选择的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24-131
    [33]赵爱明、史仕新.中国村民民主选举研究理论与实证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4]何包钢、郎友兴.村民选举中的竞争:对浙江个案的分析[N].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5
    [35]胡荣.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J].社会, 2005,3:27-49
    [3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7]贺雪峰、刘锐.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N].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6月(第2版)
    [38]王金洪.论村委会选举中党组织建议权的行使以广东省有关地方法规和实践为例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 04:68-75
    [39]唐文玉、郭正林.乡镇政权缘何会干预村委会选举基于博弈论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行政论坛,2010,17(1):12-16
    [40]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2-48
    [41]徐增阳、杨翠萍.村民自治的发展趋势[J].政治学研究,2006,2:28-36
    [42]李江涛、吴重庆.村委会选举与乡村社会的自组织资源[A].吴重庆、贺雪峰主编.直选与自治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生活[C].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2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