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诗可以群”的源头进行了追溯,探索其具体的历史形态,研究儒家“诗可以群”的理论建构、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实践,从而勾勒出“诗可以群”诗学观的理论系统及其深刻蕴涵,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揭示“诗可以群”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内容如下:
     一、“诗可以群”的历史形态还原。“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诞生于礼乐文化语境之中,它概括了从上古巫舞到三代礼乐的群体交流活动形态,揭示了古人生命活动的审美存在方式。群体交流经历了群而舞、群而乐、群而诗的形态演变过程。原始巫舞以神秘的宗教体验,唤起族群意识和情感认同。周代礼乐不仅是一种制度形态,也是一种审美的社会交往形态,它以感性、形象的仪式进行交流,呈现为“威仪”、“音声”、“诗语”三者合一的综合形态。它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现贵贱亲疏的等级关系,促进群体关系的融合和社会的整合。春秋时期礼乐文化嬗变,在礼义彰显的语境下,诗义的言说交流兴起,它以《诗》进行辞令的交流沟通,在仪式活动中赋诗酬酢,文雅含蓄,语含机锋,这是礼乐交流新的形式。
     二、《诗》的群体诗学和群体之情。《诗》是礼乐文化的载体,礼乐用诗制度决定了《诗》的创作、采集、编定、整理,形成了仪式诗学、讽谏诗学观念。诗作为仪式乐歌或由乐工歌唱,或用乐器演奏,或由公卿列士赋诗。礼乐仪式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内容,礼乐交流活动决定了诗的意义生成。《诗》用于群体交流,表现了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多种交往情感类型,它既是人伦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综合体,又是群体共同的价值、信仰、文化、心理的结合体,是后世诗歌情感表现的主要类型。
     三、孔子“诗可以群”诗学理论的建构,以及它在战国诗学中的发展和在后世的流变。孔子“诗可以群”的命题既是对传统礼乐文化价值精髓的归结,更是站在士人的立场言说,对礼乐文化进行发扬和理论提升。其“仁”的范畴是情与礼、美与善的融合,“礼”和《诗》都可归于“仁”,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实现情感与道德的统一,达到群体的融合。孔门后学编订的《孔子诗论》以“情”说诗、“以色喻礼”,强调群体情感须合乎“礼”的规范。孟子提倡性善之说,认为诗歌交流是内在仁义本性的交流。荀子强化《诗》的礼义法度之义和其思想价值权威,限制人的感性情欲,以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
     在汉代经学语境中的“诗可以群”诗学主张“风教”、“美刺”,强调君臣上下的政治交流。《诗》“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而谲谏”,情感受到政治的压制。宋代理学语境中“诗可以群”诗学宣扬道德心性交流,强调性情之正,以抽象的天理压制人的自然情感,将道德绝对化。清初实学对理学进行了反拨,承认“情”的合理性。黄宗羲提出诗道“万古之性情”,强调普遍情感的交流。王夫之主张群体交流的本体是“情”,“出其情以相示”,“诗道性情”,将“群”作为“四情”之一,以审美涵咏归正性情,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王夫之情感交流说,将“诗可以群”的命题审美化,但其“性情”说始终还带着儒家理性观念的约束。
     四、“诗可以群”诗学理论在后世的诗学实践。“诗可以群”诗学理论表现了群体在情感、心理、信仰等深层次的文化精神认同。其实践形态是“以文会友”,它扩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它造就了诗歌交往形式的多样、交往诗歌形态的丰富。它美化了群体关系、诗化了生命存在。诗歌交往活动蕴涵着歌诗为礼、缘情放言、“群”而可“兴”等诗学观念。
     五、“诗可以群”的理论归结、现代转换及其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诗可以群”诞生于礼乐文化语境,奠基于传统的天人哲学美学、伦理哲学美学、和谐哲学美学的基础上,其本体范畴有“情”、“志”、“性”、“理”、“道”等,表现为情与理、美与善、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统一。“诗可以群”可以阐释为中国古代儒家的审美交往诗学理论,它凸显了人的诗性生存,具有现代价值,可以进行现代性转换。它注重社会化的人格培育,力图通过个体精神境界的实现而达到社会之群。它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境界,重视群体情志、道德的交流,又强调以审美的方式展现,实现了政治审美化、社会生活审美化、人生境界审美化。因此,在对当下的文学理论、审美文化、生存境界进行关注之时,儒家古典的审美交往诗学理论仍然有其独到的价值。
This dissertation restored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 and studied it’s specific form, and theory construction, evolution, practice. Then this dissertation drawed the theory system, revealed its profound connotation, researched its theoretical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in contemporary.
     Firstly, restored the history of“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 The poetics theory was born in the context of LiYue(礼乐)culture, which summarized the art communication form from ancient to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y, revealed the people’s aesthetic living style. Group communication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evolution, which was group dance, group sings, and group used poetries. Ancient witch dance aroused group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 by religious experience. LiYue in Zhou dynasty were used to the state and XiangRen. LiYue activity not only was a social institution form, and also an aesthetic social intercourse form, which had three form of Weiyi(威仪),sound,and poem. LiYue signified familial and political hierarchy relationship, promoted the fusion of group relations. In Chunqiu(春秋) period, With LiYue culture transmutation,“Li(礼)”was abstracted and theorized, which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moral significance were strengthened. Singing poems to each other was new communication form, which was elegant and implicative.
     Secondly,Group poetics and Group feeling of Poetry. Poetry was the carrier of LiYue culture, the system of using poetry decided it’s creation, collection, editor, which showed the ceremony poetics and satirize poetics. The poetry was singed by music officer, or played by musical instrument, or chanted by nobleman. LiYu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oetry,Liyu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determined the meaning generation of poetry. The emotion types which Poetry expressed are as follows: feeling between father and son, monarch and courtiers, brothers, man and wife, friends. Poetry expressed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Ethical relations, and also group value, emotion, belief, psychology.
     Thirdly,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generalized from LiYue culture. Confucius’“benevolence”fused emotion and“Li”, aesthetic and good,“Li”and Poetry can be attributed to“benevolence”, thus unify emotional and moral, make group relations harmony. Confucius students edited Confucius Poetics, which emphasized that express emotion according to“Li”. Mencius emphasized that benevolence are human nature, and thought that Poetry communication is internal tendencies exchange. Xunzi(荀子) constrainted perceptual desire, strengthe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tegrate social order. On the context of Han dynasty“Jingxue(经学)”, group communication poetics pay atten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advocated communication of moral nature, used natural-principles to control emotion. Early Qing dynasty prac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affection is reasonable. Huang-Zongxi claimed that poetry should express eternal affection. Wang-Fuzhi thought the essence of poetry is affection, and advocated affection communication. He also thought that affection can show moral nature, intensified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of“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 but still not quit to restrain feeling.
     Fourthly, Poetics practice of“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 This theory expressed group cultural spirit identity on affection, psychology and belief. Poetry communication extend many aspects of social life, which is daily but recessive culture, thinking mode and behavior, make poetry popularization, poet group huge, group relations aesthetic. Poetry communication contains important poetic thought, which are“Poetry communication for etiquette”,“Poetry express ethics affection”,“Group harmony can inspire poetic creation”.
     Fifthly,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This theory can be interpreted as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theory, which permeated with humanistic spirit, has great value. This theory pay attention to group life existence, make group relations rich warmth. This theory emphasize personality cultivate,make certain human essence in group relations, and achieve social harmony b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spirit. This theory pursue life realm of the unity of aesthetic and good, emphasize affection, moral,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make political, social life and life realm aesthetic. So“Poetry as a means of social intercourse”also has great value to current question, such as life realm, social rel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引文
①闻一多:《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①夏传才:《20世纪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②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③雒启坤:《<诗经>散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3页。
    ④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①贾晋华:《“诗可以群”——中国传统诗歌普及化轨迹描述》,《江海学刊》1989年第4期。
    
    ①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9日。
    ②西安半坡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③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④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2期。
    ⑤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
    
    ①青海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98年第5期。
    ②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00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15页。
    ②(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92页。
    ③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④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⑤王力:《同源辞典》,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9页。
    ⑥(汉)孔安国传,(唐)孔颍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38页。
    
    ①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页。
    ②彭峰:《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①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院:《原始社会史——一般问题、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6-437页。
    ②王振复:《人类学三路向——原始审美意识何以发生》,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3页。
    ①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第533页。
    ②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台北华冈出版社1954年版,第118页。
    ③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第535页。
    
    ①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页。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第144页。
    
    
    ①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一册·周公与中国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页。
    
    ①关于宗周礼乐,学界一般认为《仪礼》是比较可靠的文献。
    ②邵懿辰:《礼经通论》,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2-423页。
    ③梁启超:《国史研究六篇·志三代宗教礼学》第二版,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9页。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3页。
    ②《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页。
    ①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2页。
    ①《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②《国语·周语下》
    ①顾镇:《虞东学诗·诗乐说》,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81页。
    ②(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③顾颉刚:《古史辩》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08页。
    ④《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16页。
    ⑤《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417页。
    ⑥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2页。
    ①《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87页。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24页。
    ②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4页。
    ①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56页。
    ②皮锡瑞:《经学通论·论诗有正义有旁义即古文亦未尽可信》,中华书局1954年,第3页。
    
    ①《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91页。
    ②许维遹:《飨礼考》,清华学报,1947年。
    ③刘雨:《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①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
    ②徐杰令:《春秋会盟礼考》,求是学刊,2004年第2期。
    ③关于食礼,《礼记·王制》:“凡养老……殷人以食礼。”孔颖达疏:“食礼者,有饭有殽,虽设酒而不饮,其礼以饭为主,故曰食也。其礼有二种:一是礼食,故《大行人》云诸公三食之礼有九举,及公食大夫礼之属是也。二是燕食者,谓臣下自与宾客旦夕共食是也。”可见也是用于亲和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关系的礼仪。
    ①《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840页。
    ①劳孝舆:《春秋诗话》,中华书局重印《丛书集成》1985年版,第1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3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27页。
    ①苏辙:《苏氏春秋集解》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册,第80页。
    ②(清)叶酉:《春秋究遗》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81册,第576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57页。
    
    ①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中华传世文选·古文渊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5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0-1841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816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905页。
    ①(宋)李糯,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册,第223页。
    ①(清)董增龄:《国语正义》,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231页。
    ②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1页。
     ①(唐)刘知几著,张振佩笺注:《史通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530页。
    ②高亨:《文史述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鲁洪生:《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7页。
    ①《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页。
    ②马银琴:《两周诗史》,第168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67页。
    ②郭沫若《青铜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8页。
    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53页。
    ②陈子展《诗经直解》,第114页。
    ③陈子展《诗经直解》,第769页。
    ①《国语·楚语下》。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2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689页。
    
    ①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5页。
    ②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9页。
    ③惠周惕:《诗说》卷上,《皇清经解》卷一百九十。
    ④《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86页。
    ⑤戴震:《诗比义述序》,王达津《清代经部序跋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页。
    ①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5-26页。
    ②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③方濬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卷二,转引自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卷三下,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出版,第1885页。
    ④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⑤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⑥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关于殷人的迷信天命,《尚书·西伯戡黎》记载西伯灭黎后,形势对殷很不利,纣王却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这充分反映了殷人的思想状态。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96页。
    
    ①参见高亨《周颂考释》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1963年。
    ②王夫之:《诗广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50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页。
    ②《礼记·祭统》。
    ①(汉)伏胜,郑玄注,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98页。
    ②《国语·楚语下》。
    ③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9页。
    ④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卷一百九十二。
    ①《左传·昭公十七年》。
    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①《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7页。
    ②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③《史记·孔子世家》。
    ④孔鲋:《孔丛子》,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3页。
    ⑤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75页。
    ①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朱熹:《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3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②(清)曹元弼:《礼经学》卷五《解纷》,《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礼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32页。
    ③邵懿辰:《礼经通论》,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3页。
    ④《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①《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5页。
    ②萧兵:《从羊人为美到羊大则美》,《北方论丛》,1980年第2期。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04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③《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5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
    ③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7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15页。
    ②《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1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
    ①《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1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页。
    ③孙以昭:《孔子“思无邪”新探》,《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①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5页。
    ②《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5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①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册,第2页。
    ②朱熹:《答程允夫》,《晦庵集》卷四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4册,第203页。
    ③参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3页。
    
    ①《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5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78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04页。
    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页。
    ①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马承源:《<诗论>讲授者为孔子之说不可移》,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3辑,总第67辑,2002年3月。
    ③廖名春:《上博<诗论>简的作者和作年》,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bamboosilk.org,2002年1月17日。
    ④濮茅左:《关于上海战国竹简中“孔子”的认定——论<孔子诗论>中合文是孔子而非卜子、子上》,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3辑,总第67辑,2002年3月。
    ⑤黄锡全:《“孔子”乎?“卜子”乎?“子上”乎?》,简帛研究网站,http://www.bamboosilk.org,2001年2月26日。
    ⑥陈立:《孔子诗论的作者与时代》,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第68-69页。
    ①朱渊清、廖名春等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礼记·孔子闲居》。
     ①《礼记·曾子问》。
    ①《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3页。
    ①《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1页。
    ①《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第2723页。
    ②陈澧:《东塾读书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47页。
    ①《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第2765页。
    ①《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第2735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
    ①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经韵楼藏版1988年版,第502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9页。
    ①孔鲋:《孔丛子》,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1-42页。
    ②参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①王羲之:《临河叙》,见严可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8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72页。
    ③(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4页。
    ④(唐)姚思廉:《梁书》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4页。
    ⑤(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五《到彦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78页。
    ①沈既济:《词科论》,《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68页。
    ②(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注:《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8页。
    ③(明)黄淳耀:《闵裴村诗集序》,《陶庵全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第641页。
    ④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7页。
    
    ①王佺:《唐代文人执贽干谒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②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35页。
    ③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①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81页。
    ①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20页。
    ①(明)杨士奇:《东里集·续集》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8册,第562页。
    ①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①程建虎:《文化资本的获取和转换——从另一角度观照初唐应制诗的嬗变》,《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②(清)贺裳:《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4页。
    ③《唐诗纪事》卷十一记载: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
    ④《唐诗纪事》卷三记载: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进,唯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伏,不敢复争。
    ⑤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1页。
    
    ①葛立方:《韵语阳秋》,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8页。
    ②赵继红:《初盛唐干谒诗论》,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第11页。
    
    ①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4页。
    ②仇兆鳌:《杜诗详注》,第144页。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①赵以武:《唱和诗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②赵以武:《唱和诗研究》,第392页。
    ③(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66页。
    ④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⑤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1-6642页。
    ①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8页。
    ②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4页。
    ③贺裳:《载酒园诗话》,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82页。
    ④贺贻孙:《诗筏》,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第193页。
    ⑤汪师韩:《诗学纂闻》,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42页。
    ⑥学界对联句的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体而言,普遍认为始于汉武帝“柏梁联句”,笔者亦从此说。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1页。
    ②李东阳:《麓堂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91页。
    ③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9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878页。
    ②(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93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6页。
    ②(魏)曹操,曹丕,曹植:《三曹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181页。
    ③《左传》中记载了赋诗造篇的情况,但这只是极少数,不是公卿列士诗歌交往的主要形式。
    ④(宋)江少虞:《事实类苑·唱和联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①(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②(清)叶燮:《原诗》,第69页。
    ③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6页。
    ④朱庭珍:《筱园诗话》,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05-2406页。
    ⑤吴乔:《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第594页。
    ⑥(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
    ⑦(清)叶燮:《原诗》,第69页。
    ①(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01页。
    ②(宋)袁甫:《蒙斋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5册,第336页。
    ③(清)谢章挺:《赌棋山庄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35页。
    ④(元)戴表元:《剡源集》卷十,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57页。
    ⑤(宋)宋祁:《景文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8册,第46页。
    ①(唐)白居易:《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5页。
    ②霍松林:《唐音阁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①曹操,曹丕,曹植:《三曹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161页。
    ②严可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8页。
    ③杨炯:《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3页。
    ④元结:《元次山集》,世界书局1992年版,第37页。
    ⑤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第193页。
    ⑥(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①(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四十一,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97页。
    ②“兴”的内涵相当丰富,本文取其“兴发”、“兴会”之意,类于今人所谓审美体验,具体参见陶水平教授《王夫之“兴观群怨”的美学阐释》一文,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③王勃:《王子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④(南朝)钟嵘:《诗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①(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1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9页。
    ③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3页。
    ④(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52页。
    ⑤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1页。
    ⑥严可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54页。
    ⑦(清)姜宸英:《湛园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3册,第627页。
    ①刘禹锡:《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页。
    ②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③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第18页。
    ④韩愈:《原性》,《韩昌黎文集校注》,第20页。
    ⑤李翱:《复性书》上,《李文公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8册,第106页。
    ①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校注》,第18页。
    ②李贽:《答邓石阳》,《焚书》卷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③李贽:《德业儒臣后论》,《藏书》卷三十二,《李贽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页。
    
    ①(明)徐渭:《答许口北》,《徐渭集》卷十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2页。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55页。
    ③李贽:《杂述·红拂》,《焚书续焚书》卷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①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0页。
    ②《春秋繁露义证》,第402页。
    ③《春秋繁露义证》,第290页。
    ④《春秋繁露义证》,第413页。
    ⑤《春秋繁露义证》,第286页。
    ⑥《春秋繁露义证》,第32页。
     ①《春秋繁露义证》,第329页。
    ①王利器:《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②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7页。
    ③《春秋繁露义证》,第35页。
    ④《汉书·儒林传》
    ⑤关于以《诗经》为谏书,以《诗经》决狱,《汉书·儒林传》记载:“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甞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甞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关于《诗》用于占卜,《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翼奉云:“臣奉窃学齐诗,闻五际之要十月之交篇,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亦不足多,适所习耳。”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9页。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④程廷祚:《诗论十三》,《青溪集》卷二,金陵丛书本。
    ⑤《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⑥《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8页。
    ②《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262页。
    ③《汉书·元帝纪》。
    
    ①《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页。
    ②《通书·诚上》,《周敦颐集》,第13页。
    ③《通书·诚上》,《周敦颐集》,第13-14页。
    
    ①《正蒙·乾称》,《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5页。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③《答黄道夫》,《朱子文集》中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16页。
    ④《通书·师第七》,《周敦颐集》第19页。
    ⑤《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页。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二程集》,第252页。
    ③《太极说》,《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四部丛刊初编。
    ④《答何叔京二十九》,《朱文公文集》卷四十。
    ⑤《张载集》,第62页。
    ⑥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20页。
    ⑦《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
    ⑧《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15页。
    ②《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17页。
    ③《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2页。
    ④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卷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⑤朱熹:《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⑥朱熹:《孟子集注》卷一,《四书章句集注》,第202页。
    ⑦《正蒙·乐器篇》,《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55页。
    ⑧《横渠易说》,《张载集》,第99页。
    ①《横渠易说·系辞上》,《张载集》,第192页。
    ②朱熹:《论语精义》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8册,第375-376页。
    ③《论语集注·卫灵公第十五》,《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6页。
    ④赵顺孙:《论语纂疏》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1册,第467页。
    ⑤《四书章句集注》,第18页。
    ⑥《四书章句集注》,第51页。
    ①《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5页。
    ②《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7-258页。
    ③《张子语录中》,《张载集》,第324页。
    ④《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2页。
    ⑤《正蒙·诚明篇》,《张载集》,第23页。
    ⑥《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6页。
    ①《正蒙·乐器》,《张载集》,第56-57页。
    ②《经学理窟·诗书》,《张载集》,第256页。
    ③《经学理窟·语录上》,《张载集》,第309页。
    ④《程式遗书》,《二程集》,第28页。
    ⑤《程氏经说·诗解》,《二程集》,第1046页。
    ⑥《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41页。
    ⑦《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225页。
    ⑧《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19页。
    ⑨《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7页。
    ①《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78页。
    ②《河南程氏经说·中庸解》,《二程集》,第1160页。
    ③《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106页。
    ④《程氏经说·诗解》,《二程集》,第1046页。
    ⑤《程氏外书》,《二程集》,第366页。
    
    ①《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第97页。
    ②《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第104页。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65页。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三,第539页。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三,第538页。
    ⑥《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第104页。
    ①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
    ②《朱子语类》卷八十,第2074页。
    ③《朱子语类》卷八十,第1049页。
    ④《朱子语类》卷八十,第2075页。
    ⑤朱熹:《经筵讲义》,《晦庵集》卷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3册,第250页。
    ⑥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页。
    ①《诗集传》序言,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②《朱子语类》卷八十,第2086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①《南雷诗历题辞》,《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②《明文案序上》,《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8页。
    ③《黄孚先诗序》,《黄梨洲文集》,第343页。
    
    ①《景州诗集序》,《黄梨洲文集》,第338页。
    ②《万贞一诗序》,《黄梨洲文集》,第362页。
    
    ①《马雪航诗序》,《黄梨洲文集》,第363页。
    ②《明儒学案·师说》,《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③《明儒学案》卷十九,《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19页。
    ④《朱人远墓志铭》,《黄梨洲文集》,第247页。
    
    ①《汪扶晨诗序》,《黄梨洲文集》,第357页。
    ②《汪扶晨诗序》,《黄梨洲文集》,第358页。
    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①陶水平:《文化整合语境中的王夫之诗学》,《齐鲁学刊》2000年第6期。
    ②《四书训义》卷四十二,《船山全书》第七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915页。
    ③王夫之:《诗广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4-35页。
    ④王夫之:《诗广传》,第35页。
    ⑤王夫之:《诗广传》,第43页。
    
    ①《张子正蒙注》,《船山全书》第十二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44页。
    ②《读四书大全说》,《船山全书》第六册,第1110页。
    ③《张子正蒙注》,《船山全书》第十二册,第33页。
    ④王夫之:《诗广传》,第43页。
    ⑤《诗广传》,第43页。
    ⑥《读四书大全说·孟子》,《船山全书》第六册,第1066页。
    ⑦《读四书大全说·孟子》,《船山全书》第六册,第896页。
    ⑧王夫之:《诗广传》,第67页。
    ⑨《读四书大全说·孟子》,《船山全书》第六册,第1066页。
    ⑩《读四书大全说·孟子》,《船山全书》第六册,第911页。
    11《读四书大全说·孟子》,《船山全书》第六册,第912页。
    12《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船山全书》第六册,第639页。
    
    ①王夫之:《诗广传》,第23页。
    ②《明诗评选》卷四,《船山全书》第十四册,第1440页。
    ③《古诗评选》卷四,《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77页。
    ④《四书笺解》,《船山全书》第六册,第259页。
    
    ①《姜斋诗话笺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8页。
    ②《古诗评选》卷四,《船山全书》第十四册,第644页。
    ③《四书训义》卷二十六,船山全书》第八册,第90页。
    ④王夫之:《诗广传》,第1页。
    ⑤王夫之:《诗广传》,第35页。
    ⑥王夫之:《诗广传》,第55页。
    ⑦王夫之:《诗广传》,第23页。
    ⑧王夫之:《诗广传》,第8页。
    ①王夫之:《诗广传》,第94页。
    ②王夫之:《诗广传》,第152页。
    ③《四书训义》,《船山全书》第七册,第915页。
    ④《四书笺解》,《船山全书》第六册,第259页。
    
    ①王夫之:《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②《姜斋诗话笺注》,第41页。
    ③《姜斋诗话笺注》,第104页。
    ④《姜斋诗话笺注》,第104页。
    ⑤《唐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第1019页。
    ⑥《古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第681页。
    ⑦陶水平:《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①《四书训义》,《船山全书》第七册,第915页。
    ②《姜斋诗话笺注·诗绎》,第4页。
    ③《姜斋诗话笺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41页。
    ①(清)董浩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67页。
    1.《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3.胡培翚:《仪礼正义》,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木犀香馆刻本。
    4.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5.凌廷堪:《礼经释例》,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6.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
    7.邵懿辰:《礼经通论》,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第二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8.(宋)李糯,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
    10.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1.惠周惕:《诗说》,《皇清经解》本。
    12.陈奂:《诗毛氏传注疏》,商务印书馆,1930年。
    13.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14.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
    15.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
    1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1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1年。
    18.赵顺孙:《论语纂疏》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0年。
    19.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4年。
    20.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61年。
    22.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23.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丛书集成本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24.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
    25.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6.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7.朱熹:《朱子文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28.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29.(清)陈立:《白虎通疏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5年。
    30.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
    31.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
    32.陈澧:《东塾读书记》,三联书店,1998年。
    33.阮元:《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
    34.(清)卢文弨辑:《逸周书》,清卢氏刊本影印,北京直隶书局1923年。
    35.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7.(清)董增龄:《国语正义》,巴蜀书社,1985年。
    38.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9.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40.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4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42.(晋)陈寿、裴松之:《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
    43.(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44.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45.(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46.(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83年。
    47.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48.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7年。
    49.刘知几著,张振佩笺注:《史通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50.刘煦:《旧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
    5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52.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2年。
    53.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
    54.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94年。
    5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6年。
    56.吴毓江:《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3年。
    57.郭庆潘:《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61年。
    58.黎翔凤:《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4年。
    59.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62年。
    60.蒋礼鸿:《商君书锥指》,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
    61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
    62.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8年。
    6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64.(汉)宋衷注:《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
    65.陆贾著,王利器注:《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
    66.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67.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68.何宁撰:《淮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年。
    69.贾谊:《新书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2000年。
    7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2年。
    71.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2.孔鲋:《孔丛子》,商务印书馆,1936年。
    73.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年。
    74.孙星衍等:《孔子集语校补》,齐鲁书社,1998年。
    75.(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注:《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7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经韵楼藏版,1988年。
    77.程廷祚:《青溪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黄宗羲:《南雷文定》,续修四库全书. 1394-1397,集部·别集类。
    79.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80.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
    81.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年。
    82.王夫之:《诗广传》,中华书局,1964年。
    83.劳孝舆:《春秋诗话》,中华书局重印《丛书集成》,1985年。
    84.戴震:《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90年。
    85.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86.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9年。
    87.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88.(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89.(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0.(唐)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
    91. (清)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2000年。
    9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3.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4.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5.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
    96.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
    97.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
    98.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99.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
    100.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01.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02.钟嵘:《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3.(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104.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05.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06.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07.翁方纲:《石洲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08.王夫之:《薑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09.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10.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2.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57年。
    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科学出版社,1982年。
    4.李孝定编述:《甲骨文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考古所,1970年。
    5.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
    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初集、二集,三联书店1983、1990年。
    7.张光直:《商代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
    8.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科学出版社,1952年。
    9.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
    10.刘雨:《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11.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12.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13.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
    14.陈全方:《周原与周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91年。
    16.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18.马承源:《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之一、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9.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0.刘剑:《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梁启超:《志三代宗教礼学》,《国史研究六篇》第二版,中华书局,1947年。
    2.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3.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顾颉刚:《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6.胡朴安:《诗经学》,商务印书馆,1931年。
    7.朱光潜《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朱光潜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8.朱自清:《诗言志辩》,《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0.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钱钟书:《诗可以怨》,《钱钟书论学文选》第6册,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12.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5年。
    13.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14.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16.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0.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1.巴新生:《西周伦理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22.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23.钱穆:《周公与中国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4.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
    25.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2002年。
    26.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7.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9.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巴蜀书社,2002年。
    30.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三联书店,2004年。
    31.高亨:《文史述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王小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33.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3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山东文艺出版社,1980年。
    35.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6.刘芹:《中国古代舞蹈》,商务印书馆,1991年。
    37.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38.陈元锋:《乐官文化与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9.谢谦:《钟与鼓——诗经中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40.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6年。
    41.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42.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3.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4.雒启坤:《诗经》散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
    45.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7.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中华书局,2006年。
    48.彭锋:《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49.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中华书局,2010年。
    50.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1.杨隽:《典乐制度与周代诗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52.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53.翁礼明:《礼乐文化与诗学话语》,巴蜀书社,2007年。
    54.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5.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
    56.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年。
    57.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
    58.赵逵夫:《先秦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
    59.徐正英:《先秦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0.饶龙隼:《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2年。
    61.沈立岩:《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
    63.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
    64.萧兵:《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蔡先金:《孔子诗学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
    66.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
    67.鲁洪生:《诗经学概论》,辽海出版社,1998年。
    68.朱金发:《先秦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7年。
    69.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
    70.夏传才:《20世纪诗经学》,学苑出版社,2000年。
    71.张启成:《诗经研究史论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72.(台湾)林叶莲:《中国历代诗经学》,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
    73.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1年。
    74.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百花州文艺出版社,1999年。
    75.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6.唐明贵:《论语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7.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78.张蕙慧:《儒家乐教思想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79.张毅:《儒家文艺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王齐彦:《儒家群己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1.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2.陈桐生:《礼化诗序——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学苑出版社,2009年。
    83.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三联书店,2005年。
    84.梅加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5.赵以武:《唱和诗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86.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和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7.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88.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9.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3年。
    9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91.李泽厚:《华夏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94.袁济喜:《和——审美理想之维》,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1年。
    9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96.(日)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三联书店,1991年。
    9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9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99.(德)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0.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10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02.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4.吴诗驰:《中国原始艺术》,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
    105.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6.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7.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8.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61年。
    109.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10.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1.蔡钟翔等:《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
    112.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3.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14.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5.陶水平:《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6.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7.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1.陆晓光:《孔子“诗可以群”的历史意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2.贾晋华:《“诗可以群”——中国传统诗歌普及化轨迹描述》,江海学刊,1989年第4期。
    3.孙明君:《诗可以群——中国古代友情诗探论》,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
    4.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5.周裕锴:《诗可以群:略谈元体诗歌的交际性》,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
    6.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7.左尚鸿:《孔子“<诗>可以群”的人类学阐释》,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8.邓乔彬:《进士文化与诗可以群》,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9.武汉强:《“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期的文学活动》,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0.毛宣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论的解释学意味》,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1.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
    12.高亨:《周颂考释》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1963年。
    13.许维遹《飨礼考》,清华学报,1947年。
    14.李春青:《论先秦“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15.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16.陈桐生:《孔子师徒的文学传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7.(台湾)陈昭瑛:《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8.朱安群:《当今向孔子借鉴什么,兼论孔子思想与<周易>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9.张节末,杨辉:《“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0.钱志熙:《从群体诗学到个体诗学——前期诗史发展的一种基本规律》,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21.陶水平:《王夫之诗学“兴观群怨”论的美学阐释》,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2.陶水平:《文艺美学“现代性”问题之反思》,东方,2000年第6期。
    23.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4.迟成勇:《中华原始文化:民族精神的逻辑起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5.王佺:《唐代文人执贽干谒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