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琪峰电影“类型”与“作者”的共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类型”与“作者”的二元对话,电影理论界给予过一定的关注,但是研究背景往往放置于经典好莱坞时期和“新好莱坞”时期,而在全球化、商业化高度发展的现在,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射到东方并逐步认识到发展电影类型是民族电影创作和市场化的出路时,当代背景下的“类型”和“作者”研究反而停滞不前了。在“新好莱坞”运动的影响渐趋淡化,曾经的新形式逐渐固定为旧模式的当代,如何重新认识“类型”的创新?如何在“类型”的成规中获得个人表达的空间和存在的位置?类型成规如何对个人发生作用?本文将通过一个典范——香港导演杜琪峰的研究,对这些问题拓展出一定的思考空间。
     杜琪峰的电影作品和他的创作轨迹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理清“类型”和“作者”的概念,在确立杜琪峰对“类型”的自觉应用及他的“作者”身份之后,通过剖析杜琪峰的电影特征、成长过程中的个人努力和类型成规对他的影响,探讨当代背景下“类型”和“作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探求它们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习惯以静态的视角去文本中寻找“类型”的模式或“作者”的特征,同时,“类型”与“作者”的二元对话,往往偏重于一方,要么研究“类型”,要么关注“作者”,即便是对“类型电影作者”的研究,也较注重挖掘其的风格符码。真正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还很少。本文则改变了这些状况,配合以发展的眼光,结合“类型”和“作者”所处的体制与文化价值等系统,开展对两者关系的动态研究。本文将“类型”与“作者”的关系置于两个层面中进行探讨,即在文本的共时性层面以及体制中的“作者”生存的历时性方面,探究杜琪峰将“类型”和“作者”放置、融合、协调在一起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是本论文的论述重点。也正是从该论述中,本论文将推导出“类型”和“作者”的共生关系和两者共生的价值所在。
     本文在肯定“作者”对影片提供个人性创造的同时,也肯定了“类型”对“作者”的创作起到的积极作用。杜琪峰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作者”在与“类型”的对话过程中,生存和表达的和谐方式。本文希望通过对杜琪峰的剖析,能给试图借鉴类型电影成功经验的中国电影界和中国的年轻创作者们带来一定的启发。杜琪峰是一个个例,但他是一个范例。
Film theorists paid attention to the dialogue between "Genre" and "Auteur" a long time ago. "Classic Hollywood period" and "New Hollywood period" were their researches' background. Nowadays, when globalization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degree get more and more high, when more people realize that "Film Genre" is the key to the retrieval of movie industry , few researchers give their study under contemporary background on the contrary. The influence of "New Hollywood" campaign gradually disappears. New form gradually becomes old mode. Under this background,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innovation of "Genre" on a new score? How does an "Auteur" exist and have chance to express his own idea against many "Genre" rules? How do "Genre" rules affect an "Auteur"? This thesis will expand a certain thinking space to these problems by the research on one sample: Hong Kong director Johnny To.
     This thesis is on the basis of Johnny To's career and his work. Firstly, the thesis defines "Genre" and "Auteur". Secondly, find evidence that Johnny To is an "Auteur" and his works are filled with "Genre" characteristic. Thirdl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re" and "Auteur"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such "can't they be combined", "how are they combined" questions by analyzing Johnny To's works, his individual effort and influence of "Genre" on him. In former research, researchers get used to finding "Genre" mode or "Auteur" characteristic with a stationary view. Meanwhile, the dialogue between "Genre" and "Auteur" was usually over-emhasized in one side, emhasizing "Genre" or emphasizing "Auteur". Ever if there were some researches on "Genre Auteur", researche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scooping out the style code rather tha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fact, few researchers have p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re" and "Auteur" an their research object. This thesis will change this situation by matching a view of development, the culture, value systems which combine "Genre" and "Auteur" and a dynamic research that both relate to.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re" and "Auteur" in this thsis is placed in two levels: concurrence existence in the text and diachronic existence in the way "Auteur" lives in "Genre" system. Through this two levels, the thesis finds how Johnnie To combine and coordinate "Genre" and "Auteur". This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From this, the thesis deduces the symbiosis of "Genre" and "Auteur" and the value of their symbiosis.
     This thesis appreciates the creation "Auteur" contributes, in the meantime, also affirms the positive effect "Genre" give to "Auteur". At this point, Johnny To has found out the consonance and harmony between "Genre" and "Auteur". The thesis hopes to give some lessons to Chinese film industry which want absorb the experience of Hollywood "Genre" and Chinese young Auteurs by telling Johnny To's success. Johnny To is an example, and he is a sample.
引文
[1]《小说面面观》,第55页,佛斯特著,花城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2]《电影的观念》,所罗门著,转引自《电影学研究》,第235页,王亮衡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3]《电影术语图解》,转引自《电影学研究》,第235页,王亮衡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1]《影片的类型》(该文为《电影入门》节选),李恒基译,载《世界电影》1984年第6期。
    [2]《文学理论教程》,第29页,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1]《好莱坞经典电影的历史性含义》,戴·波德维尔、珍·斯泰格著,陈梅译,载《世界电影》1987年第3期。
    [2]《早期英国电影与希区柯克的先锋实践》,李二仕著,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38页,2004年第5期。
    [1]《浮城志异》,西西著,何福仁编〈西西卷〉,第131-135页,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1]《中国电影文化史》,第528页,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1]《杜琪峰:“我们应该不断做梦!”》宋子文,《电影评介》,2004年第2期。
    [1]《电影批评》,第88页,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1]《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96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第108页,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92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语出自《喋血双雄》,吴宇森作品,摄于1989年。
    [1]www.dianying.com/cgi-bin/moreinfo.cgi?gb+ah-1997-crndrevicws#ah-1997 01。
    [1]《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93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色彩术》,第6页,约·伊顿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版。
    [1]《电影美术概论》,第243页,周登富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版。
    [1]《“黑色电影”的某些视觉主题》,第68页,J·A·泼莱斯、L·S·彼德森著,陈犀禾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3期。
    [1]《美国电影中的类型观念》,载《世界电影》1984年第6期,转引自《影视类型学》第238页,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影视类型学》,第132页,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影视类型学》,第133页,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24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杜琪峰:“我们应该不断做梦!”》,宋子文,《电影评介》,2004年第2期。
    [1]《座谈:电影作为商品》,载《八一电影》1986年10期,转引自《影视类型学》第35页,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26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鄣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映画:香港制造--与香港著名导演对话》,第250页,张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54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3]《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54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1]《从〈黑社会〉成为大赢家看香港电影价值观》,列孚著,转引自《南方都市报》2006年4月11日。
    [1]转引自《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第31页,戴安娜·克兰著,译林出版社。
    [1]《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第159页,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美国“作者电影”理论与新好莱坞》,游飞、蔡卫著,转引自《世界电影理论思潮》第7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第43页,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3.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4.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周欢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5.约·伊顿,瑞士《色彩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版
    6.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版
    7.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8.《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9.西西《浮城志异》,何福仁编《西西卷》,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版
    10.李焯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笔记》创业出版公司,1991年版
    11.王纬《意义与空白:当代香港电影观察》万象图书公司,1995年版
    12.李翰祥《银海生涯》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13.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4.张思涛《香港电影回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5.郑洞天、谢小晶《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6.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大卫·波德威尔《胜于言辞--杜琪峰的电影》李宏宇译自《国际艺术论坛》《南方周末》2003年6月26日
    18.J·A·泼莱斯、L·S·彼德森《“黑色电影”的某些视觉主题》,陈犀禾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3期
    19 张天智《后97香港心态反映》,《电影双周刊》第490期
    20.宾尼《〈暗花〉无选择下的出路》,《电影双周刊》第490期
    21.宾尼《〈非常突然〉雨水的死亡意识》,《电影双周刊》第499期
    22.皮亚《非常突然--非常刘青云》,《电影双周刊》第500期
    23.Cinnie《杜琪峰为电影而暗战》,《电影双周刊》第508期
    24.荷玛《我有我类型--杜琪峰》,《电影双周刊》第523期
    25.Forrest《寂寞的〈再见阿郎〉》,《电影双周刊》第525期
    26.Forrest《〈枪火〉水准见仁见智》,《电影双周刊》第539期
    27.宾尼《〈暗战〉回归类型电影初型》,《电影双周刊》第534期
    28.杜琪峰《用静止镜头捕捉枪战动感》,《电影双周刊》第537期
    29.Emie Au《韦家辉:编剧新方向》,《电影双周刊》第550期
    30.Emie Au《杜琪峰〈孤男寡女〉的新启示》,《电影双周刊》第553期
    31.刘泽源《钟无艳,新世代串烧中性》,《电影双周刊》第569期
    32.志辉《全职杀手--值得庆幸的自觉》,《电影双周刊》第583期
    33.Wing《两男两女成就杜琪峰的情义世界》,《电影双周刊》第625期
    34.满道《PTU穿上戎装举起摄影机》,《电影双周刊》第626期,《DVD增刊》
    35.刘家劲《瘦身男女,进退失据》,《电影双周刊》第580期
    36.林盈志《枪火》,《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7月
    37.孙慰川《90年代香港电影导演》,《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38.列孚《90年代香港电影概述》,《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39.于中莲《香港新电影回顾》,《当代电影》1992年第4期
    40.郑国疆《简论电影的节奏美》,《当代电影》1988年第5期
    41.李二仕《早期英国电影与希区柯克的先锋实践》,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2.王亮衡《电影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43.陈野《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扫描》,《电影艺术》2001年第2期
    44.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45.王琛《香港英雄片:男人灵魂深处的梦》,《电影艺术》第222期
    46.肖冬民《杜琪峰作品一览》,《电影新作》2003年6月
    47.张燕《映画:香港制造--与香港著名导演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