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挽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挽歌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哀祭文体;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文学现象。它与魏晋南北朝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以魏晋六朝挽歌为研究对象,探讨魏晋六朝挽歌在文学及审美文化方面的价值。
     通过对挽歌起源的考察,说明它是早在上古时期就已产生的一种类似于号子的劳歌,因其曲调悲哀,被丧葬仪式所用,从此就与哀生悼死、慎终追远的丧葬仪式发生了紧密联系。产生于实用的挽歌,其与送葬过程的紧密联系成为本文挽歌的判断标准,即以送葬的顺序和过程(乍死而殓、祭奠送葬、入土埋葬)进行布局谋篇。
     以挽歌的判断标准为据,对挽歌作品进行了考证和判断。魏晋六朝之前的挽歌直接影响了挽歌的发展。魏晋六朝挽歌在原先挽歌基础上加以大胆的创新和改造,赋予这一古老的话题以新的结构形式和艺术因素。
     魏晋南北朝挽歌经历了独特的魏晋时代和南北朝时期挽歌的演变和定型。挽歌是魏晋文人抒发生死感慨和排遣焦虑的抒情手段和文体形式。陶渊明的三首挽歌是魏晋挽歌的代表,至此,魏晋挽歌达到了高峰;经过南北朝挽歌的发展和演变,挽歌逐渐成熟和完善,至北朝已成为标准的实用挽歌体制。魏晋六朝挽歌的发展可概括为:实用型——抒情型——实用型;他挽诗——自挽诗——赠献挽诗。
     不可忽略的是,挽歌还是一种行为,这种特殊的行为便构成了挽歌文化。挽歌与音乐的关系、挽歌所反映的生死观、行为挽歌与诗体挽歌的交织,一起构成了魏晋六朝人的风度与美,唱出了一首凄美绝艳的魏晋六朝挽歌。
The elegy can be described as a behavior and a sort of mourning and wield styl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mix upon it. The elegy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in Wei and Jin,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 text researches for the elegy trying to discuss its virtue in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culture.
    Through researching for the origin of elegy, it could be seen it had been a labor song earliest in the ancient times. Because of its mourning melody, it was adopted in funeral ceremony. From then on, it ha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to life and death. Engendered in practicality, the elegy's judging criterion is tight related with funeral process. The funeral process is putting the body in coffin after dying, attending ceremony and bury.
    Holding this criterion, we have a textual research and estimation to elegy. The elegy before Wei and J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directly affected the elegy poems development. Bold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was given to the elegy in this period. The antique topic was put into new forms and art factors.
    The elegy in these times went through special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evolvement and finalized the design 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elegy is the means and styles expressing people's emotion and sending anxieties.
    The three elegy poems written by Tao Yuan Ming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at of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us, the elegy reached peak. By development in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elegy poems had been matured and perfected gradually. It became standard elegiac system to North Dynasty. The course can be summed that "practicality-express emotion-practicality, the other elegy-elegy on own-present and dedicate elegy ".
    It can't be ignored that just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gy is a kind of behavior. This special behavior formed the elegiac culture. It was interlaced with music, the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death, behavior and poem. These altogether composed grace and beauty of these periods.
引文
1、《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之六》),汉·郑玄著,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2、《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2版。
    3、《搜神记》,晋·甘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9月。
    4、《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8月。
    5、《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6、《北堂书钞》,唐·虞世南辑,中国书店影印,1989年7月。
    7、《通典》,唐·杜佑,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8、《初学记》唐·徐坚等注,中华书局,1962年1月。
    9、《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10、《乐府诗集》,宋·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11、《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11月。
    12、《太平广记》,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9月。
    13、《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2月。
    14、《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5月。
    15、《通志》,宋·郑樵,中华书局;1987年1月。
    16、《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年10月。
    17、《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中华书局,1965年6月。
    18、《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笺注陶渊明集》,晋·陶渊明撰、宋·李公焕笺,上海书店印行,1989年。
    19、《文章缘起注》(丛书集成初编),任昉撰,陈懋仁注,中华书局,1985年。
    20、《困学纪闻》,王应麟撰,翁元圻注,商务印书馆,1959年1月。
    21、《陆机集》,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1月。
    2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年9月。
    23、《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
    24、《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傅玄琮、孙钦善、许逸民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25、《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
    26、《乐府诗笺》(《闻一多全集·诗选与校笺》),闻一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8月。
    27、《唐声诗》,任半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
    28、《傀儡戏考原》,孙楷第,上杂出版社,1953年。
    
    
    29、《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
    30、《汉代婚丧礼俗考》,杨树达,商务印书馆,1959年1月。
    31、《汉魏乐府风笺》,黄节笺释,陈伯君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
    32、《乐府诗论丛》,王运熙,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
    33、《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
    34、《中国文学主题学——悼祭文学与丧悼文化》,王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
    35、《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36、《中国的自传文学》,(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37、《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
    38、《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徐国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39、《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朱光潜著,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
    40、《中国风俗史》,邓子琴,巴蜀书社,1988年3月。
    41、《丧葬仪观》,宋德胤,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月。
    42、《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陈炎主编,仪平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10月。
    43、《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朱大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44、《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靳凤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45、《中国音乐文学史》,朱谦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
    46、《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蔡仲德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2月。
    47、《魏晋南北朝音乐史料》,吉联抗辑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
    48、《<昭明文选>芯俊罚蹈眨泄缁峥蒲С霭嫔纾?000年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