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战争诗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战争诗文蔚为大观。通过研究战争诗文,可以揭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殊现象及其演进轨迹。故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战争诗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进规律以及与当时历史、社会、文化的深层联系,发掘其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文体的发展及其所蕴涵的精神内核。
     本文共分七章,除绪论以外,主体内容分为战争诗研究、战争文研究两大部分。第一章绪论明确本选题的理论价值、学术依据、研究范围;分析魏晋南北朝战争诗文的繁荣及其背景;通过学术史的回顾,说明本文研究的重点和主要论题。
     第二章至第四章论战争诗。以时间为序,分别论述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争诗。汉末三国是战争诗繁荣期,不仅曹氏、王粲战争诗创作丰富,而且阮籍、嵇康也间有涉及战争题材的作品。从建安偏重于描绘乱离图景到正始偏重于关注个体生命,是这一时期战争诗发展的基本走向。而曹氏文人前期纪实、抒情并重,风格慷慨悲凉,后期发展为以抒情为主,风格壮阔飞扬;王粲也由发愀怆之词转变为写理想之歌,是这一时期不同文人诗风的发展变化。两晋时期,战争虽也连绵不断,战争诗创作却不多。西晋战争诗前期以平吴大捷为核心,以赞美王朝统一为主调;中期或抒写征人思乡,或描述军旅艰辛,或美化王朝武功,缺少刚健昂扬、慷慨任气的风骨;惟有后期刘琨战争诗慷慨悲壮,表现出对建安风骨的回归。东晋诗人虽也有“神州陆沉”之痛,由于习染玄风,较少关注现实,惟有郭璞在游仙之余间及乱离,而陶渊明则仅以动乱的背影投映于田园诗歌的背后而已。南朝的战争诗数量不少,多以拟乐府的体式,或纪实,或咏史,或以宫体入诗,追求艺术新变。但南朝诗人多无从军经历,其战争诗多是依据经籍史传创设虚拟情境,表现出比较显明的“经史化倾向”。北朝战争诗数量较少,但是成就较高,风格刚健有力,呈现尚武的地域特色,下开隋唐战争诗之先风。魏晋南北朝鼓吹曲辞,魏、晋、粱以歌颂开国君主军功为主体;宋、齐则涉及战争音乐、战场厮杀,内容有歌颂君主,亦有美赞藩臣。其功能由庙堂之乐到案头文学,从内容到功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五章至第七章论战争文。分别论述魏晋南北朝劝战止战文、檄文和武功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劝战和止战的文章,不同时期的劝战文体现士人的不同政治诉求;而止战文往往也并不是怯懦思想的表达,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民生观、历史观、通变观、华夷观以及趋于一统的国家观念。劝战、止战文长期以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言说方式,这是传统文化沉淀于言说者内心的表现。细致考察劝战文和止战文的言说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魏晋南北朝士人的战争观念和文化心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檄文的兴盛期,本文对檄文的文体功能、檄文的内容表达模式和文体结构模式、檄文的语词风格和语体效果、檄文的话语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以及檄文的特殊文体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对学界众说纷纭的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的创作背景、讽谏主旨、文化意义和表达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武功赋是赋体的一个题材门类,武功赋兴盛于建安,嗣响于西晋,消亡于南北朝。虽然数量不多,质量也呈现出初创期的稚拙,但是从所发生的社会环境来看,却可以折射出当时的文人心态、文风特点和社会文化心理。而且将“武功”引入了赋作,遥接楚辞,拓展了赋的表现题材,也为唐代武功赋的繁荣提供了一些借鉴。
In the Wei, J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ars broke out frequently, So poems and essays about war afforded a magnificent view. By working with poems and essays about war might discover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nd its evolution track in this period. So this thesis takes "the poems and essays about war in the Wei, J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s main object of study, aiming at discussing its law of development and its deep connection with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 it is proposed to extract some laws of style and the core spirit of poems and essays about wa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Except for introductory chapter, main body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war poetry study and war essays research. Chapter1is the exordium which expatiates the theory value, academic basis, research scope, analysis of prosperity and background about "poems and essays about war in the Wei, J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explain focus of research and main topics.
     Chapter2to Chapter4relates to the war poetry. In time to sequence, discussed The war poetry in late Han, Three Kingdoms,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ate Han and Three Kingdoms is a flourishing period of war poetry. Not only had poets in Cao family's rich in poetry creation, but also Ruan-ji and Ji-kang involved in the war poetry writing. Funded from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describe be separated by war prospect to Zhengshi focus on individual life, It i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he war poetry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Poets in Cao family's pay equal attention to documentary and lyrical, the earlier style is sublime and desolating and later characteristics lyrical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style is magnificent and energetic. Wang Can also from reciting gloomy mood into writing ideal song; and it is the different literati poetic styl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During the Jin Dynasties, war had been continuous, but war poetry creation was in decline. In the early Western Jin Dynasty, with establishing peace in Wu at the core and praising the unified dynasty. In the mid-Western Jin Dynasty, the war poems lack of sublime and desolating, and poets write of "soldiers'yearnings toward home","dangerous valleys " or "praising the unified dynasty". But later Liukun's poems was sublime and desolating and show the return of the fabrication of strength of character.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poets also had pain of "loss of nationality", but they payed less attention to reality because of "Xuan". Only in GuoPu's poem we can see something about war, and Tao Yuan-ming is only put the war behind his pastoral poem. There was so many war poems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poets fous on imitating Yuefu poetry creation, they pursuit artistic innovation,such as recording of actual events, comparing poems on history or creating Gongti poem. But the poet lack of experiences about war, their poetry is based on history of sutras still preach to create virtual situation, showing obvious tendency of'after the history ". War poetry in North is less than South, but very creative and artistic, the style is vigorous and effective.It present martial regional features, and provided good references for Sui and Tang. The Guchui ballads in this period also had subject matter of war.It take praising the founding heroes as the main principle in Wei, Jin and Liang dynasties, and involves war music, battlefield battles in Song and Qi dynasties. It content something about praising monarch and minister. Its function and content have great changes:from joy of temple to the desk literature.
     Chapter5to Chapter7relates to the war essay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pros and cons of war essays, Xiwen and Wu gong Fu. There were so many war essays. The Support-war essays reflected different political appeal in different period, The Anti-war essays were not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 cowardice, but carry deep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view, historical,"Tong bian" view,"Hua yi" view and the sense of tending to unify country. The pros and cons of war essays also formed a relatively stable style,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recipitation in author's psychology.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war essays is helpful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istines, war idea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in Wei, J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t is also a flourishing period of Xiwen, this paper discussed its stylistic function, the content expression pattern and style structure mode, the words style and effect, the means of discourse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he special style system and so on. Further more, we did detail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background, the satire purport and the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of Sima Xiangru's Interrogating the Elders and Brothers from Shu. Wu gong Fu is a subject categories in Fu, and afforded a magnificent view in in Jian'an period, declined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di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ough there were not so many works, and the thoughts and artistry were all not perfect, but they also reflect something about people's thought, style of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eople's behavior. They put "Wu gong" into Fu, remoted with ChuCi, expand the themes of the literature and provided good references in art design for after ages'creation.
引文
①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42页。
    ①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4页。
    ② 可参见唐长孺《读桃花源旁证质疑》、劳干《桃花源偶记》、逯耀东《何处是桃源》等论文。
    ③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4页。
    ① [晋]孔晁注《逸周书》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370册,第6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61页。
    ③ 骈宇骞等《孙子兵法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⑤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30页。
    ⑥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页。
    ⑦ [德]卡尔·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⑧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3页。
    ① 余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② 洪赞《唐代战争诗研究》,台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① 张治安、翟新菊《<诗经>征戍诗简论》,《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 张在存《三国军旅诗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③ 胡大雷《金戈铁马诗里乾坤——汉魏晋南北朝军事战争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9页。
    ①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 胡云翼《唐代的战争文学》,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② 洪赞《唐代战争诗研究》,台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① 朱大渭认为:魏晋南北朝之间的战争,除去农民战争之外,其他战争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各派政治势力和割据政权之间的混战:第二类是一个政权内部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乱;笫三类是各民族贵族之间的混战。详见朱大渭等著《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25页。
    ③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27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五《司马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67页。
    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33页。
    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36页。
    ⑦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41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九《诸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27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苏峻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29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五十四《孔季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0页。
    ③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42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孝愍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页。
    ③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834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47页。
    ⑤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47页。
    ⑥ [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七《岛夷刘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39页。
    ⑦ [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1页。
    ① [粱]沈约《宋书》卷九十二《良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1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018页。
    ③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09页。
    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018页。
    ⑤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98页。
    ⑥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三《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00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5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092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七《石季龙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1页。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七《石季龙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5页。
    ⑤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七《石季龙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5页。
    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45页。
    ① 如樊楚宇、江玉祥《王粲诗风转变的标志——(从军诗)》,《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任慧《浅谈王粲的<从军诗>》,《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胡大雷《中古从军诗的叙写模式》,《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
    ②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20页。
    ④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页。
    ⑤ 陈玉屏《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49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页。
    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990页。
    ③ 详见陈玉屏《曹魏两晋兵户身份的卑贱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④ 胡云翼《唐代的战争文学》,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3页。
    ① 王瑶《中古文学思想》,棠棣出版社1951年版,第1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4页。
    ④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2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1页。
    ③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0页。
    ①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②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10页。
    ① 曹丕《典论·论文》,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9页。
    ③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3页。
    ① 参见张娣明《三国时代战争诗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81页。
    ①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页。
    ② 据顾农《曹操薤露行蒿里行新诠》系于196年,文见《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5期。
    ③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1页。
    ②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7页。
    ③ [明]钟惺《古诗归》卷七,续修四库全书1589册,第425页。
    ④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①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②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③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3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明帝纪》,中华书局]982年版,第103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笫416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明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页。
    ①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6页。
    ①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页。
    ②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①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② 王运熙、曹道衡等《汉魏六朝诗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辛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7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二《鲍勋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6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5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6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9页。
    ①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1页。
    ② 傅增湘藏宋本《乐府诗集》卷六十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0页。
    ③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00页。
    ①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6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0页。
    ②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60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5页。
    ② [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9页。
    ①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9页。
    ② [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87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99页。
    ⑤ 熊清元《王粲<从军诗>后四首系年考辨》,《黄冈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第42-44页。
    ①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0页。
    ②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0贞。
    ①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1页。
    ②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1页。
    ① 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3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0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1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0页。
    ②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1页。
    ③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5页。
    ④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8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页。
    ②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2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9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明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3页。
    ⑤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明帝纪》裴注引干宝《晋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1页。
    ②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9页。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3页。
    ② 详见王淑梅《曹魏缪袭鼓吹曲辞创作时间考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85--87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7页。
    ②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01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8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9页。
    ③ [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二《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47页。
    ① 逆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2页。
    ②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4页。按:本文断句与逯书不同,乃据《宋书·乐志》“右《伐乌林曲》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所改。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85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5页。
    ③ [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二《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7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5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二《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8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5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5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5页。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5页。
    ⑦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0页。
    ⑧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0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4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0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3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3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1页。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1页。
    ①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页。
    ②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页。
    ③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④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⑤ [清]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二十,续修四库全书1568册,第285页。
    ⑥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 马秘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贾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69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1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8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1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7页。
    ①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85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1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1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9页。
    ①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4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4页。
    ④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85页。
    ①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27页。
    ②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7-62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惠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4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八《周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70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5页。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盂观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34页。
    ① [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36页。
    ②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笫132页。
    ③ 刘运好师《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① 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07页。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92页。
    ③ 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513页。
    ①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②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0页。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9页。
    ② 六臣注《文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18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八,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1页。
    ②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③ 刘文忠《卢谌、刘琨赠答诗考辨》,《文史哲》1988年第2期。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1页。
    ②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2页。
    ② [清]陈沆《诗比兴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7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笫883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1贞。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1页。
    ②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4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2页。
    ②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3页。
    ②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6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3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76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笫876页。
    ② 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六《张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7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六《张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9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陶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87页。
    ③ 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第195-211页。
    ④ 张娣明《战争动乱中的陶渊明及其解脱之道》,《中国学术年刊》第23期。
    ⑤ 林家骊、杨健《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想化倾向》,《浙江学刊》2012年第1期,第50-56页。
    ① [唐]房玄龄《晋书》卷八十四《殷仲堪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8页。
    ② 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笫2期,第195-211页。
    ③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0页。
    ④ 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见《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页。
    ① [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十九《桓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85页。
    ②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页。
    ③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笫141页。
    ④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页。
    ① 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3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笫703页。
    ③ [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三《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48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5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4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4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5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5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6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4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6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页。
    ③ [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3页。
    ①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6页。
    ② 陆侃如先生《如何评价(丁督护歌)》一文认为:“《玉台新咏》以前一首为宋孝武帝作,口吻绝不像。”但是陆先生并没有提出此六首的作者究竟是谁,所以我们暂且依逯钦立先生的做法,将其放在宋孝武帝名下。陆文见《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22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18页。
    ④ [梁]沈约《宋书》卷十九《乐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0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9页。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9页。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552页。
    ① [梁]沈约《宋书》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9页。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②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③ 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74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28页。
    ①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78页。
    ②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489册,第117页。
    ③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5页。
    ④ [清]张玉谷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29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44页。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90页。
    ⑦ [唐]姚思廉《梁书》卷三十《裴子野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4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90页。
    ②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69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07页。
    ②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97页。
    ③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6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8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73页。
    ①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②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54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5页。
    ①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99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40页。
    ③ 林家骊《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44页。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9页。
    ⑥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0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笫1719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35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1页。
    ④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28页。
    ⑤ [宋]李昉编《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八,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83页。
    ⑥ [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21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4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4页。
    ②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69页。
    ① [梁]沈约《宋书》卷二十二《乐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1页。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7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5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6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5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6页。
    ② [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二十《李特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27、3029页。
    ③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武十七王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笫710页。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5页。
    ①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十三《乐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04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79页。
    ③ [唐]姚思廉《梁书》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0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1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2页。
    ④ [唐]姚思廉《梁书》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1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1页。
    ③ [唐]姚思廉《梁书》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3页。
    ①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①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②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笫1136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41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9页。
    ② [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四《杂体三十首·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6页。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6页。
    ② 郑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57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05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2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73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4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5页。
    ④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7页。
    ⑤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20页。
    ⑥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四十一《王褒庾信列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3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0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2页。
    ③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2页。
    ① [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7页。
    ②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见《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62页。
    ① [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0页。
    ② [清]倪瑙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2页。
    ③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0页。
    ④ [清]倪瑶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5页。
    ① [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3页。
    ② [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7页。
    ③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9页。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15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52页。
    ②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34页。
    ③ [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三《李孝伯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76页。
    ④ 龚延明《北朝本色乐府诗<木兰歌>发覆——兼质疑<全唐诗>误收署名韦元甫<木兰歌>》,《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2-118页。
    ①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6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4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26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310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辛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7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二《鲍勋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6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三《华歆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5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5页。
    ①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6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19-920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12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8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34页。
    ④ 周一良《论诸葛亮》,《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⑤ 刘运好《从皇权依附到集团依附——论汉末士风对政治结构的影响》,《皖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1-10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0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9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8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8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8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59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8-102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9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8页。
    ① 罗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六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1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59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23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23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康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页。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三《庾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33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三《庾翼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34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69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三《袁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68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70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7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二,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126页。
    ②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二),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28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74页。
    ④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76页。
    ⑤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① [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九《竟陵王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5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九《竞陵王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6页。
    ③ [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1页。
    ① [梁]沈约《宋书》卷五十《垣护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9页。
    ② [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2-1774页。
    ① [粱]萧子显《南齐书》卷三十六《谢超宗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36页。
    ②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三十六《谢超宗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35页。
    ③ [唐]姚思廉《梁书》卷二《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4页。
    ④ 罗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六六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1页。
    ① [唐]李延寿《南史》卷十《陈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8页。
    ② [唐]姚思廉《陈书》卷六《后主本纪》,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17页。
    ③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四十一《王褒庾信列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3页。
    ① [北齐]魏收《魏书》卷三十四《陈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03页。
    ① [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九《任城王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6页。
    ② [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九《任城王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7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601、3649页。
    ④ [北齐]魏收《魏书》卷八《世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4页。
    ⑤ [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九《任城王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7页。
    ①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六《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2页。
    ② [唐]令狐德棻《周书》卷六《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8页。
    ① 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9-23页。
    ②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③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笫117页。
    ④ 傅业庶《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2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三,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015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刘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15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辛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7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59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三《王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1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25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26页。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四下《刘表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24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7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1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22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21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笫1031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1页。
    ③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2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1页。
    ② 马育良《巴西名士蜀汉硕儒——谯周述评》,《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3期,第51-55页。
    ③ 刘蓉《论汉魏之际地域观念的转变——以谯周劝降为例》,《求索》2009年第3期,第217--220页。
    ④ 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9页。
    ①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七《蔡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5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45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94页。
    ① [粱]沈约《宋书》卷六十四《郑鲜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7页。
    ② [粱]沈约《宋书》卷二《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杜钦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71页。
    ②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43页。
    ①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八《慕容廆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3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82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39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4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301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三《华歆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5页。
    ② [元]程端学《春秋本义》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160册,第155页。
    ③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三《王肃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4页。
    ① 可参见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南京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48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9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44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0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杨阜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05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0页。
    ② 陈蒲清《试论中国古代寓言发展及其特色》,《求索》,1984年第4期。
    ③ 赵辉《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29页。
    ⑤ [清]唐晏著,吴东民点校《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76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二《谯周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29页。
    ① 详参李山《从诗经战争诗看周人的厌战及其历史根源》,《第一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9-320页。
    ②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3页。
    ③ 李解民《尉缭子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④ 傅亚庶《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02页。
    ① 重要的如: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4页),将“檄文”作为“公精文”的代表文体专门讨论,简单对檄文以概念界定,梳理了其源流和发展。祖金玉《历代檄文名篇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选取了历史上严格意义的檄文名篇,并详细作注,这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些便利。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本文通过对前人对“檄”的几种解释,分析檄文作为公文体的含义,明确檄文的概念。通过与移文、露布的比较,考察檄文的渊源流变。并从檄文的震慑性、文学特性、形式特征和檄文作用等方面概括檄文的特点,进而把檄文从众多古代文体中区分出来。并进一步认为檄文经过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到了唐代檄文的内容、格式、语言和风格等基本定型。除论著以外,近年来还有少量单篇论文出现,如:易扬《论“檄”与“露布”》(《长沙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刘睿《从<文心雕龙·檄移>看刘勰的军事思想》(《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麦婕《汉魏六朝檄文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谢欢《论中国古代檄文》(《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王晓静《汉魏六朝“檄”体文综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方诗铭《读<檄吴将校部曲文)》(《史林》2000年第4期),李振松《中国古代檄文简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陈佳《论陈琳与阮瑀之文的异同——以<为袁绍檄豫州>和<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为例》(《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21期),黄建跃、任劲辉《从檄文看政治观念的变迁——以先秦、两汉为论阈》(《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尔雅注疏》卷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78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81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1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三《薛宣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笫3387-3388页。
    ②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第9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三《薛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87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高帝纪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9页。
    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九《鲍昱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02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页。标点系笔者所加。
    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三《隗嚣传》,中华书局]965年版,第520页。
    ② 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① [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15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题为《移蜀将吏士民檄》,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122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88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38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69页。
    ①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4页。
    ② 黄春平《汉代军事信息的传播——檄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统计结果据[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韩理洲等《全北齐北周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其中从后者辑得一篇:高欢《讨宇文泰檄》,见《全北齐北周文补遗》,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④ 《易子檄》为严可均文所录,其以檄命名,曾引起了一些檄文研究者的注意。如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檄文就是一种军事文书,只用于军事征讨,我们从檄的概念演变中,找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29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笫2248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189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38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45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58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88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69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81页。
    ② [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八《岛夷萧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81页。
    ③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415,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① [元]潘昂霄撰《金石例》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1482册,第358页。
    ② [元]潘昂霄撰《金石例》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1482册,第358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81页。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45页。
    ③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的文体归属颇多争议。详见本章“附录”。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阮瑀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0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六《袁绍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7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78页。
    ①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5页。
    ② [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八《岛夷萧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81页。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31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八十四《祖君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86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4页。
    ① 《檄吴将校部曲文》的作者问题历来颇有争议,此文见载于《文选》,常为三国史研究专家所征引(如方诗铭《孙氏父子与会稽大姓强族》、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等)。而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檄吴将校部曲文》非陈琳作”条:“按赵铭《琴鹤山房遗稿》卷五《书<文选>后》略谓:“《文选》有赝作三:李陵《答苏武书》、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阮璃《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按之与史并不合。此《檄》年月地理皆多讹谬。以荀或之名,‘告江东诸将部曲’,彧死于建安十七年,而《檄》举群氐率服、张鲁还降、夏侯渊拜征西将军等,皆二十年、二十一年事’云云。足补《选》学之遗。”(钱钟书《管锥编》笫三册,北京:三联书店,第314页。)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在小注里也注意到此文的矛盾之处:“《檄》文陈琳所作,以尚书令荀彧名义发布,不具年月日,因此产生了一些疑点。按荀彧建安初守尚书令,但久未预南征孙权之役。十七年曹操征孙权,荀彧参承相军出征,以疾留寿春,薨。根据情理,《檄》以此年发布为是,但《檄》中却有十七年以后之事。前人有谓尚书令荀彧为讹,疑《檄》作于二十一年曹操征孙权之时。《文选》李善注引《魏书》首取此说。今按陈琳有《神女赋》,口:‘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赞皇师以南假,济汉川之清流。’见《艺文类聚》卷七九。据此知陈琳二十一年确有随军征伐之行,不过军次‘荆野’、‘汉川’,故尔有神女之遐思。此地不在曹操进军之谯——居巢——濡须路线。或是偏师策应而已。因此又不是陈琳草议和发布《檄吴将校部曲文》的合适时机和场合。《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谓陈琳与徐斡、应场、刘桢辈皆死于建安二十二年之疾疫,此年为作《檄》之下限。《檄》文可疑之点现虽无法一一决断,但其基本内容却从来无人怀疑,是可信的。”(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3页。)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从考》里亦有论述。在没有进一步的证据之前,我们仍然将此文的著作权归于陈琳。
    ① [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22页。
    ② 方诗铭《读(檄吴将校部曲文)》,《史林》2000年第4期。
    ③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72页。
    ④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88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80页。
    ②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十五《苻丕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44页。
    ③ 袁银传《文化心理结构之我见》,《哲学动态》1988年第10期。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笫22页。
    ②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③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二《虞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44页。
    ④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2、81页。
    ①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8页。
    ② [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15页。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449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86页。
    ② 详见刘林魁《两篇佛教檄魔文作者考》,《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86页。
    ① 某些学者认为两晋《易子檄》的出现即表明檄文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如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即持此观点。然而《易子檄》本是传抄过程中舛误所致,本不存在此檄。
    ① 陈玉强《开“破体为文”之先声——汉魏六朝俳谐文的特征意蕴》.2008年国际文体学会议论文。
    ② 参见吴承学《辨体与破体》,《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
    ③ 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论纲》,2008年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9页。
    ④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九十《王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05页。
    ① 今本《王子安集》和《全唐文》均未载此文。罗振玉先生《王子安集佚文》是据流传日本的《王子安集》残卷所录,其中亦不见此文。据《旧唐书·王勃传》可知,王勃确曾有此作。但清人褚人获《隋唐演义》卷五载王勃《斗鸡檄》曰:“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其状以作冠,对门好称好勇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杂霸雄王,二宝呈详于赢氏。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树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已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鹤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此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极力渲染鸡的传统美德,所谓“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第二部分写斗鸡的气势,对斗鸡的全身装备、神情和大胜之后的状态都进行了极力的夸饰,所谓“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所谓“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所谓“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最后宣布没有尽力作战的鸡、表现懦弱的鸡、战场投降认输的鸡都将没有好下场。笔者以为由于王勃此檄诸本均无载,褚文距唐代年代久远,又为历史演义小说,其所录《斗鸡檄》应为小说家臆造之文,恐不足信。但是,仅从此文创作的背景来讨论,我们的结论也大致不差。故笔者将褚氏《斗鸡檄》录于此以供参考。
    ②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① 本部分与王德华师合作,部分内容已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原题为《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新论》。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6页。
    ①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10页。
    ② 楼昉《崇古文诀》卷三《两汉文》,《文渊阁四库全书》1354册,第27页。
    ③ 刘祜《文章正论》卷一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310册,第246页。
    ④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一八,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3-294页。
    ⑤ 《孟子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004页。
    ① 张耒《柯山集》卷三八,《文渊阁四库全书》1115册,第325页。
    ② 吕祖谦《大事记解题》卷一二,《文渊阁四库全书》324册,第461页。
    ③ 熊伟业《<难蜀父老>的双重主题》,《文艺评论》2011年第8期。
    ④ 倪元璐《秦汉文尤》卷六,《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365册,第604页。
    ⑤ 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⑥ 李孝中、侯柯芳《司马相如作品注释》,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30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4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4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6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49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49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50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95页。
    ① [明]凌稚降辑校《史记评林》卷一一七,万历吴氏凌兴自刊本,第30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2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65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二《韩安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05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50页。
    ② 关于主父偃被杀、董仲舒徙胶西相的年代,参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6一157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53页。
    ④ 本节所引《难蜀父老》文,皆出《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笫3049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79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34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68页。
    ① 踪凡《司马相如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页。
    ② 杜松柏《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的写作年代、文体、篇名考》,《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第153页。
    ③ 踪凡《司马相如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1页。
    ① 踪凡《司马相如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8页。
    ② 踪凡《司马相如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0页。
    ③ 王德华《主文谲谏以颂为讽——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第95-102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63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91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①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0页。
    ② 苏轼《东坡题跋》卷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9页。
    ③ [唐]张鷔撰,李时人、詹绪左校注《游仙窟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6页。
    ①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
    ②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4页。
    ③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页。
    ① [清]戴震《屈原赋注》,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96页。
    ②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页。
    ③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6页。
    ① 此统计结果据[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
    ②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③ 陆云《与兄平原书》二二曰:“尔乃使熊罴之士、阚之将,雄声泉踊,逸气风亮:超三军以奔厉,贾余勇以成壮:兆洪音于寂寞,先无声而高唱元兵时纷若屯云,焕若积波;授教斯谧,静言哗;严鼓隐其重戒,万夫翕而咸和;治安步以止立,应金奏而靡戈,进总干以乘言,退挥旅而星罗。礼既毕,归旅将振,寻荣员转,因濑盖旋。若疾流之绕骏沈,惊飚之靡狃尘。羊肠转时:命屏翳以夕降,式飞廉而朝兴:涂蒙雨而后清,景带天而先澄;陪臣于雕辂,列名僚于后乘;猛将起而虎啸,商风肃其来应;士凭势而响骇,马嘘天而景凌。”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移此一首归赋类,题名《羊肠转赋》,乃后世误解之始。云本集有《南征赋》“命屏翳以夕降”等语,可见这实则是同一篇。详见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之《与兄平原书》二二“备考”,凤凰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09-1111页。
    ①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①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②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笫784页。
    ③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④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5页。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60页。
    ② 熊清元《徐幹附曹是在建安十一年》,《学术研究》1988年第4期,第24页。
    ③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99页。
    ⑤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2页。
    ① 徐公持编《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 关于《序征赋》的作年,有学者认为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由合肥引军还谯所作,如潘啸龙先生即持此观点,详见《邺下社会和建安诸子的创作风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笔者以为从赋中所言“乃振旅以复踪,沂朔风而北归。及中区以释勤,超栖迟而无依”诸语来看,这应作于赤壁战后,顾农先生亦持此观点,详见顾农《徐斡论》,《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另外,刘知渐也认为,徐斡《序征赋》,应作于赤壁战后,“似乎是冬春之交,从前线撤兵回来的作品。”详见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③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七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1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5页。
    ⑤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9页。
    ①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2页。
    ② 徐公持编《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③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笫134页。
    ①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页。
    ② 陈琳《武军赋》作于建安四年,陈琳《神武赋》作于建安十二年,其余均作于建安十三年以后。
    ① 徐公持先生《魏晋文学史》认为此文是“美曹操北征三郡乌丸”,不确。详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赋序明言:“回天军,震雷霆之威,于易水之阳,以讨瓒焉。”故此赋应是作于建安四年,赞颂的是袁绍征讨公孙瓒之事。
    ②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页。
    ③ [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4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9页。
    ①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7页。
    ③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1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九《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61页。
    ①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4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74页。
    ③ 骈宇骞等《孙了兵法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④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⑤ 骈宇骞等《孙子兵法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①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7页。
    ② 刘知渐《建安文学编年史》,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阮瑀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0页。
    ④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阮瑀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0页。
    ⑤ 刘熙载《艺概》,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9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990页。
    ②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页。
    ③ 关于《初征赋》的作年,参见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从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5页。
    ④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0页。
    ⑤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从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5页。
    ①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2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4页。
    ① 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十四《郭嘉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5页。
    ③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22页。
    ①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02页。
    ②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t七《法正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62页。
    ③ 可参阅张炳蔚《论汉代辞赋中的“士不遇”主题》,《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④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⑤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5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枚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6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63页。
    ③ 曹丕《典论·论文》,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④ 曹丕《典论·论文》,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①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②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3页。
    ③ 鲁迅《而已集》,《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3页。
    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16页。
    ①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②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③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六十六《李谔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44页。
    ①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六十四,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266页。
    ②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六十五,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272页。
    ③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六十四,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269页。
    ①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六十五,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274页。
    ②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六十五,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274页。
    ③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④ [清]徐松著,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十八,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⑤ [清]徐松著,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十八,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⑥ [清]徐松著,盂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十八,北京燕出出版社2003年版,第761页。
    ⑦ [宋]洪迈《容斋随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0页。
    ①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②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六十五,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275页。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5.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7.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9.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陈文新.中国文学编年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4.陈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5.陈垣.二十史朔闰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7.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18.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9.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0.[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4.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6.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8.[日]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9.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0.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1.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2.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3.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4.[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5.
    35.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36.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7.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8.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9.林家骊.吴均集校注[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79.
    40.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41.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2.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3.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4.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5.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6.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7.
    47.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10.
    48.六臣注.文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49.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50.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1.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2.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3.罗国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4.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6.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7.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8.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59.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0.倪乐雄.战争与文化传统[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61.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3.浦起龙.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5.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6.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7.僧佑.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8.四库全书存目丛书[G].济南:齐鲁书社:1997.
    69.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0.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3.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四册[M].北京:中国地图书版社,1990.
    7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78.
    7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1978.
    7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8.唐晏.两汉三国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9.王树民.廿二史劄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0.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8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2.魏宏灿.曹丕集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8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4.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5.文渊阁四库全书[G].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86.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7.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8.许嵩.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9.续修四库全书[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0.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魏晋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1.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9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3.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4.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7.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8.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9.张可礼.东晋文艺系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100.张文强.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军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1.张玉谷.古诗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2.赵超.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03.赵万里.汉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4.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0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7.朱增泉.战争史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1).
    2、祝总斌.八王之乱爆发原因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1980(6).
    3、樊楚宇、江玉祥.王粲诗风转变的标志——《从军诗》[J].四川大学学报,1985(2).
    4、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J].中国社会科学,1990(2).
    5、胡大雷.中古纪实性战争诗[J].古典文学知识,1997(5).
    6、杨天亮.论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的主要战争及其影响[J].史林,1998(4).
    7、陈铁民.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兼与戴伟华同志商榷[J].文学遗产,2002(3).
    8、张娣明.战争动乱中的陶渊明及其解脱之道[J].中国学术年刊,2002(23).
    9、任文京.论隋代边塞诗[J].文学遗产,2007(6).
    10、杜松柏.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的写作年代、文体、篇名考[J].学术交流,2009(11).
    11、王德华.主文谲谏以颂为讽——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解读[J].古典文学知识,2010(1).
    12、黄建跃、任劲辉.从檄文看政治观念的变迁——以先秦两汉为论域[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2).
    13、黄春平.汉代军事信息的传播——檄文[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14、林家骊、杨健.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想化倾向[J].浙江学刊,2012(1).
    1、张娣明.三国时代战争诗研究[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余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徐波.宋以前的檄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战争诗[D].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高学德.隋代战争诗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王福栋.论唐代战争诗[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张在存.三国军旅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