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研究(1976-1984)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章主要讨论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文章将审美语境作为研究的历史起点,认为它既蕴含历史性的审美积淀,也呈现在场性的审美实践;而后进入到审美主体。文章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有三方面涵义:一是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社会主体”;二是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主体”;三是艺术行为意义上的“创作主体”。作为特定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的社会主体,最终进入到审美主体的创作实践,外化为有审美意义的物化形态。这样的思路将我们从丰富驳杂的艺术行为和艺术作品,引向真实而具体的审美主体,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美术创作展开理性的分析和阐释。
     由此,文章从审美语境——审美主体——美术作品的思维向度展开对新时期美术创作的研究。文章主要分为5部分,导论通过揭示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出研究新时期美术的必要性,借助对核心概念的界定,选题范畴与研究方法,进而说明选题的可行性。
     第一章从“社会审美语境的转型”与“美术体制与运动的恢复”两个维度描述了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语境,阐释新旧审美意识形态的在场性交锋,并由这种交锋促发了审美主体的内在变化。
     第二章从“审美心态的转向”、“审美主体的思辨”以及“审美主体对于艺术本质的追索”三个维度对新时期审美主体的嬗变作出探究,揭示了经由审美语境转型带来的审美主体对于历史、社会、艺术和自身的思维变革,并由这种变革影响到审美客体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章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美术创作主要可分为三种审美模式,三种审美模式经由新时期审美主体的嬗变呈现出不尽相同却义内在相关的审美特征,经过对其内在关联的分析,讨论了新时期美术创作的审美精神。
     余论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美术创作”与“审美主体”的多重关系,并建构一种从主体论出发的美术作品阐释与评判方法。
     文章认为:一、历史性的审美积淀与经由“文革”结束进而生成、发展的新的审美意识的在场性交锋促发了新时期审美主体的觉醒与嬗变;二、新时期美术创作经由审美主体的嬗变,呈现出崇高化、悲剧化、感性化的审美特征;三、新时期美术创作体现出“反思性”的审美精神,并贯穿于整个创作历程的始终;四、“美术创作”与“审美主体”多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从主体论维度对新时期美术展开深入研究。
The thesis aims to thoroughly research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era (1976-1984). The research starts from aesthetic situat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historic" aesthetic accumulation and "presencing" aesthetic practice. Then it moves to aesthetic subject. The aesthetic subject-human contains multiple meanings:one is defined as "social subject" in social history, another is "aesthetic subject" in aesthetics, and the third is as "creation subject" in art creation behavior. The "social subject" with special activity of life and unique existence of life transforms into "aesthetic subject" creating art, which is externalized to be a materialized form with aesthetic significance. Such a research idea guides us from complex and complicated art works and behaviors to real and concrete aesthetic subjects, and helps us rationally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art image in new era.
     Thus the thesis researches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era along the line of aesthetic situation-aesthetic subject-artistic work.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5chapters and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necessity by revealing th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faced by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its possibility by identifying the key concepts, determining research scope and selecting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One expounds aesthetic situation in the new era from two angles of "the shift of social aesthetic situation" and "the restore of art creation system and movement". It explains the situational encounter of the old and new aesthetic ideology, and this outward encounter leads to an inward trans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Chapter Two, the inward trans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s in the new era is explored in3dimensions-"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mentality","the speculation of aesthetic subject" and "art nature pursuit of aesthetic subject". The aesthetic subject's gradual inward transformation expressed in history, society, art and subject itself comes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situation and brings forth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object (artistic work).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artistic creation (as aesthetic object)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image analysis, artistic cre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at present endless similarities and interconnected aesthetic features. By studying such internal connections, the aesthetic spirit of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era is finally deducted.
     The last part attempts to construct multi-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subject"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propose a new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from subjectivity.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ve, some revelations are concluded.
     1. It is the situational encounter of historic aesthetic accumulation and new aesthetic ideology after "Culture Revolution" that arou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in new era.
     2. 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subject gives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era features of sublimation, tragedy and sensibility.
     3. The aesthetic spirit in the new era is "reflective", and this reflective aesthetic spirit has been a leading thread throughout the artistic creation.
     4.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rtistic creation" and "aesthetic subject" helps to do mor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new era" art image.
引文
① 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易教上》,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② 靳尚谊:“从实践出发建构中国当代艺术观——靳尚谊访谈”,《中国美术观(2010)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① 易英:“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文艺研究》,2009年01期,第58页。
    ① 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② 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5, pp.7.
    ⑤ 所谓的“机制”,指与指定图像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文化背景。
    ④ 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5, pp.9.
    ① [英]埋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译,万华、曹飞廉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② 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上海:中华书局,2004年,第371页。
    ③ 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上海:中华书局,2004年,第371页。
    ④ 何金松:《汉字文化解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⑤ 罗竹风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第1106。
    ⑥ 舒新城、陈望道编: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253-2254页。
    ① 朱立元编:《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② 朱立元编:《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③ 刘再复:《刘再复集——寻找·呼唤》,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72页。
    ④ 朱立元编:《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① 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5页。
    ② 易英:《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③ 邢贲思编:《中国哲学五十年》,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609页。
    ④ 邱石编:《解放文选(19781998)》(上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359页。
    ① 邱石编:《解放文选(1978——1998)》(上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359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1页。
    ③ 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04页。
    ④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5页。
    ①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2页。
    ① 王林:《从中国经验开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① 刘烨编:《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②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3页。
    ①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14贞。
    ② 张蔷:《中国美术十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11页。
    ③ 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① 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页。
    ②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96页。
    ③ 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8页。
    ① 刘淳:《中国前卫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9年,第136页。
    ② 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76页。
    ① 刘再复:《刘再复集——寻找·呼唤》,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90页。
    ② [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0页。
    ① 杨建滨、祝斌:《艺术展览二十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① 华君武:“迎接第六届全国美展”,《美术》,1984年01期,第4页。
    ② 斯舜威:《当代中国美术30年(1978-2008)》,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第25页。
    ③ 王明善:《新中国美术图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① 郑工:《演讲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① [英]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9页。
    ① [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李成旺编,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2年,第101页。
    ①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2-408页。
    ① 尤西林:“在神圣的讲台上传播美”,《学人治学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1贞。
    ①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4页。
    ② 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09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杨柄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68页。
    ② [法]布莱士·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李成旺编,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第2012年,第122-123贞。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②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8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李成旺编,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第2012年,第3页。
    汪济生:《实践美学观结构评李泽厚的<美学四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6-77贞。
    ① (原著)刘大源,岭南美术出版社编:《新时期中国油画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94页。
    ① (原著)宋海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编:《新时期中国油画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01页。
    ② (原著)周雷,岭南美术出版社编:《新时期中国油画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③ (原著)张敏,岭南美术出版社编:《新时期中国油画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① 詹建俊:“形式感的探求”,《美术研究》,1980年06期,第41页。
    ② 吴冠中:“关于抽象美”,《美术》,1980年11期,第22-23页。
    ①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47-48页。
    ② 梅桐生:《楚辞全译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①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7页。
    ②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4页。
    ①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① 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①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满涛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308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载《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85贞。
    ① 张小刚:“为什么画《为什么》”,《美术》,1979年07期,第36页。
    ① 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①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① [法]伽尔文·托马斯:《悲剧和悲剧欣赏》,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96页。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对马克思美学的批判性考察”,载李建盛:《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① 王川:“期望她走在大路上”,《美术》,1981年12期,第5页。
    ① 夏航:“四川青年画家谈创作”,《美术》,1981年01期,第22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十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 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① [美]托马斯·芒罗:《东方美学》,欧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8贞。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载仁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9页。
    ① 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② [德]歌德:《歌德谈话录》,爱克曼(J.P.Eckermann)辑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272页。
    ① [美]托马斯·芒罗:《东方美学》,欧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7页。
    ①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页。
    ②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25页。
    [奥]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王炳文、燕宏远、张金言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页。
    ① [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忠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4页。
    [1]陈丹青:《退步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陈怀恩:《图像学——视觉艺术的意义与解释》,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
    [3]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5]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顺丞峰:《感受诱惑:中国当代艺术静观》,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
    [7]高名潞:《另类方法另类现代》,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8]高名潞:《中国前卫艺术》,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7年。
    [9]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高氏兄弟: 《中国前卫艺术状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2年。
    [11]何金松:《汉字文化解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杭间:《在现实和内心之间:新具象艺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13]李泽厚、刘刚纪编:《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4]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1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16]李伟铭:《图像与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之部》,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18]李建盛:《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刘再复:《刘再复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20]刘烨:《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21]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22]刘淳:《中国油画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23]刘兆吉、张粹然:《文艺心理学纲要》,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4]刘淳:《中国前卫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9年。
    [25]罗竹风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
    [26]郎绍君:《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27]鲁虹:《中国先锋艺术1978-2008》,台南:艺术家出版社,2011年。
    [27]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吕品田:《漫游的存在:新时代艺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30]梅桐生:《楚辞全译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31]牛宏宝:《现代西方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2]牛宏宝:《美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彭锋:《美学的感染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皮道坚:《艺术新视界》,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5]邱石编:《解放文选(1978——1998)》(上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36]汝信、王德信:《美学的历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37]舒新城、陈望道编:《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38]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39]斯舜威:《当代中国美术30年(1978-2008)》,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
    [40]孙津:《断层与绵延:波普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41]孙振华、鲁虹:《艺术与社会——26名著名批判家谈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42]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3]王力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4]王林:《从中国经验开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45]王林:《美术形态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
    [46]王钦韶:《马列文论选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7]王明善:《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48]汪济生:《实践美学观结构评李泽厚的<美学四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上海:中华书局,2004年。
    [5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5]邢贲思编:《中国哲学五十年》,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
    [5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2]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3]杨建滨、祝斌:《艺术展览二十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54]易英:《偏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55]易英:《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易英:《学院的黄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57]叶永烈:《邓小平改变中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5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9]阎国忠:《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60]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1]尤西林:《心体与时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2]余丁:《世纪末的回声:新古典风艺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63]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易教上》,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
    [64]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5]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6]张晓凌:《结构与重建的诗学:观念艺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67]张蔷:《中国美术十年》,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1年。
    [68]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69]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70]朱光潜:《朱光潜谈美》,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年。
    [71]朱立元编:《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72]邹跃进:《毛泽东时代美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
    [73]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74]郑工:《演讲与运动:中国关术的现代化》,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75]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76][英]巴克森德尔:《意图的模式》,曹意强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77][英]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8][法]布莱士·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79][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80][美]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5.
    [85][德]歌德:《歌德谈话录》,爱克曼(J.P.Eckermann)辑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8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8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8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对马克思美学的批判性考察”,载李建盛:《美学:为什么与是什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8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载仕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85][法]伽尔文·托马斯:《悲剧和悲剧欣赏》,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8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87][美]肯尼斯·克拉克:《裸体艺术》,吴玫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2年。
    [88][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译,万华、曹飞廉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9][英]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90][美]劳伦斯·卡宁汉姆:《世界人文简史——文化与价值》,毛保诠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91][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92][德]鲁道夫·阿姆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9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十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9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96][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李成旺编,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2年。
    [9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杨柄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
    [98][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99][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0][奥]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王炳文、燕宏远、张金言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1][英]苏珊·伍德福特:《剑桥艺术史》,罗通秀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102][德]叔本华:《叔本华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卷》,陈静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3][美]托马斯·芒罗:《东方美学》,欧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4][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5]易英:“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文艺研究》,2009年01期。
    [106]华君武:“迎接第六届全国美展”, 《美术》,1984年01期。
    [107]詹建俊:“形式感的探求”, 《美术研究》,1980年06期。
    [108]吴冠中:“关于抽象美”, 《美术》,1980年11期。
    [109]张小刚: “为什么画《为什么》”, 《美术》,1979年07期。
    [110]王川:“期望她走在大路上”, 《美术》,1981年12期。
    [111]夏航:“四川青年画家谈创作”, 《美术》,1981年01期。
    [112]靳尚谊:“从实践出发建构中国当代艺术观——靳尚谊访谈”, 《中国美术观(2010)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112]尤西林:“在神圣的讲台上传播美”, 《学人治学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3]岭南美术出版社编:《新时期中国油画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