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语境下世态民生的真实抒写——新写实小说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写实小说生成、发展的语境——社会转型为切入点,对新写实小说崛起的时代因缘、艺术品位、精神内涵、阅读效应、文学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成功与缺失,并为以后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新写实小说。
     任何一种文学创作倾向都与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有着千思万缕、复杂多样的关联。米兰·昆德拉曾说:“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他们的艺术历史之中,并通过参与这一历史而实现,只有在历史之内我们才能把握什么是新的,什么是重复的,什么是被发现的,什么是模仿的。”新写实小说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唯一形成声势的文学创作思潮以其“还原生活原生状态”、“刻骨的真实”等美学理想和消解深度模式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想、终极关怀、生存心态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它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所描写的对象多为庸常之辈的凡俗人生,既没有明确的理想,也没有澎湃的激情,而多为世俗的经验和感性的欲望所纠缠。它放弃了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高歌猛进的启蒙立场,中止了先锋小说诡异莫测的叙述实验,将关注的视点下沉,回到民间,回到世俗,其写实的品质,平民化、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对九十年代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这一创作潮流和文学运动已告终,但作为一种美学倾向,其创作精神却没有时限,它的不少作品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性或准经典性文本。它的应运而生显示了一种必然性,即在社会生活发生嬗变时,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新写实小说奠定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的叙事基调,没有慷慨激昂,
    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想人非非,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故做深沉,唯有冷静
    的审视,平静的叙事,残酷的真实。冷眼向世,不动声色,向现实、向历史、
    向人性的深处逼近。作家不再是一个呐喊者、启蒙者,而成为一个体验者、
    叙事者。叙事成为文学的一种觉醒,又成为文学的无奈—只剩下了叙事。
On the basis of forebears' research, the paper carries out deep research into the time background , artistic quality , gist, reading effect, literature influence of new realistic novels . It sums up its success and loss , and provides a new angle for th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new realistic novels at the same time .
    Any trend of literary creation is alway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ocial ideology ,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 concept of value. Milan Kudla said , " the greatest works can only come into being in the history' of art, and can come true by taking part in it . Only in the history can we make sure what is new , what is repeated , what is discovered , what is imitative ." As the only dynamic and powerful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end of 1980's to the beginning of 1990's , new realistic novels displays real conditions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way of life , pattern of thought , value and ideal , extreme care, mind of living , by the way of returning to original condition of life . It pursues material but does not pay any attention to ambition ; it tend to be ordinary not sublime ; it mostly concerns ordinary life story of common people ; it has neither obvious ideal nor passion . It'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bruise novels , reflection novels, reform novels and stops the enigmatic of pioneer novels , and retu
    rns to the real world ,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in 1990's . Although it has come to an end , as a kind of aesthetics, its spirit of creation was not limited by time , and many of works are classical .Its birth displays necessity , in other words , when social life changes ,
    
    
    
    the literature ,as a kind of state of concept, will follow it.
    New realistic novels establish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narration , there is no passion , no big talk , no fancy , no deceptive means , no false reserved , but calm watch , quiet narration , cruel reality . The writers are no longer shouting or initiating , but experiencing and narrating the story.
引文
[1] 阳雨.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文艺报.1988年第4期
    [2] 陈继会.精神疲惫、文化阵痛和文学进路.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3] 陈世旭.当代文学在哪里迷失.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4] 伍林伟.写好故事.文艺报.1988年7月9日
    [5] 参见李兆忠.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讨论会纪要.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6] 王干.低谷中的震荡.小说评论.1989年第1期
    [7] 吴方.不定式表达:小说写实新变.上海文学.1989年第4期
    [8][56] 张韧.生存本相的勘探与失落——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艺报.1989年5月27日
    [9] 徐兆淮、丁帆.思想 精神 技巧——新写实主义小说初探.小说评论.1989年第6期
    [10] 陈骏涛.写实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钟山.1990年第1期
    [11] 本刊编辑部<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钟山.1989年第3期
    [12] 雷达.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魅力.文艺报.1988年3月26日
    [13] 金文野.新写实:现实主义的回归与深化.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6期
    [14] 杨剑龙.新写实: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深化.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5][42] 陈思和.自然主义与生存意识.钟山.1990年4期
    [16] 丁永强.新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回归.艺术广角.1990年第2期
    [17] 吴调公.从深沉心态看历史浸润.钟山.1990年第2期
    [18] 张韧.寻找中的过渡现象——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学评论.1992年第2期
    [19] 参见张景超.一种误读:后现代对新写实.文艺评论.1993年第6期;
    
    张颐武.后新时期小说:转型时刻的表征.天津文学。1993年第3期
    [20][54][65][66][67] 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21] 姜智芹、范维山.论新写实小说的整合特征.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2] 参见王干等.新写实小说的位置.上海文学。1990年第4期
    [23] 参见陈旭光.新写实小说的中介.小说评论.1994年第1期
    [24] 参见庞景君.社会转型的动力和标志.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4期
    [25] 闫志刚.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26] 参见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2期
    [27] 参见刘旭.人的还俗与形象的还原.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8] 王蒙文集(第6卷).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P339
    [29] 陈晓明.移动的边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38
    [30] 陈思和.论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创刊号
    [31][44] 参见王慧.生存的两难困境——新写实小说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2][43] 张德祥.“新写实”的艺术精神.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33] 参见王干.写实的深化——略论近年小说创作之新变.文学评论家。1991年第2期
    [34] 马原编.中国作家梦.(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P786
    [35] 路筠、张国龙.新写实:转型真空地带的缝缀者.柳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36]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P68
    [37]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P49~50
    [38]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P594
    [39] 丁帆、徐兆淮.新写实主义小说对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借鉴.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40] 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笔谈.小说评论.1989年第一期
    [41] 雷达.关于写生存状态的文学.小说评论.1990年第6期
    [45] 李骞、曾军.浩瀚时空和卑微生命的对照性书写——池莉访谈录.长江文艺。1998年第2期
    [46] 参见卢燕.生命的写真与媚俗——试论新写实小说的价值取向.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47] 池莉.也算一封回信.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48] 且介享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全集(第6卷):P371
    [49] 参见刘再复.文学的反思——鲁迅悲剧观探索:P412
    [50] 刘永泰.悲剧的缺席——对新写实小说的美学检视.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51] 赵学勇.文学史意义的失构——“新写实”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丛刊.1999年第1期
    [52] 张法.中西文化与美学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P90
    [53][70] 池莉.我写<烦恼人生>.中篇小说选刊.1990年第2期
    [55]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57] 参见赵学勇、刘铁群.历史的重创与现实的悲伤——从池莉小说看当代人文化心理的阴影.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58] 黎欢.论池莉小说创作的世俗化倾向.韶关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59] 於可训.论作为实践形态的新写实主义.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4期
    [60] 参见南帆.新写实主义:叙事的幻觉.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61] 参见刘旭.人的还俗与形象的还原.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62] 参见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301
    [63] 参见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202
    [64] 参见张德祥.新写实小说的叙述态度与方式.文学评论家.1990年第6期
    [68] 方方.我眼中的风景.小说选刊.1988年第5期
    
    
    [69] 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296
    [71] 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版:P2
    [72] 林舟.韩东——清醒的文学梦.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P54
    [73] 参见王干.“新状态”小说概念.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74] 本刊94年推出新体验小说.北京文学.1994年第1期
    [75] 参见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P300
    
    
    [1]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 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5] 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 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 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0] 张韧.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11] 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 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 张学正.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 新时期小说流派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5] 刘川鄂.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 李俊国.在绝望中涅磐——方方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 陈娟主编.记忆和幻想——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8] 张守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 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0] 杨飏.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 朱水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 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 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8]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
    [29]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0] 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 刘象愚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2] 郭宝亮.洞透人生与历史的迷雾——刘震云的小说世界.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3] 贺仲明.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4] 庞守英.新时期小说文体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 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36] 张永清主编.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 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8]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 文盛.生活·情感·人——新写实小说阅读札记.浙江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40] 陈蓓.“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的削弱.理论与创作.1991年第5期
    [41] 李晓峰.观念的写实:对新写实小说的一种理解.文学评论家.1992年第4期
    [42] 邵建.作为新写实的生态小说.作家.1992年第11期
    [43] 南帆.新写实主义:叙事的幻觉.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44] 丁永强.现实主义与新写实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期
    
    
    [45] 王干.写实的深化.文学评论家.1991年第2期
    [46] 刘纳.无奈的现实和无奈的小说——也说新写实.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47] 屈文锋.论新写实小说的世俗化人物形象.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第8期
    [48] 杨春时.“新写实”的困顿和“世纪末文学”的突起.文艺评论.1993年第6期
    [49] 陈虹.肯定与否定的悖论:新写实的意义及困境.上海文论.1992年第5期
    [50] 金健人.“新写实”的美学品格.小说评论。1993年第3期
    [51] 王干.新时期文学的晚钟暮鼓:“新写实”小说漫论之一.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52] 刘峰.从现实主义的发展看“新写实”小说.蒲峪学刊.1994年第4期
    [53] 蔡兴水.20世纪末期风情民生的实录——“新写实”小说论.新疆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54] 唐云.新写实文学态度分析.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55] 卢燕.生命的写真与媚俗——试论新写实小说的价值取向.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56] 余海乐.新写实小说刍议.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57] 魏星.新写实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价值.南通师专学报.1996年第9期
    [58] 何凌枫.新写实小说再论.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59] 张学军.新写实小说再评价.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60] 王一川.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求是学刊.1997年第5期
    [61] 萧晓红.知识分子的消隐——重读新写实文学.文艺评论.1997年
    [62] 刘荣林.对“新写实”小说的辨证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
    
    第1期
    [63] 赵学勇、蔡玉虎.反抗危机者的史学背景——前期“新写实”批评的一种再思考.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64] 胡修琦、王维治.反叛中的寻求与探索——谈新写实主义小说.徐州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65] 董华峰.走出误区透视生活——论“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倾向及其创新.社科纵横.1998年第5期
    [66] 王科.“新写实”:通向浮躁的界碑——世纪末中国小说现状研究之一.新疆师大学报.1999年第10期
    [67] 岳英.论“新写实小说”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68] 崔建军.人和历史的反思与重构——对新写实小说文化价值的一种认识.辽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69] 丁力.“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学术研究.1999年第6期
    [70] 孙长军.大众化的审美求证:新写实主义论.商丘师专学报.1999年第10期
    [71] 杨中举.新写实:现实主义的“条件变体”和“零度风格”.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72] 张斌.浅谈新写实小说的审美追求.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73] 余俊光.新写实小说的主题与叙事.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74] 严红梅.转折性的探索——对“新写实”小说的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75] 郑乃勇.理想主义与新写实小说.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76] 顾梅珑.“新写实”的零度审视及其审美意蕴.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77] 周平.论“新写实“小说的文化选择.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78] 龚举善.“认祖”与“审父”:新写实小说的文化发生学检视.辽宁师大学报.2001年第11期
    [79] 金仕霞.现实主义的一种——新写实小说.西南民院学报.2002年第5期
    [80] 薛荣莉.“新写实”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81] 曾丽华.新写实:一种在夹缝中生存过的创作思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2] 张重才.“新写实”小说流派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补正.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83] 熊元义.“新体验小说”的审美特征.社会科学家.1996年第2期
    [84] 杨剑龙.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手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85] 杨剑龙.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风格.复旦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86] 杨彬.80~90年代先锋小说的发展和转型.吉首大学学报.2000年到1期
    [87] 邓玉环.新历史小说:历史时空中反叛与寻求.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88] 吴智斌.历史的“当下”性:论新历史小说的当代品格.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期
    [89] 孟繁华.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终结.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90] 严晓蓉.先锋文学的民间化倾向——从余华90年代的转型谈起.浙江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91] 李琳.池莉情感小说扫视.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
    [92] 周志刚.池莉的反神话写作.江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93] 郑崇选.过分的玩笑与意义的放逐——刘震云小说的主旨探寻.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