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由四章构成,分别研究了自然人的住所及其在国际私法中的意义、法律冲突下自然人住所的确定、住所地法的发展、我国国际私法中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完善。总体而言,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是论文所采用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人住所制度在国际私法中的特殊价值与发展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详言之,由古罗马法走来的自然人“住所”,如今仍然是一个频繁见诸于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法律概念,并被普遍视作法律确认的自然人生活中心的场所。鉴于各国关于住所的成立、变更、废弃等规定的严重差异,住所的冲突广泛存在于国际民商事关系之中。因此,为确保住所之沟通自然人与该地法律体系间联系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必要从国际私法的视角,对与其相关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作一相对系统化的研究。而住所作为连结点的一种常见类型,考察住所地法的适用状况,同样也是研究自然人住所对国际私法的重要价值的必需途径。由此,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关照我国国内相关制度的完善,方为可能。换一种角度审视,上述概括也正是论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在。
     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为求勾勒住所冲突的全貌,论文突破了将住所的冲突问题局限于法律适用阶段中对住所的识别,而着眼于一个完整的国际民事诉讼过程,虑及种种可能发生的住所的法律冲突。其次,由灵活性与稳定性的不同特点入手,论文探究了住所与住所地法独特的发展轨迹,指出惯常居所地法作为住所地法的一种灵活化的形式,对住所地法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最后,论文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为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第一章围绕什么是自然人的住所,其对国际私法的意义如何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论述。
     首先,为了阐释自然人住所的概念,并充分展示住所界定问题所呈现出的法律冲突的概况,论文对古罗马法与现代两大法系的自然人住所制度,作了大致的梳理。在古罗马法中,住所的内涵经历了一个由身份性向契约性转变的过程。住所之祖先祭坛处的最初内涵,在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过渡的历史背景下,逐渐由业务中心或生活中心的内涵所替代。并且,具体化为原来住所、法定住所、任意住所、约定住所四种类型。两大法系的自然人住所制度,与彼时古罗马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之间,维系着内在的渊源关联,但均有所发展。大陆法系各国对住所的一般性界定,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纯粹依客观的居住事实决定住所、间接结合自然人主观意思决定住所、直接规定依主客观双要件决定住所。此外,多数国家的立法中还辅以未成年人、军人等特殊人群的住所的规定。普通法系各国对住所的具体定义虽并不统一,但原始住所、依附住所、选择住所这种共通的精细分类,为其相关制度的完善,创造了理想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可进而获得对两大法系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共性与个性的大致认识。概言之,二者就自然人住所的某些具体规定颇为相似,但二者的个性与分歧则更加深刻。如今,住所地法在普通法系占据的属人法地位,当是宏观层面上,普通法系拥有较大陆法系更缜密、复杂的住所制度的直接动因。而住所的内涵中,是否包含自然人的久住意图的主观要件,则构成了两大法系最显著的微观分歧。大陆法系对自然人居住意思的表达多较为隐晦,有的甚至未予提及,普通法系的住所概念中则张扬着鲜明的主观要件的色彩。不难窥见,在自然人自由选择与设定住宅的行为之下,主观要件的纳入有利于住所自身的稳定性,纯粹客观的住所概念则凸显着灵活性的特征。尽管就两者孰优孰劣的比较,不可脱离具体国情的研究背景,但鉴于住所对自然人权利义务的重大影响,住所立法对人的意愿当表现出足够的关切,故主客观要件相结合的立法方式,较纯客观主义,似乎更为合理。
     其次,在明晰自然人住所的含义与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便可进而探究自然人住所对国际私法的重要意义。概言之,当事人的住所位于域外是判断国际因素的一项标准;住所是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得以确立的一项重要基础;住所是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住所地法的连结点;住所有时与送达的目的地相吻合;住所有时则构成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一种根据。
     第二章以如何在法律冲突的语境之下确定自然人的住所为问题意识,分别探讨了确定自然人住所的一般规则与国际民事诉讼各阶段中自然人住所的确定,两方面问题。
     首先,自然人住所的法律冲突一般外化为住所的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以及获得住所的能力的冲突。针对积极冲突的遴选方法,与针对消极冲突的拟制方法,构成了统一住所内涵的设想尚欠成熟时,化解自然人住所冲突的主要途径。在积极冲突之下,内国住所优先于外国住所;多个外国住所间的冲突则受制于多种遴选方法,其中,以最密切联系方法的效果最为理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然人的(惯常)居所或所在地,则被拟制为消极冲突下的自然人的住所。另外,自然人住所的法律冲突中,还包含着自然人获得住所的能力的冲突问题。因为此种能力归属民事行为能力的范畴,故与之相关的法律冲突可纳入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之中。对于采本国法主义的大陆法系而言,住所能力的冲突可直接套用有关行为能力的准据法。然而,采住所地法主义的普通法系却无法就此释怀。预期的住所变更发生之前的住所地法(旧住所地法)、法院地法、预期获得住所的那个地方的法律(新住所地法)、有利于当事人获得设立住所所需能力的法律,均无法摆脱各自的不足之症。但若回归至传统的追求判决一致性的法律适用的目标,则新住所地法的优势似乎更加显著。
     其次,以国际民事诉讼的进程为线索,可将围绕自然人住所的法律冲突,分解至管辖、法律适用、送达、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四个阶段。在管辖阶段,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住所的所在地法院,乃各国公认的对案件拥有管辖权的合格法院。法官在依被告住所地管辖规则行使管辖权时,通常依据法院地法确定住所,且考察的重点即当事人是否在本地拥有住所。法律适用阶段中,住所则饰演着冲突规范连结点的角色,对其的识别依据相对丰富与多元,如法院地法、属地法、本国法、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等等。但法院地住所优先的属地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识别依据,因较好地综合了法院地法与属地法的优势,已获得愈发广泛的肯定,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送达阶段中,当事人的住所作为确定送达地点的重要标志,对其的判定皆依被请求国的法律作出。在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阶段,原审法院的住所地管辖依据与原案适用的住所地法,可能遭受实质审查标准之下的重新认定。鉴于实质审查标准客观上对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所设置的不当障碍,少数采此标准的国家亦逐渐转向形式审查标准。而在形式审查之下,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时,请求国法院对住所的认定结果,通常为被请求国法院所接受。
     第三章为回应住所地法的发展状态与趋势如何的问题,由历史的视角审视了自然人住所地法的发展历程,并展示了其遭遇的种种变迁。
     首先,住所地法在属人法领域中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经历了与本国法的持久较量后,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为标志,住所地法的属人法内涵,渐为欧洲国家所抛弃,仅在普通法系国家得以延续。但住所与国籍并非绝然地对立,两者亦有融通之需。此后不久,住所地法又不得不直面惯常居所地法的强势竞逐。惯常居所地法一经问世,便以两大法系属人法冲突的协调者自居,一度风光无限。不过,含义的不明、构成要件的争论,以及自身的种种弊端,导致惯常居所地法在适用时四顾彷徨。故厘清“惯常居所地法”这一概念的内涵,便成当务之急。惯常居所的生命力当蕴藏于其区别于住所这一法律概念的鲜明个性——事实概念的性质。在遵循该定性的前提之下,足可见惯常居所的纯粹客观性。由此,符合常用语义的“经常居住的地方”,当可理想地诠释“惯常居所”的涵义。与此同时,相对于较稳定的住所地法,“惯常居所地法”的灵活性特征,亦不容质疑。尽管属人法并不天然地排斥灵活性,但其对稳定性的需求,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例言之,极具灵活性的当事人的所在地法与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虽已在属人法领域崭露头角,却仍局限于极有限的范围之内。同理,惯常居所地法的灵活性亦将阻滞其对属人法稳定性需求的迎合,故在通常情况下,应视惯常居所地法为住所地法的补充。至此,虽然住所地法与惯常居所地法的界分已然明晰,但两者间林林总总的不谋而合,仍非“仅属巧合”可解释。深究之下可知,惯常居所地法实为住所地法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应时而变的一种灵活化的形式。
     其次,住所地法并未满足于传统的属人法内涵,在法律适用的广阔领域中,其前行之路正不断延伸。借助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指引,住所地法广泛涉足于合同关系之中。特征性履行方法则为其充任合同准据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侵权领域中,切合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共同住所地法,获得了普遍的青睐。而住所地法对国际航空运输中承运人责任限额统一化的突破,亦昭示着其于航空侵权问题而言的价值,正日益增强。此外,鉴于意思自治原则对弱势方当事人保护的不力,为避免适用意思自治的法律,对双方当事人实力过分悬殊的合同(如消费合同与雇佣合同)中的弱势方,可能造成的不利,以客观标志为连结点的冲突规范,限制当事人所选择的法律,便成为国际私法捍卫此类合同的实质平等,彰显人文关怀和实质正义取向的一种手段。而实践中,住所地法已成为对意思自治原则一种常见的有效限制。
     可见,住所地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系属类型,不仅在属人法范畴内,借助具有灵活性的惯常居所地法的变形,由与本国法的长期对峙中逐步脱颖而出,在合同、侵权等其他法律适用的领域中,住所地法亦有不俗表现。因此,对住所地法的潜在能量,绝不可小觑。
     第四章在前三章所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进行了必要的解读,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在我国,“住所”一词虽非舶来品,却长期停留于指代“居住之地”的表象层面,其联系自然人与某地法律体系的内在功能,直到近代方逐渐为国人所认知。究其原因,在传统的同居共财、叶落归根的居住观念之下,以父系为主体的一家人,祖祖辈辈乃至生生死死,皆生活在一起,成为社会的常态。客观上造成了人们的居住状态较为简单,不需要引入复杂的住所制度,以为法律适用的辅助。而如今,在我国四法域内的管辖、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住所”与“住所地法”的身影屡屡可见。而在深入评析各法域自然人住所制度的同时,住所内涵与构成要件之别亦历历可辨。大陆地区目前视住所为户籍所在地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结合;香港以“身处某国家或地区并且意图无限期地以该国家或地区为家”为确立住所的依据;澳门以“个人实际且固定之生活中心之所在地”为住所;台湾则以久住之意思而居住的地方为住所。在“住所”自身的区际法律冲突之下,区际属人法问题更加扑朔迷离。毕竟在国籍、户籍与住所(惯常居所)之间,住所更适宜充任我国国内区际属人法的连结点。因统一四法域的“住所”内涵,并非朝夕之功,对其识别依据的研究便凸显重要。鉴于四法域间相互查明对方法律制度的便利,可径直采用属地法识别区际的住所,即确定当事人拥有位于大陆地区,亦或港、澳、台地区的住所时,适用该法域的法律。此外,可仿效《布鲁塞尔公约》的规定,进一步引入法院地住所优先的规则。如对于大陆地区的法官而言,首先依本法域的法律,即《民法通则》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判断当事人的住所是否位于大陆地区;若其在内地无住所,则决定其住所位于港、澳、台地区的哪个法域时,应以该法域的法律为识别的依据。
This paper is made up by four chapters,which discuss natural person' domicil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the ascertainment of natural person' domicile under the conflict of laws,the development of lex domicilii,the improvement of our system.In general,comparative study,empirical study and historical study are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is to reveal the special valu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natural person'domicile in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to our country.The system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coming from the remote ancient Rome Law, still remains a legal concept frequently found in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various countries,and is universally regarded as the center place where natural persons live in while recognized by law.In the light of the serious differences of the provis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alteration,and desertion of domicile around the world,the conflict of domicile is ubiquitous.Therefore,in order to ensure the function of domicile of connecting natural persons and the legal systems where they live in,to keep normal,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on the related legal conflict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As an important type of applicable law,lex domicilii also deserve some further research.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the improvement of our system,could be possible.All the above may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is paper.
     The innovations are as follows.Firstly,to explore the conflict of domicile,the paper bases upon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eding instead of the mere stage of application of law.Secondly,based upon the flexibility and stability,the paper reveals the special development of domicile and lex domicilii.Thirdly,the paper realizes the combini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 relative research could benefits the improvement of our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what is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and what is it's value to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the first chapter makes some deep discussion.
     Firstly,for the sake of show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legal conflicts presented in the definition of domicile,the systems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in the ancient Rome Law and modern foreign legislation are combed out first.In the ancient Rome Law,the nature of domicile changed from of identity to contract.The original concept of domicile is where ancestral altar locates.And in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that economy of slave-owning system transited to feudal economy,the original concept was gradually substituted by the connotation of business center or living center,and took shape of the four kinds of original domicile, statutory domicile,voluntary domicile and appointed domicile.The modern system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is intrins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ystem of the ancient Rome Law.Under the premise of general definition of domicile,civil law countries tend to provide the domicile of minors,militaries and other special crowds.Although common law countries mak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domicile,the common fine classification of domicile of origin, domicile of dependency and domicile of choice,creates an ideal room for the system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In general,the two are quite similar to certain provisions on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but they have more profound individualities and differences.At present, lex domicilii serves as lex personalis in the Common Law System,which may directly lead to the more elaborate and complicated domicile system than that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macroscopically.While,in the connotation of domicile,whether concludes the subjective el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living purpose is the most remarkable microcosmic difference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The Civil Law System expresses the living purpose more obscure, some even never mentioned.Nevertheless,in the Common Law System,it is more obviously. Easy to detect,when natural person freely choose and set domicile,subjective element benefits the stability of domicile itself,while purely objective element rai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flexibility.Despite the comparative merits of the two ele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actual condition of a certain country,in view of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domicile to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natural persons,domicile legislation shall show enough concern on person's will.S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ubjective with objective elements is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purely objective one.
     Secondly,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to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That is,the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factor,the foundation of jurisdiction,the connecting point of lex domicilii,the address of service,the basis of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ement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respectively the two problems that decide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under the conflict of laws,and in each stage of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Firstly,the conflict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could mainly manifest a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flict of domicile,and the conflict of the capacity to acquire a domicile. Choosing one and creating one domicile could solv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flicts.In the positive conflict,domestic domicile takes precedence of foreign domicile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ed domicile may be the most favorable one.Usually,the(habitual)residence or the locus is used to solve the negative conflict.Besides,the conflict of the capacity to acquire a domicile is involved,which could be subjected to the applicable law of the capacity. However,this method is improper to Common Law System.The law of place of the old or new domicile,lex fori,the most favorable law to acquire the capacity,are not perfect.While back to the aim of the unanicousness,the law of place where new domicile locates is superior.
     Secondly,in the stage of jurisdiction,the court where parties' domiciles locate is the suitable court.Judges usually apply lex fori to decide whether the party has a native domicile. In the stage of application of law,the basis of characterization is multiple,for example,lex fori,lex situs,lex personalis and voluntary law.Lex situs with the native domicile has priority is advanced and widely popular.In the stage of service,the law of the requested country is applied.In the stage of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ements,the judgements of domicile are accepted by the requesting countries under formal examination.
     The third chapt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lex domicilii and makes answers to the relative questions.
     Firstly,in the field of lex personalis,lex domicilii has been in change for a long time. Gong through lasting contesting with domestic law,and marked by the Civil Law of France of 1804,the lex domicilii's concept of lex personalis is abandoned gradually by Europe,only continuing in the countries of common law.Soon,lex domicilii has to face up again the mighty competition with the law of the place of habitual residence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coordinator of the conflicts of lex personalis.While,because of the confused meaning and constitutes,and all sorts of self defects,the law of the place of habitual residence is uncertain in application.It is the time to make clear the conception of“the law of the place of habitual residence”.The vitality is its distinct particularity from the legal concept of domicile,which is the particularity of factual concept.Under the premise that follows this character,it is evident that the habitual residence is purely objective.Thereby,the“regular place of residence”which conforms to natural meaning,shall be interpreted ideally as“habitual residence”.Nevertheless, it is no doubt that“the law of habitual residence”has flexible character.Although lex personalis do not naturally exclude flexibility,its demand for stability still occupies a leading position.For example,although the flexible law of the parties' domicile and the closest law have been known in the field of les personalis,they still limit to a very confined scope. Similarly,the flexibility of the law of the place of habitual residence will block the need of stability of lex personalis,so in most cases,it shall be considered as the supplement to lex domicilii.Despite the boundary of the two laws has been clear,they happen to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which is not yet explained by“merely a coincidence”.Virtually,we can see that the latter is in fact the need of the form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a flexible form changing from time to time.
     Secondly,lex domicilii which is not satisfied by the intension of traditional lex personalis,keeps moving on.Lex domicilii draws support from the principle of the closest connection to set foot in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method is served as the applicable law of contracts and provides more specific legal basis.The common lex domicilii that fit in with the principle of closest connection is popular in the field of tort. In addition,with reference to aerial torts,lex domicilii is more and more valuable.Seeing that the autonomy principle neglect the weak,in order to avoid the defects of the autonomy law when there is a wide gap between parties' strength(such as contract of consumption and contract of employment),the conflict rules that serves objective symbol as connecting point and limits what laws parties choose become a method to defend the substantial equality of such contracts and to demonstrate humanistic care and substantial justice.In practice,lex domicilii has been a usual effective limitation to the autonomy principle.
     It is thus clear that as an important dependency type,lex domicilii has stood out gradually in the long-term confrontation with domestic laws depending on the changed shape of the flexible law of habitual residence not only in the scope of lex personalis,but also in other fields of legal application.Therefore,we shall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otential capacity of lex domicilii.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hapters,the Chapter 4 analyzes the system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in the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of China.
     In China,the word of“domicile”is a domestic word,but it stay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on the surface that“the place of residence”.Its internal function that connects natural persons with the legal system of certain place is not known by Chinese until the modern time. The reason is that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living together,sharing wealth and returning to the roots,the people's living status is simple,and the complex domicile system need not to be introduced objectively to support the application of law.Nowadays,in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jurisdi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four scopes of law in China,it can frequently see both words of“domicile”and“lex domicilii”.At the same time of reviewing the system of natural persons' domicile in various scopes of law,it is easy to differentiate the concept of domicile and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In the Mainland,at present,domicile is consider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lace of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and the habitual residence continuously living over one year.In Hongkong,it is established by“living in certain country or area and being willing to live in this country or area in indefinite duration.”In Macau,it is“personal actual and stable living center.”And in Taiwan,it is the place of living and of the will of long-term residence.In the interregional legal conflict of“domicile”,it seems that the problem of interregional lex personalis is much more puzzling.Among nationality,household register and domicile(habitual residence),it is obvious that it is better that domicile serves as the connecting point of domestic interregional lex personalis in China.Because it is not easy to achieve the unified concept of“domicile”of the four scopes of law,it is important to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discrimination.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venience that ascertain each other the legal systems in the four scopes of law,lex situs can be applied directly to discriminate interregional domicile,which means ascertain whether parties have domicile in the Mainland,Hongkong,Macau and Taiwan area, and then apply the law of this scope of law.In addition,the provisions of Brussels Convention can be imitated to further to introduce the rule that the domicile where the court is has priority. For example,the judges of the Mainland apply the law of Mainland at first that is the General Rule of the Civil Law and the Opin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application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determine whether the party have domicile in the Mainland.If he or she has no domicile in the Mainland,when judges determine where his/her domicile locates,Hongkong,Macau,or Taiwan,the law of the certain legal region should be applied.
引文
1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法]让·欧仁·阿韦尔:《我知道什么?居住与住房》,齐淑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3 住房逐步超越单纯的物理功能,而加载了更多的感性成分,这也正是人们视住房为“家”的根本原因。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利普斯曾动情地写道:“‘我们回家吧'——无论在哪一种语言的表述中,这都是一句神圣而亲切的话。在外面,人们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奋斗,同自然界的风雨、寒冷、炎热及各种灾难斗争;在家中,则可以享受到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以及炉火的温暖。”[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李敏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4 肖永平:《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6 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21页。
    7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8 学界对于罗马法的时间跨度尚存争议,此处采“公元前6世纪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界定。周枬:《罗马法原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页。
    9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10 周枬,前注[8],第126页。
    11[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一卷),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75页。
    12周枬,前注[8],第127页。
    13[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页。
    14[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页。
    15[德]特奥多尔·蒙森,前注[11],第79页。
    16[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17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5103b.htm,2008年1月28日访问。
    18 C,10,40(3,9),7pr.转引自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19 参见周枬,前注[8],第127-128页。
    20[意]彼德 F·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21 陈朝璧:《罗马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22 See Charles Phineas Shermarn,Roman Law in the Modern World,Baker,Voorhis & Co.,1937,p.33.
    23 D,50,1,20.转引自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24 D,50,1,3;D,50,1,4.转引自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25 该规定与1982年《委内瑞拉民法典》第27条:“该自然人商业和利益的主要发生地”,并不一致。
    26 《意大利民法典》第44条:“住所与居所在同一地区的,如果在迁移居所的公示中未做说明,则对善意第三人而言,居所的迁移同时意味着住所的迁移。”可见,该法典基于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还为住所的变更专门设置了相应的法律程序。
    27 《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28 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9 林语堂:《我喜欢同女子讲话》,彰军编:《林语堂作品精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30[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现代化》,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31 不能独立设立住所的军人,是指未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未成年军人。见陈卫佐,前注[28],第5页。
    32 参见罗结珍,前注[27],第158页。
    33 Whicker v Hume(1858)7HL CAS 124 at 160.
    34 原文为:“The place at which a person has been physically present and that the person regards as home;a person's true,fixed,principal,and permanent home,to which that person intends to return and remain even though currently residing elsewhere…Also termed permanent abode.” 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West Group,2004,p.523.《维吉尼亚法典》§46.2-341.4的规定与此相似:“Domicile” means a person's true,fixed and permanent home and principal residence,to which he intends to return whenever he is absent.
    35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Cheshire and North'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Butterworths,1999,p.134.
    36 J.H.C.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Stevens,1984,p.14.
    37 在喧嚣几世纪之久的日不落帝国的繁盛之下,英国的法律规则伴随米字旗的征程传播至了广大的英属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虽然后者已纷纷独立,但英国法律规则对其的影响仍延续至今,独立后各国的法律制度仍基本以其为蓝本。事实上,目前英国仍拥有多个海外属地和领地,英国法的余荫可见一斑。肯特便曾在《美国法注释》中,就英国普通法对美国法的奠基意义进行了总结:“对我们来说,普通法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被这个国家的人们承认和采纳了,根据宪法的一项明确规定,它被宣布为这块土地上的法律的一部分。”[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38 国内多数学者将依附住所翻译为法定住所(statutory domicile),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此类住所与原始住所都是依据法律设定的住所,而非依当事人的意愿,都应属于法定住所(domicile by operation of law)。单海玲:“论涉外民事关系中住所及惯常居所的法律适用”,《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2期,第95页。笔者也赞成这一观点。原始住所与依附住所在法定性方面确有融通之处,可共涵于法定住所的概念之下。而基于“法定”与“意定”之别,法定住所与选择住所应为一对相对概念。
    39 Winans v Attorney-General[1904]AC 287,Holder v Holder[1986]NI 7.
    40 See J.H.C.Morris,[36],pp.20-21.
    41 Henderson v.Henderson[1965]1 All E.R.179.
    42 William Binchy,Irish Conflicts of Law,Butterworths,1988,p.75.
    43 J.G.Castel,Canadian Conflict of Laws,Butterworths,1986,p.80.
    44 Morgan v Cilento[2004]All ER(D)122.
    45 刘剑文:《国际所得税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46 J.G.Collier,Conflict of Law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37.
    47 Robert Gaines-Cooper v Revenue & Customs Commissioners[2006]Spc568.
    48 Robert Lee,“UK Tax Exile Loses High Court Domicile Case”(November 21,2007),http://www.tax-news.com/archive/story/UK Tax Exile_Loses_High_Court_Domicile_Case_xxxx29065.html,2008年1月13日访问。
    49 Malcolm Finney,“Domicile of Choice and the Robert Gaines-Cooper Case”,(November 2006),http://www.taxationweb.co.uk/tax-articles/general/domicile-of-choice-and-the-robert-gaines-cooper-case.html,2008年1月3日访问。
    50 Horowitz,Barry H.,“Current cases-NY State Change of domicile”,The CPA Journal Online(May 1989),http://www.nysscpa.org/cpajournal/old/07505940.htm.
    51 Udny v Udny(1869)L.R.1 Sc.& Div.441,at p.458.
    52 焦燕:“变动中的英国住所法”,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8页。
    53 See Timothy Lyons,“The Reform of the Law ofDomicile”,British Tax Review,vol.1(Febrnary 1993),p.42.
    54 目前,在加拿大,除历来属大陆法系的魁北克省外,目前只有曼尼托巴省制定了专门的住所立法。其它省和地区,仍依赖普通法规则与一些分散的立法来确定自然人住所。
    55 Udny v Udny(1869)L.R.1 Sc.& Div.441,at p.458.
    56 《曼尼托巴住所与惯常居所法》第8条规定,住所所需的意图是当事人意图在“该省及其地区”居住:而除有相反意图外,当事人将被推定为意图在他主要的家所在的省或其地区无限期居住。因此,可将设立住所的主观要件诠释为在“该省及其地区”无限期居住。
    57 但在澳大利亚,“家”的实质标准已转化为一个人目前重心所在地的中心,若一个澳大利亚人被派遣至外国不定期的居住,尽管它明确打算最终要返回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法院将认为他已在该外国成立一处新的住所。董丽萍:《澳大利亚国际私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3页。
    58 See Willis L.M.Reese,Maurice Rosenberg,Peter Hay,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nflict of Laws,The Foundation Press,Inc.,1990,p.20.
    59 对“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甚至概念的真伪,学界至今仍争论不休。囿于篇幅与研究能力,笔者将不对此问题作进一步阐述。
    60 Chicago & N.W.Ry.Co.v.McKenna,74 F.2d 155,158(8th Cir.1934).
    61 Major L.Sue Hayn,“Soldiers' and Sailors' Civil Relief Act Update”,Army Lawyer,vol.2(February 1989),p.40.
    62 Amezquita v.Archuleta,101 Cal.App.4th 1415;124 Cal.Rptr.2d 887(2002).
    63 Joseph Wong Phui Lun v Yeoh Loon Goit[1978]1 MLJ 236.
    64 See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前注35,pp.146-149.
    65 United States v.Stifel,433 F.2d 431,432(6th Cir.1970).
    66 Kit Applegate,“Stifel v.Hopkins revisited:Domicile and the Effects of Compulsion”,Rutgers Law Journal,vol.32(2000),pp.624-625.
    67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138.
    68 White v Tennant 31 W Va 790.8 SE 596(1888).
    69 J.H.C.Morris,[36],p.20.
    70 很多年老的独身男子长期居住在旅馆中,从一个旅馆到另一个旅馆,只要这些旅馆位于同一个地方,则他们仍可能在那个地方有住所。参见[德]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李浩培、汤宗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
    71 David P.Guralink,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College ed.),Simon and Schuster,1982,p.436.
    72 Demiglio et al.v.Mashore,4 Cal.App.4th 1260;6 Cal.Rptr.2d 267(1992).
    73 Lim v Lim[1973]VR 370.
    74 In the Marriage of Salacup(1993)17 Fam LR 141.
    75 See Dicey and 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Sweet & Maxwell,2000,p.112.
    76(1972)28 D.L.R.(3d)440.
    77 See Commonwealth v Rutherford(1933)160 Va 524,169 SE 909,90 ALR 348.
    78 John S.Herbrand,J.D.,Domicile for State Tax Purposes of Wife Living Apart from Husband,82 A.L.R.3d 1274,p.2.
    79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15条第4款规定:“缔约各国在有关人身移动和自由择居的法律方面,应给予男女相同的权利。”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委员会认为:“成年女子,不论其婚姻状况,应可自主更改居籍,如同可自主更改国籍一样”。United Nations,Report ofthe 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UN General Assembly Official Records Supplement No.38(A/49/38),April 12,1994,para.9.
    80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157.
    81 See Dicey and Morris,[75],p.139.
    82 齐湘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83 See Ernest G.Lorenzen,“The French Rules of the Conflict of Laws”,Yale Law Journal,vol.36(April 1927),p.731.
    84[德]马丁.沃尔夫,前注[70],第171页。
    85 住宅权与定居权同为描述与保障自然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但内涵上有较大差异。仅就各自属性而言,住宅权通常被视为普遍人权的一个分支,而定居权则是公民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一种政治权利,往往出现于移民问题的话语背景之下。
    86 1950年《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人人有权享有使自己的私人和家庭生活、住宅(home)和通信得到尊重的权利。”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第11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housing),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1966年《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第17条:“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home)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1969年《美洲人权公约》第11条:“不得对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home)或者通信加以任意或者不正当的干涉”。1969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第5条第5款明确了人们的住宅权等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应予保护。
    87 参见张群:“浅析住宅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2月27日,第3版。
    88 周珂主编:《住宅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89 肖厚国:《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意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2页。
    90 陈卫佐:《德国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91 当然,住所与住宅的所在地可能并不一致。例如,一个流浪汉可能并没有一处真正的“住宅”,尽管如此,法律一定可以为其确定一处住所。
    92 See Michael Llewellyn,“Citizens Without Statehood:Denying Domicile to Fund Public Higher Education”,West Virginia Law Review,vol.108(Spring 2006),pp.776-777.
    93 Ibid.,pp.791-795.
    94 See Major Wendy P.Dakni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omicile”,Military Law Review,vol.177(Fall 2003),pp.85-87.
    95 参见[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前注[5],第48页。
    96 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释》,台北: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4页。
    97 参见李双元:《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44页。
    98 参见胡家强:“对国际私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重新认识”,《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第114-115页。
    99 赵生祥主编:《国际私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00 曾陈明汝:《国际私法原理(总论篇)》,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页。
    101 参见单海玲,前注[38],第92页。
    102[苏]隆茨、马蕾舍娃、萨季科夫:《国际私法》,吴云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103 Ernest G.Lorenzen,[83],pp.738-739.
    104 以我国为例,《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105 参见李双元、谢石松:《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106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3页。
    107 L.I.De Winter,“Excessive Jurisdiction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17(July 1968),p.707.
    108 吴铮:“俄罗斯富豪伦敦相逢 保镖对峙似黑帮电影”,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0/content_6853900.htm,2008年2月10日访问。
    109 吴光平:“论国际私法发展之新趋势”,《军法专刊》,2002年第48卷第3期,第21页。
    110 尽管该草案仅是历经多年谈判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但仍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各国在此问题上立场的妥协。
    111 详见徐宏:《国际民事司法协助》),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112 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台北:三民书局,1990年版,第132页。
    113 李双元、谢石松,前注[105],第408页。
    114 刘翼、寇丽:“1965年《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公约》适用范围评析”,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论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115 Katie McQuaid,“Divorce in the European Union:Should Ireland Recognize Foreign Divorces?”,Transnational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vol.16(Fall 2006),p.381.
    116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5.
    117 P.B.Carter,“Domicile:The Case for Radical Reform in the United Kindom”,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36(January 1987),p.714.
    118 有些国家将“一人一住所”界定为“一个人为同一目的只能有一个住所,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住所”,从而允许自然人为了不同目的而拥有不同的住所。如1975年《澳大利亚家庭法法案》第39(3)(c),认可当事人为了离婚管辖的目的,根据在诉讼之前居住已满一年的事实,而在澳大利亚设立的住所。
    119 梅仲协,前注[112],第134页。
    120 Adrian Briggs,Civil Jurisdiction and Judgement,LLP Ltd.,1997,p.81.
    121 Ernest G.Lorenzen,“The Conflict of Laws of Germany”,Yale Law Journal,vol.39(April 1930),p.808.
    122 邓正来;《美国现代国际私法流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23 E.I.Sykes and M.C.Pryles,International and Interstate Conflict of Laws,Butterworths,1981,p.323.
    124 参见李双元,前注[97],第368页。
    125 R.H.Graveson,“Capacity to Acquire a Domicile”,The International Law Quarterly,vol.3(April 1950),p.149.
    126 梁慧星,前注[6],第72页。
    127 具体而言,罗马法上依年龄对行为能力作了四级划分:(1)不满七岁的人为幼儿,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家长或监护人代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有时也可以利用奴隶代为一定行为。(2)七岁以上的未适婚人(适婚的条件是:男满十四岁,女满十二岁)为儿童,有限制的民事行为能力,不经监护人的同意,只能为纯获利的行为。(3)未满二十五岁的适婚人,有行为能力,但因年少易受愚弄,故为法律行为时若受很大损失,可申请“回复原状”。(4)25岁以上为成年人,有完全的行为能力。至于神智不清,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效果的人,在发病期间,无行为能力。此外,妇女与浪费人也是行为能力的受限者。参见周枬,前注[8],第122-125页。
    128 在英国,选择住所的获得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要求并不一致。18岁是英国人的成年年龄,但英国1973年《住所与婚姻程序法》第3条第2款规定:“自然人能够获得独立住所的时间,始于他年满16岁或虽未满16岁,但已婚”,且该条规定适用于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不过,总体而言,将独立设定住所的能力与行为能力相分离的国家,仅是极少数。
    129 黄风:《罗马私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130 R.H.Graveson,[125],p.69.
    131 See ibid.,pp.156-160.
    132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133 具体的要求有:此人是永久居民;此人已满18岁;此人理解申请的本质;在提出申请之前2年内,此人在澳大利亚作为永久居民的期间或期间之和不少于1年;在提出申请之前的5年内,此人在澳大利亚作为永久居民的期间或期间之和不少于2年;此人具有良好的品格;此人拥有基本的英语知识;此人对澳大利亚公民的责任与权利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如果被授予澳大利亚国籍,此人将居住或持续居住在澳大利亚,或与澳大利亚保持密切和持续的联系。
    134 Ellison Kahn,“Domicile:As Connecting and Jurisdictional Factor,Choice of Law”,South African Law Journal,vol.102(1985),p.411.
    135 Hague v Hague(1962)108 CLR 230.
    136 P.E.Nygh,Conflict of Laws in Australia,Butterworths,1971,p.116.
    137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157.
    138 Garthwaite v Garthwaite[1964]P 356(CA).
    139 Deterley v.Wells,(Tex.Civ.App.1932)53 S.W.(2d)847.
    140 Tee v Tee[1974]1 WLR 213(CA).
    141 Joseph Beale,A Treatise on the Conflict of Laws,Baker,Voorhis & Co.,1935,p.108.
    142 Ibid.,p.171.
    143 See R.H.Graveson,[125],pp.161-163.
    144 宋晓:《当代国际私法的实体取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145 Jayme,Internatioanles Provatrecht und postmoderne Kultur,Zeitschrift f(u|¨)r Rechtsvergleichung,1997,S.232.转引自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74页。
    146 如《圭亚那住所改革法》第8条第2款便明确规定,自然人获得一个新住所的要件之一,便是“有能力”(capable)。
    147 柯泽东:“国际私法之发展与理想——迈向新境界”,《月旦法学杂志》,2003年第9期,第148页。
    148 韩德培,前注[106],第173页。
    149 赵生祥:“论国际私法中识别的误差”,《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第154页。
    150 徐维良:“国际裁判管辖权之研究——以财产关系事件为中心”,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7月,第75页。
    151 在印度,人们需要向政府有关机关申请办理住所证明(Domicile Certificate),以作为将来申请入学或寻求公务员等职位时须提交的关于住所的证据。印度一些地区甚至设立有专门的处理住所证明问题的法庭(Court For Domicile Certificate)。http://search.iustdial.com/srch/search cwa.php?srch=ture&city=Mumbai,2008年1月12日访问。但关于办理住所证明的纠纷,因诉讼相对方为办理住所证明的行政机关,故应定性为一种行政纠纷,不属于本论题下的国际私法范畴。不过,理论上,单就住所问题提起诉讼,仍有可能。例如,当事人可以首先提出一个有关住所的确认之诉,判决生效后再以此为据,主张其它的实体权利。但这样的诉讼策略除了增加当事人自身的诉讼成本、延长诉讼 时间外,似乎无甚积极意义。因为既便使仅提起后诉,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仍需对住所进行确认。故就实际效果而言,当事人没有必要单独就住所问题诉诸法院。
    152 OLC of Hamm 11 July 1988(10 WF285/88)IPRax(1989)107.
    153 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第2条确立了被告住所地管辖规则:“除本公约另有规定外,凡在一个缔约国有住所的人,不论其所属国籍,均应在该国法院被诉。”而缔约国法院除可依据第5、6条获得“特别管辖权”外,在决定是否对纠纷拥有管辖权时,主要便是考虑被告是否在国内有住所。
    154 郭树理:“《布鲁塞尔公约》在德国的实施情况述评”,《德国研究》,2002年第2期,第54页。
    155 其中,预先排除说认为,外国程序法在理论上已被预先排除。有效说与方便说主张,在内国进行的民事诉讼程序中,外国法在原则上或是不能被有效地适用,或是为了诉讼的方便,因而应该以适用法院地法为主。参见李双元、谢石松,前注[105],第62-68页。
    156 如《布斯塔曼特法典》第314条:“关于法院的管辖和组织、程序方式、判决的执行、以及上诉,均依缔约各国自己的法律确定”:《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第122条:“诉讼程序规则,通常由法院地州的本地法确定,即使法院对案件中其它问题适用另一州的本地法”;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第12条:“在意大利法院进行的民事诉讼程序应由意大利法律支配”。
    157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181.
    158 参见赵生祥,前注[149],第154页。
    159 池原季雄:《国际私法总论》,东京:有斐阁,1973年日文版,第24页。转引自[日]北胁敏一:《国际私法——国际关系法Ⅱ》,姚梅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160 Melinda R.Eades,“Choice of Law and the Right of Publicity”,Brooklyn Law Review,vol.66(Summer 2001),p.1310.
    161 Albert A.Ehrenzweig and Erik Jayme,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 Comparative Treatise o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Law,Including the Law of Admiralty(Ⅱ),Oceana Publications Inc.,1973,p.98.
    162 参见李双元,前注[97],第212-213页。
    163 See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38.
    164 De Nicols v.Curlier[1900]A.C.21.877.
    165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137.
    166 Ibid.,p.157.
    167 In re Martin,Loustanlan v Loustalan[1900]P 211 at 227.
    168 In re Cartier Deceased,Supreme Court of South Australia[1952]SASR 280 at 289.
    169 En pane Jones:In re Jones v Jones 1984(4)SA 725(W).
    170 Ellison Kahn,[134],pp.409.~_
    171 Rest.Second,Tent.Draft No.2(1954)§10,Comment c.
    172 J.H.C.Morris,[36],p.19.
    173 宋晓,前注[144],第328-329页。
    174 Stoeck v.Public Trustee(1921)2 Ch.67,82.
    175[日]北胁敏一:《国际私法——国际关系法Ⅱ》,姚梅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176 See Ernest G Lorenzen,“The Conflict of Laws of Germany”,Yale Law Journal,vol.39(April 1930),pp.808-809.
    177 Adrian Briggs,[120],p.81.
    178 梅仲协,前注[112],第135-136页。
    179 同上注,第132页。
    180 参见刘翼、寇丽,前注[114],第384页。
    181 Robert C.Casad,Civil Judgment Recogni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State Associations,The Regents Press of Kansas,1981,p.19.
    182 宣增益:“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管辖权标准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第100页。
    183 王国征:“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管辖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第72页。
    184 此外,还存在其它的判断方法。其一,依原判决国的国内法。如1968年《关于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执行公约》第4条规定,除专属管辖权以外,每一缔约国法院的管辖权,由各该国法律规定。其二,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对外国判决确定不同的管辖权要求,如南非。其三,多数国际条约规定,只要原判决国法院依有关条约具有管辖权,其它缔约国应予承认,如1923年《布斯塔曼特法典》第423条,1971年《海牙民商事案件外国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第4条。
    185 参见李双元、谢石松,前注[105],第462页。
    186 同上注,第460页。
    187 同上注,第463页。
    188 See Geoffrey Shannon,ed.Law Society oflreland:Family Law Manual,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p.149-151.
    189 Sung Hawn Co.,7 N.Y.3d at 84-85,850 N.E.2d at 652,817 N.Y.S.2d at 605.而该判决意见的实质,即是对实质性审查的否定。
    190 参见徐宏,前注[111],第304页。
    191 Sylces and Pryles,International and Interstate Conflict of Laws,Butterworths,1981,p.313.
    192 姓名是自然人一项重要的外在“标识”,各国皆有一套特殊的关于姓名的风俗习惯与规则。鉴于有可能产生的冲突,有的国家对自然人的姓名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如《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37条:“当事人在瑞士有住所的,他的姓名问题适用瑞士法律。当事人在某一国有住所的,他的姓名适用该国国际私法所指向的法律。”
    193 如前所述,普通法系在依附住所的确定问题上,有歧视之嫌的婚生与非婚生子女的区别已经逐步消除。其实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此举亦极为必要。传统上,婚生子女的住所是其出生时父亲的住所,非婚生子女的住所是其母的住所,故查明子女住所的关键便在于其是否婚生。而子女是否婚生的问题往往又须适用其属人法,即住所地法。可见,婚生问题与住所确定问题之间,存在着循环推理。故取消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住所的差别,也避免了法律适用中的这对矛盾。
    194 通常,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方法是一致的,即适用属人法。但《瑞士联邦国际私法》将自然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准据法进行了区分。其第34条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适用瑞士法”,第35条:“自然人行为能力,适用自然人的住所地法律。”2007日本《法律适用通则法》第4条第1款规定:“人的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定之”,亦未就权利能力的准据法做明文规定。“按照日本国际私法的通说,一般权利能力,适用当事人本国法;特殊民事领域的权利能力(如新生儿的继承能力或胚胎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则应适用各具体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如继承的准据法或侵权行为准据法)”。[日]樱田嘉章:《国际私法》,东京:有斐阁,2006年日文版,第138页。转引自陈卫佐:“日本国际私法的最新改革”,《法律适用》,2009年第2期,第86页。
    195 刘想树:《国际私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196 Albert A.Ehrenzweig and Erik Jayme,[161],p.90.
    197 See Ernst 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Ⅰ),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p.109.
    198[德]马丁·沃尔夫,前注[70],第47页。
    199 参见[法]亨利·巴蒂福尔、保罗·拉加德:《国际私法总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07页。
    200“原籍”是罗马法中 origo 的中译,有时也译为“籍贯”。《拉汉法律词汇表》便将 origo 译为“籍贯,原籍”。不过,“原籍”与“籍贯”的含义,其实并不一致。在学界,有的认为,“籍贯是指出生地”([意]彭梵得,前注[20],第49页);有的认为,“原籍”指自然人的父亲所属的地方,或者在非婚生子女的情形,非婚生子女的母亲所属的地方([德]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前注[70],第157页)。
    201[法]亨利·巴蒂福尔、保罗·拉加德,前注[199],第307页。
    202 韩德培,前注[106],第40页。
    203[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前注[5],第74页。
    204[美]弗里德里希·K·荣格:《法律选择与涉外司法》,霍政欣、徐妮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205[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206[德]马丁·沃尔夫,前注[70],第56页。
    207[美]弗里德里希·K·荣格,前注[204],第115页。
    208 P.B.Carter,“Domicile:The Case for Radical Reform in the United Kindom”,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36(January 1987),p.714..
    209 刘宁元:“自然人属人法的历史和现状研究”,http://www.law-walker.net/detail.asp?id=3009,2008年8月10日访问。
    210 参见李浩培:《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9-50页。
    211 J.H.C.Morris,[36],p.35.
    212 采用“惯常居所”(habitual residence 或 r(?)sidence habituelle)这一概念的其它海牙公约如下:1954年《民事诉讼程序公约》、1955年《解决本国法和住所地法冲突公约》、1955年《国际有体动产买卖法律适用公约》、1956年《抚养儿童义务法律适用公约》、1958年《儿童抚养义务的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1961年《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的公约》、1961年《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1965年《关于收养的管辖权、法律适用与判决承认公约》、1965年《协议选择法院公约》、1970年《承认离婚与法律别居公约》、1971年《交通事故法律适用公约》、1971年《民商事案件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1973年《遗产的国际管理公约》、1973年《扶养义务法律适用公约》及《议定书》、1973年《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1973年《扶养义务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1978年《代理法律适用公约》、1978年《夫妻财产制法律适用公约》、1980年《国际性诱拐儿童民事方面公约》、1980年《国际司法救助公约》、1985年《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的公约公约》、1986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1989年《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1993年《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1996年《关于父母责任和保护儿童措施的管辖权、法律适用、承认、执行与合作公约》、2000年《成年人的国际保护公约》、2007年《关于国际追讨供养子女费用及其它形式赡养费的公约》。截止2008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共制定了46个公约及议定书,其中,采用“惯常居所”概念的公约及议定书达30个,约占总数的65%。
    213 David F.Cavers,“‘Habitual Residence':A Useful Concept?”,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21(June 1972),p.478.
    214 Albert A.Ehrenzweig and Erik Jayme,[161],p.96.
    215 刘仁山:“韩国与朝鲜国际私法立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46页。
    216 另一途径即废除已婚妇女的依附住所,See Report on Domicile and Habitual Residence as Connecting Factors in the Conflict of Laws,Ireland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L.R.C.7),December 1983,para.5.
    217 Symeon C.Symeonides,“Louisiana's New Law of Choice of Law for Tort Conflicts:An Exegesis”,Tulane Law Review,vol.66(March 1992),p.723.
    218 参见陈隆修:《比较国际私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91页。
    219 Cruse v.Chittum[1974]2 All E.R.940.
    220 Roszkowski v.Roszkowski(N.J.Super.Ch.1993),274 N.J.Super 620[644 A.2d 1150].
    221 Case No.7505-1995,9 May 1996,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of Sweden,[09/05/1996;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of Sweden,Regeringsratten],HC-E-SE 80.
    222 A.v.A,5 October 2001,Buenos Aires court of first instance,[05/10/2001;Buenos Aires court of first instance(Argentina);First Instance],HC/E/AR 487.
    223 C.E.S.v.E.V.,[2002]R.D.F.874(S.C.).
    224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前注~[35],p.167.
    225 See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166.
    226 See Pippa Rogerson,“Habitual Residence:The New Domicile?”,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49(January 2000),p.91.
    227 W.and B.v.H.(Child Abduction:Surrogacy)[2002]1 FLR 1008.
    228 See Report on Domicile and Habitual Residence as Connecting Factors in the Conflict of Laws,Ireland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L.R.C.7),December 1983,para.10.
    229 “Rules for Determining Domicile”,Hong Kong Law Reform Commission,[2004]HKLRCCP 1,March 2004,para.3.12.
    230 Timothy Lyons,[53],p.42.
    231 周枬,前注[8],第127页。
    232 Bell v Kennedy(1868)LR 1 Sc & Div 307,320,per Lord Westbury.
    233 Re M(Minors)(Residence Order:Jurisdiction)[1993]1 FLR 495.
    234 In re J.(A Minor)(Abduction:Custody Rights)[1990]2 A.C.562 at p.578.
    235 H.v.H.,[1995]13 FRNZ 498,at 501.
    236 Mozes v.Mozes,239 F.3d 1067(9th Cir.2001).
    237 Harold J.Berman and Charles J.Reid,Jr.,“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Legal Science:From Hale to Blackstone”,Emory Law Journal,vol.45(Spring 1996),pp.502-503.
    238 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35],pp.168-169.
    239 1980年《海牙国际性非法诱拐儿童民事事项公约》是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保护儿童利益的一项主要成果。其第3条规定,带走或扣留儿童,如果根据儿童此前的惯常居所地国家法律,侵犯了对其的监护权,则为非法。第4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监护权或探望权刚受侵犯之前惯常居住在某个缔约国内的任何儿童。”此外,公约还有多个涉及儿童惯常居所地的中央主管机关与惯常居所地法律的条款。不过,尽管惯常居所为该公约的一个核心概念,公约并未就其的确定提供任何可予参考的标准。
    240 See Friedrich v.Friedrich,983 F.2d 1396,(6th Cir.1993);Robert v Tesson(6th Cir.2007).
    241 See Feder v.Evans-Feder,63 F.3d 217,222(3d Cir.1995);Karkkainen v Kovalchuk,445 F.3d 280(3rd Cir.2006);Silverman v.Silverman,338 F.3d 886(8th Cir.2003).
    242 See Gitter v Gitter,396 F.3d 124,129-30(2d Cir.2005);Koch v Koch 450 F.3d 703(7th Cir.2006);Holder v Holder,392F.3d 1009,1014(9th Cir.2004);Ruiz v.Tenorio,392 F.3d 1247,1253(11th Cir.2004);Tsarbopoulos v Tsarbopoulos,176 F.Supp.2d 1045(E.D.Wash.2001).
    243 Gregory A.Splagounias,“International Law--International Child Abduction”,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vol.18(Summer 1995),pp.829-830.
    244 J.H.C.Morris,[36],p.35.
    245[德]马丁·沃尔夫,前注[70],第165页。
    246 Pippa Rogerson,[217],p.89.
    247 袁发强:“属人法的新发展——当事人所在地法”,《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第113页。
    248 同上注,第110页。
    249 《奥地利国际私法》第1条规定:“与外国有连结的事实,在私法上,应依与该事实有最强联系的法律裁判。”最强(最密切)联系原则由此成为《奥地利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250 王霖华:“论自然人属人法及其历史发展趋势”,《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71页。
    251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The Law of Domicile,The Law Commission and The Scottish Law Commission SLC 107 LC 168,December 31,1987,para.3.8.
    252 Report on Domicile,South African Law Commission,March 1990,paras 5.1-5.29.
    253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The Law of Domicile,The Law Commission and The Scottish Law Commission SLC 107 LC 168,December 31,1987,para.1.8.
    254 J.G.Collier,[46],p.55.
    255 David F.Cavers,[213],p.480.
    256 Fenton v.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Groveland Community Services District,156 Cal.App.3d 1107;203 Cal.Rptr.388(1984).
    257 J.G.Collier,[46],p.37.
    258 O.Kahn-Freund,General Problem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Sijthoff & Noordhoff,1980,p.260.
    259 肖永平:“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及其发展趋势”,《法学杂志》,1994年第3期,第12页。
    260 曾嬿芬:“研究移住/居台湾:社会学研究现况”,《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7年第2期,第82页。
    261 吕岩峰:“合同准据法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页。
    262 即依与合同有关的纯粹客观的连结因素确定合同准据法,主要表现为缔约地法、履行地法,目前仍有部分国家采用。如《意大利民法典》第25条:当事人未选择法例时,合同之债适用缔约双方共同的本国法;如无共同的本国法,适用合同缔结地法。
    263 即依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表示确定合同准据法。意思自治说由16世纪法国学者杜摩兰提出,但直至19世纪后期方为立法所采用,最早采用的是1865年《意大利民法典》。
    264 1858年,英国学者韦斯特莱克(Westlake)指出:“决定合同自身有效性和效力的法律,在英国将根据实质性的考虑加以选定,应获得优先考虑者,是与交易有最真实联系的国家,而不是合同缔结地本身的法律。”这一观点成为对最密切联系说的最早描述。不过,依最密切联系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司法实践,肇始于1954年美国纽约州法院法官富德(Fuld)在审理 Auten v.Auten 案时,提出了“重力中心地”,(central of gravity)和“联系聚集地”(grouping of contacts)的概念,主张对合同适用其“重力中心地”或“联系聚集地”的法律。
    265 Dicey and Morris,[75],p.638.
    266 袁泉:《荷兰国际私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267 参见徐冬根:“国际私法特征性履行方法的法哲学思考”,提交“2008年中国国际私法年会”的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10月17日至20日,第15页。
    268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5页。
    269 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早为1926年波兰国际私法所采,肖永平,前注[4],第210页。
    270 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17条规定:当事人未对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作出选择时,“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是指特征性义务履行人的习惯居所地国家,如果合同涉及业务活动或商务活动的,指营业机构所在地国家。”
    271 《罗马公约》第4条第2款:“……应推定,在订立合同时,承担履行该合同特定义务的当事人一方有其惯常居所的国家,……为与合同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第5款又指出“如从整个情况看,合同与另一国家的关系更为密切,则第二、三、四款的推定不应考虑。”
    272 See H.U.J.D'Oliveira,“‘Characteristic Obligation'in the Draft EEC Obligation Conven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vol.25(Summer 1977),p.305.
    273 参见王晓燕:“对‘特征性履行理论'的再认识”,《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02页。
    274 Symeon C.Symeonides,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t the End of the 20~(th)Century:Progress or Regres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0,p.30.
    278 J.H.C.Morris,[36],p.299.
    279 吴光平,前注[109],第23页。
    280 Babcock v.Jackson,12 N.Y.2d 473,240 N.Y.S.2d 743,191 N.E.2d 279(1963).
    281 Symeon C.Symeonides,[217],p.715.
    282 Hatfill v.Foster,415 F.Supp.2d 353(S.D.N.Y 2006).
    283 See Patricia Youngblood Reyhan,2005-2006 Survey of New York Law,Syracuse Law Review,vol.57(Spring 2007),pp.903-904.
    284 Neumeier 2为:当侵权行为发生于被告住所地州,依该州法被告无责时,不能依原告住所地州的侵权法判定被告承担责任;相反的,当侵权行为发生于原告住所地州,依该州法被告有责,则被告不能主张适用自己的住所地州法以免责。Neumeier 3为:当事人的住所位于不同州时,通常适用事故发生地州法:但如果在不损害跨州体系的和谐性,也不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情况表明其它法律更有利于实现相关实体法目的,则适用该另 一种法律。See Patricia Youngblood Reyhan,[283],pp.899-900.
    285 Symeon C.Symeonides,[217],p.678.
    286 Ibid.,p.716.
    287 《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33条第1款:“有关侵权行为的诉讼,如果加害人与受害人在同一国家具有共同惯常居所,适用该国的法律。”《葡萄牙民法典》第45条第3款:“如果侵权行为人和受害人具有相同国籍,或拥有共同惯常居所地的,恰好双方都临时在国外,则可适用其共同本国法或共同惯常居所地法。”《波兰国际私法》第31条:“非法律行为所产生之债……,但当事人有同一国籍,又在同一国内有住所时,依当事人本国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于国际民事、家庭和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国际经济合同适用法律的条例》第17条第3款:“如果加害人和被害人是同一国家的国民或者他们在同一国家都有其住所时,应当适用该国的法律。”
    288 余先予:“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新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第49页。
    289 在航空运输责任的构成上,华沙体系内并行着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两套体制。而据统计,责任限额各种变种情况达44种之多,甚至有人说达到57种之多。再加上关于黄金折算问题的严重不统一及对公约25条解释不统一,使得华沙公约体系陷入了困境。参见王瀚、孙玉超:“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第88-89页。
    290 See Larry Moore,“Domicile and the Death of the Warsaw System:The Revenge of Komlos”,Wiscons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vol.19(Fall,2000),p.2.
    291 Ibid.,p.6.
    292 王瀚:“二十一世纪国际航空私法的新发展”,提交“第三届海峡两岸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西安:西北政法大学,2007年3月16日至18日,第10页。
    293 Larry Moore,[290],p.2.
    294 In re Air Disaster at Lockerbie,Scotland on Dec.21,1988,37 F.3d 804(2d Cir.1994).
    295 See Larry Moor,[290],p.3.
    29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297 刘益灯:《国际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298 此处将“住所地法”与“惯常居所地法”并列,是因为两者本质上的一致性,前已述及。
    299 参见屈广清:“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第47页。 形成了纷杂的学术流派。(参见周作明:“中国传统住宅文化的总体审视——兼论风水的阳宅之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66页。)所谓的“阴宅”即墓穴。“生居苏杭,死葬北邙”的俗语便是对墓地风水观的体现。
    302 参见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第407页。
    303 辞源修订组:《辞源》(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6页。
    30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5页。
    305 何燕侠:“女性财产继承权的历史考察——法原理与法习惯方面的纠葛”,《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7页。
    306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对于女子而言,“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夫者,妻之天也”。既然妻子的人格从属于丈夫,自然是随夫而居。不过,夫婿入赘的情况则正相反,夫当随妻而居。这一规定在中国台湾地区一直延续至1998年。此前,“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002条规定:“妻以夫之住所为住所,赘夫以妻之住所为住所。但约定夫以妻之住所为住所,或妻以赘夫之住所为住所者,从其约定。”1998年4月10日,台湾大法官会议释字第452号解释宣告该条条违宪。后台湾地区立法院于1998年6月17日,将第1002条修正为:“夫妻之住所,由双方协议之,未为协议或协议不成时,得声请法院定之。法院为前项裁定前,以夫妻共同户籍地推定作为其住所。”不过,赘夫的法律地位的差异在现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仍有所保留,如第1059条规定:“赘夫之子女从母姓。但约定其子女从父姓者,从其约定。”
    307 黄小荣:“叶落归根探源”,《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10页。
    308 杨伯峻译注:《论语·里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页。
    309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76页。
    310[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34页。
    311 参见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2页。
    312 “(唐天宝)十四载,管户总八百九十一万四千七百九,管口总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九千三百九,此国家之极盛也。”蒲坚编着:《中国古代法制丛钞》(第二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313 各朝的户籍一般有军、民、驿、灶、医、卜、工、乐之分。
    314 参见薛允升撰:《唐明律合编》,李鸣、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267页。
    315 参见张友渔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316 “如何解决人户分离:户籍管理的一道难题”,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2/07/content_5707407.htm,2008年8月10日访问。
    317 “山东总人口达到9367万‘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明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2/26/content 7670111.htm,2008年8月16日访问。
    318 宁公宣:“近百万南京市民‘人户分离'”,《南京日报》,2006年6月8日,第 B03版。
    319 参见苏志霞,王文录:“论户籍制度的功能定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4页。
    320 案号:(2006)慈民一初字第332号。
    3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2、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依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322 孙荣飞:“户籍改革文件数易其稿推进五大改革”,《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5月23日,第 A03版。
    323 “户籍改革大方向 将按居住地登记”,http://www.enstock.com/08yaowen/2008-12/13/content_3920704.htm,2008年9月1日访问。
    324 如《意见》第8条规定:“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第11条又规定:“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第82条又规定:“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325(2003)青民四初字第197号。
    326(2007)穗中法民四初字第112号。
    327 该条第1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328 该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或者其它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29(2006)穗中法民四初字第91号。
    330 《民法通则》第146条:“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第149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331 相关案例不胜枚举,如伍志杰等诉黄健勇等民间借贷纠纷案((2006)穗中法民四初字第157号)、龙金海诉刘建江借款合同纠纷案((2007)穗中法民四初字第121号)、周作良等诉胡彪委托协议纠纷案((2007)穗中法民四初字第98号)、陈美球与徐剑雄合作开发矿产纠纷上诉案((2007)桂民四终字第4号)、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诉艾力克借款合同纠纷案((2007)穗中法民四初字第60号)、甘健甫与陆丹青合作经营合同纠纷上诉案((2007)桂民四终字第15号)、宝声国际有限公司与王琰等借款合同纠纷上诉案((2007)沪高民四(商)终字第9号),等等。
    332 该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333(2008)穗中法民四初字第138号。
    334(2008)穗中法民四初字第91号。
    335(2006)闽民终字第403号。
    336 该项内容在2007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中,成为第245条第(七)项。
    337 民事诉讼法第241—242条对涉外民事管辖的规定十分具体: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位于中国,法院方可进行管辖;涉外协议管辖也仅限于“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
    338 参见徐宏,前注[111],第126页。
    339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程序有一读、二读、三读之分。“一读”即由立法会的书记在立法会议中,把法律草案的名称读出来。“二读”则分为解释与辩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由负责与草案内容有关的政府官员解释草案的内容和目的;第二阶段中,立法会议员对草案进行辩论。经过辩论后,如立法会大多数议员在原则上均支持这个草案,便可 通过“二读”。草案通过“二读”后,随即进入“委员会(由全体立法会议员组成)审议”阶段。审议结束后,草案便可进行“三读”。如果立法会以大多数票数“三读”通过草案,草案便会呈交给行政长官,行政长官签署后,该条例便会在下一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宪报》法律副刊第一号公布。
    340 “立法会:居籍条例草案二读”,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702/07/P200702070171.htm,2007年11月1日访问。
    341 高院破产案件编号2005年第3394号。
    348 第32/91/M 号法令,http://bo.io.gov.mo/bo/i/91/18/declei32_cn.asp,2008年9月10日访问。
    349 黄进、郭华成:“澳门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与属地法”,《法律科学》,1997年第3期,第86页。
    350 虽然依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法典》第83条,常居地为住所,但这是针对有行为能力的人而言的。不在澳门地区居住的未成年人及禁治产人,其住所并不一定是常居地。因此,住所地法也并不一定即是常居地法(属人法)。
    351 “自1999年12月20日起继续适用于澳门的国际公约”,http://www.people.com.cn/GB/42272/42280/43266/43268/3134018.html,2007年10月10日访问。
    352 1911年编纂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虽未及正式施行,内容却较为先进。《大清民律草案》共计5编1569条,是中国民法史上第一部按照欧陆民法原则和理念起草的民法典,史称“第一次民草”。其中,第二章专设一节“住址”,第41-48条便集中规定了自然人“住址”的内容。
    353 北洋政府修订法律馆在1925年完成了《民国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民国民律草案》共计5编1522条,史称“第二次民草”。其中,关于“住址”的规定集中于第21-24条,基本保留了《大清民律草案》第41-45条关于自然人“住址”的内容。而《大清民律草案》第46、47条关于妻以夫之住址为住址,服从亲权人以行亲权人之住址为住址的规定,则为《民国民律草案》所摒弃。此后,《民国民律草案》第21-24条的规定,又为《中华民国民法典》所吸纳与完善。
    354 李沅桦:“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修正草案评释——总则编”,《月旦法学杂志》,2008年第7期,第25页。
    355 http://gb.angle.com.tw:1980/gb/www.angle.com.tw/focus/focus253.asp,2008年9月4日访问。
    356 第27条规定:依本法应适用当事人本国法,而当事人无国籍时,依其住所地法,住所不明时,依其居所地法;当事人有多数住所时,依其关系最切之住所地法,但在台湾地区有住所者,依台湾地区的法律;当事人有多数居所时,准用前项之规定,居所不明者,依现在地法。
    357 第28条规定:依本法适用当事人本国法时,如其国内各地方法律不同者,依其国内住所地法,国内住所不明者,依其首都所在地法。
    358 第6条规定:“法律行为发生债之关系者,其成立要件及效力,依当事人意思定其应适用之法律。当事人意思不明时,同国籍者依其本国法,国籍不同者依行为地法,行为地不同者,以发要约通知地为行为地,如相对人于承诺时不知其发要约通知地者,以要约人之住所地视为行为地。”
    359 参见黄进:《区际冲突法研究》,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360 王晓燕:“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检视”,《政法学刊》,2008年第2期,第65页。
    361 杜焕芳、王吉文、崔小艳:“中国区际属人法问题刍议”,《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81页。
    362 王霖华:“关于我国自然人属人法制度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68页。
    363 丁伟:“区际法律冲突与区际私法刍议”,黄进主编:《国际司法协助与区际冲突法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页。
    364 沈娟:《中国区际冲突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365 王霖华,前注[250],第71页。
    366 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居籍小组委员会,“断定居籍的规则”(咨询文件),http://www.info.gov.hk/hkreform,2004年2月,第33页。
    367 参见《民法通则》第1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
    368 参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居籍条例》第5条第2款。
    369 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法典》第83条将“住所”与“常居地”等同,“常居地”指“个人实际且固定之生活中心之所在地”。
    370 见“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20条。
    371 “大陆地区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民事法律适用示范条例”第15条。
    372 杜涛:《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373 杜焕芳:“论惯常居所地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政法论丛》,2007年第5期,第85页。
    374 香港《居籍条例》第3条第3款:“凡在香港任何法院席前就任何个人的居籍出现争议,该法院须按照香港法律裁断该项争议。”
    375 澳门《民法典》第20条第1款:“对指定适用之澳门以外法律,须在其所属之法制范围内,按该法制所定之解释规则进行解释。”
    376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修正草案》第一稿曾试图规定识别,其第23条规定:“涉外民事事件之性质,由法院定之。但被告不争执者,得以原告之主张。”但草案第二稿删除了该规定,终稿也无识别的内容。
    377 参见于飞:“海峡两岸冲突法识别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第47-48页。
    378 何良彬:“论判决理由”,《人民司法》,1999年第12期,第28页。
    379 参见尹宁宁:“成都中院要求再审法律文书完整表述请求强化判决理由”(2004年10月9日),http://oldfyb.chinacourt.org/old/public/detail.php?id=74788,2008年12月1日访问。
    380 案号:民事诉讼案件编号2003年第1461号。
    381[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前注[5],第32页。
    382 Peter McEleavy,“Regression and Reform in the Law of Domicile”,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56(April 2007),p.462.
    383 赵相林主编:《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1]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韩德培、李双元:《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章尚锦主编:《国际私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黄进主编:《国际私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张仲伯:《国际私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赵生祥主编:《国际私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肖永平:《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周枬:《罗马法原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2]龙卫球:《民法总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3]陈朝璧:《罗马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5]林语堂:《我喜欢同女子讲话》,彰军编:《林语堂作品精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刘剑文:《国际所得税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董丽萍:《澳大利亚国际私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肖厚国:《自然与人为:人类自由的古典意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9]周珂主编:《住宅立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陈卫佐:《德国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1]齐湘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2]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释》,台北: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
    [23]李双元:《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曾陈明汝:《国际私法原理(总论篇)》,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25]徐宏:《国际民事司法协助》),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李双元、谢石松:《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梅仲协:《国际私法新论》,台北:三民书局,1990年版。
    [28]宋晓:《当代国际私法的实体取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邓正来:《美国现代国际私法流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黄风:《罗马私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王铁崖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32]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3]赵相林、杜新丽:《国际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原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4]刘想树:《国际私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5]李浩培:《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6]陈隆修:《比较国际私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版。
    [37]袁泉:《荷兰国际私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8]刘益灯:《国际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39]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1]蒲坚编著:《中国古代法制丛钞》(第二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42]薛允升撰:《唐明律合编》,李鸣、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43]张友渔主编:《中华律令集成(清卷)》,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4]黄进:《区际冲突法研究》,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45]杜涛:《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6]朱伟东:《南非共和国国际私法研究——一个混合法系国家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7]赵相林主编:《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杨伯峻译注:《论语·里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页。
    [49][法]让·欧仁·阿韦尔:《我知道什么?居住与住房》,齐淑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0][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李敏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2][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一卷),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3][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4][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55][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6][意]彼德 F·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7][日]栗生武夫:《婚姻法之近现代化》,胡长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美]戴维.达德利.菲尔德:《纽约州民法典草案》,田甜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60][苏]隆茨、马蕾舍娃、萨季科夫:《国际私法》,吴云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61][德]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李浩培、汤宗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62][日]北胁敏一:《国际私法——国际关系法II》,姚梅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
    [63][法]亨利·巴蒂福尔、保罗·拉加德:《国际私法总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64][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法律冲突与法律规则的地域和时间范围》,李双元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5][美]弗里德里希·K·荣格:《法律选择与涉外司法》,霍政欣、徐妮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7][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69]《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70]辞源修订组:《辞源》(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72]《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单海玲:“论涉外民事关系中住所及惯常居所的法律适用”,《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2期。
    [2]焦燕:“变动中的英国住所法”,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3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胡家强:“对国际私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重新认识”,《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
    [4]柯泽东:“国际私法之发展与理想——迈向新境界”,《月旦法学杂志》,2003年第9期。
    [5]赵生祥:“论国际私法中识别的误差”,《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6]郭树理:“《布鲁塞尔公约》在德国的实施情况述评”,《德国研究》,2002年第2期。
    [7]吴光平:“论国际私法发展之新趋势”,《军法专刊》,2002年第48卷第3期。
    [8]刘翼、寇丽:“1965年《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域外送达公约》适用范围评析”,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论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宣增益:“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管辖权标准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10]王国征:“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管辖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1]陈卫佐:“日本国际私法的最新改革”,《法律适用》,2009年第2期。
    [12]刘仁山:“韩国与朝鲜国际私法立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3]袁发强:“属人法的新发展——当事人所在地法”,《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
    [14]吕岩峰:“合同准据法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5]王晓燕:“对‘特征性履行理论'的再认识”,《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6]余先予:“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新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6期。
    [17]王瀚、孙玉超:“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
    [18]屈广清:“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19]肖永平:“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及其发展趋势”,《法学杂志》,1994年第3期。
    [20]曾嬿芬:“研究移住/居台湾:社会学研究现况”,《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7年第2期。
    [21]周作明:“中国传统住宅文化的总体审视——兼论风水的阳宅之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2]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23]何燕侠:“女性财产继承权的历史考察——法原理与法习惯方面的纠葛”,《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4]黄小荣:“叶落归根探源”,《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5]苏志霞,王文录:“论户籍制度的功能定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6]黄进、郭华成:“澳门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与属地法”,《法律科学》,1997年第3期。
    [27]王晓燕:“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检视”,《政法学刊》,2008年第2期。
    [28]杜焕芳、王吉文、崔小艳:“中国区际属人法问题刍议”,《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9]王霖华:“关于我国自然人属人法制度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0]丁伟:“区际法律冲突与区际私法刍议”,黄进主编:《国际司法协助与区际冲突法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1]杜焕芳:“论惯常居所地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政法论丛》,2007年第5期,
    [32]于飞:“海峡两岸冲突法识别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
    [33]何良彬:“论判决理由”,《人民司法》,1999年第12期。
    [34]王伟伟:“户籍与住所制度考”,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月。
    [35]徐维良:“国际裁判管辖权之研究一以财产关系事件为中心”,辅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7月。
    [36]徐冬根:“国际私法特征性履行方法的法哲学思考”,提交“2008年中国国际私法年会”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10月17日至20日。
    [37]王瀚:“二十一世纪国际航空私法的新发展”,提交“第三届海峡两岸国际私法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西安:西北政法大学,2007年3月16日至18日。
    [38]刘宁元:“自然人属人法的历史和现状研究”,http://www.law-walker.net/detail.asp?id=3009,2008年8月10日访问。
    [39]张群:“浅析住宅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2月27日。
    [1]宁公宣:“近百万南京市民‘人户分离'”,《南京日报》,2006年6月8日,第 B03版。
    [2]孙荣飞:“户籍改革文件数易其稿推进五大改革”,《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5月23日。
    [3]吴铮:“俄罗斯富豪伦敦相逢 保镖对峙似黑帮电影”,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0/content6853900.htm,2008年2月10日访问。
    [4]“如何解决人户分离:户籍管理的一道难题”,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2/07/content_5707407.htm,2008年8月10日访问。
    [5]“山东总人口达到9367万‘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明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2/26/content_7670111.htm,2008年8月16日访问。
    [6]“户籍改革大方向 将按居住地登记”,http://www.cnstock.com/08yaowen/2008-12/13/content_3920704.htm,2008年9月1日访问。
    [7]“立法会:居籍条例草案二读”,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702/07/P200702070171.htm,2007年11月1日访问。
    [8]“自1999年12月20日起继续适用于澳门的国际公约”,http://www.people.com.cn/GB/42272/42280/43266/43268/313401 8.html,2007年10月10日访问。
    [9]http://gb.angle.com.tw:1980/gb/www.angle.com.tw/focus/focus253.asp,2008年9月4日访问。
    [10]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居籍小组委员会,“断定居籍的规则”(咨询文件), http://www.info.gov.hk/hkreform,2004年2月。
    [11]尹宁宁:“成都中院要求再审法律文书完整表述请求强化判决理由”(2004年10月9日),http://oldfyb.chinacourt.org/old/public/detail.php?id=74788,2008年12月1日访问。
    [1]Charles Phineas Shermarn,Roman Law in the Modern World,Baker,Voorhis & Co.,1937.
    [2]Bryan A.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West Group,2004.
    [3]Peter North and J.J.Fawcett,Cheshire and North'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Butterworths.1999.
    [4]J.H.C.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Stevens,1984.
    [5]William Binchy,Irish Conflicts of Law,Butterworth,1988.
    [6]J.G.Collier,Conflict of Law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7]Willis L.M.Reese,Maurice Rosenberg,Peter Hay,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nflict of Laws,The Foundation Press,Inc.,1990.
    [8]David P.Guralink,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College ed.),Simon and Schuster,1982.
    [9]Dicey and 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Sweet&Maxwell,2000.
    [10]Albert A.Ehrenzweig and Erik Jayme,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 Comparative Treatise on America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Law,Including the Law of Admiralty(Ⅱ),Oceana Publications Inc.,1973.
    [11]Sylces and Pryles,International and Interstate Conflict of Laws,Butterworths,1981.
    [12]Adrian Briggs,Civil Jurisdiction and Judgement,LLP Ltd.,1997.
    [13]Robert C.Casad,Civil Judgment Recogni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State Associations,The Regents Press of Kansas,1981.
    [14]Geoffrey Shannon,ed.Law Society of Ireland:Family Law Manual,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5]E.I.Sykes and M.C.Pryles,International and Interstate Conflict of Laws,Butterworths,1981.
    [16]R.H.Graveson,Conflict of Laws,Sweet & Maxwell,1948.
    [17]P.E.Nygh,Conflict of Laws in Australia,Butterworths,1971.
    [18]Joseph Beale,A Treatise on The Conflict of Laws,Baker,Voorhis & Co.,1935.
    [19]Symeon C.Symeonides,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t the End of the 20~(th)Century:Progress or Regres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0.
    [20]Ernst Rabel,The Conflict of Laws:A Comparative Study(Ⅰ),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
    [21]Kahn-Freund,General Problem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Sijthoff & Noordhoff,1980.
    [1]Timothy Lyons,“The Reform of the Law of Domicile”,British Tax Review,vol.1(February 1993).
    [2]Major L.Sue Hayn,“Soldiers' and Sailors' Civil Relief Act Update”,Armv Lawyer.vol. 2(February 1989).
    [3]Kit Applegate,“Stifel v.Hopkins revisited:Domicile and the Effects of Compulsion”,Rutgers Law Journal,vol.32(2000).
    [4]Ernest G.Lorenzen,“The French Rules of The Conflict of Laws”,Yale Law Journal,vol.36(April 1927).
    [5]Michael Llewellyn,“Citizens Without Statehood:Denying Domicile to Fund Public Higher Education”,West Virginia Law Review,vol.108(Spring 2006).
    [6]Major Wendy P.Dakni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omicile”,Military Law Review,vol.177(Fall 2003).
    [7]L.I.De Winter,“Excessive Jurisdiction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17(July 1968).
    [8]Melinda R.Eades,“Choice of Law and the Right of Publicity”,Brooklyn Law Review,vol.66(Summer 2001).
    [9]Ernest G.Lorenzen,“The Conflict of Laws of Germany”,Yale Law Journal,vol.39(April 1930).
    [10]Ellison Kahn,“Domicile:As Connecting and Jurisdictional Factor;Choice of Law”,South African Law Journal,vol.102(1985).
    [11]Katie McQuaid,“Divorce in the European Union:Should Ireland Recognize Foreign Divorces?”,Transnational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vol.16(Fall 2006).
    [12]R.H.Graveson,“Capacity to Acquire a Domicile”,The International Law Quarterly,vol.3(April 1950).
    [13]P.B.Carter,“Domicile:The Case for Radical Reform in the United Kindom”,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36(January 1987).
    [14]David F.Cavers,“‘Habitual Residence':A Useful Concept?”,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21(June 1972).
    [15]Symeon C.Symeonides,“Louisiana's New Law of Choice of Law for Tort Conflicts:An Exegesis”,Tulane Law Review,vol.66(March 1992).
    [16]Pippa Rogerson,“Habitual Residence:The New Domicile?”,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49(January 2000).
    [17]Harold J.Berman and Charles J.Reid,Jr.,“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Legal Science:From Hale to Blackstone”,Emory Law Journal,vol.45(Spring 1996).
    [18]Gregory A.Splagounias,“International Law--International Child Abduction”,Suffolk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vol.18(Summer 1995).
    [19]See H.U.J.D'Oliveira,“ ‘Characteristic Obligation' in the Draft EEC Obligation Conven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vol.25(Summer 1977).
    [20]Patricia Youngblood Reyhan,2005-2006 Survey of New York Law,Syracuse Law Review,vol.57(Spring 2007).
    [21]Larry Moore,“Domicile and the Death of the Warsaw System:The Revenge of Komlos”, Wiscons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vol.19(Fall,2000).
    [22]Peter McEleavy,“Regression and Reform in the Law of Domicile”,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56(April 2007).
    [23]Horowitz,Barry H.,“Current cases-NY State Change of domicile”,The CPA Journal Online (May 1989),http://www.nysscpa.org/cpajournal/old/07505940.htm.
    [1]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5103b.htm,2008年1月28日访问。
    [2]Robert Lee,“UK Tax Exile Loses High Court Domicile Case”(November 21,2007),http://www.tax-news.com/archive/story/UK_Tax_Exile_Loses_High_Court_Domicile_Case_xxxx29065.ht ml,2008年1月13日访问。
    [3]Malcolm Finney,“Domicile of Choice and the Robert Gaines-Cooper Case”(November 2006),http://www.taxationweb.co.uk/tax-articles/general/domicile-of-choice-and-the-robert-gaines-cooper-case.ht ml,2008年1月3日访问。
    [4]http://search.justdial.corn/srch/search_cwa.php?srch=ture&city=Mumbai,2008年1月12日访问。
    [5]United Nations,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UN General Assembly Official Records Supplement No.38(A/49/38),April 12,1994.
    [6]Report on Domicile and Habitual Residence as Connecting Factors in the Conflict of Laws,Ireland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L.R.C.7,December 1983.
    [7]“Rules for Determining Domicile”,Hong Kong Law Reform Commission[2004]HKLRCCP 1,March 4,2004.
    [8]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The Law of Domicile,The Law Commission and The Scottish Law Commission SLC 107 LC 168,December 31,1987.
    [9]Report on Domicile,South African Law Commission,March 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