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真实与梦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蜚声国际的西班牙著名电影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1951—)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电影作品屡获国际大奖,票房收入可观,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得了艺术与商业双重成功的典范。
     本文试图从阿尔莫多瓦的影像叙事主题、叙事题材、叙事方式、叙事身份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考察阿尔莫多瓦的影视叙事策略。在全面认识阿尔莫多瓦作品的基础之上,突出重点,研究他的影像叙事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对中国当代电影的若干启迪。
     本文依据创作时间和对叙事主题的挖掘深度,将阿尔莫多瓦主要的电影作品划分为冒险期、思考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通过作品的阶段性解读,指出阿尔莫多瓦作品的叙事主题:对至真之自我与至纯之爱欲的追寻。阿尔莫多瓦的作品以女性世界为叙事题材,准确传达出女性独特的生命和情感体验、新的文化视角与价值取向,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与文化困境。同时男性形象并不缺席,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女性形象。作者之所以选择女性世界作为叙事题材,是因为作者认为女性特质是帮助人类找寻自我、体验爱欲的有效媒介。阿尔莫多瓦兼容并包的影像叙事方式充分传达了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魅力。他采用“以线带面”的叙事结构,用一条主线索和层级分明的几条次线索串联起丰富的叙事元素,作品意蕴丰满。他综合运用虚构、省略、大量对白、特写镜头等影像叙事手法,有力地突出了主题。广告和“戏中戏”、浓烈夸张的色彩、独具匠心的电影音乐,共同打造了万花筒式的影像世界。阿尔莫多瓦“作者电影”的性质决定了他必将选取独立制片的模式来生存、创造、发展。独立制片模式是在好莱坞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与好莱坞模式相抗衡、相补充的重要的影像叙事模式。阿尔莫多瓦在资本和艺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取得了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两个维度上的成功。对于他的研究必将对我国电影的生产模式有所启发。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Spanish film director Pedro? Almodóvar (1951 -) was a legend in the film industry. His films--consecutive international awards, impressive box office, a small number of successful stories of coexistence of commerce and art on double sense.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start from Almodóvar's image narrative theme, narrative materials, narrative method and narrative mode, all-round inspection of Almodóvar's film narrative strategy.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lmodóvar's works, focu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 image narrative, and explored the interior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a number of enlightenment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 Based on Creation time and excavation depth on the narrative theme, main films of Almodóvar were classified as risky period, thinking period, maturity period on three stages.
     Through gradual interpreting his works, explained Almodóvar's narrative theme is the pursuit for true self and pure Eros. Almodóvar's works take women world as the narrative themes, accurately convey the unique lif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women, the new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values orientation, reveals the women's survival and cultural difficulties. Also male image is not absent, its significance is not less than women. The author chosed women world as narrative material, because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women property was a effective media to help human search for true self and experience Eros. Almodóvar inclusive image narrative mode fully convey the charm of film as integrated art. He use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from line to plane", formed rich narrative elements with a main clue and clear level of minor clues in series. He comprehensively used these narrative approach such as fiction,omitting, a large number of talks and close-up, highlighting the theme strongly. Ads and "several small episodes in one film", exaggerated color and the distinctive film music altogether create a kaleidoscope of image world. The nature of Almodóvar "author film" doomed that he would select the independent producer model to survive, to create, to develop. Independent producer mode came fro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Hollywood mode, today it has become important image narrative model contend and supplementary to the Hollywood model. Almodóvar fou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the capital and the art, made great success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commercial films and art films. For his research is bound to inspire the production model on China's film.
引文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09 页。
    ② FrancoBahamonde ,1892-1975,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时成为西班牙的最高元首,实行独裁统治至1975年去世。
    
    ① 傅郁辰《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谈自己的创作》,《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第 60 页。
    ② 傅郁辰《孤独幽香的心灵之花》,《当代电影》,1998 年第 1 期,第 I02 页。
    
    ① 德米·雷威《作者论质疑》,任友谅译,《当代电影》2003 年第 4 期,第 35 页。
    ② 费德里克·斯特劳斯《佩德罗·阿尔莫多瓦与费德里克·斯特劳斯对话》(无中译本),第 21-22 页,转引自《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2006 年 10 月第 1 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第 5 页。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 页。
    ②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6 页。
    ③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42 页。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80 页。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70 页。
    ① 让·阿努伊尔《安提戈涅》,引自网络。
     ① 努里亚·比达尔《阿尔莫多瓦的电影》(无中译本),转引自《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2006年 10 月第 1 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第 68-69 页。
    
    ① (《寻索基督教的独特性——赵紫宸神学思想的中心课题》,引自网络。
    ②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24 页。
    ① 事实上,《欲望的法则》的次要角色中也出现了重要的女性形象,如下文将要提到的细腻敏感、孤独且与众不同的女童形象。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1 页。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32 页。
     ① 加西亚·德·里昂、马利亚·安东尼亚、特蕾莎·马尔多纳多《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西班牙的社会学家和电影评论家》(无中译本),转引自《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2006 年 10 月第 1 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第 183 页。
    
    ① 转引自《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伯格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 页。
    ②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146 页。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56 页。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43 页。
     ① 傅郁辰《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谈自己的创作》,《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第 60 页。
     ① 傅郁辰《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谈自己的创作》,《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第 60 页。
     ① 转引自《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 版,第 391 页。
    
    ①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世界电影》1987 年第 6 期。
    ② 参见廖炳惠《关键词 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第 19 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
     ① 吴小丽,《关于电影的作者批评》,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 6 月刊。
    
    ①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14 页。
    ② 西班牙电影局在 1983 年颁布的一条法律,主要为票房预支政策,为所有西班牙导演拍电影打开了方便之门。
    ③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78 页。
    ④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2007 年 3 月第 1 版,第 235 页。
     ① 《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著,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6 月第 1 版。
    1. (法)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傅郁辰、谢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年 3 月版。
    2. (法)保罗·奥巴迪亚《佩德罗·阿尔莫多瓦—颠覆传统的人》,杨伟波、顾晓燕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 10 月版。
    3. (美)麦茨《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2 月版。
    4. (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版。
    5.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吴珮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版。
    6.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版。
    7.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
    8. (美)马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9. (美)大卫·波德维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版。
    10.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1 月版。
    11.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 6 月版。
    12.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 8 月版。
    1.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 月版。
    2. 罗展风《电影×音乐》,三联书店,2005 年 8 月版。
    3. 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 月版。
    4.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 月版。
    5. 李显杰《电影修辞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 3 月版。
    6.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9 月版。
    7. 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 年 5 月版。
    8. 徐兰芬《西班牙美术之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 月版。
    9. 伊齐《阳光灿烂西班牙》,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年 4 月版。
    10. 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 月版。
    11. 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 3 月版
    12. 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 3 月版。
    13. 马联昌《西班牙语和西班牙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9 月版。
    14. 余凤高《西方性观念的变迁:西方性解放的由来与发展》,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年 9 月版。
    15. 廉美瑾《西班牙文化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年 3 月版。
    16. 姚晓濛《电影美学》,东方出版社,1991 年 9 月版。
    17. 何国瑞《艺术生产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年 8 月版。
    18. 孟复《西班牙文学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年 9 月版。
    1. Daniel Mendelsohn. The Women of Pedro Almodóvar
    2. Volver---Official Selection 2006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3. Belidson Dias. Masticating Almaodovar.
    4. (美)琳达·M.威廉《改写伦德尔:评阿尔莫多瓦的<颤抖的肉体>》,章杉译,《当代电影》,2004 年第 1 期。
    5. (西班牙)吉·卡·因方特《关于阿尔莫多瓦的一切》,傅郁辰译,《世界电影》, 2001 年第 3 期。
    6. (美)马莎·帕莉《激情的政治:佩德罗·阿尔莫多瓦与讽刺性幽默美学》, 高静渊译,《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
    1. 杨玉杰《当男人遇到眼泪》,《电影》,2007 年第 7 期。
    2. 傅郁辰《阿尔莫多瓦和<关于我的母亲>》,《电影艺术》,2000 年第 3 期。
    3. 李简瑗《阿尔莫多瓦的女性镜像与后女性主义》,《电影文学》,2006 年第 12 期。
    4. 刘成才《无母、审母与自审意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4 期。
    5. 王军、韩林耕《男人笔下的女人 女人笔下的自己—试论西方男女作家不 同的女性观》,《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6. 韩松落《阿尔莫多瓦:心花怒放,却开到茶靡》,《大众电影》,2004 年第 19 期。
    7. 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年第 8 期。
    8. 李如一《阿尔莫多瓦讲<不良教育>:是自传但不是我的生活》,《南方都市报》, 2004 年 4 月 27 日。
    9. 袁晓如《从欲望走向银幕的过滤—试谈阿尔莫多瓦电影中的精神奇观》, 《世界电影》,2004 年第 5 期。
    10. 刘翔《世界女性导演的影像世界》,《教师之友》,2004 年第 4 期。
    11. 谭志君《无限欲望与有限满足》,《社会科学》,2004 年第 2 期。
    12. 何燕《述说世界的谬误—解析电影<对她说>》,《当代电影》,2003 年第 3 期。
    13. 余妹《关于女人—观<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有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
    14. 郁辰《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生平与创作年表》,《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
    15. 傅郁辰《佩德罗·阿莫多瓦谈自己的创作》,《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
    16. 赖伟光《显影:阿莫多瓦电影的剧本特征》,《当代电影》,2000 年第 2 期。
    17. 傅郁辰《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世界电影》,1999 年第 2 期。
    18. 傅郁辰《孤独幽香的心灵之花》),《当代电影》,1998 年第 1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