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从“革命”的文化视角整体考察“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结合中国革命史和当代文化发展史,通过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典型文本的解读,研讨其创作得失。同时,思考革命作为权力话语和政治文化,如何对“十七年”文学创作的内外空间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挖掘和呈现革命的文学价值与文化风貌。
     论文在三个角度理解和使用“革命”,即中国革命、革命文化和革命化。并以革命为区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的标志,梳理“十七年”农村题材创作中革命与乡土写作的互动关系。在“十七年”的革命语境下,农村题材小说以人民性、现实性为理论基础,以思想规训化、组织制度化、批评公共化达到生产机制的一体化,以阶级分析、斗争意识为指导观念和写作内容。这决定了“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是以革命启蒙建构新的革命主体“农民英雄”的过程,也是对“中间人物”从创作到理论的消解过程。与此相伴随的,是农民与乡土承载的民间文化的革命化:家庭伦理让位于国家观念,个人主义服从于集体精神,利益之心消泯于革命道德。经过革命的改造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最终呈现出与乡土小说有别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取代时间循环轮回的、直线前进的时间观,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破碎消失的空间形态,以及革命化的“毛文体”、农民化与口语化的语言实践。
     论文认为,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研究,必须放在现代乡土小说流变的脉络中考察。革命书写了乡土小说,使之成为农村题材小说;农村题材小说因书写革命,而异于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仍然是乡土小说,对革命与乡土关系的处理,决定它对乡土小说传统的反叛或回归。革命是它的创作核心与研究入口,因此它可称为“革命乡土小说”。
     这一命名,能够突出农村题材小说的根本特征,说明它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揭示现代性中革命与文学的对立统一。由于革命的现代性本质,使乡土小说的现代写作在整体展开时,加剧了统一与断裂的矛盾运动,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从革命现代性角度审视“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必将在反思革命的同时,整合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讲述。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udys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 and discusses their gain and loss, combin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me typical texts. Meanwhile, the dissertation considers how revolution produces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effect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pace of literature in the "17 years" as discourse of power and political culture, and presents literary value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revolution.
     The dissertation understands and uses "revolution" in three angles, which are Chinese revolution,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revolutionization. Revolution is a sign of difference between native-soil novels and rural novels and ha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native writing in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Under the revolutionary context of the "17 years", the rural novels bases on the theory of national character and reality, reache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echanism by disciplined thoughts,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criticism, and takes class analysis and struggle consciousness as guidance and content of the writing. The factors determine the narration in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to be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new revolutionary subject "peasant heroes" with revolutionary enlightenment, also the process of deconstruction of "middle figures" from creation to theory. The process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revolutionization of folk culture carried by peasants and native soil, which includes family ethics giving way to concept of the state, individualism submitting to collectivism, and heart of interests weakening in revolutionary morality. Finally after the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shows different aesthetic features from native-soil novels:straight forward concept of time that replace the time cycle, space form in which landscape, genre painting and custom feelings broke and disappeared, and language practice with revolutionized "MAO style" and changing toward manner of peasants and spoken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 considers it is necessary to put the research of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in the flow of modern native-soil novels. Revolution writes native-soil novels and turns them to be rural novels, and rural novels differ from native-soil novels for writing of revolution.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are also native-soil novels, but the proc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olution and native soil determines their rebellion or return to the tradition of native-soil novels. Revolution is the core of their creation and research entrance, so they can be called "revolutionized native-soil novels".
     The name highlights the basic features of rural novels,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native-soil novels, and reveals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revolution and literature in modernity. Owing to the revolution's nature of modernity, the modern writing of native-soil novels sharpens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unity and fracture when launched as a whole and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tages. To survey rural novels of the "17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volutionary modernity, will reflect on revolution and integrate the description of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20th century.
引文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①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②薛汉伟、辛仲勤、潘国华:《革命与不断革命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
    ③柳青:《提出儿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④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①朱晓进:《重新进入“十七年文学”的几点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②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7页。
    ②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开明书店1930年版,第15页。
    ③茅盾:《关于乡土文学》,《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④孙犁:《关于“乡土文学”》,《孙犁文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7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陈继会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③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①程光炜:《我们如何整理历史——十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潜含的问题》,《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②王又平:《从“乡土”到“农村”——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主导题材形成的一个发生学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③孟繁华:《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的历史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①古世仓:《中国现代小说“乡土”意蕴的流变与中国革命》,《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②朱晓进等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①《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十河上》在写作动机、题材和主题方面都是革命化的,与1946年中共中央关手土地改革的《五四指示》和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直接有关。
    ②参见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70页。
    ②《毛主席讲话》,《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3页。
    ③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2页。
    ①何其芳:《回忆、探索和希望——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十五周年》,《何其芳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5页。
    ②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95页。
    ③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①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②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文艺报》1953年第2期。
    ③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①刘绍棠:《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北京文艺》1957年第4期。
    ②参见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③参见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①参看第二章第三节《“中间人物”的论争和批判》中有关论述。
    ②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6、398-399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力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8页。
    ②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陈晓明:《(讲话)的方向与当代文学的断裂性革命——中国当代文学对现代启蒙传统的突变》,《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④陈晓明:《(讲话>的方向与当代文学的断裂性革命——中国当代文学对现代启蒙传统的突变》,《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①参见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②参见陈徒手:《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赵树理》,《人有病 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166页。
    ①柳青:《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的问题》,《文艺学习》1954年第5期。
    ②柳青:《毛泽东思想教导着我——(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给我的启示》,《人民日报》1951年9月10日。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8页。
    ②陈伟军:《著书不为稻粱谋——“十七年”稿酬制度的流变与作家的生存方式》,《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③张信:《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④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372页。
    ⑤郝富强:《“十七年”文艺稿酬制度研究》,《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
    ①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②刘绍棠:《往事不堪回首(节录)》,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24—-325页。
    ③郝富强:《“十七年”文艺稿酬制度研究》,《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
    ①卜仲康:《阳光 土壤 硕果——李准同志访问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6—157页。
    ②参见刘志华:《角色的焦虑 创作的转向——“十七年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3期。
    ③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9页。
    ④陈伟军:《从传播学视角看“十七年”小说的大众接受》,《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①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②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③浩然:《寄农村读者——谈谈<艳阳天>的写作》,《光明日报》1965年10月23日。
    ④《长安县人座谈(创业史>》,《人民日报》1960年11月16日。
    ①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①[关]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5—106页。
    ②《关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9、757—758页。
    ③《义红义专》,《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804页。
    ①参见[美]约翰·布赖尔·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127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页。
    ②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赵树理:《也算经验》,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②赵树理:《关手(邪不压正>》,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③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157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62—-663页。
    ①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第8期。
    ①薄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
    ①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③陈晓明:《<讲话>的方向与当代文学的断裂性革命》,《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①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②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①马西超:《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5期。
    ②马西超:《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5期。
    ③柳青:《转弯路上》,孟广来、牛运清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科·柳青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④汪树东:《历史理性的建构与个体立场的悬搁——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苦难叙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①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②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周扬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③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①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8月号。
    ②柳青:《灯塔,照耀着我们吧!》,《皇甫村的三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③武春生:《寻找梁生宝》,《读书》2004年第6期。
    ①参见韩毓海:《“春风到处说柳青”—一再读(创业史)》,《天涯》2007年第3期。
    ②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8月号。
    ③汪名凡.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页。
    ①严家炎:《(创业史)第一部的突出成就》,《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1年第3期。
    ①严家炎:《关十梁生宝形象》,《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②柳青:《提出儿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8月号。
    ③严家炎:《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文学评论》1964年第4期。
    ①姚文元:《从阿Q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国农民的历史道路》,《上海文学》1961年第1期。
    ②余岱宗:《“红色创业史”与革命新人的形象特征——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为中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③阎浩岗:《“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①尹家民:《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解放日报》2005年2月11日。
    ②《文艺报》编辑部:《关于“写中间人物”的材料》,《文艺报》1964年第8、9期合刊。
    ③黎之:《文坛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页。
    ①茅盾、冯雪峰也有类似的观点。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前的讨论中,冯雪峰提出描写“所谓不好不坏的,看起来好像既不能加以肯定也不应加以否定的没有什么斗争性和创造性的所谓庸庸碌碌的人们”。
    ①丹晨:《邵荃麟的悲情人生》,《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1期。
    ①崔志远:《关于“现实主义深花”和“写中间人物”》,《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
    ②王信:《写“中间人物”主张的再评价》,《文学评论》1979年第1期。
    ③《文艺报》编辑部:《“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的文学主张》,《文艺报》1964年第8、9期合刊。
    ①黎之:《文坛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②丹晨:《邵荃麟的悲情人生》,《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1期。
    ③如《江汉论坛》1964年第11、12期,连续发表了《写“中间人物”论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文学进攻的新武器》等8篇批判文章。
    ①参见《文艺报》编辑部:《“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的文学主张》,《文艺报》1964年第8、9期合刊。
    ①王蒙:《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②寓真:《被举报的材料:聂绀弩关手“写中间人物”的一些言论》,《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3期。
    ③《文艺报》编辑部:《“写中间人物”是资产阶级的文学主张》,《文艺报》1964年第8、9期合刊。
    ①寓真:《被举报的材料:聂绀弩关手“写中间人物”的一些言论》,《新文学史料》2007年第3期。
    ①严家炎:《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文学评论》1961年第3期。
    ②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8月号。
    ③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④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①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1页。
    ①[德]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③余岱宗:《“中间人物”论的美学背景及其人物类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205页。
    ②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26页。
    ③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1页。
    ①[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9—68页。
    ①[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②[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朱涛、倪静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
    ①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②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之派别》,《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页。
    ③孟真(傅斯年):《万恶之原》,《新潮》1919年第1卷第1号。
    ①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114页。
    ②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4页。
    ④王福湘:《“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陈独秀与鲁迅比较观(一)》,《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期。
    ①陈铨:《尼采的政治思想》,《战国策》第9期,1940年8月5日。
    ②陈铨:《民族文学运动》,《民族文学》1卷1期,1943年7月1日。
    ①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火花》1959年6月号。
    ②赵树理:《随(下乡集)寄给读者》,《文汇报》1963年6月2日。
    ③赵树理:《文艺与生活》,《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00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5卷6号。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①《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959—961页。
    ②参见王秀华:《个人主义:从西方到中国——以毛泽东所反对的个人主义为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③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917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95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5页。
    ②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①《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842年4月),《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第187页。
    ②《论住宅问题》(1872年5月—1873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三卷,第209页。
    ③《神圣家族》(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67页。
    ④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33页。
    ①艾斐:《战士情怀壮 村闾泥香浓——论西戒的创作道路与艺术追求》,《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5期。
    ①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1页。
    ①参见蒋永青:《陈云在“大跃进”后关于恢复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6—1079页。
    ①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邵荃麟评论选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393页。
    ①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页。
    ①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贞。
    ②参见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①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②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①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②[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董炳月译,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①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147页。
    ②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③邵明:《时间的意义——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时间维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④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②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150页。
    ③如《红旗谱》就根本没有小时、分、秒的时间概念,而是说“抽(半)袋烟的工夫”、“抽根(支)烟的工夫”、“吃(半)顿饭的工夫”。
    ①杜国景:《农业合作化的“时间美学”及其退却——评端木蕻良十七年时期被遗忘的两篇小说》,《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
    ②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①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邵明:《时间的意义——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时间维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2期。
    ①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开明书店1930年版,第15页。
    ③茅盾:《关手乡土文学》,《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④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89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24页。
    ①[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页。
    ②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1页。
    ③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春朝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①王文胜:《论建国后乡村题材作品的非乡土化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丁帆等著:《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①林志浩、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光明日报》1951年10月6日。
    ①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②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7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①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1928年第1卷第9期。
    ②周扬:《关于文学大众化》,《北斗》1932年第2卷第3、4期合刊。
    ③瞿秋自:《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第1卷第1期。
    ④止敬:《问题中的大众文艺》,《文学月报》1932年第1卷第2号。
    ⑤《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⑥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大公报》1940年3月24日。
    ⑦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大公报》1940年6月9-10日。
    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0-851页。
    ②韩少功:《道的无名与专名》,《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190页。
    ③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①韩少功:《道的无名与专名》,《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①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3年8月号。
    ①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兼谈毛文体》,《花城》1998年第5期。
    ①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文集》第一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3页。
    ②赵树理:《也算经验》,《人民日报》1949年6月26日。
    ③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文艺报》1955年第19期。
    ④赵树理:《戏剧为农村服务的几个问题》,《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764页。
    ①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1页。
    ②李洁非、杨劫:《直击语言——(讲话)前延安小说的语言风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立波(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日29日。
    ②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文集》第一卷,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③参见孙叶林:《母语方言的自觉书写——重读周立波(山乡巨变)》,《当代文坛》2010年第5期。
    ④周立波:《关手写作》,《文艺报》1950年2卷7号。
    ⑤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人民文学》1958年7月号。
    ①周立波:《读好两种书——答浩然同志》,《中国青年报》1962年5月26日。
    ①参见[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341、343页。
    ②[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
    ③鲁迅的《阿Q正传》把辛亥革命戏剧性地表现为“赵家遭抢”和“尼姑庵革命”,阿Q一夜之间便错失革命机会,反而成为革命的对象。
    ④禹建湘:《乡土想像: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⑤丁三青:《现代性与近代中国革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⑥参见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无法告别的革命》,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4页。
    ②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①茅盾《春蚕》中突兀的小火轮船,代表了被强加的现代性,对革命和审关的现代性都是异己的力量。
    ②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掣》,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③杨经建:《“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
    ①张志忠:《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②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
    3.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 《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7. [德]顾彬著,范劲等译:《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佟德志、刘训练译:《革命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工宁等译:《后革命氛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12.[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美]威廉·H·布兰察德著,戴长征译:《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约翰·布赖尔·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7.[日]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8.[英]彼得·卡尔佛特著,张长东等译:《革命与反革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卜仲康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李准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22.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无法告别的革命》,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醴陵县为个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0.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3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说的叙事张力》,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
    38.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9.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5.蓝爱国:《解构十七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黎之:《文坛风云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7.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8.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0.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51.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52.孟广来、牛运清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3.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5.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56.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7.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8.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9.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版。
    60.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工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3.吴秀明主编:《“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5.薛汉伟、辛仲勤、潘国华:《革命与不断革命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6.阎浩岗:《“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7.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8.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9.禹建湘:《乡土想像: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0.张僖:《只言片语——中国作协前秘书长的回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1.周立波著,刘景清编:《周立波写作生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72.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赵树理:《三里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初版。
    3.《赵树理文集》,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
    4.《赵树理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周立波:《山乡巨变》,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
    6.《周立波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7.柳青:《创业史》(第一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初版。
    8.李准:《李双双小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61年初版。
    9. 《李准小说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浩然:《艳阳天》(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初版。
    11.陈登科:《风雷》(第一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4年初版。
    12.《刘绍棠文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3.《人民文学》编辑部编:《短篇小说选(1949—-197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陈伟军:《传媒视域中的文学——论“文革”前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广州:暨南大学2006年
    2. 孟绍勇:《革命讲述、乡土叙事与地域书写——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兰州:兰州大学2006年
    3.张懿红:《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兰州:兰州大学2006年
    4. 禹建湘:《现代性症候的乡土想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杨利娟:《时代诉求与革命规限下的乡村言说——1940年代(1937—1949)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8年
    6.黄曙光:《当代小说中的乡村叙事——关于农民、革命与现代性之关系的文学表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傅异星:《多样现代性追求与乡土中国的悲悯书写——新时期乡土小说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8年
    8.胡克俭:《中国当代文学的英雄主题研究——以长篇小说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2008年
    9.冷嘉:《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以解放区文学为考察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赵牧:《“后革命”:话语与叙事》,上海:上海大学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