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诉求与革命规限下的乡村言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解放区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的关系密不可分。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采用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并轨的策略,将文学整合进民族国家建设方案之中,把国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梦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本文从革命叙事角度解读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化历程。
     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四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指出民族国家想象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点,而解放区文学与民族国家想象有深刻关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村形象实际上是现代性语境下民族国家想象的投影,而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则作为开启民族国家梦想之门的文化动力被纳入民族国家建设的革命性方案之中。
     第一章考察了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生成语境。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1940年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使创建现代民族国家成为当务之急,《讲话》浓缩了毛泽东创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文艺构想。在《讲话》规约下,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理想的方式独具特色。
     第二章探究了知识分子在《讲话》规限下的不同应对策略和命运遭际。赵树理、丁玲和马烽是其中三类不同的代表。赵树理秉承自由意志的创作因吻合了时代诉求而被革命意识形态借用,其作品的经典化过程打上了鲜明的政治炒作痕迹;丁玲在规训下转身,曾经桀骜不驯的性别意识趋于消隐;而马烽则是《讲话》孕育出来的正典革命样板作家。
     第三章论述了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主旨。革命是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中闪闪发光的名词,农民在革命的激荡中翻身、成长,以社会主角的地位涌进历史舞台,劳动妇女则在革命家务中立命安身;诉苦斗争会是农民庆祝翻身的盛大政治狂欢仪式,而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进行革命大联展的嘉年华会。
     第四章分析了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审美风尚。文学作品审美风格的呈现最终是经由叙事抵达的,而叙事蕴含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以《讲话》为核心的体制化文学生产轨道中,实录和简化成为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讲述中国革命故事的主要叙事特征,小说相应地呈现出写实基调和明朗激越的审美风格。
     结语部分认为应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解放区文学,并就解放区文学研究中的几个误区进行了简要辨析。##属性不符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ted area and national creation are inseparable. In the 1940s, adopting creative strategy which combined political revolution with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s have integrated literature into the nation-building plan and turned their ideal for establishing a modern nation into reality. The paper will interpret the revolutionized process of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from the vision of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points out that national imagination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which the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ted area has a deep correlation to national imagination. In my opinion, the village imag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actually the projection of the modern national imagination. So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have been brought into the national creation scheme as the strength to push the door of the ideal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Chapter one inspects the environment which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has been formed. In fact, the national awareness is the product of national crisis for Chinese people. And It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ask to create a modern nation when confronted with grave national crisis since 1940s. Mao Zedong' literary concept to develop a modern nation has been condensed in "The Speech" .So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about the ideal to build a modern nation took on a new look in the literary system as the core of "The Speech".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different coping strategies and appropriate fate for the intellectuals restricted by "The Speech", in which Zhao Shuli, Ma Feng and Ding Ling represents separately different kind of writers. Zhao Shuli has become a cat's-paw of revolutionary ideology because his works tallies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time, and the process that his works has been classified appears distinct signs of political speculation. Ding Ling' novels conceal her individual character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the politics. While Ma Feng plays the role of the model revolutionary writer bred out by "The Speech".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gist of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in which revolution was a glittering term. The peasants who have been liberated pour into the historical stage as the social protagonist. And working women conduct themselves in the revolutionary career. Obviously, it is the grand political carnival ceremony for the peasants to celebrate their liberation in criticizing and denouncing the landlord at republic meetings. What's more, they have turned their daily lives into a stage to show revolutionary success.
     Chapter four analyses the aesthetic fashion of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Aesthetic style has finally been presented through narration which contains a distinct ideology attributes. In the literature producing system as the core of "The Speech", faithful record and simplifi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narrative feature for the writer to relate revolutionary stories in the liberated area. Correspondingly, the novels appear on a realistic and bright aesthetic style.
     The conclusion argues that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should be treated with a rational and objective attitude. Moreover, several misunderstandings on the study of the rural-lif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 are analyzed briefly.
引文
[1]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引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王逸舟:《民族主义概念的现代思考》,见《90年代思想文选》第二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导论第8页。
    [1]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生死场>的启示》,见唐小兵编:《再解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2]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326页。
    [1]此处参考了杨厚均的《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杨厚均:《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钱理群:《一个亟待开发的“生荒地”》,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12页。
    [1]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25页。
    [2]雷达:《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3]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4][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5][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201页。
    [1]参见李震:《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2]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21页。
    [1]鲁迅语,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255页。
    [2]茅盾:《关于乡土文学》,见《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赵京华:《现代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2]张志平:《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3]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4]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2页。
    [1]萨支山:《赵树理小说的农村想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1]丁玲:《研究延安文艺,继承延安文艺传统》(代发刊词),《延安文艺研究》,1984年创刊号。
    [2]刘增杰:《静悄悄地行进:论9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3]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参阅钱理群:《关于20世纪40年代大文学史研究的断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3]参见赵园、钱理群、洪子诚等:《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笔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1]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解放》第103期,1940年4月10日。
    [2]赵园、钱理群、洪子诚等:《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笔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1]赵京华:《现代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
    [2]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属性不符
    [1]韩毓海:《知识的战术研究:当代社会关键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34页。
    [1]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之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2]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之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4页。
    [4]梁启超:《新民说·论国家思想》,《饮冰室合集》之六·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1页。
    [1]王一川:《90年代文论状况及修辞论批评》,《山花》,1998年第6期。
    [2]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3]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页。
    [1]梁启超:《新民说》,转引自程文超主编:《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2]薛其林:《百年巨变的中国近代化进程》,《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之四,第60页。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号。
    [3]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2卷2号。
    [4]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1卷4号。
    [5]李大钊:《精神解放》,载《新生活》,第25期。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2]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页。
    [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1][日]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0页。
    [2]参见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78页。
    [1]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序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参见[美]司徒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赵京华:《现代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2),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7页。
    [1]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五十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2][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120页。
    [2]《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第978-979页。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页。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1页。
    [3][澳大利亚]王衮吾:《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人的毛泽东》,见《历史的天平》,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4]毛泽东:《大量吸收知识分子》,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5]《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见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1]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33页。
    [2]《五四运动》,参见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5页。
    [1]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201页。
    ##属性不符
    [1]胡风:《置身为民族的斗争里面》,见《胡风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2]黄万华:《“回归:沦陷区文学思潮的矛盾运动》,《文学评论》,1989年第6期。
    [1]爱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参见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4页。
    [1]林志浩 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光明日报》,1951年10月6日。
    [1]林志浩 张炳炎:《对孙犁创作的意见》,《光明日报》,1951年10月6日。
    [2]蔡天心:《从<暴风骤雨>里看东北农村新人物的成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周立波专集》,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9年,第144页。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34页。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3页。
    [2]转引自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901页。
    [1]《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全集》第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90页。
    [2]《“雅”的末运》,《赵树理全集》第5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3]参见《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1]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见唐小兵编《再解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2]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1]康濯:《<赵树理文集>跋》,《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4页。
    [2]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
    [3]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
    [4][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1]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2]茅盾:《谈<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79页。
    [3]於可训:《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1]孙犁:《谈赵树理》,《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2]田禾:《关于延安文学研究的再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1]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2]赵树理:《首先要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5页。
    [1]《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1页。
    [2]《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2]萨支山:《“延安文艺”与“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1]《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196页。
    [2]党自强:《<邪不压正>读后感》,《人民日报》1948年12月12日。
    [1]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2]《也算经验》,《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3]《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1]《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10页。
    [2][法]朱利安·班达(Julien Benda):《知识分子论》,Trahison desclercs,Paris,1958,第14页。
    [3]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4]茅盾:《女作家丁玲》,《文艺月报》,1933年7月15日。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1]袁良骏:《论丁玲的小说》,见郜元宝、孙洁编:《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2]贺桂梅:《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1页。
    [4]杨作林:《自然科学院初期的情况》,见《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384页。
    [1]李清泉:《回望延安》,载《当代》1992年第3期。
    [2]丁玲:《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之前》,《丁玲全集》第5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3]丁玲:《反与正》,《丁玲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北斗》第2卷第1期,1932年1月20日。
    [1]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载《谷雨》,第1卷第5期。
    [2]陈明:《丁玲在延安》,《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
    [1]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载《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1]常彬:《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2]杜霞:《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丁玲创作对女性解放的探求》,《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1]参见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2]王雪瑛:《论丁玲的小说创作》,见郜元宝、孙洁编:《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1]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人民日报》,1958年3月2日。
    [2]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协发展上的意义》,《文艺报》,1952年5月25日。
    [1]马烽:《偶然机遇,步入文坛》,转引自艾斐:《<讲话>》与马烽的文学道路》,《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5期。
    [1]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31页。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566页。
    [2]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1]王德威:《做了女人真倒楣?——丁玲的“霞村”经验》,《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版第174页。
    [1]王德威:《做了女人真倒楣?——丁玲的“霞村”经验》,《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7页。
    [2]王德威:《做了女人真倒楣?——丁玲的“霞村”经验》,《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6页。
    [1]杨品:《无愧于时代的人民作家》,《党史文汇》,2004年第3期。
    [2]马烽:《关于群众路线的点滴经验》,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马烽:《答<黄河>记者问》,《马烽文集》第8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1]吴宏聪、范伯群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01页。
    [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段崇轩:《马烽小说的“民间”底色》,《理论与创作》,2004年6月。
    [1]转引自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2]王瑶:《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1]《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信(1923年5月31日于莫斯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一卷,第256-257页。
    [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2]何吉贤:《农村的“发现”和“湮没”——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农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1]华汉:《谈谈我的创作经验》,见《创作经验谈》,上海天马书店,1932年版。
    [1]丁玲:《一点经验》,《丁玲文集》第5卷,390-391页。
    [2]冯雪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2页。
    [1]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233页。
    [2]钱理群:4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1][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导论》,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列宁:《在全俄女工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转引自谢纳:《“十七年”女性文学的伦理学思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79页。
    [1][美]弗里曼等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2]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79页。
    [1]《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1][美]迪莉亚·戴维《妇女工作——革命中国中的妇女和共产党》,牛津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1]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2]张清华:《“演讲”话语之于革命叙事——当代红色叙事研究》,《文艺争鸣》,2002年第3期。
    [1]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94页。
    [2]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3]见《文化与文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28页。
    [1]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2]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页。
    [1]此段加引号处均引自郭于华、孙立平在《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辑。
    [1]《地委关于土改工作的布置》,《李华林笔记本》,临沂市档案馆馆藏档案:5-1-9。
    [2]吴高泉:《乡土叙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关于农民”的话语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3]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4]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2]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页。
    [1]张鸣:《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第36页。
    [1]张柠:《土地的黄昏》,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2][法]涂尔干·爱弥尔:《宗族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1]张小军:《阳村土改中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载《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2003年12月。
    [2]转引自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论》,重庆出版社,第240页。
    [1]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下篇,三联书店,1987年版。
    [1]李欧梵:《情感的历程》,《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9-100页。
    [1]张柠:《土地的黄昏》,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1]《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4页。
    [2]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70页。
    [1]张柠:《土地的黄昏》,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1]转引自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1]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普列汉诺夫:《艺术与社会生活》,《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0页。
    [2][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1]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的任务》,《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965页。
    [1]罗迈:《论中央研究院的思想论战——从动员大会到座谈会》,载《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日。
    [2]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赵树理全集》第4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1]《吕梁英雄传》序,转引自《马烽西戎研究资料》,1985年版。
    [2]周立波:《暴风骤雨的创作经过》,《中国青年报》,1952年4月28日。
    [1]聂荣臻:《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晋察冀日报》,1942年8月13日。
    [2]赵树理:《也算经验》,载《人民日报》,1949年6月26日。
    [3]周立波:《暴风骤雨的创作经过》,中国青年报,1952年4月28日。
    [1]《文学研究所成立的经过》,《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12日。
    [2]张庚:《谈秧歌运动的概况》,《群众》十一卷九期,1946年6月30日。
    [1]齐礼:《边区实录初集》,延安解放社,1939年版,第111页。
    [2]周扬:《抗战时期的文学》,《自由中国》,1938年第1卷第1期。
    [3]徐懋庸:《写作者要请工农兵作顾问》,载《华北文化》,1944年第3卷第3期。
    [4]舒群:《必须改造自己》,载《解放日报》,1943年3月31日。
    [1]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载《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2]马烽:《检查为工农兵的方向》,《文艺报》,1950年10期。
    [3]马加:《江山村十日·序言》,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4]丁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第179-180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第823页。
    [1]原文刊载于《华北文化》,1942年第1卷第3期。
    [2]参见《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开展边区文艺创作的决定》,《晋察冀日报增刊》,1947年第7期。
    [3]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决定》,《抗敌三日刊》,1946年5月26日。
    [4]卢梦:《对于<大家好>的批评》,《抗战日报》,1944年12月7日。
    [1]毛泽东:《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2]毛泽东:《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毛泽东新闻工作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98页。
    [3]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137-138页。
    [4]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1]《中央书记处关于统一延安出版工作的通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
    [2]毛泽东:《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3]此观点参考了袁盛勇的《论后期延安文艺批评与监督机制的形成》,《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196页。
    [1]袁盛勇:《论后期延安文艺批评与监督机制的形成》,《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2]周扬:《<腊月二十一>的立场问题》,《解放日报》,1942年7月18日。
    [1]参见温济泽:《斗争日记——中央研究院座谈会日记》,《解放日报》,1942年6月18日。
    [2]对王实味批判的论述参考了袁盛勇的《论后期延安文艺批评与监督机制的形成》,《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参见温济泽:《再谈王实味冤案——冤案的始末及教训》,温济泽等:《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群众出版社,1993年,第57-58页。
    [2]周扬:《关于政策与艺术》,《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页。
    [3]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55-556页。
    [1]田仲济:《报告文学的产生及成长》,载《天下文章》第2卷第4期。
    [2]郁达夫:《战时的小说》,载《自由中国》,1938年6月20日第1卷第3号。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9页。
    [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2]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
    [1]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孙犁文集》第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92页。
    [2]杨文耕:《<李有才板话>》,《文艺复兴》第3卷第6期,1947年8月。
    [3]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1]马加:《江山村十日·序言》,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2]王友明:《革命与乡村——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3]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台北大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周立波:《关于写作》,《文艺报》,2卷7期,1950年6月25日。
    [2]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见李华盛、胡光凡编《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7页。
    [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2]蒋光慈:《蒋光慈文集》(4),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3]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1]李辉:《延安文学在香港<大公报>》,《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3期。
    [1]王利丽:《解放区小说的审美特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2]赵遐秋等:《中国现代小说史》(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12-713页。
    [3]黄曼君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4]刘白羽:《新的艺术,新的群众》,见《群众》第9卷第18期,1944年9月30日。
    [1]孙犁:《看过王秀鸾》,见《孙犁文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2页。
    [1]汪曾祺:《汪曾祺全集》(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2]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77页。
    [3]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页。
    [1][法]路易·加迪等著,郑乐平、胡建平译:《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1988年版,第230页。
    [2]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汪辉:《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见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亚里斯多德:《诗学》,见《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2期。
    [1]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
    [2]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载《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3]刘西渭:《叶紫的小说》,《咀华二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版。
    [1]转引自傅葆石:《战争和文化结构的关系》,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
    [2]《莒南金岭、大山前、虎园互助变工调查》,莒南县档案局馆藏档案:3—1—4,第26页。
    [3][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4][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5]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0页。
    [1]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1]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175页。
    [1]参见吴炫:《“文学性”讨论的三个误区》,《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
    [2]赵京华:《现代文学与民族国家建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1]杨联芬:《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
    [2]此论点参考了宋剑华的《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刘增杰:《一个被遮敝的文学世界——解放区另类作品考察》,《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2-133页。
    1[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像: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汪正龙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美]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美]弗里曼、毕克伟、塞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葛兰恒等:《解放区见闻》,麦少楣、叶至美译,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11[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2[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美]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尹庆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5[美]司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美]夏至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98年版。
    19 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 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 陈荒煤、黄修己主编:《赵树理研究文集》(上中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22 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4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 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 程文超主编:《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 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9 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 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 丁帆、王世城:《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 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3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 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6 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8 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 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1 郜元宝、孙洁编:《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2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 耿占春:《叙事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 韩毓海:《从“红玫瑰”到“红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5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6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7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 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1~2卷,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49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0 黄曼君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2 江震龙:《解放区散文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3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 金紫光、何洛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5 康濯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1~4卷,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56 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57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8 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 雷成德主编:《苏联文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0 李辉主编:《丁玲自述》,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61 李继凯:《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2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3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64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5 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 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7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8 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 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 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1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2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4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5 钱理群:《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6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7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3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 秦林芳:《丁玲的最后3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79 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80 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1 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 孙美龄编选:《肖洛霍夫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
    83 孙萍萍:《继承与超越——四十年代小说与五四小说》,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84 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5 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6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7 万国庆:《凝眸黄土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8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9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90 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1 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92 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93 王友明:《解放区土地改革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4 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5 王中忱、尚侠:《丁玲生活与文学的道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6 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7 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8 严家炎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 杨桂欣编:《观察丁玲》,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0 杨桂欣:《我所接触的暮年丁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101 杨厚钧:《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2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3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0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5 叶水夫主编:《苏联文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6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07 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 曾克主编:《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上下),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9 张柠:《土地的黄昏——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110 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1 张学新、王玉树主编:《创造新世界的文学——首届解放区文学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112 张志平:《“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3 张志清等:《延安整风前后》,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14 赵国春:《一个女作家的遭遇》,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版。
    115 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6 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7 周宁:《想像中国:从“孔教乌托邦”到“红色圣地”》,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8 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 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0 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