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箫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昭代箫韶》,演述杨家将戏曲的清宫连台本大戏之一种,自嘉庆年间创编以后,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演出,清廷对之喜爱程度为其它连台本大戏所不及。鉴于该剧具有的代表性,本文以《昭代箫韶》为主要研究对象。
     杨家将故事在宋末元初就已进入艺术领域了,有着“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的特点。清代之前,杨家将戏曲、小说已非常繁盛,《昭代箫韶》的人物及剧情除改编自宋史、元明杂剧、传奇及杨家将小说外,还应该受到了民间评话、说唱等的影响。嘉庆十八年,刻本《昭代箫韶》诞生,其产生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特性、政治意图、文化政策等有关,也与其创作群体所属地域文化有某种程度的联系。各朝演出脚本均以嘉庆刻本为基础,并有所不同。
     嘉庆末年,清宫亦曾上演过《昭代箫韶》,并非完全按照嘉庆刻本来演。道光、咸丰年间的演出体制较为固定,演出脚本也大致相同,该脚本是将嘉庆刻本经过删节、改编过后的本子。同治年间曾挑演过数段。光绪年间,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将昆弋本改编为升平署府本与本家本两种皮黄本。皮黄府本的改编底本为道光、咸丰年间的演出脚本,而本家本的改编底本为嘉庆刻本。本家本的改编力度更大。
     在舞台艺术上,《昭代箫韶》的衣饰精美、场面宏大、调度繁复、曲辞典雅,以清宫三层大戏楼为演出地点,充分运用了各种砌末、舞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戏曲“虚拟性”的特征,体现着皇家特色。
     《昭代箫韶》对民间剧坛的影响较为隐蔽,呈现出片段式的、模糊式的特点,《雁门关》中的八郎、耶律青莲可为一例。与其它清宫连台本大戏相比,《昭代箫韶》体现着相似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趣味,与民间杨家将戏曲相比,则少了一些活泼和生机。
     总之,作为一种清代宫廷连台本大戏,《昭代箫韶》无疑是成熟的和具有代表性的,从原本到改编,从文本到场上,都散发着宫廷特有的文化意蕴,体现着清代宫廷演剧的独特审美趣味。深入研究《昭代箫韶》,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厘定《昭代箫韶》在杨家将戏曲发展史或清代宫廷演剧史上的地位,还可以进一步归纳清宫连台本大戏的编创理论、演出特色等,进而建构宫廷演剧史和宫廷戏剧美学理论。
Zhao dai xiao shao, one of court Series drama repertoire,the content is about TheYang General’Family Story.After it was been writen, through five dynastys of Jiaqing、Daoguang、Xianfeng、Tongzhi、Guangxu . Comparaed with orther Court Series dramarepertoire,it is more populer in court. It can be seen as a Typical in Court Series dramarepertoire.As this reason,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is Zhao dai xiao shao in this article.
     Between late song dynasty and early yuan dynasty, the Yang General’Family Storyhad enter into the art field.It has a characteristics that historical facts thirty percent and thefictional seventy percent.
     Before the qing dynasty,The drama and fiction about the Yang General’Family Storyalready very prosperous, the characters and plot in Zhao dai xiao shao except Comes fromhistory of Song, the drama of Yuan and Ming dynasty, poetic dramas of the Ming and Qingdynasties, the Yang General’Family fiction,should be influenced by folk art such as storytellers and rap music.
     On the eighteen years of Jiaqing dynasty,the carving copy of Zhao dai xiao shao hadcame ou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Zhao dai xiao shao and the qing dynasty rulers’national character, political intentions , the cultural policy. Also, there are Someconnection between Zhao dai xiao shao and regional culture of the author group.Theperformance script in all dynasty based on the the carving copy of Zhao dai xiao shao,buteach has a difference.
     In the end of the Jiaqing dynasty, Zhao dai xiao shao had performed,but not allaccording to the carving copy of Zhao dai xiao shao. In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dynasty, The performance system is nearly fixed, almost the same script,this script is a abridged, adaptated form the carving copy of Zhao dai xiao shao.In the Xianfengdynasty,it had performanced a few paragraphs which be selected.In Guangxu dynasty,Inparticular,It was been adapted two kinds of arias,pihuang singing Shengpingshu script andpihuang singing benjia script,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Cixi Queen in guangxu dynastys.The pihuang singing Shengpingshu script is adapted on the Daoguang Xianfeng performscript. The pihuang singing benjia script is adapted on the carving copy. The pihuangsinging benjia script’adaptation efforts is more bigger than others.
     In stage art, Clothing is fine, Scene grand, scheduling heavy and complicated,poemselegant. The Performance site is the three layer stage in palace, to make full use of thevarious props, stage device. In a certain degree, deviated from the Virtualor characteristics,embodies the roy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fluence of the Zhao dai xiao shao is very hidden to the folk dramatic world,present a segment and fuzziness characteristics,the Balang and Yelvqinglian characters inYanmenguan can be a example.Compared with other court Series drama repertoire, theZhao dai xiao shao embodies the similar creation and aesthetic interest,and less lively andactive to folk drama.
     In brief,as a court Series drama repertoire,undoubtedly,the Zhao dai xiao shao plays ismore maturer and representative. Adapted from the original, text to play, Sending out thepalace culture connotation,embodies the qing dynasty palace dramatics of unique aestheticinterest.
引文
①后收入《故宫退食录》一书中,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版。此外他还撰有《关于<穿戴题纲>的几点说明》《升平署的最后一次承应戏》《南府时代的戏曲承应》发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紫禁城》、《故宫博物院院刊》
    ①目前已出版的升平署戏曲档案主要是《故宫珍本丛刊》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2000年,《故宫珍本丛刊》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所影印档案为故宫所存之一小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未能影印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全108册,2011年7月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笔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曾多方设法打听该书收藏情况,一直未得便利消息,因此全文未能引用此部分资料,深为憾事。
    ①各种著作均认为有一千四五百之多,但据笔者所查,乾隆47年,南府景山学艺外学人仅有四百多人,以此来看乾隆时期的演剧规模还需要进一步做出研究。
    ①见下文宋末元初人徐大焯:《烬余录》,又见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下册),421-423页;张政烺:《<十二寡妇征西>及其相关问题》,《张政烺文史论集》776-777页,中华书局,2004年;杨光亮《新编<太原史话>杨家将一节商榷》,《晋阳学刊》2001年3期,86页。
    ②李裕民主编:《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弘信,《宋史》、《东都史略》及《资治通鉴》皆作“信”,唯《欧阳文忠全集》杨琪墓志铭称为弘信。因宋宣祖讳弘殷,故避讳为“信”。
    ④麟州,即今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
    ⑤《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303页。
    ①《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9304页②《宋史》卷二百七十二,1977年版,第9305页。
    ③李裕民主编:《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157页。
    ④蔡向升:杨家将研究(历史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190页
    ①常征:《杨家将史实考》,第九章《杨门女将及其部曲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②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第180页。
    ③蔡连卫:《杨家将小说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届博士毕业论文。
    ④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第115-116页。
    ⑤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第95页。
    ⑥因避圣祖玄朗讳改为延昭。
    ⑦《宋史》卷二百七十二,第9306页。
    ⑧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第五十六“将帅才略”“魏能杨延昭”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30页。
    ⑨《宋史》卷二百七十二,第9308页。
    ①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787页②转引自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辅仁大学辅仁学志第十三卷,第一第二合期抽印本。第3页。
    ①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辅仁大学《辅仁学志》第十三卷,第一第二合期抽印本。第3页。
    ②宋·徐大焯:《烬余录》甲编,望炊楼从书,(清)谢家福辑刻本,苏州文学山房补刻民国13年(1924)版,第6页。转引自蔡连卫《杨家将小说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第28页。
    ①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第567页;铮鸣:《关于‘七郎八虎战幽州’》,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年第1期。
    ②另有顾全芳先生认为救驾故事来源于徐大焯的《烬余录》,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烬余录》其书流传并不广泛,在清代之前一直未见刊出,直到清光绪年间才由清人李模从金陵徐绍斋所藏册页录副,因与成书年代相去甚远,甚至有人认为是伪书。但笔者以为,目前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还不能断定该书确实是伪书。
    ③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辅仁大学辅仁学志第十三卷,第一第二合期抽印本。第6页。
    ④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①见杨芷华:《宋代评话中的杨家将故事》及《元明杨家将杂剧考略》
    ②据杨芷华先生的考证,《杨令公》与《五郎为僧》都是短篇故事,应为“新话”一类,而内容则“系英雄好汉故事,而且估计其间还穿插相当分量的斗打厮杀场面的描述”,见杨芷华:《宋代评话中的杨家将故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③案:这八种话本除《复华篇》《中兴名将传》出自吴自牧《梦粱录》外,其余均出自《醉翁谈录》,目前仍有传本在世的只有《王温上边》,但疑与《拦路虎》可能为姊妹篇,(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叙“杨令公之曾孙,祖是杨文素,父是杨重立”即杨温之事,《青面兽》应为水浒传杨业后代杨志之事,所叙与后世杨家将戏曲均无关涉,《复华篇》、《中兴名将传》、“说新话张、韩、刘、岳”因所叙无考,只能存疑。
    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年版,第310页。
    ⑤如余嘉锡说“而杂剧小说,乃谓枢密使王钦若,本辽之间谍,故谋杀六郎,为辽除害……其诸《杂院爨》中,已有《打王枢密爨》。见《余嘉锡论学杂著》下册475页。
    ⑥如翦伯赞说:“《辍耕录》载金院本《打王枢密爨》一剧,为元曲《谢金吾》杂剧之蓝本”,见《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中国史论集》第二辑。
    ⑦如谭正壁认为:“此当叙宋初杨家将故事,王枢密名钦若,官枢密。”并指出元人王仲元《杨六郎私下三关》杂剧就是取材于金院本《打王枢密爨》。见《话本与古剧》193页及285页。
    ⑧常征认为:“《打王枢密爨》所演的就是杨家将故事”并指出“该剧脚本,金时只存一折,而由此发展而成的元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中,尚可窥知其故事梗概。”见《杨家将史实考》常征,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92页。
    ⑨如严敦易:“《辍耕录》……有《打王枢密爨》一目,这王枢密似即指王钦若,我们虽不能确说他与“杨家将”的故事具有关系,其中恐怕不无牵连。这可证金元以来,自应有其北宋或杨家的历史传说。”见《元剧斟疑》258页。
    ⑩杨芷华:《金院本《〈打王枢密爨〉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①杨芷华在七十年代末亦曾提及,因元杨景贤有《偃时救驾》杂剧,但无传本在世,谭正壁认为“未知是演薛仁贵沙滩救驾,还是演尉迟恭夺槊救驾?”韩军特列一节讨论,但其认为与“诸杂砌”有关,笔者不敢苟同,“救驾”是否需要众多砌末,存疑。
    ②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第二册(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07页。
    ③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第二册(下卷),第2120页。
    ①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第二册(上卷),第1631页。
    ②杨芷华在八十年代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一)《元曲选》中的《谢金吾》,又名《私下三关》无名氏作。《太和正音谱》和《录鬼簿续编》所著录的无名氏《私下三关》,即《元曲选》中的《谢金吾》。元杂剧家王仲元也写有《私下三关》杂剧,但剧本早已散佚,剧目仅载于棟亭本《录鬼簿》。(二)《元曲选》中的《昊天塔》,又名《孟良盗骨》,无名氏作,《太和正音谱》和《录鬼簿续编》所著录的无名氏《孟良盗骨》(《盗骨殖》),即是《元曲选》中的《昊天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也撰有《孟良盗骨》杂剧,现有《青哥儿》两句残曲保存在《北词广正谱》中,此外,元杂剧家朱凯也撰有《孟良盗骨》杂剧,但剧本也早已散佚,剧目仅载于棟亭本《录鬼簿》。而《永乐大典》亦载有《孟良盗骨殖》这一种杂剧目录,但未署作者姓名,推想可能是上三种杂剧中的一种。”杨芷华:《元明杨家将杂剧考略》,《宋元文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269页
    ③见《古名家杂剧本》:“做一段老令公刀对刀,小尉迟鞭对鞭”对此严敦易认为“指的是有令公的一本杨家将戏”见《元剧斟疑》660页,杨芷华则认为应是“专写杨令公实地作战的一种武打戏”见杨芷华:《宋元文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269页。
    ④见上,金院本《救驾》条。
    ⑤此剧笔者认为与杨家将故事关系不大,杨芷华提出的论据为《北门锁钥》与寇准“掌北门之钥”有关,而寇准往往与与杨家将有关,但这只是一种关系猜测,应存疑。
    ⑥李汉秋、袁有芬《关汉卿研究资料》中认为“《北词广正谱》保存了‘青哥儿’一曲残文两句,标为‘关汉卿《孟良盗骨》剧’。《永乐大典》卷20741‘杂剧五’,有《孟良盗骨殖》一本,未题作者姓氏。《录鬼簿续编》‘失载名氏’目内,有《放火孟良盗骨殖》一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6页。
    ⑦王秋桂等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六辑“北词广正谱”(一),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社,1987年版,第183页。
    ①明·叶盛著,魏中平点校:《水东日记》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3-214页.
    ②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一,“说部”“宛委余编”卷六,《明代论著丛刊》“弇州山人四部稿(1-15)”1976年版,第7344页。
    ③刘元卿:《贤奕编》,1985年版,中华书局,第78页。
    ④刘元卿:《贤奕编》“序”,第1页。
    ①黄现瑶著:《侬智高》,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②原文用笔涂掉“七郎回朝”,另写“射七郎”,观此情形,应为同一剧,有的论者以为两剧。
    ③曹占鳌、曹占标:《珍藏明万历二年〈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华戏曲》第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页。
    ④原文为“展”,应该为“战”。
    ⑤有的论者认为是两剧,即《两狼山》、《潘杨征北》,笔者认为应该是一剧,叙杨继业被潘仁美所陷自杀事。
    ⑥原文为“拌”,应为“搬”。
    ⑦徐扶明、徐循行认为“代卷”为“助战”之误,见徐扶明、徐循行《<礼节传簿>剧目补考》,中华戏曲第13辑1998年8月版,山西古籍出版社,第281页。李天生认为“代卷”为“代郡”之误,因五郎在五台山,旧属代郡见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中华戏曲》第13辑,1998年8月版,山西古籍出版社,第33页。
    ①原文有大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字样
    ②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中华戏曲》第13辑,第134页。
    ③应为“铜台救驾”。
    ④应该是叙述太宗收北汉得杨业之事。
    ⑤《唐乐星图》杂剧“大唐”中有《杨宗保周台救驾》、《杨宗保取僧代卷》。“三国”中有《杨宗保招亲》。“大宋”中有《赵二舍三下河东》、《保鸾舆八虎出幽州》、《杨六郎击鼓告冤状》、《杨六郎铜台破天门阵》、《杨六郎私下三关》《孟良盗骨什》、《瓦桥关孟良错配》、《杨六郎三捉孟良》,“对子”中有《六郎大破天门阵》。《杨六郎大破天门阵》一单舞有“宋真帝驾头,八王子,寇准,王强,孟良,焦赞,岳胜,张盖,木桂英,六郎,钟道人,杨和尚,扮盛光佛,九曜,硕太君,山老母,柴郡主,二十四指挥,肖太后,洞宾,韩延寿,韩延虎,肖太左,肖大右镇八百万番兵摆天门阵(按五斗星、四真星、紫微大帝、九天玄女摆三百六十小阵一百八十大阵)天宝大将,按五梁上散。”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中华戏曲》第13辑,1998年版,山西古籍出版社,第1-106页。
    ⑥如《杨六郎三捉孟良》应该与小说中六郎三擒三放孟良之事相同,实际上抄袭了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瓦桥关孟
    ①《文物》,1971年十一期,第68页图版二。
    ②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第6页。
    ③翦伯赞:《杨家将故事及杨业父子》,郭沫若主编《中原》第二卷,重庆群艺出版社,1945年第一期,第41-47页①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328页。②严敦易:《元剧斟疑》,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年版,第260页。③严敦易:《元剧斟疑》,第261页。④杨芷华:《元明杨家将杂剧考略》,《宋元文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269页。⑤虎剌,即盗贼,哈喇,即杀头,如《八大王开诏救忠臣》中“我想那杨六儿虎剌孩那等英雄,好没生着我和他交锋”,“元帅和他说甚么,拿出去哈喇儿了罢了。”详细解释见方龄贵主编《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版。
    ①徐朔方:《元明两代的杨家将戏曲和小说》,《戏剧论丛》,1982年第3期。
    ②郭英德、王丽娟:《<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编篆年代考》,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③明·祁彪佳著、黄裳校录《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4页④李汉秋、袁有芬:《关汉卿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①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辑“词林一枝”,1984年版,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第79-86页②《曲海总目提要》上册,天津古籍书店影印,1992年版,第457页。
    ①《曲海总目提要》上册,第458页。
    ②明·祁彪佳著、黄裳校录:《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第104页。
    ③引自李汉秋、袁有芬:《关汉卿研究资料》,第338页。
    ④明·朱权等著:《明宫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摘录自明秦征兰撰《天启宫词一百首》。
    ⑤朱封鳌、韦彦铎:《高明寺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27页。①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辑“摘锦奇音”,1984年版,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社,第251-258页。②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储克明1928年重刊本,“卷二”第9页。③府治在华亭县,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华亭人,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后人因此称松江为云间。
    ①周华斌:《中国戏剧史论考》,2003年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122页。但书中认为该剧目见《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335页,查该书此页并无。
    ②赵山林选注:《安徽明清曲论选》,黄山书社出版,1987年版,第241页。
    ③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之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119页。
    ④清代据此刊刻了《北宋金枪全传》、《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平闽十八洞》、《两狼山》等小说,此外还有《说呼全传》、《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万花楼》、《说岳全传》,是虽非“杨家将”但与“杨家将”有关的小说,
    ⑤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46页。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66页。
    ⑥《昭代箫韶·凡例》云“昭代箫韶其源出自北宋传之演义”。
    ①石梁标点:《杨家将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赵景深:《中国小说从考》,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219页。
    ③周华斌:《杨家将演义》“前言”,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④《文史》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2页。
    ⑤转引自蔡向升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第470页。
    ⑥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之十五,郭熙途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①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其中平定杨应龙之事与两部杨家将小说还有密切联系,在此不细说。
    ②王文章主编:《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243页。
    ③《曲海总目提要》(上册),第602页。
    ①《曲海总目提要》(下册),第602页
    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专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有关此次查饬剧本的奏折与朱批见本书46-60页。
    ①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专辑,第60页
    ②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③同上
    ④《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百八十一。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第65页⑤昭梿撰:《啸亭杂录》卷一“大戏节戏”条,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第377-378页。
    ①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②如将《败金记》改为《拜金记》。
    ③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全三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第798页④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第2页。
    ①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295页。
    ②转引自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专辑,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③清·况周颐:《餐樱庑随笔》,车吉心总主编:《中华野史·清朝卷五》,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5015页
    ④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译编:《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满文档案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⑤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译编:《清代内阁大库散佚满文档案选编》,第217页。
    ①昭梿撰:《啸亭杂录》,卷一“大戏节戏”条,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第377-378页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版,第49页。
    ③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④刘若愚:《酌中志》卷一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页。
    ①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第144页。
    ②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级博士学位论文,第84页。
    ③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第126页。
    ④张静秋:《清代西游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博士学位论文,第172页。
    ⑤董含:《莼乡日记》,转引自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⑥《劝善金科》凡例。
    ⑦戴云:《劝善金科》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①梁宪华:《清宫连台本大戏》,文博。2006年第5期
    ①王文章主编:《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1-296页②《女中杰》中记作“拍风”,而《昭代箫韶》为“排风”。
    ①钱德苍编,汪协如点校:《缀白裘》(全六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挡马》见十一集卷三,第176-182页。《阴送》见六集卷二,第108-111页。《盗骨》见二集卷三,第175-182页。
    ①蔡连卫:《杨家将小说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届博士毕业生论文,第38页②钱彩:《说岳全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①清凉道人著:《听雨轩笔记》,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61页②周良:《苏州评弹史稿》,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①清废闲主人校阅:《绣像北宋金枪全传五十回》,道光三年博古堂刊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
    ②赵景深:《鼓词选》序言,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12页。
    ③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3页。
    ①转引自网络《评书论坛》中“蓝色的天”的贴子。
    ②另外,中央民族大学付爱民教授目前在整理《北宋金枪倒马全传》,但据其博客网站称并非原本,而是根据众多资料整理新创而成。这两种评话均不明创作年代,无法断定孰先孰后,因此,与《昭代箫韶》是何关系暂时无法作答,笔者暂时存疑,以待更多资料的发现。
    ①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②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152页。
    ①何振球、严明著:《常熟文化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199页。
    ②分别为丁祖荫撰:《重修常昭合志》二十二卷,民国十三年铅印本,王锦修《常昭合志》十二卷,乾隆版光绪二十四年翻刻,清郑钟祥修《常昭合志稿》四十八卷,光绪三十年版。
    ③笔者推测,此人并非由科考进入宫廷,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如“内廷供奉”进入皇宫成为御用文人的。
    ①《清史稿》,第四册,卷一七至卷二五(纪),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3页
    ①《清史稿》,第三十五册,卷三百十八,第10742页。
    ②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上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10月版,第81页
    ①杨芷华:《从<昭代萧韶>看乾嘉宫廷戏曲之鼎盛》,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4期
    ①在《昭代箫韶》第一出内容就介绍了《昭代箫韶》名字的来历,“(内)借问台上的,今日搬演谁家故事?(开场人白)搬演北宋演义《昭代箫韶》,(内)怎么又叫《昭代箫韶》?(开场人白)……当今圣天子作之君,作之师,化育群生,甄陶万物,假当场傀儡,喝破愚蒙,就眼前道理,感发忠孝,不惜万机之暇,玉成千秋之鉴;删增旧史点石成金,使忠义之士,须眉长在,令奸佞之徒,肝膈攸彰,然此诸奸,遭显戮于当世,必使受冥诛于后也,因旧名伤雅,改为《昭代箫韶》,就歌舞太平之文,寓维持风化之意。”
    ②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録》,《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之清代史料笔记,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2页,卷五新城北录下第17条。
    ③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二册),《梨园原》,第741页。
    ①(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扬州画舫録》,《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之清代史料笔记,中华书局,1960年,第123页。
    ①按照上文所提十三种脚色中,除杂以外,有名姓者,出场有念白唱词者,并有推动故事情节之作用的角色①《宋史》卷二百七十二,第二七册,第9306页。②宋徐大焯:《烬余录》甲编,望炊楼从书,(清)谢家福辑刻本,苏州文学山房补刻民国13年(1924)版,第6页③元天历二年(1329)赵鹤鸣撰《题世将杨族碑记》。碑文已载入代县志编辑委员会编《代县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93页。
    ①《宋史》卷二百七十二,第二七册,第9306页。
    ②《宋史》卷二百七十二,第二七册,第9309页。
    ③元天历二年(1329)赵鹤鸣撰《题世将杨族碑记》。碑文已载入代县志编辑委员会编《代县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93页。
    ①卫聚贤:《小说考证集·杨家将考证》。转引自《杨家将演义·附录》,宝文堂书店1980年版,第329页②常征:《杨家将史实考》第九章《杨门女将及其部曲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③李裕民主编:《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307页。
    ④赵捷民:《杨家将考辨》,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⑤高恩泽:《杨家将传说考》,民间文学论坛,1983年第2期。
    ⑥汤开建:《穆桂英人物原型出于党项考》,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⑦郝树侯:《杨业传》第八章《穆桂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⑧翦伯赞:《杨家将故事与杨业父子》,载《中国史论集》第二辑,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1951年版。
    ①《元史》,卷一百五十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617页。
    ②顾全芳:《杨家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1983年第3期
    ①《宋史》,卷五,“本纪第五”,“太宗本纪”(二),第79页②《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三十四”,第9375-9376页③《宋史》,卷五,“本纪第五”,“太宗本纪”(二),第84页
    ①《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第9002-9004页。
    ②《辽史》本纪第十一,“圣宗二”,第126页。
    ③《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第1201-1202页④《辽史》卷八“本纪第八”“景宗上”,第90页。
    ⑤《辽史》卷八“本纪第八”“景宗上”,第95页。
    ①石梁标点:《杨家将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第9489页。
    ②《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第8990-8993页。
    ③如邓广铭、张希清:《评杨业兼论潘杨关系》,文汇报,1981年4月6日,阎立鼎:《潘美陷害杨业考辨》,《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闵安稳、杨德义:《论杨业之死》,常德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
    ④方健:《杨业之死的元凶是谁》,《新民晚报》,1994年9月15日;管健:《谈谈杨业的死因及其历史教训》,殷都学刊,2000年第3期。张其凡:《‘杨业之死’发覆》,《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69页.
    ⑤降大任:《有关杨业晚节的一个疑点》,山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①《宋史》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三”,第9364页。
    ②《宋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第9022-9023页③《宋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第9024-9025页
    ①《宋史》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第10165页。
    ②《宋史》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第10167页。
    ③《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第9527页。
    ④《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第9559-9564页
    ①转引自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②张静秋:《清代西游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毕业论文,第178页。
    ①因为潘仁美不能划归忠辽,只能为不忠宋,所以本组题为忠辽/不忠宋
    ①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②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第85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问题研究》,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①王学奇:《元曲选校注》(第二册),第2121页。
    ①《宋史》,卷四,“本纪第四”,“太宗本纪”(一),第64页。
    ②《宋史》卷二百七十二,第二七册,第9303页。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一,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第473页
    ①《宋史》,卷四,“本纪第四”,“太宗本纪”(一),第65页。
    ①本有天魔阵,耶律夫人为阵主,但后来成为地煞阵阵主,地煞阵破,天魔阵也不知道哪里去了,直接就是最后一关天门大阵。
    ②元武阵,应为玄武阵,避康熙帝“玄烨”之讳。
    ①李渔:《李渔全集》第三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②《昭代箫韶》第一本第一出“万国春台同兆庶”。
    ③李渔:《李渔全集》第三集,第61页。
    ①韩军:《杨家将戏曲研究》,南京大学,1998级博士毕业论文,第66页②李渔:《李渔全集》第三集,第62页。
    ③李渔:《李渔全集》第三集,第63页。
    ①韩军:《杨家将戏曲研究》,南京大学,1998级博士毕业论文,第60页
    ①李渔:《李渔全集》第三集,第12-13页
    ①王芷章编《清升平署志略》(上册),第82-83页
    ①《故宫珍本丛刊》“昆弋本戏”专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这五出剧本存于第668册第476-480页
    ①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2007年版,第272页
    ①周明泰辑:《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4辑,据1933年三月初版影印,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3页。第一次演出即道光十七八年的资料较为完备,第二次演出即道光二十五年上半年档案缺,第三次演出即咸丰八年二月十五日之前(五段之前)演出资料缺,记载也较道光年间简略,第四次演出即光绪二十五六年的演出资料较完备。
    ②咸丰八年内务府档案也记载了“二本《昭代箫韶》‘分兵追袭’”“六段《昭代箫韶》一出:廷让败逃”字样,参见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288页。从出名来看,均为四字这也说明,咸丰年间的演出本异于嘉庆刻本,而实与道光年间为同一脚本。
    ①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277页
    ①原位置夹在光绪府本之间,经笔者整理②咸丰年间演员生平见附录。
    ①本则材料为丁汝芹先生转赠。
    ②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第273页。
    ③参见《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80-684册为“乱弹本戏”专辑,第683册第348-436页所存为第二本至第五本,第684全册为第六本至第四十本,即为此《昭代箫韶》,另外,第一本“第一出太宗朝议”、“第二出萧后打围”、“第三出辽将寇边”、“第四出奏请伐辽”存于“昆弋本戏”专辑第668册462-476页。
    ④周志辅:《<昭代箫韶>之三种脚本》,剧学月刊,1934年第2期。
    ①周志辅:《<昭代箫韶>之三种脚本》,剧学月刊,1934年第2期
    ①在该书的前后还有“北京图书馆长乐郑振铎西谛藏本”印章,由此看来,这本目录后由郑振铎所收藏,周明泰所收戏曲剧本是否也为其收藏,不得而知。
    ②周志辅:《<昭代箫韶>之三种脚本》,剧学月刊,1934年第2期。
    ③《故宫珍本丛刊》“乱弹本戏”专辑第683册第348-361页,这四出为《昭代箫韶》头本,二本以后从格式上判断,应该是府家本,编者误将本家本的头本放在了府家本之处,而原府家本的头本是在“昆弋本戏”专辑中,即存于“昆弋本戏”专辑第668册462-476页,这四出剧本实际上并不是昆弋本戏,而是皮黄戏剧本,这可以从剧本中所标示的唱腔如“摇板西皮”“慢板西皮”等板式特征看出。“第一出太宗朝议”、“第二出萧后打围”、“第三出辽将寇边”、“第四出奏请伐辽”,出名的格式特征也与府家本相同。
    ④周明泰(1896-1994),曾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内务部参事。1949年去香港前,曾把这批珍藏多年的戏曲图籍及其文献资料、名伶书画等物均寄存于上海的一家图书馆——合众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他来信把这批珍贵史料全部捐献给上海市人民政府,由上海市图书馆收藏。
    ⑤齐如山:《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二卷,北平国剧学会发行,1935年6月版,令人奇怪的是在同年出版的《北
    平国剧学会图书馆目录》中却未见这些条目,参见傅惜华编《北平国剧学会图书馆目录》,北平国剧学会发行,1935年4月版。
    ①《故宫珍本丛刊》“昆弋本戏”专辑第670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259页②信修明遗著、亚伦整理:《老太监的回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①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第421页
    ①原文为第四出,但该本仅一出,为昆弋本三本二十三出后半本与二十四本两本相合而成
    ①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第422页
    ①首都图书馆编:《清车王府藏曲本》第7册,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②首都图书馆编:《清车王府藏曲本》第7册,第95页。
    ①信修明遗著、亚伦整理:《老太监的回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②转引自张发颖著:《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0页。
    ①陈志明《陈德霖进宫承差演戏的几件事》,选自一凡主编:《慈禧的私交》,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②齐如山《谈四角》,选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90年版,第146页。
    ①赵翼:《簷曝杂记》,清代笔记史料丛刊,卷一,北京,1982年版,中华书局,第11页②弘历等:《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①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选自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八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9-60页
    ①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以下德和园大戏楼的数据为笔者实地考察所得,与该表数据略有出入。①笔者曾于2011年3月份亲自考察,以下数据均为笔者整理。②与后台相通,因暂时不明此建筑物是否还有他用,暂称前殿。罗德胤先生认为是后台与笔者所提到的前殿整体为扮戏楼,呈凸字形。
    ①徐浩修《燕行记》卷二,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八册,凤凰出版社,第270页
    ①杨芷华、傅如一:《从<昭代箫韶>看乾嘉宫廷戏曲之鼎盛》,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①见第九本第二出,群鬼向四隅地井招众鬼魂。
    ②《中国戏曲通史》(下册),第314页。
    ③杨芷华、傅如一:《从<昭代箫韶>看乾嘉宫廷戏曲之鼎盛》,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四期④见第三本第二十三出,第八本第八出。
    ①杨芷华、傅如一:《从<昭代箫韶>看乾嘉宫廷戏曲之鼎盛》,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四期②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2页。
    ③故宫珍本丛刊“各种串头”第229页。
    ①清·徐柯:《清稗类钞》,第十一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5033页。
    ②明·张岱著,马兴荣点校:《陶庵梦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③徐柯:《清稗类钞》,第十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32-5033页。
    ④马嘎尔尼著《乾隆英使觐见记》,转引自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八册,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7
    ①徐浩修:《燕行记》卷二,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八册,凤凰出版社,第265页。
    ①王芷章著:《清升平署志略》,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19页。
    ②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第73页。原文选自关嘉禄《清代内阁散佚满文档案选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①周志辅:《<昭代箫韶>之三种脚本》,剧学月刊,1934年第2期。
    ①叶仰曦等编:《戏曲龙套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版,第73页②叶仰曦等编:《戏曲龙套艺术》,第57-58页。
    ③http://baike.baidu.com/view/1377050.htm。
    ④郭建英:《戏曲龙套教材》,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100页。①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上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4-289页。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页。
    ①台湾李孟君:《杨家将戏曲研究》,辅仁大学2006级博士毕业论文,328-336页。
    ②徐慕云著:《中国戏剧史》,上海书店出版社据世界书局1938年版影印,1989年版,第246页
    ①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编:《故宫博物院藏宝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84页
    ①韩军:《杨家将戏曲研究》,南京大学1998级博士毕业论文,第77页。
    ②同上,第76页。
    ③转引自纪根垠著:《柳子戏简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①吴希贤辑汇《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录》,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56页。
    ②《钦奉谕旨给示碑》,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八册,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328页③纪根垠著:《柳子戏简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④麻国钧、沈亢、胡薇编著:《剧种剧目剧人》,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⑤许伯明主编:《吴文化概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⑥江苏省音乐工作组编:《江苏南部民间戏曲说唱音乐集》,音乐出版社,1955年版,第119页。
    ①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梨园往事》(北京文史资料精华丛书)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版,第21页
    ②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级博士毕业论文。
    ③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凤凰出版社,2011年3月版,第132页。
    ④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第133页。
    ⑤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第133页。
    ①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三册,清宫文献,第175页。
    ②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一册,专书(上),第439页。
    ③王芷章:《清代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①王芷章:《清代京剧编年史》,第194-197页。
    ②案:此处穆长久生平按升平署志略列出,为光绪二十一年入宫。但据上文来看,穆长久在咸丰年间亦曾入宫
    ①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第321页
    ①祁寯藻:《枢廷载笔》,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第七册,日记卷,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6页
    ①关嘉禄:《清廷贵胄与京剧》,中国京剧,2000年第5期。
    ②张元济著:《张元济书札》“致朱希祖”条,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9页。
    ③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北历史名人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①作剧先生、观剧道人著:《梨园外史》(第一卷),北京京华印书局,1925年版,第94页。
    ②万如泉、万凤姝等编著:《京剧人物装扮百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③张逸娟主编:《传统京剧人物造型荟萃》,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④张铁马、曾立平著:《自从出了朱皇帝:大明王朝遗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①来新夏、马铁汉主编:《谈史说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19页。
    ②钝根:《戏考大全》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369-378页。
    ③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丛刊》第二集,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第67-93页④聆音馆主编:《戏典》(第二版)第二集,1936年版,第711-721页。
    ⑤徐志豪:《绘图京调大观》第一集,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35年版,第42-50页。
    ①李希凡:《题材、思想、艺术》,1964年版,百花文艺出版社,第264页。
    ②李希凡:《京门剧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③《埋名婿苦情漫述》为第二本十八出,《恩爱重夫唱妇随》为第七本第九出,《心向宋二女劝降》为第十本第十八
    ①本文所参照的本子均为车王府曲本,因车王府曲本版本较早,大致能够反映两者原貌,参见首都图书馆编《清车王府藏曲本》,《四郎探母》、《探母回令》见第6册35-49页,《雁门关总讲》见第7册1-66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②耿瑛:《<四郎探母>与<八郎探母>》,《书林内外集》,春风文艺出社,1999年版,第377页。.
    ③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梨园往事》(北京文史资料精华丛书),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④海震:《杨家将探母故事的形成及演变》,《戏曲研究》第8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99页。
    ⑤齐如山:《中国剧之变迁》(齐如山剧学丛书之二),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版,第17页。
    ①傅谨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一册专书(上),第563页。
    ②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07-308页。
    ③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第584页。
    ④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1册专书(上),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539页⑤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上),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44页。
    ①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1册专书(上),第584页。
    ②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1册专书(上),第556页。
    ③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2册专书(下),第905-914页。
    ④参见颜长柯《<春台班>戏目辩证》,《中华戏曲》第2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21-153页。此戏目应不迟于道光末年,因为剧目中有“王九龄之戏”,在咸丰三年(1853)《都门纪略》中,王九龄已成为四喜班台柱,而道光帝去世后因国丧不能唱戏,据此推测,王九龄由春台班搭入四喜班是在咸丰初年。另外,王鸾仙也是咸丰初年重搭重庆班,所以,这份戏目应该是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至道光末年(1850)四年间出现的。
    ①颜长柯:《春台班戏目辩证》,《中华戏曲》第2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②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903页。
    ①在同治十二年(1873)《都门纪略》中,出现了全胜和班之盖天红演《雁门关》吴三贵,此处出现《雁门关》一剧,但并非是四喜班所演,而且吴三贵应该是迎接清兵入关的山海关总兵,与杨家将戏无关,不知此处何解。
    ②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二册专书(下),第25-54页。
    ③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第一册专书(上),第751-794页。
    ④景孤血:《从四大徽班时代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梨园往事》(北京文史资料精华丛书),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13页。
    ⑤同上。
    ⑥光绪十二年作《鞠台集秀录》,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
    ①元天历二年(1329)赵鹤鸣撰《题世将杨族碑记》。碑文已载入代县志编辑委员会编《代县志》,第393页。
    ②据古本戏曲丛刊九集之八《昭代箫韶》相关内容。
    ①黄仕忠:《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第139-162页②首都图书馆:《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学苑出版社20014年版,第384页。
    ①首都图书馆:《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383页。
    ②首都图书馆:《清车王府藏曲本》,第7册,第7页。
    ③首都图书馆:《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356页。
    ④首都图书馆:《清车王府藏曲本》,第6册,第48页,。
    ⑤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699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29页
    ①汉寿易顺鼎哭庵撰《哭庵赏菊诗》,“观梅兰芳演《雁门关》剧”,张次溪辑:《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755页。
    ①参见周华斌、陈宝富校订《杨家将演义》序文,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1-29页。
    ①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毕业论文
    ①乾隆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影印清乾隆内府五色套印本。
    ①裴传永:《中国串通忠德观的历时性考察》,山东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85页②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第89页。
    ①李宗白:《浅谈<忠义璇图>》,艺谭,1982年第4期。
    ②赵景深:《谈清宫大戏<忠义璇图>》,艺谭,1980年第2期
    ①原文为得瑞探阵,可能为笔误,应该为得图探阵。
    ②头段二出三出在207-209页,286-287页也有,六出八出在205-206页,四本、八本在209-222页,三十三本四十一本在270—278页,改三十二本在288-290页,三十七本在291-295页,三十九本在330-334页。
    (清)废闲主人校阅《绣像北宋金枪全传五十回》,道光三年博古堂刊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
    (清)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齐如山《中国剧之变迁》(齐如山剧学丛书之二),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版。
    齐如山《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版。
    王芷章《北平图书馆藏升平署曲本目录》,北平图书馆,1936年版。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年版。
    (清)杨米人等著、路工编撰《清代北京竹枝词》,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
    郭建英《戏曲龙套教材》,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中华书局,1964年版。
    (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
    (清)昭梿撰《啸亭杂录》,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
    常征《杨家将史实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石梁标点、明纪振伦校订《杨家将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明)秦淮墨客《杨家将演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胡适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庄一佛《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清)赵翼《簷曝杂记》,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版。
    叶仰曦《戏曲龙套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剧工作研究室《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
    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四册),北京出版社,1985年-1997年版。
    (清)徐柯《清稗类钞》,第十一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
    (清)李渔《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代县编委会《代县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仇江《车王府曲本提要》,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杜波、行乐贤、李恩泽《蒲州梆子剧目辞典》,宝文堂书店,1989年版。
    钝根《戏考大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方龄贵《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版。
    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天津古籍书店影印,1992年6月版。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服装图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刘吉典《京剧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董含《莼乡赘笔》,丛书集成续编第96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
    刘若愚《酌中志》卷一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王学奇《元曲选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何振球、严明《常熟文化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丁秉鐩《菊坛旧闻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7年版。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苏州市戏曲志编辑委员会《苏州戏曲志》,古吴轩出版社,1998年版。
    徐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郭精锐《车王府曲本与京剧的形成》,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
    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梨园往事》,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赵慧蓉《燕都梨园》,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顾歆艺《杨家将与岳家军系列小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首都图书馆《清车王府藏曲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故宫博物院《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郎秀华《中国古代帝王与梨园史话》,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周传家,秦华生《北京戏剧通史》(明清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李运启《翰墨流光映春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周良《苏州评弹史稿》,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版。
    (清)俞正夔《癸巳存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周华斌《中国戏剧史论考》,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田娟华点校《征播奏捷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清升平署戏装扮像谱》,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北京市、上海市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德苍编、汪协如点校《缀白裘》(全六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
    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云《<劝善金科>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秦华生、刘文峰《清代戏曲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蔡向升、杜雪梅《杨家将研究》(历史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
    刘明德《杨家将民歌·戏曲辑选》,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7年版。
    范丽敏《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刘奇玉、王汉民《清代戏曲史编年》,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2008年版。
    俞为民等《历代曲话丛编》,黄山书社,2008年版。
    学苑出版社《民国京昆史料丛书》,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李裕民《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朱家溍《故宫退食录》,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版。
    幺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慕云《梨园秘史》,三联书店,2010年版。
    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王文章《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傅谨《京剧历史文献汇编》。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张永廷《杨家将的历史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韩军《杨家将戏曲研究》,南京大学,2001届博士论文。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南京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论文。
    常毅《元明时期“杨家将”戏曲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
    吴建生《<北宋志传>与<世代忠勇杨家府演义志传>的叙事比较研究》,南昌大学, 2005届硕士论文。
    蔡连卫《“杨家将”小说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
    蒋国江《杨家将戏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万甜甜《“杨家将”故事演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龚舒《杨家府演义》与明清家族型历史小说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聂垚《“杨家将”主要人物形象的历史演变》,吉林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李小红《<鼎峙春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郭胜瑜《女性主义关照下的“杨门女将”》,山西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韩艺通《杨家将故事中的杨门女将形象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李孟君《杨家将戏曲研究》,台湾辅仁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张静秋《清代西游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论文。
    郝成文《杨家将戏曲暨《昭代箫韶》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
    肖岸芬《清代宫廷戏剧研究综述》,广州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
    傅惜华《升平署扮相谱》,北京画报·戏剧号,1928年8月18日、9月15日、10月20日、11月17日。
    傅惜华《内廷承应戏之开场》,民言·戏剧周刊,1929年12月2日。
    傅惜华《清代宫苑舞台考略》,民言·戏剧周刊,1929年12月16日、23日。
    傅惜华《德和园戏台考略》,北京画报·戏剧特号,1930年8月17日。
    傅惜华《关于故宫戏衣之研究》,民言·戏剧周刊,1930年8月18、25日,9月1、15日。
    傅惜华《<升平宝筏>——清代伟大之神话剧》,北京晨报·艺圃,1930年12月16-21日。
    傅惜华《寿安宫戏台建筑考》,北京画报·戏剧特号,1931年2月12日。
    傅惜华《内廷普通之承应开场剧》,北京画报·戏剧特号,1931年5月18日。
    傅惜华《记<封神天榜>——清代承应传奇之一种》,北京画报·戏剧特号,1931年5月27日。
    傅惜华《内廷承应传奇之开场》,北京画报·戏剧特号,1931年6月6日。
    傅惜华《内廷除夕之承应戏——<如愿迎新>》,国剧画报,1932年2月5日。
    傅惜华《南府轶闻》,国剧画报,1932年3月11日、18、25日。
    傅惜华《宁寿宫畅音阁小记》,国剧画报,1932年6月24日。
    曹心泉《前清内廷演戏回忆录》,剧学月刊,1933年第2期。
    周志辅《<昭代箫韶>之三种脚本》,剧学月刊,1934年第3期。
    傅惜华《清廷元旦之承应戏》,大公报·剧坛,1935年1月1、3日。
    傅惜华《记缀玉轩藏内府钞本》,大公报·剧坛,1935年1月22、23日。
    傅惜华《清代内廷之开场、团场戏》,大公报·剧坛,1935年7月4、5、9、12、14、18日。
    傅惜华《清宫之月令承应戏》,大公报·剧坛,1935年8月21、22、23日。
    傅惜华《清代内廷戏台考略》,北京晨报·国剧周刊,1936年7月30日、8月6日、8月20日、9月17日。
    傅惜华《清代宫廷之开场与团场戏》,晨报·剧学,1938年11月18日。
    杀黄《内廷演剧之沿革》,戏剧旬刊,1936年第23期。
    寰如《清末戏班承值内廷史料之一斑》,北平晨报·国剧周刊,1936年9月24日。
    周贻白《<鼎峙春秋>与旧有传奇》,万象,收入《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
    (日)内田道夫《礼亲王的戏曲与清朝文化》,汉学会杂志(日),1941年9月2日。
    翦伯赞《清代宫廷戏剧考》,中原月刊,1943年1月2日。
    刘燕声《明清两代之内廷吉庆承应戏》,新民报,1943年5月14日。
    王声和《清宫内廷戏台考略》,文献专刊,1944年6月1日。
    赵景深《清代宫廷戏的一例:读<昭代箫韶>第七本》,文潮月刊,1946年第1期。
    筲广《清宫阉戏考》,雄风,1947年2月1日。
    (日)岩城秀夫《明宫廷与演剧》,中国文学报,1954年第1期。
    徐凌云《钟鼓司与明内廷戏剧》,光明日报,1963年4月28日。
    朱家溍《清代内廷演戏杂谈》,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
    李书筠《清宫演戏二三事》,紫禁城,1980年第3期。
    唐永德《清代宫廷演戏杂谈》,北京艺术(创刊号),1981年第1期。
    龚和德《清代宫廷戏曲的舞台美术》,戏剧艺术,1981年2月3日。
    潘深亮《故宫里的小戏台和曲艺演出》,戏剧艺术论丛,1982年第3期。
    贾俊英《故宫戏台和皇家戏剧生活》,文物天地,1982年第3期。
    王利器《乾隆七十大庆演出实况》,古籍论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49-951页。
    李国梁《避暑山庄的宫廷戏剧》,满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王利器《皇家做生的戏本名目》,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
    朱家溍《清代宫中乱弹演出史料》,戏曲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杨天在《避暑山庄的清代宫廷戏剧》,大舞台,1985年第2期。
    杨常德《清宫演戏制度的变革及其意义》,戏曲艺术,1985年第2期。
    张淑贤《清宫戏衣材料织造及其来源浅析》,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2期。
    戈斌《清代宫廷戏剧杂谈》,大舞台,1987年第3期。
    万依《清宫百戏》,燕都,1988年第5期。
    本刊记者《朱家溍先生谈清宫演剧》,燕都,1989年第4期。
    杨芷华《从<昭代箫韶>看乾嘉宫廷戏曲之鼎盛》,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4期。
    郎秀华《清代宫廷戏曲发展浅谈》,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2期。
    毛宪民《清宫南府的内学外学》,历史大观园,1991年第6期。
    丁汝芹《嘉靖年间的清廷戏曲活动与乱弹禁令》,文艺研究,1993年第6期。
    张明芳《清代宫廷演戏述略》,中华戏曲,1998年,第21辑。
    丁汝芹《清前期的宫廷演戏》,文史知识,1998年第10期。
    俞健《清宫大戏台与舞台技术》,艺术科技,1999年第2期。
    丁汝芹《清内廷经常上演的剧目》。文史知识,1999年第8期。
    许德楠《谈清宫戏的‘火’——兼及它对历史认知的正负面影响》,文史杂志,1999年第5期。
    李玫《清代宫廷大戏三题》,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李玫《清代宫廷大戏的产生及特点》,中国文化报,1999年3月20日。
    幺书仪《清代宫廷的‘节戏’》,中国文化报,1999年12月9日。
    申智瑛《清代升平署的月令戏》,中国文化报,2000年5月11日。
    艾池《精彩的技巧动人的演出——中国京剧院四团演出的<杨门女将>观后》,云南日报,1961年3月6日。
    陈中凡《<十二寡妇征西>、<百岁挂帅>和<杨门女将>》,江海学刊,1961年第4期。
    张菲《<从杨门女将>谈历史剧》,文汇报,1961年3月11日。
    张山仁《杨家庙和杨家将的传说》,北京晚报,1961年5月26日。
    鲁夷《一门忠烈的英雄长卷:杂谈京剧<杨家将>》,重庆日报,1961年8月27日。
    一凡《<欣看杨排风>——谈<雏凤凌空>的成就与不足》,北京日报,1961年3月7日版。
    朴生《烧火丫头与大将军——也谈<雏凤凌空>里的杨排风,北京日报,1961年3月16日。
    余凡《看祁剧<木桂英挂帅>》,江西日报,1961年9月13日。
    鲁夷《一门忠烈的英雄长卷》,重庆日报,1961年8月27日。
    李时钊《激昂悲壮,气贯长虹——评京剧<杨门女将>的表演》,上海戏剧,1961年第10期。
    念禾《五郎破阵》,长江文艺,1961年12月,总第135期。
    天地《试探<三关排宴>的整理本》,山西日报,1962年3月17日。
    赵廷鹏《<三关排宴>点滴谈》,山西日报,1962年3月24日。
    天地《对目前继承传统讨论的浅见》,山西日报,1962年5月5日。
    罗继祖《杨业与杨家将》,吉林日报,1962年7月3日。
    知非《杨门男将》,文汇报,1962年10月5日。
    张天麟《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和历史》,天津日报,1962年10月24日。
    本刊记者《<穆桂英>座谈会纪要》,奔流,1962年2月号。
    王一民《佘太君的典型意义与历史真实——与顾全芳同志谈<三关排宴>的改编》,山西日报,1962年4月21日版。
    顾全芳《略谈<三关排宴>中的佘太君——兼与天池同志商榷》,山西日报,1962年4月7日。
    吴新雷《杨排风的衍化——曲海钩沉探源录》,文汇报,1962年6月13日。
    范钧宏、吕瑞明《情节——<杨门女将>写作札记》,文汇报,1962年8月1日。
    刘有宽《<四郎探母>还值得演出吗?》,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1日。
    李希凡《<四郎探母》的由来及其思想倾向》,人民日报,1963年6月9日。
    吕端明《杨门女将》,人民戏剧,1977年第12期。
    郭亮《重看‘杨门女将’有感》,人民戏剧,1977年第12期。
    李宗白《巾帼英雄的颂歌——喜看京剧<杨门女将>》,北京日报,1978年1月11日。
    本刊记者《京剧杨门女将在本市上演》,文汇报,1978年1月12日。
    胡金兆《看京剧<杨门女将>等戏随感》,光明日报,1978年2月22日。
    刘以章《激情的爱国主义赞歌》,重庆日报,1978年2月22日。
    本刊记者《历史剧<穆桂英挂帅>即将在拉萨公演》,西藏日报,1978年9月24日。
    本报记者《如何评价<四郎探母><恶虎村>等四出戏》,人民日报,1979年7月23日。
    戚良伯《<四郎探母>等戏应该上演》,上海戏剧,1979年第4期。
    刘梦德《<四郎探母>等戏绝对不能上演》,上海戏剧,1979年第4期。
    魏绍昌《探母等四出戏往事琐谈》,上海戏剧,1979年第4期。
    王若望《给杨四郎恢复名誉》,上海戏剧,1979年第5期。
    龚济民《<四郎探母>也是一朵花》,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尹丕杰《杨家将和杨家将的戏》,河北日报,1979年4月22日。
    曲六乙《<四郎探母>与推陈出新》,文汇报,1979年11月6日。
    杨芷华《金院本<打王枢密爨>考》,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4期。
    梅兰芳《旦角表演及<穆桂英挂帅>的形象塑造》,人民戏剧,1980年第11期。
    朱颖辉《谈<四郎探母>及其论争》,戏曲研究,1980年第2期。
    史若虚《铁镜公主与<四郎探母>的思想性》,人民戏剧,1980年第5期。
    郭永江《京剧<四郎探母>是坏戏吗?》,人民戏剧,1980年1期。
    何为《杨四郎的艺术形象》,人民戏剧,1980年第2期。
    王蕴明《如何评价和对待京剧<四郎探母>》,人民戏剧,1980年第4期。
    尹丕杰《<四郎探母>——患有痼疾的美人》,河北日报,1980年7月13日。
    曲六乙《杨四郎判决书》,北京晚报,1980年10月29日。
    朱颖辉《谈<四郎探母>及其论争》,戏剧研究,1980年第2期。
    陈世雄《运用艺术辩证法的一个好例子——京剧<杨门女将>‘寿堂’一场的学习心得》,福建戏剧,1981年第1期。
    陶雄《何必为<四郎探母>叫好?》,戏文,1981年第4期。
    徐朔方《元明两代的杨家将戏曲和小说》,戏剧论丛,1982年3期。
    陈汝衡《杨家将:从民间说唱到戏曲演出》,戏剧艺术,1983年第1期。
    杨学志《杨排风招亲》,黑龙江艺术,1983年第5期。
    颜长柯《穆桂英大战洪州》,长江戏剧,1984年第2期。
    马金凤《我演<穆桂英挂帅>》,河南戏剧,1984年第5期。
    张汉英《蒙尘的绝代佳人——为京剧<四郎探母>一辩》,戏剧报,1985年第8期。
    伊何巴雅尔《关于传统戏曲中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兼谈对<四郎探母>的评价》,戏曲艺术,1985年第3期。
    石松《观<四郎探母>有感》,戏曲艺术,1985年第3期。
    王杰夫《雁门关》,戏文,1985年第6期。
    王玉蓉《演<四郎探母>要以情夺人》,戏剧报,1987年第3期。
    朱建华《四郎探母》,戏友,1987年第4期。
    刘兴明《演戏演人唱曲唱情——评张光茹在八郎回营中的表演艺术》,戏剧与电影,1990年第5期。
    孙荣蕙《尚小云与<四郎探母>》,中国戏剧,199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