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给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控制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控制方式既满足了那些可能反抗的人的需要又压抑了作为人本质的潜在创造能力,既加大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依赖性又有效地促进了人们与现存制度的同一。
     马尔库塞认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控制下,在科学技术理性的规范和操纵下,人们的感性受到了压抑,人逐渐失去了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变成了习惯于生活在“单向度社会”中的“单向度的人”。为了使人的感性摆脱理性的压抑,为了克服这种“单向度的社会”带来的异化后果,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通过“本能革命”造就的所谓的“新感性”和新的革命主体来实现社会改造和世界重建的主张。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是他构建其“新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揭示出了审美的感性特点,并成功地将政治功能融入到了审美中。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系统性地探究马尔库塞的这一“新感性”思想。
     除去引言和结论部分,本文共分五章。
     在第一章,本文从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生成背景入手,对贯穿于其多部作品中的“新感性”思想做了简要梳理,探求了他“新感性”思想的发展轨迹。在第二章,本文从发达工业社会压抑人的感性,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发生动摇,有可能成为革命力量的其他群体亦难担当革命主体三个方面揭示了他“新感性”思想的针对基点,在第三章,本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两个方面总结了他“新感性”思想的理论渊源,从感受力、反省能力、审美能力三个方面归纳了他“新感性”思想的主要特征,接下来,从“新感性”是一种“活的”感性,“新感性”以想象力为基本动力,“新感性”是一种“理智”的感性,“新感性”最终导向“自然的解放”四个方面阐释了他“新感性”思想的基本内容,在第四章,本文通过马尔库塞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通过分析马尔库塞艺术审美中的“新感性”思想和总结培育人的“新感性”与艺术审美的效用三个方面探求了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与艺术审美的关系,在第五章,本文从“新感性”的构建性与缺陷性两个方面评价审视了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是他试图打破现实对人生存的压抑性和实现人类解放的一次大胆探索。但是,马尔库塞把个人的感性、爱欲与人的解放等同起来,过分夸大了感性的力量和感性的革命潜能,尽管马尔库塞提出了艺术和审美是实现人的“新感性”的重要方式,但他并没有具体说明艺术和审美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感性”,更没有对“新感性”的好坏做出实质性的认识或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不足之处。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especially after the1950’s, during the third science andtechnology revolution, the productivity of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has been developedquickly, and great changes have been brought in both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whole sociallife of western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reates a new way of life and a new way of control mode, which meet the demand of thosewho may resist, depress the potential creative ability that is also the essence of humanbeings, increase the dependence of individuals on capitalist consumption society, and mostof all, strengthe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existing system.
     Marcuse believed, under the tight control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integration, under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rationality, individual’ssensibility was depressed, and he would gradually lose his ability and spirit of criticismand rebellion, and finally became “one-dimensional man” who was used to live in the“one-dimensional society”. In order to let individual’s sensibility get rid of his rationaldepress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similation consequences of “one-dimensionalsociety”, and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world reconstruction,Marcuse reformed both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ory and Marx’s labor alienation theory,and put forward his own theory of “new sensibility” and new revolution subject whichcame from “instinct revolution”.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is new society theory,his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is also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s aesthetic theory. His“new sensibility” thought reveals an intuitiv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and successfullybinds political function into aesthetics.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Besides preface and conclusi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additional chapters.
     In Chapter One, the thesis starts from the generating background of Marcuse’s “newsensibility” thought, gives it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gradually digs out its developmenttrack. In Chapter Two, the thesis reveals the basic points of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fromthree aspects: individual’s sensibility is depressed in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 society, theworking class is no longer revolution subject, and other classes or groups can’t representrevolution subject either. In Chapter Three, the thesis reveals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his“new sensibility” thought from Marx’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1844”and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ory. The thesis also reveals thre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of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experience ability, introspective ability, and esthetics ability.Then this thesis reveals basic content of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from four aspects: it is akind of “live” sensibility, imagination is its basic motive force, it is also a kind of“rational” perception, and its logical result is “natural liberation”. In Chapter Four, thethesi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and artisticaesthetics from three aspects: Marcuse’s criticism of orthodox Marxist aesthetic, analysisof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in his artistic aesthetics, the utility of cultivating "newsensibility"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In Chapter Five, the thesis reveals the structure and defects of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Marcuse’s “new sensibility” thought is a bold exploration in both breaking throughthe depression and realizing human liberation, but Marcuse confused the concepts ofindividual’s sensibility, eros and human liberation, exaggerated the emotional strength andperceptual potential in revolution. Marcuse believed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s“new sensibility” depended on art and aesthetics, but he couldn’t explain art and aestheticswould establish what kind of “new sensibility”, he even couldn’t make a substantialanalysis of “new sensibility” either, and it would be his shortcomings.
引文
①在对发达工业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时,马尔库塞导入一个崭新的解释视角,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在技术生产体系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能力与人类不能批判地思考自己处于富裕中被支配与奴役的现象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异的同一性。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已扩展到社会的整个控制和协调系统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权力形式,它调和着种种反对此系统的力量,挫败或拒绝以自由的历史性前景的名义对奴役和统治进行的所有反抗,甚至思维屈从于现实也到了不再对社会生活提出任何批判的地步。由此,马尔库塞首先断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力量的单向度社会。参见傅永军:《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评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69页。
    ②王金林:《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齐泽克“共产主义假设”——〈首先作为悲剧,然后作为喜剧〉剖析之一》,《学习与探索》2010年5月第3期,第20-21页。
    ③郑春生:《在失望与希望之间——评马尔库塞论解放力量》,《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6月第6期,第250页。
    ①Herbert Marcuse,An Essay on Liberation(Boston:Beacon Press,1969),p.59.转引自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8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82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7页。
    ②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③马尔库塞关于人的本质是爱欲这一思想是通过剖析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提炼”出来的。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无意识由以爱欲为主的生本能和攻击欲占统治地位的死本能构成。马尔库塞在此基础上,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无意识的快乐原则决定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比后天形成的“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而只有与人的“存在原则”相一致的生本能才真正体现了人的本质。这种生本能就是爱欲,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爱欲。参见李娟:《爱欲解放: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乌托邦构想——评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第1页。
    ①依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和弗洛伊德的压抑性理论,马尔库塞提出,“异化”既是扎根于劳动组织中的,同时在操作原则的支配下,异化还进入到人的意识之中,并渗入到身体和精神、行为和思想中。“异化”已成为人的真实的处境,成为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马尔库塞为马克思的理论注入了心理学维度,从而使心理学也成为一种政治分析手段,而不再是单纯的学问。参见丁国旗:《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273-274页。
    ②在文明中,人们可以享受自由,然而文明中的自由,在保证组织劳动生产的必然性中有其内在的局限性,这种组织使个体“从一个快乐的主客体转为一个劳动的主客体”。这是通过现实原则战胜快乐原则,这是从孩提时代就在灵魂深处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原则。为了文明,自由就要受到限制;个体在文明的发展中,遵循着的是现实的劳动原则,而不是人的本能的快乐的原则。文明构成压抑。在这种状态下,“平静、和平和快乐原则在人们生存的斗争中分文不值”。快乐原则总是要在现实原则面前缴械投降,快乐原则提供给我们的幸福无法实现,这是压抑的根源。参见丁国旗:《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280页。
    ③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16页。
    ④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
    16页。
    ①非压抑性文明的不可能性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块基石。他认为爱欲与文明的冲突既不可避免又无法消除,是永恒对立的,要解放爱欲就必然构成对文明的破坏,要发展文明就必须压抑爱欲的解放,不可能存在非压抑性文明。而马尔库塞则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完全有可能建立一个爱欲解放了的文明社会,人类将走出在爱欲与文明之间只能择其一的困境。参见李娟:《爱欲解放: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乌托邦构想——评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第1页。
    ②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16页。
    ①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8页。
    ②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9页。
    ③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9页。
    ④刘庆争:《新感性与社会现实》,《贺州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4期,第67页。
    ①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②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9页。
    ①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1页。
    ②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9页。
    ③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9页。
    ④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①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99页。
    ②Herbert Marcuse,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Boston:Beacon Press,1972),p.74.转引自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5月第3期,第100页。
    ③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3期,第100页。
    ④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⑤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
    ①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24页。
    ②马尔库塞没给新感性下过逻辑定义。提纲挈领地说,首先,新感性是一组人本主义原则,规范、指导着“社会主义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号召无阶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伦理特征现在就“应成为那些为这种社会而斗争的人们的基本需求”。新感性倡导快乐、爱欲、安宁、和谐、游艺、好美、恶争、无疚等价值,要人们放弃攻击、破坏、抑郁、竞争、迟钝、紧张、负疚等压抑型升华物。其次,新感性是对一种新的历史主体的描述,即是指新感性的承载者。其言下一义是,西方革命的主体正经历从理智型理性主体到易感、善感、敏感型感性主体的迁徙。一般认为,它是指新左派。但在马尔库塞笔下,它不是普罗米修斯,更不是新超人,而是俄尔浦斯、那喀索斯式的形象。他对新左派寄以厚望,但并不认为它是标准的新感性化身。参见朱世群:《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说与新左派运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74页。
    ①所谓新感性,就是指能超越抑制性理论的界限,形成和谐的感性和理性的新关系的感性。它是与旧感性相对立的,旧感性是受理性压抑的感性,是丧失了自由的感性,新感性则是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造就的、彻底摆脱了旧感性的完全自由的感性,是人的原始本能得以解放的感性。它“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新感性的基本特征是广义的非暴虐,它反对现代文明的贫困、苦役、剥削、攻击性,为满足压抑的需求而改变自然以及令人难熬的枯燥等现象,它赞颂人的游戏、安宁、美丽、接受性质,只有通过这些性质,人际关系和人对自然的关系才会平静、和谐。新感性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前景;不再有压抑、也不再有暴虐。参见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5月第3期,第126页。
    ①尹元华:《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内容及价值》,《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期,第63页。
    ②张之沧:《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10月第5期,第38页。
    ③现实世界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压抑性“权力”的世界,商品、消费方式、政治语言、性交场所等等。马尔库塞用弗洛伊德理论来考察这一切,认为现代文明对人的最大伤害就在于对人的本能的压抑。马尔库塞还认为,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是他讨论人类进步的理论基础。有机体的两种本能——爱欲与死欲,只要处于非控制状态,它们就不可能适合社会的需要。在马尔库塞看来,死本能在既有社会中的攻击性力量已经被整合掉了,成为服务于文明的力量。破坏的本能力量得到了释放,而爱欲却受到了压抑。因此,马尔库塞所要做的就是使“爱欲”得到解放,实现一种“非压抑性升华”。参见丁国旗:《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277页。
    ④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5期,第66页。
    ①谭容培、刘永胜:《生命本然与审美存在之思:马尔库塞新感性实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22页。
    ①谭容培、刘永胜:《生命本然与审美存在之思:马尔库塞新感性实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21-122页。
    ②李霞:《桑塔格和马尔库塞“新感性”之异同》,《求索》2011年6月,第217页。
    ①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5期,第66页。
    ②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5月第3期,第127页。
    ③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15页。
    ①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18页。
    ②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8页。
    ③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15页。
    ④孙广耀:《从对立到和解——论马尔库塞的理性批判与新感性观》,《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17页。
    ①李妍娇:《绝望中的希望》,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第2页。
    ①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17页。
    ②李遥、耿刘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论》,《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4月,第121页。
    ③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年第1期,第
    ①弗洛伊德的文明观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压抑性反升华”,即用减少和削弱爱欲能量的方式释放性欲。这表明现实原则的势力对爱欲范围的侵害。“压抑性反升华”是马尔库塞针对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压抑性反升华”同“非压抑性升华”是相对的。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压抑性反升华”是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现今的西方世界,文明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的唯一需要,个人被完全整合进了文明的劳动之中。个体开始在他的本能结构、价值趋求和行为模式上迎合统治的需要,使统治越来越缺乏对自主的、个人化东西的尊重。也就是说,一切为了文明,个体置于其中而丧失自我。参见丁国旗:《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279-280页。
    ②赵海月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①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5月第3期,第129页。
    ②李剑凤:《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总体的人——马尔库塞的艺术新感性思想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5月,第30页。
    ①赵海月主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②李遥、耿刘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论》,《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4月,第124页。
    ③杨晓莲:《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谈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4期,第69页。
    ①李遥、耿刘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论》,《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4月,第123页。
    [1]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马尔库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4]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
    [5]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7]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
    [1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赵海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3]Gerald Allan Jerry Cohen. If You're an Egalitarian,How Come You're SoRich?[M].3rd 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4]Herbert Marcuse. An Essay on Liberation[M]. Boston:Beacon Press,1969.
    [15]Herbert Marcuse.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M]. Boston:Beacon Press,1972.
    [1]曹瑜.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4.
    [2]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06,4.
    [3]高益刚.论李泽厚“新感性”论的内涵及价值[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4.
    [4]胡宗勇.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美学热的缘起[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6.
    [5]李剑凤.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总体的人——马尔库塞的艺术新感性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论文,2004,5.
    [6]李妍娇.绝望中的希望[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5.
    [7]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11.
    [8]刘永胜.马尔库塞新感性审美理论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9]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1,4.
    [10]谢珊珊.马尔库塞论新感性的解放[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论文,2010,3.
    [11]徐小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0,5.
    [12]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6.
    [1]丁国旗.论马尔库塞与弗洛伊德的学术缘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2).
    [2]丁国旗.人的“新感性”与“新感性”的人——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3).
    [3]傅永军.马尔库塞“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评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4]胡素梅.试论马尔库塞的“审美革命”[J].世纪桥,2010,2(3).
    [5]靳泉.通向人本能解放的构想——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J].文教资料,2007,9.
    [6]李娟.爱欲解放: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乌托邦构想——评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J].安徽文学,2008(8).
    [7]李霞.桑塔格和马尔库塞“新感性”之异同[J].求索,2011,6.
    [8]李遥,耿刘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论[J].北京社会科学,1988,4.
    [9]刘庆争.新感性与社会现实[J].贺州学院学报,2009,12(4).
    [10]苏平富.技术理性: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江汉论坛,2006(9).
    [11]孙广耀.从对立到和解——论马尔库塞的理性批判与新感性观[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12]谭容培,刘永胜.生命本然与审美存在之思:马尔库塞新感性实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13]王芳.论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10(5).
    [14]王金林.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齐泽克“共产主义假设”——《首先作为悲剧,然后作为喜剧》剖析之一[J].学习与探索,2010,5(3).
    [15]王敏.审美主义精神的超越价值——马尔库塞新感性论的当代启示[J].新闻界,2010,10(5).
    [16]王彦章.审美之维:社会批判理论的终结——马尔库塞美学思想浅论[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4.
    [17]王雨辰.从技术政治学到审美政治学——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初探[J].国外马克思主义,2009(1).
    [18]王雨辰.一种非压抑性文明何以可能——论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价值批判[J].江汉论坛,2009(10).
    [19]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3).
    [20]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5).
    [21]杨晓莲.消费时代与建构现代新感性——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谈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4).
    [22]尹元华.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内容及价值[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4(2).
    [23]张丽萍.马尔库塞社会革命理论的困境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
    [24]张之沧.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0(5).
    [25]郑春生.在失望与希望之间——评马尔库塞论解放力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8,6(6).
    [26]朱世群.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说与新左派运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