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水资源利用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关于秦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性研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简要阐明与本丈有关的两个基本概念(“水资源”和“水利”)、本选题的意义、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现实意义等。
     第二部分秦以前中华民族水资源利用的历史回顾,即本文第一章。总结秦以前中华民族对水资源相关知识的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除水害和兴水利(即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秦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在这一传统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第三部分秦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
     第二章秦农业对水资源的利用。秦在农业方面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为修建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和地下水灌溉两个方面。在水利工程方面主要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长渠(白起渠)和富平赵老峪引浑灌溉工程等。利用地下水资源,其主要形式是井灌。对水资源的利用有力促进了秦农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秦交通和军事对水资源利用。秦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重视在交通运输方面对水资源的利用,而且获利匪浅,主要表现在设置津渡、桥梁建设、主要海港的出现、造船业的发展和水运开发,开灵渠与“决通川防”等方面。秦还积极利用水资源进行军事防御、军事进攻,并逐步建立了强大的水师。
     第四章秦都城对水资源的利用。由于秦地处西北内地,水资源相对有限,所以秦都城在选址上更加注重对水资源的考虑。本章以秦都咸阳城的水资源利用为例展开论述与研究。秦都城水资源利用主要涉及秦的城市选址、布局、供水、城排水、用冰和城市园林用水等方面。
     第五章秦苑囿用水。秦不仅利用自然水资源在域内设有许多苑囿,而且还在都城咸阳创建了一些大型水景园林,使自然水体在人工利用在人工的作用下化为城市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秦苑囿的主要职能尽管是供皇帝游乐,然而其中精心设计利用水资源以广种树木花草、蓄养珍禽异兽,尤其是在秦皇家园林中还有很多利用自然资源并经一定人工修造而成的水景,创立了中国古代水景园林的基本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秦陵墓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从目前已知的考古材料可知,秦先公陵园和秦始皇陵园与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章以秦始皇陵为例,根据秦始皇陵的最新考古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认为它拥有一个科学而完整水工程系统,这个系统在形式上包括地下和地上两个子系统;在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排水,而且还考虑到了用水。其工程的体量虽然不及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但它涉及的面广,技术含量高,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意义当不在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下,也是秦的一项大型水工程。
     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秦水资源利用的比较研究。简要论述楚、齐、魏等国水资源利用的概况,总结秦水资源利用的成就特点及其原因,兼论其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
     第五部分结语。总结秦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成就,并结合相关现实情况,指出秦水资源利用的成就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y the Qin State in theEastern Zhou Dynasty through the Empire Qin. It consists of five sections whileeach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several chapters.
     ChapterⅠis the first section. The author offers a discussion on some relevantconception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exploitation" and"water conservancy". In sectionⅡthe paper gives a general review on the watercontrol and utilization before Qin, thus provided a background to a betterunderstanding of Qin water affairs.
     SectionⅢis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It is composed of 5 chapters and eachcovers a specific aspect of water utilization by the Qin State and Qin Empire.
     ChapterⅡwas committed to the observation of applying water resources tocommunication and military affairs by Qin. Ever sinc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Qin had put much efforts o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transportation andbenefited a lot from this. The Qin State constructed bridges and ferries, and cannaledsome rivers such as Lingqu or Xing'an Canal jointing Xiangjiang in Hunan Provinceand Zhujiang(Pear)River in Guangxi. Besides, Harbors began to be constructed andshipbuild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mpire's industry. Moreover, watersystems were used to military affairs either in attacking or defending, and graduallythey built formidable water troops.
     ChapterⅢtalks about the water utilization in farming and fishery. The Qin statehad built irrigation systems through rivers, canals, ditches, and drilling wells, such as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s, Zhengguo Channel, Chang (Baiqi) Channel andthose which name unknown so far. These achievements of exploiting water resourcesto agriculture had effectively strengthened the power of state and laid a strongfoundation for its reunification of China.
     ChapterⅣdeals with the 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ities. Since the Qinstate had originated from the northwest China where water resources werecomparatively short, it ha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hen the Qin People located a city, especially the capital city, enough waterresources ha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ivil engineering such as planningof the city, water supplying, drainage system and gardening were all concerned.
     ChapterⅤdiscussed the water exploitation to gardens to gardens and parksoutside the capital city. The Qin monarchs had not only built gardens in the capitalXianyang but some more parks outside the city. The parks were planted with trees,grass, flowers, and rare birds and animals were raised for the leisure of the emperorsand their ministers. Water streams and scenes were ingeniously designed in theseparks, so the Qin had created an early model for the waterscape garden of ancientChina.
     ChapterⅥinvestigated the 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royal mausoleum. Archacological data have provided some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royal mausoleums and watersystem. The most famous example is th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QinShihuang. The water engineering of the mausoleum consisted of 2 subsystems ofchanneling and draining water. The water system was composed of natural strearns,pools, ground and underground canals, and pipe systems. A profound research intothe water system of the First Emperor's mausoleum helps to not only learn thestructure of the inner core of chamber, but also recognize the underground territory.
     In SectionⅣ, also ChapterⅦ, comparison research into the practices of water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Qi, Chu, Wei and other stated of the eastern Zhou(neighbors of Qin). It was clear that the formation of utilizing water resources in Qinand other state differed according to thei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re weredifferences and resemblances in the way of their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SectionⅤ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n this sec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sachievements and the social and natural causes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theQin People. 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ancient practices in water engineering ismeaningful for the modem world.
引文
① 娄溥礼:《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第1685页
    ① 吴宗越:《华夏文明始于治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第59~62页。
    ② 王培华:《水利与中国历史的特点》、《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17页。
    ③ 杜佑:《通典·州郡典·州郡四》卷174,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第4563页。
    ④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二《水利》,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578页。
    ⑤ 马文·哈里斯:《丈化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168页。
    ① 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2页。
    ① 钱正英、张光斗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专题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3月第2~4页。
    ① 《庄子集释·天运》见《诸子集成》13),上海书店,1991年5月版第219页,
    ② 《吕氏春秋·季春纪·圜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30页。
    ① 申树荣:《从儒家经典<周易>说起》,《水文地质史话》,地质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春秋左传·隐公九年》,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第64页。
    ② 司马迁:《史记·历书第四》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258页。
    ③ 《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9页。
    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9页。
    ① 程潮、钱耕森:《先秦各家的水哲学及法水哲学》,《学术月刊》,1997年第12期第62~66页
    ① 马宗申:《关于我国古代洪水和大禹治水的探讨》,《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第7页。
    ② 夏正楷等:《北京大学校园内出土埋藏古树的发现及意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8卷第2期第225~229页。
    ③ 彭曦:《初论战国、秦汉两次水利建设高潮——兼说都江堰工程史》,《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第203~214页。
    ④ 吴宗越:《华夏文明始于大禹治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十七卷第三期,2001年9月第59~62页。
    ⑤ 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62页。
    ① 张子明:《秦汉以前水井的考古发现和造井技术》,《文博》,1996年第1期第10~15页。
    ② 《尔雅·释山》、《尔雅·释水》,《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第52~53页。
    ③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版:《诗·小雅)),第461页:《诗·曾风》第386页:《诗·邶风》第309页
    ④ 《列子·汤问》卷三,《诸子集成》(3),上海书店,1991年月版第57页
    ①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6期第36页。
    ② 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下)》,《考古学报》,1982年4期第477~508页。
    ③ 《韩非子·说林上》,诸子集成(5),上海书店,1991年5月版第129页。
    ① 刘继刚:硕士论文《先秦灾害述论》,2005年5月第53页。
    ② 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2页。
    ③ 於忠祥、鲍春生:《井田制拾遗》,《中国衣史》,2001年20卷1期第11~15页
    ④ 周魁一:《中国古代的衣田水利》,《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第175~183页
    ① 陈顺增:《土地管理知识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② 《诗经·小雅·白华》,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31页。
    ③ 张国硕、程全:《试论我国早期城市的选址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28~31页。
    ① 马正林:《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83页。
    ② 马正林:《中国城市的选址与河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84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春秋左传·昭公四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4页。
    ② 单先进:《略论先秦时期的冰政暨有关用冰的几个问题》,《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第285页。
    ③ 《周礼·凌人》,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0~81页
    ① 杨钊:《先秦时期的渔捞业》,《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第233-234页。
    ① 杨钊:《先秦时期的渔捞业》,《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第233~234页。
    ② 周苏平:《先秦时期的渔业》,《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第164页。
    ③ 《庄子·秋水》,《诸子集成》(3),上海书店,1991年月版第106页。
    ④ 周苏平:《先秦时期的渔业》,《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第169页。
    ⑤ 《孟子·万章上》,《诸子集成》(3),上海书店,1991年月版第106页
    ⑥ 《吕氏春秋·必已》,《诸子集成》(3),上海书店,1991年月版第106页
    ① 杨钊:《先秦时期的渔捞业》,《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第233~234页。
    ① 黄盛璋:《关于鄂君启节地理考证与交通路线的复原问题》,《历史地理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63页。
    ② 《管子·海王》,《诸子集成》(5),上海书店,1991年5月版第358页。
    ①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6月版第545~546页
    ① 彭述明、肖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5页。
    ② 彭述明、肖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5页
    ① 唐永进:《“记念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天府论坛》,1994年第3期第88页
    ① 王毅:《从考古资料看盆西平原治水的起源和发展》,《华西考古研究》,成都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② 徐中舒:《古代都江堰情况探源》,《巴蜀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162页
    ① 黄万里:《论都江堰的科学价值与发展前途》,《四川水利史研究》,四川省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1985年。转引自彭述明、肖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辰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23~128页
    ① 费·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② 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编:《黄河断流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84、158、225、230页。
    ③ 金辉:《请教都江堰》,《科学发展关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2005年月版第215~217
    ①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索引·汉洫志》、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98页
    ②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1409页。
    ①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
    ①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
    ② 孙达人:《郑国渠的布线及其变迁考》,《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5页。
    ③ 《管子·四时篇》,《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91年6月版第239页
    ① 杜葆仁、禚振西:《引泾灌溉工程及其碑碣》,《农业考古》,1992年3期第190页。
    ② 梁安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第8页;郑洪春:《略论秦郑国渠汉白渠龙首渠的工程科学技术》,《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3期第62页。
    ③ 杜葆仁、禚振西:《引泾灌溉工程及其碑碣》,《农业考古》,1992年3期第190页。
    ① 李令福:《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中国衣史》,2006年第2期第1~8页。
    ②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
    ③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
    ④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
    ⑤ 王学理等:《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15页。
    ① 持此说者有李仪祉、赵荣、秦建明等。其说分别见:黄河水利委员会选辑《李仪祉水利论著选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秦郑国渠大坝的发现与渠首建筑特征》,《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版),1987年第1期第11~14页。
    ② 此说以叶遇春、张骅等为代表,其说见:《郑国渠首引水方式辨析》,《水利史志专刊》,1991年2期;《郑国渠首引水方式的争论与考证》,《文博》1992年2期第41页。
    ③ 李令福:《论秦郑国渠的引水方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2辑,第10~19页。
    ④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版第433页,所谓“坝体夯筑”,不知有何凭据。
    ⑤ 李令福:《论秦郑国渠的引水方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6卷第2辑第16页。
    ① 王仁波:《秦汉文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 蒋延瑜:《论灵渠的灌溉作用》,《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第178~183页
    ① 张芳:《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技术》,《中国衣史》,2000年第19卷第1期第22~23页。
    ② 贾恒义:《中国古代引浑灌淤初步探讨》,《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第96~97页
    ①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39页。
    ② 陈国英:《咸阳长陵车站一带考古调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第19、24页。
    ③ 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丽山飤官”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6期第9页
    ①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66页。
    ②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66页
    ③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209~214页
    ④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85年8月版第14页
    ①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48、263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左传·昭公元年》,中华书局,1981年第1214页
    ③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14页
    ① 其他四座: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的黄河上“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是为第二座;晋泰始中(公元265~274年)“杜预启建河桥于富平津(今河南孟津)”,称盟津桥,唐代叫河阳桥,这是第三座;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黄河上的大阳津建大阳桥,即太阳桥,此为第四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今甘肃兰州黄河上建浮桥,九年移至白塔山下,1909年度,其名曰“镇远桥”,这是第五座
    ② 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6页
    ①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42~260页。
    ②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82~185页。
    ③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8期第25~40页:《北戴河发掘出秦皇父子行宫遗址》,《人民日报》1986年9月25日。
    ④ 《水经注·濡水》引,《三齐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武英殿聚珍本第206页
    ⑤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44页
    ①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第47页
    ②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44页
    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67页
    ④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44~246页
    ⑤ 司马迁:《之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60,267页
    ① 麦英豪:《广州文物志》,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② 麦英豪:《广州文物志》,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③ 杜佑:《通典·职官九》,中华书局,1992年6月版第762页。
    ④ 司马迁:《史记·吴大伯世家》,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73页
    ①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第46页
    ②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99页
    ③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9,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274页
    ① 冯广宏:《都江堰的历史启示》,《文之杂志》,20O4年第4期第5页。
    ② 《战国策·楚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6页。
    ③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第29页
    ①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958页
    ② 王子今:《秦汉交通之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20页
    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毕书局,1992年2月版第252页
    ④ 郑连第:《灵渠工程史述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版第65、18页
    ① 郑连第:《灵渠工程之达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版第65、18页。
    ①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26页。
    ② 张之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43页
    ③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
    ① 常璩:《华阳国志》,《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第47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1157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1392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1592页
    ④ 顾炎式:《日知录》卷二九《海师》:“海道用师,古人盖屡行之矣。吴徐承率舟师白海人齐,此苏州下海至山东之路。越王勾践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诉淮,以绝吴路,此浙东下海至淮上之路。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8~1259页
    ①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第28~29页
    ② 王关成:《秦国水师》、《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1年第1期第34页
    ③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5月版第29页
    ④ 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中毕书局,1992年2月版第2272~2273页
    ① 王关成:《秦国水师》,《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1年第1期第37页。
    ②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2958页。
    ① 李自智:《秦九都八迁的路线问题》,《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图。
    ② 本文关于古都的定义依据史念海的观点,参见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7月版第215~223页。
    ③ 李自智先生认为秦九都的先后顺序是:秦、西垂(西犬丘)、汧、汧渭之会、平阳、雍、泾阳、栎阳、成阳,见李自智:《秦九都八迁的路线问题》,《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
    ① 李零:《<史记>中所见秦早期都邑》,《文史》第20期,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第15~24页。
    ② 徐日辉:《秦亭考》,《文史知识》,中华书局,1983年第1期第112页。
    ③ 祝中熹:《秦人早期都邑考》,《陇右文博》,1996年创刊号第106~116页。
    ④ 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5期第227~232页。
    ①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68页。
    ② 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68页:高次若:《先秦都邑陈仓城及秦文公、宁公葬地刍论》,《秦文化论丛》(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284~299页:李零:《<史记>中所见秦早期都邑葬地》,《文史》第20辑,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第15~24页。
    ③ 蒋五宝:《“千渭之会”遗址具体地点再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2期第56页。
    ④ 韩伟:《远望集》前言部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四十周年纪念丈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页。
    ⑤ 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文物》,1978年11期第1~5页。
    ①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秦都雍城钻探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期第7~20页。
    ① 《陕西省文物普查专号·秦汉遗址》,《文博》,1997年3期第32~38页。
    ② 徐卫民:《秦都成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9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工作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第353~381页
    ① 王学理:《成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05页。
    ② 王学理:《成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05页。
    ③ 王学理:《成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05页。
    ④ 西安市文物局文物处、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秦阿房宫遗址考古调查报告》,《文博》,1998年第1期第3~15页。
    ① 李令福:《论秦都成阳城郊的水利》,《秦丈化论丛》(十二),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46页。
    ① 王学理:《成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07页。
    ② 王学理:《秦都咸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
    ③ 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春秋秦墓凌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3期第43页。
    ① 陈国英:《成阳长陵车站一带考古调查》,《考古与丈物》,1985年第3期第19、24页。
    ① 《韩非子·外储说右》,《诸子集成》(5),上海书店,1991年5月版第135页。
    ② 王学理:《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③ 王辉:《秦文字集证》,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第148页图241~243。
    ④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官职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2页。
    ① 王学理:《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182页。
    ②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68页。
    ③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68页。
    ④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⑤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⑥ 王辉:《出土文字所见之秦苑囿》,《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版第180页。
    ⑦ 徐卫民:《秦建筑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⑧ 王辉:《秦文字集证》,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第148页图260。
    ① 袁仲一:《秦代陶文》,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390页。
    ②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第61页。
    ③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第60页。
    ④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官职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2页。
    ⑤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2页。
    ⑥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2页。
    ①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3页。
    ②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62页。
    ③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④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⑤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73页。
    ② 曾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③ 王辉:《出土文字所见之秦苑囿》,《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第182页。
    ④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58页。
    ⑤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⑥ 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217页。
    ⑦ 张光裕、吴振武:《武陵新见古兵三十六器集録》,于省吾先生百年诞辰学术会散发,1996 年11月。转引自王辉《出土文字所见之秦苑囿》,《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第183页。
    ①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72页。
    ③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3页。
    ④ 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164页。
    ⑤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2页。
    ⑥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2页。
    ①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 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③ 亿里:《秦苑囿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第101~106页。
    ④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47页。
    ① 李令福:《论秦都成阳城郊的水利》,《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7第134~148页。
    ② 周晓陆等:《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3页。
    ③ 王辉:《出土文字所见之秦苑囿》,《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第180~192页。
    ④ 《华阳国志·蜀志》,第18页:“(张)若徙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制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闾,市张列肆,与成阳同制。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城北又有龙坝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冬夏不涸、其园囿因之。”
    ① 《括地志辑校》卷一《雍州·成阳县》。
    ② 王学理:《成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③ 李令福:《论秦都成阳城郊的水利》,《秦文化论丛》(十二),三秦出版社,2005年139页。
    ① 西安市文物局丈物处、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秦阿房宫遗址考古调查报告》,《文博》,1998年第1期第3~15页。
    ② 黄琰:《秦代宫苑建设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贡献》,《小城镇建设》,2005年1期第34页
    ① 黄琰:《秦代宫苑建设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贡献》,《小城镇建设》,2005年1期第35页。
    ② 王学理:《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
    ③ 黄琰:《秦代宫苑建设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贡献》,《小城镇建设》,2005年1期第34~35页。
    ① 石兴邦:《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秦文化论丛》(第一辑),1990年版第98~130页。
    ② 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5、7页
    ① 焦南峰、段清波:《陕西秦汉考古四十年纪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第32~38页。
    ② 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7期第30页;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5期第55~65页。
    ③ 徐卫民:《秦都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87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发掘》,《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第353~381页。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一号陵园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第19~28页;张海云、骆希哲:《秦东陵勘查记》,《文博》,1987年3期第16~19页:程学华、林泊:《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第22~30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工作队:《秦东陵第四号陵园的钻探与调查简报》,《考古与丈物》,1993年3期第48~51页。
    ② 张海云、骆希哲:《秦东陵勘查记》,《文博》1987年3期第16~19页;程学华、林泊:《秦 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第22~30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工作队:《秦东陵第四号陵园的钻探与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3期第48~51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文管会:《秦东陵一号陵园勘查记》,《考 古与文物》,1987年4期第19~28页。
    ① 张天恩、侯宁彬、丁岩:《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25日第1版。
    ②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81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46页。
    ①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第407~411页。
    ②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第407~411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35页。
    ①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82页。
    ②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35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35页。
    ④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83页。
    ⑤ 张占民:《秦始皇陵北寝殿建筑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326~329页。
    ⑥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83页。
    ①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83页。
    ② 陕西省文管会:《秦始皇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第407~411页。
    ③ 张占民、程学华:《秦陵文物精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版图版10、156、157。
    ④ 张占民、程学华:《秦陵文物精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版图版10、156、157。
    ⑤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84页。
    ⑥ 张占民:《秦始皇陵北寝殿建筑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326~329页。
    ① 赵康民:《秦始皇陵北二、三、四号建筑遗址》,《文物》,1979年第12期第13~16页。
    ② 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骊山飤官”建筑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第6期第3~32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35页。
    ④ 秦俑考古队:《陕西临潼鱼池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第14~25页。
    ① 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骊山飤官”建筑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第6期第3~32页。
    ② 秦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西侧“骊山飤官”建筑遗址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第6期第3~32页。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报告》,《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第8页。
    ④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报告》,《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第9页
    ①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2页。
    ② 孙嘉春:《秦始皇陵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5期第72~81页。
    ③ 孟剑明:《试论秦始皇陵排水工程》,《秦文化论丛》,西北大学出版社,199 3年12月第406~413页。
    ①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 79~387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报告》,《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第3~15页。段清波《“穿三泉”与秦陵地宫阻排水系统》,《考古与文物》(汉唐考古),2002年增刊第121~126页。
    ③ 张仲立:《秦始皇陵阻排水工程若干问题探讨》,《秦文化论丛》(十一),三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78~385页。
    ①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57页。
    ① 孙嘉春:《秦始皇陵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5期第75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报告》,《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第8~9页。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报告》,《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第9页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报告》,《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第10页。
    ② 《我国应用高科技探测秦始皇陵地宫布局之谜告破》,《新京报》,2003年11月28日。
    ③ 孙嘉春:《秦始皇陵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第9~10页。
    ④ 邵有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第5期第81~87页。
    ⑤ 孙嘉春:《秦始皇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第72~81页。
    ① 李今福:《论咸阳城郊的水利》,《秦文化论丛》,2005年7月版第134~148页
    ① 王利器:《史记注泽》(一),三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56页。
    ② 孙嘉春:《秦始皇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第72~81页。
    ③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78页。
    ④ 张占民:《秦始皇陵地宫探秘》,《文博》,1999年第1期第3~13页。
    ① 朱思红、王志友:《“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新解》,2002年4月2日参加“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一届年会”(重庆)大会发言稿,文见《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10月第32卷第129~130页。
    ② 高维华、王丽玫:《秦始皇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第5期第158~163页。
    ③ 孙嘉春:《秦始皇陵之谜地学考辨》,《文博》,1989年第5期第72~81页。
    ④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3页。
    ⑤ 秦始皇陵考古队:《阻排水系统叙述“穿三泉”》,《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15日第6版
    ① 马振智:《试论秦国陵寝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第26页。
    ② 张占民:《秦始皇陵地宫探秘》,《文博》,1999年第1期第3-13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3页。
    ④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78页
    ①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始皇陵调查简报》,《考古》,1962年第8期第407~411页。。
    ②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52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5页。
    ① 张金光:《论中国古代的阡陌封疆制度》,《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第229~230页。
    ② 陈伟:《凤翔、临潼秦陵壕沟作用试探》,《考古》,1995年第1期第78~81页。
    ③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二集;程如峰:《长丰杨战国墓的茔界问题》,《文物研究》第六辑
    ①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侯马东周殉人墓》,《文物》,1960年第8、9期第15页;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建国以来山西省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年版。
    ② 韩伟:《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7期第30页: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文物》,1987年第5期第55~56页。
    ③ 张海云、骆希哲:《秦东陵勘查记》,《文博》,1987年3期第16~19页;程学华、林泊: 《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4期第22~30页;陕西省考古所秦陵工作队:《秦东陵第四号陵园的钻探与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3期第48~51页。
    ① 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78页
    ① 始皇陵考古队:《秦始皇陵区发现陶窑遗址及修陵人乱葬坑》,《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1日第1版。
    ①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91页。
    ② 赵化成:《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的再认识》,《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502页。
    ③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90页。
    ④ 一丁等:《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2~3页。
    ①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7~72页。
    ②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① 《管子·霸形篇》记载:“楚人攻宋、郑,……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诸子集成》(5),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140页。
    ② 《孟子·告子下》《注疏》,《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498页。
    ③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卷五第7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武英殿聚珍本。
    ①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8页。
    ② 刘玉堂:《越楚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第88、107~113页。
    ③ 刘玉堂:《沈氏族属初探》,《江汉论坛》,1987的第4期第76~81页。
    ④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8页。
    ⑤ 张芳:《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技术》,《中国农史》,2001年1期第22-27页。
    ① 刘玉堂:《越楚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第88、107~113页。
    ② 《淮南子·人间训》,《诸子集成》(七),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326页。
    ③ 何浩:《古代楚国的两大水利工程期思陂与芍陂考略》,《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④ 何浩:《古代楚国的两大水利工程期思陂与芍陂考略》,《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⑤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68页。
    ①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1页。
    ②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1页。
    ③ 郦道元:《水经注》(三)卷二八第38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武英殿聚珍本。
    ④ 湖北省博物馆江陵纪南城工作站:《一九七九年纪南城古井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10期第42页;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察与发掘》(上、下),《考古学报》1982年第3、4期第477~508页。
    ⑤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2页。
    ① 刘玉堂:《楚国水利设施与建设概说》,《荆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2页。
    ② 后人假托管仲之名著成的《管子》一书,是一部丛集诸说、涉及百家、包罗万象、宏博精深的奇书,据考证,该书是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数代“管仲学派”的集体著述,最后由刘向定著。尽管其“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但其中的多数篇章记录或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思想。
    ① 李宗新、李晓峰:《浅析〈管子〉论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第67页。
    ① 王曙光:《管仲的治水思想与齐人的治水实践》,《管子学刊》,2002年第2期第19页。
    ② 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第5期第49~50页。
    ③ 《管子·度地篇》,《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305页。
    ④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⑤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① 王曙光:《管仲的治水思想与齐人的治水实践》,《管子学刊》,2002年第2期第20页。
    ② 王曙光:《管仲的治水思想与齐人的治水实践》,《管子学刊》,2002年第2期第20页。
    ③ 杨宽先生注意到,《史记·河渠书》:“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1408页。褚少孙所补《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第3213页。《吕氏春秋·乐成篇》则说此工程是魏襄王时邺令史起修建的。建成之后,“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潭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④ 史念海:《关于〈禹贡〉的著作年代》,《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5月第391~ 412页。
    ① 《竹书纪年》记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8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史记·魏世家》作十九年。王关成先生研究认为当在公元前361年,见《秦军事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本文从其说。
    ① 周昆叔:《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33页。
    ② 卜凤贤:《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农业考古》,2002年第1期第290~291页。
    ① 梁安和:《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第7页。
    ②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85年8月版第14页
    ① 李令福:《论秦都咸阳城郊的水利》,《秦文化论丛》(十二),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46页。
    ②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7~280页
    ① 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90页。
    ② 林剑鸣:《秦人的价值观和中国的统一》,《人文杂志》,1988年第2期第90~95页。
    ③ 黄留珠:《秦客卿制度简论》,《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1~49页。
    ④ 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71页。
    ①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9月版第166页。
    ② 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66页。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0页。
    ② 杜佑:《通典·职官九》,中华书局,1992年6月版第762页。
    ③ 傅嘉仪:《新出秦封印集》,西冷印社,2002年版第9、1 3、14页。
    ④ 平出秀俊:《新出相家巷秦封泥》,艺文书院,2004年12月版第19页。
    ⑤ 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6页。
    ⑥ 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2页。
    1.《周礼》,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
    5.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6.《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91年版。
    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8.《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版。
    9.《水经注·濡水》引《三齐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武英殿聚珍本。
    10.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11.《越绝书》,《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版。
    12.常璩:《华阳国志》,《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5年版。
    13.徐元诰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顾炎武:《日知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5.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
    16.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17.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8.何浩:《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史念海:《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
    20.黄盛璋:《历史地理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
    2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9),科学出版社,1982年。
    22.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3.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版。
    25.王学理:《秦都咸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6.申树荣:《水文地质史话》,地质出版社,1985年版。
    27.《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28.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1986年。
    29.郑连第:《灵渠工程史述略》,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版。
    30.袁仲一:《秦代陶文》,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31.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32.徐中舒:《巴蜀考占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33.费·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4.黄河水利委员会选辑:《李仪祉水利论著选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版。
    35.王利器:《史记注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36.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37.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38.麦英豪:《广州文物志》,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39.娄溥礼:《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
    40.陈顺增:《土地管理知识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4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42.周昆叔:《中国环境考占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王毅:《华西考古研究》,成都出版社,1991年版。
    44.徐卫民:《秦建筑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5.王学理:《秦始阜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6.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47.王学理:《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48.曹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版。
    49.张占民:《秦始皇陵北寝殿建筑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50.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1.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三秦出版社,1997年版。
    52.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编:《黄河断流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韩伟:《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54.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5.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骆希哲:《唐华清宫》,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57.王辉:《秦文字集证》,台湾艺文印书馆1999年版。
    58.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59.李自智:《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徐卫民:《秦都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1.张占民、程学华:《秦陵文物精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2.王关成:《秦军事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3.王仁波:《秦汉文化》,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64.钱正英、张光斗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专题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3月。
    65.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66.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7.傅嘉仪:《新出秦封泥印集》,西泠印社,2002年版。
    68.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彭述明、肖帆:《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礼县博物馆、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秦西垂陵区》,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71.刘继刚:硕士论文《先秦灾害述论》,2005年版。
    72.金辉:《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文化论丛》第一~十二辑,三秦出版社。
    《考古与文物》、《考古》、《文物》、《文博》、《文史知识》、《农业考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考古学报》、《中国农史》、《秦陵秦俑研究动态》、《史学史研究》、《历史地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