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新动向。同以往的人民内部矛盾相比,突发性群体矛盾涉及面广,矛盾复杂,若处理不当,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本文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指针,概述了当前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的性质、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并从社会转型、干群关系、社会民主与法制、民族与宗教问题以及党的基层政权组织等诸方面深入剖析了引发此类突发性群体矛盾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总结和研究毛泽东及我们党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贡献与失误、经验与教训,本文又从强化党的政治权威、加速发展、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工作机制、健全“安全阀”机制、完备法制机制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着力阐释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的预防。最后,在实际操作层面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置突发性群体矛盾作了一番初探。
Paroxysmal colony contraction inside People is a noticeable representation of People's internal contraction in the new times, showing a kind of new trend on People's internal contra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ast People's internal contraction, paroxysmal colony contraction covers a wide range and is very complicated. If being handled improperly, it's sure to influenc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Guided with Questions on rightly dealing with People's internal contraction by Maozedong,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People's internal contraction, going deeply to analyze the rooting causes of this kind of paroxysmal colony contra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cadre and the mass, social democracy and law, nationality and religion, and Party's political power organization on the base level. Based on that, through carefully summarizing and studying the contributions and mistake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n handling People's internal contraction by Maozedong and our Party, the article forcefully expatiate how to prevent People's internal paroxysmal colony cont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engthening Party's political authority, accelerating and improving the interests' coordination institution, setting up working institution, improving relief valve institution and law institution, enhancing socialism spirit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end, the article makes an initial explore on how to handle paroxysmal colony contraction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in practice.
引文
[1][11][14]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正确分析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第45、46、45页。
    [2]梁周敏、衡彩霞:《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297页。
    [3][6][18][19][20][47][69][70][71][72][73][74][75][76][77][78][80][81][83][9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4、370、397、396、396、395、375、373、372、372-373、375、364、364、364-365、364、365、375、475、370、368页。
    [4]于咏华等: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探析,《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25页。
    [5]《刘少奇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5-306页。
    [7]福建省公安厅课题组: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62页。
    [8]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
    [9]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第9期第8页。
    [10][44][62]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调研室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第52-53、56-57、57页。
    [12]王大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确保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第3页。
    [13]兰运蜀、冯平:提高执政水平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对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调查与思考,《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1期第35页。
    [15]邓水松:异常集体上访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内部文稿》,2001年第8期第28页。
    [16]唐之享: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
    
    4期第89页。
    [17][50][85][90][99][10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381、377、81、380、190页。
    [21]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23]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23页。
    [24]王伟光:重视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5页。
    [25][31]朱步楼:论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1期第33、33页。
    [26]雍涛:《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历史反思》,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193页。
    [27]《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5月6日。
    [28]李志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7期第28页。
    [29][32]《新华日报》,2000年第6期。
    [30]王玉华:浅议我国现阶段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3期第22页。
    [33]《西部人开发战略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8页。
    [34]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课题组:经济利益调整和社会变革中的人民内部矛盾调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第12页。
    [35]王培喧:贫富差距社会风险的承受、预警及对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第127页。
    [36]《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183页。
    [37][40]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若干矛盾问题的调查报
    
    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第23、24页。
    [38]郭悦: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求是杂志》,2001年第20期第45页。
    [39]朱庆芳:城镇贫困群体的特点及原因,《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4期第21页。
    [41]《了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9期第10页。
    [42]霍海燕:农民工群体矛盾问题调查分析,《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12页。
    [43][48][93]《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303、305页。
    [45][49]李锡海、任忠英、高佃正: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新华文摘》,2001年第10期第20、20页。
    [46]李英:对制裁“性贿赂”的思考,《党政干部文摘》,2001年第2期第26页。
    [51][82][8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182、333页。
    [52]杨军:农民负担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15页。
    [53][58]阎洪贵、赖昭瑞: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思考,《山东经济》,2000年第5期第14、15页。
    [54]张敏生、杨江:农产利益持续增长与政治稳定关系的调查,《人文杂志》,2001年第5期第94页。
    [55]方平:对农户增收问题的认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2期第30页。
    [56]《南方周末》,2002年3月14日。
    [57]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59]我国农村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4期第5页。
    [60]许银梅:当前农村减负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福建理论学习》,2001年第11期第22页。
    [61]《安徽日报》,2000年6月5日。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12页。
    [64]《南方周末》,2002年6月6日。
    [65]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第26页。
    [66]尹韵公:当前我国的宗教状况与社会稳定,《沿海新潮》,1997年第1期第66页。
    [6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本,第595页。
    [68]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2页。
    [79]《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八)》,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4页。
    [8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本,第818页。
    [86]《华夏时报》,2001年1月8日。
    [88]杨新建:“高压政策”难保稳定 化解矛盾才能长治久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第12期。
    [89]董洁民: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的特点及处理原则,《理论前言》,1999年第13期第9页。
    [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6页。
    [9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94]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93页。
    [95]谭樱: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效应,《社会》,2001年第2期第12页。
    [9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98]《了望》,2000年第43期。
    
    
    1、杨清涛、霍海燕、赵广艳:《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版。
    2、王玉海:《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雍涛:《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历史反思》,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梁周敏、衡彩霞:《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强卫: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 有效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前线》,2001年第4期。
    6、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正确分析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7、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第9期。
    8、李锡海、任忠英、高佃正: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新华文摘》,2001年第10期。
    9、严励: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机制,《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10、邓水松:异常集体上访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内部文稿》,2001年第8期。
    11、马广海:社会转型期功能性集体行为的原因与控制,《人文杂志》,2001年第4期。
    12、王大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确保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13、陈耀彬:试析社会群体矛盾,《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14、靳连芳:人民内部矛盾面临的新课题——利益群体矛盾,《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5、于咏华: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的归因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6、王春峰、粱周敏: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2期。
    17、于咏华等: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探析,《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8、丁水木:论群体矛盾和群体行为,《社会科学》,1999年第11期。
    19、福建省公安厅课题组: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0、王俊:处理群体性矛盾中的严肃执法与化解矛盾,《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21、董清民: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的特点及处理原则,《理论前言》,1999年第13期。
    22、霍海燕:农民工群体矛盾问题调查分析,《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3、马志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利益群体的矛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10期。
    24、何关银: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理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
    25、靳连芳:代表人民利益面临的新课题——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6、许兆君:人民内部矛盾概念的历史解读及在新时期的理论价值,《学术交流》,2001年第2期。
    27、王士富: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理论视野》,2001年第3期。
    28、王伟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及其解决对策,《理论动态》,2001年第2期。
    29、杨喜军: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学术交流》,2001年第2期。
    
    
    30、牟德刚: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31、晨悦: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32.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调研室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3、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仍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4、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5、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若干矛盾问题的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6、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课题组:经济利益调整和社会变革中的人民内部矛盾调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7、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民族问题的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8、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新疆宗教问题的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39、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的调查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2期。
    40、兰运蜀、冯平:提高执政水平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对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调查与思考,《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1期。
    41、许根林:试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
    42、马建中: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复杂纷呈的社会历史原因论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43、孙继虎: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局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