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追溯西方教育的历史,本研究把它划归分为两个时期:近代以前的教育和近现代教育。这两个时期的教育尽管有差别,但理性作为贯穿两个时期教育的主线从而使之表现出封闭、僵化等简单化的倾向。因此,本研究把自古希腊以来至今的西方教育的历史定位为简单教育的历史。
     秩序化的存在方式、教育中严密的控制与操纵、程式化的运作是简单教育的显著特征。如上特征决定了这种教育是一种置教育与人的各种可能性与不顾、旨在培养片面化、平面化与单向度人的教育。近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其封闭、僵化的存在方式、压制人性的特性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了其不容替代的作用。但是,到了近代,伴之于社会的理性化,这种教育所表现的非人化特性由其潜在转向现实并日益极致化。
     基于对简单教育的如上反思,构成了本研究所提出顺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转换教育视角,实现教育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前提。本研究对复杂的理解与把握立足于两个方面:第一,复杂教育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伴之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人所提出的新要求,其深层依据是近现代以来哲学观念如认识方式、真理观等方面的大变革与目前复杂科学研究的深入。第二,复杂教育力图用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定位教育。在复杂视角之下,教育的前提如对人的看法(人性论)、教育价值观等和教育本身的诸多方面如教育功能、教育的实践操作较之于简单教育的传统都会有质的不同,表现出对简单教育的超越。
     我国的教育,自近代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一个或被迫或主动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这一段的历史尽管不长,但较之于中国的传统教育已有质的不同。从这个角度分析,中国的近现代教育表现出和西方教育一致性的一面。具体言之,教育中各方面如知识观、价值观、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也都体现出简单教育的特点。基于如上认识,本文认为,对简单教育的反思,实现复杂教育的转向同样也能为我国教育提供一个借鉴性启示。
     整个研究的论述按以下思路展开:全文分为六章。前四章是对现实教育的反思。第一章通过对现实教育的表现入手,作出了现实教育是简单教育的定位;第二章对教育沦为简单教育的历史和产生原因作了梳理与分析;第三、四两章对简单教育的价值作出两方面的评价:特定历史时空下的合理性与教育本身的局限性;前四章的结论:简单教育产生于特定的原因及特定的历史时期,起作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但是,随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不合时宜性越来越明显,简单教育向复杂教育的转换有其必要。后两章确立了转换教育视角的可能性并粗略地构画出复杂教育世界下的教育情景。第五章从变化的时代、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与人的复杂性的发现等角度出发论证了教育视角转向复杂的可能性;第六章对转换视角后的教育就观念与实践操作两层面作出论述。
In this dissemei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has been classified as pre-modern
    education and modem education through which rationalism rms as result of the
    tendency on the closed and rigid education in regard to their distinctions. In thes
    mehang, thes dissertation thenks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ince the Greek times as the
    history of the simplified educati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implified education, that is, orderly existence, thorough
    contIO1and m antoubon In eduCafon and foam atal opeIafon, have proved that it s a
    kind of education without considering possibilities of humans, and a kind of education
    aiming at cultivating the one-dimensional, plane and one-sided individuals. But its
    characteristics, i. e. the closed and rigid model and the nature of suppressing humans,
    had not showed obviously owing to certain reasons and even they had executed
    irresponsible fun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efore the modern times,
    while, the un-human characteristics originated from the simplifled education carne to
    the highiy-lit stage from behind the cUrtain and has gone the extremity gradually
    fOllowing the societal rationalism in the modern times.
    The preconditions that the simplified education marches toward complexity rest
    on the change of the dimension of education and adaptation to the demands of the
    infOrmative society. Understanding complexity shou1d start fror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f firstly, education of complexity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reality that the
    coming of the infOrmative age claims the new quality on hurnans and the
    philosophical ideas that have changed such as epistemology and trUth and the study of
    science of complexity from the modem times; secondly, education of complexity
    makes an artempt to understand and position education by the methods of complicated
    thinking. In the view of complexity education of complexity compared with the
    simpIified education, makes the essential discriminations on the educational
    preconditions such as humtalty and value and aspects of education itself such as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com of driCaAn in China expchtal 't 1edng fro m tbe ndern
    counthes" lerdiy Cr chgly from the modern times. In regard to its short time, the
    Chinese traditiona1 education has changed in nature. Thus there exists the sameness
    betWan the Chinere educafon and the W ta's in tbe mefor an To Pta k
    concretely, the Chinese education unavoidably ha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mplified educ4tion, fOr instance, knowledge, value, aims of education,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dissertation that reflects the simplified education
    and tries to make the shift on education of comPlexity offers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I make refiections on education
    2
    
    
    of complexity in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l consider education of reality as the
    simplified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xhibition of the exist education in the
    first chaPtef, and then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history and causes of education that
    reduced to the simplified educa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Wo aPpraisa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ecessity withen the certain space and time in the history and the
    limitedness of education itSelf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the third and fOrth chapter I
    draw conclusions from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that simplified education brought about
    and fUnctioned in the certain historic times with several reasons, and that simplified
    education should orbit to education of complexity with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
    mobility. The last two chaPters confirm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hift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education and roughly compose the education horizon under education of
    complexity. I stat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hif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hanging
    times, multi-value social background ad the discovery of cornplexity of humans in the
    chapter five, then expound edu
引文
[法]埃德加-莫兰著 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著 陈一壮译:《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米歇尔-沃尔德洛普著 陈玲译:《复杂》,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英]米竭尔-D-迈克马斯特著 王浣尘等译:《智能优势:组织的复杂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拉尔夫-D—斯泰西著 宋学锋 曹庆仁译:《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赵凯荣著:《复杂性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余长根著:《混沌大世界》,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
    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研究》,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李晓明著:《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杰里米-里夫金 特德-霍华德著 吕明 袁舟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沈小峰等著《自组织的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美]欧-拉兹洛著 钱兆华等译:《系统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比]普利高津著 罗久里 陈久金译:《探索复杂性》,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比]普利高津著 曾庆宏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
    苗东田著:《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文耕著:《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陆有铨著:《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张诗亚著《惑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诗亚 周谊著《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熊川武著:《实践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瞿保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 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美]玛格丽特-雅格布等著 刘北成等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 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 刘北成 杨远婴译:《疯颠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梯利著 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全增嘏主编:《西方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 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阿普尔著 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美]华勒斯坦等著 刘健芝等编译;《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华勒斯坦等著 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著 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周晓亮 宋祖良译:《现时代的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美]弗洛姆著 万俊人译:《自为的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人论》,上海译出版社1985年版。
    [美]杜威著 傅统先等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美]威廉-巴雷特著 杨照明 艾平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 王毅 孙小鸿 李明生译:《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朱志焱 潘琪译:《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任小明译:《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1985年版。
    [日]池田大作 [德]狄尔包拉夫著 宋有成等译:《走向21世纪的人与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彼得-布劳 马歇尔-梅耶著:马戎等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0版。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余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国清著:《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罗马尼亚]S-拉塞克 [伊朗]G-维迪努著 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赵中建主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张汝伦著:《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殷鼎著:《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
    
    
    李淑梅著:《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荆学民著:《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瑜青等著:《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庞学光著:《唯理性教育及其超越》,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天一等编著:《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夏正江著:《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德]博尔诺夫著 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奥]茨达齐尔著 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捷]夸美纽斯著 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桑新民著:《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控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夏军著:《非理性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夏军著:《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华东师大教育系2001届博士论文。
    查有梁著:《大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美]布鲁巴克著 吴元训译:《教育问题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俄]乌申斯基著 郑文樾译:《人是教育的对象》,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美]罗格-梅著 冯川 陈刚译:《人寻找自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英]吉登斯著 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莫伟民著:《主体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3月版。
    邢贲思著:《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美]P-K-博克著 余兴安等译:《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美]贝尔著 王宏图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韩震著:《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德]伽达默尔、夏镇平等译:《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英]汤因比著 刘北成 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纯富著:《人是什么——西方人学思想发展历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澳]W-F-康内尔著 扬法昆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瞿保奎主编 瞿保奎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 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德]福贝禄尔著 孙复祖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日]小原国芳著 刘剑乔等译:《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美]R-M基辛著 甘明华等译:《文化-社会-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弗洛伊德著 傅雅芳等译:《弗洛伊德文集-文明与缺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美]弗洛姆著 关山译:《占有还是生存》,三联书店1989年版。
    黄济 王策三著:《现代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法]保罗-利科尔著 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瞿保奎主编 郑金洲副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思寰主编:《审美教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的版。
    张武升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载于《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载于《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王啸:《教育即自由》,载于《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8期。
    张东娇:《教育混沌现象的传播机制解析》,载于《教育科学》2000年第1期。
    李荣海:《人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与人学发展思路》,载于《东岳论丛》1999年1月。
    吕渭源:《超逻辑思维方法与教学》,载于《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7月。
    史亚娟 李蓉:《从辩证的观点看心理模糊性》,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
    段培君:《“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文化阐释》,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3期。
    贺来:《人文精神的与乌托邦情结》,载于《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
    欧阳康:《人本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演进》,载于《人文杂志》1999年第1期。
    陈顺武:《混沌:随机选择论的创生》,载于《求索》1993年第1期。
    许玉乾:《论主体认识的不稳定性》,载于《福建论坛》,1994年1月。
    颜晓峰:《知识创新与不确定性》,载于《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李娟芬:《论非确定性的功能与价值》,载于《求是学刊》1996年1月。
    柳国辉 谌启标:《存在主义教育取向及其启示》,载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
    于文秀:《面对新的文化境遇:理性的审视与回应》,载于《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朱小曼:《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载于《教育研究》1993年第7期。
    易连云 陈时见:《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目的的诘难》,载于《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黄志奇:《创造性使人活出意义来》,载于《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何齐宗:《论教学艺术的创造》,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1月。
    熊华生:《论教育是一门艺术》,载于《教育研究与试验》1991年第2期。
    聂衍刚:《论教育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教育》,载于《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
    汪刘生:《论教学意境》,载于《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2期。
    肖雪慧:《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载于《教育评论》1999年第5期。
    
    
    蔡毅:《生命之流:艺术情感的运动生成》,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杜时忠:《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载于《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
    刘旭东:《论非理性教育》,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1月。
    丁利荣:《人生艺术化的迥异——试论“童心说”与“强力意志”》,载于《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
    杜卫:《美育与创新教育》,载于《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
    刘文霞:《21世纪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教育哲学年会论文,2000年,桂林。
    柳宏:《审美教育与创造性人格》,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秦光涛:《意义:人的自我提升与解放》,载于《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4期。
    李雁冰:《论当代教育追求的理想人格形象》,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3期。
    熊华生:《“诗华教育学》的性质与功能》,载于《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第2期。
    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
    靖国平:《论受过教育的人》,载于《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张瑞文:《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理想人格》,载于《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陈建翔:《学习审美论》,载于《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马长英:《情感、情绪与思维的关系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李忠:《审美化——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新境界》,载于《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樊浩:《“自我”是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核心》,载于《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庞景君:《论人之自我超越的维度与理想人格的重建》,载于《求是学刊》1996年第3期。
    李文阁 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载于《求是学刊》2000年1月。
    汪建新 高雅:《人性与文明》,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王锐生:《有个性的人——现代人的本质特征》,载于《江海学刊》1995年3月。
    秦光涛:《意义:人的自我提升和解放》,载于《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4期。
    沈晓阳:《论自由与人的本质》,载于《人文杂志》1999年第1期。
    辛继湘:《试论教学片面化的负效应》,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6月。
    杨小微:《社会转型与学校变革》,“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视野论坛”论文。
    莫伟民:《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载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
    杨生平:《逻各斯中心的毁灭》,载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夏军:《非理性研究及其可能性》,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文兵:《传统与重建》,载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5月。
    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载于《现代哲学》2000年第一期。
    
    
    黄小军:《试评社会历史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袁建新:《回到赫拉克利特的“流变”世界》,载于《湘潭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陈振明:《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交界处》,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
    王守昌:《人文精神:历史现状未来》,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10月。
    季军:《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载于《教育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衣俊卿:《论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载于《求是学刊》1992年第1期。
    王一川:《理性王国的盛衰》,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张廷国:《欧洲文化危机的根源》,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赵修义:《尼采哲学中的真理问题》,载于《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
    陈云梅:《审美的瞬间》,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王志成:《论多元的生态人文主义》,载于《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10月。
    王坤庆:《西方精神教育思想的历史考察》,2000年教育哲学年会论文,桂林。
    姚文放:《审美文化的历史进程》,载于《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胡敏中:《认识论: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载于《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
    方向红:《理性自身的启蒙》,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韩震:《作茧自缚的理性》,载于《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金生鈜:《学校场域与交往惯习》,2001年教育基本理论年会论文,桂林。
    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陈振华:《绝对: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载于《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裘志:《论创造性思维》,载于《暨南学报》1999年5月。
    杜镇远 吴秀生:《略论非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载于《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5期。
    汪信砚:《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宋俐娟:《试论非理性因素的认识论意义》,载于《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6月。
    高杨:《非理性观:西方哲学史的一种演进描述》,载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月。
    吕占华:《从“生命冲动”到人的“主观性”》,载于《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4期。
    丁立群:《人的可能性:存在与超越》,载于《求是学刊》1992年第3期。
    高岸起:《论情感在认识中的作用》,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2001年教育基本理论年会论文,桂林。
    张华夏:《决定论究竟是什么?》,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官忠明 刘利民:《论思维的结构及其个体差异性》,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月。
    李荣海 刘继孟:《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张昱:《人的本质新论》,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3月。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与构建文化哲学》,载于《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
    陈嘉明:《从科学主义到非科学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范式转换》,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文兵:《走向后现代的反理性主义》,载于《江海学刊(南京)》1999年3月。
    许玉乾:《主体情绪在认识中的作用》,载于《江汉论坛》1992年5月。
    毛丹:《唯理主义的陷井——西方现代化中的意义沦落》1992年3月。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载于《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刘波:《简析欧洲中世纪理性与信仰的论争》,载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1. Kanpol,B.(1997) Issues and Trend in Critical Pedagogy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Inc.
    2. Dewey, J.(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n Boydston,J.A(ed).(1980).John D ew ey' s Middle works
    3. Mehdi Nakoteem (1965)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dcation,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ew York.
    4. Peters, R. (1967) Ethics and Education (2ed)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5. Bruno Snell,(1953).The Discovery of the Mind:The Greek Origins of European Thought, 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6. Charles E. Silberman, (1970), Crisis in the Classroom: the Remark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H.Wolff Co., N.K.
    7. JanetCollons, A re You Talking to me? The N eed to R espectand D evelope a Pupil's Self Image.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42 No.2, Summer 2000.
    8. David Carson , The Eclipse of Liberal Education in the Twenty Century, Educational Review Vol52,No.2, 2000.
    9. Robert A. Rhoads, In the Service of Citizenship: A Study of Student Involvement in Community Service,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Vol, 69, No.3 May\June 1998.
    10. Inbor, D. The Free Educational Prison: Metaphors and Images.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38, Number 1. Spring 1996.
    11. M anfred L iebel, C ildren' s Rights and Chil dren's Mov ement in Latin America Education. Volume 57, 1998.
    12. G. Nicolis, I. Prigogine. Self-org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ms. New York: Wiley ,1977.13. Keys, P.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systems. Plenum Press, 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