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陈寅恪具体的文学研究实践和相关文学理论的论述,概括出其特殊的文学研究方法,并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和西方思想理论中追寻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的渊源,考察陈寅恪整合中西以转变成自己独特研究模式的历程,为现今的文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借鉴。
     本文力求实现三大目标:方法层面,通过个案总结出普遍规律,对陈寅恪在长期文学研究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独特研究方法加以提炼;实践层面,梳理陈寅恪在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西文化学术的比较,所表现出的对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理解和把握方式,探究其对知识消化运用进而产生新思想方法的方式;理论层面,厘清陈寅恪融会中西的的文学研究方法与其整个学术思想体系的关系,展示出其对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指导思想和学术方法的示范性和启发性。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思路如下:
     “绪论”部分通过梳理和分析陈寅恪文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确定以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其文学研究方法的中西学术渊源及其结合西学将传统方法转型使其现代化的方式为研究重点。
     第一章旨在总体把握陈寅恪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的理论渊源。义宁陈氏家学、启蒙时期的国学教育以及多年留学的西学浸染对陈寅恪学术观念与方法有着重要影响。陈寅恪所坚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学术立场,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托命意识与文化研究意识,决定了他历史与文学的研究特色。探求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意识又使陈寅恪一生的治学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应了三种不同文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回国初期,陈寅恪治学的重点在西域史地学,采用“原典比照”方法研究佛经翻译文学和古典文学;中期,他转向了中古民族文化史研究,运用“诗史互证”方法笺释唐代诗文;在学术生涯晚期,陈寅恪进行“心史”研究,主要以“了解之同情”法研究明清文学。
     第二章探讨陈寅恪“原典比照”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渊源、理论观念、研究实践和突出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陈寅恪的“原典比照”方法吸纳了宋代史学、佛学等传统学术精华,并借鉴了西洋东方学、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等西方学说。他以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的比较观念,立足文化本原的语言基础研究,在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及流变、唐代文人之间和文体之间的比较等方面都有卓越的研究实绩。
     第三章论述陈寅恪“诗史互证”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背景、运用依据和研究情况。陈寅恪继承了在古代诗史不分情况下形成的传统“诗史互证”方法,并因其对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德国历史主义理论方法的吸纳与转化而使该方法得以现代化。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下,中国古典诗歌迥异于西方的特性是陈寅恪“诗史互证”方法运用的依据。在早期的“诗史互证”研究实践中,陈寅恪侧重于文学的文化整体研究,揭示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第四章阐明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文学研究方法的准确内涵,对其中的传统与西方因子寻根溯源,探讨了该方法的特征与实际运用情况。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法吸收了西方浪漫主义史学思想方法,并接续了中国心灵化文学批评、“以意逆志”等诗学传统。陈寅恪晚年“心史”研究与“新史学”思潮下的心理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同步,是其“诗史互证”方法的进一步深化。该方法更追求“时、地、人”三要素的密扣,以“古典”“今典”的辨析为基础,并以细微的心理分析达到与古人“同情”。
     “结语”部分总结了“原典比照”、“诗史互证”与“了解之同情”这三种文学研究方法对当今文学研究批评活动中出现的弊病的纠正以及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给当代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的启发,认为对陈寅恪在文学研究领域成果的梳理、研究与借鉴是21世纪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With Chen Yin-que'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as the study object,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sort out Chen Yin-que's specific practice in literary research and his discussion on related literary theories; outline his outstanding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and define them; trace back these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origin both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ideology; talk about Chen Yin-que's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thods into his own unique research model and then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dern literary research in the methodological level.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achieve three purposes:firstly, in the aspect of method, it will sum up Chen Yin-que's common practice through his individual study cases, and refine a set of his unique research methods from his long-term practice; secondly, in the practical level, it will comb the ways in which Chen Yin-qu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the two cultures in his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broad, and explore his ability of digesting and using knowledge and then generating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practicing; thirdly, in the theoretical level, it will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academic system and hi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of mix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prove his role as exemplarity and inspiration on guiding ideology and academic method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21st centur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t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part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overall research on Chen Yin-que, the currently special research on his literary studies, and both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n the thesis determines Chen Yin-que'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as the study object, focusing on his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c origins, how he combined Western learning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how he modernized the latter.
     The first chapter aims to grasp the origin of Chen Yin-que's academic thoughts and methods. Yi-Ning Chen's family learn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at his early age, and years of study in Western countries influenced his academic ideas and methods a lot. The features of his research o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were decided by his stick to Chinese-culture-based academic stance, his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propping life and his sense of cultural studies manifested in his academic study. The awareness of exploring Chinese culture's way divided his scholarship life into three stage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different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2explores the academic origins, theoretical concepts, research practice, and salient features of Chen Yin-que'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 of "Classics Comparison".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exchanging, Chen Yin-que'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 of "Classics Comparison" absorbed the historiography of Song Dynasty, Buddhism and other traditional academic essence. It also borrowed some western theories and methods, like Western Oriental Studies and French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th the idea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systems, he based his study on the cultural language and achieved a lot on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s rheological, the comparison among poets of Tang Dynasty and their styles, and the parallel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theorie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prac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cases of Chen Yin-que'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 of "Shi Shi Hu Zheng". H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Shi Shi Hu Zheng" of the ancient era when poetry and history were regarded the same, and modernized it by absorbing and transform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German historicism which was represented by Ranke School. In different cultures,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was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etry, which was the practical basis for Chen Yin-que's using the method of "Shi Shi Hu Zheng". In his earlier "Shi Shi Hu Zheng" studies, 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cultural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revealed 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ry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
     The fourth chapter elaborates accurate meaning of Chen Yin-que'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 of "Empathy of Understanding", traces its tradition back to some western factors, and discuss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use. His method of "Empathy of Understanding" drew ideas and methods from Western Romantic Historiography and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 of spiritualized literary criticism,"Knowing Intention from the Meaning", etc. His later years'"Soul and History" research synchronize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historiography in "New History" thought, which further deepened his method of "Shi Shi Hu Zheng". His method of "Empathy of Understanding" combined the three elements of "time, place and pers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ncient canon" and "modern canon", and used subtl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o reach "Empathy" with the ancients.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benefits of the three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Classics Comparison","Shi Shi Hu Zheng", and "Knowing Then Feeling the Same"—in overcoming the delimma in literary research and criticism today, and points out the referencing value of academic thinking in these methods for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history. It is highlighted that combing, researching and referencing Chen Yin-que'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studies is an important poetic subject of the21st century.
引文
①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① 载1946年12月9日、16日《武汉日报》文学副刊。
    ② 载《燕京学报》民国二十三年(1934)3月15期,第254页。
    ③ 载《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1期,第55至57页。
    ④ 载1958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史学”副刊。
    ⑤ 载1958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
    ⑥ 载1958年5月17日《光明日报》。
    ⑦ 这套文集总目录为:一、寒柳堂集(附寅恪先生诗存),二、金明馆丛稿初编,三、金明馆丛稿二编,四、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五、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六、元白诗笺证稿,七、柳如是别传,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① 钱文忠编:《陈寅恪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② 张杰、杨燕丽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张杰、杨燕丽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④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⑥ 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版。
    ⑦ 王子舟:《陈寅恪读书生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⑧ 胡迎建:《独上高楼:陈寅恪》,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
    ⑨ 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明华:《独立寒秋:陈寅恪的读书生活》,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⑩ 刘以焕:《一代宗师陈寅恪:兼及陈氏一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叶绍荣:《陈寅恪家世》,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蔡振翔:《竹林名士与陈寅恪》,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 朱浩熙:《蒋天枢传: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忠笃弟子和托命之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王子舟:《陈寅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 蔡鸿生:《仰望陈寅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②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王川:《学界泰斗:陈寅恪》,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刘克敌:《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④ 刘斌等编著:《寂寞陈寅恪》,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
    ⑤ 刘广定:《大师遗珍:陈寅恪、胡适、林语堂、傅斯年鲜为人知的学识与往事》,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 田玉洪:《传灯千载业立雪几人同——陈寅恪和他的弟子》,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邵盈午:《清华四大导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叶绍荣:《陈寅恪家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⑦ 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廷:《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⑧ 马亮宽:《陈寅恪》,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刘正,黄鸣:《闲话陈寅恪》,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① 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兼论其对中国新文学的意见》,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南京大学,1999年;殷祝胜:《陈寅恪的学术渊源及其演变》,南京大学,1999年;侯宏堂:《从陈寅格、钱穆到余英时:以“新宋学”之建构为线索的探论》,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熊伟:《府兵制政治过程论》,浙江大学,2008年;项念东:《史文蜕嬗与真美会触——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的“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崔成成:《陈寅格“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为中心》,南开大学,2010年。
    ② 李清良:《熊十力陈寅恪钱钟书阐释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 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④ 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版。
    ⑤ 1984年余英时的《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出版,并于1998年出版增定本时对这次论辩详加说明;1986年,冯衣北的《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它——与余英时先生商榷》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收入了属于此次论辩范围内的七篇文章。
    ① 均收入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② 李玉梅:《陈寅恪之史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③ 《悼陈寅恪》,载《通报》26卷,1971年。
    ④ 《陈寅恪先生论集书后》,载《通报》28卷,1972年。
    ⑤ 《评谈陈寅恪》,载《通报》28卷,1972年。
    ⑥ [德]施耐德:《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关山、李貌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① 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至232页。
    ② 胡守为:《略论陈寅格先生的诗文证史》,载《学林漫录》第五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9至76页
    ③ 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④ 李洪岩:《关于“诗史互证”——钱钟书与陈寅恪比较研究之一》,载《贵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⑤ 左汉林:《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0月。
    ① 刘梦溪:《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创获和研究方法》,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87页。
    ② 刘梦溪:《以诗证史借传修史、史蕴诗心——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的学术精神和文化意蕴及文体意义》,载《中国文化》第三期,香港:中华书局,第99至111页。
    ③ 邓瑞:《从<柳如是别传>探研陈老的诗证史》,载《<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至162页。
    ④ 蔡鸿生:《“颂红妆”颂》,载《<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至42页。
    ⑤ 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页。
    ⑥ 中山大学历史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至203页。
    ⑦ 党大恩、党艺峰:《从以诗证史到因史释诗一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导论》,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2期,2003年3月。
    ① 刘梦溪:《“了解之同情”——陈寅恪先生的阐释学》,载张岱年等著:《国学新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刘梦溪:《“了解之同情”——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简释》,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4月。
    ② 龚连英:《论陈寅恪“神游冥想、了解之同情”的史学意蕴》,载《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③ 刘志伟、陈春声:《“移情”与史学研究之境界——读<柳如是别传>》,载胡守为主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至127页。
    ④ 桑兵:《“了解之同情”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⑤ 张旭东:《也谈“了解之同情”》,载《读书》2010年第8期。
    ⑥ 陈怀宇:《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21卷,2006年。
    ⑦ 余其彦:《<柳如是别传>心理分析浅谈》,载《江淮论坛》2002年第6期。
    ⑧ 钱文忠:《略论寅恪先生之比较观及其在文学研究中之运用》,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至285页。
    ① 袁荻涌:《陈寅恪与比较文学》,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至250页。
    ② 孙彩霞:《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1期,2008年1月。
    ③ 刘健明:《论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方法》,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35至554页。
    ④ 桑兵:《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6页。
    ②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2页。
    ③ 《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9页。
    ④ 李坚:《陈寅恪二三事》,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⑤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① 《文学改良刍议》,载《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2页。
    ②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③ 见1933年6月18日鲁迅致曹聚仁的信,载《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4页。
    ④ 阿英:《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载《阿英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254页。
    ⑤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4页;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4页。
    ① 《光裕堂修义宁陈氏宗谱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潘益民、李开军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5页。
    ② 《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7页。
    ③ 《萍乡文氏四修族谱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0页。
    ④ 《光裕堂修义宁陈氏宗谱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潘益民、李开军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5页。
    ⑤ 《赠黄公度》,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36页。
    ① 缪荃孙:《艺风堂文漫存》卷二《辛壬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版,第52页。
    ② 《余过南昌留一日渡江来山中适闻胡御史亦至有任刊豫章丛书之议赋此寄怀》,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53页。
    ③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④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⑤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⑥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①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至7页。
    ③ 陈封雄:《史学界缅怀一代宗师陈寅恪——参加纪念先叔陈寅恪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感想》,载《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71页。
    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2页。
    ⑤ 《读连昌宫词质疑》,载《清华学报》第8卷第2期,1933年6月,第1页。
    ⑥ 《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页。
    ⑦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0页。
    ⑧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②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0页。
    ④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⑤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7页。
    ⑥ 《赠蒋秉南序》,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2页。
    ⑦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2页。
    ⑧ 《赠蒋秉南序》,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2页。
    ⑨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8页。
    ⑩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2页。
    ① 《陈述辽史补注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4页。
    ②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9页。
    ③ 《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9页。
    ④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页。
    ⑤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⑥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⑦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2页。
    ⑧ 杨树达论语疏证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2页。
    ⑨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0页。
    ⑩ 杨天石:《陈三立》,载《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国人物传》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3页。
    ①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② 卞僧慧:《试述陈寅恪先生治学特点》,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2页。
    ④ 钱文忠:《略论寅恪先生之比较观及其在文学研究中之运用》,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⑤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⑥ 吴宓:《吴宓日记(1917-1924)》,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7、90页。
    ① 《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1页。
    ② 陈寅恪:《元微之遣悲怀诗之原题及其次序》,载《清华学报》第10卷第3期,1935年7月。
    ③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5页。
    ④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⑤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至3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6页。
    ⑦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⑧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⑨ 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5页。
    ⑩ 《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25页。
    11 《癸未春日感赋》,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5页。
    12 《酬涛园》,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13 《旧历七月十七日赠晓莹》,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2页。
    14 《上元夜次申招坐小艇泛秦淮观游》,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 《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页。
    ② 《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49页。
    ③ 《朱鄂生真斋诗存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9页。
    ④ 《俞觚庵诗集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44页。
    ⑤ 《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49页。
    ⑥ 《沧趣楼诗集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7页。
    ⑦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4页。
    ① 《漫题豫章四贤像拓本》,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②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秋(陈寅恪四岁),陈三立“携友游黄州诸山,遂过杨惺吾广文书楼,遍览所藏金石秘笈,中有日本所得宋椠《黄山谷内外集》,为任渊、史容注。据称:不独中国未经见,于日本亦孤行本也。……乃从假至江夏,解资授刊人。……越七载而工讫。”(《山谷诗集注题辞》,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7页。)
    ③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④ 黄萱:《怀念陈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⑤ 姜伯勤:《唐令舞考——兼论陈寅恪先生<元白诗证史)的文化阐释》,载《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⑥ 杨步伟、赵元任:《忆寅恪》,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⑦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光宣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24页。
    ①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46页。
    ①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7至8页。
    ② 李坚:《陈寅恪二三事》,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至248页。
    ③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① 杨联升:《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② 李璜:《忆陈寅恪登恪昆仲》,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③ 张荣芳:《风义生平师友间一一陈寅恪与王国维的友谊》,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页。
    ④ 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小注中说:“余之得识伯希和于巴黎,由先生作书介绍也。”(见《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5页。)
    ⑤ 陈寅恪在后来写给陈垣的信中提到,在巴黎时曾在伯希和家中见过韩泰华所藏《元朝秘史》鲍廷博抄本。(见《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1页。)
    ①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1页。
    ② 李坚:《陈寅恪二三事》,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至248页。
    ① 陈寅恪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论及亚里斯多德的悲剧说、柏拉图的理念说即可为证明。如《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提及抽象理想之境犹希腊柏拉图(Plato)所谓Idea(理念)者,在《柳如是别传》中译Idea为意识形态。又如在《柳如是别传》中论及陈子龙和柳如是的恋爱悲剧与亚里斯多德论悲剧之旨相符,《元白诗笺证稿》亦言及人性与社会的冲突所形成之悲剧与亚里斯多德论悲剧暗合。(分见《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第12页,《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第290页,《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第573页,《元白诗笺证稿》第97页。)
    ② 季羡林:《从学习笔记本看陈寅恪先生的治学范围和途径》,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至146页。
    ③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5页。
    ⑤ 《对科学院的答复》,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64页。
    ⑥ 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页。
    ① 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廷:《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17页。
    ② 胡守为:《学识·品格·生活情趣——陈寅恪先生往事杂忆》,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③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卷上“民国六年丁巳(1917年)先生二十八岁”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①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②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3页。
    ④ 《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3页。
    ⑤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⑥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页。
    ①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0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4至285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4页。
    ④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⑤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①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6页。
    ②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3页。
    ③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60页。
    ④ 《对科学院的答复》,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63至464页。
    ⑤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页。
    ⑦ 陈寅恪最先发见藏族杰出佛经翻译家法成被湮没千载的事迹(法成为吐蕃沙门,生当唐文宗太和之世,译经于沙州、甘州),认为法成与玄奘一样都是“沟通东西学术,一代文化所托命之人。”(《大乘稻芋经随听疏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9页。)
    ⑧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7页。
    ①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②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7页。
    ③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3页。
    ④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0、201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17页。
    ①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2页。
    ②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
    ③ 《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3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0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3页。
    ② 《论韩愈》,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0至331页。
    ③ 参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①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2页。
    ② 《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9页。
    ③ 《陈述辽史补注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5页。
    ④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2至163页。
    ①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0页。
    ② 黄萱:《唐代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75页。
    ③ 《论韩愈》,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2页。
    ④ 《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44页。
    ⑤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5页。
    ⑥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 495页。
    ①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5页。
    ②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5页。
    ③ 《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1页。
    ④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86页。
    ⑤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86页。
    ⑥ 黄萱:《唐代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77页。
    ⑦ 黄萱:《唐代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79至480页。
    ① 《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1页。
    ② 《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8页。
    ③ 《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6至107页。
    ④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页。
    ⑤ 余英时:《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载《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79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0页。
    ⑦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8页。
    ① 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7页。
    ① 参见陈清泉、苏双碧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565页。
    ② 《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0页。
    ③ 杨联升:《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8页。
    ④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0页。
    ⑤ 《杨树达论语疏证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2页。
    ⑥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6页。
    ① 《陈述辽史补注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4页。
    ②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86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页。
    ④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6页。
    ⑤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9至250页。
    ①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1页。
    ②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8页。
    ③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0页。
    ④ 《支憨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9页。
    ⑤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3页。
    ①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3页。
    ② 《读洛阳伽蓝记书后》,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7页。
    ③ 《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序》,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1页。
    ④ 《陈述辽史补注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4页。
    ⑤ 《支憨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5页。
    ⑥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3页。
    ⑦ 《论韩愈》,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2页,。
    ⑧ 《支愍度学说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5页。
    ⑨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2页。
    ①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② 季羡林:《从学习笔记本看陈寅恪先生的治学范围和途径》,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至146页。
    ③ 毛子水:《记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④ 《陈寅恪与傅斯年——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载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页。
    ① 《与妹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55至356页。
    ①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三阶段论》,载刘象愚:《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①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1页。
    ②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1页。
    ③ 《“对对子”意义》,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47页。
    ①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2页。
    ②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60页。
    ③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至8页。
    ④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⑤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7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2至284页,。
    ②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③ 《高僧传笺证稿本》,载《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7页。
    ④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①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②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至10页。
    ③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2页。
    ④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1页。
    ⑤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60页。
    ⑥ 卞僧慧:《试述陈寅恪先生治学特点》,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⑦ 马宽亮:《试论陈寅恪与傅斯年思想之异同》,载胡守为主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49至250页。
    ①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8页。
    ② 《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2至174页。
    ③ 《高僧传笺证稿本》,载《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7页。
    ④ 《高僧传笺证稿本》,载《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7页。
    ⑤ 《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7页。
    ⑥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⑦ 杨步伟、赵元任:《忆寅恪》,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⑧ 《元代汉人译名考》,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5页。
    ① 《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3页。
    ②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③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9页。
    ④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3至254页。
    ⑤ 《四声三问》,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67页。
    ① 《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6页。
    ② 《敦煌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8页。
    ③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9至220页。
    ④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2页。
    ⑤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2至223页。
    ⑥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6页。
    ⑦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7页。
    ①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0至181页。
    ②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3页。
    ③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9页。
    ④ 《仟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1至291页。
    ⑤ 《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1至291页。
    ① 《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1至292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9页。
    ⑥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9页。
    ⑦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6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至5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0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9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页。
    ⑥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3页。
    ⑥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1页。
    ⑦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6页。
    ⑧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7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1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9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3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3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9至110页。
    ⑥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9至110页。
    ⑦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4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3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7至268页。
    ③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④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⑤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⑥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⑦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8页。
    ②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8页。
    ③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8页。
    ④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7页。
    ⑤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7页。
    ⑥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7页。
    ⑦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8页。
    ⑧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9页。
    ⑨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0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1页。
    ②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2页。
    ④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2页。
    ⑤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3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40页。
    ① 《红楼梦评论》,载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0页。
    ④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75至876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0至101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83页。
    ⑦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47页。
    ①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① 《论语·阳货》,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79页。
    ② 《孟子·离娄(下)》,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00页。
    ③ 《诗大序》,载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④ 《诗大序》,载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⑤ 曹丕:《典论·论文》,载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⑥ 陆机:《文赋》,载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⑦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载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⑧ 《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08页。
    ⑨ 《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56页。
    ① 《隋书·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8页。
    ②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文艺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26页。
    ③ 参见《左传正义一·杜预序》,载《钱钟书集·管锥编(一)》,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7至274页。
    ① 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页。
    ② 王逸注:《楚辞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3页。
    ① 华文轩编:《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836页。
    ② 《万履安先生诗序》,载黄宗羲:《南雷文约·撰仗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③ 《胡致果诗序》,载[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有学集》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00页。
    ① 王通:《中说》王道篇,阮逸注,四库全书本。
    ② 《传习录》上,载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③ 《鲁颂商颂》,载《日知录集释》卷三,[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0页。
    ④ 《再答苍略书》,载[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有学集》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0页。
    ① 《报孙渊如书》,载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九,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② 《文史通义,内篇·史德》,载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五,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③ 《文史通义·内篇·文德》,载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五,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④ 郭绍虞选编:《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0页。
    ⑤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93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①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4页。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21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④ 《读连昌宫词质疑》,载《清华学报》8卷2期,1933年6月。
    ① [清]杨钟羲著,雷恩海、姜朝晖校点:《雪桥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2页。
    ② 《空轩诗话》,载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4页。
    ③ 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91页。
    ④ 《雪桥诗话续集序》,载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14页。
    ⑤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⑥ [唐]刘知己:《史通》卷五(采撰),四部丛刊二次印本。
    ⑦ 陈清泉、苏双碧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册)》,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562页。
    ① 李坚:《陈寅恪二三事》,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② [德]列奥波德·冯·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关于历史艺术与历史科学的著作选》,[美]罗格·文斯编,易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
    ③ 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④ [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4页。
    ⑤ 李坚:《陈寅恪二三事》,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①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61页。
    ② 黄萱:《怀念陈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③ [德]列奥波德·冯·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关于历史艺术与历史科学的著作选》,[美]罗格·文斯编,易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4页。
    ④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① 施耐德特别提出从“认识论型术语”(某种方法在认识论上所处的地位)的使用,即对区分为解释性术语(如“理解”)和经验性术语(如“描述”、“观察”)的统计分析,来观察史家如何指明与确认某一既成的事实及意义之关系以及认识史家方法论的研究方式。((德]施耐德:《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关山、李貌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②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③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3页。
    ①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1页。
    ② [英]汤因比等著:《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③ [美]霍华德:《文艺复兴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载《世界文论》第1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页。
    ②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7页。
    ③ 《韦庄秦妇吟校笺》,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4页。
    ④ 石泉:《先师寅恪先生治学思路与方法之追忆(补充二则)》,载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⑤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①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09页。
    ② 刘隆凯整理:《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席侧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 《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3页。
    ④ 《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3至484页。
    ①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4页。
    ② 《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8页。
    ③ 《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0至303页。
    ④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载俞大维等著:《谈陈寅恪》,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版,第8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页。
    ⑥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7页。
    ⑦ 白居易:《新乐府序》,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2、121页。
    ② 《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课笔记片段》,载《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4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①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年,第60至64页。
    ② 《韦庄秦妇吟校笺》,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0页。
    ③ 《桃花源记旁证》,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8至200页。
    ④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3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5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6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5至266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6页。
    ①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8页。
    ②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5页。
    ③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8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9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9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0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1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0页。
    ④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从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8页。
    ⑤ 刘志伟、陈春声:《“移情”与史学研究之境界——读(柳如是别传>》,载胡守为主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① 《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0至303页。
    ① [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页。
    ② [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页。
    ③ [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页。
    ①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②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7页。
    ③ [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④ [德]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页。
    ⑤ [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⑥ [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页。
    ① [美]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页。
    ② 王国维自注引文出自英译《意志及观念之世界》第三册六十一至六十三页。(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③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① [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② 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③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9、270页。陈寅恪此论虽是针对经学而发,但对历史研究同样适用。
    ④ [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9页。
    ⑤ [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9页。
    ⑥ [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① [英]H·P·里克曼:《狄尔泰》,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1页。
    ② [德]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③ [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④ [英]H·P·里克曼:《狄尔泰》,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9页。
    ②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8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92页。
    ④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31至337页。
    ① [清]简朝亮:《孝经集注述疏》,周春健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② 《中庸》,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8页。
    ③ 《孟子·告子上》,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40页。
    ④ 《孟子·尽心上》,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62页。
    ⑤ 《孟子·公孙丑上》,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38页。
    ⑥ 《孟子·公孙丑上》,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39页。
    ⑦ 《孟子·万章下》,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29页。
    ⑧ 《孟子·万章上》,载[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1页。
    ① 《观堂集林》卷二十三《玉谿生年谱会笺序》,载王国维:《王国维遗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 [宋]吕大防:《杜少陵年谱后记》,载[唐]杜甫:《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宋]王洙、赵次公等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9页。
    ① 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之《文德》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9至80页。
    ② [清]袁枚:《再答李少鹤》,载《袁枚文选》,高路明选注,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③ [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以意逆志节》,载《六朝选诗定论》卷一。
    ④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9页。
    ⑤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41页。
    ⑥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7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3页。
    ② 参见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第三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至213页。
    ①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页。
    ②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载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7页。
    ③ 《追和陶渊明诗引》,载启功等:《唐宋八大家全集·苏轼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562页。
    ④ [清]叶燮:《原诗》,载申骏:《中国历代诗话词话选粹》,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540页。
    ⑤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8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6页。
    ②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67页。
    ③ [汉]张衡:《张衡诗文集校注》,张震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 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载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② 《辛丑七月雨僧老友自重庆来广州承询近况赋此答之》,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7页。
    ③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3页。
    ①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0页。
    ③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70页。
    ①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载《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至13页。
    ②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页。
    ③ 保罗·韦纳:《概念化史学》,载[法]J·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①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页。
    ③ 何龄修:《(柳如是别传)读后》,载《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21页。
    ④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14页。
    ① 参见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82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④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50页。
    ① 黄萱:《怀念陈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② 姜伯勤:《唐令舞考——兼论陈寅恪先生(元白诗证史>的文化阐释》,载《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0页。
    ④ 《读哀江南赋》,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4页。
    ⑤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0页。
    ⑥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页。
    ⑦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页。
    ⑧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4页。
    ⑨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5页。
    ⑩ 《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4-235页。
    ①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2页。
    ② 黄萱:《怀念陈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53页。
    ④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45页。
    ①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45页。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96-2097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页。
    ④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页。
    ① 《论再生缘》,载《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2页。
    ②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1页。
    ③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62页。
    ④ 《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71页。
    ①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6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4页。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5页。
    ① 黄萱:《怀念陈寅恪教授——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载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2]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3]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4]陈寅恪:《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5]陈寅恪:《陈寅恪集:元白诗笺证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6]陈寅恪:《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上)》,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7]陈寅恪:《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中)》,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8]陈寅恪:《陈寅恪集:柳如是别传(下)》,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9]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1]陈寅恪:《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一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2]陈寅恪:《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二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3]陈寅恪:《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4]陈寅恪:《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15]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史论集》(上下卷),香港:文文出版社,1972年版。
    [16]陈美延编:《陈寅恪先生遗墨》,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7]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8]刘隆凯整理:《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席侧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王永兴主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胡守为主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7]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廷:《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8]蔡鸿生:《仰望陈寅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9]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蔡振翔:《竹林名士与陈寅恪》,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冯衣北:《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12]侯宏堂:《“新宋学”之建构——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3]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上下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胡迎建:《独上高楼·陈寅恪》,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
    [15]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6]刘斌等编著:《寂寞陈寅恪》,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
    [17]刘经富:《陈寅恪家族稀见史料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18]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刘克敌:《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0]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1]刘明华主编:《独立寒秋:陈寅恪的读书生活》,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23]刘梦溪:《陈寅恪与红楼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4]卢建荣:《陈寅恪学术遗产再评价》,台北:时英出版社,2010年版。
    [25]李清良:《熊十力陈寅恪钱锺书阐释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6]刘晓东:《陈寅恪:一个教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28]刘以焕:《一代宗师陈寅恪——兼及陈氏一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29]刘正、黄鸣:《闲话陈寅恪》,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30]马亮宽:《陈寅恪》,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1]钱文忠编:《陈寅恪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32][德]施耐德:《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关山、李貌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3]田玉洪:《传灯千载业立雪几人同——陈寅恪和他的弟子》,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4]王川:《学界泰斗:陈寅恪》,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5]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6]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7]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王永兴:《陈门问学丛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0]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王震邦:《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
    [42]王子舟:《陈寅恪读书生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3]王子舟:《陈寅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徐迅:《陈寅恪与柳如是》,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5]俞大维等著:《谈陈寅恪》,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版。
    [46]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北:东大发行,民国八十七年版。
    [48]余英时等著:《陈寅恪研究:反思与展望》,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
    [49]叶绍荣:《陈寅恪家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50]张杰、杨燕丽选编:《解析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1]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2]张求会:《陈寅恪丛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3]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4]张荣明:《竺可桢与陈寅恪》,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版。
    [1]《阿英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2]卞孝萱:《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鲍震培:《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5]程巢父:《思想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陈才智:《元白诗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
    [9]陈其泰:《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陈清泉、苏双碧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中册)》,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陈清泉、苏双碧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册)》,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2]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3]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补编》,潘益民、李开军辑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版。
    [14][唐]杜甫:《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宋]王洙、赵次公等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5]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郭绍虞选编:《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7]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8]高阳:《清末四公子》,台北:南京出版社,民国五十九年版。
    [19]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1]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郝润华等著:《杜诗学与杜诗文献》,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
    [23]《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24]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5]《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7]华文轩编:《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28]黄宗羲:《南雷文约》,《四部丛刊初编》本。
    [29]胡亚敏编著:《比较文学教程》(修订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0][清]简朝亮:《孝经集注述疏》,周春健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蒋凡等著:《近现代学术大师治学方法比较》,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32]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33]季羡林:《学问之道》,沈阳:沈阳出版社,2009年版。
    [34]季羡林:《季羡林随想录(六)我眼中的清华园》,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版。
    [35]罗炳良:《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刘广定:《大师遗珍》,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
    [37]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8]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刘梦溪:《论国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4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42]《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3]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李雪涛:《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版。
    [45]刘象愚:《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6]骆玉明编著:《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刘奕:《乾嘉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48]梁由之:《百年五牛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唐]刘知己:《史通》,四部丛刊二次印本。
    [50][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文艺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51][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52]缪荃孙:《艺风堂文漫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版。
    [53]启功等:《唐宋八大家全集·苏轼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54][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有学集》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5]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6]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北京:崇文书局,2001年版。
    [57]郭丽萍:《绝域与绝学:清代中叶西北史地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58]钱文忠:《人文桃花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59]钱钟书:《钱钟书集·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60]钱钟书:《钱钟书集·管锥编(一)》,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61]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2]申骏:《中国历代诗话词话选粹》,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63]孙微、王新芳:《杜诗学研究论稿》,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64]《隋书·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65]邵盈午:《清华四大导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66]同道:《国学大师之死:百年中国的文化断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67]谭正壁:《中国女性文学史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68]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9]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0]王国维:《王国维遗书》(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2]王国维:《王国维集》(第一册),周锡山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4]吴宓:《吴宓日记(1917-1924)》,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5]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76]王通:《中说》,阮逸注,四库全书本。
    [77]王向远:《王向远著作集第6卷: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8]王先霈、胡亚敏主编:《文学批评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9]王逸注:《楚辞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
    [8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81]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3]杨剑锋:《现代性视野中的陈三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4]杨舰,戴吾三主编:《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5]叶隽:《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清]杨钟羲著,雷恩海、姜朝晖校点:《雪桥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88]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89]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90]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91]张昌华:《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张岱年等著:《国学新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3]藏东编:《民国教授》,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
    [94]《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国人物传》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5]张晖:《中国“诗史”传统》,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
    [96]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97]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张广智主编:《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9][汉]张衡:《张衡诗文集校注》,张震泽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100]赵敏俐编著:《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
    [101]朱浩熙:《蒋天枢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102]张瑞德:《诗与非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10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104][清]章学诚:《章氏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05]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6]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7]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8][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德]约尔丹、吕森编,杨培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0][德]列奥波德·冯·兰克:《世界历史的秘密:关于历史艺术与历史科学的著作选》,[美]罗格·文斯编,易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1][德]狄尔泰(Dilthey, W.):《历史中的意义》,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12][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3][德]狄尔泰(Dilthey, W.):《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114][德]赫尔德:《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张晓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15][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16][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杨光仲、郑楚宣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7][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曹未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18][英]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英]H·P·里克曼:《狄尔泰》,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0][英]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1][英]R.G.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2][法]J·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89年版。
    [123][美]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4][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宋伟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25][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德国的浪漫派》,张道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6][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27][德]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1]陈怀宇:《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21卷,2006年。
    [2]程美宝:《陈寅恪与牛津大学》,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3]陈正宏:《陈寅恪先生与德国》,载《德国研究》,1997年第3期。
    [4]党大恩、党艺峰:《从以诗证史到因史释诗——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导论》,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2期,2003年3月。
    [5]龚连英:《论陈寅恪“神游冥想、了解之同情”的史学意蕴》,载《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6]胡晓明:《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7]李长林、胡劲松:《陈寅恪与兰克史学》,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
    [8]李洪岩:《关于“诗史互证”——钱钟书与陈寅恪比较研究之一》,载《贵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9]李群:《陈寅恪与中印文学关系》,载《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
    [10]林伟:《陈寅恪的哈佛经历与研习印度语文学的缘起》,载《世界哲学》,2012年第1期。
    [11]廖雯玲:《略谈<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的文学思想》,载《长春大学学报》第20卷第3期,2010年3月。
    [12]刘梦溪:《“了解之同情”——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简释》,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4月。
    [13]彭华:《(华佗传>(曹冲传>疏证——关于陈寅恪运用比较方法的一项检讨》,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14]桑兵:《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5]桑兵:《“了解之同情”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16]桑兵:《陈寅恪的西学》,载《文史哲》,2011年第6期。
    [17]孙彩霞:《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1期,2008年1月。
    [18]王川:《陈寅恪与伯希和的学术交往述论》,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 5期第44卷(总191)。
    [19]余其彦:《<柳如是别传)心理分析浅谈》,载《江淮论坛》2002年第6期。
    [20]殷祝胜:《陈寅恪的留学经历与西洋东方学》,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3期。
    [21]赵德坤:《“诗史互证”的文化语境溯源》,载北方论坛2010年第3期(总第221期)。
    [22]张广智:《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载《安徽史学》,2004年第2期。
    [23]张耕华:《“以诗证史”与史事坐实的复杂性——以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为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24]左汉林:《论陈寅恪与钱钟书的“诗史”之争》,载《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0月。
    [25]张旭东:《也谈“了解之同情”》,载《读书》2010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