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探索者”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首先是对“鲁迅是谁”的重新思考。
     鲁迅是谁?这看似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实则可能是迄今为止关于鲁迅最为激烈而讽刺的发问,因为这一发问本身无疑向我们宣告那个曾经被告知的鲁迅“名不属实”。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每个研究者都必须对此作出回答。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本文更多地是从对鲁迅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对现实中人的生存困境的体察出发的,在二者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为了有效地把内在于鲁迅与我们、历史与现实的问题紧密联结起来,本文选择了鲁迅的“立人”命题,并对“鲁迅是谁”作出了如下回答:鲁迅在思想上可以说终生都是一个在找路的人,从根本上说,他要找的是通向“立人”而达至“人国”,从而“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的路。
     这一对鲁迅的定位,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认为鲁迅思想的核心是“立人”,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在现实中实现每个人都能过上正当的幸福的生活;二是认为鲁迅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寻找实现这样目的的道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鲁迅是人的解放的探索者;三是认为鲁迅既然是人的解放的探索者,那么,这一探索过程自然不会因为鲁迅的去世而终结,同时也意味着鲁迅的探索过程本身就值得再探索,其中包含站在当代的立场加以反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基于上述对鲁迅的总体认识,本论文把研究的题目定为:探索“探索者”一一以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当代重思为中心。
     关于选题的缘由,还有两点需要交代:一是研究“立人"的现实关切;二是为什么要以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为中心。
     重提鲁迅的“立人”话题,除了学理上的辩护,更重要的是现实的需要,即,“立人”之于我们,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现实问题,或者说鲁迅当年所面对的问题,我们今天依然在面对。“立人”,简明地说,就是“立,使之成人”。但现实中,“成人"主要被理解为“成才”,即首要的不是把人当作人,而是把人当作“人才”来看待和培养。其结果是,一方面我们很难培养出人才,另方面这种理解和追求在本质上却不能不说是人的另一种更高级的“物化”,片面突出人作为“才”的犹如物一样的有用性,其现实结果是把人在培养成“才”的过程中不断剥落人的内涵,以致“见物不见人”,从而极易导致一个“惟物”的社会,且总是倾向把人分为穷人与富人,强者与弱者,有权势与没权势,有背景与没背景,有关系与没关系,等等,并区别对待,而很少把人首先当作人看待和尊重,甚至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干涉、损害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如果说五四时代鲁迅通过子君之口喊出的时代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主要还停留在作为“人”的人身独立、自主及个性解放的思想启蒙层面上;那么,今天人所面对的问题就是:“我干涉了你的权利,你能怎么样?”即今天人所面对的问题不是你有没有权利,而是你的权利如何保障不受侵犯,或者,受到了侵犯如何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人的问题和时代的精神症候,凸显了重提鲁迅“立人”命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启发了研究“立人”的思路,那就是,“立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启蒙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制度设计和安排的问题。
     之所以把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作为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对探索者而言,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探索的启动和定向,所以研究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可以看出青年鲁迅的价值偏好和判断力,也可以由此青年鲁迅对时代问题的独特思考和把握;另方面鲁迅早期已经提出“立人”和立“人国”的命题,这可以说是贯穿鲁迅一生的理想追求。
     基于上述种种理解,本文以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为中心,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立人”何以可能,一是“人国”何以可能。
     全文分为五章,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揭示当前鲁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交代本文研究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勾勒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发生机制和总体把握其演变的轨迹。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探讨“立人”何以可能。其中第三章主要从“人作为人”和“人作为个体”的角度,论述“鲁迅式个人主义”在“个人认识史”上的历史意义和其特征。第四章主要论述作为精神主体的人的若干精神品质,及“精神界战士”之于现代个体理想人格建构的意义。第五章主要论述鲁迅的“人国”理想及其特点,并结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问题的反思探讨实现“人国”理想的可能性现实途径。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创新之处是把历史感和现实感结合起来,并以现实感激活历史感。具体地说,就是基于时代和历史的异同,站在当代立场上对鲁迅的立人思想采取一种探讨和反思的双重态度,一方面挖掘鲁迅立人思想的特征和意义,另方面在反思中开显其立人思想缺少的环节。
     不足之处:首先这种反思性的研究思路本身就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鲁迅立人思想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致使论文研究的语境不够具体。其次打算从“人与制度的关系”的角度切入鲁迅的立人思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进路,但很可惜论文没有贯彻始终,尽管它一直暗含其中。三是研究鲁迅的立人思想,却没有明确地把其意义表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隐藏着作者的一个潜在的思路,即认为只有我们把自鲁迅提出“立人”命题一个世纪以来为何人总是不能在现实中立起来,和鲁迅在“立人”问题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说清楚之后再谈鲁迅立人思想的当代意义才更恰当。这就是说需要首先给鲁迅立人思想划定一个意义的边界,否则,在边界不明确的情况下,直接论述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就难免会有夸大和说教的嫌疑。但研究鲁迅的立人思想,却不明确地把其意义表述出来,这似乎也说不过去。同时,对鲁迅的立人思想反思还不够深入,很多问题触及了但没有系统并深入下去。比如鲁迅的“立人”和“人国”思想与无政府主义之间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The first task is to rethink" who is lu xun".
     Who is Lu Xun? This may seem an unquestioned question, actually may be so far about Lu Xun most fierce and ironic to ask.Because this one to ask itself declares that once we undoubtedly are told about Lu Xun is "name not true ". But ironically, each researcher must make answer. To th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Lu Xun in ideology can be said a person that his lifetime is a looking for theroad.Fundamentally, he wanted to found a way to "sign a person" and achieve" Nation of Humans ", so that "everyone can enjoy as happiness ".
     The positioning of Lu Xun includes three meanings:first,the core of Lu Xun's thought is"signing a person",whose ultimate purpose is to make everyone live a proper happiness of life;secondly, Lu Xun's life is basically looking for implementing such purpose path,in the sense, as it were, Lu Xun is a human liberation explorer; thirdly, since Lu Xun is a human liberation explorer,so this discovery process naturally won't be terminative because of Lu Xun's death,the same time, it means Lu Xun's discovery process itself is worth to explore, including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reflection standing in contemporary standpoint.
     Based on the abov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Lu Xun,this paper research topics as follows:explore "the explorer"-making the contemporary rethinking of Lu Xun's early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 as the center.
     About the reasons of choosing the topic, two points need explaination:the first is real concern of researching "signing a person";the second is the reason of making Lu Xun's early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 as the center.
     More important is real need, except for academic defense,that is to say, "signing a person" is not only a academic problem, but also a a real problem, or rather, we still face the problems that Lu Xun faced. Simply said,the meaning of "signing a person" is"signing,and making a person".Howeve, in reality, "making a person"is mainly understood as"making a talent",namely,a person is not regarded as a person but a "talents" to treat and train. It leads the follow results:one the one hand,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cultivate talents,on the other hand, this understanding and pursue in essence can't help say another more advanced "reification".One-sided highlight of the usefulness of man like thing will stripe man's connotation in training people into "talent" process.Thus,it will be vulnerable to a "only content" society so that people will rarely be seen and honoured as people firstly, even always damage the rights of other people and life for its own benefit and interference. Through Zi Jun, Lu Xun shouted out the strongest note "I am my own, none can't interfere with my rights" in May-Fourth times,which aimed at thinking enlightenment of personal independence, independent and individual liberty;Today the problem person face is that" I interference in your rights, what can you do? " That is to say, the problem person face is not whether you has the right,but how guarantee the right inviolable,or how get effectively guarantee when it is violated.The person's problem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sicknes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Lu Xun's"signing a person",and inspire research train,namely, "signing a person" is not only a thought enlighten question,but also a problem of system design and arrange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Lu Xun's early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On the one hand,start-up and orientationis more impornt than conclusion to the explorer.so,research on Lu Xun'searly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 can gets youth Lu Xun's value preferences judgment, unique thinking, and grasp to the problem of age.On the other hand,youth Lu Xun had put forward propositions of "signing a person"and "human nation",which is Lu Xun's ideal pursue throughout his life.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making Lu Xun's early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as the center,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wo problems rone is that how "sign person"is possibie,the other is that how"nation of humans"is possibl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its structure as follows:The first chapter basically reveals the problems in Lu Xun research and accounts for the reasons of this paper topic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second chapter basically outlines the pathogenesis of Lu Xun's early thinking of "signing a person" and grasps its evolution of the track overall.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basically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signing a person".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Lu Xun's individualism" in the history of "personal recognition" from the point of "huanm as human"and "human as a person". The fou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some spirit characteristics of a person as spiritual subjec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arrior in the spirit "to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ideal personality.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Lu Xun's "nation of human",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sibility realistic approach to realize.
     The novelty and deficiencies of this paper.
     The novelty is to combine the sense of history and the sense of realization,and to actiate the latter by the former. Specifically, it takes dual attitudes of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Lu Xun's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imes and history,on the one hand, excav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Lu Xun's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 on the other hand, displayingits missing link.
     Deficiencies as follows:first,it lacks systematic,not clearly outlining Lu Xun'thingk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ystem. Second,the reflection on Lu Xun's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 is superficial.Many questions have been touched, but lacking system and further down,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 between Lu Xun's thought of "signing a person"-"nation of human"and anarchism..These problems are expected to be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①《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8-59页。
    ②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第243页。
    ③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第245页。
    ④类似的意思,可从鲁迅自己的说法中引出,他说:“我有一件事是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纠缠不清的问题。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本论文使用的是2005年版《鲁迅全集》,以下凡引用,只注明篇名,《鲁迅全集》卷数,页码。
    ⑤《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8页。
    ⑥《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第23页。
    ①《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第23页。
    ②《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第226页。
    ③《<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69页。
    ①《(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69页。
    ②《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8页。
    ①《“与幼者”》,《鲁迅全集》第1卷,第380页。
    ①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63页。
    ②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③王晓明等:《今天是否需要重读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
    ①孙玉石:《反思自己,走近真实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②王晓明等:《今天是否需要重读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
    ③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63页。
    ①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②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②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①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79页。
    ①参见钱理群为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一书所作的“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路文彬:《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书屋》2003年第1期。
    ①孙郁:《钱理群:在鲁迅的背影里》,《当代作家批评》2003年第1期。
    ②倪梁康:《原创与积累》,《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③《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584页。
    ④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293-294页。
    ①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
    ②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和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③王彬彬:《在鲁迅止步的地方》,《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8期。
    ①王彬彬:《在鲁迅止步的地方》,《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8期。
    ②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8页。
    ①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②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4页。
    ③路文彬:《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书屋》2003年第1期。
    ①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②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14页。
    ③王彬彬:《在鲁迅止步的地方》,《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8期。
    ①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空着双手进入历史”,其实质是警惕研究主体的“前理解”对研究对象的过分干扰和对“历史复杂面貌”的过分遮蔽,但其极端的表述容易引发另一种极端的反拨,这是其不足取之处。
    ②钱理群:《建构“能承担实际历史重负的强韧历史观”——2005年11月27日在丸山昇先生(鲁迅革命历史)一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2期。
    ③引自钱理群为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一书所做的“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①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08页。
    ②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③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①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19页。
    ②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①王乾坤:《在厦门大学的发言》,《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7期。
    ②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14页。
    ①《两地书·二十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81页。
    ②关于这个问题,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可参阅邓晓芒《鲁迅思想矛盾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2期。
    ①《两地书·一二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301页。
    ①俞吾金:《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历史主义批判》,《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
    ②唐顺之:《与蔡子木郎中书》,《唐荆川文集》第四卷,转引自赵园:《想象与叙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③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1页。
    ①吴炫:《被学问化和战斗化了的鲁迅》,载一士编:《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242页。
    ②王乾坤:《回到你自己:关于鲁迅的对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第267页。
    ①邱焕星:《“多个鲁迅”与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6期。
    ②王富仁:《(呐喊)<仿徨>综论》,《文学评论》1985年4期。
    ①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②樊俊语,转引自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61页。
    ①谢泳:《鲁迅研究是一个学术问题》,《文艺报》2000年8月8日。
    ①陈尚哲:《关于鲁迅小说研究方法的模式——与王富仁同志商榷》,《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3期。
    ①孙玉石: 《反思自己,走进真实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①余华: 《从鲁迅说起》,浙江人文大讲堂,第19期。
    ②转引自李慎之《回归“五田”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书屋》2001年第5期。
    ③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社,2001年,第371页。
    ④讨论假如鲁迅活着的问题,表面上看讨论的是独立知识分子和执政党最高领导人关系的问题,而实际上是独立知识分子有没有表达意见的空间的问题,即有没有一个既能保持自己的立场,同是又能保持自己的安全的问题。
    ⑤转引自李慎之《回归“五田”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书屋》2001年第5期。
    ①《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30页。
    ①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②贺来:《人学研究的三个辩证层次》,《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
    ③《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63页。
    ①转引自李静主编: 《中国问题:“来自知识界的声音》,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第375页。
    ②叶晓青:《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①《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7页。
    ①蒋泥: 《人何以“立”》,《文艺争鸣》2002年第3期。
    ①王得后: 《孙郁著(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试评》,《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3期。
    ①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3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
    ①《(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②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7页。
    ③《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47页。
    ①《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第323页。
    ②《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4页。
    ③《人之历史》,《鲁迅全集》第1卷,第8页。
    ④《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27页。
    ⑤《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27-28页。
    ⑥《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5页。
    ①钱理群:《与鲁迅对话——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92页。
    ②转引自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②转引自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9页。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5页。
    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第123页。
    ③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4页。
    ④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145页。
    ①周作人:《鲁迅的故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5-66页。
    ②《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全集》第7卷,第326页。
    ③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50页。
    ④蒋廷黻敲:《中国近代史》,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107页。
    ①《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第306页。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43-244页。
    ①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39页。
    ②转引自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8-89页。
    ①《随感录》,《鲁迅全集》第8卷,第94页。
    ②《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5、6、19、20页。
    ①《病后杂谈之余》,《鲁迅全集》第6卷,第193页。
    ②《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1页。
    ③《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1页。
    ④《从帮忙到扯淡》,《鲁迅全集》第6卷,第356页。
    ⑤《言论自由的界限》,《鲁迅全集》第5卷,第122页。
    ①《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6页。
    ②《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19页。
    ③《斯巴达之魂》,《鲁迅全集》第7卷,第9页。
    ①蔡锷:《军国民篇》,《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页。
    ②脱羁:《军国民主义》,《(觉民)月刊整理重排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③《高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①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参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从“斯巴达之魂”到“人之魂”。
    ①《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5页。
    ②《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4页。
    ③《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4页。
    ①《<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8页。
    ②《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25页。
    ③《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0页。
    ④《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5页。
    ⑤《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0页。
    ①《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6页。
    ②《人之历史》,《鲁迅全集》第7卷,第21页。
    ③《说鈤》,《鲁迅全集》第7卷,第21页。
    ④《说鈤》,《鲁迅全集》第7卷,第26页。
    ⑤《答国际文学社问》,《鲁迅全集》第6卷,第20页。
    ⑥《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5页。
    ①《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0页。
    ②《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5页。
    ①《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35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54页。
    ③《<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④《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46页。
    ⑤《补白》,《鲁迅全集》第3卷,第107页。
    ①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祥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从‘斯巴达之魂’到‘人之魂’”。
    ①《两地书·一0》,《鲁迅全集》第11卷,第40页。
    ②《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2页。
    ③《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2页。
    ①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详见本论文第五章第二节“‘国民性批判’与未完成的‘立人’工程”。
    ①《340506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3卷,第93页。
    ②《340717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3卷,第178页。
    ③《(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7卷,第4页。
    ①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瓞弘文学院的片断》,《文汇报》1961年9月23日。
    ①《<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7卷,第4页。
    ①《忽然想到(六)》,《鲁迅全集》第3卷,第47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1页。
    ①持此论调者,如福泽谕吉,他认为“我国……与其等待邻国开明,共同振兴亚洲,还不如脱离这个落伍的伙伴,与西方文明国家进退与共。与中国和朝鲜来往,不要因为他们是邻国而特别客气,应该遵照西方人与他们往来的方式对待他们”。再比如德富苏峰,放弃以自由与和平为支柱的平民主义,摇身一变为国家扩张论者,自命为“帝国主义的急先锋”。参见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七章,第二节“日清战争和知识分子”。
    ②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李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③《忽然想到(七)》,《鲁迅全集》第3卷,第63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7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①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李冬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53,53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②转引自金观涛、李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55页,注释2。
    ③杨晓伟:《儒家人权与现代人权》,陈启智、张树骅主编:《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齐鲁书社,2004年,第163页。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页。
    ①转引自许纪霖:《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春季卷。
    ②李泽厚、刘再复:《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沉浮》,《华文文学》2010年第4期。
    ①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说:“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辄皈依于众志。”这种思考问题的路径和杨朱有十分相似的地方。
    ①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转引自许纪霖:《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春季卷。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1页。
    ①《毛泽东早年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216页。
    ①焦国成:《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4页。
    ②陈启智、张树骅主编:《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齐鲁书社,2004年,第162-163页。
    ①金观涛、李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②何启、胡礼坦:《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9页。
    ③何启、胡礼坦:《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7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⑤何启、胡礼坦:《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2页。
    ①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清议报》第八十四册(1901年)。
    ②梁启超:《新民说十》,《新民丛报》第十号(1902年)
    ③梁启超:《说稚子》,《庸言》第1卷第1号(1912年12月1日)。
    ④梁启超:《说稚子》,《庸言》第1卷第八号(1913年3月16日)。
    ⑤原载《清议报》第41册(1900年4月10日)。
    ①原载《新民从报》第4年第20号。
    ②梁启超:《论立法权》(1902年),《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251页。
    ①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52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1页。
    ①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8页。
    ②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80页。
    ③《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④《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⑤《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⑥《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5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8页。
    ①《<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③《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④《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⑤《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5页。
    ①《两地书·二十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81页。
    ②转引自林毓生:《鲁迅个人主义的性质与含意——兼论“国民性”问题》,《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11期。
    ③转引自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年,第41-42页。
    ①《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全集》第7卷,第326页。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406页。
    ②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③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①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致许广平书简》,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5页。
    ②《译了<个人绥惠略夫>之后》,《鲁迅全集》第10卷,第181-182页。
    ①张鑫、汪卫东:《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5期。
    ②转引自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③张全之:《从施缔纳到阿尔志跋绥夫——论无政府主义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1期。
    ①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②《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3页。
    ③《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5页。
    ①《两地书·九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53页。
    ②《两地书·九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53页。
    ③《两地书·九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54页。
    ④《350912致胡风》,《鲁迅全集》第13卷,第543页。
    ①《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页。
    ②《<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第420页。
    ③《351116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第584页。
    ④《死》,《鲁迅全集》卷6,第635页。
    ⑤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①贺照田:《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1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5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7页。
    ③《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7页
    ④张永泉:《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3页。
    ②张永泉:《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③《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4页。
    ④《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第385页。
    ⑤章太炎:《演说录》,原载《民报》1906年7月第6期。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9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18页。
    ①参见邓晓芒:《鲁迅思想矛盾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2期。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2页。
    ①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3-64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6-57页。
    ②《340602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3卷,第134-135页。
    ①《买(小学大全)记》,《鲁迅全集》第6卷,第57页。
    ②《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5页。
    ①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②《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7页。
    ③《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300页。
    ④《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第120页。
    ⑤《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301页。
    ⑥《两地书·二十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81页。
    ①《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6卷,第341页。
    ②《“立此存照”(三)》,《鲁迅全集》第6卷,第648页。
    ③《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卷,第58页。
    ①转引自段培君:《开放的心灵与开放的社会》,《学习时报》2009年3月2日。
    ②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25页。
    ①《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第306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5页。
    ①卜钊先、李道喜:《鲁迅怀疑精神略论》,《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06期。
    ②《说鈤》,《鲁迅全集》第7卷,第21页。
    ③《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第31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1页。
    ②孙伏园:《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原载《新华日报》1941年10月21日。
    ③《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4页。
    ④《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9页。
    ①《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6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57页。
    ③《<医生>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10卷,第192页。
    ④《<穷人>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第107页。
    ①《<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9-440页。
    ②《<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68页。
    ③《<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1页。
    ④《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9页。
    ①《我要骗人》,《鲁迅全集》第6卷,第504页。
    ②《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第386页。
    ①《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45-346页。
    ②《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8页。
    ③《“圣武”》,《鲁迅全集》第1卷,第372页。
    ④《吃教》,《鲁迅全集》第5卷,第328页。
    ①《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3页。
    ②伊藤虎丸:《早期鲁选的宗教观一“迷信”一与“科学”之关系》,孙猛译,《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11期。
    ①《茅盾全集》第2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264-265页。
    ①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59-60页。
    ②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70页。
    ③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88页。
    ④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93页。
    ⑤《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5页。
    ⑥《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101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4页。
    ②《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5页。
    ③《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5页。
    ④《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5页。
    ⑤《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29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第47页。
    ②《忽然想到(8)》,《鲁迅全集》第3卷,第102页。
    ③《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第345页。
    ④《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第15页。
    ①转引自刘青汉:《跨文化鲁迅论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9-220页。
    ②参见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6-347页。
    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8页。
    ②《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42页。
    ③《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8页。
    ④《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38页。
    ⑤《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40页。
    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45页。
    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全集》第1卷,第291页。
    ③《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12页。
    ④《再论“文人相轻”》,《鲁迅全集》第6卷,第348页。
    ⑤《论语一年》《鲁迅全集》第4卷,第583页。
    ⑥《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3页。
    ①《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4页。
    ②《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4卷,第465页。
    ③《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4卷,第466页。
    ④刘青汉:《跨文化鲁迅论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8页。
    ①《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②《(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365页。
    ①《恨恨而死》,《鲁迅全集》第1卷,第378页。
    ②《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第419页。
    ③《两地书·一一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280页。
    ④《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第289页。
    ⑤《<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7页。
    ⑥转引自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①彭小燕:《“反叛—抗世”型生命范式“批判—解构”型话语形式——青年鲁迅的精神建构之一》,《云梦学刊》2006年9月。
    ②《忽然想到(五)》,《鲁迅全集》第3卷,第45页。
    ③《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④《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②《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
    ③林非:《鲁迅与中国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2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0页。
    ②《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1页。
    ③《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71页。
    ①《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1页。
    ②《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2页。
    ③《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4页。
    ④《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7页。
    ⑤《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87页。
    ①《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7页。
    ②《听说梦》,《鲁迅全集》第4卷,第482页。
    ③《听说梦》,《鲁迅全集》第4卷,第482页。
    ④《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页。
    ①《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第52页。
    ②《导师》,《鲁迅全集》第3卷,第59页。
    ③程致中:《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的接受与超越》,《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11期。
    ④《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第510页。
    ①《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21页。
    ②徐麟:《鲁迅:在言说语生存的边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①《250930致许钦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517-518页。
    ①《两地书·五》,《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页。
    ②《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60-161页。
    ①参见王晓明: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35-238页。
    ②周作人语,转引自钱理群: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讲演录》,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
    ③《回忆鲁迅》, 《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①《回忆鲁迅》,《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40页。
    ①《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4页。
    ②《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7页。
    ③《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8页。
    ①《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5页。
    ①《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第35页。
    ②张梦阳:《“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本原思想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
    ①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见潘世圣《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一文,《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9期。
    ②林毓生:《鲁迅“国民性”论述的深刻性、困境与实际效果》,《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1期。
    ①《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1-32页。
    ①仲密(周作人):《阿Q正传》,转引自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0页。
    ②《忽然想到(七)》,《鲁迅全集》第3卷,第63页。
    ①《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第23页。
    ②《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第451页。
    ①《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第254页。
    ②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8-239页。
    ①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8-199页。
    ②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①《“立此存照”(三)》,《鲁迅全集》第6卷,第649页。
    ①邓晓芒:《鲁迅思想矛盾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2期。
    ②邓晓芒:《新批判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③邓晓芒:《新批判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5页。
    ①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②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①绍建:《“国民性”之后是“国体性”》,《长江商报》2009年09月27日。
    ②胡适:《这一周》,转引自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23页。
    ③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页。
    ①《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第31-32页。
    ②何家栋:《鲁迅为什么不谈民主》,《粤海风》2006年第3期。
    ①飞生:《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浙江潮》第8、9期。
    ②时下,“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是“国民性”理论的当代言说,也是今天相当多的人信奉的观点。其致思逻辑和梁启超等人的经由“新民”而“新国”有相似之处。表面上看,它说出了这样一个逻辑:人民的特性和人民之整体形成的文化水平决定了政权的性质,但实际上它依然在重蹈“飞生”所指出的把理论的逻辑混同于事实的逻辑的“倒果为因”的错误。不仅容易成为维持或复辟专制的绝好借口,而且还可能推出专制制度下被损害、被压榨、被凌辱的民众是咎由自取、活该倒霉的荒谬结论,从而为作恶者推卸责任。这一点,应当保持应有的警惕。
    ③洲:《杂感》,载《鲁迅全集》第1卷,第421页。
    ④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第243页。
    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②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第245页。
    ③转引自仲密(周作人):《阿Q正传》,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0页。
    ①王晓明:《鲁迅式的眼光》,载一土主编:《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66-67页。
    ②王彬彬:《在鲁迅止步的地方》,《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8期。
    ①王得后: 《对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断想》, 《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5期。
    ②《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3卷,第18页。
    ③《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第1卷,第329页。
    ①《文学和出汗》,《鲁迅全集》第3卷,第581页。
    ①参见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①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之前途》,《清议报》第30册,1899年10月15日。
    ②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①伤心人:《论中国国民创生于今日》,《清议报》第67册,1900年12月22日出版。
    ②伤心人:《说奴隶》,《清议报》第69册,1901年1月11日出版。
    ③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59年,第72页。
    ①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59年,第463-464页。
    ②转引自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第691页。
    ①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②殷海光:《自由人的反省与再建》,转引自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84页。
    ①当前中国人的国民性是否更加恶化,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所谓“更加”,当然不是指历经一个世纪之后,中国人的国民性没有一点改进的地方,而是指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人的独立、自由、善良、正直、正义、尊严……在无节制的权力和不断膨胀的欲望面前逐渐丧失,不再具有独立的价值,不再是人之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品质,它们甚至被嘲笑、被玷污、被踩在脚下,以致被沦落为猎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关于这个问题,详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三节“人的问题与时代的精神症候”部分。
    ②袁盛勇:《国民性批判的困惑》,《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0期。
    ③绍建:《“国民性”之后是“国体性”》,《长江商报》2009年09月27日。
    ④刘晓南:《“国民性”:一个假想敌》,《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6期。
    ⑤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⑥对“国民性”概念的含义,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国民性可理解为“中性”的民族性,但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大致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有学者认为国民性这个名词本身的含义非常广泛,而鲁迅使用这个名词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鲁迅的国民性研究应作具体分析。李何林认为,鲁迅所讲的国民性,从他在各个地方的解释看,是指国民的劣根性,因此,我们用鲁迅的国民性这个词,要特别肯定的是国民的劣根性,而不是所有国民的特征。详见鲍晶编:《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本文基本同意李何林的看法。
    ①《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第223页。
    ①《答(戏)周刊编者问》,《鲁迅全集》第6卷,第150页。
    ①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①《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4页。
    ②《失掉的好地狱》,《鲁迅全集》第2卷,第205页。
    ①关于当今时代人的“非人化”存在的分析,详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三节“人的问题和时代的精神症候”。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页。
    ②《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第290页。
    ①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1页。
    ②周建人:《回忆大哥鲁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①《并非闲话(二)》,《鲁迅全集》第3卷,第133页。
    鲁迅:《鲁迅全集》(1-1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致许广平书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李宗英、张梦阳编:《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张杰、杨燕丽选编:《鲁迅其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张梦阳:《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冯光廉等编:《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一土编:《21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周作人:《鲁迅的故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富仁:《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王乾坤:《回到你自己:关于鲁迅的对聊》,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王友琴:《鲁迅与中国文化震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王士菁:《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邵建:《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和鲁迅》,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海口:南海出版社,2001。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李冬木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徐江、李冬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郑欣森:《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林非:《鲁迅与中国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第2页。
    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张永泉:《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孙伏园、许钦文等著:《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孙伏园等著:《无限沧桑怀遗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张芸:《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氓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黄健:《反省与选择——鲁迅文化观的多维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刘青汉:《跨文化鲁迅论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魏韶华:《“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一一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雪峰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李静主编:《中国问题:“来自知识界的声音》,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吴玉章:《辛亥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蔡锷:《军国民篇》,《蔡松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高旭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金观涛、李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陈启智、张树骅主编:《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济南:齐鲁书社,2004。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毛泽东早年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
    张之洞:《劝学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何启、胡礼坦:《新政真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史蒂文·卢克斯著:《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96。
    贺照田:《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茅盾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邓晓芒:《新批判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59。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王晓明等:《今天是否需要重读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
    王得后:《对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断想》,《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5期。
    王得后:《孙郁著<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试评》,《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3期。
    王彬彬:《在鲁迅止步的地方》,《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8期。
    王乾坤:《在厦门大学的发言》,《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7期。
    王富仁:《(呐喊)(仿徨)综论》,《文学评论》1985年4期。
    孙郁:《钱理群:在鲁迅的背影里》,《当代作家批评》2003年第1期。
    孙玉石:《反思自己,走近真实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路文彬:《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书屋》2003年第1期。
    倪梁康:《原创与积累》,《学术月刊》2000年第1期。
    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年第2期。
    钱理群:《建构“能承担实际历史重负的强韧历史观"——2005年11月27日在丸山
    昇先生(鲁迅革命历史)一书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2期。
    俞吾金:《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历史主义批判》,《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
    邱焕星:《“多个鲁迅”与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6期。
    谢泳:《鲁迅研究是一个学术问题》,《文艺报》2000年8月8日。
    陈尚哲:《关于鲁迅小说研究方法的模式——与王富仁同志商榷》,《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3期。
    余华:《从鲁迅说起》,浙江人文大讲堂,第19期。
    贺来《人学研究的三个辩证层次》,《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
    叶晓青:《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蒋泥:《人何以“立”》,《文艺争鸣》2002年第3期。
    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文汇报》1961年9月23日。
    许纪霖:《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春季卷
    李泽厚、刘再复《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沉浮》,《华文文学》2010年第4期。
    李慎之:《回归“五田”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书屋》2001年第5期。
    张鑫、汪卫东:《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5期。
    张全之:《从施缔纳到阿尔志跋绥夫——论无政府主义对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1期。
    张梦阳:《“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本原思想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
    邓晓芒:《鲁迅思想矛盾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2期。
    卜钊先、李道喜:《鲁迅怀疑精神略论》,《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06期。
    伊藤虎丸:《早期鲁选的宗教观一“迷信”一与“科学"之关系》,孙猛译,《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11期。
    彭小燕:《“反叛—抗世”型生命范式“批判—解构”型话语形式——青年鲁迅的精神建构之一》,《云梦学刊》2006年9月。
    程致中:《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的接受与超越》,《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11期。
    林毓生:《鲁迅“国民性”论述的深刻性、困境与实际效果》,《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1期。
    绍建:《“国民性”之后是“国体性”》,《长江商报》2009年09月27日。
    何家栋:《鲁迅为什么不谈民主》,《粤海风》2006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