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会请愿运动是对清末政治格局和近代中国民主的发展都有影响的重要事件。以往关于国会请愿运动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国会请愿没有达到“即开国会”的目的,所以,请愿运动是失败的,但是另一方面,国会请愿运动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传播了民主主义观念,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本论文指出,国会请愿运动使得清政府妥协,答应“缩短三年”开国会期限,从这方面来说,并不能称作失败。另外,对于国会请愿运动所产生的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也不宜高估。本论文认为,国会请愿运动的真正“失败”之处在于,一方面,在中国急需统一的时候,国会请愿运动使得本来就四分五裂的中国社会更加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国会请愿运动中,成立国会的功利性,对国会理论肤浅甚至歪曲的理解,应该要对近代中国民本的坍塌和民权的迷失而负责。
     批评国会请愿运动“失败”,并不是要否认国会请愿运动中立宪派的爱国精神和追求民主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立宪派根本就不应该进行请愿。所以,对于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和立宪派都有责任。在国会请愿运动中,载沣的优柔寡断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国会请愿运动从一件小事,最后闹得不可收拾,不仅使立宪派对清政府失望而去,也加剧了清政府内部的分裂和冲突。在立宪派这一方,他们一直把国会当作可以建立“如臂使指”的强有力现代化政府的工具,正因如此,他们才认为国会有富强和救亡的功效。这样的国会思想一方面严重忽视了个人的权利,另一方面,鼓吹国会有各式各样的功效,对于推动国会的成立是有用的,但是在成立之后,国会肯定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这对国会制度的发展又是有害的。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late Qing Dynasty,which has influenced bot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in modern China.The conventional wisdom was that on the one hand,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was failed achieve its purpose,on the other hand,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had a positive and profound impact on spreading the democratic idea and accelerating the demise of the Qing government.However,the dissertation pointed out that on the one hand,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was not failed achieve its purpose because it made the Qing government to compromise,promised to shorten the duration three years to establish the Congress,on the other hand,the positive and profound impact of the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should not be overestimated. The dissert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made the China society more be reduced to fragments.Furthermore,in the Congerss Petition Movement,i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mocracy is leaded in the wrong direction that constitutionalist asked to establish the Congress with the utilitarian purpose and they misinterpreted Congress theory.
     Both Qing government and constitutionalist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failure of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Zaifeng was incapable of taking strong decision and Qing government was corrupt and incompetent,which made Congress Petition Movement got out of hand finally.As for the constitutionalists,they considered the Congress as a tool which could establish a strong modern government all the time.Because of this,they thought that Congress had the efficacy of prosperity and saving the country.Constitutionalists had seriously neglected the personal rights.Moreover,it is harmful to the Congress that constitutionalists advocated Congress had the efficacy of prosperity and saving the country because the Congress had failed to achieve them.
引文
1 《译电》,《民立报》1911年1月2日。
    2 《不职之国会议员》,《宪法新闻》1913年第11期。
    3 《无能力之国会》,《庸言》1913年第12期。
    4 《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本报之驳论》,《新民丛报》第79期。
    1 (美)J.斯密斯与L.D.穆索尔夫主编:《发展过程中的立法:新兴与传统国家中的变迁进程》,杜克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转引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第128页。
    1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7-358页。
    1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61-67页。
    2 《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39页。
    3 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1 李细珠:《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14-315页。
    1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第321-322页。
    2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3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第305-306页。
    1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
    2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第200页。
    3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第246页。
    1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第245页。
    1 夏勇:《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页。
    2 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3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孙歌校,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61页。
    4 (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孙军悦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6页。
    1 郭汉民:《晚晴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2 樊学庆:《“剪发易服”与晚清立宪困局(1909-1910)》,《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期,第74-75页。
    1 张朋园:《中国民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论述》,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4-45页。
    1 《中国民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论述》,第71页。
    2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925页。
    3 《译电·汉口电》,《时报》1910年7月1日。
    1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2 《弢园文录外编》,第177-178页。
    3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97页。
    4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802-803页。
    5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197页。
    6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537页。
    7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538页。
    1 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 《盛世危言》,第24页。
    3 《盛世危言》,第22页。
    4 《盛世危言》,第23页。
    5 《盛世危言》,第25页。
    6 《盛世危言》,第28页。
    7 《盛世危言》,第31-32页。
    1 徐继畲:《瀛环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2 梁廷枏:《海国四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8页。
    3 《盛世危言》,第50页。
    4 《盛世危言》,第26页。
    5 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7页。
    6 《盛世危言》,第6--7页。
    1 《陈炽集》,第108页。
    2 《陈炽集》,第108页。
    3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0页。
    4 《新政真诠》,第271页。
    5 《新政真诠》,第418页。
    6 《新政真诠》,第422-423页。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2页。
    2 《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国风报》第一年第十七期。
    3 《国会团呈递请愿书纪详》,《申报》1910年1月26日。
    4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1 《敬告国民(为国会请愿无效事)》,《时报》1910年7月1日。
    1 志刚:《初使泰西记》,岳麓书社2008年第2版,第327页。
    2 《初使泰西记》,第332页。
    3 《初使泰西记》,第347页。
    4 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82页。
    1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491页。
    2 《新政真诠》,第400页。
    3 《新政真诠》,第404页。
    4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8-59页。
    5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134页。
    6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150-151页。
    7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338页。
    1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338--339页。
    2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345页。
    3 《中国宜急立议院说》,《大公报》1902年10月13日。
    4 见《申报》1910年1月3日,又见《资政院奏请速开国会折》,《国风报》第一年第念捌期。
    1 《论枢府措施之非宜》,《申报》1910年3月25日。
    2 《读本日上谕感言》,《申报》1910年2月1日。
    3 《热心国会之函件》,《申报》1910年3月9日。
    4 《两广总督岑春煊奏预备立宪事》,沈桐生辑:《光绪政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文海出版社,第2419页。
    5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8页。
    6 《论中国今日有可以速开国会之理由》,《大公报》1908年6月2日。
    7 《宪政公会欢迎各省国会请愿代表演说》,《申报》1908年8月18日。
    1 《第一次国会请愿后敬告我国民》,《申报》1910年3月1日。
    2 《亲贵注重国会代表》,《大公报》1910年1月15日。
    3 《国会请愿问题》,《申报》1910年1月27日。
    4 《论朝廷对于国会请愿当从民意》,《时报》1910年1月2日。
    1 《再读十七日上谕》,《申报》1910年12月21日。
    2 《政府人民交战之现象》,《大公报》1910年7月21日。
    3 《中国宪法上君主之地位》,《国风报》第贰年第拾陆期。
    1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8页。
    2 《国会代表与义和团》,《大公报》1910年12月27日。
    3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11月28日。
    1 《时事杂感》,《大公报》1905年2月13日。
    2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563-5564页。
    3 《神州日报》1907年9月12日。
    4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32页。
    5 《忘山庐日记》(下),第934页。
    1 刘晴波主编:《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9页。
    2 《杨度集》(一),第400-401页。
    3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394--395页。
    1 《杨度集》(一),第402-403页。
    2 陈旭麓著:《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3 《东京中国宪政讲习会意见书》,《时报》1907年8月12日。
    1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9-616页。
    2 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3 《杨度集》(一),第490页。
    4 《论国会请愿之不可缓》,《申报》1908年4月16日。
    5 《宪政篇》,《东方杂志》第五年第七期。
    1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53页。
    2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54页。
    3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第5924-5925页。
    1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第5951页。
    2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69页。
    3 《陈景仁被革之原因》,《大公报》1908年7月29日。
    4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64页。
    1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德祖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二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79页。
    2 《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1138页。
    3 《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1147页。
    4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5 《宪政篇》,《东方杂志》第五年第八期。
    1 《宪政篇》,《东方杂志》第五年第七期。
    2 《宪政篇》,《东方杂志》第五年第八期。
    3 《宪政篇》,《东方杂志》第五年第八期。
    4 《河南请开国会签名公启》,《大公报》1908年5月19日。
    1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第138-141页。
    2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第5801页。
    3 《张中堂力主开办国会》,《大公报》1907年10月4日。
    4 《袁军机从速立宪之说不行》,《大公报》1907年10月10日。
    5 《张相国对于国会之手书》,《大公报》1908年8月14日。
    6 《肃邸对于开办国会之意见》,《大公报》1907年11月21日。
    1 《特开御前会议》,《大公报》1910年4月25日。
    2 《读六月二十四日上谕谨注》,《申报》1908年7月25日。
    3 《国会请愿书缓期入奏之密闻》,《大公报》1908年8月23日。
    4 《宪政公会欢迎各省国会请愿代表演说》,《申报》1908年8月18日。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67-68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68页。
    3 《请愿书一律发还》,《大公报》1908年9月3日。
    4 《读谕恭注》,《大公报》1908年8月30日。
    1 《中国民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论述》,第55页。
    2 萧功秦著:《超越左右激进主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5页。
    3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第295页。
    1 《宪政篇》,《东方杂志》第六年第十三期。
    2 《国会请愿代表在沪会议续记》,《申报》1910年1月2日。
    3 《各省国会请愿代表组织同志会》,《申报》1910年1月1日。
    4 《武汉各界欢迎国会请愿代表》,《申报》1910年1月13日。
    5 《国会请愿代表来京》,《申报》1910年1月15日。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37-641页。
    1 《国会团呈递请愿书纪详》,《申报》1910年1月26日。
    2 《国会请愿问题》,《申报》1910年1月27日。
    3 《政府赞成速开国会之谈论》,《申报》1910年1月3日。
    4 《敬告国会请愿代表》,《申报》1910年1月6日。
    5 《请愿国会对于政府之希望》,《申报》1910年1月11日。
    1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2-283页。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月19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月29日。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41-642页。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2月1日。
    3 《代表谢恩》,《大公报》1910年2月4日。
    4 《国会请愿代表同人奉上谕后之通告书》,《时报》1910年2月26日。
    5 《专电》,《时报》1910年2月21日。
    1 《国会之后盾及前途》,《神州日报》1910年2月13日。
    2 《专电电三》,《申报》1910年2月2日。
    3 《记国会请愿代表进行之状况》,《东方杂志》第七年第二期。
    1 《国会期成会函请公举代表》,《申报》1910年2月23日。
    2 《各大老不敢再见代表矣》,《大公报》1910年2月20日。
    1 《鄂省请愿速开国会同志会成立》,《申报》1910年5月27日。
    2 《纪请愿同志会第一次会议(广东)》《申报》1910年4月3日。
    3 《国会同志会请汤寿潜演说纪事(广东)》,《申报》1910年4月24日。
    4 《继续请愿国会之上书期》,《申报》1910年6月5日。
    5 《专电》,《时报》1910年4月5日。
    1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2 《国会运动家之近状》,《申报》1910年3月8日。
    3 《国会代表团纪事》,《申报》1910年5月29日。
    4 《最近之国会谈》,《申报》1910年6月17日。
    5 《专电》,《时报》1910年4月19日。
    6 《选举国会请愿代表纪事》,《申报》1910年4月14日。
    1 《申报》1910年5月10日。
    2 《国会请愿近事》,《申报》1910年4月29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2月14日。
    4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3月11日。
    5 《再记国会请愿代表进行之状况》,《东方杂志》第七年第三期。
    6 《国会代表将出京游说》,《申报》1910年5月3日。
    1 《责任内阁之不可缓》,《申报》1910年3月28日。
    2 《专电电四》,《申报》1910年6月10日。
    3 《紧要新闻一》,《申报》1910年6月10日。
    4 《专电电五》,《申报》1910年3月27日。
    5 《紧要新闻一》,《申报》1910年5月14日。
    6 《专电电三》,《申报》1910年5月15日。
    1 《紧要新闻一》,《申报》1910年6月5日。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6月1日。
    3 《呈递国会请愿书之郑重》,《申报》1910年6月21日。
    4 《国会请愿代表上书纪详》,《申报》1910年6月24日。
    5 《某邸之反对国会请愿》,《大公报》1910年5月29日。
    1 《紧要新闻一》,《申报》1910年6月15日。
    2 《国会请愿代表团敬告各省商会书》,《申报》1910年4月25日。
    3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4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3月28日。
    5 《专电电三》,《申报》1910年5月16日。
    6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5月29日。
    7 《最近之国会谈》,《申报》1910年6月17日。
    1 《枢府与代表递呈之后近状》,《申报》1910年6月26日。
    2 汪荣宝:《汪荣宝日记》(第二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第541页。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45页。
    4 《国会请愿最后之解决》,《申报》1910年7月2日。
    5 《国会请愿奉谕后之影响》,《申报》1910年7月4日。
    1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6月13日。
    2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6月25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6月29日。
    4 《汪荣宝日记》(第二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第542页。
    5 《国会请愿不死》,《申报》1910年7月5日。
    1 《专电电二》,《申报》1910年6月30日。
    2 《国会请愿不死》,《申报》1910年7月7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6月30日。
    4 《专电电二》,《申报》1910年7月9日。
    5 《专电电三》,《申报》1910年7月11日。
    6 《国会请愿不死》,《申报》1910年7月8日。
    7 《代表团最近之议决案三》,《申报》1910年8月23日。
    8 《专电》,《时报》1910年7月4日。
    9 《国会代表团五月二十日奉上谕后之议决案》,《申报》1910年7月19日。
    1 《国会请愿不死》,《申报》1910年7月8日。
    2 《公启照录》,《大公报》1910年7月14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7月19日。
    4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62页。
    5 《第三次国会请愿上书记》,《国风报》第一年第念五期。
    1 《国会代表再谒庆邸之述闻》,《大公报》1910年10月14日。
    2 李启成点校:《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0-41页。
    3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2页。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50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55页。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72-77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81页。
    3 《海内外纪闻:橐志国会请愿之近状》,《华商联合会报》,1910(12)。
    1 《上谕》,《申报》1910年8月18日。
    2 《国会机关栩栩欲活》,《大公报》1910年8月31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8月19日。
    4 《政府人物大更调原因之一》,《申报》1910年8月26日。
    5 《朗贝勒决以去就争开国会》,《申报》1910年9月17日。
    6 《国会果有望乎》,《大公报》1910年8月24日。
    7 《铁留守请开国会》,《大公报》1910年10月24日。
    1 《恽学士亦请速开国会》,《申报》1910年11月5日。
    2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11月5日。
    3 《太后亦有速开国会之意》,《申报》1910年10月21日。
    4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0月27日。
    5 《赞成国会者颇不乏人》,《大公报》1910年10月29日。
    6 《国会只有赞成者矣》,《申报》1910年11月2日。
    7 《肃邸赞成国会之述闻》,《大公报》1910年10月12日。
    8 《国会问题之大警告》,《申报》1910年10月20日。
    9 《资政院将为国会之阻障》,《大公报》1910年10月21日。
    1 《国会有碍难速开之说》,《大公报》1910年11月1日。
    2 《三次国会请愿允准有望》,《大公报》1910年9月12日。
    3 《四大军机对于国会之心理》,《大公报》1910年10月20日。
    4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0月16日。
    1 《反对国会之各督可以休矣》,《大公报》1910年11月1日。
    2 《宣统五年决议开设国会之原因》,《申报》1910年11月8日。
    3 《各大臣进呈说帖之略闻》,《大公报》1910年11月4日。
    4 《初二日侍议国会之片片》,《大公报》1910年11月5日。
    5 《本馆专电》,《神州日报》1910年11月5日。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78-79页。
    2 《泽公参预国会谕旨》,《大公报》1910年11月6日。
    3 《涛伦两亲贵未列御前会议》,《大公报》1910年11月6日。
    4 《洵贝勒电奏署名》,《大公报》1910年11月6日。
    1 《同评二》,《大公报》1910年11月6日。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9月15日。
    3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9月16日。
    4 《宣统五年召开国会确闻》,《申报》1910年10月30日。
    5 《筹备宪政问题》,《东方杂志》第七年第十一期。
    6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11月5日。
    1 《国会请愿代表通问各省同志书》,《大公报》1910年11月8日。
    2 《中国国会一院制乎二院制乎》,《申报》1910年12月8日。
    3 《时事小言》,《神州日报》1910年11月6日。
    4 《同评一》,《大公报》1910年11月9日。
    5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41页。
    1 《论开国会欢祝会》,《时报》1910年11月13日。
    2 《代表团变相为政党》,《神州日报》1910年11月14日。
    3 《同志会通告变更组织》,《申报》1910年11月25日。
    4 《国民公报停版原因》,《申报》1910年12月25日。
    5 《国会速开热之不懈》,《大公报》1910年11月23日。
    6 《鄂省速开国会热之续闻》,《大公报》1910年11月27日。
    7 《专电电七》,《申报》1910年11月15日。
    1 《奉天人民请愿国会之血泪》,《申报》1910年12月17日。
    2 《论东三省人民请愿国会之激烈》,《大公报》1910年12月19日。
    3 《中国纪事》,《国风报》第一年第念捌期。
    1 《政府之防范代表若是》,《大公报》1910年11月12日。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52-653页。
    3 《二十三日谕旨之秉笔者》,《大公报》1910年12月28日。
    4 《大公报》1910年12月28日。
    5 佚名辑:《宣统政纪》(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八辑,文海出版社,第799页。
    1 《各督抚幸免申饬》,《大公报》1910年11月9日。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1月19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2月23日。
    4 《是真欲从死里求生者》,《大公报》1910年12月28日。
    5 《国会代表出京记》,《时报》1911年1月3日。
    6 《时评其一》,《申报》1911年1月2日。
    7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48-449页。
    8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42页。
    1 《时评其一》,《申报》1911年1月11日。
    2 《宣统政纪》(二),第806页。
    3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11月27日。
    4 《时评其一》,《申报》1911年1月3日。
    5 《专电电一》,《申报》1911年1月17日。
    1 《閒评二》,《大公报》1911年1月18日。
    1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67页。
    2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第392页。
    3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第392-393页。
    4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第159页。
    1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6页。
    2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7页。
    3 《立宪法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第5页。
    4 《立宪平议》,《大公报》1904年10月10日。
    5 《第一次国会请愿后敬告我国民》,《申报》1910年3月1日。
    6 《论枢府措施之非宜》,《申报》1910年3月25日。
    7 《立宪法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第6页。
    1 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七辑,第153-154页。
    2 《光绪政要》(五),第2418页。
    3 《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东方杂志临时增刊:宪政初纲》(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出版)。
    4 刘晴波主编:《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394页。
    5 《论制定宪法不宜师法日本》,《申报》1910年11月28日。
    1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224页。
    2 (日)伊藤博文著:《日本帝国宪法义解》(译者序),牛仲君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3 (美)赖肖尔:《日本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82页。
    4 (美)西里尔·E·布莱克等著:《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周师铭,胡国成,沈伯银,沈丙杰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5-196页。
    5 (加)诺曼·赫伯特:《日本维新史》,姚曾廙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22-23页。
    1 《中国宪法上君主之地位》,《国风报》第贰年第拾陆期。
    2 《论京师国民公报停止出版事》,《大公报》1910年12月17日。
    3 《说痛快》,《大公报》1907年5月11日。
    4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第5984页。
    5 《宣统政纪》(一),第145页。
    1 《宣统政纪》(一),第159页。
    2 《宣统政纪》(一),第253页。
    3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16-17页。
    1 《旗制处分期会议》,《大公报》1908年11月6日。
    2 《旗制大臣之一筹莫展》,《大公报》1910年12月2日。
    3 《国会期限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76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48页。
    2 《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第23页。
    1 《盛世危言》,第33页。
    2 《忘山庐日记》(上),第242页。
    3 《忘山庐日记》(上),第243页。
    4 《忘山庐日记》(上),第293页。
    5 《忘山庐日记》(上),第686页。
    6 《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戊戌变法》第二册,第551页。
    1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96页。
    2 《中俄交谊论》,《国闻报汇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三十三辑,文海出版社,第32页。
    3 《答人论议院书》,《国闻报汇编》,第100页。
    4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第5页。
    5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第67-77页。
    6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557页。
    1 《康有为政论集》(上),第556页。
    2 《开民智法》,《大公报》1902年8月6日。
    3 《论立宪之要素》,《大公报》1903年11月3日。
    4 《论中国人无国民思想》,《大公报》1904年3月24日。
    5 《立宪平议》,《大公报》1904年10月10日。
    6 《读十三日立宪上谕谨注》,《申报》1906年9月3日。
    1 《人民程度之解释》,《东方杂志》第三年临时增刊。
    2 《宪政实行预备辨》,《大公报》1907年10月11-14日。
    3 《閒评》,《大公报》1907年10月19日。
    4 《中国新政之感言》,《大公报》1907年10月26日。
    1 《杨度集》(一),第503页。
    2 《杨度集》(一),第491页。
    3 彭剑:《清季宪政大辩论——<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论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页。
    4 《论政府宜急召集国会》,《大公报》1908年5月12日。
    5 《敬告皖省旅津同乡赞助本省要求开设民选议院启》,《大公报》1908年5月19日。
    1 《张謇全集》(第一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2 《读本日上谕感言》,《申报》1910年2月1日。
    3 《第三次请愿不必待诸明年》,《申报》1910年8月17日。
    4 《张季子九录(政闻录)》,第155页。
    5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19-125页。
    1 《请愿国会对于政府之希望》,《申报》1910年1月11日。
    2 《国会期成会函请公举代表》,《申报》1910年2月23日。
    3 《小民国会谈》,《大公报》1910年9月17日。
    4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26页。
    5 《论政府宜急召集国会》,《大公报》1908年5月11日。
    6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8月8日。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69-170页。
    2 《宪法与政治》,《国风报》第一年第念三期。
    3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四,第113-114页。
    4 《国会与人民》,《国风报》第一年第十六期。
    1 《留学日本法科大学生陈发檀条陈速立宪法振兴海陆军原稿》,《大公报》1907年10月5日。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505页。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6页。
    4 《盛京时报》1908年7月21日。
    1 《论国民对于选举权》,《大公报》1908年11月22日。
    2 《申报》1910年11月5日。
    1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8页。
    1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72-76页。
    2 《忘山庐日记》(上),第580页。
    3 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七辑,文海出版社第154-155页。
    1 端方:《端忠敏公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文海出版社,第693-697页。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2页。
    3 《敬告国人之误解宪政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六,第66-69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0页。
    1 《宪政实行预备辩》,《大公报》1907年10月14日。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395页。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0页。
    4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文海出版社,第2285页。
    5 《叙例》,《国风报》第一年第一号。
    6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162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533页。
    2 长舆:《粤督滇督请立责任内阁书后》,《国风报》第一年第十五期。
    3 《宣统政纪》(一),第254页。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421-422页。
    5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51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438页。
    2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1 《论政府违法借债诿过君上之罪》,《国风报》第二年第十期。
    2 《宣统政纪》(一),第159页,
    3 金梁:《光宣小记》,上海书店1998年版,第73页。
    4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四),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文海出版社,第1539页。
    5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06页。
    1 《监国不满意于庆邸》,《申报》1910年10月30日。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43页。
    3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86页。
    4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3-404页。
    5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12月21日。
    6 《论国民宜注意宪法大纲》,《大公报》1908年9月20日。
    7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6月12日。
    1 刘泽华:《从“天王圣明论”说“权力神圣观”》,《炎黄春秋》2011年第6期。
    2 阙光联:《君主立宪在近代中国何以不可能——兼论中国专制政治传统的世俗性特点》,《书屋》2008年第11期。
    1 《端忠敏公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文海出版社,第697-698页。
    2 《江西提学使汤寿潜奏稿(节录)》,《东方杂志》第七年第一期。
    3 载泽:《考察政治日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79页。
    4 《内阁是否代君主负责任》,《国风报》第二年第十三期。
    1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第1230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6页。
    3 《驳斥刘廷琛所谓交通报馆》,《大公报》1911年3月1日。
    1 《神圣不可侵犯吗》,《兢业旬报》1908年第33期。
    2 《热心国会之函件》,《申报》1910年3月9日。
    3 《国会代表请愿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一号。
    4 《杨度集》(一),第210页。
    5 《署粤督袁树勋奏中央集权宜先有责任政府及监察机关折》,《国风报》第一年第十三期。
    1 《要闻》,《时报》1910年8月8日。
    2 《时评其三》,《申报》1910年11月14号。
    3 《饮冰室合集》文集二十七,第14页。
    4 《论国会不与内阁并立之弊》,《时报》1910年11月7日。
    5 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七辑,文海出版社,第154-155页。
    1 《论组织国会内阁之不可缓》,《申报》1910年3月14号。
    2 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政院档,2号。
    1 《论监国摄政王钤章军机大臣署名之制度》,《大公报》1908年12月24号。
    2 《洵贝勒电奏署名》,《大公报》1910年11月6号。
    3 《饮冰室合集》文集二十六,第60页。
    4 《论对于责任内阁制人民与政府两方面之误解》,《东方杂志》第八年第五期。
    5 《李协揆不知新内阁之笑谈》,《大公报》1910年11月9号。
    1 《论对于责任内阁制人民与政府两方面之误解》,《东方杂志》第八年第五期。
    2 《军机处关于副署责任之答复》,《大公报》1910年11月25日。
    3 《评军机处答复易宗夔事》,《申报》1910年11月30号。
    4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244页。
    5 《宣统二年十一月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第七年第十二期。
    1 佚名辑:《宣统政纪》(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八辑,文海出版社,第785页。
    2 《申报》1910年12月14号。
    3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3页。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6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86页。
    3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86页。
    4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87-388页。
    5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7页。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6-407页。
    2 《监国训谕枢臣之述闻》,《大公报》1910年12月20号。
    3 《再读十七日上谕》,《申报》1910年12月21号。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06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424页。
    3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82页。
    4 《时评其三》,《申报》1910年12月15号。
    1 《宣统政纪》(二),第760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57页。
    3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58页。
    1 《枢府连日会议纪详》,《申报》1910年11月17号。
    2 《各军机之未战已退》,《大公报》1910年11月13号。
    3 《中国纪事》,《国风报》第一年第三十三期。
    1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11月14号。
    2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12月1号。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2月23号。
    4 《肃邸对于政府之痛快语》,《大公报》1910年11月27号。
    1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0页。
    2 《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3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补遗》(下),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1590页。
    1 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2《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694页。
    3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251页。
    1 罗志田:《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2 冯天瑜标点:《辜鸿铭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7页。
    3 《伦敦与巴黎日记》,第576页。
    1 《新政真诠》,第271页。
    2 《新政真诠》,第418页。
    3 王人博:《民权词义考论》,《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
    1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第5105-5106页。
    2 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00页。
    3 《新民说》,第204页。
    1 胡伟希选注:《论世变之亟——严复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249-250页。
    2 刘师培:《刘师培全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6月,第588页。
    3 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页。
    4 吴效群、杨红梅:《论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5 《论非速开国会不足以挽回今日之危局》,《申报》1910年1月19日。
    1 《国会与外交》,《国风报》第二年第六期。
    2 《要函照登》,《大公报》1910年8月10日。
    3 《党秤来稿》,《大公报》1908年5月26日。
    4 《四督抚赞成国会》,《申报》1910年1月14日。
    5 《各省督抚第二次联衔奏请国会内阁同时设立电》,《国风报》第一年第念柒期。
    6 见《大公报》1910年7月4号(《皇太后嘉奖民气》);1910年10月14号《皇太后对于国会之关注》;1910年12月25号《皇太后对于请开国会之嘉奖》等等。
    7 《监国申饬反对国会之大臣》,《大公报》1910年11月7日。
    8 《监国对于庆邸之训斥》,《神州日报》1910年12月4日。
    1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8月23日。
    2 《朗贝勒对于民气之评论》,《大公报》1910年10月29日。
    3 《谕旨》,《国风报》第一年第念柒期。
    1 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02页。
    2 《剪辫易服说》,《大公报》1903年3月15日。
    3 《论剪辫易服事》,《申报》1904年9月17日。
    4 《申报》1906年9月14日。
    5 《大公报》1906年9月10日。
    1 《剪辫易服之先声》,《大公报》1906年6月24日。
    2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第5657页。
    3 《论今日为去发辫之好机会》,1908年12月25日。
    4 《剪发易服最近消息》,《中华新报》1909年12月27日。
    5 《江西提学使汤寿潜奏稿(节录)》,《东方杂志》1910年第一期。
    6 《前使美大臣伍廷芳奏请剪发不易服折》,《国风报》第一年第十八期。
    1 《伍廷芳奏请剪发无效》,《申报》1910年7月20日。
    2 《请剪辫发阻力之由来》,《大公报》1910年8月14日。
    3 《荫尚书亦主剪除发辫》,《大公报》1910年9月4日。
    4 《剪除发辫之先声》,《大公报》1910年9月1日。
    5 《学界发辫可保无恙》,《大公报》1910年9月9日。
    1 《剪除发辫之一大阻力》,《大公报》1910年9月11日。
    2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9月12日。
    3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9月18日。
    4 《剪发事将交资政院核议》,《申报》1910年9月27日。
    5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69页。
    6 《资政院会议剪辫易服之大解决》,《申报》1910年12月23日。
    1 《剪发问题之顾虑》,《大公报》1910年12月4日。
    2 《京师剪辫问题之大活动》,《申报》1910年12月8日。
    3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12月3日。
    4 《宣统三年后之发辫》,《大公报》1910年12月6日。
    1 《学生剪发可自由矣》,《大公报》1910年12月6日。
    2 《八旗学生剪发易服之先声》,《大公报》1910年12月6日。
    3 《发辫末运日近一日矣》,《申报》1910年12月10日。
    4 《唐尚书阻挠剪发之真相》,《大公报》1910年12月14日。
    5 《某邸阻挠剪发之主动力》,《大公报》1910年12月23日。
    1 《提议剪发易服之问题》,《大公报》1910年12月11日。
    2 《上谕》,《申报》1910年12月22日。
    3 《剪发谕旨之尚有希望》,《大公报》1910年12月24日。
    1 《对于二十日上谕之疑问》,《申报》1910年12月23日。
    2 《某枢臣对于剪发谕旨之解释》,《大公报》1911年1月4日。
    1 《劝诫妇女缠足必须官为提倡说》,《大公报》1903年7月29日。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385页。
    3 汪林茂编校:《汪康年文集》(上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78页。
    4 《閒评二》,《大公报》1911年1月10日。
    1 《论今日为去发辫之好机会》,《大公报》1908年12月25日。
    2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7页。
    3 《中国人之性质谈》,《大公报》1905年1月7日。
    4 《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5 《资政院第十会傍听记》,《神州日报》1910年11月7日。
    1 《欢迎会誌盛》,《大公报》1910年6月3日。
    2 《国会代表请愿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一期。
    3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4 《续录各省督抚筹商内阁国会电》,《国风报》第一年第二十七期。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48页。
    6 《论速开国会为救亡之唯一要策》,《大公报》1908年2月21日。
    7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18页。
    1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15-16页。
    2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17页。
    3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20页。
    4 《续录各省督抚筹商内阁国会电》,《国风报》第一年第二十七期。
    5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11月11日。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09-615页。
    1《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37-640页。
    2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1 《侨寓日本华商请速开国会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二十八期。
    2 《南洋华侨请愿国会代表陆乃翔上政府书》,《南洋群岛商业研究会杂志》1910年第2期。
    3 《速开国会以为外交助力说》,《大公报》1907年11月15日。
    4 《论政府急宜召集国会》,《大公报》1908年5月12日。
    5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3页。
    1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13页。
    2 《论莱阳民变事》,《国风报》第一年第十八期。
    3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220页。
    1 《请速开国会以释群疑》,《大公报》1910年12月15日。
    2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7月20日。
    3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8月10日。
    4 《国会期限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76页。
    1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国风报》第一年第七期。
    2 《速立宪以救危亡论》,《大公报》1907年10月15日。
    3 转引自《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第104页。
    4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第88-89页。
    5 《国会之自杀》,《饮冰室文集》之三十,第14页。
    1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61-63页。
    2 《立宪派与辛亥革命》,65-67页。
    1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第235-236页。
    2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第236-240页。
    3 《读初三日上谕感言》,《时报》1910年11月8日。
    4 《申报》1910年11月9日。
    1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11月17日。
    2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12页。
    3 《为预备立宪敬告政府及国民》,《刍言报》1910年12月27日。
    1 《论国会不能代表国民》,《言治》1913年第3期。
    2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第219页。
    1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第276页。
    2 《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第82页。
    3 《日本维新史》,第59页。
    1 (美)约翰·惠特尼·霍尔著:《日本——从史前到现代》,邓懿,周一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10页。
    2 《日本——从史前到现代》,第224页。
    3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第128页。
    4 《国会团呈递请愿书纪详》,《申报》1910年1月26日。
    1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页。
    2 《剪发不易服论》,《大公报》1910年12月9日。
    3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12月22日。
    4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10月27日。
    1 《无能力之国会》,《庸言》1913年第12期。
    1 萧功秦:《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 《中国维新第一要策》,《大公报》1902年8月14日。
    3 《论改革之与破坏》,《大公报》1903年7月8日。
    4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405页。
    5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五),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文海出版社,第2075页。
    6 《宣统政纪》(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八辑,文海出版社,第435页。
    1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1页。
    2 《资政院奏请速开国会折》,《国风报》第一年第二十八期,
    3 《申报》1910年9月15日。
    4 《邮传部七品小京官刘泽莹请确立财政监督大权借外债以救危亡呈请代奏折》,《国风报》第一年第三十期。
    5 《吉林巡抚陈昭常奏请设立责任内阁折》,《国风报》第一年第六期。
    6 《各省督抚合词请设内阁国会奏稿》,《国风报》第一年第二十六期。
    7 《慈宫关怀国事之一斑》,《申报》1910年12月9日。
    1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5月27日。
    2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9月25日。
    3 《监国对于三事之踌躇》,《大公报》1910年8月17日。
    1 《摄政王拟缩短国会期限》,《大同报(上海)》1908年第10卷第19期。
    2 《政府赞成速开国会之谈论》,《申报》1910年1月3日。
    3 《专电电二》《申报》1910年1月8日。
    4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月19日。
    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641页。
    6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2月1日。
    7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3月16日。
    1 《专电电二》,《申报》1910年4月14日。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5月29日。
    3 《国会请愿代表之后望》,《申报》1910年6月10日。
    4 《忘山庐日记》(上),第435页。
    5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6月21日。
    1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9月18日。
    2 《监国不满意于庆邸》,《大公报》1910年10月30日。
    3 《庆邸夜赴监国府第述闻》,《大公报》10月26日。
    4 《汪荣宝日记》(第二册),第666页。
    5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0月25日。
    6 《朗贝勒力争速开国会》,《申报》1910年11月5日。
    7 《某枢老之深谋远虑》,《大公报》1910年10月29日。
    1 《三次国会请愿允准有望》,《大公报》1910年9月12日。
    2 《三所密议国会之问题》,《大公报》1910年10月12日。
    3 《国会问题之大警告》,《申报》1910年10月20日。
    4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0月27日。
    5 《国会已准缩短之述闻》,《大公报》1910年10月30日。
    6 《宣统五年召集国会问题》,《申报》1910年11月5日。
    1 《初三日始颁国会之原因》,《大公报》1910年11月7日。
    2 《国会请愿代表通问各省同志书》,《大公报》1910年11月8日。
    3 《国会缩短断难再有更动》,《大公报》1910年10月30日。
    4 《各督抚幸免申饬》,《大公报》1910年11月9日。
    5 《四次请愿亟宜慎重》,《大公报》1910年12月23日。
    6 《监国对于国会问题之意见》,《大公报》1910年12月16日。
    1 《解散代表谕旨经监国删止》,《大公报》1910年11月7日。
    2 《閒评二》,《大公报》1910年7月16日。
    3 《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06页。
    4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43页。
    5 《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30-131页。
    1 《刘廷琛大出锋芒》,《申报》1911年2月11日。
    2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54页。
    3 《宣统政纪》(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八辑,文海出版社,第49--50页。
    4 《宣统政纪》(一),第47页。
    5 《皇太后对于国会之关注》,《大公报》1910年10月14日。
    6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73--74页。
    7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72页。
    1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87页。
    2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72页。
    3 金梁著:《光宣小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4 溥仪著:《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5 《杨度集》(二),第504页。
    6 谢兴尧整理点校注释:《荣庆日记:一个晚清重臣的生活实录》,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1 《专电电五》,《申报》1910年2月18日。
    2 《世中堂之蒙蔽国会》,《大公报》1910年2月25日。
    3 《閒评一》,《大公报》1910年7月6日。
    1 《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143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43页。
    3 《国会请愿问题》,《申报》1910年1月27日。
    1 《国会谈(一)》,《申报》1910年1月24日。
    2 《专电》,《时报》1910年1月23日。
    3 《专电》,《时报》1910年1月24日。
    4 《专电》,《时报》1910年1月24日。
    5 《京师近事》,《申报》1910年2月18日。
    1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3月16日。
    2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3月22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3月26日。
    4 《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国风报》第一年第九期。
    5 《国会请愿代表团敬告各省商会书》,《申报》1910年4月25日。
    1 《时评其二》,《申报》1910年6月25日。
    2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第754页。
    3 《宪政编查馆奏行政事务宜明定权限酌拟办法折》,《国风报》第一年第八期。
    4 《东方杂志》第七年第十期。
    5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第17页。
    1 《亲贵之赞成与反对》,《神州日报》1910年11月2日。
    2 《时评其二》,《大公报》1910年10月28日。
    3 《专电电一》,《申报》1910年10月25日。
    4 《各军机岂真赞成国会者》,《大公报》1910年10月22日。
    5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12月15日。
    6 《剪发问题之仍多阻碍》,《大公报》1910年11月26日。
    1 《伍廷芳奏请剪发无效》,《申报》1910年7月20日。
    2 《剪发议案未来之阻力》,《大公报》1910年12月5日。
    3 《泽公亦不赞成剪发易服》,《大公报》1910年1月3日。
    4 《中国纪事》,《国风报》第一年第二十九期。
    5 《八旗宪政会上旗制处书》,《大公报》1910年11月24日。
    1 《旗生之慷慨激昂者》,《大公报》1910年12月5日。
    2 《旗制处还以质诸八旗》,《大公报》1910年12月10日。
    3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第267页。
    4 《国会期限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五(上),第75页。
    5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再版自序)》,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1 《申报》1910年2月14日。
    2 《第三次国会请愿上书记》,《申报》1910年10月13日。
    3 《国民公报》,1910年10月8日。
    4 《国会代表团刊布血书》,《申报》1910年10月14日。
    1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44页。
    2 彭剑:《清季宪政大辩论——(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论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3 《刘殿撰亦反对国会者》,《申报》1910年7月4日。
    4 《时评其二》,《申报》1910年7月5日。
    5 《大公报》1910年7月5日。
    1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77页。
    2 《汪荣宝日记》(第二册),第664页。
    3 《震天撼地之国会运动》,《神州日报》1910年10月31日。
    4 《汪荣宝果反对国会耶》,《申报》1910年10月30日。
    5 《汪荣宝日记》(第二册),第665页。
    1 《汪荣宝日记》(第二册),第677-678页。
    2 《汪荣宝日记》(第二册),第542页。
    3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10月28日。
    4 《时评其一》,《申报》1910年6月5日。
    1 《东方杂志》第五年第一期。
    2 《再读十七日上谕》,《申报》1910年12月21日。
    3 《政府赞成速开国会之谈论》,《申报》1910年1月3日。
    4 《某尚书对于国会之愤言》,《大公报》1910年10月27日。
    1 《决议宣统五年召集国会原因》,《申报》1910年11月7日。
    2 《庆邸乞退乃为争开国会耶》,《申报》1910年9月14日。
    3 《决议宣统五年召集国会原因》,《申报》1910年11月7日。
    1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6-7页。
    2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第144页。
    3 《责任内阁释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七,第22页。
    4 刘晴波主编:《杨度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9页。
    5 《为预备立宪敬告政府及国民》,《刍言报》1910年12月27日。
    1 《国会之自杀》,《饮冰室文集》之三十,第11-15页。
    2 《国民浅训》,《饮冰室专集》之三十二,第5页。
    3 《论国会议员须有士君子之风》,《严复集》(第二册),第325-326页。
    1 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153页。
    2 《国会之自杀》,《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第11-15页。
    3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75页。
    4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页。
    5 《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395页。
    1 《述归国后一年来所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一,第25页。
    2 《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专集》之二十三,第61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2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8页。
    3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再版自序)》,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4 《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本报之驳论》,《新民丛报》第79期。
    1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民报》第4号。
    2 《梁启超年谱长编》,第502页。
    3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页。
    4 见《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的分析,第333页。
    5 (美)斐鲁恂著:《中国人的政治心理》,艾思明译,(台北)洞察出版社1988年版。
    《刍言报》
    《大公报》
    《大同报(上海)》
    《东方杂志》
    《法政浅说》
    《法政杂志》
    《广益丛报》
    《国风报》
    《国民公报》
    《华商联合报》
    《京报》
    《孔圣会星期报》
    《历史档案》
    《民报》
    《民声报》
    《南洋商报》
    《南洋总汇新报》
    《内阁官报》
    《清议报》
    《申报》
    《神州日报》
    《盛京时报》
    《时报》
    《蜀报》
    《顺天时报》
    《通问报》
    《外交报》
    《万国公报》
    《现世史》
    《宪政白话报》
    《宪政新志》
    《宪政杂志》
    《协和报》
    《新民丛报》
    《新闻报》
    《醒狮》
    《预备立宪公报》
    《政论》
    《政治官报》
    《中国新报》
    《中外日报》
    《中兴日报》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编:《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陈炽:《庸书》,1896年刻本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端方:《端忠敏公奏稿》,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0辑
    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三辑,文海出版社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冯自由:《革命逸史》,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国闻报汇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三十三辑,文海出版社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侯宜杰辑:《清末督抚答复厘定地方官制电稿》,《近代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胡思敬:《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年版
    胡思敬:《退庐全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黄遵宪:《日本国志》,吴振清等点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金梁:《光宣小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金梁编:《光宣列传》,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文海出版社
    李启成点校:《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晚清预备国会论辩实录》,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李庆芳:《立宪魂》,出版者不详
    梁廷枏撰:《海国四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刘晴波主编:《杨度集》(一)(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溥仪:《我的前半生》,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清实录》(第五十九册)(第六十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宪政编查馆编:《清末民初宪政史料辑刊》(全十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中华书局1961~1982年版
    日本参谋本部编:《清国宪政沿革略》,明治四十四年
    尚秉和:《辛壬春秋》,中国书店2010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陶菊隐著:《筹安会“六君子”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
    汪林茂编校:《汪康年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汪荣宝:《汪荣宝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
    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魏源:《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温世霖:《昆仑旅行日记》,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一个晚清重臣的生活实录》,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锡良:《锡良遗稿》,中华书局1959年版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徐继畲:《瀛环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严复:《群己权界论》,(英)约翰·穆勒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严复:《群学肄言》,(英)斯宾塞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严复:《社会通诠》,(英)甑克思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杨廷栋:《钦定宪法大纲讲义》,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佚名辑:《宣统政纪》(一),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八辑,文海出版社
    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载泽:《考察政治日记》,政治官报局1908年印
    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1978年版
    张謇:《张謇存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謇:《张謇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修订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劳德祖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二册)(第三册),中华书局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日)北鬼三郎:《大清宪法案理由书》,手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日)大隈重信撰:《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日)伊藤博文:《日本宪法义解》,商务印书馆1905年版
    (日)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中华书局2007年版
    白文刚:《应变与困境: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高放等著:《清末立宪史》,华文出版社2012年版
    高全喜:《立宪时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谷丽娟,袁香甫:《中华民国国会史》,中华书局2012年版
    郭汉民:《晚晴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绍敏:《清末立宪与国家建设的困境》,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韩锴:《中国民本思想史》,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成:《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版
    胡绳武、金冲及:《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细珠:《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李孝悌:《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河南大学2001年版
    彭剑:《清季宪政编查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彭剑:《清季宪政大辩论:<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论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亓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石毕矾:《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德昭:《从改良到革命》,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80年版
    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吴春梅:《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夏勇:《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徐建平:《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徐爽著:《旧王朝与新制度》,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许政雄:《清末民权思想的发展与歧义:以何启、胡礼垣为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
    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分田:《“尊君——罪君”:帝王观念的理论结构》,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张朋园:《中国民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论述》,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版
    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
    (加)诺曼·赫伯特:《日本维新史》,姚曾廙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美)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周师铭,胡国成,沈伯银,沈丙杰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斐鲁恂著:《中国人的政治心理》,艾思明译,(台北)洞察出版社1988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
    (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马克·拉姆塞耶,弗朗西斯·M·罗森布鲁斯著:《寡头政治:帝国日本的制度选择》,邱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
    (美)任达著:《新政革命与日本》,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王冠华著:《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刘甜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萧公权著:《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惠特尼·霍尔著:《日本——从史前到现代》,邓懿,周一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孙军悦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孙歌校,三联书店2011年版
    (日)依田熹家:《日本的现代化——与中国比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日)依田熹家著:《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卞修全:《清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宪政主张论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曹晓军,余林南:《也谈清末的所谓“假立宪”》,《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樊学庆:《“剪发易服”与晚清立宪困局(1909-1910)》,《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期
    高良佐:《开国前革命与君宪之论战》,《建国月刊》第7卷第4期
    耿云志:《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
    侯宜杰:《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历史档案》1991年第4期
    胡震:《亲历者眼中的修订法律馆——以<汪荣宝日记>为中心的考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胡波:《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及其特点》,《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
    李明伟,杨琦:《清末立宪派政治文化论》,《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6月
    李细珠:《立宪派、地方督抚与清廷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国会请愿与责任内阁制问题的探讨》,《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李振武:《督抚与请愿速开国会运动》,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 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刘伟:《清末立宪派的“国民立宪”论》,《史学月刊》1992年第6期
    吕美颐:《清末宪政编查馆考察》,《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
    马小泉:《地方自治: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彭剑:《“皇族内阁”与皇室内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
    彭剑:《清季预备立宪九年清单并未宣布开国会年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王晓秋:《清末政坛变化的写照——宣统年间<汪荣宝日记>剖析》,《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王晓秋:《试论清末京城立宪派》,《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吴春梅:《预备立宪与清末政局演变》,《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
    吴春梅:《宪政改革:晚清新政的误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喻大华:《试探立宪运动的失败及其理论误区》,《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俞江:《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余元启:《清季预备立宪九年清单没有宣布开国会年限吗——与彭剑博士商榷》,《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张玉芬:《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与清帝退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期
    郑大发:《论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派》,《江汉论坛》1987年第6期
    朱仁显:《论清末立宪派的议会思想》,《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